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浇水花卉应
A. 花卉浇水的原则和技术要点有哪些
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见干就浇,浇就浇透”。通常盆栽花卉的浇水量,应根据所养花卉的生态习性以及花卉的生长状况、土质、气候等因素来决定。
(1)根据花木不同的习性确定浇水量。
不同种类的花卉对浇水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耐干,有的喜湿,因此浇水量必须因花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喜欢长期生长在水中的睡莲、荷花、王莲等水生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始终不可缺水;对于海芋、水仙、万年青、龟背竹、虎耳草等湿生花卉,需要多浇一些水,保持盆土偏湿有利于此类花木的生长发育;对于米兰、白兰、山茶、扶桑、君子兰、一品红等花卉,养护时浇水要干湿相间;但是像仙人掌、宝石花、垂盆草、龙舌兰等仙人掌类及多肉的旱生花卉,盆土要偏干些,过湿会使这类植物烂根。
(2)根据花卉形态或生长期的不同确定浇水量。
花卉的形态不同,所需水量也有所不同。一般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需水量多,叶片少和着生针叶或蜡质的花卉需水量少,叶片大、植株柔软的花卉需水量多。从花卉的生长阶段来看,在种子发芽之前要多浇些水;发芽出苗之后则要减少浇水量;到生长旺盛的蕾期需水量增加,但到结果期需水量又要减少。
(3)根据花盆的质地和大小不同来确定浇水量。
一般来说,泥盆的吸水性能和水分挥发性能比紫砂盆、塑料盆要强得多,因而同样大小的盆,泥盆的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要多一些。花盆的大小不同,盆土的干湿程度也随之不同。小盆总要比大盆干得快,故浇水的次数要多些,但一次的浇水量,大盆总要比小盆多一些。
(4)根据花木放置的位置因地制宜地浇水。
盆栽花木摆放的位置不同也影响浇水量。如摆放在高楼、阳台上的盆花,水分蒸发快,盆土易干燥,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相应要增加;而放在小院、底层天井中的花木,一般湿度要高,盆土干得也较慢,故浇水时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另外,摆放在有安装空调室内的花木,应少浇水,多喷水,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
(5)根据盆土的土质确定浇水量。
盆土的土质不同,需水量也有差异。黏性较大的土容易板结、龟裂,比一般的土壤干得快;沙质土的储水能力较差,也容易干,他们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相对要多一些;而疏松肥沃的腐叶土储水能力较强,故在相同的情况下,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比黏土和沙质土要减少些。在浇水时,第一次应浇透。细小颗粒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不易浇透,可先将土稍拌湿,放12~24小时再上盆或换盆。
(6)根据不同的季节掌握不同的浇水量。
从季节来看,春季是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之际,盆花渐渐进入生长旺季,故浇水量也应该逐渐增加;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盆土也容易干,一般需水量就较大,但仍应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否则让盆土长期处在潮湿状态,有些花木很容易烂根死亡;梅雨季节,久雨不晴时,雨后应及时将盆中的积水排掉,并且不能让太阳暴晒花木,以免引起花木枯萎、死亡;但到了晚秋之时,为了使花木枝条、果实充实老熟,应适当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冬季温度低,又是多数花木的休眠期,故冬季要减少花木的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使盆土保持干一些为好;但对于冬季是生长旺季的花卉例外。
(7)掌握好浇水时的水温。
盆花浇水时的水温应与土温相接近,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但水温与土温的温差不应超过5℃。若水温与土温相差大,易伤害花卉根系。例如,在炎热夏季的中午浇冷水,土温突然降低,根毛受到低温的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产生生理干旱,引起叶片焦枯,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同样,如果冬季用冰水浇花也会产生相同的后果。
B. 家庭花卉浇水要掌握的原则有哪些
家庭花卉浇水的重要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一般盆栽花卉要掌握“见湿、见干”的原则,木本花卉和仙人掌类要掌握“干透、湿透”的原则,即每次浇到水从盆下盘子渗出为止。至于每天的浇水时间,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在春、秋、冬季,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4时以后是浇花的适宜时间,夏季切勿中午浇水。总的原则是“春浇中午,夏浇早晚,秋浇隔天,冬季勤看”。浇水量因花卉种类或品种、土质、气候条件、生长阶段、栽植器皿而各异。
1.浇水量因花卉种类或品种而异花卉一般可分三类:一是阳性花卉,如茉莉花、月季花、梅花、海棠、石榴花等,它们耐旱喜阳,浇水量较少且浇水频率较低;二是阴性花卉,如兰花、文竹、万年青、石菖蒲、四季海棠等,它们耐湿喜阴,怕干燥。浇水时要足量且频率较高;三是半阴性花卉,如山茶花、杜鹃、白兰、米兰等,它们耐湿喜阳。浇水时宜浇透,但浇水频率勿太高。
2.浇水量因花卉不同生长期而异花卉苗期,盆内见干见湿很必要,浇水时一次浇透,待土壤干燥后再浇水;花卉生长旺盛期,水分的吸收及蒸发量均较大,应适当多浇水;而对于进入生长缓慢期或半休眠状态的花卉,如蟹爪兰、四季海棠等,盆土宜偏干;开花花卉也应少浇水,以免打落花蕾。
3.浇水量因气候条件而异夏季是多数盆栽花卉生长旺盛的季节,蒸发量大,应适当多浇水,室内花卉2~3天浇水一次,在室外则每天浇一次水。秋冬季对那些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的花卉还是以控制浇水,使盆土经常保持偏干为好。
养花的空间内空气湿度较高,可适当少浇水;反之,在干燥且气温较高的环境里,早晚可叶面喷雾水,同时在花卉周围地面洒水湿润。
4.浇水量因土质而异栽培土以沙土为主,其蓄水保水能力较弱,浇水量宜少一些,但浇水频率较高;而以有机物含量较高的纤维类物质为主的栽培土,其蓄水保水能力较强,浇水量较大,但浇水频率宜低。
5.浇水量因栽植器皿而异素烧盆的透水透气性较好,浇水频率及单次浇水量可偏高。而对于塑料盆、玻璃盆、釉盆等透水透气较差的栽培器皿,浇水量及浇水频率都不宜过高,以免造成花卉的淹根、沤根,甚至造成死亡现象。
C. 浇水过多或过少对花卉有哪些危害
若水分供应不足,叶片及叶柄就会皱缩下垂,出现萎蔫现象。如果花卉长期处于这种版供水不足、叶片萎蔫的状况,权则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叶片就会逐渐黄化而干枯。多数草花如果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下,植株矮小,叶片失去鲜绿光泽,甚至整株枯死。如浇水时每次都浇“半截水”,即所浇的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同样会影响花卉根系发育,也会出现上述不良现象。因此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浇就浇透”原则。
D. 冬季有暖气的屋内,花卉是要多浇水还是少浇水
塑料盆透水透气性差,如果一周一次合适,那么现在换陶土盆还是按一周一次就可以。虽然盆器透水透气性好了,室内空气也干燥,但是换大盆的时候,土壤也相对增加了,这样更容易保水保肥。冬季花卉生长慢,盆土宁干勿湿。如果一周浇水一次盆土水分长时间不干,那么就应该相对浇水时间要加长,改为十天或半月一次。花盆水分流失量与干湿环境、植物生长状况、盆器质地、花卉品种各不相同,所以还是应该可灵活掌握浇水量为宜。
E. 花卉应如何正确浇水
花卉植物浇水示意图
4.注意浇水的时间
浇水时间应放在植物生长活动时进行,但要避开烈日曝晒。所以,一般冬季浇水要在上午9-10时以后;夏季应在清晨8时前和下午5时以后。对在阳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浇水量要大,否则持续不到下午就萎蔫了。
5.掌握浇水原则
盆花存在的问题大都由浇水不得法而来。无论哪种盆栽花术在任何季节浇水都必须掌握一条原则即:“见干便浇,不干不浇,干透浇透。”在不使花卉受到缺水损害的条件下,土壤通常保持较少的水分比水分过多要安全可靠,即“宁干勿潮”。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只浇湿表面的“腰截水”,盆土上湿下干,时间一长,植物根系因缺水发生萎蔫,盆花生长不良。
三、如何判断盆花是否需要浇水
1.用手指(或小棍)敲弹花盆,若有“壳壳”声,即表明盆上十分干燥,这时可浇水。如声音较为沉闷,表明盆上下层还有水分,不需立即浇水。
2.土壤呈现灰色、疏松,表示盆土干燥,可以浇水;土壤发月不松,小棒插进土壤中有潮气,表示盆上潮湿,可以缓浇。
3.用手捏土壤,土壤成片状或团状,表示盆土潮湿,反之捏碎裂,表示盆土干燥,需要浇水。
养花途中,遇到一些点点滴滴的疑问也是难免不过的,只要掌握以上浇水技巧花卉植物一定可以茁壮生长,开出灿烂的花朵。
F. 浇水过少或过多对花卉有什么危害
若水分供来应不足,叶片自及叶柄就会皱缩下垂,出现萎蔫现象。如果花卉长期处于这种供水不足、叶片萎蔫的状况,则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叶片就会逐渐黄化而干枯。多数草花如果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下,植株矮小,叶片失去鲜绿光泽,甚至整株枯死。如浇水时每次都浇“半截水”,即所浇的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同样会影响花卉根系发育,也会出现上述不良现象。因此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浇就浇透”原则。
G. 盆栽花卉浇水应注意哪些问题
(1)水质
通常把灌溉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钠、钾的水,软水指上列元素含量较少的水。在北方,许多地区地下水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盐类,用于浇灌原产于南方酸性土壤的植物是不合适的。有些地区地下水含盐量过高,超过0.1%,对多数花卉的生长有不利影响,不可用作盆花的灌溉用水。
浇花用水最好是微酸或中性的。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最理想的用水是雨水。可供饮用的地下水、湖水、河水可作浇花用水。经电渗析和树脂交换处理过的水,排除了大部分无机盐,完全可以用作盆花灌溉。
城市自来水中氯含量较多,水温也偏低,不宜用来直接浇花。应先在水池中贮存数日,使氯挥发,水温和气温接近时再浇花。水温和气温的差距不要超过5℃。
(2)浇水量
浇水的多少、盆土干湿程度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花卉生长的好坏。盆栽盆土量有限,水的多少完全靠栽培者供给。合适的浇水量应是每次浇水正好把全盆土湿透,不多也不少。
浇水量的掌握,查看盆土的干湿,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可用手试、眼看,盆土表面干、下面微潮即应浇水;若表土潮湿可暂不浇水。也可用手敲盆,声音清脆,表示土已干,应浇水;声音重浊,土尚潮湿,不需浇水。
盆栽用土不同,保水能力相差甚远。沙土保水力差,干得快;泥炭土保水力强,干得较慢。
大盆植株,浇一次透水,可1~2日或更长时间不浇;小盆要每日浇透。
总之,要看盆土浇水,因植株而异,不可过多,也不能不足。
(3)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新栽盆或新换盆,第一次一定要浇透。一般要浇两遍,头一遍渗下后,应再浇一遍。干的细腐叶土或泥炭土不易浇透,最好先将土拌湿,放1~2天再用来盆栽。
第二,许多盆栽花卉叶面不能积水,否则叶片容易腐烂。大岩桐、蟆叶秋海棠、非洲紫罗兰、荷包花等叶面有茸毛,叶面不宜喷水,尤其不应傍晚叶面喷水。有些花卉的花芽和嫩叶不耐水湿,如仙客来的花芽、非洲菊的叶芽水湿太久易腐烂。墨兰、建兰叶片常发生炭疽病,感染后叶片损害严重,发现病害时,应停止叶面喷水。其他花卉也有类似情况。
第三,附生兰分株或移栽后,直至新根生出之前,都不能浇水或浸水,每天仅可向叶面和周围环境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H. 关于花卉盆栽浇水的时候,有哪些门道能让花卉状态更好
“浇水谁还不会?”这样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能每个朋友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也正是这样的误会,导致一些对水分比较敏感或特殊季节里养的花卉盆栽,往往养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它们达不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浇水也有浇水里的门道,浇多少、什么时候浇、我们常说的“见干见湿”又是什么意思?夏季来临,这样高温高湿的天气情况下,又该怎样把控盆栽水分?今天我们一次性解答,希望能帮到爱好花卉盆栽的你。
1、“见干见湿”是什么意思?
夏季除了高温炎热,多雨也是其中的显著特点之一,而大多数用盆土养起来的植物,都害怕盆内被积水浸泡,尤其室外或地栽的。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将花盆内的积水倒掉,并注意观察花盆的排水情况。对于一些室内养的盆栽,阴雨天虽不会有大量积水,但通风条件往往不利,要注意将植株底部一些黄叶或干枯的枝条剪除,增加通风的面积,相应的减少浇水的频率。
I. 给盆花浇水应注意什么
盆栽花卉浇水时首先要了解不同品种花卉的自然习性;浇水时,还要看天气阴晴、温度和湿度高低、花盆种类、植株大小和盆土质地等。
盆花浇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和方法:
浇水春、夏、秋季在上午10时前,冬季下午2时后浇水。水、土温差不应超过5℃,浇水量应以盆表到盆底上下一致湿润为度。浇水禁忌拦腰(上湿下干)、窝水(盆底积水),还要避免盆孔流失土肥,致盆心出现空洞,严重影响盆花生长发育。喜干的花卉应保持盆土微潮,表土见白茬但不可完全干透。喜湿的花卉经常保持盆土温润,表土不见白茬,但不可积水久湿。
找水天旱时节,看盆土干湿酌情补浇适量的水,以保持盆土潮润为度。
放水盆花在生长发育旺盛期,为放条、发棵、催花、壮果,结合追肥可加大浇水量,保持表土不见白茬,叶片不见萎蔫。
勒水盆花在休眠期或低温时节,或为蹲苗、促进孕蕾、防止徒长,以及矫正水大黄叶、落蕾现象,应适当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潮润即可,并结合松土保墒。
喷水春、秋干旱季节,除正常浇水外,应向叶面及养花场地喷水,以增加小环境湿度。夏季雨后骤晴或晚间闷热,应喷水降温防病;冬季室内干燥,盆土水分散发慢,应时常向叶面喷水保湿。喷水时要把叶面喷净,防止残留水点与叶面灰尘凝成渍点。
J. 新种的花多浇水缓的快还是少浇水缓的快
1、草本多浇木本少浇草本花卉根系浅,吸收水分能力差,体内需水量多,叶面蒸发快,故浇水应多而勤。木本花卉根系入土深,分布面广,吸水力强,浇水量可适当少些。
2、湿生花卉多浇旱生花卉少浇龟背竹、吉祥草等湿生花卉应多浇水;仙人掌类、玉莲花、南天竹等旱生花卉要少浇水。
3、叶大质软的多浇叶小有蜡的少浇叶片愈大,质地愈软,水分愈易蒸发,应多浇水;叶小有蜡质的花卉,叶面水分蒸发慢,可适量少浇。
4、沙质土多浇黏质土少浇沙质土疏松,保水性差,宜适当多浇水;黏质土紧实,保水性好,透气性差,浇水不宜过多过勤。
5、天热多浇天冷少浇天气炎热的盛夏酷暑,叶面水分蒸发量大,盆土干燥快,浇水要及时,要浇透。
6、天旱多浇天阴少浇天气干旱,土壤容易失水,浇水要多而勤,小盆每日浇水2次,大盆每日浇水1次。
7、旺盛期多浇休眠期少浇花卉生长旺盛期时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故应结合施肥多浇水、勤浇水;花卉休眠期时,生长趋于停滞状态,需水量很少,应严格控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