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花卉的书
Ⅰ 《蒋廷锡花卉册》有蒋廷锡的作品吗
有。
蒋廷锡:(公元1669年—公元1732年),字南沙、扬孙,号西谷、南沙、青桐居士,清代画家。御史伊之子。江苏常熟人。官至大学士。他擅长画花卉,点缀坡石,偶衡型作兰竹,也很雅致。传世作品有:《竹石图》轴,现藏中国美术馆;《花卉图》卷,藏南京博物院;《野菊图》、《四瑞庆登图》轴,均辑入《故宫书画集》。1919年中华书局出版《蒋南沙花卉册》;1930年文明书局出版《蒋南沙花鸟草虫册》影印本。
曾画过《塞外花卉》70种,被视为珍宝收藏於宫廷。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雍正(1723)下令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1732)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把陈梦雷的名字涂掉,写上自携做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为中医学类书之冠。著《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卒年六十四。康熙五十七年咐隐猜(1718)作《牡丹扇面》,康熙五十九年(1720)作《岁岁久安图》、《桃花鹦鹉图》。传世作品有《竹石图》轴,现藏中国美术馆;《花卉图》卷,现藏南京博物院。
Ⅱ 有关花卉园艺的书籍
1、《小花园种植》作者是银唯菲尔·克莱顿;
2、《我的花园、我的城市和我》作者是HelenBabbs;
3、《庭院屋顶种花》作者是花草游戏编辑部;
4、《园林规划设计》作者是任有华;
5、《园林花卉》作者是郭淑英、竖清朱志国;
6、《园林制图》作者是黄晖
7、《花卉学》作者是王奎玲;
8、《盆景学第2版》作者是彭春生、李淑萍;
9、《中国园林》杂志主办方是余搏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10、《园林绿地设计丛书》
Ⅲ 初学花卉知识哪些书比较好
花卉栽培基础 刘海涛的
花卉学 包满珠
看些基础理论的书
市面上书的种类很多但是很多都是抄来抄去的,基础的才是最好的,越老的书含金量越高当然说的是基础理论那一类的。关键是你要去动手实践。
Ⅳ 有哪些介绍花卉的优秀科普书籍
《天涯芳草》
本书是一本讲述花草树木的博物学图书。作者本人有着几十年的植物搜集、分类、摄影和研究的经历,该书精心描述了植物的习性与美丽,一方面介绍植物学的有趣知识,另一方面渗透了对博物学价值的赞扬和对现代科学危机的反思。作者在本书中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唤起了一个生气勃勃与人相亲相近的自然世界。
《花卉圣经》
从16世纪试图再现伊甸的“主教花园”和刚发现的美洲大陆的新奇花卉,到19世纪末在喜玛拉雅山上的冒险收集,本书的179幅花卉图谱,选自数十本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图谱画集,这些西方“地理大发现”中激动人心的物种记录,每一幅都是由300多年来最杰出的花卉画家精心绘制而成,在其一丝不苟的不动声色中,记录了16世纪以来西方“发现世界”的狂喜。这些作品,代表着植物图谱绘画专业的最高水准,至今未被超越。这本书是人类最有活力的时期,蓬勃发展的科学、无穷探索和冒险精神所催生的产物。它包含着科学的专业精神和神圣之受,融最虔诚思想和高最超技艺于一体而再现世间的神奇美丽。
Ⅳ 关于花的图片书。介绍花的品种,花语和花卉艺术。推荐几本,谢谢了!
山茶花》内容简介:
花卉是纯洁、美好、温馨的象征,具有陶冶性情、净化美化生活的功能,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名花是花中高贵典雅的代表,更受人们喜爱,却多因繁殖、栽培难度高而让人望而却步。本丛书特邀诸多专家、养花高手精心传授名花种植的巧方妙法。山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绚丽,多姿,高贵,典雅,经冬不凋,兼具牡丹之艳丽和梅花之风骨,既可庭院栽培,也适于家庭盆栽。山茶花遍布世界各地,品种繁多,珍品时出,种植方法多样。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山茶花的品种特征、生态习性、繁殖诀窍、栽培管理要诀、病虫害防治技术,力求图文并茂,通俗实用。
《中国兰花栽培》(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有很详细的介绍各种兰花的习性以及兰花的栽培,只不过这本书没有赔很多图。还有一本是《兰花栽培百家经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前面有很多的花的图片,然后是200多个养花人的经验,值得一看。其实我个人觉得看书知识一个知道,只要还是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和心得,要花时间去照顾,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就一定会养好的,个人觉得兰花其实是很容易养的,只要你用心去养.。
《中国荷花 》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邹秀文女士、北京光学仪器厂赵效锐先生共同编著及摄影,靳晓白博士主译并审订英文。内容分8部分,介绍荷花简史、荷花的地理分布、荷花的形态特征、荷花的繁殖方法、荷花的栽培技术、荷花的杂交育种技术、荷花的品种分类和荷花的品种介绍。重点介绍了7个品种群的138个品种的来源及培育地和形态特征。每个品种均附有精美彩色照片。本书以中英文对照精装本和中文假精装本两种版本发行,以适应国内外读者的需要。
Ⅵ 中国古代著名的花卉著作有哪些
欧阳修的复《洛阳牡制丹记》、周师厚《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记》、刘攽的《芍药谱》、王观的《扬州芍药谱》、刘蒙《菊谱》、史正志的《菊谱》、范成大的《范村菊谱》、史铸的《百菊集谱》、赵时庚的《金漳兰谱》、陈思的《海棠谱》、范成大的《范村梅谱》、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其它如明代的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陈淏子的《花镜》等。这类著作,以赏花为宗旨,所以花的品种和品第成为这类著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叙述了花卉的栽培方法。如《花镜》卷二的“课花十八法”可说是集花卉栽培之大成。“十八法”分别为:辨花性情、种植位置、接换神奇、分栽有时、扦插易生、移花转垛、过贴巧合、下种及期、收种贮子、浇灌得宜、培壅可否、治诸虫蠹、枯树活树、变花催花、种盆取景、养花插瓶,整顿删科及花香耐久等法。
Ⅶ 关于古代花文化的专著有哪些
花鸟虫鱼虽然是大自然中普通的动植物,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了其深度的内涵,自古以来多有花鸟派大画家出现。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花鸟不仅书画作品中多有呈现,而且还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趣,因此也有诸多专著。
牡丹被誉为我国的“国花”,颇受文人推崇。如北宋大诗人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全文约2700余字,分3篇:一曰“花品叙”,列出牡丹品种24个。指出牡丹在我国生长的地域,认为“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二曰“花释名”,解说花名由来;三曰“风俗记”,记述洛阳人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并说为将花王送到开封供皇帝欣赏,采用了竹笼里衬菜叶及蜡封花蒂的技术。
我国宋代的牡丹书还有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等。除牡丹外,尚有其他花类。到了明代,浙江石布政使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一些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10多年时间编成了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群芳谱》全书30卷内容按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12谱分类,记载植物达400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到了清代,清圣祖玄烨命汪灏等人就王象晋《群芳谱》增删、改编、扩充,于1708年成书,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简称《广群芳谱》。
《广群芳谱》全书100卷,分为天时、谷、桑麻、蔬、菜、花卉、果、木、竹、卉、药11个谱。汪灏等人大幅度改编《群芳谱》,对其篇目有分有合,删去了其中一些和农事无关的内容,对原书引文错误及脱漏之处,一一加以补正。经过改编,全书形式整齐划一,内容严谨充实,取材也较丰富,减少了矛盾重复之处,可视为一部新书。凡是原书保留下来的旧条文,开头皆注有“原”字,新增内容则开头处用“增”字标明,很易区别。玄烨本人所写诗赋,则以“御制诗”标明,归集在诸条集藻项下。
Ⅷ 都有哪些关于花的作品
关于花的作品:
1、《向日葵》
《向日葵》(法语: Tournesols;荷兰语:Zonnebloemen;英语: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
如果用梵高所创作的“以插在花瓶中的向日葵为主题的油彩画”来定义的话,那么广泛认为一共有7幅作品。其中有6幅被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6幅向日葵作品中,其中有三幅绘有15朵向日葵,两幅绘有12朵向日葵,一幅绘有3朵向日葵。
2、《雏菊与罂粟花》
梵高于保罗·嘉舍医生家中完成了这幅作品,而他在几星期后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雏菊与罂粟花》画面中流露出梵高这位创作天才的澎湃激情及真挚情感,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涯中巅峰之作,更是极少数梵高在生前售出的作品之一。
3、《张大千荷花图》
《张大千荷花图》是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张大千所作。张大千爱荷,一生画荷无数,他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喻荷,盛赞其高洁。
每当花开时节,大千都要四处赏花、写生,在居住的庭园内,通常要开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环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几只大缸养满荷花。其代表作品有1935年创作、1976年创作以及作画年代不详的三幅荷花图。
4、《墨梅图》
在他的笔下,所画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千朵万蕊、含笑盈枝的姿态。另外,王冕还创造了用胭脂画没骨梅花的方法。王冕多作长干大枝,讲求书法用笔,粗干顿挫有力,求其苍劲,细枝用笔轻快,富有嫩枝的弹性。
王冕作梅时非常着意于在繁密中留出疏空处,使梅花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空间布白,控制住梅花的总体大势,不让画面散漫一片,有桃李芬芳,而无清冷之气。王冕的“没骨”墨梅很有特色,以墨点直接写梅,趁湿在花瓣尖处点少许浓墨,顿增梅花姿色,是对五代徐熙“落墨花”的发展。
5、《四梅图》
《四梅图》是南宋扬无咎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梅图》共画有四枝梅花,分别表现其含苞待放、春梅初发、梅花盛开、纷谢凋零四个阶段,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梅花生长开放的全过程,画作具有淡雅、宁静、婉丽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