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沫花的花语
㈠ 靛花的解释
靛花的解释即 青黛 。中药名。将蓝草浸沤搅起的浮沫掠出阴干即成。可入药,多作解热、消毒、杀虫等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蓝靛》 :“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其搅起浮沫御衡敏,掠出 阴乾 ,谓之靛花,即青黛。” 《解放日报》 1944.8.16:“靛花可以作药用,是 清凉 剂,有消炎去暑的作用。水服有仁丹之效,酒化能涂疙疸,治瘰痢、耳下腺炎。”
词语分解
靛的解释 靛 à 一种深 蓝色 有机 染料,称“拦做靛蓝”。亦称“靛青”、“蓝靛”。 蓝色和 紫色 混合而成的一种 颜色 。 部首 :青; 花的解释 花 ā 植物的繁殖器官, 典型 的由“花托”、“ 花萼镇枝 ”、“ 花冠 ”、“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 美丽 ,有的有香味, 凋谢 后结 成果 实。 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草。 花匠 。 花事 (游春看花
㈡ 青岗花是什么东东,它有什么作用,谢谢
应该是弊茄枝青缸纳汪花吧
青缸花又称 靛花,青蛤粉,蓝露,淀花,靛沫花。本品为极细的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租敏,可粘手粘纸。具草腥气,味微酸,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如质重坚实,呈团块状,有白色小点,置水中有颗粒状下沉者品质为次。
性味与归经 咸,寒。入肝、肺、胃经。
功用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癔,疮有,丹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干撒或调敷。
宜忌 中寒者勿使。
㈢ 青黛的花语
青春靓丽,婷婷玉立。
靛花即青黛。中药名。将蓝草浸沤搅起的浮沫掠出阴干即成。可入药,多作解热、消毒、杀虫等剂。
主治
1、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
2、小儿疳痢。随小儿年龄大小,了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面病服这安。”
3、烂眼。用青黛、黄连泡水洗。
4、瘰疬未穿。用青黛、马齿苋同捣烂,每日敷患处。
靛花即青黛。中药名。将蓝草浸沤搅起的浮沫掠出阴干即成。可入药,多作解热、消毒、杀虫等剂。
㈣ 有关蓝靛花的详细资料
蓝靛
(《纲目》)
【异名】蓝淀(《本草拾遗》),青靛(《普济方》),靛青(《邓子禹家抄方》)。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科植物蓼蓝等叶所制成的染料。亦即制造青黛时之沉淀物。
【性味】①《本草拾遗》:"寒。" ②《纲目》:"辛苦,寒,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时行热毒,疔疮痈肿,丹毒,疳蚀,天疱疮。
①《本草拾遗》:"敷热疮,解诸毒,滓敷小儿秃疮热肿。"
②《纲目》:"止血,杀虫,治噎膈。"
③《东医宝鉴》:"敷热恶肿,蛇虺螫毒,兼解诸毒及小儿丹热,功同青黛。"
【用法与用量】外用:调敷。内服:水调或入丸剂。
【选方】①治时气热毒,心神烦躁,狂乱欲走:蓝靛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盏,调分匀,顿服之。(《圣惠方》)
②治小儿丹:蓝淀敷,热即易。(《子母秘录》)
③治急疳蚀鼻口数日尽欲死:蓝淀涂所蚀上令遍,日十度,夜四,瘥止。(《千金翼方》)
④治误食水蛭:酒及土蓝靛绞汁,空心服。(《普济方》)
⑤治时行天泡疮:靛青,和甘草末、猪胆汁调敷。(《邓子禹家抄方》)
⑥治小儿腹内疳虫癖积:靛青一两,白牵牛子末三钱,和入靛青内,丸粟米大,每服五分,白汤下。(《邓子禹家抄方》)
【名家论述】①《纲目》:"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
②《本草汇言》:"蓝淀,解热毒,散肿结,杀虫积之药也。古方有谓能止血者,乃金疮跌扑,伤损皮肉出血也,一敷即止,时人误认止血,投入吐衄血证服食药中,内有石灰,虽凉而燥,何堪入口,误食反致燥毒入咽,转加骚动血藏,蒙害者多,审之慎之。"
③《本草述》:"按蓝之能解毒,据方书中以板蓝根治中风,又大头疫病之痛,又治虫毒。乃蓝汁亦概谓其能解毒,且犹不土此也。时珍曰,有人病呕吐,服玉壶诸爽不效,用蓝汁入口即定,盖取其杀虫降火耳。若然,如蓝靛之由石灰合成者。时珍谓其拔毒杀虫之功,更胜于蓝矣。第卢氏切切致戒于石灰之为害,谓不如直用蓝汁,是亦非过慎也。愚意当酌用之,如止于解内热之毒,则板蓝根与蓝汁俱得效,若外敷则靛亦可用,并其脚不去可也。至于内服,用之散郁火,则靛花直当去其脚净,不唯防其有害,且取其轻清之气,不为浊气所累也。"
④《本草正义》:"篮淀,苦寒之性,解毒清热亦同蓝草,但加之石灰,则止血消肿杀虫之力尤胜。陈藏器谓其解诸毒,敷热疮,秃疮,热肿;濒湖谓能治噎膈,即石灰重坠,故能破坚积,消瘀血,且能杀虫也(噎膈有湿热生虫一证)。凡外疡热毒,疔疮痈肿及湿疮奇痒者,用作敷药皆佳。"
蓝靛是一种染料。也叫靛青,即“青出于蓝”的那个“青”,是从蓼蓝(菘蓝)中提炼的。现在也指其它同色染料。
用极淡的蓝染料洗白布,会让人觉得更白
㈤ 蓝露长什么样
中药材蓝露或哪野又称作“青黛”;也有地区称作:靛花;靛沫花;青蛤粉;青缸花;淀花; 中药青黛为爵应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夏,秋季采收茎叶,置缸中,加清水浸2~3d,至叶腐烂,茎脱皮时,将茎枝捞出,加入石灰(每100kg加石灰8~10kg),充分搅拌,至浸液由深绿色转为紫红色时缓胡,捞出液面泡沫,于烈日衫喊下晒干,即得。蓝露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治温病热毒斑疹;血热吐血;衄血;咯血;肝热惊痫;肝火犯肺咳嗽;咽喉肿痛;丹毒;痄;疮肿;蛇虫咬伤。
1.马蓝,多年生草本,高30-1750px。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100px;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375px,宽4-200px;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35px,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137.5px,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50px。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2.蓼蓝,一年生草本,高50-2000px。茎圆柱形,分枝或不分枝,无毛,具明显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淡褐色,先端截形,边缘长睫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200px,宽1.5-137.5px,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有缘毛,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紧密;苞片钟形,近革质,有睫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倒卵形,淡红色;雄蕊6-8;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叉。瘦果椭圆状三棱形或两凸形,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10月。野生于旷野或水沟边。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3.菘蓝,二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绿色,顶部多分枝,植株光滑无毛,带白粉霜。基生叶莲座状,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5-4 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稍具波状齿,具柄;基生叶蓝绿色,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4厘米,基部叶耳不明显或为圆形。萼片宽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2.5毫米;花瓣黄白,宽楔形,长3-4毫米,顶端近平截,具短爪。短角果近长圆形,扁平,无毛,边缘有翅;果梗细长,微下 垂。种子长圆形,长3-3.5毫米,淡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
㈥ 青黛是什么
青黛是一种中药名。青黛为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青黛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作用,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画眉等。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等地。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其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
(6)靛沫花的花语扩展阅读:
青黛粉含青黛提取物,为双子叶植物药爵床科植物马蓝、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木蓝、双子叶植物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
青黛粉除了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等作用外,还具有美容功效。将绿豆、青黛粉、梅片等量磨成粉,再将全部混合在一起。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洗净脸后将混合的敷料涂于脸上,等到干掉就可以洗掉,可美白去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黛粉
㈦ 蓝草是什么植物图片
蓝草是蔷薇目、爵床科、木蓝属的一种植物。
蓝草一般指的就是蓝靛,又叫做靛、靛花、靛沫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蔷薇目、爵床科、木蓝属的一种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染料植物。蓝草这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较强,不过比较喜欢生长在林边潮湿处,喜欢潮湿温暖的生长环境。
蓝草的外形和蒲公英很像,但叶片的边缘圆润没有锯齿,它的中心叶脉很明显,叶片呈暗绿色,蓝悔滚乎草通常是在小暑左右或是白露前后两个时节进行采集的,新的叶片会在茎节处长出新芽。
蓝草的种子十分小巧,呈豆荚状,表面光滑颜色碧悉黝黑,前端锐尖,后端圆润,种子成熟采收期在每年11月份。蓝草属于十字花科、二年生的草本类植物,蓝草会开出黄色备轿、淡蓝色、淡紫色茂密的小花,花期在7-9月份,喜欢生长在潮湿略带阳光的地方,原产地在欧洲地区,现在我国南北地区均有栽培。
蓝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茎干常分枝,上面有褐色的柔毛覆盖,植株的叶片对生,叶片的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齿,穗状花序直立,苞片对生,花冠呈筒状,颜色多为紫色。
㈧ 生活小常识: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青黛的药用功效
青黛别称靛花、青蛤粉、青缸花、靛沫花等,为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青黛的粗察滚功效与作用吧!
青黛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等症。
青黛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青黛醇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导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等无抑制作用,可能系因所用提取溶剂和方法不同之故。
2、抗肿瘤作用: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合成靛玉红对肉瘤的活性及试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疗效,皆与天然品相似,腹腔或皮下注射200毫克/千克剂量时,对大鼠W256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治疗剂量的靛玉红能提高动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异常增生粒细胞和嗜酸性没键细胞有作用,但不引起骨髓抑制,
其作用机制尚有待研究。同时,靛蓝有减轻四氯化碳中毒后小鼠肝脏损伤的作用。
青黛的临床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青黛寒能清热,咸以入血,故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之效。善治温毒发斑,常与生地、生石膏、栀子等药同用,如青黛石膏汤。若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
常与生地、牡丹皮、白茅根等药同用。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用治热毒炽盛,咽喉肿痛,喉痹者,常与板蓝根、甘草同用,若口舌生疮,多与冰片同用,撒敷患处。用治火毒疮疡,痄腮肿痛,可与岩余寒水石共研为末,外敷患处,如青金散。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青黛咸寒,主清肝火,又泻肺热,且能凉血止血。故主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常与海蛤粉同用,如黛蛤散。若肺热咳嗽,痰黄而稠者,可配海浮石、瓜蒌仁、川贝母等同用,如青黛海石丸。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青黛咸寒,善清肝火,祛暑热,有息风止痉之功。用治暑热惊痫,常与甘草、滑石同用,如碧玉散。用治小儿惊风抽搐,多与钩藤、牛黄等同用,
如凉惊丸。
青黛的药用附方
1、治妊娠伤寒,热郁阳明,热极而发紫黑斑,脉洪数者,若不急治,胎殒在即:真青黛钱半,鲜生地二两(捣汁),生石膏八钱,升麻六分,黄芩二钱,焦栀子三钱,葱头三枚。水煎服。
2、治咯血:青黛一钱,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黄明蜡煎黄色,取出研细)。
上二件再同研匀,却以所煎蜡少许,熔开和之,捏作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一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
3、治咳嗽吐痰,面鼻发红者:青黛(水飞极细,晒干再研用)四钱,蛤粉三钱。二味炼蜜为丸,如指头大。临卧噙三丸。
4、治肺经咳嗽有热痰者:青黛、海石、瓜蒌仁、川贝母。
5、治胃脘痛,病久成郁,郁则成热:青黛,以姜汁入汤调服。
6、治口舌生疮:青黛一钱,细辛一分,黄柏一分(锉),地骨皮一分,密陀僧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贴于疮上。有涎即吐之。
7、治一切热毒,脓窝疮:青黛一两,寒水石一两(煆过,苏为度)。上为细末,用香油调搽。
8、治天泡疮:青黛适量,鲜丝瓜叶捣汁调敷患处。加少许菜油调和亦可。
9、治小儿湿癣浸淫疮:白胶香二两(研),蛤粉半两,青黛二钱半。上研匀为细末,干掺疮上。
蛤粉半两,青黛二钱半。上研匀为细末,干掺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