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插花搭配
(1)我国梅花插花的历史 我国梅花插花的最早记载,至少应在魏、晋之际。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代,梅花插花之风甚盛。李嵩画有《花篮图》,在此画中,一个精致的藤篮中插有梅花、蜡梅、山茶、水仙、瑞香等花卉,技法丰满、细腻。张道洽的《瓶梅》诗云:“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陆游作有“瓶里梅花夜来香”的诗句,戴复古作有“古瓶斜插数枝春,此即吾家劝酒人”的诗句,杨万里作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的诗句。明、清梅插花及艺梅均步入鼎盛期。明代出现插花的专著,如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等。《瓶史》中“花目”一节云:“余之诸花,取其迎而易致者,入春为梅为海棠”;“品第”一节云:“梅以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为上”;“使令”一节云:“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为婢”。《瓶史》很快传入日本,并形成日本插花的流派之一——宏道流。清代以瓶供为主,如陈书绘制《瓶供》图,梅花与牡丹交辉,更显得梅花插花的清丽高洁。清代涉及梅花插花的著作也更丰硕,如《芥子园画传·梅菊谱序》就有“出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之句。其他还有陈淏子的《花镜》、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也涉及有梅花插花。近代,梅花插花应用在规模、风格上均有新的提高。如1949年在上海举办的梅展,据考证,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届包括梅花插花的正式梅展。1989年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成立后举办过九届全国梅展,均设有梅花插花展区。
(2)插梅的构图与立意 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须显出富丽堂皇;玉兰洁白、清丽,插玉兰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娇艳、缤纷,插桃杏可烘托热闹的气氛……梅花,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及风格。所以插梅的构图与立意与众花不同。
人们爱梅,不只是欣赏梅的外在风姿,更在于梅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品格,人们视梅为坚贞、顽强、幸福及友情的象征。因此,我们插花之前应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里开花的梅花为主体,配以苍松、翠竹,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或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为题来歌颂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晋·陆凯)以寄予友人之情谊;或以“赏梅倍思亲”来抒发亲人团聚的愿望;或以“喜迎佳节春意闹”,象征欣欣向荣的景象。关于梅花的插花艺术,《瓶史》中谈到:十一月插红梅,正月插梅花。花木搭配以梅花为主,再配迎春、瑞香、山茶。
(3)插梅的主要方式 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3种:
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净者均可,铜质和陶瓷的古朴花瓶更能显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华丽的花瓶,以免喧宾夺主。如瓶口太大而花枝摆动,可剪几根短枝架设瓶口,也可将花枝基部的中间切开,使它能夹住瓶内的小横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较轻不易立稳,瓶中可投铅、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红、白、绿等色,可一色单插,也可几色合插,但必须以一色为主,以免纷杂。插梅时也可适当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调和色彩与层次。
盆景式插梅:一种插器是浅身阔口的水盆器皿,一种是用以制作小型写意盆景的各种观赏浅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须借助于花插座(也称剑山),这是由金属铸制而成的,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较多针刺,用来固定花枝之用。根据自己的立意要求进行构图,在插“岁寒三友”图时,由于竹枝易干枯,必须将它尽量低插,近于水面为好。若松枝过于笨重粗大,不能平稳放置,可先将其基部钉在方块木板上。置于盘中后用卵石盖压木板,这样就可固定松枝。如梅枝较粗,可在花枝下中间处,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应比剑山的针约长两倍,切好后再插。挑选好横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咏梅的佳句名言为意境,创作寓意深刻的写意盆景,置于书房几案,以假乱真,同样可收到极好的观赏效果。其制作方法为:用湿棉花或湿纱布将梅枝基部缠绕,用塑料布包好后,根据立意要求,或直或斜栽于盆中,并适当点缀一些蕨类、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类的小配件,再用土铺成起伏不定的山峦起伏,也可留些空白做水体,最后用苔藓将土体全部铺盖;这样,一盆梅花写意盆景就制成了,只要经常在苔藓上喷些水就可欣赏数日之久,花谢后可再换梅枝。
壁挂式插梅:采用竹器、陶瓷等悬挂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长蔓,这样刚毅的梅枝与摇曳的长藤在合适的背景前交相辉映,一刚一柔,别有风味。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适宜弯曲处,锯1~2个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巩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4)插梅的保鲜技术 花瓶口小身高,水应盛至瓶身最宽阔处,使水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以雨水为佳,河塘水亦可,浑浊者须澄清方可使用。自来水中因有氯气,须贮放数日再用。唯井水碱性大,切勿使用。水温应与气温相一致。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盐或1/4000的高锰酸钾或适量的硫磺,并注意经常换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时空气侵入枝茎导管中,利于吸收水分。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扩大吸水面积,增大吸水量。在切口处多开裂缝,也可达到此目的。用厚报纸将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许食盐或明矾的沸水中10秒钟左右,这既可排除切口细菌,又能将导管中所存空气排出。或者将梅枝切口用火烧焦,使它局部炭化。
我国古代也有一些插梅保鲜措施,如宋代范成大云:“花下不易焚香……至若浊气煤烟,皆时杀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煮鲫鱼汤可插梅。”清代陈淏子《花镜》载:“梅宜用猪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结冻,虽细蕊皆开。”明代《瓶花谱》载:“古铜壶龙泉均州瓶,有极大高三二尺者,别无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梅花初折,宜火烧折处,固渗以泥。”又云:“日置南窗下,夜卧置榻旁,俾近人气,可不冻。”大家不妨一试。
❷ 插花中什么是主花什么是点缀花
主花就是比较大的、常用的,比如玫瑰、月季、百合、牡丹、荷花、茶花。点缀花就那些小的,一般花簇较多的。比如:绣球花、满天星等,起点缀,填补空隙作用。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国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2)梅花插花搭配扩展阅读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要有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插花作品与环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插花装饰需依环境及场合的性质而定,不同场合和对象要用不同的花材。
如集会商厦、酒楼开业,以及宴会厅等隆重场合的喜庆用花,花材色彩要鲜艳夺目,花形硕大,以展示热闹、有气派:反之,哀悼场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净如白色、黄色花材,籍以寄托哀思。应用插花来烘托气氛、渲染环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❸ 如何协调好花艺的色彩搭配
❹ 梅花在插花中多用于什么
花瓶式插梅。
花瓶深色素净者均可,铜质和陶瓷的古朴花瓶更能显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华丽的花瓶,以免喧宾夺主。如瓶口太大花枝摆动,可剪几根短枝架设瓶口,也可将花枝基部的中间切开,使它能夹住瓶内的小横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较轻不易立稳,瓶中可投铅、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红、白、绿等色,可一色单插,也可几色合插;但必须以一色为主,以免纷杂。插梅时也可适当配些天竹、文竹等,以调和色彩与层次。
盆景式插梅。
一种插器是浅身阔口的水盆器皿,一种是用以制作小型写意盆景的各种观赏浅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须借助于花插座,它是由金属铸制而成的。圆型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较多针刺,用来固定花枝之间。根据自己的立意要求进行构图。在插“岁寒三友”图时,由于竹枝易干枯,必须将它尽量低插,近于水面为好。若松杆过于笨重粗大,不能平稳放置,可选将其基部钉在方块木板上。置于盘中后用卵石盖压木板,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应比剑山的针约长两倍,切好后再插。
壁挂式插梅。
采用竹器、陶瓷等悬挂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长蔓,这样刚毅的梅枝与摇曳的长藤在合适的背景前交相互映,一刚一柔,别具风格。若梅枝不斜垂,可以适宜弯曲处,据1~2 个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巩固其隙以符合所需角度。
❺ 插花艺术在房间的搭配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上轻下重:花苞抄在上,盛花在下;袭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后有序,浑然天成。
2、上散下聚:花朵枝叶,下部繁盛,根茎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态。
3、高低错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后高低错开,切忌插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4、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
5、动静相宜:既要有静态的对称,又要有动态的错落。
6、亦庄亦谐:既要有古典的端庄、均衡,又要通过选材、构图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5)梅花插花搭配扩展阅读:
插花艺术就花材的种类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鲜明可人。自然式花艺以丽不乱性,艳不眩目的色彩为主,纵使无花,亦可用苍松翠柏作主角。而图案式花艺则以色彩浓厚,火爆热烈,亦可将反差强烈的颜色集于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与容器的色彩配合来看,素色的细花瓶与淡雅的菊花有协调感;浓烈且具装饰形的大丽花,配釉色乌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犷的风姿;浅蓝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红色的雏菊或小菊;晶莹透剔的玻璃细颈瓶宜插非洲菊加饰文主,并使其枝茎缠绕于瓶身。
❻ 插花艺术中最常用的十种花材和衬叶分别是什么
插花常用花材的主要特征和含义
各种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变化而形成了不同的特征,给人产生了不同的观念,插花中可以用来借物寓意或寄物抒怀。不同的花材给插花带来了不同的艺术享受。
马蹄莲:叶片箭形翠绿,常作衬叶,花苞纯白如玉,宛如马蹄(也有黄、粉、淡紫红色的园艺变种)。被人们视为纯洁清白、白头到老的象征。
百合:百合花单生或成花序,有白、黄、红、粉红等色,为世界著名切花。有百事如意、百年好合之意。
郁金香:一茎一花,花大梗挺,三春开花,色泽光亮鲜洁,有红、黄、粉、紫色等,象征着美好、胜利、浪漫和神秘。
鹤望兰:叶革质常绿,花序奇特,形如飞鸟,又称天堂鸟、极乐鸟。花萼橙黄,花瓣蓝色,逐朵而开,水养持久,为世界著名高档花材。具渴望得含义,被视为幸福、自由的象征。
香石竹:花茎直立,花型端庄秀丽,色泽娇艳丰富,有红、白、黄、紫、蓝、粉等色,被现代人视为温馨、和睦的象征。
唐菖蒲:花茎直立,端部着生聚伞花序,花扁漏斗状,花色艳丽丰富,有黄、白、粉、紫等色,花朵自上而下逐渐开放,因此有美好、向上、长久的象征。
兰花:中国传统名花,株丛常绿,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它以特有的叶、花、香独具的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是忠诚友谊的象征,如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紫藤:花序大而下垂,花色淡紫(也有白色的为银藤),清丽淡雅,稍有清香味。藤条古朴流畅,弯曲自然,造型有动势感,能抒发古趣。
海棠:枝干直伸峭立,花序美丽,花开娇艳无比,它含苞出绽时花色纯红,怒放争艳时为粉红色。与牡丹、玉兰相配为"玉棠富贵",故也是象征富贵荣华的植物之一。
玉兰:玉兰于早春先叶开花,花朵洁白芳香,一杆一花,亭亭立于枝头。其玉洁之质,素净之容,给人以美好品质的寄托。玉兰是历代皇家园林中象征"玉堂富贵"的植物之一。
菊花:花姿千变万化,花期长,水养持久。自古就有“采菊东篱下”,“秋晚开花插满壶”之诗句,历来被视为高雅、孤傲的象征,具有崇高品德,代表名士的斯文、友情和长寿。
荷花:花叶清秀,在百花之中是唯一能花、叶、果、种子并存的。历来是插花入画的主题和理想材料,如茎双花称"并蒂莲",象征着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的爱情。同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崇高精神,也是佛教的圣花。
茶花:叶片翠绿光亮,四季常青,花大如钵,状如牡丹,艳丽、娇媚、花期长,冬春之季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是吉祥、长寿和繁殖的象征。
梅花:梅为中国传统名花,其枝干横斜,苍劲古朴,花姿优美。它不仅清雅俊逸,更以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之精华,在三春严寒之际,梅开百花之先,故常被人们作为传春报喜和坚忍不拔的象征。
杜鹃:我国古代民间曾流传花与鸟同名"杜鹃"的故事,其花开正值杜鹃鸟鸣啼之时而得名。杜鹃花期长,开花繁茂艳丽,在中国分布很广,它以漫山遍野如锦似绣得气势,寄予人们对繁荣富强得美好向往,也有把杜鹃花比作"思乡怀旧"的情感象征。
牡丹: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花大色艳,雍容华贵,为"花中之王"。牡丹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有"富贵花"、"国色天香"等雅号。它以其特有的富丽、丰茂、华贵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❼ 请告诉我一些关于梅花在插花时的一些搭配方法和知识。
西安丽莎贝尔花艺培训学校,你可以去那里看一下,上网也可以查找一下,网络一下就回出来了呀。答他们还有庆典公司,有实体店面,学完后还可以在那里实习,想学好手艺和技能的话,还是要多多实践的,这样才能提升的快,学完后订一套《花艺国际》那里的东西对于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是一套很好的书,书里的创意很时尚,新颖,对于学习完后的提高更有助。好像丽莎贝尔这个学校就可以给学员订书,特方便。
❽ 腊梅花插花怎么养
先准备一个玻璃瓶,消毒清洗干净。然后将腊梅枝末梢斜切成45度的角,在瓶里加入适量清水,最好是纯净水。放入腊梅枝以后,最好5天换一次水,可以适当延长腊梅的生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