花卉盆景袋
㈠ 冬季可以在盆栽在套个塑料袋吗
可以的。只需要考虑在外面给整个树体罩一层塑料袋保温,防止风吹,以免水专分蒸发过快属,家不用的塑料袋,只要干净,都可以用,保持树体顶部透气,塑料袋从下面往上面套,整体高过树冠一点点就可以了。
气温低于5℃,套个塑料袋可以防止出现受冻害使全株死亡。温度最好保持18℃至20,可使其继续生长。但忌冷湿,在潮湿的环境下,叶片很容易出现溃状冻斑,有碍观赏。室温若在12℃,一个月浇一次水即可。
(1)花卉盆景袋扩展阅读:
盆栽的冬季护理:
保暖防冻,是观叶盆栽植物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养护工作。要想在冬季使其保持叶片翠绿,生机盎然,对植物喷施保护剂“护树将军”,可使植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成膜物质保护枝干免遭冻害,并可消毒、防治各种皮层病斑,阻碍越冬虫卵着落于植物上越冬。
另外,要适当浇水。入冬后植物的生长基本停滞,有些植物进入休眠阶段,吸水能力也大大降低,浇水不宜过多、过大。应在入棚或入室前一次性浇足水,在棚内期间应尽量使盆土保持稍干状态,以利于观叶植物的越冬。
㈡ 分层花卉盆景,如何制作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干旱的环境里。有的呈柱形,高多米,重量约两三万斤,巍然屹立,甚为壮观。一些长着棘刺的仙人球,有的寿命高达五百年以上,可长成直径两三米的巨球,人们劈开它的上部,挖食柔嫩多汁的茎肉解渴充饥。仙人掌类植物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在干旱季节,它可以不吃不喝地进入休眠状态,把体内的养料与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当雨季来临时,它们又非常敏感地“醒”过来,根系立刻活跃起来,大量吸收水分,使植株迅速生长并很快地开花结果。有些仙人掌类植物的根系变成胡萝卜状,可贮存七八十斤水分。曾经有人把一个仙人球包在干燥的纸袋里放了两年多,尽管有些皱缩,但一种到盆里,浇水后又很快长出了新根,并恢复生长。仙人掌以它那奇妙的结构,惊人的耐旱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受到人类的赏识。
奇形怪状的茎,鲜艳的花别看仙人掌的奇形怪状加上锐利的尖刺,使人望而生畏,但它们开出的花朵却分外娇艳,花色丰富多彩。如长鞭状的‘月夜皇后’,开白色的大型花朵,直径达五六十厘米。被人们喻为“昙花一现”的昙花,就是原产中、南美洲热带森林中一种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植物。
仙人掌以花取胜还只是培养者喜爱它的一个原因,而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刺丛与绒毛也受到许多观赏者的宠爱。尤其是一些鲜红、金黄的刺丛与雪白的绒毛品种,更是千姿百态。
制作松树盆景一般以罗汉松为主,罗汉松盆景的取材通常以人工繁殖为主,可以用播种或扦插繁殖。也可选择山野的野生罗汉松,可选生于石缝 中植株矮小、枝干古雅、姿态优美者采掘,先露地栽培1~2年,再移植上盆,加工造型。
㈢ 盆栽土表面盖沙,盆底扎袋会影响植株生长吗
这样的做法会有一定的影响。
选择的这个方法就是不正确的。
盆栽的东西里面放纯净的土壤就好。
只有一些特殊的花卉需要特别处理。
㈣ 绿化定额中花卉种植子目里的营养袋是什么意思
就是花盆,花卉的容器,一般草花成本较低,不可能像盆景类用很好的花盆,只会用这种塑料皮制的容器。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定额里还是得有的,按规格价格不同,毕竟草花一般量很大
㈤ 盆栽的准备用物及方法是什么
1.培养土准备
根据花卉的种类,选择培养土,培养土的量约为花盆容量的4/5稍多点。往培养土中喷洒适量水,充分拌和,使之撒时无灰,又不成团为度。
2.花盆选择
上盆时,花盆的大小需跟花卉株形和大小匹配,以新的瓦盆最好,若用旧瓦盆,应将盆壁内外用刷子洗刷干净,晒干后再用。使用无土基质时,应当用直筒的塑料花盆。若是小苗移栽,应从最小号的花盆开始,等小苗长大再逐步换成大盆。若是换盆,应选择比原盆大1号的花盆。
3.上盆
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移到花盆中定植,这个过程就叫上盆。上盆一般春、夏、秋均可进行,以春秋季节较好,夏季较少上盆。上盆的时间最好选择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用瓦盆时,以稍大于底孔的瓦片,凹面朝下,盖住底孔。用塑料盆及无土基质时,应以塑料纱网垫于底层。上盆装土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垫两块瓦片,两者不能挤在一起,两块瓦片上再盖一片大瓦片,三块瓦片构成桥型。再在上面填上蚕豆大小的瓦块或蛋壳,约占花盆的1/5高,最后填上培养土,但不要填满。
起苗时应用窄的薄竹片或木片将小苗连同根部的土壤一道挖出;脱盆应将花盆倒置过来,一手托住花卉基部,一手抓住花盆外侧,大拇指伸进底孔,一边用力往下摁,一边将盆沿在木凳上轻轻磕动,将整个土团脱离花盆,然后轻轻拍下摁去旧土,修去枯根及部分老根。为使脱盆顺利,土团不粘盆,换盆当天要停止浇水。大型花木不便倒置时,可用双手紧紧抓住花木下部树干,稍稍提起,再用脚用力将花盆蹬下。
在花卉栽入花盆之前,应先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剪,剪去部分病叶、弱枝和一些细弱的侧根。栽苗前先往花盆中填一小堆底土,使呈馒头形,将苗木根系理顺,让其均匀地分布在“馒头”上方,一手拎住苗木基部,另一手往其四周填土,培养土的高度在盆口以下3~4cm为宜。填好后,双手端起花盆,在地上轻轻跺几下,使盆土不留大的空隙,然后再用拇指将花盆四周土压紧,使之与盆紧合,不留空隙。
上盆的最后是坐水。坐水方法与移苗时的坐水相同,即将花盆放到盛水的大盆中,十几分钟后,等到表土吸水湿润时端出。
4.换盆
将花卉从一只盆换到另一只盆中栽培,称换盆。宿根类花卉定植到花盆中一定时间以后,根群充满整个花盆没有伸展的余地了,或者花盆中的培养土经过一定时间以后物理性能变劣、养分减少时,就需要考虑换盆再植。一般来说,换盆次数越多,植株生长越健壮。换盆时间宜在秋季植株生长即将停止时或早春枝未萌发前进行。当植株出现花蕾时切忌换盆。换盆前一两天要先浇水一次,使盆土不干不湿。用小竹片将盆壁四周土壤拨松,用左手按住盆面土向下倒,以右手拇指从底孔推动盆里的土壤,则可将植株从原盆中倒出,倒出之后剪掉一些根须和老弱枝叶,亦可同时进行分株,最后定植,换盆即完成。
5.裸根花卉的盆栽
新采购的裸根花卉首先要补充水分,将裸根花草在pH值为5~6的水中浸泡半个多小时,对植株失水状态起一个缓解作用。取干净的素土加上述偏酸性水调成粥状,把植株的根浸在粥状稀泥中,使根表面都沾满稀泥,以利根表面毛细根和泥土很好地结合,植入盆中时可以边加土边轻轻地抖动植株,使主根和泥土结合,防止留空洞。新栽植株,用瓦盆在底部铺垫一层碎砖、瓦块,以利通气、排水。浇透水后置于阴凉通风处。
6.袋式栽培
这是盆栽方式的一种特殊方式。袋式栽培就是将花卉栽于特制的袋中。方法是:用编织袋材料剪成宽45~50cm,长60~80cm,然后将长的两边对齐缝牢,做成一圆筒,将圆筒的一头,用绳子将口扎起来,便成一只长袋子。将配好的混合基质用水湿润后装入袋内,一直装到上边袋口刚好能扎起来为止,将上边袋口扎牢。在离袋底10~15cm处3个不同方向,用剪刀各剪一个“八”的口子,每边长约3cm,上边每隔10~15cm,剪同样3个口,方向与下排的交错开。然后在每个小剪口中,栽上万寿菊、多头小菊、三色堇、石竹等花苗,再用绳子将它吊起来,挂在阳台一角,或者室内朝南窗口。
7.柱式栽培
这也是盆栽方式的一种特殊方式。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栽种绿萝、红宝石、常春藤、合果芋的花盆中央,垂直插入一根竹棍,外边裹上棕皮或者海绵等保水材料,叫“气生柱”;这些爬藤植物都有气生根,这些植物为了争夺阳光,就要向上长,而气生根又要吸收水分,就往气生柱上贴,从而形成一根根“绿柱”。
二是“柱式花架”,中间一根主轴,周围错落地伸出若干托盘,可将小型盆栽花卉放置于各个盘中,形成“花柱”。
三是真正将花卉栽种于一种特制的“柱子”上,下边一个重的金属底座,底座中央竖直一根两米上下的直径4~5cm的柱子,柱子上每隔50~60cm焊有一个带孔的圆盘,直径约15cm,与柱子同圆心。柱外用塑料或编织袋材料包裹,里边填满混合基质,每个隔层的上部插有输液用的小管子。编织袋上,每隔15~20cm,打个小洞,栽上各种小型花卉,并根据花卉的性质,将喜阳的栽于上部,喜阴的栽于下部,为使花卉在柱上生长均匀,柱子可以经常转动方向。
柱式栽培适用于阳台或楼顶,能最有效地节省地面,利用上部空间,是城市养花种菜的有效途径,但遇到大风时,要注意安全,以免柱倒伤着人,可以在风来时,将它临时放倒,风过后再扶起来。
㈥ 九月份盆栽黄荆还套袋吗
需要保暖。
秋季是很多花卉植物上盆、换盆的好季节,很多盆景爱好者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去采挖一些比较有型的野生树桩,后期经过不断的修剪整形后制作成美观的盆景来观赏。今天就再给盆友们介绍一下秋季挖取黄荆树桩和上盆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一、采桩注意事项
黄荆根部发达,大多都生长在山岭地区,多年生的黄荆,一般都是根部造型奇异,制作成盆景后非常的美观。野外采桩要选择比较有型的老根桩,通常黄荆的最佳采挖时间是在春季的3~4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这个阶段栽植后成活率高。在挖掘黄荆老桩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根部,黄荆老桩的根部粗壮发达,而且多是不规则的疙瘩形,因此挖掘时要尽量减少根部的创伤,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二、栽植养桩
在挖掘回来树桩以后,要尽量栽植,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养桩可以选择地栽或者直接上盆养桩,栽植前先要对根部作一下修剪、杀菌等处理,将一些过于杂乱的根系,以及过长影响栽植的长根进行剪除或者截短,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处理。晾干根系后用疏松、透气、湿润的培养土或者河沙进行栽植养桩。
三、浇水要求
刚上盆栽植的黄荆不要浇水过多,一般保持土壤稍湿润即可,此时根部的吸收能力不强,浇水过多反而影响根系呼吸。这个阶段可以经常向植株和周围洒水,以保持周围空气的湿度。待植株完全成活后,再根据“见干见湿”的原则来进行浇水。在春季植株生长期间应保持盆土水分充足,若是盆土长期过于干燥,会不利于生长,也会导致叶片发黄、脱落的情况。
后期为使黄荆枝节变短,叶片变小,增加观赏性,可在植株萌发芽阶段,进行适当的控水控肥管理,以增加美观度。
三、保持环境通风
黄荆栽植以后,要保持养护的环境通风良好,如果环境封闭不通风,植株容易发生病虫害,还会出现黄叶、落叶的现象。尤其是新栽植的黄荆,一定将它放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养护。
四、注意遮阴
黄荆刚栽植不久,很怕强光直晒,秋季虽然光照没有夏季强烈,但是也不能直接放在强光下暴晒,可以适当接受一些散射光照。待完全成活以后,可以修剪增加光照。后期若是植株缺少光照,枝叶就会长得细长,甚至会长出很杂乱的枝条,也会影响观赏效果。因此在春秋冬季要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夏季光照过强时,可以适当做遮阴处理,并经常向植株喷水降温。
五、冬季做好保温措施
如果是在秋季栽植的黄荆,由于植株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生长,它的抗寒能力很差,在入冬后要为其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可以将盆栽转移到室内养护。地栽养桩的黄荆,尽量栽植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冬季温度过低时,可以用稻草等遮盖防寒,以使其安全越冬。
㈦ 盆栽花卉套塑料袋是保温还是保湿
塑料袋套花盆既有保温又有保湿功能。
㈧ 盆栽植物用黑袋子封起来会死吗
一直用黑袋子封住就会进行不了光合作用而死亡。
黑袋子用来调节植物花期,不能一直用黑回袋子封住。
比如一品红,答它是短日照花卉,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要使一品红提早开花,就要在自然条件是长日照的情况下制造人工短日照,即蒙上一块黑幕。为保证短日效果,黑幕遮盖时间每日约14到15小时,即每日下午5到6点起,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为止,黑幕处理会增高夜温,所以特别要注意夜温不能超过23℃,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在夜温高于21℃的地区,最好能在夜晚完全黑暗后,将黑幕打开,帮助散热,然后在日出之前又将黑幕盖上。只要确定夜长时数达13小时,就不会影响花芽的分化发育。
㈨ 盆栽花卉常用肥料有哪些
盆栽花卉因特定的环境条件限制,当盆土不能维持花卉正常生长时,就会出现叶片发黄、枝条细弱、花稀果小等状况,从而降低了观赏价值,这样就需要经常施肥。但施肥前需根据花卉品种、习性、施肥目的、所缺元素来决定肥料的种类和施肥方法。
盆栽花卉常用的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1)有机肥是动植物的残体经腐烂发酵后制成的。有机肥又称完全性肥料,它不仅含有花卉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的氮、磷、钾三种重要元素,而且还含有其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生长刺激物质,其中大量有机质分解后产生有机酸,能溶解磷酸钙一类的难溶解的肥料。有机质中的腐殖质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肥、保水和通透性能,还有肥效长久柔和等优点。但是,有机肥的肥效慢,来源比较困难,加工处理也比较麻烦。
有机肥通常分动物性有机肥和植物性有机肥。
①动物性有机肥,如人粪尿、禽畜粪、羽毛、蹄角、骨粉、鱼肉蛋等生活垃圾。
②植物性有机肥,如豆饼和其他饼肥、芝麻酱渣、树叶杂草、绿肥、中草药渣等。
上述两类有机肥,通常是动物性肥料的氮、磷、钾含量高于植物性肥料,而肥效也较长;植物性肥料性柔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论任何时间和任何施用方法,都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分解后到无恶臭时才能施用。否则,不但起不到施肥的作用,还会“烧根”,影响花卉正常生长。
(2)无机肥主要指商品化学肥料,例如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草木灰是一种天然的无机肥。无机肥具有肥分单纯、肥效快、不持久、易流失等特点,容易造成盆栽花卉短期徒长,且用量不易掌握,在盆花中若使用浓度不当,往往导致植株死亡。无机肥种类如下:
氮肥: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
磷肥:过磷酸钙、磷矿粉等。
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等。
磷酸二氢钾为高效磷钾肥。
花卉施肥过程中,有机肥和无机肥各有优缺点,应扬长避短,相互配合,交替使用。盆花施用化肥的关键,首先是土壤必须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以缓和化肥的暴性。同时必须根据不同花卉的喜肥习性和不同栽培阶段,严格掌握肥性和用量。还有复合化肥,是由氮、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颗粒肥料以及近年各地配制的片状、棒状化肥,使用时,先要了解肥料成分和作用,以免使用不当,引起花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