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式插花
插花(flower arrangement)chā huā起源来于佛教中的供花源。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所以,插花是一门艺术,同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一样,均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简言之,插花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故称其为插花艺术。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为它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国内外插花界的朋友们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贰』 济南学习插花大约多钱。没有基础
不用找插花学校,花园庄花卉市场有很多免费教的,但是需要你在那帮忙。我曾经在那待过几天,其实只要懂的大体的套路,看一些书或是网上看一些就可以,也许需要点审美天分,但是基本的简单的花束或是花篮操作没有技术含量,就是个熟练地过程
『叁』 日式插花与中式传统插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日式插花的总体构造之后,其实会发现尽管在细分到各类花型的骨架布局会有不同,但事实上二者均源于最早的中国山水审美意识,其立意布局等大都借鉴于中国山水画、书法的构造布局技法及传统的儒家哲理,重视插花花枝的姿态及神韵,造型注重线条、潇洒自然,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清闲淡雅,超凡脱俗。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许多特点基本是重合的。所以说区别的话,个人认为其是在本质上并与特别明显的区别的,但要说的话日本花道到今天是远比中国的系统,如今的3000多流派,虽源于池坊,却各有特点,在最早的花道形式上有传承又不断在创新,并且融入了日本精致、凝练、简洁干净的气质。另外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将流派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下来。而中国插花艺术,重新发展的历史不长,且如今依旧派系不明,分类混杂。并且在传统的插花方面,关于最早期的中式插花的许多重要部分其实是已经遗失或处于碎片化的状态,还处考古文物及现存史籍的整理归类,整理历代插花资料与图片、系统梳理的过程中。
『肆』 日式插花有像高级插花员那种资格证书吗
我是在东纯花艺学习的日式插花,老师教的很好,但是没有证书。因为国内没有日式插花的资格证书。只有插花员资格证。这个我也是在东纯花艺考的
『伍』 日式插花有何特点
日本插花非常讲究的,不是一年两年都搞清楚的.总之就是用花不多,充分体现意境的感觉.每一支花的相对位置都是非常讲究的.
『陆』 什么是日式花道
"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
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仪式及装饰美术,也同时传入日本。将天然花草放在器皿中做装饰,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爱好。人工制"供华"缺乏生气,日本人很自然地想到用天然花草做替代。插花技术大约始于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平安时代(公元12世纪)。
平安贵族将唐朝流行的“斗草”技艺和式化,改成“花合”和“草合”以插花技艺的高低,睹输赢。并将宋代的“斗茶”技艺也改成日式“茶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在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出现了“立花”,就是把开着花的枝条垂直插入花瓶内。
在室町时代,“立花”技艺在贵族的推崇下,向“花道”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室町中期(1445年),富阿弥氏编出了第一部“立花”法式书《仙传抄》。“立花”已不再是“供华”,而成了贵族前客厅里的一种摆饰。
室町中期出现了一名花道大国手-专庆,他在顶法寺六角堂的池坊创立了“池坊流”立花流派。“池坊流”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江户时代,天皇更让插花高手出席“大立花御会”。在僧侣和町人中的插花高手,视出席该御会为无上的荣誉。
室町中期,大德寺一休和尚的弟子珠光,在草庵的小屋内设置茶室,并用“投入花”装设茶室。珠光编写了第一部《茶事法式》,而茶室内的插花便称作“茶花”。桃山时代(16世纪中叶),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使“茶花”得到普及。
“立花”过于豪华,属贵族的玩物,而“茶花”则较平民化。至于现在最为人道的“生花”,却是在江户时代(17世纪),受儒家思想影响才产生的。“生花”讲究“三才五行”,即以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来命名花形。“生花”还采用了矫枝技术,使花草树枝更增添了曲线美。
“生花”广受欢迎,连“立花”始祖的池坊流后人也不得不在生花上下功夫。明治末叶到大正时代,出现了“盛花”。“盛花”是在“生花”的基础上,加进西洋多彩鲜艳的花草。“小原流”、“安达式”就是“盛花”的主要流派。
“生花”流派众多,有“远州流”、“古流”、“未生流”、“草月流”等上千流派。
历经数百年,普通的插花行为形成了一种“道”,“花道”像“剑道”、“空手道”、“茶道”、“书道”、“香道”、“陶艺道”等日本其他“道艺”一样,学习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品行人格的修养。
『柒』 中日式插花有什么区别
中式插画起源早,发展慢,主要表现出来大气,意境,寓意,日式花道与日本人的性格相似,主要表现精致,意境,细腻。尚且不论文化源流, 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在很多特点上都是重合的,区别没有那么明显。由于历史原因,不断的战乱,使得中国插花艺术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一帆风顺。而日本,倒是兴兴旺旺,使插花艺术在全日本成为了一种全民普及性的技艺,与茶道同为日本妇女的必学之道。社会经济复苏后,随着人民物质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才使得中国式插花再次焕发生机。
『捌』 济南哪里可以学习插花
我很诚恳地告诉你,济南教插花的不少,但插花的水平都太差了,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很高雅很有品位的插花艺术.而是一些没工作的人学两天去卖画用的.全都是用勿忘我和大绿叶子插成一把小伞状,最后面还很恶心的缠上一朵百合,简直是侮辱花!就是好多人提着去看病人的那种花篮!在医院外很多卖的!
想学吗?那就去大学里学,告诉你啊,随便找个有这个专业的大学,直接进教室去学,根本没人拦你,大学里好多这样的人,我就去学过画!嘿嘿!加油!
如何学插花
一、 要确定作品的用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构图、色彩的搭配。
长辈生日:松柏类的枝叶,菊花,百合。构图对称、丰满
书房:素雅、飘逸 (花器古朴高颈)
二、 根据环境确定具体的大小、尺度。
三、 立意构思 “意在笔先”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插花讲究诗情画意,意境通过造型表现。
1. 根据植物传统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松--刚强、威严、长寿; 梅--坚韧、孤傲;菊--高雅、长寿。
2. 根据植物的谐音和花语:桂--贵; 菊--鞠; 牡丹--富贵; 竹--平安。
3. 巧借植物的季相景观变化表达主题:“桃李报春”、“夏榴如火”、“秋桂飘香”。
4. 巧借容器和配件表达主题(现代艺术插花中常出现)。
5. 根据插花作品的造型表达主题。
四、 主题思想确定后,确定构图和色彩。
五、 选择花材和花器。
六、 确定主枝的长或高。
七、 花材的整理,修剪和造型。
八、 插作
九、 插花作品的命名。特别是艺术插花的命名可烘托作品的主题,传达意境,并引导欣赏者对作品进行联想,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特别贴切、含蓄并富有新意对插花作品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十、摆设。
十一、清场。
插花作品的命名
一、形象命名。
二、抽象命名:依据作品表现主题和意境命名。
1、根据花材的象征意义和谐音命名。
2、巧借自然景观命名。
3、借用成语和诗词名句命名。
4、以山水地域命名 “漓江春色”、“珠江帆影”
5、以个人的情感命名。
6、一般性命名,装饰性较强以形容词命名。“万紫千红”、“大地回春”
插花中颜色的配置
一、 统一配色:单色配--一种色相的浓暗不同配色近似色--色环距离近,相临的几种颜色配。如红--橙--黄、红--红紫--紫等。选定一主色,其他为陪衬,数量不要相等。
色调配--相同色调的不同颜色 如浅粉,乳白,鹅黄协调。
二、 对比配色:色相对比--浅色对比易产生协调感,深色则否。
色调对比--色彩亮度上的明暗对比,也会产生视觉上的刺激和冲突。颜色不能等量出现,主次要分明。
三、 层次配色:色相和色调按一定的秩序排列。
四、 多色配色:多种色相的颜色配置在一起,很难处理。掌握好会显得灿烂、华丽 少数几种颜色作为主色,其他为填充或点缀。
色彩设计配色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1、 要一房间某个颜色为主色,但不能和其置于一处。若墙纸为花色,花材谨用粉色,淡紫色少用。
2、 白炽灯下冷色调花变得暗淡,暖色调花变得明亮。
3、 荧光灯下暖色调花变得明亮,冷色调花变得暗淡。
4、 蜡烛下冷色调花变得暗黑,暖色调花变得黄。
(注:插花中选择简单、朴素、造型简单大方的花器。)
花色与花
红色--喜庆、吉祥、热烈
玫瑰红和粉红--娇艳、轻盈,少女和儿童
橙色--明亮、甜美、成熟、丰收,秋天收获的喜悦、灿烂、喜庆
黄色--光辉、高贵、尊严,光明与希望的象征
金黄--辉煌华丽
淡黄--轻快、柔和 (插花中的嫩叶的绿和鹅黄色,表现春天的景象)
绿色--健康、安详、宁静,自然和生命的颜色,代表生机、希望、和平
墨绿、浓绿、翠绿、碧绿、黄绿--附衬背景的颜色
蓝色--宁静、凉爽、朴素、柔和、悠远
浅蓝--夏季:蓝配白凉爽、轻快
蓝紫--可用于庄重、肃穆的场合
浅紫--柔嫩、娴静,在暗处具消失感。喜庆的场合忌用紫色
白色--纯洁、素雅、高尚、凉爽,与其他深浅搭配醒目、轻快。用于插花的背景色, 表悲痛的主用色
灰色--朴素、温和、雅致、沉静。易于其他颜色搭配,也可用于作品的背景色 黑色--庄重、神秘、悲伤、哀悼,易于其他颜色搭配,给人以视觉的稳定感
(瓷或玻璃的黑色,给人以华丽感)
插花尺寸的确定
一、作品摆放环境大小,确定作品的整体尺寸
二、根据作品整体尺寸选择容器的大小,根据容器的大小确定作品中主枝的长(高)。
以东方式插花三大主枝为准,具体如何用容器确定主体尺寸:
第一主枝的长=容器口径+容器高*1.5~2倍
第二主枝的长=第一主枝的长的3/4~2/3倍
第三主枝的长=第二主枝的长的3/4~2/3倍
『玖』 日式插花插花的由来
西元六世纪时,日本天皇派特使(相当与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内国做文化交流亲善访问,他回容日本时带了很多中国的字画、雕刻、文学、戏剧还有园艺及供佛的瓶花等。 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顶法寺,日本第一个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从此日本有了插花学校的兴起。名称叫做[池坊]乃源于池旁之意。[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现在的负责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专永先生。
『拾』 日本插花!为什么是这样的如此高境界!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是中日文化的混合体,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供花。回到日本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花道,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华道在日文汉字中为「华道」、「花道」或「生け花」。它不单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与西式插花有所不同的是,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负重要的角色。要观摩经历数纪元传统臻善的日本插花艺术,每每需要以不同感性去欣赏花及其造型。
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它或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事物过去、现在、将来。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你自然直接体会到园艺家对植物本性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