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海南各种花卉图片名称

海南各种花卉图片名称

发布时间: 2023-02-21 10:59:42

Ⅰ 这是什么花看下面图片:如题 谢谢了

紫荆花 ※有两种常见花卉都可称为“紫荆花”,请后来添加资料的朋友注意区别! 一:豆科紫荆花 【学名】 Cercis chinensis Bunee 【特征】花小而密,先开花后长叶,初春开花,多分布在北方。 二:苏木科紫荆花 【学名】 Bauhinia blakeana Dunn 【特征】花大而艳,常绿乔木花叶同在,深秋开花,多分布在南方特别是岭南。 [编辑本段]苏木科紫荆花(洋紫荆) 【花卉名称】 紫荆花 苏木科紫荆花(洋紫荆) 【英文名称】 Hong Kong Orchid Tree 【中文别称】 红花羊蹄甲、洋紫荆、红花紫荆、艳紫荆、香港樱花、香港紫荆花 【拉丁学名】 Bauhinia blakeana Dunn 【科属分类】 苏木科(另一分类为豆科苏木亚科),羊蹄甲属 【产地分布】 首先发现于我国香港地区,现分布于滇、桂、粤、闽、海南等南部省区,台湾省也有栽培。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简介】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紫荆花又叫红花羊蹄甲,为苏木科常绿中等乔木,叶片有圆形、宽卵形或肾形,但顶端都裂为两半,似羊的蹄甲,故此得名。 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紫荆花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达10m。单叶互生,革质,阔心形,长9~13cm,宽9~14cm。先端2裂深约为全叶的1/3左右、似羊蹄状。花为总状花序,花大,盛开的花直径几乎与叶相等,花瓣5枚鲜紫红色,间以白色脉状彩纹,中间花瓣较大,其余4瓣两侧对成排列,花极清香。 洋紫荆这种花朵貌似兰花的植物形态优美,而且容易培植。这种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荆喻为“穷人的兰花”。洋紫荆树一般高约七米,一般可生长四十年。这种植物很易扎根生长,并不需要特别环境,只要周围空间广阔,阳光充沛,常有和风吹拂,便可茁壮成长。 羊蹄甲属植物品种繁多,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凡数百种。所有品种的叶端均分裂为二,叶脉生于叶底。洋紫荆和宫粉羊蹄甲都是苏木科羊蹄甲属植物。洋紫荆的叶和花都跟宫粉羊蹄甲极相似,但开花时便很易识别。深紫色的洋紫荆每年十一月至三月开花。粉红、白或黄色的宫粉羊蹄甲则在二月至五月开花。 【生长习性】 喜光,喜暖热湿润气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长较快。 【繁殖方式】 洋紫荆不易结籽,宜用无性繁殖,方法如下:春到夏季,利用洋紫荆落叶后发芽前,此时枝条萌芽能力强,采集一年生充分成熟壮健枝条,进行快繁。采用硬枝段快繁法,—般取长10—15cm的枝段,上端截成平面,剪口应在芽眼上1cm处,下端削成斜面,靠近茎节部,这样有利于生根,也好识别上、下端,不致于极性倒置。用300—500PPM浓度的生根粉剂液,加沾土混匀搅成糊状,把剪好的枝段1/2浸泡到糊状泥中,沾上糊泥浆后快繁于智能苗床.1个月后洋紫荆的离体材料下切口处有白色小点,这就是根尖,约再过半个月须很长出。平均成活率达70%以上。 紫荆花又名红花紫荆,花瓣长达五至七厘米,四季开花,花期长,花朵艳丽,开花后即无法结果,因此紫荆花以播种、扦插、分株、压条等方式繁殖。 扦插以一二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长度为10厘米左右,下口要斜剪切,上口要平整,如果用生根剂浸泡后生根效果更好,于春夏之交时节进行,将枝条上的小花去除,插于河沙或蛭石中生根快,注意保温保湿,最好用塑料薄膜覆盖,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初次要浇透水,以后要根据基质的干湿度合理浇水。温度偏高时要通风降温,湿度低时要喷水,当然扦插环境要以半阴为宜,不能全阳或全阴,否则不利于生根 【园林用途】 洋紫荆树冠雅致花大而艳丽,叶形如牛、羊之蹄甲,极为奇特,是热带、亚热带观赏树种之佳品。宜作行道树、庭荫风景树。该花单朵花4~5天,整株花期长达近半年,洋紫荆花以行道树在香港地区广为栽培,该花具有花期长,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鲜花香浓五大特点。现在紫荆花已成为香港的象征 。 【植物历史】 洋紫荆首先在1880年左右于香港岛薄扶林的钢线湾被一名法国外方传教会的神父发现,并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带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当时的植物及林务部总监邓恩(S.T. Dune)判定洋紫荆为新物种, 香港的象征紫荆花并于《植物学报》(英国及外国)第46卷,324至326页(Journal of Botany)发表有关资料。洋紫荆的拉丁文学名的种加词被命名为“Blakeana”,以纪念热爱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总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俪。现存于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植物标本室编号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标本相信是最初发现的原树标本。 1965年,洋紫荆正式被定为香港市花。此特有种在1967年引入台湾,并在1984年成为嘉义市的市花及市树。 2004年,香港大学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于美国植物学会的植物学术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发表研究文章,从洋紫荆的外部、花朵及种子的形态,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与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作对比及分析,证实洋紫荆并非独立品种,而只是前述两个品种杂交而成的混种。提出更正洋紫荆的学名为“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种变种 ,nov. (nova)表示这个是新的名称)。由于混种植物不能自行繁殖,这亦即是表示,现时香港所有的洋紫荆都是该棵于1880年首次于野外发现(亦是唯一一次于野外发现)的洋紫荆的复制品。因此,洋紫荆的基因池受到局限,这解释了洋紫荆对病菌的抗抵力较弱的原因。

Ⅱ 花卉名称

九里香(学名:Murraya exotica),又称: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月橘。拉丁文名:Murraya exotica L.芸香科、九里香属常绿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样,株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浓郁。根、茎、叶所含化学成分与千里香类同,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五省区南部。常见于离海岸不远的平地、缓坡、小丘的灌木丛中。喜生于砂质土、向阳地方。南部地区多用作围篱材料,或作花圃及宾馆的点缀品,亦作盆景材料。
中文学名
九里香
拉丁学名
Murraya exotica L.
别 称
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芸香目
亚 目
芸香亚目

芸香科
亚 科
柑橘亚科

九里香属

九里香
分布区域
中国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海南等地。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环境
3分布范围
4繁殖方法
5栽培技术
▪ 选地整地
▪ 养护管理
▪ 养护特点
▪ 盆景制作
▪ 病虫防治
6性状鉴别
7化学成份
8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
▪ 各家论述
▪ 观赏价值

1形态特征编辑
小乔木,高可达8米。枝白灰或淡黄灰色,但当年生枝绿色。

九里香[1]
叶有小叶3—5—7片,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两侧常不对称,长1—6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圆或钝,有时微凹,基部短尖,一侧略偏斜,边全缘,平展;小叶柄甚短。
花序通常顶生,或顶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伞状,为短缩的圆锥状聚伞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长约1.5毫米;花瓣5片,长椭圆形,长10—15毫米,盛花时反折;雄蕊10枚,长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丝白色,花药背部有细油点2颗;花柱稍较子房纤细,与子房之间无明显界限,均为淡绿色,柱头黄色,粗大。果橙黄至朱红色,阔卵形或椭圆形,顶部短尖,略歪斜,有时圆球形,长8—12毫米,横径6—10毫米,果肉有粘胶质液,种子有短的棉质毛。花期4—8月,也有秋后开花,果期9—12月。[2]

2生长环境编辑

开了花的九里香
九里香喜温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不耐寒。是阳性树种,宜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繁而香。开花时可移至窗台上,满室芳香,花谢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处,在半阴处生长不如向阳处健壮,花的香味也淡,过于荫蔽则枝细软、叶色浅、花少或无花。常见于离海岸不远的平地、缓坡、小丘的灌木丛中。喜生于砂质土、向阳地方。[2]
冬季当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移入低温(5~10℃)室内越冬,过早不利于锻炼其耐寒性。室温过低易掉叶,影响翌年生长,低于0℃就可能冻死,而室温过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内萌芽,出室时冷风一吹,芽又缩回,待再次发新芽,则影响当年的生长。冬季室温过高,消耗植株营养,对翌年生长开花不利。生长期间切忌阳光直射,应放在疏荫下培养,这样才能使九里香花繁味浓。
九里香对土壤要求不严,宜选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刚栽种或翻盆的九里香,要浇透水,先置于蔽荫处10天左右,然后再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植。

3分布范围编辑
九里香产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中国台湾等地,以及亚洲其他一些热带及亚热带地区。[2]

4繁殖方法编辑
1、种子繁殖,采摘饱满成熟的朱红色的鲜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以及浮在水面上的杂质和瘪粒、晾干备用。春、秋均可播种。一般多采用春播,春播为3~4月,5月亦可,气温16~22℃时,播后25~35天发芽;秋播以9~10月上旬为宜。播种前,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做苗圃,深翻,碎土,耙平作畦,畦宽1~1.2米。条播或撒播均可。条播按行距30厘米,撒播则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均匀地撒在苗床上,播后覆土1.2厘米厚,上面盖草,灌水。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当出现2~3片真叶时间苗,保留株距10~15厘米。并结合除草,追施人畜粪,苗高15~20厘米时定植。
2、压条繁殖,在5-6月生长期中,采用环状剥皮,包白色薄膜,50天左右生根,即可下树假植。压条生根容易,须根发达,效果很好。
3、嫁接繁殖,用九里香实生苗作砧木,在生长期中用腹接、切接、小芽接均可。嫁接时应注意:因九里香的皮层特别厚,一定要剥离皮层,现出黄白色的形成层,否则不易成活。[3]

5栽培技术编辑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沃或向阳丘陵坡地,定植前需经整地、作畦和挖定植穴,也可利用宅旁、房前屋后,结合绿化栽植成绿篱。
定植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春季进行定植,没有条件的应在雨季进行定植。作为香料植物,为采花方便,宜集中栽培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地区。以来花为主时,可适当稀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以收叶为目的并结合绿篱栽培时,则可密植,株行距25厘米x 30厘米。
养护管理

九里香的图片(20张)
栽种时,盆底应放几块动物蹄角片为基肥。除栽种时施放基肥外,上盆或翻盆换土时,宜在培养土中掺些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在生长期,每月要施一次腐熟有机液肥。不可单施氮肥,否则枝叶徒长而不孕蕾,4~6月为促其花芽分化,每月可向叶面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剩的可淋根部。因九里香原产南方,喜微酸性土壤,一年之中最好间隔施两次“矾肥水”。但在冬季休眠期内不要施肥。如果培育幼树,肥水可适当大些,以促其加快生长发育;尽早达到造型所需要的高度和粗度。
九里香耐旱,浇水要见干见湿,盆内不要积水,遇连续降雨天气时,应把盆放倒或放置在避雨的地方。如浇水过多,常造成烂根,如树叶卷缩,失去光泽,这就是烂根的信号,要引起注意,尽早采取补救措施。首先要控制浇水,观察其变化,如2~3天后,不仅仍无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则应把植株从盆中扣出,用水冲去根部泥土,将其晾干,再浸入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放到1:2000的萘乙酸生根素溶液中浸泡8小时再重新上盆。生长期间浇水不宜过多,只要能经常保持土壤稍湿润即可。夏季高温季节浇水不宜过多,但盆(桶)内不能积水,这时还需经常线枝叶上喷水,这样既能起到降温增湿作用,又有利于使枝叶油绿。冬季入室内后,应少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在春季应结合栽种或翻盆,进行一次修剪。对过密枝、陡长枝,应随时进行短剪或疏剪。大的修剪应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进行。花期不要强剪,以免影响观赏。[4]
养护特点
九里香不宜放室内,宜放在半荫处,夏季必须注意防曝晒;冬季需放进温室,温度不可低于5℃。放置处宜经常喷水,保持空气湿度。浇水九里香喜湿润,但生长在盆钵里的九里香,因为盆土有限,很易干燥,如不及时浇水,就会缺水而枯死。树木盆景固然需要不断浇水,但也不宜过多,水分过多会引起徒长,

九里香[1]
长期盆土过湿树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烂根导致死亡。
所以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一般夏季高温期要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冬季可数日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可不浇水。
浇水可与施肥结合进行,施追肥后要及时浇水。自来水要贮放在水缸里一天后再用,浇水工具最好用带莲蓬头的喷壶。施肥盆土的养分有限,为了供应盆景树木生长的必须养分,应注意补充适当的肥料。但树木盆景生长缓慢,不须施太多肥,以致徒长,影响其美观。
施肥要适量,并掌握施肥的种类和养分的含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有肥可促进枝叶生长,可促进花果生长,可促进茎干和根部生长,所以选用肥料可根据九里香盆景的生长情况和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而定。
修剪成型后的九里香还在不断生长,树木盆景为抑制其高生长,促进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捎嫩头。[2]
盆景制作
加工:九里香适宜用修剪方法造型。从山野采掘的老树桩,可适当进行雕凿加工,使树干与枝叶匀称,但要注意不留人工切削的痕迹。自幼培养的苗木,也可对其主干稍作攀扎造型,然后再作修剪。修剪时期以在春季4~5月进行为好。一般采用"蓄枝截干法",即将树干的主枝培养到适合的粗度时,每一根枝干上剪掉一段,如将这些剪过的枝干称作"第一节枝",则以后在其上面生出的次枝就称为"第二节枝"。当"第二节枝"长到适合的粗度时,再将其剪掉一段,使生出"第三节枝",以此类推,进行造型加工。通常每一节枝上仅留1~3个分枝,有长短之差。这样经过多年修剪后,枝干即能达到自然曲折苍劲的效果。当然在修剪加工时还要根据造型的需要,作一些灵活处理,达到疏密有致,富有画意。

Ⅲ 这几个分别是什么花

菜豆树(学名:Radermachera Sinica),又叫:蛇树、豆角树、接骨凉伞、牛尾树、朝阳花、山菜豆、苦苓舅(台湾)、小叶牛尾连、个鲁(海南岛)、蛇仔树、红花木(两广乔灌木名录)、牛尾树(树木学下册)、豇豆树(云南富宁)、辣椒树(云南河口)、接骨凉伞、森木凉伞、朝阳花、牛尾木(广西实用中草药)、豆角木、牛尾豆、蛇仔豆、大朝阳(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跌死猫树(海南)等。名称繁多,在花卉市场上又叫幸福树、麒麟紫葳等商品名称。
中文学名菜豆树
拉丁学名Radermachera Sinica
别 称蛇树、豆角树、接骨凉伞、牛尾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紫葳科
族硬骨凌霄族
属菜豆树属
种菜豆树
分布区域中国,不丹
环境分布山谷或平地疏林
生态习性陆生植物
生活型小乔木
日 照喜光照
水 分宜湿润,忌干燥
温 度喜高温
土 壤沙质壤土
海 拔340-750米
花 期5-9月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工业价值供建筑用材
特殊用途家居装饰
果 期10-12月
象征意义幸福、平安
原产地中国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范围
4繁殖技术
▪ 播种
▪ 扦插
▪ 压条
5管理要点
▪ 温度
▪ 光照
▪ 水分
▪ 土壤
▪ 肥料
6病虫防治
▪ 叶斑病
▪ 介壳虫
7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
▪ 装饰价值
▪ 药用价值
8品种分类
1形态特征
编辑

小乔木,高达10米;叶柄、叶轴、花序均无毛。2回羽状复叶,稀为3回羽状复叶,叶轴长约30厘米左右;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

菜豆树图片欣赏(18张)
侧脉5-6对,向上斜伸,两面均无毛,侧生小叶片在近基部的一侧疏生少数盘菌状腺体;侧生小叶柄长在5毫米以下,顶生小叶柄长1-2厘米。顶生圆锥花序,直立,长25-35厘米,宽30厘米;苞片线状披针形,长可达10厘米,早落,苞片线形,长4-6厘米。花萼蕾时封闭,锥形,内包有白色乳汁,萼齿5,卵状披针形,中肋明显,长约12毫米。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淡黄色,长约6-8厘米左右,裂片5,圆形,具皱纹,长约2.5厘米。雄蕊4,2强,光滑,退化雄蕊存在,丝状。子房光滑,2室,胚珠每室二列,花柱外露,柱头2裂。蒴果细长,下垂,圆柱形,稍弯曲,多沟纹,渐尖,长达85厘米,径约1厘米,果皮薄革质,小皮孔极不明显;隔膜细圆柱形,微扁。种子椭圆形,连翅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花期5-9月,果期10-12月。[1]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菜豆树全株(1张)
菜豆树根茎(4张)
菜豆树枝叶(7张)
菜豆树花果(8张)
2生长习性
编辑

性喜高温多湿、阳光足的环境。耐高温,畏寒冷,宜湿润,忌干燥。生于山谷或平地疏林中。栽培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沙质壤土。[2]
3分布范围
编辑

原产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分布于海拔300米至850米(广西、海南)、1100米至1700米(云南中部以南)的山谷、平地疏林中。印度、菲律宾、不丹等国也有分布。[3]
4繁殖技术
编辑

播种

可于12月底,待其蒴果接近开裂、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收长条状蒴果,晾干后脱出带翅的种粒,搓揉后扬去膜质种翅碎片,将其干藏至来年春天播种。也可将其浸泡2个至3个小时后拌和于湿沙中,薄摊于棚室内的大塑料盆中,保持种、沙湿润,经常检查防止出现霉变,待其种粒萌发后再行下地播种。干藏的种子,于3月至4月间,先浸泡3个至4个小时,捞出后其稍加摊晾,再与沙土混合后撒播于作好的苗床上,轻覆薄土,加盖薄膜保湿,待其种粒出苗后揭去薄膜,搭疏荫棚遮光。出售。
扦插

扦插
3月至4月间,当环境气温达15℃左右时,剪取1年至2年生木质化枝,长约15厘米至20厘米,删去全部叶片,下切口最好位于节下0.5厘米处,将其扦插于沙壤苗床上,插穗入土深度约为穗长的1 /3至1/2。在其下切愈合生根期间,应喷水维持苗床湿润。待其长出完好的根系后,方可将其带土团移栽上盆,最好2株至3株合栽,可及早成形出售。
压条

可于3至4月间,在2年生壮枝或茎干的节下,进行环状剥皮,剥皮宽度一般为被压条茎干直径的2倍至3倍。在环剥口下,捆绑一块15厘米×20厘米的塑料薄膜。水口,并将其绑靠于粗大的主干上,以防下垂被风折断。到了秋末,待其环剥口长出较完好的根系后,再将其切离母株另行上盆栽种。
5管理要点
编辑

温度

菜豆树喜暖热环境,生长适温为20℃至30℃。盛夏酷暑期间,当环境温度达30℃以上时,要适当给

菜豆树
予搭棚遮阴,增加环境和叶面喷水,或将其搬放到有疏阴的通风凉爽处过夏。秋末降临,当环境温度降至10℃左右时,应及时将其搬放到棚室内。越冬期间,最好能维持不低于8℃的棚室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以免出现冷害伤叶或落叶。家庭盆栽,可将其搬放到有空调或电热取暖器的室内,确保室温不低于8℃,使其能平安过冬。
注意事项:冬季应保持种植菜豆树的棚室温度不低于8℃,否则易出现冷害, 甚至全株死亡。
光照

菜豆树为喜光植物,也稍能耐阴,全日照,半阴环境均可。其幼苗比较耐阴,夏季要搭棚遮光。盆栽植株,在室内陈列期间应将其搁放于光照充足的窗前或室内。如果长时间将其搁放于光线暗淡的室内,易造成落叶。家庭盆栽,越冬期间可将其摆放于窗前或阳台前较高的部位,让其多多接受光照。
水分

栽培菜豆树,要求有一个比较湿润的土壤和陈列环境。育苗期,要保持苗床湿润,入夏后的高温干旱季节,更应重视水分供应。盆栽菜豆树,为了使其不长得过于高大,在春季抽生新梢时,可适当控制浇水,维持盆土比较湿润即可。在室内陈列的盆株,除要求保持盆土湿润外,高温季节每天还要给植株喷水2次至3次。夏、秋季搁放于室外养护的植株,一定要加强植株及周围小环境的喷水,为其创造一个凉爽湿润的适宜环境。冬季搁放于室内的植株,由于一般室内温度均低于10℃,植株进入休眠状态,不可浇水太多,以免出现积水烂根,可每隔2天至3天于晴好天气的中午前后,用稍温的清水喷洒植株一次,以维持其清秀的外貌,也可增加环境湿度。此外,菜豆树还可进行水培。
土壤

盆栽菜豆树,应选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培养土。通常用园

幸福树(2张)
土5份、腐叶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河沙1 份混合配制。生长季节每月进行一次松土,确保其根部始终处于通透良好的状态。梅雨季节,对搁放于露天环境中的盆栽植株,每次大的降雨后要及时检查盆土,发现盆内有积水要尽快排除,并于盆土收干后进行翻盆换土。一般情况下,作为家庭盆栽的中小植株,可每年于4 月初出房时进行一次翻盆,以满足其全年生长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肥料

盆栽菜豆树,除要求在培养土中加入适量的腐熟饼肥和 3%的多元复合肥外,还应不间断给予追肥。生长季节可每月浇施一次速效液肥,通常可用腐熟的饼肥水。家庭少量盆栽,或对长时间作公共场所陈列的大型盆株,可定期埋施少量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浇施。北方地区盆栽,中秋后可连续追施2次至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有利于其安全过冬。夏季气温高于32℃、秋末冬初气温低于12 ℃后,均应停止追肥。
6病虫防治
编辑

叶斑病

在高温、高湿通风不好的环境中,其叶片易感染叶斑病。防治方法: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应加强通风透光,避免叶面长时间滞水,减少叶斑病发生的可能。发现少量病叶,及时将其摘除烧毁,定期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半月一次,连续 3次至4次。家庭盆栽,个别植株少量叶片上出现的病斑,可涂抹达克宁霜软膏。
介壳虫

在高温高湿、通风透气不良的条件下,特别是秋冬季长时间搁放于棚室期间,其茎干及叶片上,易出现介壳虫危害。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透光,注意控制环境湿度。发现少量活虫体,及时用湿布抹去,也可用透明胶带将其粘去。生产性栽培,可于其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杀。
7主要价值
编辑

观赏价值

中叶对生,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或淡黄色,蒴果革质,呈圆柱状长条形似菜豆,稍弯曲、多 沟纹。大棵的幸福树,叶子茂密青翠,充满活力朝气,可以作为生旺的植物,而且它有着为人们带来幸福的寄意。
装饰价值

幸福树是中小型盆栽,可摆放在阳台,卧室,门厅等处。其中阳台是家居中最空旷的地方,可以吸纳外面的阳光空气和风雨,是住宅的纳气之处。而在阳台摆放植物有化煞和生旺两种作用。
药用价值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伤暑发热。外用治跌打骨折,毒蛇咬伤,痈肿。
①《广西中草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散瘀,消肿止痛。治高热头痛,胃痛,扭挫伤,骨折,痈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伤暑发热:菜豆树鲜叶适量,水煎外洗全身。
②治跌打损伤:菜豆树根一至二两。水煎或浸酒服。
③治毒蛇咬伤:菜豆树叶或果捣烂敷头部囟门(先剃去头发)处。(选方出《广西中草药》)
【化学成分】
菜豆树根皮和叶中含8-羟基-2,6-二甲基-(2E,6E)-辛二烯酸[8-hydroxy-2,6-dimethyl-(2E,6E)-octadienoic acid],8-羟基-2,6-二甲基-二思虑在-(2E,6)-辛二烯酸葡萄糖酯[glucosyl-8-hydroxy-2,3-dimethyl-(2E,6E)-octadienoate],8,10-二羟基-2-甲基-[2E,6E)-辛二类酰基梓醇[8,10-dihydroxy-2-methyl-(2E,6E)-octadienoyl catalpol],6-O-4″-羟氧基-苯甲酰基筋骨草醇(6-O-4″-hydroxy-3″-methoxy-benzoyl ajugol),黄金树甙(specicoside),米内甙(minecoside),林生钓钟柳甙(nemoroside)I,毛子草甙(amphicoside)。
木部含荼醌类成分:拉杷醌醇(lapachol),去氢-α-拉杷醌(dehydro-α-lapchone),去氢异-α-拉杷醌(dehyroiso-α-lapa-chone),3-羟基-6-甲氧基去氢异-α-拉杷醌(3-dhydroxy-6methoxy-dehydroiso-α-lapachone),3-羟基去氢异-α-拉杷醌(3,6-dimethoxydrhydross-αlapachone),3,5-二羟基-6-甲氧基去氢异-α-拉杷醌(3,5-dihydroxy-6-methoydehydroiso-α-lapachone),2-异丙烯基荼并[2,3-6]呋喃-4,9-醌[2-isopropenylnaphtho[2,3-6]furan-4,9-qinone],菜豆树萜内酯(radrmasinin)。[4]
8品种分类
编辑

小萼菜豆树
1回羽状复叶,长40厘米至60厘米,小叶5片至7 片,卵状长椭圆形,长11厘米至26厘米,宽4厘米至6厘米。花萼长、宽均为3毫米至5毫米,花冠淡黄色。产于云南、广西。
广西菜豆树
1回羽状复叶,小叶3片至7片,长椭圆形,长18 厘米至21厘米,宽7.5厘米至9厘米。花冠白色,花冠筒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产于广西、广东。
滇菜豆树
2回至3回羽状复叶,叶长达70厘米。小叶卵形,长 4厘米至9厘米,宽2厘米至5厘米,上面密生小白腺点,下面密生极小凹穴。花冠白色或淡黄色。产于云南。
海南菜豆树
1回至2回羽状复叶,小叶长圆状卵形,先端渐尖。花冠淡黄色,长3.5厘米至5厘米。蒴果长40厘米,径约0.5厘米。产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
美叶菜豆树
2回羽状复叶,长30厘米。小叶5片至7片,为椭圆形,长4厘米至6厘米,叶背苍白色,叶柄、叶轴被粉状微毛。花冠白色,长3.5厘米至4厘米,蒴果长20厘米至40厘米,径0.5厘米至0.6 厘米。产于广东、广西及海南。

飞羽竹芋是竹芋科,竹芋属常绿观叶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因叶片外形手感均像羽毛,而得名。适合室内盆栽及庭院种植。
中文学名飞羽竹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百合
亚 纲姜亚纲
目姜目
科竹芋科
属竹芋属
种飞羽竹芋
目录
1形态特征
2繁殖
3养护要点
▪ 光照
▪ 温度
▪ 浇水
▪ 施肥
4观赏价值
5虫害防治
1形态特征
编辑

飞羽竹芋
飞羽竹芋叶缘具波浪褶皱,且密布细小绒毛,摸起来非常舒服,外形手感均像羽毛,故名“飞羽”。具有"睡眠运动”,即叶片白天展开,夜晚摺合,非常奇特。其原理是在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一显著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其内有贮水细胞,有调节叶片方向的作用,即晚上水分充足时叶片直立,白天水分不足时,叶片展开,这是竹芋科植物的一个特征。

花叶万年青(学名:Dieffenbachia picta Lodd. )又名花叶黛粉叶,天南星科花叶万年青属植物。该属植物约有30种原生种,主要分布于热带美洲。19世纪60年代传入英国,很快遍及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全世界广泛栽培,其栽培品种很多,已进入千家万户。
中文学名花叶万年青
别 称细斑粗肋草、银斑万年青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佛焰苞目
科天南星科
属花叶万年青属
分布区域南美洲,中国广东、福建。
拉丁学名Dieffenbachia picta
命名者Lodd. Schott Bunting
目录
1基本信息
2详细信息
3形态特征
4地理分布
5生长特性
6园艺价值
7常见品种
8栽培技术
▪ 分株繁殖
▪ 扦插繁殖
▪ 栽培管理
9有毒成份
10药用价值
11养护要点
1基本信息
编辑

门中文名
蕨类植物门
门英文名
Pteridophyta
纲中文名
蕨纲
纲英文名
Filicopsida
目中文名
苹目
目英文名
Marsileales
科中文名
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
Araceae
属中文名
花叶万年青属
属拉丁名
Dieffenbachia
种中文名
花叶万年青
种拉丁名
Dieffenbachia picta (Lodd.) Schott
生境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南美洲
国内分布
海南省, 广西自治区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花叶万年青全株(2张)
花叶万年青枝叶(2张)
花叶万年青花果(1张)
2详细信息
编辑

中国植物物种编目数据库条目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门英文名
Angiospermae
纲中文名
百合纲
纲英文名
Liliopsida
目中文名
天南星目
目英文名
Arales
科中文名
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
Araceae
属中文名
黛粉叶属
属拉丁名
Dieffenbachia
种中文名
花叶万年青[1]
种拉丁名
Dieffenbachia picta (Lodd.) Schott
生境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南美洲
国内分布
海南省, 广西自治区
3形态特征
编辑

花叶万年青(图2)[2]
茎高1米,粗1.5-2.5厘米,节间长2-4厘米;下部的叶柄具长鞘,中部的叶柄达中部具鞘,上部叶柄长,鞘几达顶端,有宽槽;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7-12厘米,基部圆形或锐尖,先端稍狭具锐尖头,二面暗绿色,发亮,脉间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斑块,斑块白色或黄绿色,不整齐;I级侧脉15-20对,上举,II级侧脉较纤细,背面隆起。花序柄短。佛焰苞长圆披针形,狭长,骤尖。肉穗花序:下部雌花序达中部;不育中性花序占全长1/3,花星散;子房心皮2或3,柱头近分离。浆果橙黄绿色,[3] 2-3室。

Ⅳ 海南花卉品种有哪些

海南花卉品种如下所示:

1、蒲包花:

马蹄莲,是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粗壮草本。具块茎,并容易分蘖形成丛生植物。叶基生,叶下部具鞘;叶片较厚,绿色,心状箭形或箭形。

Ⅳ 凤凰花长什么样

凤凰木(Delonix regia),取名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别名金凤花、红花楹树、火树、洋楹等。
网络图片可以搜索

Ⅵ 这是什么花,它的根部像蒜头一样。

你这是朱顶红
(学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红花莲(海南植物志)、华胄兰(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线缟华胄、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等。是石蒜科朱顶红属的多年生草本。
朱顶红鳞茎近球形,叶6-8枚,花后抽出,鲜绿色,花茎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绿色,圆筒状,花被裂片长圆形,顶端尖,洋红色,略带绿色,喉部有小鳞片。[1]
分布于巴西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绿植花卉图片及名称 谁能告诉我图片上的植物的名字

一叶来兰
编辑

一叶兰(拉丁学名:Aspidistra elatior Blume.),又自名蜘蛛抱蛋,
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多年生长常绿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和鳞片。叶单
生,彼此相距1~3厘米,
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1~46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主要分
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以及海南岛、台湾岛等。中医以根状茎成分入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药材。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能活血散瘀,补虚止咳。有助于治跌打损
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功效。[

热点内容
西游记兰花 发布:2025-09-18 07:14:00 浏览:528
青岛婚礼宴会花艺 发布:2025-09-18 07:14:00 浏览:77
磁悬浮盆景制作方法 发布:2025-09-18 07:08:25 浏览:387
花草盆景图 发布:2025-09-18 07:07:32 浏览:796
樱花干花制作方法 发布:2025-09-18 07:06:12 浏览:454
中药绿植 发布:2025-09-18 06:53:55 浏览:86
樱花雨图 发布:2025-09-18 06:53:54 浏览:598
海棠非双 发布:2025-09-18 06:53:22 浏览:708
插花比赛海报 发布:2025-09-18 06:38:24 浏览:132
德国种荷花 发布:2025-09-18 06:37:38 浏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