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花卉
⑴ 荣宝斋画谱总共有多少册 所有的书目 书名
荣宝斋画谱,为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古今中国著名中国画艺术家所绘制的版中国画系列画谱丛书权名称;出版规划于1962年,但画册直至1979年才开始出版;这套丛书保留了中国历代画学的传统,是中国传统绘画爱好者的必备图书;其以较高的学术性、普及性和高品位拉近了画家和美术爱好者的距离;画谱分作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以及古代名家绘画两部分,有山水、花鸟、人物画谱等。
荣宝斋画谱为北京荣宝斋编辑出版;它的的最初创意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最初的出版规划是荣宝斋经理侯恺(1922—)在1962年提出的,并请陈毅(1901—1972)撰写了序言;但《荣宝斋画谱》系列的第一本画谱,即王雪涛的花鸟分册,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出版的。
时至今日,《荣宝斋画谱》仍在不断出版当中,目前已出版了198分册,这是当代美术出版史上出书种类最多的美术入门丛书,发行时间之长,发行量之大,其他的美术出版物均难以望其项背。
⑵ 冯今松的花鸟类画作
1981年 (辛酉)四十七岁 与周韶华、汤文选、陈作丁、鲁慕迅等10人共同创建晴川画会,并以《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名义在北京、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展出、反响强烈,被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叶浅予先生誉称为“长江画派”。参展作品《报春图》在《文艺报》,《静静的荷塘》在《中国画》,《有刺的花》在《四川文学》,《多韵》在《芳草》刊发。
1982年 (壬戌)四十八岁 《满山红叶时》、《晚露浴雀》刊发于《美术》杂志,为中国美协湖北分会收藏。
1983年 (癸亥)四十九岁 参加湖北省美协组织的襄北农场创作活动;《冬花》、 《荷》入选西德波恩举办“中国画展览”,《冬花》刊于《百花齐放》画集德文版封面。
1984年 (甲子)五十岁 出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高秋图》、《华而实》双获第六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前者获优秀作品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 (乙丑)五十一岁 出席在济南举行的中国美协代表大会;《珠满枝》、《华而实》、《芭蕉叶下诗》等八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在香港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经冬复历春》、《赏叶图》、《并禽听泉图》等在香港《文汇报》整版刊出;《春来也》入选“第一回日本中国水墨画合同展”;《双鸽》入选中国对外友协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展览”;《静静的荷塘》入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新作选》。
1986年 (丙寅)五十二岁 随“湖北省书画作品展览”赴澳门访问。《澳门日报》专文谓:印象最深的是冯今松《竹影摇落挂玉泉》、《春兰》、《晓见菊花对秋光》;天津《迎春花》专版刊发《秋林晚添叶》、《吐艳》、《清香》、《物华》;《北京周报》专版刊发《静静的荷塘》、《赏叶图》、《高秋图》、《醉花图》并短文;《新观察》专版刊发《物华天趣》、《吐艳》、《雏鸡》、《江南何处待好风》。
1987年 (丁卯)五十三岁 随“湖北省美术院作品展览”访港。香港无线电视台《香港早晨》节目专题推介《楚人重鱼》、《醉花图》、《华而实》、《初日净花枝》等作品。应香港美术会邀请,在香港大会堂讲学。香港华侨日报《新晚报》刊发作品《问春否》;《小鸟图》、《经冬复历春》入选《中国画新百家》;英国伦敦《世界名人录》(OHM SOHM)51期收录立传并每年补充,跟踪评价;《美术》、《中国画》刊发《小鸟》,《美术之友》刊发《华而实》。
1988年 (戊辰)五十四岁 发起主办“武汉国际水墨画节”;《春花鸽子图》入选日本“亚细亚现代美术展”;随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塞内加尔、加纳、多哥、摩洛哥并在四国举办“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作品展”; 香港《美术家》专版发表《牡丹》、《盆栽花卉》、《红梅映雪》、《醉花图》、《华而实》、《秋实》、《高秋图》、《瓜熟》、《蓓蕾》、《静静的荷塘》、《育梅图》、《赏叶图》、《等待》、《雏鸡》、《鸽子》等十数幅作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小品技法与欣赏》收录《赏秋图》、《春花鸽子图》;外文版《中国文学》专版刊发《小鸟》、《芭蕉叶下诗》、《楚人重鱼》;天津《迎春花》专版刊发《红辣椒》等十数幅作品。
1989年 (己巳)五十五岁 《一水护田将绿绕》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台阶》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第三届水墨展”并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小翠》由外文版《中国文学》刊载;《盆栽花卉》并《我的点滴体会》一文收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当代中国画探索佳作选》。 1990年 (庚午)五十六岁 香港《美术家》主办“冯今松水墨画作品展览”并发行《冯今松水墨画集》。香港《文汇报》连续以一图一文专栏评介。香港《美术家》、《收藏天地》、《良友》专版专文评介,计有《翠屏的传说》等三十多幅。期间,香港众多报刊发表作品数十幅,文章数十篇,影响热烈。
1991年 (辛未)五十七岁 扇面画作品同时入选台湾“海峡两岸巨匠辉映展”、北京“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多语种发行的《中国报导》刊发名家一人一画,《忆江南》入选;《美术之友》专版刊发《飞来的灵鸟》等四幅作品;香港《文汇报》整版刊发《不知江月待何人》、《忆江南》等九幅作品。
1992年 (壬申)五十八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在京成立,受聘为首届委员;新加坡举办“冯今松意象之诗画展”,《联合早报》刊发吴启基文《老干有新技––冯今松教授的画》、陈瑞献文《超现实的楚人楚画》、皮道坚文《冯今松的花鸟画艺术》;《育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览”,《咫尺两丛荷》入选“深圳第二届国际水墨画展”。
1993年 (癸酉)五十九岁 发起并联手中国画研究院、广东画院、湖北省美术院主办“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文化公益活动;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办“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展出《咫尺两丛荷》并发表于《国画家》“百名画家––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作画”专题;《早春图》收入《中南海珍藏画集》卷二;《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谁是谁非两不知》并包立名文;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词典》。
1994年(甲戌)六十岁 “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进入紧张运作阶段;《争窈窕》收入《当代中国画精粹》;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大辞典》并印度出版的《世界名流》。
1995年 (乙亥)六十一岁 国务院三峡办在京召开“三峡刻石”活动协调会,刻石正式动工;《美术》专版刊发《华而实》等七幅作品;《拜月图》、《案头清供》入选东京“中国日本现代水墨画交流展”;韩国汉城《现代中国画大潮流站》展出《红莲图》、《小红鱼》。
1996年(丙子)六十二岁 由刻章刻石137件并摩岩刻画146件组成的“三峡刻石”,被组委会定名为“三峡刻石第一观”;《国画家》专版刊发《灼灼其华》;为新加坡出版的《陈瑞献在三峡》一书作序。
1997年 (丁丑)六十三岁 “ 三峡刻石”竣工,海内外百位著名华人画家齐聚三峡石门举行揭幕式;为《世界华人画家刻石游记》大型画集作《后记》;《东方塑––三峡刻石》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荆楚大地的新中国第一》一书,收入介绍冯今松发起、组织“三峡刻石”之报告文学;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花墙记》参展并被《美术》发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收入《高秋图》、《关不住点点春色》;《莲花礼赞》为文化部收藏。
1998年 (戊寅)六十四岁 马来西亚举办“冯今松教授画展”,吉隆坡《中国报》、《南洋商报》、《焦风》等中英文报刊发画作、照片和文章数十件;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冯今松中国画精品集》。
1999年(己卯)六十五岁 连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第二届委员;《双鸽图》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江南赋》等三幅作品参加加拿大维多利亚美术馆主办的“河山画会第五回展”,随展访问美国、加拿大;《国画家》专版刊发《犹是昔年枝》、《有光彩的圣山》等十五幅作品;《大墙内外》收入美国皮斯堡博物馆编辑出版的《世界名画年历》。 2000年 (庚辰)六十六岁 《张开的绿幕》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中国画大展”,并由《美术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法报》刊发;《美术观察》专版刊发《并禽听泉图》等八幅作品。
2001年 ( 辛巳 ) 六十七岁 《红莲赋》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并被选入《百年中国画展作品选/花鸟集》;《华而实》收入鲁虹主编的《中国当代美术图鉴》水墨卷;《跨世纪杰出中国画家作品集/冯今松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画家自选小辑/冯今松画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为《李宝林、林墉画鉴》著文。
2002年 (壬午) 六十八岁 《中国现代花鸟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版)收入两幅作品;《红莲礼赞》等两幅入选《世纪思索––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作品展》;《冯今松中国画艺术展》在武汉首展,广受好评,中国美协贺电称:“冯今松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
2003年 (癸未) 六十九岁 《月牙儿》等一批小品画作入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花鸟画小品精粹》;十多幅作品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花鸟画小品集》收录;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在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的“相约西子湖––中国美协当代中国画创作与品评研讨会”;赴印度访问做艺术交流。
2004年 (甲申) 七十岁 参与组织并出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2004年会暨“三峡论道––当代中国画名家研讨会”;《美术》专版刊发《胡姬兰》等十三幅作品;《荣宝斋》刊发《瑞云簇花送喜来》等十幅作品;《中国画》刊发《不知江月待何人》等十五幅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名家小品集》收入《三余图》等十幅作品。
2005年 (乙酉) 七十一岁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冯今松》问世。
2006年 (丙戌) 七十二岁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经典中国绘画名家文献丛书/冯今松》问世;与夫人汪光惠去美国探亲,创作《红楼遗梦花解语––宝玉与金陵十二钗》计十三幅。
2007年 (丁亥) 七十三岁 创作《好大一棵树》、《远山遥看近却无》等六福作品,参加“河山如画图––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七十周年暨河山画会成立二十周年画展”。
2008年 (戊子) 七十四岁 “冯今松中国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主厅展出, 较全面反映画家创作历程的百余幅作品引起全国美术界、新闻界和其他各界强烈、持续反响。其中,《红楼遗梦花解语––宝玉与金陵十二钗》乃首次对社会展出。
2010年6月10日0时9分,中国共产党员、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中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冯今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昌逝世,享年77岁。
⑶ 于希宁的出版专著
出版有《北魏石窟拓片选》、《殷周青铜花纹演变初探》、《论画梅》、《写意画花》、《于希宁花卉技法》、《于希宁画辑》、《于希宁画集》、《于希宁诗草》、《荣宝斋画谱·于希宁》、 《于希宁手拓黄宾虹藏秦汉印失遗》、《中国近代现代名家·于希宁》等专著。
⑷ 素描的草怎么画
素描的话首先要画一个大概的形状然后把草的纹路一些都给要画出来
⑸ 龚文桢的艺术简历
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对外友协画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画院院委。历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北京画院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工笔画展评委。
1945年12月,生于北京。
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72年,作品《四季青》入选全国国画连环画展。
1973年,作品《山里红》入选全国美展。
1975年,作品《菜花》入选北京美展。
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
1981年,研究生毕业。
1982年,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作品《唐人诗意图》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展”等展览。
1983年,作品《金凤图》参加“中国画新作展”等展览。
1984年,为外交部作礼品画;为中南海、中国驻西德使馆等地作画。
1985年,为人民大会堂、英国使馆等地作画;作品参加“九人联展”等展览。
1986年,为外交部作画;作品参加在香港等地举办的展览;拍摄工笔花卉技法教学录像带。
1987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作品在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地展出;作品入选荣宝斋出版的《工笔花鸟画选集》。
1988年,作品《老树》入选“北京国际水墨画展”并获优秀奖;访问日本并展出作品;为邮电部设计邮票并多次获奖。
1989年,出版《龚文桢工笔花卉》画册;作品《古木春荣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1年,为中国驻联合国总部作画。
1992年,出版《龚文桢工笔花鸟画集》。
1993年,出版《龚文桢画集》;作品《老梅》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1994年,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等展览,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展览;作品入选印度美术院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画展。
1995年,北京电视台拍摄《工笔花卉技法》录像片。
1996年,为外交部作画《国色天香》。1997年,参加“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活动。
1998年,作品参加“香港回归一周年展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画展”等展览。
2000年,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当代绘画、书法展”。
2001年,出版《龚文桢现代工笔花鸟集》、《工笔梅花画法》等画册;作品参加“中国画百年展”、“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2年,出版《龚文桢画竹技法》;应外交部邀请,为美国前总统布什生日创作《寿比南山》;为全国政协创作作品四幅。
2003年,为北京市委大楼创作《锦绣春光》,在市长办公楼陈列。
2004年,出版《中国画研究院画家作品集·龚文桢花鸟》
2005年,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二十人作品展;作品《海棠黄鹂》被中南海收藏并陈列;参加“国际造型艺术展”;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喜上眉梢》;为邮电部设计《玉兰》邮票。
2006年,为统战部大楼作梅雀图。
2007年,参加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艺术大展,为统战部作画五幅。
2008年,为中国奥委会作《月季花》。
2010年,为中南海作画两幅。出版《荣宝斋画谱》。
⑹ 有没有人知道周天民和他的<花卉画谱>
我知道:周天民工笔花鸟,周天民,古吴轩出版社,7-80574-566-8,J222.7
素描花鸟选,周天民,天津杨柳青画店,,J222.7
荣宝斋画谱,周天民,荣宝斋出版社,7-5003-0018-2,J212.27
周天民花卉画谱,周天民,古吴轩出版社,7-80574-552-8,J212.27
装饰纹样,周天民,天津杨柳青画社,,J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