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瓦当花卉类

瓦当花卉类

发布时间: 2023-05-22 20:25:19

㈠ 宋辽金时期以覆瓦的瓦头形制是什么形

宋辽金元时期瓦当纹饰各地差别不大,一般都是兽面纹、莲花纹或其他花卉纹等,偶见人面纹,北简猛方地区还有龙纹、凤鸟纹,南方地区还有飞燕纹等。大致长江以北兽面纹瓦当非常盛行,南方则基本上以花卉纹为主。莲花纹扰伏当与唐代的差别不大,莲瓣瘦长,当心除乳钉、莲蓬外,还有一种花形当心。北宋兽面纹瓦当纹饰亦与唐代的相近,未发现口内衔环的。宋代龙纹瓦当龙身周围一般没有云朵或水纹等装饰,花卉纹瓦当通常作荷花纹和菊花纹,也有的作牡丹纹。拦李桥河南地区出土的花卉纹瓦当纹样对称,其他地区的则多不对称。福建地区出土的宋代瓦当边轮装饰变化极为丰富,如边轮上饰以短线纹带、回纹带、折线纹带、曲折纹带等,极具地方特色。

㈡ 瓦当名词解释

瓦当(wǎdāng)是古代房屋屋脊上的一种装饰物。

㈢ 古建筑红大瓦

瓦当也叫勾头,是屋面上的筒瓦(也叫盖瓦)最顶头的祥森则装饰瓦。 瓦当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元、明、清三代的瓦当现在乡村中还能看到,多为圆形,泥质灰陶。
瓦当分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以一个字或四个字者最为常见,“禄寿”、“福”等,寓意深远。美妙生动的文字瓦当具有艺术欣赏性,对研究社会历史学、建筑学、文字学、考古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雕刻、金石、书法、文字等工作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案瓦当从宋代开始,兽面瓦当渐渐取代了莲花瓦当,到元明清,早期的兽面较突出,宋、元时期的兽面上鬣髦甚多,纹理也较繁复。明清时宫殿建筑上用蟠龙纹瓦当。
明清的纹饰的变化发展还是很有规律的,一般来说,明代的瓦谨棚当纹饰花样较多。雕有龙、凤、狮子、虎、仙人、花卉等图案。清代的筒瓦当从内容上以狮子、老虎的造型较多,滴水瓦以花卉为主,到清代末期国势渐衰,纹饰单调,筒瓦则以老虎居多,其它纹饰图案较为少见。但是老虎的面相是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渐变化的,总的规律是从写实走向写意,从面目狰狞趋向情绪温和,以至到清末民初,更呈现为慈眉善目,一副家猫的模样,难怪老百姓都把现在的瓦当叫做“猫头”。
现在春没明清两代的瓦当还是很多的,在广大的乡村都可见到,价钱不很高。

以上答复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㈣ 秦汉瓦当花纹图样种类有哪些

1.有的是文字瓦当如“延年益寿”、裂大“长乐未央”、“上林”、“甘泉”;

2.有的是蕨手纹;

3.有的肆源竖是动物纹如龙、鹿、朱雀裂冲、鱼等。

㈤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瓦当的分类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瓦当按当面纹饰分为:图像瓦当、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三大类。
图像瓦当(即动物纹瓦当)
以战国至秦代为多,至汉代出现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四神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神在古代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四方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蚂锋具有辟邪禳灾、祈福承喜、康乐安宁之神力。各个版别的四神瓦当,其构图均雍容堂皇,制作精工细致,艺术水准极高。时至今天仍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图案装饰设计中;堪称瓦当家族中的天皇巨星。其高古神韵使人强烈感受到富有深厚底蕴的古代文化艺术的冲击和魅力!整套“四神”瓦当弥足珍贵。本馆共馆藏五套四神瓦当,各具特色,当面造型,高度夸张,气势磅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益延寿”瓦当,更是王冠上的明珠,极为珍贵!

汉代是中国古代最雄强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而汉武帝时期又是汉代的鼎盛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组中国鼎盛时期重要宫殿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大飞鸿”、“蟾蜍玉兔”、“益延寿”瓦当是代表了汉代精神的。它是汉代精神、理想和气质的象征和表现,它的价值和意义绝非在艺术品这个层面上,它身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内涵。是秦砖汉瓦中的顶级重器。
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元封二年,汉武帝听信方士公孙卿言,东莱有神仙好居楼,逐令在“甘泉宫则作益延寿观”。《汉书·郊祀志》云: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令长安则作飞廉桂馆,甘泉宫则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汉武帝晚年欲求延寿,逐按公孙卿所言在甘泉宫旁修建了与仙人会面的益延寿观(馆驿)。应为武帝时汉长安城宫殿中级别最高的建筑。
“大飞鸿”、“蟾蜍玉兔”、“益延寿”三枚瓦当,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
图案瓦当(以云纹瓦当为主)
图案瓦当是在图像瓦当的发展中,运用抽象思维和线条艺术变化、变体而来。图案纹瓦当按其发展又包括:葵纹和云纹两大类。而各种云纹瓦当因其装饰性强,变化万千;最终成为战国至秦汉瓦当的大宗。
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跟当时社会人们渴望求仙升天、祈福安康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以云纹为主题的图案瓦当,具有光亮、明快之感。《诗经》云:“卿云烂兮,纠缦缦兮。”云纹瓦当,构图精妙、极尽变化、舒展流畅、华丽美观。装饰在宫殿楼阕等建筑上,像一朵朵缭绕的祥云,更加衬托出古代高台建筑雄壮巍峨,高耸入云的非凡气势。祥云缭绕于建筑之上,似瑶台琼阁,含有吉祥福瑞之意。
云纹瓦当的纹饰变化是一个从写实到写意,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并吸取了自然界的云朵、花枝、羊角、蘑菇等因素,逐渐形成了较为抽象的卷云纹图案。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云纹源于葵纹(葵纹瓦当当面多为“辐射纹”或“浪花纹”,它们象征着生生不息流动的水)。是从战国至秦的葵纹图案逐渐演化为羊角形云纹、蘑菇形云纹,最终发展成云朵纹的。云纹瓦当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

文字瓦当(以四字吉语瓦当为主)
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出现了文字瓦当。如果说图案类瓦当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还是间接的、潜在的话,那么文字瓦当则直接地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愿望。 汉代文字瓦当瑰丽多姿的书法艺术向来为人们所珍视。瓦当文字在特定的空间内,既要表达思想内容,又要展示其书法艺术,体现形式美和装饰美,因此在布局、结构上都巧妙安排,独具匠心。其字体亦闷悄晌丰富多彩,篆书为多,隶书较少。这些精美的文字瓦当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
文字瓦当按当面字数分为:一字、二字、三字、四字和多文字瓦当,其中以四字为多,本馆展出的“二十一字瓦当”,是截止目前中国古代瓦当中字数最多的一枚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按其文字内容可分为七大类:宫殿类、官署类、陵墓类、祠堂类、记事类、吉语类、其他类。
宫殿类文字瓦当,主要是记录宫运和殿等建筑名称的。如:兰池宫当、甘林、黄山瓦当等。
官署类即与官署有关的瓦当。如:都司空瓦,甾川武库瓦当等。
吉语类文字瓦当最多,如:长生无极,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瓦当等。:多为吉祥颂语,这些吉语瓦当文辞优美,言简易懂。
陵墓类瓦当为陵园建筑所用。如:“冢上”、“长陵西当”等。
祠堂类属私家礼仪祠堂建筑用瓦,如:“马氏殿当”、“李”、贾氏冢当等。
记事类文字瓦当,主要记录了某些历史事件。如:“汉并天下”、“汉兼天下”、“天降单于”、“四夷尽服”等。

㈥ 秦代时期的瓦当有什么特点有人知道吗

秦代的瓦当纹饰多种多样,有动物纹、昆橡拆掘虫纹、飞禽纹、植物纹等。例如:夔纹、鹿纹、四兽纹、豹纹、飞鸿纹、凤纹、蝉纹、云纹、树纹等。瓦当文,是指瓦当上饰有的文字。瓦当字体通常用秦篆和廖篆,也有隶书。字体富于变化,多随意弯曲,挺拔遒劲。瓦当上的字数多者十余字,少者仅一个字。文字瓦当在汉代占主要地位,大致分两类,一是建筑物专用的,如甘泉宫瓦当“长生未央”。汉梁核武帝兰田行宫瓦当“鼎湖延寿宫”等。再有就是赞颂与吉祥语文字瓦当最多。如“千秋万岁”、“长生无极”等。使用四个字的瓦当较多,文字最多的可达12个字。

秦汉瓦当的纹饰美观大方,形象生动活泼,构思精巧。瓦当纹饰设计精心,文字布局精巧。在圆形或半圆形的画面之中,动物显得自然活泼,神态天真,栩栩如生,文字的合理摆布,疏密得当,安排合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天才和智慧。秦汉瓦当又以它独特的风格,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风格,更具有装饰性。

出土于陕西汉长安城遗址的四神瓦当更具特色,而且风格统一,成组配套。

龙纹瓦当,直径为18.6厘米,边轮宽约2厘米。表面构图半浮雕饰一条青龙,身躯健壮,龙口大张,气势非凡。龙在古人的心中至高无上,龙又是神灵和权利的象征,历代的皇帝称之为“真龙天子”等。

虎纹瓦当,直径19厘米,边轮宽2.1厘米,雄壮的虎身躯,围绕着中心圆,姿态威武,口张目瞪,利齿露出,首与爪前后对立,虎尾弯曲向上,正巧填补了多余的空间,协调了整个画面,使其构图均衡。

朱雀纹瓦当,直径15.8厘米,边轮宽2厘米。朱雀是古人想像中的吉祥物。它是由孔雀、锦鸡、绶带鸟等类飞禽的综合体。它带有浓郁的色彩,它又由于时代的变动形象也在不断的变化。瓦当中的朱雀口衔宝珠,昂首直立,尾翘卷起,更显得威严凶猛。

玄武瓦当,直径18.5厘米,边轮宽2.1厘米。瓦面构图为龟作爬伏状态,为了谐调空间,蛇弯御伏曲盘绕着蛇身,使呆笨的龟与灵敏的蛇成为龟蛇合体。这样一来使多余的空间参差错落,使整个画面紧凑而不呆滞,而却显得活灵活现了。此种瓦当除在建筑物上表示方向外,还当玄武阙所用。

㈦ 汉代瓦当

周代人们发明了瓦。西周察键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屋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当俗称瓦头,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禽鸟、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秦代主要盛行动物图案的瓦当。

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

汉代瓦当的特点是文字瓦当占多数。按文字内容可分为四类:宫殿类、官署类、祠墓类、吉语类。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除文字瓦当外,还有带纹饰图案的瓦当,画面仪态生动。尤其以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为代表作,画面气势磅礴,姿态雄伟。

四神瓦当,每块大小、橡没源分量基本相等,瓦头为圆形,直径18厘米;瓦筒呈半圆形,长10厘米。在瓦头上,分别是“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四梁态神”在古代分别表示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祛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

汉代瓦当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在取材、造型、结构上都富有美感,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

(注:在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上才能看到瓦当。存世的古建筑已经不多了。呼吁我们能尽量保护古迹,古建筑。)

㈧ 介绍一下我国汉唐时期的瓦当

【汉瓦风格】
四神瓦当中的白虎瓦当
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伍消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永受嘉福”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及以前的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初,圆瓦当的形制变化是:汉初与秦代瓦当风格近似,武帝以后特点较为明显。制作实现用模子将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一般是瓦面变大,背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平整,质地明显较秦瓦好。陶色为灰色或浅灰色。

西汉素面瓦当较为少见,所见者多为饰纹瓦当和文字瓦当,其饰纹瓦当亦可分为图像画和图案画两类,图像种类繁多,据《陕西金石志》记载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巧妙,独具匠心。值得注意的是,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是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夸张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腻而不繁琐的线条勾勒,将汉代质朴浑厚、走有奔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汉瓦类型】
云纹瓦当
根据瓦当纹饰的区分,芹搏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
◆图像纹瓦当
代表作品:
龙纹瓦当 西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直径19.5厘米,边轮较宽,当面为一鼓目长髯,张牙舞爪的盘龙形象,龙身饰细密的鳞甲。
蟾蜍玉兔瓦当 直径18厘米,边轮主齿轮状。当面主纹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圆目鼓腹,身后有短尾,四肢屈张作跳跃状,玉兔鼓目长耳翘尾,作腾空奔跃状,周围衬以蔓草纹,盖取一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
四神纹瓦当 由各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的四种瓦当组成,分施于东、习、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汉长安城遗址多有出土。
◆图案纹瓦当
代表作品:
云纹瓦当 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其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嫌橘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类别
◆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丰富,词藻极为华丽,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长生未央”“富昌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华无极”等,也有宫苑、陵墓、仓庾、私宅等,如“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冢上”等等。文字瓦当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
代表作品: 卫字瓦当 ,传世很多,大都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有的“卫”字较小,字外有一周网纹。有的当面或涂朱色,或涂白垩。如在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甘泉宫遗址的一件,直径15厘米,边轮宽1.2厘米,当面为隶书的“卫”字,从出土地点来看,应属汉甘泉宫卫尉官署所用之瓦。
文字瓦当是汉代的主流,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其高妙的书法价值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和审美对象,它已经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的和多样化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的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独有的线的艺术。

【美术特征】
汉景帝时期的上林瓦当
汉代瓦当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瓦当纹饰的取材美
汉代瓦当纹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瓦当纹饰的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从幻想中的猛兽饕餮、龙凤、四神图腾,到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房屋、人物、云彩以及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等等,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无杂陈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异常热闹世界。以艺术特有的敏感触觉,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容纳社会生活中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思想的、宗教幻想的各种内容。
◆纹饰瓦当的造型美
瓦当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除瓦当自身体积的造型外,更重的是纹饰的造型。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圆弧是一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美的造型,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一,增强艺术形形象的整体性的美感。
汉代艺术的浪漫色彩在瓦当的造型上被很好的贯彻,融汇进去了。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动势的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如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长短不合的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但这一切却增加了它们力量、气势的美,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饰而不诬。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那种征服世界的自信的力量,毋宁说更多的呈现出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
◆瓦当纹饰的结构美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就决定了瓦当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再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装饰性。古代瓦当纹饰不论是中轴线对称结构,辐射圆旋结构还是任意灵活性结构,却力图作到主题突出,结构均衡,并顾及装饰效果的最大发挥,在这一点上是破费匠心的。
中轴对称结构:大多数瓦当纹饰是讲究对称的。这种对称结构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特色。
辐射圆旋结构:图案瓦当主要采用这种结构,以圆心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出辐射线,如太阳纹。
任意性结构:动物图像纹饰主要是这种任意结构,画面舒展自由,不拘一格。都有一个主体纹饰满幅而来。
◆文字瓦当的艺术性
瓦当文字多为篆书,也少见隶书,在圆这一特定范围内,以圆就势,促长行短。互为辟就,不取方正。充分发挥了篆文书法的装饰艺术效果。据统计,瓦当篆文的变化就有120种之多,可谓奇丽壮观。篆书之美是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状结构之上,即在于它们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瓦当书法正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美,达到了与印章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此外,瓦当文字还有少量运用美术变体如鸟虫篆书的,如“永受嘉富”瓦当,秀丽茵蓐,遒劲苍茂,尤为奇特。

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是中国古代建筑遗址中常见的遗物,是了解当时建筑规模、性质、工艺的实物资料。瓦当艺术告别了战国、秦汉以来的辉煌,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唐代形成了发展的一个小高峰。唐代,佛教影响进一步扩大,与中国主流文化日益融合,受到皇室的尊崇。莲花是佛教的圣物,以莲花为原形的艺术被广泛采用,大明宫遗址历年来出土的瓦当以莲花纹瓦当为主,有少量连珠纹瓦当。
遗址展览馆内陈列的6枚瓦当均采自大明宫遗址范围内,其中5枚为莲花纹瓦当,1枚连珠纹瓦当。
莲花纹瓦当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这种纹饰发展得相当成熟。其构图分为三重:内重象征花蕊,有莲蓬状、宝珠状、同心圆状、柿蒂状等;中层是莲瓣,为主题纹饰,可分为复瓣和单瓣;外层附饰,有突棱纹和连珠纹两种。
唐代的瓦当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以洛阳出土的最多。洛阳出土的唐代瓦当尺寸、大小大致如下:直径9.1~ 18.5厘米,边廓宽度0.7~2.8厘米,厚度0.9~2.8厘米。这6枚大明宫瓦当大致直径9.4~18厘米,边廓宽度1.1~2.8厘米,厚度1.3~1.9厘米。从这些数据上看,大明宫遗址内出土的瓦当堪为唐代瓦当典型。
6枚瓦当中,宝珠式复瓣莲花纹、莲蓬式复瓣莲花纹、柿蒂式单瓣莲花纹、连珠纹这几种瓦当,在洛阳也有出土。而同心圆式复瓣莲花纹和宝珠式单瓣莲纹这两枚瓦当在其他地方尚未见到,两枚瓦当均采自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内第一座正殿,据记载:“含元建名,《易乾坤》说,曰:含宏光大,又曰:元亨利贞,括万象以为尊。”高宗于龙朔二年(662年)四月迁入大明宫(此时称蓬莱宫),两月之后为大明宫各门、殿、亭取名。这时大明宫内诸多殿宇显然不能满足高宗和武后对宫廷各种盛大活动场所的要求,宫内还没有可以代表大唐威严与强盛的大殿,含元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
含元殿始建于龙朔二年,次年四月建成,历时一年。在经过实地勘察选定龙首塬南坡后,朝廷即下令征调数以万计的工匠大兴土木。据李华《含元殿赋》中描写:“命征盘石之匠、下荆杨之材、操斧执斤者万人。涉碛砾而登崔嵬,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声坎坎于青云,若神培而颠摧。”终于建成了这座“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萃云末”的巍峨大殿。这座殿宇一直作为大唐国力的象征,是举行冬至、元日的朝贺及登基、册封大典等重要仪式的场所,沿用至唐朝末年。
作为大明宫内的标志性建筑,含元殿修筑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上升时期,建筑材料有别于其他,规格等级更高,其遗址内出土的精美瓦当,当为唐代瓦当之极品。
这两枚采自该处的瓦当,莲瓣饱满、生动,与其他几枚相比,纹饰更精美,做工更细致,当为建造含元殿特别制作的。

热点内容
黑百合福利全彩本子 发布:2025-09-12 21:49:03 浏览:194
逛花卉市场作文 发布:2025-09-12 21:45:50 浏览:220
苦荞加丁香 发布:2025-09-12 21:45:10 浏览:254
小创意盆景 发布:2025-09-12 21:44:59 浏览:125
兰花豫菊 发布:2025-09-12 21:31:05 浏览:466
樱花下沉睡中的公主 发布:2025-09-12 20:57:10 浏览:709
大鱼海棠唯美图片配字 发布:2025-09-12 20:47:54 浏览:824
梅花头套筒 发布:2025-09-12 20:39:48 浏览:594
批发玫瑰花茶 发布:2025-09-12 20:39:28 浏览:980
抽了个情人节限定 发布:2025-09-12 20:31:42 浏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