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田七花卉

田七花卉

发布时间: 2022-12-23 08:03:47

❶ 田七牡丹吊兰怎么区分

田七来牡丹吊兰的区别:
•田七源也叫土三七,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萼杯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
•牡丹吊兰原名: 心叶日中花,别名:露草、花蔓草、心叶冰花、 露花、太阳玫瑰、羊角吊兰、樱花吊兰等,番杏科、日中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 不属于吊兰,因其枝蔓较柔软,伸长后呈半匍匐状,枝条下坠,看起来跟 吊兰很像,一直被当做吊兰。叶片肥厚,叶色 翠绿;开花在枝条顶端,花色玫红;花期从春至秋,赏花又观叶,是装饰客厅、 窗台的绝好盆栽 花卉。喜阳光,宜干燥,通风环境。 园林用途:多用于盆栽观赏,可用于窗台或案几点缀;园林中多用于布置沙漠景观。

❷ 这是田七吗

这个当然不是 田七

心叶日中花(学名:Mesembryanthemum cordifoliumL. f.)是番杏科,日中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茎斜卧,铺散,长30-60厘米,有分枝,稍带肉质,无毛,具小颗粒状凸起。叶对生,叶片心状卵形,扁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凸尖头,基部圆形。花单个顶生或腋生,花梗长1.2厘米;花萼长8毫米,裂片4;花瓣红紫色,匙形;雄蕊多数;子房4室。蒴果肉质,种子多数。花期7-8月。

❸ 田七吊兰怎么养

1、温度:吊兰喜温暖天气,适合在20度左右下生长,冬季需注意防寒,可搬到屋内,切忌在放在窗口有风的地方,以免冻坏叶子。若温度过低,吊兰会停止生长,如果低于5度,则可能发生冻害。

2、光照:吊兰随喜阴凉,但也要给予足够的阳光,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促其正常生长,光照不足时,叶片会呈黄色,光照过强时,叶片也会枯黄,甚至会枯死。在春秋天时可至于阴凉能接触到阳光的地方,夏天时应防止阳光直晒,需遮挡阳光的60%以上。

3、土壤:种植吊兰需选用排水好、透气性好的土。可选择腐叶土、泥炭土、园土、河沙等混合作为基质土。例如可在盆底放些透水的陶粒,厚度大概4厘米,然后将植株放入盆的中央,添加混合土到盆的七、八分满,用手压实土壤,然后再在表面覆盖一层陶粒。

4、浇水:吊兰较喜湿润,特别是在夏季生长期时,需要每天浇一次水,并向叶面喷水2次。在春秋季节可以5天浇水一次,因吊兰怕寒,所以冬天不宜浇太多水,以免受冻,半个月一次即可。

5、防病虫害:吊兰有时候会生一些介壳虫、粉虱等,如有发现,应及时除虫。当发现叶前发黄时,应加强施水、施肥。

6、施肥:吊兰较喜肥料,除冬季外,可每隔10天施肥一次,肥料可选用有机肥液或专门针对吊兰的肥料,花卉市场都有卖。当温度低于5度时应停止施肥。

❹ 才买的一盆田七,今天发现叶子上有这种斑点,是生病了嘛如果是生病了该怎么治呢

田七得病了。可能是下面病害之一,你对比一下,可以对症治疗。
1、田七炭疽病:炭疽病危害植株的叶、茎、花、果,以叶最为严重。全年除严寒季节外都可发生,以早春、夏秋炎热多雨时期为重,受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大斑,边缘黄褐色,微隆起。受害后就在受害处逐渐萎黄,呈透明状。有的在叶脉、叶尖、叶缘等处受害,随之中央略下陷,后期部分病斑处穿孔。
防治方法:①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要进行种子消毒,采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阴干,第二天播种。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笼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均有良好防治效果;②采取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中耕,减少发病;③及时清除病株、病果,减少病源。
2、田七白粉病:
白粉病是田七一种严重病害。受害叶片两面发生白色的斑点,象涂上一层白粉,如不及时防治7~10天可蔓延全园,半个月后受害叶片就变黄而脱落,进而造成秆干枯,果实未成熟就脱落。
防治方法:①用200~300倍液的波尔多液和0.2%石硫合剂交叉喷雾,每隔2~3天喷1次;②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粉绣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农抗 120的200倍液喷雾。
3、田七黄锈病:
黄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多发生在3~9月,危害2~3年生以上田七。先出现黄色锈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到株秆,轻者卷叶,重的茎枯。
防治方法:用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交替喷杀,田七层叶后每隔7天喷1次,使其叶两面起一层光滑的胶状,使锈粉不易钻进叶的叶肉。

❺ 七、田七花



[解释]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很艳丽,有香味。

2.可供观赏的植物。

3.形状象花朵的东西。例如:灯花/火花/雪花。

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例如:花炮/礼花。

5.花纹。例如:白地蓝花/这被面花太密。

6.用花或花纹装饰的。例如:花圈/花篮/花灯/花车/花布。

7.颜色或种类错杂的。例如:花白/花猫/花花绿绿。

8.眼睛模糊迷乱。例如:眼花/昏花。

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诚实的。例如:花招/花言巧语。

10.比喻事业的精华。文艺之花/革命之花。

11.比喻女子。例如:姊妹花。

12.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例如:花魁/花街柳巷/寻花问柳。

13.指棉花。例如:轧花/弹花。

14.痘。例如:天花/种花。

15.作战时受的外伤。例如:挂了两次花。

16.姓氏。

17.用;耗费。例如: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花 flower

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见彩图)。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冠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见被子植物门)。

花的结构

关于花结构的本质,比较一致的观点倾向于将花看作一个节间缩短的变态短枝,花的各部分从形态、结构来看,具有叶的一般性质。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的诗人、剧作家与博物学家歌德(Goethe 1749-1832),他认为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这一观点得到了化石记录以及很多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证据的支持,并且能较好地解释多数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因而延用至今。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个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其中花梗与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四部分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常合称为花部(flower parts)。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称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则称为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

花的各部分(如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及花序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适应性变异,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

形态结构 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大约25万种被子植物中,就有25万种的花式样。但是所有的花仍有共同的结构图式,它们的组成通常为:

花托 花与茎连接的部分,由节与节间组成,节上着生花的能育与不育的附属物。这些节往往由于节间的缩短和受抑制而紧密地拥挤在一起,导致花托显著变形,因此,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很不象茎。花托上所着生的不育部分(苞片、萼片、花瓣)可螺旋地或轮生地紧密排列在一起。轮生排列时,上下轮之间,常成交替的排列。有的植物的同一类器官,例如花瓣,可形成两轮或多轮(重瓣花),如重瓣的碧桃花。

花萼 在花的最外面,对花的其他部分起保护作用。可分成几个萼片,在形状和构造上十分近似叶子或苞片。绿色的萼片中含有叶绿体,表皮层上具气孔(器)和表皮毛,但很少象叶子那样分化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在形态学上,把花萼视为一种变形的叶子。萼片一般成轮状排列,但有些原始科,例如毛茛科为螺旋排列。它们也可成花瓣状,或与退化的花瓣结合在一起。萼片极度退化时,成为细齿、鳞片、刺毛或成小突起。受精后,花萼脱落或宿存,宿存的花萼对果实的发育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花冠 在花萼之内,花冠通常可分裂成片状,称为花瓣。花瓣一般比萼片大,在形态学中认为花瓣也是一种叶性器官。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花瓣的表皮层上,也可有气孔和表皮毛。花瓣的大小和形状有很大变化。有的很大,有的则相当细小,甚至退化成鳞片、刺毛或各种腺体。花冠除了具保护作用之外,花瓣的颜色和香味,对于吸引动物传粉起着重要作用。花冠之所以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有色体和细胞液中的色素,并受细胞内、外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有些风媒花的花被很不明显,或呈绿色或近乎无色。

根据花瓣分离或联合的情况、花冠下部并合而成花冠筒的长短,以及花冠裂片的形状与深浅等特征,可将花冠的类型分为:筒状(向日葵的管状花)、漏斗状(甘薯)、钟状(桔梗)、轮状(番茄)、唇形(芝麻)、舌状(向日葵的舌状花)、蝶形(花生)和十字形(油菜)。其中由于筒状、漏斗状、钟状、轮状和十字形花冠,其花瓣的形状与大小较一致,故这类花为辐射对称。而唇形、舌状与蝶形花冠,其花瓣形状、大小不一致,则呈两侧对称。也有些花,如美人蕉的花是不对称的。

雄蕊群 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总称。各类植物中,雄蕊的数目及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常可做为植物分类和鉴定的依据。一般较原始类群的植物,雄蕊数目很多,并排成数轮;较进化的类群,数目减少,恒定,或与花瓣同数,或几倍于花瓣数。在一朵花中,如有4枚雄蕊,其中两枚花丝较长,两枚较短,称二强雄蕊,如唇形科和玄参科植物;又如一朵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长2短的,称四强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另外,雄蕊中花丝或花药部分,常有并连现象,假如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一束的,称单体雄蕊,如蜀葵、棉花等;花丝并联成为两束的,称二体雄蕊,如蚕豆、豌豆等;花丝合为3束的,称三体雄蕊,如连翘;合为4束以上的称多体雄蕊,如金丝桃和蓖麻等。相反,花丝完全分离,而花药相互联合,称聚药雄蕊,如菊科,葫芦科植物。

每一个雄蕊,通常由花药和着生它的一个细的花丝组成。花药在花丝上的着生方式可分为:①全着药,花药全部着生于花丝上,如莲;②基着药,仅花药基部着生于花丝顶端,如莎草、小檗;③背着药,花药的背部着生于花丝顶端,如油桐;④丁字着药,花药背部中央一点着生于花丝顶端,易于摇动,如小麦,水稻;⑤广歧药,药室完全分离成一直线,并着生于花丝顶端,如地黄;⑥“个”字药,药室基部张开,上面着生于花丝顶上。

通常每个花药由两个药瓣组成,每个药瓣有两个花粉囊,其中有花药壁和产生小孢子的药室(孢子囊)。花药壁到发育后期,可由表皮层、药室内壁、中(间)层和绒毡层等 4层细胞组成。每个孢子囊中有许多小孢子母细胞,它们各自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小孢子。此后每个小孢子(核)又分裂一次,形成一个大的营养细胞(或称管核),和一个小的生殖细胞(核),这时具两细胞的花粉粒(即雄配子体)基本成熟。在成熟花药开裂以前,药室之间的分隔可能已破裂,四个孢子囊的花药即变成两个花粉囊。花粉粒即从开裂的花药中释放出来。花药开裂方式有:①纵裂,沿两个花粉囊的交界处纵行开裂,如油菜、牵牛花等;②横裂,沿花药中部横向裂开,如木槿、蜀葵等;③孔裂,在花药顶部具小孔状裂口,如茄、番茄等;④瓣裂,花药侧壁开裂成数瓣,如樟树、小檗等。

雌蕊群 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雌蕊位于花的中心,由着生胚株的心皮所组成。一般认为心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一朵花中可能有一心皮或多个心皮组成为雌蕊群。心皮是叶子的变态。心皮包卷以后、相接部分所形成的一条缝线,称腹缝线,而在相对的一边,即心皮的中肋处为背缝线。

由一个或多个心皮形成的雌蕊,常分化出基部能育、膨大的部分,称为子房,以及子房上面不育的部分,即花柱和柱头。依据子房在花上着生情况的不同,分为:上位子房——子房底部与花托相连,这种花称为下位花。如毛茛和金丝桃;下位子房——整个子房下陷于花托之中,并与花托完全愈合,这种花称为上位花,如南瓜;还有半下位子房——子房的下半部与花托愈合,这种花称为周位花,如甜菜等。周位花的花托多少扩大成杯状或壶状,子房着生在中央,花被和雄蕊围着子房仍是上位子房,如桃花,所以周位花可以具有上位子房或半下位子房。此外,根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方式不同,又可将雌蕊划分为单雌蕊和复雌蕊两大类。单雌蕊又称离生心皮雌蕊,其中一朵花只有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如大豆,桃等;也有一朵花中由多数彼此分离的单雌蕊,如毛茛、草莓等。复雌蕊又称合生心皮雌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皮联合形成,其中子房合生,花柱与柱头分离的,如蓖麻、石竹等;有子房与花柱合生、而柱头分离的,如棉花、向日葵;也有子房、花柱和柱头3者全部合生,如油菜、柑橘等。从系统发育的观点看,单雌蕊是比较原始的类型。

柱头位于花柱的上端,其表面粗糙而有粘液,这是接受花粉的地方。子房内着生一个或数个胚珠。胚珠着生的地方,称为胎座。胎座常分为:①边缘胎座,单心皮、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腹缝线上,如豆类;②侧膜胎座,由两个以上心皮构成的子房,胚珠着生于心皮的边缘如油菜、黄瓜;③中轴胎座,由多心皮构成多室子房,胚珠生于子房的中轴部分,如棉花、柑橘;④特立中央胎座,由多心皮构成一室子房,胚珠着生在与子房壁分开的中轴上,如石竹科植物;⑤基生胎座,胚珠生于子房基部,如菊科植物;⑥顶生胎座,胚珠生于子房的顶部,如瑞香科植物。胚珠由珠被和珠心组织所组成。每个胚珠中,一般有一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单倍体的大孢子,其中3个很快退化,只有1个大孢子经数次有丝分裂,产生多细胞的胚囊(即雌配子体)。

此外,花各部分的基部往往具有蜜腺,称为花内蜜腺。

一朵花,如果具有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4部分,称为完全花;若缺少其中一部分者,则称为不完全花。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都有的,称为两性花;有些植物的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这种花称为单性花。只有雄蕊的为雄花,只有雌蕊的为雌花,例如栎树和柳树的花。如果雌花和雄花同在一株上,这种植株称为雌雄同株,例如栎树;如果雌花与雄花各自着生在不同的植株,则称为雌雄异株,例如柳树。有的植物,在同一株中可以有两性花和雄花与雌花,而有的种,既有两性花的植株也有雌花植株与雄花植株,如猕猴桃。

花模式和花程式 各类植物花的形态与结构特征,可用花的横切面图解来表示它的各部分的排列形式,称为花模式。例如棉花的花模式图(图7)。也可用某些符号及数字列成的公式表示,称为花程式。例如棉花的花程式为:K(5+3),C5,A(∞)G(3-5:3-5),其中K代表花萼,C代表花瓣,A代表雄蕊,G代表雌蕊。P代表花被。数字均写在代表字母的右下角,如数目很多用“∞”表示,排列一轮以上的用“+”表示,“()”表示联合的意思,在“G”字上面或下面或上下面加一横线,可分别代表下位子房,上位子房和半下位子房。“G”字右下角的数字中,冒号“:”前为心皮数,后为室的数目。在花程式前面的符号有“*”,代表辐射对称花,“↑”代表两侧对称花,“♀”代表雌花,“♂”代表雄花,“”表示两性花。

成花过程 植物生长发育到生殖阶段,茎干上部分或全部顶端分生组织停止发生营养叶,从无限生长变成了有限生长,花可以在主茎的顶端或在侧枝的端上发生,或者两处都发生。许多植物的成花,包含有花序的形成。

生殖阶段开始时,最容易看到的现象是体轴的迅速生长。在禾本科植物和具鳞茎的植物中特别明显。伸长的轴上产生单个花或 1个花序。如果花是着生在分枝的花序上的,当加速产生腋芽时,也就接近成花了。

成花诱导 花形成的时期(或称为花芽的分化时期)和方式是由植物内在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植物只有完成营养生长,并在某种外界环境下,达到一定的生殖阶段时,才能成花。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能否成花,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素所决定,许多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的变化(光周期)和温度有一定的需要范围,在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进入生殖时期。

在顶端诱发成花的时候,原来营养茎端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细胞质明显的变得浓厚,原来具有的大液泡,分散成为许多小液泡。其他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数目大为增加,细胞的呼吸作用增强。以后,小液泡又明显增多变大,并伴有细胞核的增大,核仁的体积也显著增加。在这种增大的细胞核内,分散的染色体和浓缩的染色质的比率,在诱发的分生组织要比营养茎端上的高。这时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内,RNA合成加速,随着新的核糖体的形成,总蛋白质数量也增加。另外,早期随着成花因素的刺激,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十分旺盛,有丝分裂指数骤然升高。

诱发期后,也激起了DNA的合成和进一步的有丝分裂活动。这样,细胞的数量大为增多,从而发生出花原基。上述这一发生过程,也就是通常指的花形态发生时期。 成花的分生组织的发生 顶端分生组织在进入到生殖时期后,有相当明显的形态改变。这些变化与营养阶段无限生长的停止和各种方式产生侧生附属器有密切关系。在营养生长时期,顶端分生组织在新的叶间隔期开始以前,向上生长和增宽。相反,在花发育时,顶端分生组织随着花器官的连续发生,面积逐渐减少。有些花在心皮发生以后,还存留一些数量的顶端分生组织,但是停止了活动,而有的植物,则是由顶端分生组织的顶端部分产生心皮。根据花的不同类型,花器官可成螺旋顺序向顶端发生;或者某一种器官(例如花瓣),在同一水平上形成一轮或两轮,然后另一器官如雄蕊群,紧接着发生。

花器官的发生 花的各种器官发生之初,很象营养叶的发生,首先表皮原下面稍内的细胞开始平周分裂,位置有浅有深,其深度可因同一花中不同的花部而有变化。很多单子叶植物中,表皮原本身也有细胞分裂。通常花萼和花瓣开始发生时,细胞分裂的部位较浅,很象叶原基的发生。这一特征已作为花萼和花冠都是叶性器官的证据。这些原基细胞平周分裂后,接着有不同方向的分裂,形成突起。随着宽度和长度的增加,逐渐显出有背腹的叶原基状。其中萼片的发生更近似营养叶的发生。

雄蕊发生时,有较深入的细胞分裂,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粗短的结构,在上端分化出花药,下面的花丝可由于居间生长不断地增长。

雌蕊的发育比较复杂,由于雌蕊是由心皮组成,而心皮相互之间及心皮与其他花部的并合,各有不同的形式,故变化多样。

如果是离生心皮,心皮没有联合,则各个心皮在花原基顶端经平周分裂并在某一点上开始发生。这一点成为心皮的中央部分,由此在近轴方向分裂增殖,从而形成了一种马蹄状或圆丘状的心皮原基。心皮原基继续向上生长,边缘并合成为一种囊状的结构。有的植物,心皮原基的基部发生居间伸长,并且在基部边缘首先并合。

合生心皮的子房,心皮可由各个原基接合形成一个单位结构,其中已看不出各个心皮的分界。不同的植物中,正在发育的雌蕊群上,可显出各种不同程度的先天性的和个体发育的并合。心皮在个体发育上可以完全并合,到成熟时几乎看不出缝线。这种并合含有表皮细胞的增大,有时还结合有表皮细胞的分裂。在子房上生长的合生心皮雌蕊群的花柱,根据心皮并合的程度不同,或者成为单个结构,或者每个心皮上面部分可以分开,各自成为花柱。

花粉粒从花粉囊输送到雌蕊群的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一般可通过风、昆虫、水、鸟以及其他方式进行。

起源与演化 一般认为花的演化过程是与昆虫的演化过程平行发生的。但由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花的化石,所以一般不清楚它的来源。植物学家只能依靠现存植物类群的花,进行各种比较研究,推测花各部分之间、花与其他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花的原始状态等等。

18世纪,J.W.von 歌德提出变态学说,认为花与茎、叶在本质上是同源的。20世纪30年代,W.齐默尔曼提出顶枝学说,却认为花是一种枝干系统,花与各种叶子只是一种平行进化的关系。然而一些花、特别是原始花的各部分开始发生时,不论从个体发育的来源看,或基本的维管组织结构看,都很象叶子。就是那些比较特化的花,也常可看到各种叶状的过渡结构。因此,如果从形态学上看,花是一种孢子叶球,如果从解剖学上看,那么花好像就是一个枝条,不过节间缩短,顶芽与腋芽消失,上面着生了与营养叶相似的花被、雄蕊和心皮等。

从比较原始的花,进化成高度特化的花的过程中,花的各部分有许多变化,例如花轴由长变短;花各部分的数目,由多变少;花各部分从螺旋排列趋向轮状排列;一轮中各部分由分离的变成连合;由辐射对称变成两侧对称;由完全花变成不完全花;有花被的进化到了无花被;由两性花演变成为单性花等等。

花的类型

1. 以花中各部分具备与否来分:

(1) 完全花(complete flower):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都具备的花称之,如油菜、棉、桃、番茄等的花。

(2) 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的任何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称之,如桑、南瓜、柳等的花。

2. 以花的对称性来分

(1) 辐射对称花(actinomorphic flower):通过花的中心,可作出2个以上对称面的,又称整齐花(regular flower),如棉、桃、茄等的花。

(2)两侧对称花(zygomorphic flower):通过花的中心,只能作出2个对称面的,又称不整齐花(irregular flower),如蚕豆、三色堇、水稻等的花。

(3) 不对称花(non-symmetry flower):通过花的中心,不能作出对称面的花,如美人蕉的花。

3. 花部排列的方式

被子植物的花,以各部分螺旋状排列的(spiral arrangement)为原始,如玉兰、毛茛的花,其花的某些部分(突出的如雄蕊群和雌蕊群)不但没有定数,而且是螺旋状排列的。较进化的,例如大多数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分,不仅有定数而且为轮状排列(whorled arrangement)。

4. 连合状况

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分,彼此离生是原始的,连合是进化的,例如离瓣花是较原始的,合瓣花是较进化的。花的各部在连合时,在同一种器官连合,如花瓣与花瓣连合的,这种连合称为合生(connection);也有花的不同部分之间连合,如棉的雄蕊群(花丝合生)与花瓣基部连合,这种连合称为贴生(adnation),许多植物的花萼、花冠及雄蕊群和雌蕊的子房贴生,形成下位子房。

花的药用价值

菊花消炎解毒退肿、止咳明目。治肺痈、肺炎、百日咳、目疾。

鸡冠花解表邪、祛风湿。凡属痔瘘下血、红斑发疹、用鲜花六钱炖服两三次即见效。用白鸡冠花和猪肺半个炖服,可治咳血、吐血,红鸡冠花可治白带。

凤仙花能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痛、经闭腹痛、产后瘀血、跌打损伤、鹅掌风、灰指甲。

仙人球(俗名刺球)性寒味苦、有去瘀解毒、止血疗伤的功效。用五钱至一两炖服,可治痔瘘下血、以及新旧伤痛等症,有胃病的人用仙人掌与猪肝同服有良效。

映山红能解表、清肺止咳、治外感头痛、咳嗽、支气管炎。

腊梅它的叶对癣类有较好疗效,一般的皮肤癣症,用腊梅叶捣汁搽至微痛为度,连续数次即愈,此法治疗脚癣,也有效。

水芙蓉性平味微辛能消肿散结,排脓止痛。耳后风火肿或腮腺炎、以及各种瘀肿。

牡丹花能调经活血、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千日红是小儿科常用草药。性甘平、能祛风退热。小儿受惊腹胀、小便不利,取花7—10朵加鲜灯心草5钱或3钱炖服即可。

佛桑(又名扶桑)消肿解毒药。一般瘀痈,用佛桑叶加冬蜜捣烂敷贴可以消除。用佛桑叶和水芙蓉叶调蜜捣烂加热外敷治腮腺炎也极有效。

英文flower解释

n.

1. 花;花卉;开花植物[C]

Bees gather nectar from flowers.

蜜蜂采集花蜜。

2. 精华,精英[the S][J][(+of)]

They are the flower of our nation.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

3. 开花;盛时[U]

The narcissuses were in flower.

水仙花盛开着。

vi.

1. 开花

This bush flowers in the spring.

这种灌木春天开花。

2. 【书】发育,成熟;繁荣

❻ 家庭种植花卉田七长的什么样

家庭种植花卉田七长的样子如下图:

❼ 自家养的三七,为什么叶子黑了啊

  1. 三七炭疽病:症状(symptom) 是三七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病。苗期发病后,基部出现红褐色梭形病斑,中央凹陷,由于茎竿秆较细,往往病部倒折继而死亡。俗称“干脚症”。成株期发病后,三七的叶、茎、果实都可能表现出症状。叶上病斑黄褐色,近圆形,中央易穿孔。茎上病斑梭形、黄褐色,病斑扩大后,病部干枯扭折,造成上部茎叶枯死。俗称“扭脖子”。果实受害后,病斑淡黄色至红褐色,其上有许多黑色颗粒状分生孢子盘。

  2. 防治(control) :冬季清洁三七园,及时烧毁病枝落叶,加强栽培管理,施用腐熟厩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种子消毒:用38%~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泡10分钟脱去软果皮后用75%甲基托布津0.5%~1.5%拌种或甲基托布津1:400倍液与45%代森锌1:200倍液按1:1混合浸种2小时,防效好,可保全苗。雨季可用塑料薄膜遮盖荫棚顶部以免雨水直接淋湿植株表面,降低田间相对湿度。

  3. 主产于云南文山、砚山、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

❽ 牡丹吊兰和田七有什么区别,教你三种区别方法(属性/株型/价值)

杜丹 吊兰 是大家非常喜欢的花卉植物,其青翠碧绿的枝叶,娇小可人的花朵。具有十足观赏性。田七是一种中草药植物,尤其在药用价值上作用非常明显。那么这两者是同一种植物吗?其实这不是同一种植物, 牡丹 吊兰和田七有什么区别方法呢?下面就让我具体描述一下,大家能充分多了解。

牡丹吊兰和田七区别方法

1、属性不同

田七主要价值在于药用,可止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还能提高免疫力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

❾ 牡丹吊兰的叶能吃吗

牡丹吊兰叶子能吃,作为蔬菜,主要食用其嫩茎叶,可行一次栽培,多次采收,其抗性较强、产量高、效益好,属于一种高产、高效的绿叶蔬菜。

而且,由于其叶片肥厚,颜色亮绿,生长势强,生长期长,被认为是蔬菜观光园区栽培的首选品种之一。该品种在北京市大兴区有较大面积的种植,中国很多其他蔬菜园区也有引进。

牡丹吊兰可用于凉拌,于沸水焯后加入调料拌匀;也可炒食、做汤、做馅、作涮菜料等。做成的菜肴颜色翠绿,口感嫩滑,鲜美可口。

(9)田七花卉扩展阅读:

种植

除盛夏的正午需要为植物进行遮挡之外,其他时间、季节均应给予植物充足的阳光,尤其是光线较少的寒冬腊月。

如果将牡丹吊兰放置在光线过于强烈或光线严重不足的环境中,植物叶片无法吸收维持自己生命的阳光,叶片将变成淡绿甚至黄色,严重的将失去本该具有的观赏价值;

如若阳光过于强烈,但室内温度较低,最容易引起植物的枯萎。同时,牡丹吊兰还有一特别的现象:当光照不足但肥水足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只长叶的现象,需要种植人多将牡丹吊兰放在太阳下晒太阳,同时适当浇水。

❿ 这种植物有人知道叫什么名吗挤出汁液搽淤青的地方,效果很好呢,种了很多年但是一直不知道名字。长辈一

这是景天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学名叫伽蓝菜,也叫长寿花,是常见的花卉植物。

热点内容
歌曲愿做菩萨一朵莲 发布:2025-09-21 19:47:30 浏览:139
龙舌兰盆景 发布:2025-09-21 19:43:35 浏览:435
花卉盘绦纹 发布:2025-09-21 19:39:08 浏览:135
梅花好品种 发布:2025-09-21 19:34:47 浏览:211
海棠木排名 发布:2025-09-21 19:34:42 浏览:51
种菜用盆栽 发布:2025-09-21 19:33:48 浏览:265
阳台绿植吊顶 发布:2025-09-21 18:59:50 浏览:552
意大利玫瑰水怎么样 发布:2025-09-21 18:55:39 浏览:129
咖啡豆荷花 发布:2025-09-21 18:39:53 浏览:939
七夕迟半生 发布:2025-09-21 18:35:30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