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灰霉病
⑴ 温室花卉常见病害
一、猝倒病:又称立枯病,由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危害大多数盆栽花卉幼苗。在盆播花卉幼苗出土后根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幼苗倒伏。幼苗稍长大,茎基部已木质化后被感染时,死后仍然直立,所以又称立枯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腐生。是世界性的病害,危害秋海棠、凤仙等多种植物幼苗。猝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善植物通风透光等环境条件;合理施肥,增大磷、钾肥施用量,不偏施氮肥;注意清洁卫生,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剪除;及时防治害虫和有害动物。
2、改善盆栽用土,尽量不重复使用盆栽用土。盆栽用土最好能做到高温消毒(蒸汽)或药物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400倍液,升汞1000倍液消毒土壤和工具。
3、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不使病害发生、发展。发病早期喷抗菌剂,如50%多菌灵、50%退菌特、65%代森锌、75%百菌清、50%托布津等的5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
二、白绢病:病原为齐整小菌核菌。发病初期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腐烂,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呈辐射状在根际土壤中蔓延。后期长出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常造成整株死亡。病菌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该病原菌喜高温高湿,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夏季发病最重。危害君子兰、茉莉、兰花、仙人掌等多种温室花卉。
三、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主要发生在嫩叶片、枝条和花蕾等部位。发病部位产生白粉,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能开花。病原菌喜潮湿、通风不良和高温。北京地区6月份以后开始发生,7月以后叶片逐渐感染增多,7~8月为害最重。病原菌以菌丝在落叶枯枝上越冬。
四、灰霉病:由葡萄孢属的真菌引起。常危害室内花卉的叶片、嫩枝和花。被害部位产生暗绿色、褐色和紫褐色的病斑,潮湿时病部出现灰色到土黄色霉层,严重时整叶、整花或整株死亡。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温室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植物过于拥挤、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常危害仙客来、天竺葵等多种室内花卉,为温室植物常见病害。
以上几种病防治方法参阅猝倒病。
⑵ 灰霉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灰霉病是一品红的常见病害,危害多种草本和木本花卉,不论是插条还是盆栽植株均发生。上海、南京、长沙、南昌、广州等地发病较严重,常引起花序、嫩枝、叶变褐腐烂,影响观赏。
症状灰霉病危害花序、花枝和嫩梢。花序受侵染后,最初花丛和花托出现褐色病斑,继而迅速变褐枯萎、腐烂。病害可沿花柄向下蔓延而危害花枝,致使植株顶端的嫩梢变成黄褐色,枯死。在受害部位均长出灰褐色的霉状物,此为灰霉病的重要特征。对牡丹、百日红等则使叶表和枝条上产生一种煤霉,远看树叶变黑,苗木生长不良,
病原一品红灰霉病是由真菌门,半知菌亚门BotrytiscinereaWers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
发病规律一品红灰霉病在阴冷潮湿的天气发生最严重。在温室和家庭养殖,当温度低和潮湿时最容易发病。尤以重瓣花品种发病严重。对小叶女贞、百日红、牡丹等北方露地栽培花木来说,夏秋多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严重。大多是由于蚜虫危害后,感染灰葡萄孢菌引起。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室内温度。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家庭或宾馆盆栽的一品红,一旦发生此病,应立即将病株移至通风、透光良好的环境中,置于阳光下,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或将下部叶子去掉烧除,通风干燥。
(2)药剂防治发病严重的花圃或温室,在发病初期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或喷0.3~0.5度的石硫合剂。
(3)及时防治蚜虫,提高苗木抗性。
⑶ 花卉灰霉病的发病有什么规律
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菌丝体、菌核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高温、多雨有利于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传播。在湿度大的棚室中,灰霉病可周年发生。另外,栽植过密、摆放过密、光照不足、湿度大、偏施氮肥,生长嫩弱均容易加重灰霉病的发生。
⑷ 花卉灰霉病都有什么症状
灰霉病是草本花卉上常见病害,为害仙客来、四季海棠、牡丹、菊花、芍药、天竺葵、郁金香、紫露草等。在温室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为害叶、茎、花、果。灰霉病症状较明显,在潮湿条件下可见到灰色霉层。如仙客来灰霉病,受害部位是叶、叶柄及花瓣。发病时在叶边缘产生褐色病斑。叶柄、花柄先软化,后腐烂。在湿度大时,出现灰色霉层,即病原菌分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花瓣受害时变色,如白色品种变为淡褐色,红色品种变为浅红色,严重时花瓣腐烂,密生灰霉层。
⑸ 大棚里花卉灰霉病用哪种药剂防治比较好,改用多少倍
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喷施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在对以上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⑹ 阳台花卉常见的病害都有哪些
①叶斑病。大多由真菌引起,发生在叶片上,开始出现小斑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大斑点,严重时大量落叶。常见危害香石竹、月季、菊花、常绿杜鹃、白兰花、四季桂、扶桑等。可剪除病叶,注意通风透光,并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②白粉病。真菌性病害,常发生在花卉的叶片、花蕾和嫩梢上,开始出现小黄点,以后发展成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连成一片,并干枯脱落,使植株生长势明显减弱。常危害金盏菊、菊花、麦秆菊、矮大丽花、月季、贴梗海棠、枸杞等。雨后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发生,浇水时避免淋湿叶片,及时摘除病叶,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预防;发病初期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洒。③灰霉病。真菌性病害,常危害花卉的茎、叶和花,受害部位变软、腐烂。并出现灰色霉层,严重时整叶、整花或整株枯死。常危害蔓性天竺葵、香石竹、月季、茶梅等。浇水不宜过多,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剪除病叶,用1%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④炭疽病。真菌性病害,常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受害叶片形成黑色、凹陷的斑点,叶尖有时出现深褐色斑纹,严重时整片死亡。常危害金盏菊、茉莉、米兰、含笑、桂花、苹果等。应及时剪除病叶和注意通风,浇水时不要淋浇,并用5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喷洒防治。⑤锈病。真菌性病害,受害植株的叶片、茎及萼片形成红褐色疱状斑,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或黑褐色粉状物,最后感病部位干枯。常危害贴梗海棠、月季、扶桑、梨、苹果等。应及时剪除病叶;对易感染锈病的花卉,不要给叶面喷水和弄湿叶片,可降低发病率。发病初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⑥花叶病毒病。由病毒引起,常通过蚜虫和蓟马传播。受害植株的叶片退绿、黄化,有的出现彩斑、卷曲、皱缩、畸形等现象。常危害菊花、香石竹、金盏菊、月季、矮大丽花、垂笑君子兰等。应严禁引种带病毒的种子、种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立即烧毁。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灭杀蚜虫、蓟马等传染源。发病初期用20%病毒灵400倍液喷洒或热肥皂水消毒。
⑺ 花卉灰霉病怎么防治
灰霉病是花卉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寄主范围广,能为害寄主的叶、茎、花及果实。花卉被害后,一般开始时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随即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具有不规则的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灰色霉状物。不同的寄主被害程度与部位不同,按照花卉被害程度,大体上可分为以下3类:
为害普遍而又严重,能造成全株死亡的有:牡丹、四季秋海棠、四季樱草、大丽花、翠菊、倒挂金钟、荷包花、金盏菊、大岩桐、玻璃翠等。
为害普遍但不严重,能引起局部受害的有:天竺葵、竹节海棠、毛叶海棠、球根海棠、八仙花、栀子、石莲花、瓜叶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月季、杜鹃、仙客来等。
为害花,引起花腐、花落的有:一品红、山茶、鸢尾、含笑、旱金莲等。此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翌春借风雨传播蔓延。阴雨连绵,排水不良,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晚秋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实行轮作或用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8~10克进行土壤消毒;选用无病株作繁殖材料,栽种前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喷洒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
⑻ 如何防治仙客来,杜鹃,康乃馨等花卉灰霉病
保持干燥与通风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此家庭养殖时很少有灰霉病,大规模养殖时除通风外可用药物防治。
⑼ 报春花灰霉病是什么
报春花灰霉病是常见的叶部病害。分布于长春、沈阳、大连、北京、郑州、南京、上海和四川等地。发病严重时,草本花卉整棵死亡,影响花卉生产和观赏。
病状
主要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其次嫩茎和花蕾。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黑褐色大斑,并腐烂。后期病斑形成灰色或灰褐色的霉层。茎部叶斑褐色并软腐,花蕾被侵染后易腐烂脱落。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菌核黑色,表面粗糖。有性世代为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tinia fuckeliana)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孢盘菌属。该菌还侵染秋海棠、瓜叶菊、倒挂金钟、蒲包花、竹节海棠、三色堇、大丽花、香石竹、鹤望兰、含笑、郁金香、樱草、月季、茶花和杜鹃花等。
发病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室温度在20℃左右、湿度大、通风不良、花盆放置过密、昼夜温差过大,发病重。温室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场所,一般以冬春两季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温室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通风透光;不要直接喷淋;多施追肥、提高抗病性;夜间增温,以免温差过大。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15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用50%农利灵750倍液。15天喷1次,连喷2~4次。
⑽ 灰霉病的症状是怎么样的
灰霉病是温室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对温室植物的危害最大。灰霉病的特征是在潮湿条件下产生灰色霉层。灰霉病危害极大,几乎可以侵染每一种花卉,造成巨大的损失。灰霉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同时也可侵染叶柄、花梗及花瓣等器官。叶片感病后多从边缘开始变色并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后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病部表面被一层灰绿色的霉状物所覆盖。严重时整株枯死。一般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侵染,以夏秋季节发病较重。病菌多通过风雨传播并从植株伤口处侵入,当通风不良且湿度较高时,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改善植株的生存环境,加强通风透光。注意控制好浇水量和空气湿度以免使湿度过大。若植物感病可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进行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