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国画花卉大师

国画花卉大师

发布时间: 2022-05-24 10:56:50

㈠ 中国近现代顶级的国画大师都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的顶级国画大师有:
1、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他工笔画到顶,写意画达峰,工写结合成为大师。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齐白石画册》多种。
2、傅抱石(1904—1965)祖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
3、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原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4、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等。林风眠(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5、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6、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7、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是我国现其代杰出、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8、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9、蒋兆和(1904.5.9—1986.4.15)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是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饰的画笔表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他创立了中国画造型基础课和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直接培养或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人物画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不仅充实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瞩目,成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出版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蒋兆和画选》等。发表有《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等论文。谁可为悠悠中华魂?譬如胡适,譬如鲁迅,譬如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㈡ 近代花鸟画大师——王雪涛有哪些作品你知道吗

王雪涛(1903--1982)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以小写意花卉草虫著称画坛。其笔下的作品,笔墨洒逸、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极富笔墨情趣。

王雪涛曾认真谈述花鸟画在意境创作中的画情、画理、画趣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情和趣是画家自身的感情。“中国绘画传统是注重写意的,如同京剧艺术一样,不拘于机械地再现对象,更要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着意于创造意境以感染观者”。“一幅画的内容是好的,但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要画得引人生情,画家要先自动情。”

㈢ 画梅花最有名的画家

1、董寿平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东方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他笔下的朱砂红梅堪称绝技,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的雅誉。

2、王雪涛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

3、陈半丁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画家。以写意花卉最为知名。他的作品融明、清各家花卉技法之长,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古朴沉着的色彩来表现花卉鸟兽。

4、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著名岭南画派大师,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世称“关梅”。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因而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5、田世光

田世光(1916—1999),中央美院教授,张大千得意弟子,现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大师。

6、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7、谢稚柳

谢稚柳 (1910-1997),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及书画的鉴别。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

8、黄幻吾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罕翁,是活动于上海的岭南画派名家。创作取材广泛,手法多样,山水、花鸟人物无不见长,构图新巧,笔墨酣畅,设色雅丽,画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赏。

9、陶冷月

陶冷月(1895—1985),擅长山水、花卉、走兽、游鱼,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也是写梅花的高手。

10、谈月色

谈月色 (1891—1976),民国传奇女子,工诗善书画,精于篆刻,其画梅驰誉海内外。

梅花在冬春季节开,和兰花、竹子、菊花一起称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㈣ 古代国画花鸟最厉害的人

黄筌(约903-965),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黄筌多画宫中异卉珍禽,徐熙多写汀花水鸟,故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谚,对后世花鸟画影响极大。又因黄筌及其子居宝、居寀,弟惟亮等画格调富丽,遂成为北宋初翰林图画院优劣取舍标准,被称为“院体”。
2、五代后蜀 黄居寀

黄居寀(933-993以后),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之子。善画花鸟山水。黄筌父子之画艺,在北宋初期尚成为图画院评定优劣之标准。

五代后蜀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台北故宫藏

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

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布局,有著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五代后蜀 黄居寀 花鸟

五代后蜀 黄居寀(款)玉堂富贵图

3、五代南唐 徐熙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擅画江湖间汀花、野竹、水鸟、鱼虫、蔬果,独创“落墨”法,一变黄筌细笔钩勒,填彩晕染之法。大师谢稚柳的落墨山水就出自徐熙的“落墨”法。

因不屑于踏入仕途,终生置于画院之外,故后人称他“江南处士”或“江南布衣”。

五代 徐熙 玉堂富贵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玉堂富贵》此图是一幅竖轴画,画中牡丹、玉兰、海棠布满全幅,花丛间有两只杜鹃,图的下方,湖石边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的野禽。

枝叶与花鸟,先用墨笔勾出轮廓,然后再敷以色彩。玉兰、牡丹、海棠,白的淡雅,粉的娇媚,在石青铺地儿的映衬下,更现端庄秀丽之气韵。这种满纸点染,不留空隙的画法,显然是受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4、北宋 崔白

崔白,北宋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一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的浓艳细密的画风。

宋 崔白 双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秋野景物,草树坡石,布置生动,而秋风飒飒竹树摇撼,山草皆靡,风势甚烈。整幅画面诗意之浓郁,有声有色,真堪称一幅“西风颂”了。而体物之精,笔势欲动,诚如黄庭坚称崔白之画为“盗造物机”,大得自然野趣,偶然着笔,巧夺天工。

北宋 崔白 雄鸡傲睨图

作品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左侧三雀,已经憩息安眠,处于静态;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本幅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维妙维肖。

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鸟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澹,苍寒野逸。此图树干的用笔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浑然不分,造型纯以墨法,笔踪难寻。虽施于画上的赭石都已褪落,但丝毫未损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于绢素之外,有师法徐熙的用笔特点。

北宋 崔白 秋浦蓉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 崔白 沙渚凫雏图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5、宋徽宗赵佶

赵佶是一位艺术家皇帝,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研。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芙蓉锦鸡图》是中国历代经典名画中的精品,风格殊异、妙笔纷呈。

《芙蓉锦鸡图》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天赋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使用笔和设色这两大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元素达到完美的统一,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所描绘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使其作品栩栩如生、流传千古。

宋徽宗赵佶 五色鹦鹉图

宋徽宗赵佶 腊梅双禽图页

宋徽宗赵佶 梅花绣眼图

6、明初 边文进

边文进,即边景昭(约1356-约1428),为明初重要的宫廷花鸟画家,画风延续北宋黄筌画派工笔重彩传统,并融合南宋院画风格。

明 边文进 三友百禽图

边文进的这幅《三友百禽》最能体现他的绘画特色。画中近百只禽鸟,品种各异,而且都能找到真鸟的原型,生物学家皆能一一叫出它们的名字。

百鸟皆各具姿态,有飞有翔、有立有起、有跃有跳,或露或藏,或高瞻远瞩,或转首探望,或啄或叫,或自理羽毛,或追逐嬉斗,无一重复,非具有高度的观察能力和精绝技巧者不能达。

《三友百禽》鸟的画法不但继承了南宋的传统,更上追到五代黄筌的画法,勾勒后着色,着色后再加勾,色与墨皆比黄筌画得厚,但比南宋画秀雅,从中可以看出明代的气息和边氏自己的风格。

明 边文进 四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边文进 花竹聚禽图 上海博物馆

明 边文进 双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明代 吕纪

明代的吕纪(活动于1439-1505),以花鸟画著称,他的花鸟设色鲜艳,生气奕奕,被称为明代花鸟画第一家。

吕纪绘画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略淡彩,用笔较为豪纵,另一类则是设色浓丽,用和工致,具有富丽的宫廷装饰趣味。

明 吕纪 杏花孔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以一姿态优雅的盛开杏花树圈围出一对姿态各异的孔雀,周围红白牡丹盛开,树梢麻雀跳跃,画面用色华丽且细致,整体呈现一既优雅又不失热闹的景象。杏花为春天的象徵,孔雀与牡丹意指富贵,而「雀」与「爵」谐音,则暗示高官禄位,为原本富丽堂皇的表现更添吉祥寓意。

明 吕纪 秋诸水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烟岚迷漫的秋夜,明月半悬。芙蓉、芦苇坡地栖息豆雁四只,三已入眠,一对月长鸣。

幅中画花鸟的笔法工细而不刻板,画坡石则写意。不但表现雁群夜间栖息时,由一雁警戒守夜的习性,也画出秋夜的凄清,并寄托著借时、借景抒发情怀的心境,是表现吕纪结合工写,擅于掌握情境气氛特色的代表作。

明 吕纪 毛鸡图

明 吕纪 秋诸水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萧疏雪景,江天如墨。群凫畏寒相依,多已入眠,衰柳上栖息著冻雀寒鸠。作者充分掌握真实情境的氛围,令人体现冬日的寒意。笔墨色泽展现吕纪浑厚的风味,但更为朴实简洁,和其别的作品相比较,更添一层古朴的趣味。

8、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

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荷石水禽图 旅顺博物馆藏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野塘双雁图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巨石苍鹰

9、清 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清代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

清 郎世宁 锦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郎世宁 仙萼长春图册

10、清 沈铨

沈铨(1682-约1760),清代画家。沈铨以花卉、翎毛见长,亦擅仕女。其花鸟画远宗“黄家富贵”,师法吕纪,从明代院体脱颖而出,笔墨工致,设色艳雅,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达到了一般画家难以企及的“有声有色”的境界。

㈤ 洛阳牡丹国画大师有谁

牡丹国画大师当代有王一容,石开,仇谷,张洪山等人,这些人的牡丹画创作都很厉害,深受人们的好评,我家里挂的一幅富贵长春图,就是当代十大具有影响里的画家石开的作品。

㈥ 国画牡丹大师

我给你推荐一个:
闫霞,笔名,烟霞如云,号,聚贤庄庄主,1953年11月13生于西安,闫霞钟爱牡丹更爱画牡丹,把牡丹的精神渗入画中,国色天香,浓香欲醉人,思云梦雪,一帘幽梦,等作品神形兼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多年来荣获奖项不计其数,被国际友人及军警和国家政府收藏,被称为书画风云人物,最具收藏潜力书画家,慈善书画家,国际知名文艺家,爱心大使,等等光荣称号,07年国家文化部为其颁发评估证书,被大家称为牡丹仙子
中国西部书画艺术支教队的创建人,领队
中国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画师
中国陕西书画院院士
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西部书画名家网书画协会副会长
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
台北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终身任期
中国陕西助残基金会理事
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

㈦ 请帮忙列举点著名国画画家

一、著名山水画家
傅抱石:我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贫,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迁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1965 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关山月(1912.9—2000.7),原名关泽霈,中国著名山水画家。1912年10月25日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师,其绘画才能被高剑父发现,遂被吸收入春睡画院学画。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南文艺学院教授兼中南文联美术部副部长、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副校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学位考试委员会校外委员。
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大型国画,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大厅,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在这里和外国元首会谈。

二、著名花鸟画家
于非暗(1889~1959):中国画家。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任职于故宫古物陈列所,临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绘画,打下了较深的传统根基。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
他原名于照,字非厂,别署非暗,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山东蓬莱人,母系为爱新觉罗氏。于非暗幼时读过私塾1908年入满蒙高等学堂,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一年后任教于北京市立第二小学,兼任及北京《晨报》美编,同时随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写有《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书,影响颇大。1935年到故宫古物陈列所(今故宫博物院)工作,临摹、研究了故宫收藏的大量绘画,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此时他担任古物陈列所附设的国画研究馆的导师,并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华北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相继担任了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画师、副院长等职。
俞致贞、刘力上等当代中国花鸟画大师都是他的弟子。

三、工笔牡丹著名画家
于非暗:工笔牡丹属当代第一。不用多介绍了。您输入这个名字搜索就知道了,里面也有他的工笔牡丹图片。
俞致贞:(1915-1995.5.)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擅国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34年拜于非暗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1937年入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临摹研究历代名画,以宋元工笔花鸟为主,兼学画史、画论并研制国画颜料,历时八年。1946年遵于非暗之命至成都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次年调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4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教授,1964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金碧茶花屏风。 1971年至1984年为钓鱼台国宾馆绘制巨幅工笔花鸟画。1983年与刘力上为紫光阁绘制巨幅《荷塘清趣》。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艺美院咨询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 。 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作品有《沙果双鹊》、《荷花》、《耄耋图》等 。出版有《荣宝斋画谱——工笔花卉》、《俞致贞画辑》、《工笔花卉、草虫技法》、《美术画库——工笔花卉技法》(与刘力上合作)、《俞致贞、刘力上画集》等专集、专著。六十年代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
四、写意牡丹著名画家
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1957 年任该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花鸟画已达到一个艺术高峰,至今无人出其右。上世纪 80 年代初,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花鸟画》,王雪涛别具一格的花鸟技法被重点收录其中。

㈧ 中国10大国画画家都有谁

最著名的是东晋顾恺之,被称为“画圣”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王冕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放牛,家贫,但好学如痴,读书不倦。常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渐深。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绝士途。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渡长江,过淮……夏圭夏圭作品夏圭,字禹玉,活动於西元1180~1230年前后,浙江钱塘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只随手画画,奇特突出。山水构图喜欢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时人称为「夏半边」。善长卷铺陈。其作品有《溪山无尽图卷》、《溪山清远》、《松溪泛艇图》、…等。作品中画面空白的部分比马远,更有辽阔平远的气势。……蓝瑛蓝瑛作品蓝瑛(1585-1664),一作(1585-约1666)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画假沈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有人许其与文征明、沈周并重。其作品有:《渔乐图》,仿梅花道人,……徐渭徐渭作品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於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现藏南京博物院《杂花院》,全画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13种。情意所至,气势豪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仇英仇英作品仇英(约1509-1551)明代杰出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长期住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图黄纸,落笔乱真。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观、舟车之类,皆秀雅鲜丽。他以广泛的题材和工整细丽的风格,适应当时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长人物画,创历史风俗的新格。画风流丽纤巧,为当代人物画的师范。画山水,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工巧入神。他临摹的古画……唐寅唐寅作品晋昌唐寅伯虎子畏六如居士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举应天解元.后应进士试,因科场案而被革黜。赋性疏朗,任逸不羁。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於桃花坞,曰桃花盦,日饮其中。其学务穷研造化,於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奇趣时发,或寄於画。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巘,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自……倪瓒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初名廷,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氏等。家豪富。元末卖去家产,浪迹江湖。平生好学,工诗、书、画。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学荆、关,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简率荒寒。他的画风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季四大家”。书风简淡清逸,有《淡室诗》、《自书诗稿》等多种书迹存世。……燕文贵燕文贵北宋画家。文贵-作贵,吴兴(今属浙江)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太宗(976-997)时游汴京(今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所作山水,极富变化,人称“燕家景致”。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樯、帆、槔、橹及舟人指呼奋踊之状,风波浩荡,岛屿相望,有咫尺……黄公望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工书法,通音律,精山水画。首创浅绛山水,自成一家,后世尊为南宗画坛圭臬。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富春山居图》为其代表作。……范中立范中立作品北宋画家。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称为“范宽”,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常往来汴京、洛阳,天圣(1023-1032)中尚在。山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所作落笔雄健凝炼,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

㈨ 当代有影响力的国画名家有哪些

柳子谷,李苦禅,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傅抱石、黄宾虹、张大千等
钱松岩、关山月、范曾、苏葆桢、程十发、陆俨少、赵绪成、盖茂森、田园、喻继高、宋玉麟、卢星堂、傅二石等

㈩ 有谁知道国画大师陆柳非的详细情况

陆抑非
编辑

陆抑非(1908-1997),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江苏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并曾任浙江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
目 录
人物简介
1人物年表
2艺术成就
人物简介

陆抑非,名羽中,字抑非,别号非翁,斋名崇兰草堂。江苏常熟人 。早年就读于苏州桃花坞中学,後因病辍学,从李西山习花鸟画。1931年初,由朱屺瞻介绍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助教,先后达十五年,并兼任于新华艺专、苏州美专。1937年在沪举行个人画展,此间得览内兄孙伯渊收藏的古名画,并在张大千指教下进行临摹。後拜吴湖帆为师,又三次参加“梅景书屋”画展 。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六十年代初应潘天寿院长之聘,受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画院、浙江画院画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省政协委员。擅花鸟画,尤以牡丹为长。作品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寿桃图》等。著有《非翁画语录》。[1]
另:《八卦楼记》(新)
当代著名辞赋家金学孟游历周村时所作。
1人物年表

1908年3月31日
(星期二 农历 一九零八年二月二十九 戊申 猴)
生于江苏常熟前辛巷,名翀,字一飞。
1913年——1923年
在家乡常熟读小学、初中。
1921年
从师李西山。
1923年9月——1925年7月
入苏州桃坞中学读高中。
1925年夏——1928年
未入高三,高二升高三暑假时因咯血辍学。养病于常熟虞山三峰寺。
1919年——1931年
陆抑非
陆抑非(2张)
从师陈迦 。
1930年
随父母从常熟到上海。
1932年——1947年
由朱屺瞻介绍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花鸟教授,前后十五年。
1933年——1934年
由马万里介绍兼任上海省立上海中学(海潮寺)花鸟选科教授一年。
1933年
于上海四泾路利利公司开“陆一飞画展”
1934年——1936年
兼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花鸟教授,抗战时停办。
1934年
陆一飞与孙淑渊喜结良缘。
1934年——1937年
出版《陆一飞花鸟画集》《陈迦盦、陆一飞合集》《陆一飞画集(山水花鸟)》。
1935年——1937年
在上海寓所办飞声国画函授学校,因抗战停办。
1937年6月
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
1937年下半年
拜师吴湖帆,入“梅景书屋”。由吴湖帆老师将“一飞”改成“抑非”,从此以“抑非”字行。
1940年、1941年、 1942年
在上海共三次开“梅景书屋师生画展”,为十人参加者之一。
1943年3月5日
梅景书屋同门书画展在上海宁波同乡会展出。参展者陆抑非、王季迁、朱梅邨、徐邦达、俞子才等共二十四人。
梅景书屋众弟子为祝贺吴湖帆五十岁生日及宣扬其艺术建树而精心编撰的《梅景画笈》出版。
1944年7月13日
上海宁波同乡会举办梅景书屋同门书画展,吴湖帆、王季迁、朱梅邨、陆抑非、徐邦达、俞子才等三十四人作品参展。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梅景书屋师生父子第一届书画展全集》出版。作品二十二幅。其中有陆抑非书画作品。
在抗战八年期间,在上海法租界住所(萨坡赛路207号,现为淡水路219号)应社会各界之请,绘制了大量的花卉草虫扇面,同时有不少大幅花鸟画问世。
1946年——1949年
在上海外国人家中分班教授花鸟画三年,每星期六个下午(用英语讲课示范〕。
1947年4月
国民政府上海教育局发起组织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并提请第七十一次市政会议讨论通过。施南池任筹备处主任;吴待秋、吴湖帆、汪亚尘、沈尹默、张大千、张道藩等任指导委员;姜丹书、马
陆抑非画作
陆抑非画作(5张)
公愚、张书旂、陈秋草、贺天健、郑午昌、谢海燕等任设计委员;王个簃、方介堪、白蕉、江寒汀、朱屺瞻、吴子深、徐邦达、唐云、陆抑非、应野平、谢稚柳、钱镜塘等任征集委员;俞剑华、郑逸梅、丰子恺等任编辑委员。
在上海美专任教,历十五年之久,于1947年结束。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1949年6月5日
陆抑非慈母周福骈病逝于沪上家中,享年六十三岁。
1950年——1951年
任苏州美术专科沪校花鸟教授。是时,兼画连环画谋生。
1952年——1954年
解放后,教留在上海的外籍学生和华侨子女花鸟画。
1952年——1955年
与张守成、俞子才、吴少云等人画教学用科学挂图。
1954年
创作工笔重彩《花好月圆》年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续再版至1964年,共计一百余万份。文革后又再版一百万份。
1954年——1956年
入上海国画合作社画檀香扇一年余。
1956年——1959年
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57年
定期赴上海中国画院创作并示范作品,带领一批青年画师入门。
1958年——1959年
兼任画院附设市办艺术中专花鸟课授课一年余。
1958年
创作《春到农村》四尺大横幅,在国内外二十余种杂志上刊登,《美术》杂志1959年2月号以彩色封面刊出。原作在多次展出后遗失,一九五九年画的复制品已被沈阳博物馆收藏。
与江寒汀、张大壮、唐云合作“秋柳金鱼图”。
1959年——1997年
受潘天寿院长之聘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任国画系花鸟教席,“文革”之后曾先后带过两届花鸟画研究生( 1978年一1980年带马其宽、徐家昌、何水法、闵学林、陈穆之,1986年一1989年带张伟民)。
1962年1月15日
陆抑非先父陆章甫病逝于杭州,享年七十八岁。安葬于南山公墓。
由陆抑非推荐,潘天寿一再要求下,上海中国画院同意陆俨少赴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执教。
1963年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新成立的“书法刻印”科兼授有关课程。创作《白掠鸟》《梨花锦带鸟》。
1964年10月17日
创作《喜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创作《亭亭玉立苍波上》六尺整张大横幅。
参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花鸟画谱》编绘,共一百余幅(花卉草虫均由陆抑非绘制,翎毛由江寒汀绘制,蔬果由张大壮绘制,竹石松柏桐柳由唐云绘制,来楚生、张守成等人略有参加。文章由邵洛羊主笔)。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70年代
创作《赤城霞》《绣眼腊梅》。
1973年
创作《龙吐珠》。
1974年
创作《一捻红》。
1976年
创作《一池春水》《九节兰》。
1977年
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恢复中国画系,本科恢复招生(四年制)。创作《到处莺歌燕舞,迎来一片春光》。
陆抑非画作
陆抑非画作(2张)
1978年夏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与潘韵合展,随后在杭州湖滨“杭州书画社”举行个人画展。创作《白孔雀》等。
创作《青春处处争飞跃》四尺立幅《此画由中国新闻代表团于1979年11月 20日访日时,赠给日本大平首相)
1979年秋
患胃癌手术切除,术后由张慕槎题号“苏叟”。
1980年
西泠印社出版《陆抑非花鸟画辑》。
1980年10月
应文化部之邀赴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作画,并参加北京荣宝斋成立三十周年笔会。
1980年12月
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陆抑非花鸟画观摩”展览(12月11日至12月20日)
1981年8月
参加上海展览馆展出的“吴湖帆梅景书屋师生画展”。
1982年
创作《鲚鱼肥苜蓿出》等。
1983年
在《新美术》杂志上发表《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一文。
1984年春
于上海市美术馆开“陆抑非书画展览”(3月12日至3月24日)后转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继续展览(5月5日至5月18曰),有一百余幅字画展出。
1984年秋
右腹股沟斜疝开刀。愈后仍挥毫不辍。
陆抑非画作
陆抑非画作(2张)
1984年
参加西泠印社八十周年大庆学术研讨会。
1985年
创作丈二匹《清奇古怪》,并创作《四鳃鲈》等。
1986年2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抑非花鸟画辑》。
1986年夏
右腿股骨颈骨折开刀。
1986年10月
受常熟市人民政府之聘,任常熟市书画院名誉院长。
1987年5月
在苏州博物馆举办“陆抑非、朱海邨等六人画展”。
1987年10月
为美国妇女短训班上课。
1988年3月10日
会见日本访华团,写“龙飞凤舞”四尺立幅赠予日方。
1988年5月
在《西泠艺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非翁画语录》。
1988年6月29日
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中国画短训班学员讲课。
1988年8月9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任命陆抑非为西泠书画院副院长。
1988年8月
于家乡常熟开“陆抑非、朱颖人花鸟画展”。
1989年8月底
在上海朵云轩举办陆抑非暨陆友兰、沈雪生书画展。
1990年9月27日
参加在杭州湖天一碧举行的“浙江旅台书画家作品展”开幕式。
1990年11月
创作巨幅横披《八卦楼记》(890cmX96cm)书法。
1991年6月
于杭州西泠书画院开“陆抑非书画展”,展示九十余幅书画,是以册页为主的小品。
1992年1月
被西泠印社聘为西泠印社顾问。
1992年5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抑非行草长卷》字帖,书元曲十二首。
陆抑非画作
陆抑非画作(2张)
1992年12月
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抑非教学画稿》,集一百九十八幅画稿。
创作《富贵寿考》,用没骨法绘牡丹及寿带。
1993年8月
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抑非》大型画册。
1994年4月
北京荣宝斋出版“《荣宝斋画谱》(九十九)陆抑非绘花鸟部分”
1994年9月14日
参加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并在主席台上就座。
1995年9月
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陆抑非书画展暨陆公望习作展”。
1995年10月
为庆祝西泠书画院建院十五周年,由陆抑非先生主持,十余位画师共同创作《群芳争艳》丈二匹巨幅作品。
1996年1月30日
陆抑非夫人孙淑渊在浙二医院逝世,享年九十岁。
1997年6月
苏州古吴轩出版《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陆抑非》。
1997年6月24日
陆抑非病逝于浙二医院,终年九十岁。
2艺术成就

代表作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秋葵》《一池春水》《白掠鸟》《龙吐珠》
柳抑非书画作品
柳抑非书画作品(40张)
《九节兰》《白孔雀》等。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常熟等地举办过十余次大型书画展。不少精品被北京、上海、常熟、杭州、沈阳及美国纽约等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花鸟画谱》《陆抑非花鸟画辑》《陆抑非教学画稿》《陆抑非行草长卷》《陆抑非》大型画册、《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陆抑非》《荣宝斋画谱·陆抑非花鸟专集》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陆抑非花鸟画示范作品》《非翁画语录》《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纪念盖老话三通》等画集、著作、论文。

热点内容
牡丹江到日照的飞机票 发布:2025-10-08 13:41:52 浏览:506
丹卷花语 发布:2025-10-08 13:39:35 浏览:707
茶花汇网 发布:2025-10-08 13:37:05 浏览:901
覃浩画牡丹 发布:2025-10-08 13:32:32 浏览:883
魔女樱花恋 发布:2025-10-08 13:26:07 浏览:151
樱花大战本子 发布:2025-10-08 13:17:20 浏览:5
荷花酥素食 发布:2025-10-08 13:05:47 浏览:542
百合小说大神 发布:2025-10-08 12:55:06 浏览:123
讷河花卉 发布:2025-10-08 12:37:08 浏览:744
苏州电子厂的花艺师 发布:2025-10-08 12:30:16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