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插花手册
㈠ 蒙台梭利前置预备工作有哪些
蒙台梭利前置预备工作只呈现单一的动作技能,如:倒、挤、夹、转、折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是为他们之后进行的复杂工作奠定好基础,让他们能够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当孩子进到蒙台梭利教室后,为了能够去探索更加丰富的世界,发现更加精彩的自己,他们需要做一些初步的锻炼与预备,为他们接下来的自主独立工作做好准备——前置预备工作。
孩子在进行“倒谷物”工作时,孩子的内心会驱动他不断地练习“倒”这个动作,这是因为人类有“重复”的人类倾向,孩子在吸收这个动作,并发展对手眼协调能力及手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为之后的插花、洗布等复合性工作提供动作基础。
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蒙台梭利教室内的区域划分,一般划分为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语言区、科学文化区,同时有艺术区、和平角等。并且,五大区域都有经典蒙台梭利教具与工作以及延伸或者自制教具的投放,供孩子自由选择工作。
儿童的工作与大人的工作不同,儿童往往喜欢重复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物品或者事情,如打扫卫生、清洁物品等等,在工作过程中,孩子不断的在看自己,评判自己的行为,重复来获得完美。
㈡ 幼儿蒙氏教育试题库20套
各龄段蒙氏教学内容不同,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教育方法。20套举例如下:
1、走线。(持物走线,并且学会自行调整与同伴之间的差距;加快音乐节奏走线;加入手位走线)
2、静寂游戏:听觉记忆练习;专注练习(传蜡烛、看口型猜字);听力的方向性练习;听力的连续性练习
3、生活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的搬运和放置桌椅;如何倾听别人谈话;如何观看与参与别人的工作;学会做客、待客、倒水;正确使用洗手间;学会公共场所的礼仪;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规则
4、照顾环境:学会打扫教具架;饲养小动物;学会插花、擦拭叶子
5、照顾自己:学会梳头、正确的刷牙;学会擦鞋;学会增减衣物;学习、了解保护自己的基本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入厕:学会便后自己擦屁股;衣饰框(学会使用别针、学习扣盘扣、学会皮带扣的解、系,学会拉拉链)
6、大肌肉动作训练 曲线跑、往返跑、单脚跳、传球、接球、跨越式跳
7、小肌肉动作训练:一指按:用高脚钉做复杂图形的按;倒:结合感官,做三原色的配色练习、导入等分的概念、用小口径的瓶子倒固体、液体、漏斗倒固体、液体
8、插座圆柱体(三组、四组的综合练习)
9、几何图形嵌板橱4-6层:(图形与卡片的对应、图形拼搭、撕、剪相应图形、进行二级分类)
10、构成三角形(学完):理解等分之间的关系、用多盒进行组合创意、计算角的度数。
11、色板:强化三原色的变化、色板三
5、彩色圆柱体:四组的组合练习,摆出各种组合图形、与插座圆柱体结合
12、几何立体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13、二项式、三项式:根据盒盖颜色进行配对、取放;脱离盒盖进行取放
14、触觉板(第三、第四组)
15、重量板:区分轻和重、用手掂重量
16、嗅觉瓶:闻香配对、结合日常生活练习
17、 听觉筒:排序、自制听筒
18、彩色串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作业纸练习
19、口述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模仿编应用题——编有提问的问题——看图创造编应用题。
20、100板:数字消除——数字连线——数字填空
(2)蒙氏插花手册扩展阅读:
蒙氏简单游戏
1、钉子,锤子和橡皮筋方法:用高尔夫球球钉作为钉子,塑料小锤子锤入泡沫塑料,再用橡皮筋套在钉子上。
学习:锤子和钉子敲打动作,手眼协调,生活操作,和简单的图案设计。套橡皮筋的很感兴趣,玩了十五分钟。
2、水杯,筛子和海绵
方法:用两个水杯相互倒水,用筛子把水里的豆子滤出来,用海绵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学习:倒水的动作,筛子的使用方法,海绵的吸水特性。
㈢ 蒙氏插花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让孩子将来成为一名社会的独立成员。意义:培养幼儿的创新求异思维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欣赏插花艺术,感受插花艺术的色彩对比、高低错落对比、大小对比的美,对插花艺术感兴趣。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蒙氏教育原则: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