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制种
㈠ 花卉播种常用哪几种方法
(1)撒播法:常用于较细小的种子,如翠菊、金鱼草、瓜叶菊、蒲包花等。播种前,先将土壤整细压平,浇透水后1~2小时,再将种子均匀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极细小的种子,如蒲包花、四季樱草、大岩桐、杜鹃花等,为了防止撒播不匀,可将种子拌少量细土后撒播,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不用覆盖。畦播的,春季最好盖上塑料薄膜或苇帘,以保持苗床湿润。盆播的盖玻璃和报纸保湿、保温,必要时浸盆泅水,尽量不直接从上面浇水。待幼苗出土后,逐渐撤去覆盖物。这种方法,称为小粒种子播种法。
(2)条播法:将苗床或盆土间隔一定距离开出浅沟,将种子播入沟中压平,其他管理与撒播相同。条播多用于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牵牛花、花菱草、凤仙花、茑萝、麦秆菊等。
(3)点播法:大粒种子可一粒粒点播,以节约种子,如紫茉莉、旱金莲、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当于种子直径的3倍左右。
此外,机械化生产常用穴盘播种,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室一株。可分种子处理,苗盘选择、装盘及播种4道工序。
不论采用哪种播种方法,播后均应保持适当湿度、温度和新鲜空气。种子发芽后,应适当减少浇水量,逐渐增加光照,过密的应及时间苗,保持通气透光。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分植,耐移植的花可移1~2次,如翠菊、凤仙花、一串红等,然后定植在花盆或花坛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采用直播法或营养钵育苗。
㈡ 花卉的播种繁殖有哪些特点
花卉的有性繁殖,也叫播种繁殖,即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植物的方法。繁殖出来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或播种苗。有性繁殖具有许多特点,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品种容易发生变异,苗木分化严重。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新品种的选育。从另一方面讲,已有的优良品种,应尽量避免有性繁殖,特别是木本植物,一定要进行无性繁殖。
㈢ 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栽培要点有哪些
繁殖和栽培管理要点
1、留种与采种
一、二年生花卉多用种子繁殖,留种采种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如遇雨季或高温季节,许多草花不易结实或种子发育不良。一般留种应选阳光充足、气温凉爽的季节,此时结实多且饱满。
对于花期长、能连续开花的一、二年生花卉,采种应多次进行。如凤仙花、半支莲在果实黄熟时,三色堇当蒴果向上时,罂粟花、虞美人、金鱼草也是当果实发黄时,刚成熟即可采收。此外如一串红、银边翠、美女樱、醉蝶花、茑萝、紫茉莉、福禄考、飞燕草、柳穿鱼等需随时留意采收。翠菊、百日草等菊科草花当头状花序花谢发黄后采取。
容易天然杂交的草花,如矮牵牛、雏菊、矢车菊、飞燕草、鸡冠花、三色堇、半支莲、福禄考、百日草等必须进行品种间隔离种植方可留种采种。还有如石竹类、羽衣甘蓝等花卉需要进行种间隔离才能留种采种。
目前,许多一、二年生花卉品种如矮牵牛、万寿菊等,为杂交一代种子,其后代性状会发生广泛分离,不能继续用于商品生产,每年必须通过多年筛选的父母本进行制种。生产单位每年需重新购买种子。
2、种子的干燥与贮藏
在少雨、空气湿度低的季节,最好采用阴干的方式,如需曝晒时应在种子上盖一层报纸,切忌夏季直接日晒。如三色堇种子一经日晒则丧失发芽力,但早春或秋季成熟的种子可以晒干。
种子应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尤忌高温高湿,以密闭、阴凉、黑暗环境为宜。
3、苗期管理
经播种或自播于花坛花境的种子萌发后,仅施稀薄液肥,并及时灌水,但要控制水量,水多则根系发育不良并引起病害。苗期避免阳光直射,应适当遮阴,但不能引起黄化。为了培育壮苗,苗期还应进行多次间苗或移植,以防黄化和老化,移苗最好选在阴天进行。现在,一、二年生花卉多用穴盘育苗。
4、摘心及抹芽
为了使植株整齐,株型丰满,促进分枝或控制植株高度,常采用摘心的方法。如万寿菊、波斯菊生长期长,为了控制高度,于生长初期摘心。需要摘心的种类有五色苋、三色苋、蓝花亚麻、金鱼草、石竹、金盏菊、霞草、柳穿鱼、高雪轮、一点缨、千日红、百日草、银边翠等。摘心还有延迟花期的作用。
有时则为了促使植株的高生长,减少花朵的数目,使营养供给顶花,而摘除侧芽称为抹芽。如鸡冠花、观赏向日葵等。
5、支柱与绑扎
一、二年生花卉中有些株型高大,上部枝叶花朵过于沉重,遇风易倒伏,还有一些蔓生性植物,均需进行支柱绑扎才利于观赏。一般有三种方式:
(1)用单根竹竿或芦苇支撑植株较高、花较大的花卉,如尾穗苋、蜀葵、重瓣向日葵等。
(2)蔓生性植物如牵牛、茑萝可直播,或种子萌发后移栽至木本植物的枝丫或篱笆下,让其植株攀援其上,并将其覆盖。
(3)在生长高大花卉的周围插立支柱,并用绳索联系起来以扶持群体。
6、剪除残花与花莛
对于连续开花且花期长的花卉,如一串红、金鱼草、石竹类等,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剪除花莛,不使其结实,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以保持植株生长健壮,继续开花繁密,花大色艳,还有延长花期的作用。
㈣ 花卉常规育种的方法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㈤ 花卉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花卉生产多在温室内进行,利用温室可将植物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从而使植物免受外界环境危害。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花卉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花卉的种植技术
一、温室的场地选择与规划
1.场地的选择,场地的好坏对结构性能、环境调控、经营管理等方面关系很大,因此在建造前要慎重选择场地。为了多采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阴的平坦矩形地块。
2.长日照处理,在短日照季节,进行人工补光可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和短日照花卉延迟开花。人工补光可采用日光灯、白炽灯。补光开始时间应在当地短日照开始之前(彩图4—7)。
二、园艺措施
一般园艺措施如修剪、摘心、除芽、调节播种或种植期+控水控肥可有效地调节花期。
1.调节播种(种植)期
有些花卉,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只要植物体长到一定大小即可开花。对于这一类花卉,可以通过调节播种(种植)期来调节其开花期。早播种(种植)即早开花,晚播种(种植)即晚开花。例如,多数一年生花卉,对光周期并无严格要求,在温度适宜的地区或季节,只要分批播种,便可取得分期开花的效果。温室里提前播种育苗,便可提前开花。
2.修剪、摘心,除芽采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栽培措施调节花卉的生长速度,从而起到控制花期的作用。通过修剪、摘心等技术措施可使木本花卉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定期开花。在修剪摘心口处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3.肥水管理控制花期
不同的营养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一般增施氮肥可促进花卉的营养生长而延迟开花,而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在菊花营养生长后期若追施磷肥,可提前开花。人为地控制水分,迫使植株落叶休眠,再于适当的时候给予充分的水分,则可促进休眠的解除,促使提前发芽生长而提前开花。建议再增施肥水时添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有效利用率。
花卉的应用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因为鲜花宜人的外观和香味而以各种方式种植、购买和佩戴花卉。在世界各地,人的一生中都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场合中使用鲜花:
1.用于庆祝新生或宗教洗礼
2.在社交集会或节日用作胸花或纽扣花
3.用于表达爱意或敬意
4.用于婚礼装饰
5.用于家居装潢
6.在告别或欢迎宴会用作纪念礼物,以寄托思念
7.用于葬礼,以表达哀思
8.用于供奉或祭拜神灵
9.供人观赏
10.绿化大自然
㈥ 花卉的繁殖方式
繁殖是花卉繁衍后代,保持种质资源的手段。只有将种质资源保持下来,繁殖一定数量,才能为园林绿化所应用,满足园林绿化的需要。花卉的繁殖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四大类。
1.有性繁殖(sexual propagation)
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seed propagation),就是用种子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近年来也有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培养以形成新的植株,称为“胚培养”的方法。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多年生草花采用种子繁殖。如果使用的是F1代种子,需要每年制种。如翠菊、鸡冠花、一串红、金鱼草、金盏菊、百日草、三色堇、矮牵牛等。
2.无性繁殖(asexual propagation)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是利用花卉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芽)的一部分,使之发育成新植株的方法,是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进行繁殖新植株的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法。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如月季、一品红、瓜叶菊等,仙人掌及多浆类植物也常用嫁接、扦插等方法。
无性繁殖的繁殖系数较小,植株根系分布浅、无主根或主根不发达,但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早开花。
3.孢子繁殖(spore propagation)
孢子是在孢子囊中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特殊细胞,它不经过两性结合,与种子的形成有本质的不同。蕨类植物中有不少种类为重要的观叶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也可采用孢子繁殖。如肾蕨属、铁线蕨属、蝙蝠蕨属均可采用孢子繁殖。
4.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一定的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形成新植株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从繁殖体的来源来说,组织培养依然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组织培养主要用于大量生产无病毒商品花卉,尤其是观叶植物和鲜切花。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无病毒苗,是现代工厂化育苗的必由之路。同时,组织培养手段也常见于兰花的播种繁殖。组培苗又叫试管苗。
㈦ 各种花卉的种植技术
1、玫瑰花:
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为主,无条件时可用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后,应多次深翻,以免药害影响植株根系的发育。然后施入20厘米厚的农家肥,进行耕翻。栽植行距2-2.5米,株距1-1.5米,平原地可适当加大株行距。挖好栽植坑(长、宽、深各60厘米),放入苗木,填土踏实并浇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