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简单花卉
① 有关临摹油画花卉的具体步骤
1、准备好油画的工具:油画颜料,铅笔,橡皮泥,油,画架,画布,围裙,背景大笔刷,中笔版刷,细笔刷。权
② 色彩绘画常见花有哪些
梅花、菊花、百合类的单色花卉,即利于锻炼造型能力,又可以加深对层次感与光影效果的把握。
③ 绘画花卉的作文要求300个字的
首先选笔,就花抄卉特点来说写意用袭中锋多,工笔就偏向笔尖。所以一般一直羊毫软,来添瓣,一直细狼毫勾勒。常用纯羊正品、兰竹、大白云等。颜料以中国画常用藤黄、大红、胭脂等(不知加没加新色如黑色原来就没有)。调色盘以瓷碟子为宜。
就牡丹来说,牡丹花瓣常用色为黄、粉、兰。黄色牡丹笔身前三分之二裹藤黄,笔尖赭石,由花瓣根减淡,笔身运色均匀,可转动笔锋调节;粉色笔身太白,笔尖大红或胭脂;兰牡丹笔身三青(现在可能为石青),笔尖酞青兰或花青。画完花瓣添花芯,以狼毫太白、藤黄细草装状勾勒皴点。叶子以酞青兰混藤黄、花青、三青等,必要时加墨汁,枯叶用朱砂染画。在叶子半干未干时,用墨汁或近叶色勾叶脉。同时要画完花苞。最后等叶脉定色,纸为全干上底色。底色常三绿、太白、藤黄,酌情添加,侧锋上完,静待晾干。其中花芯可反复勾勒以层其色但易画乱。好了,希望能帮到你。我也大半年没动笔了。
④ 花卉绘画创作,有什么好的书图册,或作者推荐。以及建议
在陶瓷上画牡丹、海棠、月季、兰花这四种比较好。推荐《艺用花卉形态图谱》
⑤ 植物花草怎么画好看简单
绘画派别众多。你的要求来看,就是简笔画能符合你的要求。
1、绘画包括国画与西方的油画内,都是比较复容杂的表现。
2、如果真实一些,而且要简单,只能是简笔画。即形象又简单。
其它的方式要么是写意,要么就是工笔,相对来说不简单。
⑥ 怎样画水彩画-(8)静物-水彩花卉的画法
静物画,是指以表现现实生活中静止物象为内容的绘画。凡具有审美价值的、静止的物象都可以作为静物画的描绘对象。对静物的描绘可作为独立的画科进行教学和创作,也可以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可以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由于静物的造型往往比较单纯,静止不动,置于室内,受光状况常较稳定,可根据画者的需要和能力组合描绘,对培养观察、分析对象的能力和提高绘画技能是条有效途径。因此,中外均采取静物写生形式进行绘画基本功训练。对于初学者,这种形式尤为适宜。 水彩花卉的画法 花,色彩艳丽,形态多姿,为人们所喜爱,为画家所描绘。画家描绘花的美姿,不但可以美化生活,振奋精神,而且可以借花的美质表现一种精神和品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然而,由于花的种类繁多,形状、色彩、姿态各异,加之其质地柔软、透明、鲜嫩,更增加了表现的难度。画花卉是绘画基础训练中较难的课题。 花有数千种,各有特色,不能一一谈及。但从其外形分析,不外乎有大花和小花、单瓣和复瓣的差异。结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谈花的画法,就可侧重介绍中小型花和单瓣花的画法,并推及大花和复瓣花头的画法,有举一反三之助。下面具体谈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的绘制过程。 设置:丁香花小而碎,多个花头长在一起,近似串串葡萄,姿态多样,色彩优美,为了丰富画面,则又寻来几枝波斯菊,插入玻璃瓶置于丁香花的偏后部位,桌面仍感空虚,便随意撒放了几个花瓣。两瓶花安放好后,作者对花的主次、疏密和不同朝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浅灰色背景托深色花,深色花衬浅色花的状况。这样,一个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疏密适当、统一而有变化的静物设置就显现出来了。 构图:根据整个静物的组合状况,采用了横幅构图。勾画轮廓时研究了整个静物的外形变化和留空状况,使其既不拥挤又不空虚,外形具有节奏变化。为了表现花和叶的生动姿态和组合状况,对花和叶的大小、疏密、前后、隐显以及俯、仰、向、背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勾画,主要花勾画细致,辅助的花和叶仅勾画其外形。这样在勾稿时就分清了主次,给着色用笔留下了创造的余地。 着色:着色前对整个静物的色彩组合状况进行了观察,对着色方法和程序亦作了分析和安排。这组静物比较明亮,黄灰色环境包围着紫色和红色两组花束,紫、红两色花束又衬托着明亮的浅色花头,色彩艳丽、层次分明、主题十分突出。着色以干湿画法相结合,从浅到深较为适宜。根据这种分析,涂绘大调子时,从浅色花头和水罐画起,仅画出浅淡的基色;然后将纸染湿,用大笔接画背景并力求一次画准;在背景未干时就重叠模糊而虚远的花和叶,井逐步画向较清晰的及至玻璃瓶和桌子。主要花头和前突的部分物象,等大体色干后用干后重叠法再进行加工。这幅画朝前的浅色花头是重点描绘对象,丁香花小而碎,加工时未一一刻画,主要是画出花头组合的大的形体、色彩、明暗和层次,在其基础上仅对个别突出花头进行加工;波斯菊是单瓣花头,视其单薄但有体积,描绘时我抓住它俯、仰、向、背的不同朝向,花瓣起伏及其转折的表现,其体积状况就显现出来。 花难画主要有两方面难题:一方面是因为花的种类繁多,形色多样,俯、仰、向、背更是变化复杂;另一方面是花束组合,外形起伏多变,花叶四散难以表现。描绘花主要在于先画好花头的形体起伏和明暗色彩变化,以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和色彩,在此基础上再抓住个别突出花瓣深入描绘,以表现其个别特征和生动姿态;表现花的组合,首先要把握花束组合大的外形变化,然后再分组描绘其内部起伏,并靠虚实和不同朝向体现其花叶四散的整体形态,这是画花的基本方法。总之,画花要研究其自然生长规律,并遵照艺术规律去概括处理,任何复杂的花束都能真实、生动和艺术地表现出来。
⑦ 你看过哪些描绘花卉的图画呢
描绘花卉的图画一般是在国画上面才会有,所以如果你喜欢花卉图画呢,就可以去欣赏一些国画,了解国画。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人类早期对花鸟的关注,是孕育花鸟画的温床。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花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顾景秀的《蝉雀图》、袁倩的《苍梧图》、丁光的《蝉雀图》、萧绎的《鹿图》,如此等等可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如今看不到这些原作,但是通过其他人物画的背景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飞鸟等。
⑧ 请大家推荐些花卉绘画技法书!!!
上面这位朋友,我和你有共同的爱好,喜欢色粉,水彩画,特别的喜欢花卉,风景.我除了常逛书店内,买到一些喜容欢的书外,前段时间,我在网上"当当书店"搜到许多不错的书,另外,在google里也搜到一些国外的网站,介绍色粉,水彩画的技法等等.里边有些色粉花卉,风景画颜色非常的美,我非常的喜欢.但愿我说的这些对你有所帮助.我也是特别喜欢用色粉画花卉.
⑨ 水粉 风景 花卉 的画法
花的画法示例
不同花有不同的画法。为了初学者便于理解,现将各种画法与表现效果的关系举例说明如下:
阳光下的白玫瑰。白花虽不像红花、黄花那样艳丽,然而她有最丰富的色彩变化,光照、投影、反光、透光交炽辉映,色彩淡雅明丽,在暗色背景的衬托之下更显得艳丽无瑕——这就是这张画的表现意图。其画法步骤是这样进行
①起好大体轮廓后,首先涂上暗色的背景,留出花的部位。这时白花不画自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关系。
②根据半球体结构受光、背光的色彩转化规律,概括地区分出总的体面关系。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花的基本体积与结构,同时也借此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中寻求中间色调的变化,加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联系,使之融为一体。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敢于把白花的暗部画重,与背景相接应;同时又要充分体现花的透明感。二是抓住几个对表现体积与动态有决定性作用的典型花瓣,准确、肯定的画出其基本形,而对一般花瓣暂不必一一描绘。
③调整一下整体关系,进一步充实亮部、灰部、暗部的形体结构和色彩变化,描绘重点花瓣的细节,使画面臻于完善。
含苞的牡丹花开始同前。此花的球体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先按圆球体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在圆球的上部由外及里或由里及外依次画出各层之间重叠花瓣。
姚黄牡丹。这种牡丹是由多瓣聚集而成,根部的大瓣如同托盘,顶部的许多小瓣聚成球体。由于花瓣薄而透明,花瓣的深层辉映着暖色的透光效果,色彩艳度超过受光部位。表现这种繁多的花瓣时,不必一一细描,强调总体感觉。把握基本的色彩关系和虚实变化,除了几个大瓣和处于明暗交界处的几个小瓣作具体处理外,大部分的花瓣都不太强调它们的边沿轮廓,只要依据花瓣的形状和方向在调色和用笔上略加变化就足够了。这样由于花瓣明暗变化减弱反而增强了透明感。在处理暗部的花瓣时,先用底子的暗色画入,然后再用比此底子亮些的粉质灰色压出边缘,有意识地让底色部分透出,这样更显得饱含水分、轻薄透明。
球形的菊花花瓣细碎繁多,一一勾画必显琐碎,只涂大色块、缺乏必要的细节又不像菊花,其关键是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此画的方法是:先从整体关系入手,画出球体的基本体积,然后在大面的亮面上加上一些花瓣突起后暗部长投影的小暗面;在大面的暗部——主要是明暗交替或反光部位画出若干受到光照的亮色花瓣。当然要注意区别各个细节的明暗虚实,可随着体积的转化改变用笔的方法,使小瓣的感觉似有若无,在重点地方仔细画一下结构变化,以实带虚、虚实相宜,各种点之间呼应起来,使画面丰富、充实、和谐、统一。
逆光的月季花。强光照射下的花朵固然明快、鲜亮,然而背光处或阴影中的花朵也另有一番情趣:柔和、素雅,在中等明度的含灰色调中,有着含蓄、微妙的冷暖对比。为了衬托花的妩媚、洁净,在背景上运用了粗糙的肌理变化。画花时,则用笔轻柔,色中饱含水分,中心部分一气呵成,趁湿点上花蕊,使之融为一体,然后,再重点修饰一下花瓣边缘的转折与前后层次,使之丰富起来。
3.花卉写生的构图
花卉之美不仅在于花朵有艳丽的色彩、诱人的芳香,而且花与枝、叶的自然和谐更有天然之趣,处理好枝、叶及整个情势、动态,也是花卉写生的一个课题。有些花卉实际开花很一般或不常开花,如竹子、文竹、松树盆景等,在花卉中属于观叶植物,足见画好枝叶的重要性,描绘庭院花卉一角,这是极普通的一角,粗壮的仙人球开出洁白秀丽的小花,旁边的兰叶以婀娜多姿的曲线与仙人球垂直的花茎相映成趣,构成了轻音乐般的诗情画趣。画幅采用了中性灰调,在低纯度的色彩烘托下,白花蕊部的淡淡的黄绿色才显得鲜嫩清秀,富有生机。整个画面的情调与构图中的点、线、面的配置,光影、色调的处理是分不开的。环境衬托了花的艳美,花朵也点缀了环境的幽雅。
在花圃写生,重要的在于选择和组织。不仅要选择典型的花朵,还要尽可能有相应理想的背景。花朵的向背、聚散,枝叶的动势,都是构图中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生长的花丛间很难找到一个现成而又完美的构图,大多数情况下,还要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再加工,或选取这—株上的叶,那一株上的花;或加强某一部分削弱某一部分,只要安排合理,是有助于画面表现的。
有条件时也可以进行插花写生,将采集好的花朵进行选择搭配,置于瓶中,对花形大小、光照、颜色、疏密集散等都可进行人工调配,这样将更有利于对花型的结构及表现方法作认真的研究。插花是一种艺术,也是绘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描绘题材。
作品欣赏:
关于绘画风景的一些总结
1晨,早晨在太阳未出之前,大地刚从黑暗中醒来,由于露水和雾气较重,整个对象显得较为偏冷,朦胧。太阳出来以后,景物的受光部分偏浅的玫瑰色、淡黄一类的暖色,背光部分相对偏紫,蓝绿一类冷色。
2傍晚,夕阳西下,全部的山川河流被抹上一层金黄,景物的受光部分为淡的橘红,橘黄色,天空则常呈现亮的黄紫灰、黄绿灰一类的补色,落日后,所有景物逐渐变成紫青色,蓝黑色,直至夜幕降临。
3晴天,阳光的映射下,景物的形体和轮廓变的清楚、明确。光线越强,物体的反光越明显。早、中、晚的阳光是有差别的,清晨的阳光在上午10点左右,与下午4点以后的阳光偏暖,中午呈亮白色,反光强烈。影子偏蓝紫色,色调主要倾向是黄白色或亮黄色。
4阴天,由于阴天没有阳光的照射,光源呈散射光,景物的受光面偏银灰、蓝灰一类的冷色,而背光与立面色度较重,多呈紫褐、褐绿、赭绿等一类暖色,反光不明显。
5雪景,地面,树林,山岭上的雪色彩特别亮,天空往往处于中间色阶,如有阳光时雪的受光亮而暖,投影由于受天光影响带一点兰色,画雪时,尽量画出它的体积感和松软性。
其他地方色彩注意事项:
山,远山要画的概括,简练,中,近要依据山的起伏,形态等特点画。画山时要注意符合自然规律,注意裁减和取舍。有阳光照射时山一般是受光暖,背光冷。
石,要注意表现体积的感觉,受光面呈亮的冷色,背光成赭褐,紫褐等一类的暖色。
树,树的色彩主要以普蓝、群青、橘黄、淡黄调出各异的绿。受光面以粉绿,紫罗兰,钴蓝。湖蓝与其他颜色调和后所组成。
水,一般要表现静态水和动态水,可以依靠笔触的不同来区别。水往往受天光的影响,波浪暗部色彩偏暖,上午或下午阳光侧射时,水面倾向较深的蓝紫色,中午偏蓝灰色。
天,天空不要画的平涂一样,应该有变化,要表现出高深的空间感,有时上部颜色深,下部颜色浅,有时上部颜色浅,下部颜色深,不能平涂成一样,但差别不是太大。
云,画云时要注意表现云与天空的关系,云有厚、薄、大、小、虚、实之分。
房,在画房屋时,要注意房屋的比例结构和透视关系,以及整体的协调关系。
总之,在画景物时尽量颜色不要太单一,不如树是绿的,不要平涂成一样,树有受光和背光,受光面可能是黄绿,背光可能是绿里有蓝紫的深色,还有介于受光和背光的固有色,是树的本色,从这些再细分,树的枝杈呀,有的地方的叶子稀少有的繁茂,色彩尽量在不脱离主色调绿的基础上丰富一些,比如粉绿,淡绿,黄绿,青色,土黄,翠绿,蓝紫色,等等。
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事物的投影,就是影子,在一副画面里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画面有些飘的感觉,加上深色的投影就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
我再介绍一点我上学时学的,任何事物都有亮部,暗部,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抓住这这几点再注意色彩的运用就可以画出好的风景画了。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规律:
亮部色=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中间色=固有色+光源色
暗部色=固有色+环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