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芝稿艺花
Ⅰ 秋芝属于什么兰花
如今很多人都有养殖花卉的习惯,不过现在市场中能够看到各种不同的品种,其中秋芝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很多人都想知道秋芝属于什么兰花呢?其实秋芝属于套叶兰。秋芝的叶子很多,而且看起来也有层次感,所以属于套叶兰。秋芝比较适合在疏松的酸性土壤中种植,养护过程中需要将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此外,可以在秋芝栽培稻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或盆土底部铺设一层砾石。要定期给秋芝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阳光,减少病虫害。
Ⅱ 秋芝兰花,兰花分别有哪几种
还有珍来珠兰,跳舞兰,自蜘蛛兰,台兰,建兰,墨兰,寒兰,卡特兰,兜兰,石斛,棒叶万带兰。 这是大的品种,一个里面还包括好多小的品种,像春兰里还包括:梅瓣型(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等,水仙瓣型(龙字,翠一品,汪字)等,荷瓣型(郑同荷,张荷素,翠盖,绿云)等,蝴蝶瓣型(冠蝶,素蝶,迎春蝶,彩蝴蝶)等,还有不少野生品种(双飞燕,春剑)等。
Ⅲ 秋芝花苞颜色
是红色。
秋芝兰花,因为秋芝兰花喜欢丛生,需要选用中号或者大号盆种植。栽培土壤一定要选择透气排水性良好,肥力充足的土壤。秋芝兰花喜阳,但不耐高温,需要将其放在半阴处养殖。
秋芝兰花的成长期,需要为其施加磷肥,每隔七天施加一次,采取少量多次的施加方式。这样可以保证秋芝兰花迅速吸取养分生长,也避免了肥力过浓,导致秋芝兰花被烧死。
秋芝是扇形叶秋芝成苗叶整洁抱合,其叶片多7一15片(有的多达28片)。假鳞茎不较着,就是人们说的没有芦头,不像本属其他兰花品种,在一个生长季节过后假鳞茎顶端也就停止生长。
扩展内容
秋芝是一个生长季节过后,第二年的茎顶可继续发出新叶。也就是说秋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正常3一5年生长期内的老苗。也会不停的从抽心叶发出嫩芽。 就其茎的形态而言,应属于假单轴类。
秋芝是比较原始的兰类,它生命力强盛,性状稳定,进化缓慢,变异出好花的概率较低,原因是秋芝在与其他兰种杂交的后代仍然显示它的性状,杂交很难改变其原始性状而产生优良的园艺观赏品种,秋芝单靠其纯种之间的进化,由于性状稳定,基因突变能力差,进化比较缓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秋芝兰花
Ⅳ 兰花秋芝什么时候开花
花期为8月---11月,多为中秋开花。
秋芝,又叫套叶兰,属蕙兰的变种,叶,花叶和送春相似,因其叶版较一权般兰叶多,名为套叶兰,层层套叠之意,叶片最多达20片左右,多产于云南红河、文山一带,叶窄,根相对粗,成活率高,花大出架,香味好,花期为8月---11月,多为中秋开花,所以民间有“中秋赏月看芝兰”之说,花又可分,瓣形,奇花,蝶花,近年出现许多叶艺类,有中透、边艺、爪艺等,多开红花,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继送春之后的又一兰花投资、种养、鉴赏热门品种,受到越来越多的兰友们的喜爱~~
Ⅳ 秋芝属于什么兰
秋芝属于套叶兰,因为其叶片较多,像是层层套叠,秋芝适合栽种到疏松、腐殖质多的酸性土壤中,在养护的时候,需要为其控制生长环境的温度处于15-28度之间,还需要为秋芝定期通风,减少病虫害产生的几率。
秋芝是什么兰
1、套叶兰
秋芝属于套叶兰,因为其叶片数量较多,像是层层套叠,并且叶片较窄且较细,常常弯曲成圆圈状,秋芝也属于蕙兰的变种,其叶片和花朵与送春相似,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2、提供土壤
秋芝喜欢疏松、腐殖质多的酸性土壤,可以将其栽种到腐叶土、园土和河沙混合调配的土壤中,栽种前,可以向盆土底部铺上一层碎石,提高盆土的排水性,注意不可以加入碱性物质,否则会导致秋芝无法生长。
3、控制温度
在日常养护秋芝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控制生长环境的温度处于15-28度之间,当温度低于10度时,秋芝会逐渐停止生长,从而影响其开花,当温度高于30度时,秋芝的根系和叶片容易腐烂,从而引来病虫。
4、定期通风
在日常养护秋芝的过程中,需要为其定期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性,从而减少病虫害产生的几率,注意在为秋芝通风的时候,最好将其放置在室外的阳光下,为植株补充光照,从而使秋芝更好开花。
Ⅵ 秋芝中透数量多吗
秋芝中透数量是很多的。
秋芝属于套叶兰,是兰花的一种。因为其叶片数量较多,像是层层套叠,并且叶片较窄且较细,常常弯曲成圆圈状,秋芝也属于蕙兰的变种,其叶片和花朵与送春相似,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是一种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Ⅶ 秋芝红草开什么花
芝红芽开大红花的。秋芝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这些地方。秋芝,又叫套叶兰,属蕙兰的变种,叶,花叶和送春相似,因其叶较一般兰叶多,名为套叶兰,层层套叠之意,叶片最多达20片左右。叶窄,根相对粗,成活率高,花大出架,香味好,花期为8月到11月。
花的来源
中美科学家近日联合完成了一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专著,以大量详实的资料证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包括美丽芬芳的花朵在内的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被子植物也称有花植物或显花植物,是现今植物界最高级,最繁盛和分布最广的一个植物类群,全世界现有约400个科,近30万种。
Ⅷ 秋芝怎么栽培 秋芝栽培技术
1、盆土。秋芝兰花喜欢含腐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土壤,PH值一般为5.5至6.5左右,所以特别注意不能有碱性物质的加入。
2、温度。春、夏、秋气候较为温暖,所以可养于室外,但这是要注意通风性和空气湿度,一般空气要湿润,不能太干燥。
3、施肥。施肥要看盆土及生长情况而定,生长好的可以施肥,生长差则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每个月施肥一次(浓度以稀为宜约10%。兰花施肥最好用奥绿缓释肥A5和花多多水溶肥。
4、浇水。浇水用雨水和泉水浇时要从盆边浇,不能直接从兰花中间往下浇,浇水量按气温、盆土干湿度和生长情况而定。
5、修剪。剪去枯黄叶和病叶,这样既观赏性好,而且还有利于通风,另外秋兰花花芽过多,也要修剪,只留壮芽,每盆1—2朵花芽为宜。
Ⅸ 秋芝兰花一般一年开花几次
一年开1-3次花,一般品种的兰花一年只能开1次花,而部分建兰一年可以开2-3次花,在养护兰花的时候,要为其每隔20天施加一次稀释后的肥料,为植株补充营养,从而延长兰花的花期,注意在植株开花的时候,还要加强环境的通风。
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
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须植于瓦盆,2~3年后方可换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盖以蚌壳、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馒头状,约占容量1/3。
上加培养土约厚3~5厘米,一般不加基肥。
然后将兰放入盆中,将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细土至距盆2~3厘米处为止,将兰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鳞茎上端与土面平齐为准,不可过浅或过深。轻压盆土,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指沿盆周围压实,以免浇水时造成空洞。
Ⅹ 绿兰兰花介绍特征
绿兰兰花介绍特征
绿兰兰花介绍特征,兰花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经常能见到的一种花。兰花的品种是有很多种的,其中绿兰就是一种,很多人对于绿兰感觉不是很熟悉。下面是绿兰兰花介绍特征。
绿兰兰花介绍特征1
兰花绿兰的叶子是非常翠绿的,并且叶质也很光滑,叶子宽度通常是1.2-1.8cm左右。它的叶形是很优雅的,为半直立状或者是弯垂的状态,在经过正确的养护之后,它的外形就会更美观。
绿兰是一种比较有名的兰花品种。它通常在春天的时候开花,花瓣呈淡绿色。它的叶片呈翠绿色,在花期的时候,叶丛中间会开出可爱的小花儿,观赏价值很高。它有很多年的栽培历史,并不是近几年才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它的外观和送春有一点像,但是花期略有不同。
绿兰的介绍
绿兰属于木兰科、莲属、常绿乔木,植株高度为20米,直径为45厘米,树皮的颜色为淡灰褐色,表面光滑平整。枝干细长弯曲,具有很多的节间,表面会有红褐色的细短绒毛覆盖,分枝的数量也较多。
绿兰的叶片是对生,形状呈倒卵形、狭倒卵形、狭椭圆状倒卵形,长度为10~20厘米,宽度为2~7厘米,顶端尖锐,底部呈楔形,表面覆盖有稀疏的.红褐色绒毛,叶片的颜色上面是深绿色,下面是浅绿色。
绿兰的花序呈圆锥形,花瓣呈倒卵形、阔圆形,长度为4~5厘米,宽度为6厘米,花色为白色,花梗长度为0.8~4厘米,宽度为0.4~0.7厘米,花药长度为8毫米,萼片的长度为4~5厘米,宽度为3厘米,花期在4~5月。
绿兰的果实呈卵圆形、椭圆状卵圆形,颜色为褐色,长度为5~8厘米,宽度为2~3厘米,成熟时果皮中心会微微凸起,果实成熟在9~10月。绿兰主要生长在海拔为300~1200米的小溪边、茂密的树林中、向阳山坡杂木林中。
绿兰兰花介绍特征2
绿兰
因其叶质光滑细嫩,叶色翠绿如玉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云、贵、川等地,其中云南的文山、怒江、迪庆、保山、临沧一带以及西昌市冕宁一带居多。多生长在1000一2000米海拔的高山密林地区。在西昌冕宁,过去当地人也叫“二八蕙”(但真正二八惠属于春蕙,类春兰,淡香或无香,假鳞球大,叶姿与春兰差不多,无叶柄环)。
由于当今信息发达,兰友之间交流频繁,现也基本统称绿兰了。
绿兰叶面宽大(1.2cm一1.8cm),高40一60cm,8一12片叶,叶色翠绿,叶型半直立或弯垂,叶姿雄健,独株成景。叶型威武雄健,霸气侧漏,最具王者风范。刚而不折,柔而不萎,刚柔相济,风华内蕴。绿兰的叶姿叶态是所有兰花中具欣赏价值的,真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
还有一种绿兰,因其叶姿宽厚,叶宽1.8公分左右,叶片厚实,是一般绿兰的2倍以上厚度,叶缘锯齿明显,叶质粗糙,刚健威猛,霸气侧漏。很多兰友称之为“大绿兰”,但根据实践下来,只是地区环境的不同而已,同属绿兰品种。
随着兰花市场的不断深入发展,绿兰正受到越来越多爱兰人士的青睐!各种好花也在不断发掘中(注:但在云南临沧、景谷一带局部地区,有的绿兰是不香的,这一带的春剑也有不香的)。
送春
送春,顾名思义,即送走春天的意思,因其花期跟蕙兰同在每年的3~4月开放,每葶着花5一9朵,叶型直立或半弯垂,叶缘锯齿明显,叶面粗糙,野性足,跟蕙兰相似。所以兰界泰斗吴应样在《中国兰花》一书中将其归类干蕙花变种,陈心启、吉占和的《中国兰花全书》也将之归类干蕙花变种。但由于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云、贵、川和广西地区,又在少有人去的高大岩山的箐林里面,所以长期以来没有被认识,随着近年来兰花热潮的推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送春也被带出大山,成为兰界新宠。随着这些年对送春的认识和研究。我认为;送春是一个独立的原生种群,不应归类于蕙花变种。
送春新种梅瓣
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云、贵、川和广西的高海拔地区(800一2000),在贵州一些地区又被称为“春绿兰”。一般叶高40一60公分,叶宽1一1.2公分,叶片碧绿茵爽,蓊郁苍翠,生机勃勃,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香味浓郁,沁入肺腑,在所有兰花中,绿兰和送春的香味是最纯正的,浓而不浊。最好闻的香味(注:绿兰除部分地区差异不香的)。已经越来越受到爱兰人士的垂青和喜爱!发掘出不少好花,其中有梅瓣、红素、红舌、飘门、奇花、蝶花、素心等品种,其中尤其以飘门品种居多。
送春新种素心
过去有些地区也因送春的花常有5朵、7朵、9朵。所以也称呼为五子、七子、九子送春之说。但根据实践下来,花朵的多少受地区环境和种植条件及品种的特性有很大关系,没必要称呼得这么复杂。
秋芝
新种秋芝素
秋芝就是在中秋节期间开花,古时候民间也有中秋看月赏芝兰的传统。
丛生叶6-15片或更多,叶缘具细锯齿,基部狭窄套迭,横切面呈“V”字形,革质坚硬、又名“铁杆秋芝”。
秋芝叶型表面平滑细糯,呈碧绿色,长40—50cm(野生可达80cm以上),宽1—1.8cm。9—11月(中秋、国庆节期间)开花,花葶直立,高过叶丛,着花5—9朵,花清香,基部有紫色条纹,近基部一段具宽约2毫米的膜质边,叶较柔软下垂,基部互相合抱簇生在一起,排在一条线上,迭套成扇形,层层套叠,所以四川等地也称呼叫“套叶兰”。
因成苗叶整齐抱合,再因其叶片多7一15片(有的多达28片)。假鳞茎不明显,就是人们说的没有芦头,不像本属其他种类在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假鳞茎顶端的生长也结束,而是翌年在茎顶可继续发出新叶。也就是说秋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正常3一5年生长期内的老苗也会不停的从抽心叶发出新苗,就其茎的形态而言,应属于假单轴类。主要分布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秋芝“七彩虹素”
秋芝是比较原始的兰类,它生命力强盛,性状稳定,进化缓慢,变异出好花的概率较低,原因是秋芝在与其他兰种杂交的后代仍然显示它的性状,杂交很难改变其原始性状而产生优良的园艺观赏品种,秋芝单靠其纯种之间的进化,由于性状稳定,基因突变能力差,进化比较缓慢。因此,目前已驯化的园艺栽培品种相对其他兰类较少,能得到一品秋芝好花就显得弥足珍贵,秋芝的精绝品种社会存量较少。
秋芝品种中最大的亮点是叶艺,首先,它的叶片套叠成扇形排列,呈优美的弧形,规整而不凌乱,独株成景,有一株一美景,一景一幅画之境,颇具美感!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品种都无法与之媲美,其次,秋芝花多、出架,幽香迷人,观赏价值较高。
秋芝新种极品艺草
由于秋芝成苗较慢,2年才能成苗,发苗速度缓慢,株型优美漂亮,分布不广,具备了兰花“物以稀为贵”之特性,今后会是兰友投资的热点,相信未来真正的高价艺草会出现在秋芝品种上。
艺草的赏点就在于有花赏花,无花赏叶,更有赏叶胜赏花之说。而赏叶的焦点就在于叶片和株形的美感和神韵,在所有线艺兰品种中独具特色!
随着爱兰人群思想的转变及鉴赏识别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来的兰市天价兰花依然是物以稀为贵,以花品论英雄!
绿兰、送春和秋芝都主要分布在西南云、贵、川和广西的一些亚高山地带,生长海拔高度为800—2000米的岩山半山至山顶常绿灌木林下,性喜阴湿。
在辨认绿兰、送春和秋芝三个品种之前,首先要准确认知每一个兰种的特性,因为三个品种都有其近似之处,所以,真正准确确立一个兰花品种,那一定要从花期、叶型、叶基、根系等多方面特征综合考证,而不能单一的凭某一种特征就评判品种是不准确的。
绿兰兰花介绍特征3
绿兰是海南省的乡土树种之一,为木兰科木莲属植物。为常绿乔木。乔木,高达20米,胸径约45厘米;树皮淡灰褐色;芽、小枝多少残留红褐色平伏短柔毛。叶薄革质,窄倒卵形或窄倒卵状长圆形。生于海拔300~1200m 的溪边以及向阳山坡杂木林中。现有种群数量少。
形态特征
叶
叶薄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狭椭圆状倒卵形,很少为狭椭圆形,长10-16 (20) 厘米,宽3-6 (7) 厘米,边缘波状起伏,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沿叶柄稍下延,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疏生红褐色平伏微毛;侧脉每边12-16条,稍凸起,干后两面网脉均明显;叶柄细弱,长3-4 (4.5) 厘米,基部稍膨大;托叶痕半圆形,长约4毫米。
花
花梗长0.8-4厘米,径0.4-0.7厘米;佛焰苞状苞片薄革质,阔圆形,长4-5厘米,宽约6厘米,顶端开裂,两面有粒状凸起,紧接花被片的基部或靠近基部;花被片9,每轮3片,外轮的薄革质,倒卵形,外面绿色,长5-6厘米,宽3.5-4厘米,顶端有浅缺,内2轮的钝白色,带肉质,倒卵形,长4-5厘米,宽约3厘米,肉质;雄蕊群红色,雄蕊长约1厘米,花药长约8毫米,药隔伸出钝或短钝尖;雌蕊群长1.5-2厘米,具18-32枚心皮,顶端无短喙,平滑,基部心皮长7-10毫米,宽3-5毫米,上部的心皮露出面菱形,有一条纵纹,长宽均约5毫米。花柱不明显,每心皮具胚珠5-8颗,2列。
果
聚合果褐色,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5-6厘米,成熟心皮露出面有点状凸起;种子红色,稍扁,长7-8毫米,宽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