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写生花卉线描

写生花卉线描

发布时间: 2022-09-19 21:50:15

① 中国花鸟画的定义

花鸟画

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参见“四君子”。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 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
依的传统。

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态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处,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
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

为此,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
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
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
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

② 青花线描技法流行什么时候

青花线描技法流行于明清时期。
描技法就是用细线表现图案画,线条外形状如铁丝。
比如表现大面积颜色的时候,它不平涂,而是一道接一道地画线,形成平涂的概念,绘画风格比较粗犷,其绘画方式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釉面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清雅秀美。
在运笔上,铁线描行笔慢,压力匀,中锋用笔,线条变化小,实起实收。粗细一致、细劲有力,这种线条的特点画面制作简练而工致,运用流利而挺劲的线条。

③ 如何画好儿童线描写生画

儿童线描写生画是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思考,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用线描的形式细致描绘出来,它既区别于儿童画创作,与写实的写生画又有较大差距,它的教学规律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他们的写实能力随认识发展自然提高。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透视、体积和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依靠感知不断提高。
1、学好线描写生画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观察和特征观察
(1)整体观察就是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观察。线描写生是从局部入手,但在画局部的时候,心里还是要想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能只盯一个地方,例如画自行车,画车头时眼睛也要顾及车轮。
(2)特征观察必须抓特征,细致观察物体形象的微妙差异和本身的结构关系,例如人物五官脸型有长、方、圆不同,眉毛、眼睛、鼻子更是千差万别。像洋娃娃毛绒绒的质感,仙人掌上的小刺等等都要抓住细节,深入刻画。
2、学好线描写生画其次要画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儿童线描写生6—12岁的儿童学习较合适,小学里1—4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最浓,因此老师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发展个性的课堂气氛,培养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老师要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画的基础上,教给他们怎样提高,怎样完整,怎样完美。儿童是依靠感知认识事物的,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开始。让儿童通过观察捕捉形的特征,发现有趣的细节,力求生动,富于美感,不要求形的准确、比例、透视正确。儿童绘画内容本身并不存在难易问题,关键是所画的题材儿童是否感兴趣,像男孩子喜欢汽车、机器人,女孩子喜欢洋娃娃、花卉等,老师用讲故事、儿歌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蔬菜、植物、人物、玩具的直观认识与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兴趣能激发儿童无穷的绘画潜力。
3、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学好线描写生画的关键。多画,不间断的画写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孩子之间相互学习,比较。老师的鼓励肯定,让学生根据感觉去画,用线要大胆肯定,有创意。因为儿童造型能力不是靠单一教技法能学到的,而是依靠直观知觉得到创造性发展的。只有长时间的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才能学好线描写生画。

④ 为什么素描花难画

记得先铺好大关系 不要去随便动那脸部的亮部分 等到最后再画 先重明暗交界线换最软的笔 一直画 画到一定程度继续换硬 直到换到 2H-4H 就可以去画亮部那些浅色调了 <记得换笔 留出亮部>再多说点吧如果你是高中的学生,你更要多注意意识上的培养,从一开始就灌输正确的方法方式,避免以后学生走弯路.首先要眼高手低,要提升自己的眼光,要多看好画,技法不是问题,要用眼光观察,就是说用心观察,而不单纯的用眼睛来看!

要细心体味物体的结构转折,不要只是拘于表面,勤画速写,画画时不要上来就画,做到胸有成竹在动手,不要怕画坏,画的时候要专注,这方面想的多,那方面就想的少,找到自己的目标,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今天学这个人,明天学那个人,画画一定要画完整,不要半途而费,每次自己画完都要贴在墙上和上一张进行对比,不能让上一张的问题还出现在这张上,不要仍自己的作品,记得保留,每天对比,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吸取别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别人的问题也出现在自己身上!

一定要坚持速写!当然画几何形体是为了锻炼学习基本形体的造型能力,开始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交学生打型,对比联系着画,不要让学生急着上调子.要多加鼓励,培养学生的兴趣,接触的画种要多,多拿好画给学生,选择书籍要谨慎,市面上美术方面的书好多,不要乱买!你和学生一起努力吧,就像我说的,要用心用眼光,而不只是用眼睛!

素描的关键!

素描之_线面融合

我们面对的形体,本来是没有“线条”和“点”的,就是我们所感觉到“面”的存在,也是在起伏的千变万化中附着在结构与形体上的。
正对着我们的“面”,侧过去就成为了一道压缩的线条,纵深过去,线条就是成为一个点。这些素描的构成元素,使得我们捕捉对象形体有了得力的手段。但是,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又非常容易过于潇洒的使用线条,而导致流畅的浮躁。在找准形体结构的耐心与枯燥的练习中,我们很难逃避划线的乏味;同时也很难抵挡挥洒的诱惑。
可以说,在素描中我们所划出的任何线条都应该具备形体结构的属性,才具有真正意义。不然,就成为了一根或一组废线;而由这些线条所组成的面当然也成了无意义的脏灰色。可能在写生中也会感到一些灰色的“面”,由于我们的感觉其实还处在错觉时,就误以为是一块“面”而画出来,结果仍然是脏灰色而非形体的一部分。
如何避免这种错误的产生,就需要我们始终以对象的结构为中心,不能被动地照抄对象,而要主动、主观的分析与判断对象给我们提供的绘画元素,透过整体的结构去完整的驾驭被画形体。
我们使用的无论是“点”、“线条”还是“面”,都是一种手段,它们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把它们用在我们所刻划的形体上,就成为了人体结构的元素,最终成为所画人体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什么点线面了。

⑤ 花卉线描图要不要打印

需要。
用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手绘或者用word画都不方便,修改其他很麻烦,没有点美术功底,画的还不好看。
线描图是素描的一种,用单色线对物体进行勾画。在中国绘画中,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线描不仅可以勾画静态的轮廓,还可以表现动态的韵律。用线和空白还可以谱写出一支支和谐流动的线的协奏曲。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有独特的魅力。

⑥ 元代丝织纹样的设计特征

散点式是两宋时期的流行排列方式,指一块块面积较小的花卉纹样散点排列组成连续图案。花卉的外轮廓不再拘束在团窠的形态里面,而是各种自由的姿态。笔者参与分析鉴定的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出土的北宋纺织品中就有不少散搭花的丝织品,如四瓣朵花绫、花卉纹绞经纱(图1)等,后者纹样为两花左右对称成一组的折枝菊花,成散点排列,摇曳生姿。类似的排列在黑龙江阿城金代齐国王墓出土的绿地折枝梅织锦绢绵裙面料、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折枝梅花绮、星点折枝梅花绫上也有反映。
折枝式宋代折枝式构图采用牡丹、芙蓉、山茶等大朵花为主,配以梅花、桃花等小花及叶、蕾等为辅,组成紧簇折枝在画面上均匀布局。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深烟色牡丹海棠花绫(图2)、褐色牡丹芙蓉梅花绫、褐色山茶花罗及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折枝花绮等多件丝织品,均以折枝大花为主,间饰小花,主花写实,枝叶装饰,虚实得当。
缠枝式缠枝式是以缠枝为基本骨架、以花卉等做主题纹样的排列形式。宋代缠枝花写生风格浓郁,多为四方连续。大花分布均匀,枝条处于次要地位,难以分清骨架和主题纹样的区别。如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黑色缠枝牡丹花纱单衣残片(图3),纹样由两朵盛开的缠枝牡丹组成一花回单元。花纹工整秀丽,叶瓣分明,布局饱满[3]。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缠枝牡丹花罗、缠枝花绫、缠枝花卉纱等多件丝织品,也皆为此种排列方式。
几何填花式将琐纹、方胜、球路、龟背、曲水等几何纹样与花卉纹样结合穿插是宋代极为流行的锦缎装饰纹样。几何填花式构图有多种形式,有的以花卉为主花,周围格子中巧妙安排几何小花纹,有的以几何图形为骨架,填各种花卉[4]。如八达晕填花,是中心为八面几何形,由向八面延伸的花团网格组成骨架,在骨架中饰以莲花、灵芝、桃子等纹样的形式。从相关文献来看,《清秘藏》所记宋锦中有八花晕锦,《蜀锦谱》中也有八答晕的记载,都应类此。又如毬路填花,是以圆圆相交为基本骨架,在骨架中饰以各类花卉的形式。《蜀锦谱》中记载有花锦盘毬锦、真红雪花毬路锦等名目。再如“落花流水”纹,是在连续的曲水纹上饰以单朵或折枝的梅花、桃花等小型花朵的形式。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记宋御府名画锦褾所用织锦中,有“紫曲水”一名,并注“俗呼落花流水”[5]。
造型手法与装饰处理特征
写生花宋代丝织花卉纹样造型受画院花鸟写生之风大盛的影响,纹样素材一般直接取源于自然生活中的花卉加以写生变化,似鲜花迎春,摇枝飘叶,栩栩如生。写生花卉在宋代图案中常见有散搭花、折枝花和缠枝花三种形式[6]。前文所述不少出土的丝织品就采用了写生花造型,如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的北宋花卉纹绞经纱(图1)、南宋黄升墓的深烟色牡丹海棠花绫(图2)、南宋周瑀墓的缠枝花绫等。写生花写实生动、恬淡自然的风格成为宋代审美意识的典型纹样程式。
复合花从出土文物来看,两宋时期出现了复合花的大胆创造,即花中有花,叶中有花,显示出设计的别具匠心。如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黄褐色牡丹花心织莲花罗、浅褐色芙蓉叶内织梅花罗(图4),以复瓣的牡丹、芙蓉折枝花为主体,一件在主花花心部位套织莲花、一件在芙蓉叶子上填织梅花。又如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以两朵大牡丹花为主体的缠枝牡丹花罗,小花穿插枝头,摇曳多姿,叶内填饰梅花折枝,错落有致。这些复合形式的图案主花写实、枝叶装饰、虚实得当,是写实与装饰手法相结合的佳作。
四时花四时花指以春夏秋冬四季的多种花卉组成图案,以示完美之意。陆游《老学庵笔记》[7]记载:“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女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福州黄升墓的一件用于被面的深褐色杂花绮(图5),将牡丹、芙蓉、荷花、梅花等不同时节花卉和谐排列成四方连续。另一件用于裤子的褐黄色杂花绮,纹样以牡丹、海棠、梅花等多种穿枝花组成,花纹明朗丰满。江苏常州武进南宋墓和江西德安周氏墓也出土了四时花遍地的花罗织物。
情景花情景花指将花卉与鸟蝶瑞禽等相结合的情景纹样,如婴戏、花鸟等图案。这类图案反映出宋人追求富贵荣华、福禄寿喜、连生贵子等传统思想对丝绸艺术的影响。花卉婴戏题材如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金黄色牡丹莲蓬童子绫(图6),纹样以牡丹、莲蓬为主体,用攀枝童子作陪衬,并以缠枝串通,整个图案布局和谐,线条流畅。穿花动物题材如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褐色狮子藤花绫、棕色“富”狮子滚绣球藤花绫、深褐色仙鹤藤花绫等。
文人花将“岁寒三友”———松、竹、梅安排在同一幅丝织纹样中,是宋代丝织纹样文人风格的典型代表。在德安周氏墓和福州黄升墓都有此类题材织物出土。如在黄升墓出土织品中有一件用于夹衣面料的棕黄色纹纬六枚提花缎,满地花枝纹样以松针、竹叶、梅花为主题,以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植物的结构特点。
色彩特点从传世的纺织品和人物画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花卉纹样丝织品配色深受时代审美思想的影响,总体色彩倾向于清淡柔和、典雅庄重。不喜用鲜艳华丽的饱和色和对比强烈的配色,较多采用深浅不同的茶色、褐色、棕色、绿色、藕色等两种色的调和色,再配上白色图案,呈现淡雅柔和的色彩效果[8-9],与写实化的纹样造型相协调。
宋代丝织花卉纹样在现代丝绸家纺中的设计实践
传统美和时代美的结合是设计产品成熟的标志。将宋代丝织花卉纹样经过适当的变形和改造,应用到现代的家纺设计中,以现代的织造方式呈现出来,既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能提高现代纺织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设计主题与定位宋代丝织花卉纹样清新脱俗、洒脱典雅,这种风格正迎合了现代人渴望返璞归真,随心自在的心态。本设计通过运用宋代丝织花卉等纹样元素,结合现代表现手法,展现出庄严中透着活力,典雅中透着时尚的文化风情。设计定位为高端丝绸家纺,织花面料经纬纱线均选用桑蚕丝,采用低纯度的经典颜色为主色调,表现高雅脱俗的古典风格。
图案设计整套家纺的图案设计以花卉纹样为主,从宋代经典的丝织纹样中提取花卉和几何纹等元素,借鉴它的造型规律和特点,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主纹样设计运用现代装饰变形技法将宋代织物中的花头进行变形,还将现实中的花卉进行宋代风格的重构,形成适合现代床品的牡丹、月季、茶花等几种花卉形态。同时配上宋代生色折枝花特有的纤巧的枝条,自然写实的叶片,叶盖枝,枝连花,花生叶,形成柔美的花卉纹样。在构图上,舍弃宋代丝织品较均匀式的构图,地部引入现代的不规则条纹骨架,骨架内以“卐”字变形纹满铺,上层以大小不等的圆为纹样框架,在大圆中填入精心设计的宋代风格四时花卉形态,每个圆中的花卉图案各不相同,部分枝条从圆形里延伸出来,穿插于各圆之间,增加联系、填补空隙。主纹样设计稿见图8,主要用于被套、被面等。
辅纹样设计辅纹样图案主要提取主纹样中的一些元素,比如几何形的底纹,经典的花头等,以达到配套呼应的效果。其中辅纹样一(图9)为靠垫的独幅适合纹样。对角处以现代流行的线描花方式,勾勒出宋代经典的牡丹、山茶纹样。两花之间用块面状的波点纹肌理填充,体现出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辅纹样二(图10)为抱枕独幅设计纹样,辅纹样三(图11)主要用于枕头、床单等,皆以“卐”纹变体呼应整体设计。
色彩设计根据2012—2013年中国家纺流行趋势,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家纺产品色彩,一类会运用绚丽鲜艳的色彩,另一类则主要倾向于运用温和的调性。新种类的颜色被不断地开发出来,被设计师大胆地运用到设计中去,而经典的颜色则被在新的图案中重新演绎。本设计选用与宋代丝织品色调相和谐的咖啡色和米色为主色调,搭配如墨绿之类的比较沉稳的颜色,再配以小面积的亮色作为点缀,体现内敛典雅的古典特色。
织造工艺整个产品系列包括四款面料,经线选用[22.2×24.4dtex×1(1/20/22D)厂丝80捻/10cmS×2]68捻/10cmZ(米白色)桑蚕丝,经密为1140根/10cm;纬线选用22.2×24.4dtex(1/20/22D)×3(3/20/22D)桑蚕丝,颜色根据不同设计进行相应选择。选用主纹针数为96000针的电子提花机织造,单造单把吊装造。
组织设计说明主纹样、辅纹样一和辅纹样二面料,为纬二重产品;辅纹样三面料,为单层产品。组织以加强缎纹为主,配合斜纹等组织,表现色彩的不同深浅层次,以主纹样面料为例,做具体说明。主纹样面料甲纬选用咖啡色,乙纬为墨绿色。纹样设计,咖啡色有5个层次,米色2个,绿色2个。最深的咖啡色,仅用甲纬难以达到效果,所以使背衬的墨绿色纱线故意露出来,加深整体颜色,甲纬8枚纬缎背衬乙纬横向的加强四个组织点的8枚加强纬缎;第二层次的选用甲纬12枚纬缎背衬乙纬12枚经缎;第三层次,甲纬横向的加强2个组织点的12枚加强纬缎背衬乙纬12枚经缎;第四层次,甲纬1/5斜纹背衬乙纬6枚经斜纹来表现;最浅的咖啡色,甲纬横向的加强四个组织点的8枚加强纬缎背衬乙纬8枚经缎。米色两个层次,分别选用甲纬8枚经缎背衬乙纬16枚经缎,甲纬12枚经缎变化组织背衬乙纬12枚经缎。绿色两个层次,分别选用乙纬12枚经缎背衬甲纬12枚经缎,乙纬横向加强三个点的12枚变化纬缎背衬甲纬12枚经缎。上机织造下机面料成品由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制织。
款式设计及效果模拟本套丝绸家纺产品由一件被套、两个靠垫、一个抱枕、两个枕头和一件床单组成。款式设计上,以主纹样为被套表面,外围拼接较主纹样地部颜色稍浅的纯色面料。被套内面则用浅咖啡的纯色面料。靠垫以辅纹样一织花面料为主体,图案居中,缘镶滚边。抱枕以辅纹样二织花面料为正面,四角加饰小型盘长流苏。枕头采用拼接方式,以浅咖啡色纯色面料为主体,一侧拼缝辅纹样三织花面料。床单采用与枕头相同的浅咖啡色纯色面料为主体,三边拼缝辅纹样三织花面料。

⑦ 自己画的黑白花朵线描画拿去摆地摊会有人买吗

黑白线描画,挺难的,毕竟人是视觉动物,喜欢有颜色的。
但如果你的作品确内实有亮点,很优秀,也能卖容出去。
同时,在哪摆地摊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尝试在学校附近摆一摆,小学,初中,高中都行,尤其是上下学的时候。
做个简单的框架,表一下更好看点

⑧ 少儿美术线描教程:不规则花卉线描课件步骤

第一步:

先画花朵的外形,是小波浪线的的画法,之后画花枝和叶子。

第二步:

装饰第一朵花朵的内部,可以多画几层波浪线装饰,中间画个小花朵。

第三步:

加重线条的装饰。

第四步:

用简单的线条装饰小花朵的内部。

第五步:

装饰第二朵画,线条的装饰可以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第六步:

用线条装饰叶子。

第七步:

在两朵花的周围再画些植物,让孩子自己想着画。

第八步:

涂色,涂好颜色,作品完成。

⑨ 工笔画底稿,线描必须有彩图最好是花卉的大家的

我觉得可以网络下 去打印的地方答应出来。我们现在在画工笔山水,我打算去打印

⑩ 中国线描艺术发展历史

2007年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的成立和2008年5月“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的举办,是21世纪初期中国美术界值得关注的两件盛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传承与拓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线描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线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原始岩画、彩陶纹样、古代瓶画、壁画、帛画等。西方传统绘画的素描(drawing),虽然可以纳入广义的线描范畴,但其概念却似乎比线描(line drawing)宽泛,甚至近代人们通常把传统中国画的线描——白描也归为素描的一种。尽管作为绘画技法,素描无所谓中西,东西方画家都可以采用,但在历史上东西方传统绘画毕竟属于不同的造型艺术体系。一般说来,东方传统绘画以线条造型为主,西方传统绘画以素描造型为主。西方传统绘画的素描,固然也是以单色线条描绘物体,但更加注重模仿对象的写实性塑造,注重明暗光影的立体感形式结构;而东方传统绘画的线描,则更加注重线条自身的程序化表现,注重虚实疏密的平面化装饰效果。印度壁画和细密画、波斯细密画、日本浮世绘,都属于以线条造型为主的东方传统绘画体系,中国画更是东方传统绘画的最典型的代表。

传统中国画的线描称为白描或白画,特指用毛笔墨线勾勒物象、不着色彩或略施淡墨的画法,多用于人物、花鸟。这种纯粹的毛笔墨线画法,是传统中国画笔墨造型的骨干,用笔与书法相通,“运墨而五色具”(张彦远),富于传神写意的表现力、单纯空灵的抽象美和黑白交响的韵律感,堪称中国美术独特的创造。在中国美术史上,顾恺之、曹仲达、吴道子、武宗元、李公麟、梁楷、赵孟坚、王绎、张渥、陈洪绶、任伯年诸家都擅长白描,其中北齐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密体)、盛唐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疏体)笔法最负盛名。历代名家传世的白描作品,包括寺观壁画粉本和木刻版画插图,至今仍是初学线描者临摹的模板。明清时期的绘画启蒙读物,把历代白描人物衣纹概括为高古游丝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折芦描、柳叶描等十八种描法(有人又归纳为铁线描、兰叶描、减笔描三类),坊间还刻印了不少白描花卉图谱。这些从自然生活和书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线描程序,形成了传统中国画线条造型的规范,标志着中国画线描技法的高度成熟,但也束缚了中国画线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如现代中国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美学散步·论素描》)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改革开放新时期孕育着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理想,当代中国艺术出现了分化与整合的多元发展局面,曾经衰落的民族艺术传统画种纷纷独立和复兴,同时又整合了其它画种的可利用资源。当代中国线描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也已经呈现复兴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的自觉和艺术创作的繁荣。21世纪初应运而生的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和“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就是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会长李魁正先生,为推动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传承与拓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李魁正先生身兼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等职,他不仅是富有创新意识的画家,创作了大量线描作品和精致的工笔花鸟画,又开创了“现代没骨”和“写意泼绘”画派,而且是富有理论素养的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线描艺术研究,出版过《中国白描·花鸟现代卷》、《中国当代线描艺术·花鸟篇》等专著,发表过多篇关于中国线描艺术的论文。他认为:线描(白描)一直是中国画主要的造型表现手法,具备表现形体、质量、光色、情意的功能。而中国古代线描往往依托于壁画粉本和版画插图,后来线描又往往依托于连环画稿,或者线描仅仅作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练习,仍处于附属地位,很少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来进行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线描艺术的发展。今天,我们应该在传承中国画传统白描艺术的基础上推进当代线描艺术的发展,也应该吸收世界各国古代和现代线描艺术的优长,创造符合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和审美需求的线描艺术。为此,他在教学中还倡导以“意象写实”的线描手法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写生的理念。李魁正先生的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为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全方位拓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当然,要完整地建构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独立的绘画语言体系,还需要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的同仁与美术理论家们长期合作,从技法层面到精神层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线描艺术的传统,研究东西方各国线描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也需要及时总结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创作的新鲜经验。

“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是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的线描艺术大展,展示了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创作的繁荣盛况和最新成果。本届展览的名称“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把线描艺术界定在中国画范围之内,参展作品以毛笔墨线的白描作品为主,表明了展览组织策划者对传承和弘扬中国画白描艺术传统的主导意向。同时,入选的作品特别是大量“意象写实”线描写生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又给中国画白描艺术传统赋予了新意,注入了生机。根据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感的需要,不论是工笔线描还是意笔线描,都突破了中国画传统的线描程序,丰富了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表现语言。从本届展览的参展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名家和新秀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而这些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又为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全方位拓展准备了条件。

热点内容
梅花灯灯罩 发布:2025-09-23 05:38:15 浏览:49
荷花边婚纱 发布:2025-09-23 05:33:03 浏览:67
安阳盆栽绿植租赁 发布:2025-09-23 05:21:49 浏览:435
矢量牡丹花 发布:2025-09-23 05:09:46 浏览:729
历代插花书籍 发布:2025-09-23 05:05:24 浏览:392
药曲丁香散 发布:2025-09-23 05:04:46 浏览:862
墙绘樱花 发布:2025-09-23 04:29:25 浏览:998
花卉展览设计 发布:2025-09-23 04:28:52 浏览:107
兰花荷奇价格 发布:2025-09-23 04:28:37 浏览:505
樱花庄3 发布:2025-09-23 03:33:37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