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水彩花卉作品

水彩花卉作品

发布时间: 2021-01-22 00:54:44

1. 画画分别有几种类型

绘画的种类有很多,下面具体讲讲:

这边也给大家推荐下“轻微课”,这个网站上非常多的绘画教程、绘画素材,也有专业的绘画课程,学绘画的小伙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绘画学习资源哦!

一、水墨画

1.水墨画中又包含彩墨画。水墨画一般仅用水与墨即黑白两色来创作,彩墨画则属于进阶的水墨画。

2.水墨人物。水墨人物与写意人物类似,但笔法上有较为明显的不同,水墨人物更多的用大手笔。

3.水墨山水。水墨山水与写意山水相比,笔法上更加细腻,当然,颜色是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4.彩墨花鸟。彩墨画与西式水彩画有点类似,颜料是他们的最大不同,但退晕渐变的手法是比较类似的。


二十二、彩铅画

是一种介于素描和色彩之间的绘画形式。它的独特性在于色彩丰富且细腻,可以表现出较为轻盈、通透的质感。

2. 如何自学画好水彩画

自学画好水彩画,简单来说就是:
• 多看,看画画书,看画家怎么画,看不同的画,看的越多越好。豆瓣、视频网站都有很多大神可以学习。
• 多试,试不同的纸、笔、颜料,试不同的画法。
• 多画,练习会提高技巧,这个不用特意说了。

水彩画概述: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是指以水作为媒介调和胶质颜料来完成的绘画。18、19世纪的英国水彩画,给水彩画的表现力和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由于水彩画的材料特性,使它具有鲜明的特点。
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水彩画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充满了活力的画种。如果把用水作为调和颜料媒介的绘画都视为水彩画,那么它的历史可上溯至人类的旧石器时代。
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的作用与地位:水彩画作为独立画种,自19世纪传入中国,很快就被中国民众接受,并在中小学里普及开来。现在,不仅美术院校开设水彩画教学课程,而且在其他高校, 还有中小学美术及色彩基础教学中,均采用水彩和水粉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和知识。
水彩画的工具:对水彩画来说选择适用的画笔是很重要的,专用的水彩画笔大致有平头和圆头两类。大部分水彩画笔是用天然与合成材料做笔毛,也有价格昂贵的貂毛画笔。
色彩原理:色彩是水彩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和语言,学好水彩画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基本 原理、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规律以及色彩如何在水彩画中进行运用。
色彩常识:
一、色彩的混合与变化,
二、色彩的三要素,
三、色彩感觉的心理因素
四、色彩的生理反应 ( 色彩感觉的生理因素 )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色彩应用于绘画 , 首先必须了解描绘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色彩写生的基本方法:色彩写生是训练和提高色彩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有效途径。要使自己激动画出的画才能动人。毕加索有句名言:“要使被描绘的普通的罐子都会感受到在呐喊。”
水彩画特有的表现方法:水彩画侧重于光色的观察,可以说光是水彩画的生命,水彩画是以表现物象的光色变化为其主要造型于段。
干画法:干画法是指前一遍色彩干透后,再进行多次重叠与覆盖的作画方法。干画法在行笔运色过程中笔触与水迹明显,不需要水色衍接,运用色块和色块之间的衔接塑造形象。
湿画法:湿画法是在湿润的纸上或尚未干透的色层上再上一遍色彩的作画方法。画面的色彩在未干时相互流动,形成水色交融、湿润柔和的效果。
水彩画的肌理运用:表现不同物体质感的肌理效果,是水彩画的特殊技法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水彩画的表现力,肌理是由颜料或各种相关工具材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这种制作方法通常指用笔以外的工具帮助完成的特殊手段。
水彩画的特殊技法:水彩画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画者可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法来表现。水彩画的特殊技法即是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手段,造成特殊的效果。
水分的掌握: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
“留空”的方法: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
水彩画的调色与运笔技巧:水彩画颜色的调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即混合法、溶合法、重置法以及并置法。应注意的是作画过程中,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
水彩画的作画方法步骤:水彩画写生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构图、着色、调整充实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是连续地一气呵成的,不能机械地分开,每个阶段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静物画概述:静物画是绘画的体裁内容之一。如水果、蔬菜、生活用具、学习用具、体育器械、乐器、花卉等等,内容非常广泛。
静物的选择、配置:水彩静物写生一般都在室内进行。室内光线稳定,描绘的对象静止不动,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和搭配。
室内色光的变化规律:室静物的采光,一般分顶光、侧光、逆光和平光四种。室内静物一般是间接受光,光线稳定且弱。间接受光主要是受天光的影响,所以光源色偏冷,物体的受光部也都偏冷,而暗部则都偏暖。

3. 推荐几位擅长画花/静物的油画家把!谢谢

较早来到新西兰的画家中,最有才能的是W.霍奇斯。
A.厄尔也是较早遍游新西兰的艺术家。他曾在新南威尔
士定居了一段时间,1827~1828年又来到了新西兰的北
部。他的风景画和以毛利人为模特儿所作的习作,技巧
平乏,但十分合乎习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世纪
的英国移民们带来了英国美术的光辉。移民中有许多有
才能的业余画家,他们多用水彩作画,旨趣十分古朴。在
风景画中,一些关于毛利人生活的作品,可以传达出真
实的情感,淡淡的乡愁和对新土地的敬畏感。W.福克斯
既是一位政治家和殖民地的总督,也是一个绅士风度的
业余画家,画有大量有关他生活的素描和一些精美的水
彩画。W.斯温森画了一系列感受性强的风景和丛林习作,
经常强调人在大自然之前显得卑微的寓意。J.金德的水
彩画,把脑海中所影印的平淡、井然有序的英国风景移
植到殖民地的风景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接受本土艺
术传统的画家J.A.吉尔菲兰和C.希菲。吉尔菲兰的素描
册(现藏达尼丁的霍肯图书馆)十分出色,其中插图异常
生动。他们对毛利人美术传统的发现,拓宽了作品的领
域,为自己艺术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吉尔菲兰以毛利人
为模特儿连续画了各种不同姿态的素描,精心之作《一
个土人村庄的内景》反映了封闭、群居,但充满活力的
毛利人社会。希菲也画毛利人,他是新西兰风景优秀的
阐释者,最有观察力的人之一。他画新西兰,不只把它
视为一个广阔和空旷的国土,而是力图描绘出它的独特
性。可惜吉尔菲兰和希菲没有发展传统,也没有留下追
随者。19世纪后期的一些业余画家,用英国浪漫主义风
格来表现新西兰,出色地解决了前人在风景画中没有解
决的技巧问题。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作旅行写生,不知疲
倦地寻找风景区和大自然雄伟的奇观。由于他们洞察了
新西兰风景的内在构造,他们的风景画,色彩柔和谐美、
生动自然,给人深刻的印象。
19世纪后半叶,美术机构和美术学院的建立,定期
举办美术展览会,艺术家地位的提高,使得职业画家的
生存成为可能。职业画家最早并非出生于新西兰。19世
纪90年代前期,3名欧洲有经验的画家来到了新西兰,P.
van der韦尔登定居在克赖斯特彻奇,J.奈恩定居在惠灵
顿,G.P.纳利在达尼丁教了一阵书后,移往奥克兰。他
们全是职业画家,并且多才多艺。他们带给新西兰令人
兴奋的新颖风格,新西兰也带给他们异域的美,从而形
成了新的传统。纳利以肖像画著名,韦尔登擅长荷兰风
格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奈恩则表现出类似于印象主义早
期风格的田园景致和肖像画。他们的作品十分逼真,对
新西兰美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新西兰19世纪末
美术的发展。
20世纪初新西兰的美术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新
西兰的画家逐渐走向成熟,其中,A.W.沃尔森继续用水
彩制作传统的风景画、海景和当地的灌木丛。M.O.斯托
达特作为一名风景画家和静物画家在基督堂市享有崇高
的声誉。R.麦克尔泰尔和O.莫顿的艺术对大都市产生过
震动。一位名叫F.霍金斯的女画家,精通各门画种,多
才多艺,被誉为“传统主义者、现代主义者、新西兰民
族主义者”,是新西兰殖民地时期绘画中最杰出的代表。
1952年,新西兰政府任命一名专职教授,管理奥克
兰美术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推动美术事业。
1963年以英国为模式建立了伊丽莎白二世艺术委员会,
编纂了政府对视觉美术和有关活动的纲领性文献,还规
定了国家资助艺术事业的标准。一批有成就的画家开始
涌现出来。T.A.麦科马克虽没出水彩画的范围,但他的
风景画和花卉画却受到人们的称赞。J.威克斯是一位粗
犷、喜爱冒险的艺术家,他旅欧归来,广泛地与艺术鉴
赏界为伍,在最令人喜欢的静物画和风景画中作出了突
出的贡献。油画家M.T.伍拉斯顿和C.麦卡恩毅然地打破
风景画和人物画中一般的陈规,经常在宽大的尺幅上作
画,追求独立的线条。因为上述 4人几乎在新西兰渡过
了一生,作为酬谢他们艺术的成就,政府曾为他们举办
艺术回顾展。在更年轻的一代人中,值得提及的是成长
中、相当数量的毛利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也应归于本土
艺术的发展。

4. 水彩花卉作品的定义

水彩花卉作品,从字义上看,就是用被水稀释的颜料进行花卉的绘画。从特点上看,内水彩花容卉画有着它自己的一套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水分的控制是水彩花卉画的灵魂,它支配着画面的效果。水彩花卉画的画法通常分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有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两种领域。透明水彩画法就是用水调和颜料,薄薄地涂画,画面清晰明快,有透明感;不透明画法除了可以用水调和颜料,厚厚地涂,还可以用树胶,画面会更加微妙。
我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水彩颜料有干块状和湿胶状。干块状需要用水蘸湿来作画,湿胶状颜料是装在锡管里的,用多少挤出多少。常见的水彩颜料有:水粉、丙烯、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等等。

5. 水粉风景画谁的作品最好

张洪彬画的就不错!!副教授,男,曾用名张红斌,1956年出生于重庆合川,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后到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美术教育,02年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水彩画访问学者一年,现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水彩画研究会会员,任教于重庆文理学院陈子庄美术学院。擅长水彩、水粉画,兼攻素描、艺术设计和中国画。美术作品在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美术观察》;《美术大观》、《中国艺术家》、《中国教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红岩》、《中国教育报》、《教师报》、《美术报》、《四川美术学院》、《团结报》、《渝西学院学报》、《重庆日报》等期刊发表介绍数十次;数篇论文在《重庆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美术论文集》、《中国教育发展论坛》、《渝西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水粉画《风景》入选97‘红烛颂’全国书画作品大展赛获“铜奖”;水粉画《花卉》入选中国新世纪艺术大展获“三等奖”;水粉风景《山区的阳光》入选重庆市第二届水彩、粉画展览;水彩画《更喜岷山千里雪》、水粉画《古长城》两幅画入选重庆市第三届水彩、粉画展览;水彩画《石坡》入选全国十届美展重庆展。04、05年任重庆市大专院校美术高考评卷教师;美术作品被艺术馆院等单位及外宾收藏;作品多次参加各地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并多次编入《当代绘画艺术》、《当代水彩、水粉画艺术》、《当代艺术全集

6. 在下想知道有一位只画花的中国中年女性水彩画家,她叫什么她的画作和资料,越详细越多越好

王玲 女 1953年生于江苏扬州。自幼酷爱丹青,先后师从上海画派传人王亮先生、扬州著名书画家李圣和先生,以及苏州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鑫先生。擅长工笔和小写意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有机注入现代观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清新隽逸、恬静深远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参加国内外展览并有获奖。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展览:1988—2002年多次入送国内大型展览。
出版:《江苏画刊》琼花孔雀(工笔)1989第三期。
《江苏省花鸟画集》:落叶萧萧(工笔)1994年。
收藏:江苏省美术馆1996年9月收藏工笔画《晓雾》。
扬州市档案馆收藏《水乡暮色》1990。
2002.9月,5幅作品入选《当代中国艺术光盘著作》。
代表作品:《夕晖》1990年获扬州市青年中国画比赛一等奖,
《翔》1991年7月获江苏省建党七十周年花鸟画展优秀奖,
《秋韵》1995年9月获江苏省女画家作品展,
《琼花孔雀》入送省花鸟画展(江苏画展89.3期),
《琼花小鸟》入送中国城市市花艺术大展(2002.9)
《 药古陶》入送新世纪江苏花鸟画展,
《初醒》入送江苏省首届工笔花鸟画展,
《富贵长青》(小写意牡丹 ),《根的断想》工笔画。

7. 我是个禽鸟摹绘爱好者,有同一爱画花鸟的朋友可与我共同交流欣赏分享艺术生活乐曲!

美术大致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艺术设计。
国画分为:写意山水,写意花鸟,写意人物,工笔花鸟,工笔人物。
油画分为:传统油画或古典油画,现代油画。
版画分为:木版画,铜版画,摄影,丝网印刷。
雕塑分为:写实雕塑,抽象雕塑。
壁画分为:工艺壁画,传统壁画。
艺术设计分为: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等

美术,“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中国古代所谓“百工技艺”,也是包括同样广泛的范围。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艺”、“手艺”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古籍中只有“绘缋之事”、“刻削之道”、“刻镂之术”、“锦绣文采”等工艺术语的运用,却未见类似“美术”这样的专门名词,这是因为人类的美感意识,是首先从满足生存需求的工艺品萌生的。

在欧洲,“艺术”和“美术”这两个概念,直到文艺复兴之际才确立并被公认。那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创造纯粹精神领域的产物,更足以使人激昂精神、开阔胸怀,达到互相同情、增强意志、建立信念的目的。这类思想意识的活动,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发扬,它涉及到艺术的不同领域和形态,这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大规模扩展开来的文学、艺术各门类,其中包括美术。这种精神产品,从物质中提升,和物质相辅而行,成为全面滋养人们心灵所不可缺少的营养。人类依靠它陶冶情怀,并协同各门类的科学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它起着组织和协调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行为的作用。文明的发展是和艺术创造分不开的,艺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

在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蔡元培早期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区分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表达社会意识的一门大学科,广义上包罗文学、音乐等,也包括建筑和园林等。综合性艺术有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它们不同程度地利用美术,有的和美术密切结合。“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必然与姊妹艺术有共性,但它的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和姊妹艺术结合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美术甚至可以和科技相结合,派生出艺术新品种。

人类在创造精神产品时,自然地分门别类,建立起文学艺术的各个分支,使之朝着专门化的方向前进,形成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独特性能。它们在许多场合虽分犹连,有时则分而复合。每一次的结合和交融(如动画电影、音乐喷泉),便产生艺术的新意向、新品种和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的分化和复合都是一种发展,在发展中开拓了对艺术的认识,更新了艺术的观念。其所以有分有合,分而不悖,合而能容,是因为各种艺术品类都受共同的美学原则的支配,有共通的规律可循。

此外,如果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谈“美”的问题,“美”这个字眼在汉语中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但概括着整个文艺范畴,而且还介入伦理、哲学等领域。

美术的形态和特性

古今中外的美术品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现代美术因受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影响,新思潮不断涌现,前所未见的新样式、新品种层出不穷。美术要求发展个性,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对它的共同特征难于作条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术品类,按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几个大门类。绘画的品种又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 水粉画、粉笔画、 丙烯画以及多种塑料和化学颜料的画种。版画品种又可分为木版、麻胶版、金属版(铜或铅)、石版、网版等。木刻的印刷材料有油墨、油画颜料套色和水色套印之分。金属版有腐蚀、干刻之分。油画有有光术、无光术之分。欧洲最古老的蛋彩画和中国古老的矿物质颜料,至今保持着色泽历久不变和技法运用上得心应手的优点。油画和版画在20世纪已成为世界性画种,从表现形态来看,在许多文明国家中,版画已显现出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现代油画和雕塑的开拓创新,步子最快,形态变化最大。

绘画按样式可分为壁画(按物质材料又可分为湿壁画、描金沥粉、磨石嵌、有色水泥及木材、玻璃、金属板的拼镶等。无光油画、丙烯以及其他塑料颜料也被普遍运用)、细密画、磨漆画、漆画、年画(运用木刻水印、水粉、水彩等方法)、连环画、 宣传画、漫画(卡通)、插图等。

中国画又可按艺术技巧分为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两大系统;按题材样式又可分为人物画、 山水画、 花卉、草虫、翎毛(禽鸟走兽)、鳞介(鱼贝类)等画科。日本的绘画受其影响很深。书法和篆刻一向是中国画的姊妹艺术而自成系统,也在日本广为流传。书法艺术在当代被认为是一种抽象艺术。

雕塑的品种可分为石材雕塑(大理石、花岗石等),金属雕塑(包括铸铜、不锈钢、铅、镍、铝等),玻璃钢及塑料、白水泥等雕塑。按体裁、形制又可分为圆雕、浮雕(有高、低之分)、纪念碑雕塑、人物雕塑、动物雕塑、装饰雕塑、民间彩塑等。现在有直接从人体翻制后再作加工的等身大的彩塑,有利用电和光效应原理产生颤动美感的“效应雕塑”,这两种雕塑可说是写实形态和抽象形态的两个极端。

工艺美术(又称实用美术)的品种最为丰富多彩,大的分类有金工、木工、漆工、陶瓷、彩塑、玉雕、牙雕、景泰蓝、珐琅、料器、染织、刺绣、编织等。各国各地区的特种工艺,大多数源于民间手工艺,它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

设计的门类有书籍装帧、广告、 商品包装、服装、家具、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装璜、环境美术(庭院、园林及建筑群体美术)等。设计也包括图案、字体及利用摄影与电子计算机进行设计的科技性美术。

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所以又称为造型艺术。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刻镂的手段,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造型的含义很广,有立体造型,也有平面造型;有色彩造型,也有黑白造型。造型这个概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现代观念中,既有具象形式的造型美,也有抽象形式的造型美。大体上,西方的美术,其发展的轨迹以形体块面的造型为主,线的运用是附属于形体块面的;而中国的美术,线描造型却占着重要的地位,形体是通过线描来体现的。所以西方常用“塑造”这个术语来描述绘画性造型,而且推崇在绘画中体现雕塑性。中国的美术正相反,线的描绘统率着造型,即使在雕塑艺术中,线的作用也占主导的地位;形体块面在中国雕塑上表现得概括浑成,它通过线条的刻画而完成造型的任务。

美术又称空间艺术。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观念,把长度、高度和深度称作“三维空间”。存在于现实空间的有纵深感的三维美,是雕塑和建筑之类立体造型形象产生生命和力度感的重要依据。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美,是再现性具象绘画的真实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空间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可能或不长于表现时间性的、凭借视觉来创作和感受的艺术。它的特点是长于具体描绘,塑造和刻画生活中或想像中的事物或情景,有明显的再现性和描摹性,它不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除非受到外力的破坏和本身的朽蚀,可长期存在于世上。空间艺术在创作上也有弱点,特别对情节性绘画和雕塑造成了局限,例如独幅画只能表现一个瞬间的形象,这就难于从纵向展开事物和情节的发展。然而,正因有此局限,绘画创作便朝着形象的深层开掘,追求造型的凝练和运动感的凝聚,从而形成了绘画所独具的魅力。绘画和雕塑的构图,常选择人物动作过程中某一生发性的瞬间,以加强力度感,并在欣赏心理上,造成动作起迄的越进效应,如画射箭引而不发,使空间艺术产生时间感觉,中西绘画和雕塑中都有这样的例子。凝练的人物形象之醇厚和深刻,决不是瞬间印象所能摄取的;空间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凝聚也意味着时间的浓缩。

在中国的传统美术理论中,对空间观念有不同的阐说,宋代郭熙所说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不单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而是置身天地间的诗意般的空间概念,也就是有回旋余地的“神游”意境。中国画论倡导时空的统一观,它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意象;相应地又以散点透视法代替焦点透视法(虽然南朝宋人宗炳早在公元 5世纪已经发现了物理透视原理),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视觉心理空间,即所谓“心视”。这种审美观在19世纪末受到西方的重视,提出在美术上打破时空界限,以拓展表现功能。

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来说的。造型艺术被人们感知的时候,一般通过视觉渠道(除了一些工艺品可通过手的摩挲,用触觉加强审美体验外)。视觉艺术这个界定,涵盖面很广,凡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完成欣赏的一切可视的艺术门类、样式、形式或符号,都可包涵在内。至于可视的综合性艺术如戏剧、舞蹈和通过视觉阅读的文学作品等,自然不在此列,因为它们的被感知,还要而且主要是通过行为和动作(表演)、语言和文字以及其他各种感觉渠道。

美术还被区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大系统。所谓纯美术(fine art),是指纯粹精神性、欣赏性的绘画、雕刻、音乐等,有时也包括诗歌。蔡元培曾把它称为文艺美术,指明其中凝结着社会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以区别于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的工艺美术。文艺美术的提法比纯美术妥贴,因为“纯”的意义不太明白,如果是指纯属欣赏性的美术,那么工艺美术中也是有的,而所谓“纯美术”中,也并不都是纯属欣赏性的。然而,纯美术这个词汇已经用惯,虽然它和外文的原意并不符合。

设计(design)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虽然它并不是新名词,而且早已被运用在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上。在建筑和工业设计中,决定大局的是形体块面的空间设计,其次是局部性的门窗、墙面、各项部件的装璜等设计。在工艺美术中,有形体、纹样等设计。绘画作品的构图,实际上是整体结构设计;在一定形式的图像中,都有线、形、色、块等平面设计;在雕塑中,最重要的是形的空间设计。现代的设计,首先在商品包装、家具、室内装璜等方面发展起来,然后从轻工业产品扩展到重工业产品,如汽车、轮船和飞机等造型设计。许多工业产品的设计是和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设计现已渗入到整个美术领域,成为一项重要的造型学科,设计思想和设计技术极大地影响着美术品的艺术魅力。

设计是一种研究用点、线、面、体、光、 色、 质、材及一切造型因素构成种种美好形象和感觉,并把它运用到各种美术创作上去的学科。简言之,设计是研究造型构成的学问,其中主要的对象是研究视觉空间,通过空间设计,传达视觉艺术的效应。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室内空间构成、环境空间构成等专业,都是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探索美术造型问题的。设计的发展,已经介入纯艺术领域,在近现代的绘画和雕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义地说,中国画的笔墨、油画的质感和肌理、雕塑和工艺的材料美,都属设计(抽象造型形式)范畴。在有些科技先进国家,已把美术学院改称“美术设计学院”。

“具象美术”和“抽象美术”是20世纪初形成的新名词,虽然这两种形态的美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但是只是在现代,抽象美术才得到了大发展。具象泛指表现具体的物象。古今中外的写实主义的美术,都依靠具体可视的形态,通过事物的现象和外部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基于具象观念,主要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创作素材进行提炼、概括、集中、夸张等手段,达到典型化审美目的。“抽象”这个词,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艺术家运用提炼、概括等手段,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创造艺术形象。这个过程称为艺术抽象,表达着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感受。从生活形态到美术形态,无不需要始终贯串这种抽象的形象思维活动。在这里,抽象是“艺术的抽象”。具象和抽象并不相互矛盾,而是统一在艺术形象中的。P.毕加索对“牛”的一系列形象探索,展示了艺术抽象(从具象、半抽象到抽象)的多种变体,从这里又可以看到从“艺术的抽象”走向“抽象的艺术”的某种轨迹。中国现代雕塑家杨冬白创作的《饮水的熊》就是一件较好地寓具象于抽象的作品。这是一种半抽象的美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艺术的抽象”手段,同时又很好地表达了“抽象艺术”的意向。其二,认为抽象和具象是两个相反的意象,抽象是纯意识、纯形式的东西,但是也不绝对排斥与具象相融合,形成形式夸张的、在抽象中隐现出具象性的或者半抽象的美术。

世界上各种派别的抽象主义美术家,对“抽象”的含义抱有各自不同的观念。大体

8. 推荐一下比较出名的水彩画大师,或者比较著名的水彩画作品,

中国:石增琇、陶世虎、王双成
外国:查尔斯·雷德(美)、怀斯(美)、萨金特(美)、富兰克(爱尔兰)
请问您需要什么详细简介呢?
大师?
石增琇:
石增琇


祖籍河北省肃宁

1949年生于天津

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

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

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专业委员会会长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曾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阿伯拉罕.宾卡斯教授《绘画材料技法培训班》学习结业。

水彩画入选《中国首届水彩人物画展》、《全国第六、七、八届水彩画、粉画展》、《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中国百年水彩展》、《在风景中行走——当代水彩画名家婺源写生作品展》、《百年华彩乐章——第二届中国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中国著名水彩画家画曲靖暨水彩画邀请展》、《上善若水-2010中国当代水彩名家邀请展》和《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

水彩画获《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天津展区银奖;《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铜奖;《第二届 “李剑晨奖”水彩双年展》铜奖;《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美术摄影展》天津市优秀奖、铜奖、银奖各一次。

出版《中学美术教师人物素质培养》等合著4部,《石增琇水彩画集》、《石增琇水彩画风景写生集》等专著3部,其中《水彩人物画》列入高等院校“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编著《天津水彩60年》大型画册。

他的水彩画曾分别入选第13、14、15、16届《亚细亚国际水彩画展览》和2002、2003、2004年《亚细亚美术招待展》,水彩画《女人体2号》入选《中国首届水彩人物画展》,水彩画《日出江岸》入选《全国第六届水彩画、粉画展》,水彩画《天下之忧》获《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水彩画《女人体-4号》获《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铜奖,水彩画《陶罐》入选《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

先后参加编著《中学美术教师人文素质培养》、《辅导教材-外国美术史》、《石膏像素描》、《水粉静物写生》、《色彩》等,出版《石增琇水彩画集》,发表《水彩人体写生课教学难点的解析与突破》、《新世纪亚太地区美术教育的新理念》等论文。

2003年由天津美术家协会、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石增琇水彩画展》。

9. 各种花卉,,花朵的色彩,水粉画法

画出优秀的水粉画及花卉要注意一下几点:
1-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水粉画经典《天河白马》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易于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是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水粉画作品欣赏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水粉画》(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3-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4-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5-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水粉画作品欣赏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着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水粉画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着色方法
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8-干湿技法
干画法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
水粉画作品欣赏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10. 怎样画水彩画-(8)静物-水彩花卉的画法

静物画,是指以表现现实生活中静止物象为内容的绘画。凡具有审美价值的、静止的物象都可以作为静物画的描绘对象。对静物的描绘可作为独立的画科进行教学和创作,也可以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可以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由于静物的造型往往比较单纯,静止不动,置于室内,受光状况常较稳定,可根据画者的需要和能力组合描绘,对培养观察、分析对象的能力和提高绘画技能是条有效途径。因此,中外均采取静物写生形式进行绘画基本功训练。对于初学者,这种形式尤为适宜。 水彩花卉的画法 花,色彩艳丽,形态多姿,为人们所喜爱,为画家所描绘。画家描绘花的美姿,不但可以美化生活,振奋精神,而且可以借花的美质表现一种精神和品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然而,由于花的种类繁多,形状、色彩、姿态各异,加之其质地柔软、透明、鲜嫩,更增加了表现的难度。画花卉是绘画基础训练中较难的课题。 花有数千种,各有特色,不能一一谈及。但从其外形分析,不外乎有大花和小花、单瓣和复瓣的差异。结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谈花的画法,就可侧重介绍中小型花和单瓣花的画法,并推及大花和复瓣花头的画法,有举一反三之助。下面具体谈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的绘制过程。 设置:丁香花小而碎,多个花头长在一起,近似串串葡萄,姿态多样,色彩优美,为了丰富画面,则又寻来几枝波斯菊,插入玻璃瓶置于丁香花的偏后部位,桌面仍感空虚,便随意撒放了几个花瓣。两瓶花安放好后,作者对花的主次、疏密和不同朝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浅灰色背景托深色花,深色花衬浅色花的状况。这样,一个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疏密适当、统一而有变化的静物设置就显现出来了。 构图:根据整个静物的组合状况,采用了横幅构图。勾画轮廓时研究了整个静物的外形变化和留空状况,使其既不拥挤又不空虚,外形具有节奏变化。为了表现花和叶的生动姿态和组合状况,对花和叶的大小、疏密、前后、隐显以及俯、仰、向、背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勾画,主要花勾画细致,辅助的花和叶仅勾画其外形。这样在勾稿时就分清了主次,给着色用笔留下了创造的余地。 着色:着色前对整个静物的色彩组合状况进行了观察,对着色方法和程序亦作了分析和安排。这组静物比较明亮,黄灰色环境包围着紫色和红色两组花束,紫、红两色花束又衬托着明亮的浅色花头,色彩艳丽、层次分明、主题十分突出。着色以干湿画法相结合,从浅到深较为适宜。根据这种分析,涂绘大调子时,从浅色花头和水罐画起,仅画出浅淡的基色;然后将纸染湿,用大笔接画背景并力求一次画准;在背景未干时就重叠模糊而虚远的花和叶,井逐步画向较清晰的及至玻璃瓶和桌子。主要花头和前突的部分物象,等大体色干后用干后重叠法再进行加工。这幅画朝前的浅色花头是重点描绘对象,丁香花小而碎,加工时未一一刻画,主要是画出花头组合的大的形体、色彩、明暗和层次,在其基础上仅对个别突出花头进行加工;波斯菊是单瓣花头,视其单薄但有体积,描绘时我抓住它俯、仰、向、背的不同朝向,花瓣起伏及其转折的表现,其体积状况就显现出来。 花难画主要有两方面难题:一方面是因为花的种类繁多,形色多样,俯、仰、向、背更是变化复杂;另一方面是花束组合,外形起伏多变,花叶四散难以表现。描绘花主要在于先画好花头的形体起伏和明暗色彩变化,以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和色彩,在此基础上再抓住个别突出花瓣深入描绘,以表现其个别特征和生动姿态;表现花的组合,首先要把握花束组合大的外形变化,然后再分组描绘其内部起伏,并靠虚实和不同朝向体现其花叶四散的整体形态,这是画花的基本方法。总之,画花要研究其自然生长规律,并遵照艺术规律去概括处理,任何复杂的花束都能真实、生动和艺术地表现出来。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