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素描插花作品

素描插花作品

发布时间: 2022-12-20 10:31:02

插花艺术介绍

花艺术介绍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讲下插花艺术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

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主张以精取胜,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在日常插花中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然而一些通则可以借鉴,如采用平衡造型来突出沉稳。我们希望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意境,就要考虑到各个构图因素,然后按照自己所要求的效果来组织和安排这些因素,复杂的构图可能会显得凌乱,初学者应多采用简单的构图。

东方式插花中的花器是整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花器与花材搭配可以更加生动的表现主题。在艺术插花中花器首先应能够盛水,以保持花材的活力;其次花器在作品的构图和意境的营造上也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居室之内,放上一束瓶插花,可增添幽雅、清静、舒适之感。在此为您介绍一种瓶插变色花,客观存在能随天气变化而改变其颜色,别在一番情趣。

制作方法:用滤纸一张,先将滤纸在二氯化钴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后晾干,此时滤纸呈蓝色。接着你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折、剪、贴,将滤纸做成花状。再将纸花粘到竹签或铁丝上,插入花瓶即成一束别致的插花。开始下雨之前,空气中温度较大,纸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沾在纸上的二氯化钴一部分与水反应变成了红色的六水合二氯化钴这样就出现了红、蓝相交的紫色;雨中空气湿度更大,纸花上更多的二氯花钴变成六水合二氯化钴,纸花便又呈现出玫瑰红色。滤纸和二氯化钴溶液,专业店均有出售。

插花艺术按插花器皿和组合方式可分为几种。

瓶式插花又叫瓶花,是比较古老而普通的一种插花方式,喜欢花的人们剪取适时的花枝配上红果绿叶,插于花盆布置室内。这种插花由于花瓶瓶身高,瓶口小,因此插时不需要剑山和花泥,只需将花枝投入即可,日常生活插花多属此种。

盆式插花又称盆花,即利用水盆进行插花,或利用其他类似于水盆的浅口器皿进行插花,由于容器较浅,需要借助花砧、泡沫、卵石等固定物才能完成作品,与瓶花相比,盛花的难度较大,需先造型,然后再根据造型,安插花枝和配叶。

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浅水盆创作的一种艺术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艺术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这种插花是利用插花树枝制作而成。制作时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为背景和点缀。

盆艺插花 是将盆栽植物和鲜花花枝艺术地组合在一起,进行室内布置的一种植物装饰艺术。所用盆栽一般是小型室内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例,它本身虽适于室内观赏,但无色彩鲜艳的花果,鲜花鲜果枝配插于观叶植物盆栽中,可以使它的色彩艳丽起来。另外,一些姿态欠佳的室内盆栽用鲜艳的枝叶花果来配插,还可以使它们的姿态完美起来。

;

② 优秀的插花作品有哪些

1、优秀的插花作品,如下图所示:

③ 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魅力

我们的民族以风雅著称,素来赋予花人格魅力,以花赞人,以花喻人,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等等。我国插花在风格上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自然流畅,简洁清新;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下面一起我来学习插花的艺术吧。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会

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但是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些,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另外一点不同之处是,绘画作品一旦完成,就不便再改动,存放时间再久,画面也不能变化。而插花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

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这点与插花也有相似之处。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生命的盎然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少的。

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插花作品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这一方面促进了插花的更新加快,相应地推动了鲜花市场的繁荣;另一个方面,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

④ 茶道插花有什么艺术

茶道插花有什么艺术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在古代被合称为生活四艺(也有称“四事”的),是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国有着古老的传统意味。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插花艺术,一起来看看。

茶道插花艺术

茶室插花,则强调意境之美,作品清新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强调形、神、情、理、韵的和谐统一。其与茶室书画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看一件意境深邃的插花作品就如同品一壶层次丰富的生普,香气与回甘往复交替中,令人回味无穷。

在插花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立意。如果没有恰当的立意,插花便只能成为万紫千红的堆砌,甚至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而茶艺插花得立意,重在“真、新、高、洁”。其中的“真”是指感情真挚,立意首先应当注重于能反映出茶艺真实的主题内涵;“新”是指构思新颖、新奇、不落俗套;“高”是指意境高远,耐人寻味,有艺术感染力;“洁”是指插花的造型简洁、自然、明快,充满生机活力。

具体地说,茶艺插花立意取材时主要从反映时令(即花有花候,从时令方面立意用插花点明季节特点)、以花传情(即用花语表达主人的情感)以及彰显茶艺主题等三个方面考量。

茶室插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完美体现。

注重自然情境,着力表现花材自然的形式美和色彩美,作品往往配合当时天气,具有很强的.季节风格。

作品中的枝叶花果,顺自然生长之势,巧妙配合宛若天成。

抖落一身尘俗,便是自由之境。

插花艺术的四大特点

1、时尚性

插花是现代人们高雅生活的时尚追求。鲜花的美丽、清新、绚丽与活力装点了人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开心。

2、艺术性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艺术的生命来自于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插花恰好体现了这种追求。

3、装饰性

多数场合和环境都可以用鲜花去装饰、点缀。婚礼上的插花表达是一种祝福和喜气;酒店插花表达是对于客人的热情与友好;居家插花则是一种家庭的和谐和温暖。插花的艺术感染力强,美化效果明显。

4、文化性

插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在插花艺术里蕴含着中华民族融合一体的文化精神。花为媒,传达是一种至真美好的情感。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插花是并且也应该成为礼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⑤ 插花构图技巧

插花构图技巧

插花艺术在生活中可能并不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门艺术添加喜庆和色彩,虽然是一门学问,但是掌握小技巧还是可以做的很漂亮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插花的构图方法教程。希望大家喜欢!

插花构图技巧

一、自然式构图。

为艺术插花和东方式插花中常用的形式,适合于陈设在客厅、书房或卧室等场所。自然式插花是以表现植物自然生长形态为主的花型,插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起把宜紧,上散下聚,有如一丛怒起。植物的生长都是从一"点"出发的,所以插花时,应把花器视作大地,所有花技都要从一处出发,让人感到是从一殊长出的,这样插花才显得有生命力,否则枝条松散交叉,就象杂草丛生,毫无美感。所以枝条尽量靠紧、尽量集中。

2、光源一致,势态协调。植物的生长都有追求光源的特性,花朵向着阳光开放,枝叶也迎着太阳伸展。枝条的弯曲是为了趋光,这也是枝校条姿态美的所在。所以插花时要设想光源所在,而所插的花都要趋向光源的方向,彼此呼应。

3、花数宜单不宜双。双数的花朵,插起来容易对称呆板,而单数有没完成之意,可诱发遐想,故要设法把双数变成单数。如4朵花时可插成3+1,即把3朵插在一起,另1朵插在较远的位置,使两组都成单数。同样,6朵花时,可插成3+2+1三组,这样看起来才有变化。

4、形体不宜单一,瓶口不宜完整外露。若线条单一或颜色单调,会使人感到乏味。在传统的插花艺术里,常采用"破"的技法,使其产生起伏、跌宕的效果。如一组表示风势的线条,在其中加插一两支反方向的线条,就会觉得奇兵突出。一组圆形的线条(如圆形的花、圆形的叶),若用一两支其他形状的线条来破,就可以增添生趣。通常直的线条用曲的破,横的`用竖的破,圆的用长的破。同样,插花时的瓶口线条不宜完整外露,可用花或枝叶遮盖一部分而破之。所谓"破正求奇",这是中国传统插花的技法之一。

插花艺术在生活中可能并不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门艺术添加喜庆和色彩,虽然是一门学问,但是掌握小技巧还是可以做的很漂亮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插花的构图方法教程。希望大家喜欢!

5、要留有空白。空白出余韵,留空白是中国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部分。插花时往往把花技安排在花器的一侧,留出一侧空白的水面,为技条的伸展提供去处。此外,空白的水面还能起均衡的作用。而空间的空白是由枝条伸展所形成的,枝条所勾画出的空间,都是视角的范围,在此范国内留出大片空白,可使枝条充分伸展,也给人们留下遐想回旋的余地。

二、规则式构图形式;又称图案式插花。

这种花型强调对称,呈整齐的圆形、半圆形、长圆形、塔形、柱形和放射形等构图。规则式的插花要求花材种类丰富,花叶繁茂,色彩浓绝,主要表现庄重大方、雍容华丽的风采,是礼仪插花、西方式插花中常用的形式。适用于会议厅、客厅及餐厅内陈设。

三、盆景式构图形式。

这种花型主要采用我国制作盆景的章法与技巧插成,多表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观,着重意境的构思,强调有物有情,幅景交融。选材广泛,容器以浅盆为宜,适于陈设在背景简洁、环境雅静的场所,更显清雅脱俗。

四、野味式构图形式。

又称趣味式插花,多以自然界野生植物和田园果蔬为素材,创作出富有淳朴、清新乡土气息的作品。其插花方式打破传统的手法,变得自由奔放,不受约束。容器要求粗犷、古朴,如贝壳、海螺、竹简及农家用具、葫芦、篮子等,表现出色彩淡雅、自然、富有生气。

;

⑥ 插花艺术|各个时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历史其实就是“型”的历史,以室町时代的“直立花”为起点,花型的改变经历了江户时代前半期的“立花”,后半期的“生花”,明治时代的“盛花”,昭和时代的“自由花”,二战后的“造型花”……每个时代都创造了各种新的花型。


虽然顺应时代的要求诞生了多种崭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们并没有抛弃旧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那么,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追溯一下各个时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时间:室町时代

▲ 主要用途:和式会客间装饰物

▲ 表现特点:中心位置垂直竖立一根枝条,称为“真”,然后在其周围添加应季的花草作为辅助,这些辅助称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风格偏重于自然风。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态,随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随性是当时的主流。进入室町时代后,在和式风格室内装饰的担当者中,出现了专门对花艺设计表现出特殊才能的群体,他们确立了花的构成论,最大限度表现自然花卉的个性,在选定的花器中将自然之美重新组合构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插花由无规则的自由表现演变为按照统一规定设计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构了东山文化的将军足利义政,作为强大的后援支持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当时活跃的花道家,有池坊专应(1482-1543)和拥有阿弥称号的文阿弥。这两位名人一直作为竞争对手被人们比较评论。池坊专应偏重于对达官显贵展示花艺,并且将自己独特的花艺理论宣传推广,著有《池坊专应口传》等影响深远的著作。而文阿弥的花作偏重于当时的世俗风气,表现出的意境是将自然完整地再现于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与书院插花

▲ 时间:江户时代

▲ 主要特点:豪华、繁复、华丽

立花図屏风(江戸时代)


背景: 室町时代的直立花虽然只是和式房间装饰的一个构成要素,但在当时,插花已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鉴赏品评。通过增加花材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创作,于是诞生了与大名官邸书院相得益彰的富丽花型“立花”。发展:起初仅仅在直立花中起辅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种类逐渐多样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请、正心、见越、流枝、前置”这七个特有的构成要素,也成为“七道具”。因为每根枝条都有各自的含义作用,于是形成了“役枝”这个概念。之后,在江户时代后半期,诞生了在大型的枝干上嵌入枝条的手法,称为“胴作”。原有的七种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制作手法,发展成为表现形式更加充实丰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个圆形的设计。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后从中心向前后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围延伸扩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显露于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条都要求笔直挺立,需要去掉多余的枝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虽然立花通常使用体型较高的瓶状花器,但也会使用广口、上端为水盘设计的特殊花器。在水盘中铺满砂砾之后创作的立花成为“砂物”,砂物也属于立花的一种表现形式。

池坊550年祭复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为了支持立花的创作,后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宫中频繁举办立花展会。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专好(1570-1658),创作了当时堪称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创作的富春轩仙溪等。代表书籍:在元禄期(1688-1704),立花逐渐在富裕的市民阶层流行开来。民间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为代表的含有大量图片的书籍,促进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当时还成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课程。



▲ 生花

▲ 时间:江户时代后半期

▲ 特点:简洁、以儒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天、地、人”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风江戸时代初期の作品苍风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引领时代进步的不再是特权阶级而是富裕的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新兴文化的重要推手。复杂的立花难以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为了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诞生了仅由三根役枝构成了简洁花型。生花的特点:在当时,这种新的花型被称为“生花”(读作IKEBANA),而之后“IKEBANA”这个词演变为日本插花艺术的总称。由此可见,这种“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区别于日本插花艺术总称,江户时代后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场合中,虽然仍写作“生花”,但一般读为“SEIKA”或“SYOUKA”。与“立花”一般制作成圆形不同,生花一般制作成竖着分割的半圆形。与“立花”相同,三根枝条的根部要除去多余的枝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立于水际之上。但是,与立花笔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倾斜30°,这是生花的一大特征。


生花的组成: 虽然生花的重要构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为各流派的手法相异,三根枝条的具体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为序,池坊称为“真、副、体”,古流称为“真、流、受”,未生流称为“体、用、留”,远州流称为“真、行、留”等等。然而,这里只是单纯的称呼上的不同,在它们的含义中都能捕捉到与“天、地、人”相对应的意味。三根枝条的长度比例,在各个流派的具体实践中也是有差别的。

左:池坊生花,右:龙生派生花



▲ 盛花:新兴植物的运用

▲ 时间: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

▲ 特点:扁平的广口水盘中制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脚在水平方向平铺开


背景: 随着明治时代的文化开放,西洋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风俗大量传入日本,花艺设计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西洋的园艺植物逐渐流入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当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绵长、弯曲的枝条。而西洋的园艺植物相比长度较短,过于笔直、缺乏变化,显得较为单调。如何将外来的植物更有效地运用于花道作品中成为一个课题。于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广口水盘中创作鲜花的崭新花型---盛花应运而生。



▲ 自由花:运用植物的艺术

▲ 时间: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点:抽象、自由、以强调创作思想为核心


背景: 与大正民主运动相呼应,美术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个性的风潮。在这一历史洪流中,从大正时代开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强调创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现并开始流行。发展:当时的花道家们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画家、艺术大师们的理论和抽象绘画手法中汲取精华,确立了如点、线、面三要素的构成设计理论。也就是从这个时代起,干燥花素材,经过人工加工过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种奇异素材开始大量使用在花艺创作上。


左为插花作品,右为美国抽象派画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设计为特征,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于立花、生花,需要役枝来决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创作者本人的个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为、毫无章法的无流派产物,它是一种新的花型,需要从专门的花艺教室习得。



▲ 造型花:前卫插花

▲ 时间:大正时代末期

▲ 特点:雕塑艺术,使用金属、石头、玻璃等大胆元素

敕使河原苍风 「古事记连作鸟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时代末期在美术界兴起的前卫美术运动也同样席卷了花道界,对过度囿于古典型式、缺乏独创性、陷入形式主义、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质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园设计师、评论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苍风(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导传统花道的解体。花道艺术近代化的这股洪流与战后前卫插花艺术相交融,积极地使用金属、石头等大胆的元素,并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间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鲜花仅使用石膏涂抹枯枝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抛弃植物素材,利用铁制品构架的作品登场。“这还能称之为花道吗?”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日本前卫插花艺术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请点击链接)发展:前卫插花艺术运动结束于超越现实的“造型花”。“造型花”虽然处于“自由花”延长线的位置上,但更准确地说,“自由花”是抽象的绘画,“造型花”是雕塑艺术。现在,前卫插花运动已经告一段落,更倾向于对古典进行重新评价和继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宫城県支部展「花回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艺术: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经历了直立的“立花”,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发展的“盛花”,以及重视创作者个性的“自由花”以及前卫插花运动中的雕塑艺术“造型花”这一发展过程。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产生的花道之型,无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观的体现。

未生流作品


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及审美的变化等,都在促进花道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我们希望在之后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绍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爱花道的朋友与我们互动,提供斑斓的想法,携手相勉。


⑦ 插花有哪几种形式

插花就是把鲜花、枝、叶、果实等植物材料作为素材,经过构思和加工,用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造型等)合理配置,插在花瓶或浅水盆等容器中进行水养,使之成为景观绮丽、色彩鲜艳、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插花作品应具有“三美”,即造型美、色彩美和意境美。

插花形式按艺术风格分为自然式插花、规则式插花、线条式插花、趣味式插花、壁挂式插花、盆景式插花及悬垂式插花等7种形式。

①自然式插花,是指创作插花作品时要模仿花卉植物的自然生长姿态而进行的插花,表现出作品的自然美和艺术美。②规则式插花,又称图案式插花。其造型是由作者按照美学原则提出构图设想,多采用各种形式的立体几何形构图。③线条式插花,通常是由3个主枝构成的插花,即选取3根不同长度的花枝,按照3个不同方向呈三角形固定花枝,使3根主枝既不互相交叉,又要保持相互平衡。④趣味式插花,选用自然界生长的山花、野草、山果等作插花材料,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杯、竹筒、酒瓶、饮料瓶等作盛花容器,采用简练的插花方式,将经过加工的植物插入上述容器内,使之展现出自然草木风情和乡土地方特色。因此,很适合一般家庭插花使用。⑤盆景式插花,利用山水盆景的艺术布局方法,在浅盆内将花枝插在花插座上,掩以山石,缀以青苔小草,配以假山石等附件,构成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画面。⑥壁挂式插花,是在悬挂墙壁的容器中进行的插花,这种插花犹如立体的中国画。⑦悬垂式插花,又称悬吊式插花,是将经过加工的插花材料通过艺术构思,插入瓶、盆、篮等容器中,然后再将其悬吊在室内某处,供人仰视欣赏。

⑧ 素描花瓶插花 素描怎么画

作画步骤一:起稿

动笔之前要进行形体结构分析。描绘物体的外在形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及弄清内部结构对外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物体的外部形体特征。了解画面物体的形体构造后,就要考虑画面的构图。构图是静物写生中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作品的成败。

⑨ 插花的五大构图原理

插花的五大构图原理分别是多样统一、对比协调、动势均衡、比例尺度、变化韵律等,插花时不能颜色过多或过于统一,需要主次分明,同时内部统一,其基本构图形式就是不对称构图,能赋予生机,另外构图要注意尺度和比例,要将多样的变化进行精心搭配。
插花五大构图原理是什么

1、多样统一
nbsp;插花大多是将各色各类花材和花器应用到作品里面,但是也不能过分追求全和多,否则就会导致插花作品松散无序,毫无章法,也不同单一使用同一品种、同一颜色来进行插花,否则会显得作品过于平淡,缺乏美感。
2、对比协调
nbsp;对比指的是插花的时候主次分明,虚实相间,疏密得当等,形成对差异性,协调指是插花是内部存在的一致性,也就是构图要有整体感,当颜色反差过于强烈,要适当改变深浅颜色和花材的数量进行调整。
3、动势均衡
nbsp;艺术插花基本构图形式是不对称构图,这样能保证造型具有一定的动势,看起来也更富有生机,另外做出来的作品也要有重量感,将色彩深、体量大、形态粗的花材放到下部,这样能营造一种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平衡感。
4、比例尺度
nbsp;要想插花一眼看上去和谐,在构图上就有注意尺度让作品层次丰富,建议采用“黄金分割”等法则,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感,让插花作品看上去层次丰富,更富有魅力。
5、变化韵律
丰富的变化是人们喜爱插花作品的原因之一,是只要将多样的变化进行精心搭配,进行组织和艺术加工,让其高矮、疏密、虚实得当,形成一幅有秩序有节奏的优美构图即可。

⑩ 插花的形式介绍

插花的形式介绍

插花作品也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下是我整理的插花的形式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一、瓶花

也就是以瓶作为插花器皿的插花。

口径较细或适中,多用于草本花材的插花。不需要固定,只要按照“一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的原则摆放,然后插入陪衬花材就完成了。

口径较大的花瓶,更适宜插木本花材,或依靠瓶口互相交叉或作“T”字形固定。不过有一点,要选用弯曲有形,错落有致的花枝,再配些陪衬花材。这样才好看。

二、盆花

圆型水盆,一般花店都有售。多用剑山固定。常见形式有三种:半圆型、不对称型、自然型。

1、半圆型:用于花朵较小的花材,如香石竹、孔雀草等。不过,少说也要用到十几朵才够。插时使花型呈半圆状。花的间距要相等。

2、不对称型:用于花朵较大的花材,如月季、菊花、郁金香等。有六、七朵就可以了,造型时注意起伏、韵律。体现出不对称型的自然美。

3、自然型:用于枝干弯曲的花材。如,梅、牡丹、竹节海棠等。取一、二枝盛开的花枝。再取些陪衬花材(不可过多)。

三、盆景式插花

是中国盆景艺术和插花艺术的.结合体。细看颇有些盆景的神韵。多以木本花材为主体,草本花材为辅助。水盆则以腰圆型、长方形为佳。

一侧为主体,一侧为辅助。主体较辅助高,则中间留有较大空间。典型的盆景风格。说是盆景在插花艺术上的再现不为过吧?

四、竹筒插花

原盛行于中国,大约在公元8~11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有三种常见形式:单筒、层生(有两个以上的节,在每节中部开一个洞插上花材。)、船生(横卧,上部剖开。怎么插就看你自己了)。

五、花篮

内部放有盛水的容器,多采用花型较大的花材。如,香石竹、菊花、唐菖蒲、月季、牡丹、石斛兰、一品红等,再配以少量观叶花材,就OK了!常见的花篮形式有:

1、圆型:多为庆贺花篮。其造型丰满、匀称,四面都可欣赏。

2、L型:外型酷似“L”而得名。花材多采用干茎较长的为宜。如,唐菖蒲、菊花、马蹄莲等。

3、自然型:是表达心境,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你可随心所欲,插出自己心仪的作品。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六、挂件式插花

就地取材,用墙壁上的挂件(如,相框、工艺品、国画等),插一、二朵花略加点缀。既增强挂件的艺术美,又使居室生机盎然。如,在壁灯上插支吊兰。若插花则应配些肾蕨之类的观叶型花材。

七、野趣式插花

野趣式插花,不管是什么山花野草皆可入选。随便选些不知名的野果。插起来也随意,全凭你的好恶。在一个城市的小屋中却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那份美感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
热点内容
变色木花语 发布:2025-09-22 00:21:49 浏览:116
七夕荤段子 发布:2025-09-22 00:15:37 浏览:189
野生百合干 发布:2025-09-22 00:14:53 浏览:475
玫瑰精灵语 发布:2025-09-22 00:05:32 浏览:355
茶花花多 发布:2025-09-21 23:49:17 浏览:861
樱花代表谁 发布:2025-09-21 23:32:45 浏览:607
鹤望兰大绿植 发布:2025-09-21 23:25:24 浏览:682
成梅兰花 发布:2025-09-21 23:05:54 浏览:513
东郭海棠 发布:2025-09-21 22:59:33 浏览:422
七夕抓渣男 发布:2025-09-21 22:54:21 浏览: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