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花卉有哪些
1.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哪些
1、杜鹃花
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2. 地被花卉有哪些
红花酢浆草
紫三叶酢浆草
白车轴草
虎耳草
八仙花
3. 常见的草坪草和地被植物分别有哪些
常见草坪草,
常见的冷季型草种类如高羊茅、紫羊茅、剪股颖、早熟禾、黑麦草等。
常见暖季性种子,狗牙根、马尼拉、天堂草、结缕草、野牛草、假俭草、马蹄金、白三叶、假俭草、钝叶草等。
地被植物,各类地被花卉、
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
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
宿根观花地被植物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
水生地被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藤本地被植物,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金银花等。
4. 地被植物有哪些植物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什么
1、杜鹃花,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2、三叶草,三叶草是多种拥有三出指状复叶的草本植物的通称,主要包括豆科的车轴草属和苜蓿属、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属中的某些种类。主要分布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态。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旱、耐寒。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粘性土壤生长。
3、凤尾竹,凤尾竹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凤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盆栽的培养土以腐叶土1份、园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合配制而成。忌粘重、碱性土壤。
4、常春藤,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在南方各地常作垂直绿化使用。多栽植于假山旁、墙根,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阴性藤本植物,也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盐碱。
5、金银花,金银花,正名为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适应性很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深厚沙质壤上生长最佳,每年春夏两次发梢。
6、凤尾蕨,凤尾蕨喜欢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忌涝,要求荫蔽、空气湿润、土壤透水良好。较耐寒,生长适温为10-26℃,越冬温度可低至0-5℃。产中国及于欧洲、非洲。生于竹林边、河谷、墙壁、井边、石缝和山林湿地处。
7、慈姑,慈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以球茎作蔬菜食用。可以吃。也作茨菰。
5. 地被植物有哪些
1、南天竺
6. 地被月季的品种介绍
地被月季是一种根系发达、长势强壮的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它的生长不同于现代的传统月季,它是贴着地面生长的。而且它的生长速度也是非常快,地被月季的品种多样,主要有赛维拉纳、无限、蓝梦以及棕榈公园等。
1.地被月季的绿化作用
地被月季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在全国的分布也是比较广泛的。它的绿化效果其实并不会比传统的月季差,地被月季与其它的月季花一样,它是四季常青的,而且花期也是出了名的持久,花色表现的多样,但是花色都是很鲜艳的。
7. 常用地被植物有哪些
常用地被植物:麦冬、草坪、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野牛草、结缕草、马尼拉、白三叶、铃兰、葱兰、小叶扶芳藤、草花、野花组合等等。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草坪草是最为人们熟悉地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在地被植物的定义中,使用“低矮”一词,低矮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又有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它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m以下,也视为地被植物。
8. 地被植物包括哪些
很多人都听说过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有哪些?今日就由PChouse为你一一解答。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地被植物主要有南天竺、沿阶草、红花艽兰、含莓、红花酢浆草、吉祥、虎耳草、葱兰、白芨、紫叶酢浆草、鸢尾、络石、蔓生月季、筋骨草、细叶麦冬、德国鸢尾、花叶络石、美人蕉、美丽月苋、铺地麦冬、射、三叶地锦、美女樱、金边玉簪、阔叶麦冬、大花萱草、五叶地锦 、丛生福禄考、紫萼、富贵草、金娃娃萱草、天目地黄、花叶蔓长春 、活血丹、月苋草、红花石蒜、地被石竹、紫露草、花叶活血丹、铺地柏、黄花石蒜、大叶无风草、火炬花、芒草、石韦、换地锦、奥地利石竹、紫金牛、班茅、花叶玉簪、忍地笑、醉鱼草、紫花地丁、蛇莓、玉簪、各类蕨、金叶过路黄、鱼腥草。
9. 常见的地被花卉有哪些
一、水仙 学名:Nevcissus Tazette Var·chinensis Boem. 别名:雅蒜、天葱、水仙花。 科属:石蒜科水仙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卵圆形鳞茎,外被棕褐色皮膜。基部着生白色须根,叶基生,带状而扁平全缘,粉绿色,花茎直立伞房花序着花4~8朵,花被6片,白色,内有杯状黄色副冠,花冠高脚蝶状,花期1~2月。蒴果。 变种、变型及品种: (1)金盏银台:单瓣,花被白色,副冠黄色。 (2)玉玲珑:重瓣品种,副冠瓣相间,黄自相间。 习性:原产意大利,我国福建、江苏等省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多雨的地方。喜水,耐大肥,喜阳光充足。 繁殖栽培:一般采用分球法繁殖。 用途:水仙传统名花,深受群众欢迎。自古以来,多用于盆栽水养,置于几案上,供观赏和装饰。 二、唐菖蒲 学名:Gladioluds hybris Hort. 别名:菖兰、十样锦、十三太保。 科属:鸢尾科唐菖蒲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形,外部有膜质或纤维质的褐色外皮,叶剑形,花梗长而粗壮,自叶丛中抽生呈穗状花序,着生数朵至十余朵,花被6枚,花冠简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白、紫、蓝等深浅不一或复色。花期6~10月。蒴果。 习性:原产非洲和地中海沿岸。耐寒性不强,夏季喜凉爽气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水涝和粘重土壤。 繁殖栽培:采用分球繁殖,培育新品种也用种子繁殖。 用途:是切花主要材料,也是制作花束,花篮等不可缺少花卉。 三、美人蕉 学名:Canna indica L. 别名:红艳蕉,县华。 科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 形态:多年生肉质根茎,株高10~150厘米,叶阔椭圆形、羽状脉纹,总状花序顶生,花瓣3枚,狭长而卷曲,雄蕊5枚,变形呈花瓣状,呈黄、红、橙、粉等色,具有各种条纹和斑点。花期6~10月,蒴果,外面有无数刺状突起。 习性:原产美洲、亚洲热带。喜高温,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土壤、耐湿、不耐霜。 繁殖栽培:春季分切根茎法繁殖。播种多用于培育新品种,3~4月将根茎挖出分切,每段有2~3个芽。 用途:布置花境、花坛、庭院等。亦可盆栽观赏。 四、大丽花 学名:Dahia pinnata Cav. 别名:大理花,大丽菊。 科属:菊科大丽花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纺锤状肉质块根。叶对生,1~3片,羽状深裂,裂片卵形,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单层或多层。形状有筒瓣、卷瓣、平瓣等,中央管状花,花期7~10月。花色较多,瘦果。 习性: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不耐寒又畏酷暑,喜阳光充足,干燥凉爽的气候。 繁殖栽培:以扦插和分根繁殖为主,培育新品种时采用播种。扦插在3~5月进行,3月将块根种植催芽,芽长到6~7厘米时,剪下扦插,可扦插到5月为止。 用途:布置花境、花坛、庭院、草坪、矮生品种可盆栽布置室内及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