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菊花语
A. 七彩菊的寓意是什么
雾烟😂😂😂😂😂
B. 有关菊花的诗句,赞美他与世无争
稚子书传白菊开,
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
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忆白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
满圆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割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
----------
檐前甘菊移时晚,
青蕊重阳不堪摘。
-----------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
寒蕊差池落,清香短续来。----
思深含别愁,芳谢惜年催。——(刘豫锡)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李适
李白.《九月十日登高》
昨日登高罢,
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另;王勃.句------
北风受节雁南翔,
崇兰委质时菊芳。
卢照临,句-------
南涧泉初洌,
东篱菊正芳。
唐寅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菊花图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菊花图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菊花图
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
墨菊图
白衣人换太元衣,浴罢山阴洗研池。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
菊图
锦里先生日晏眠,客来高论坐无毡。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
墨菊图
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昨日文园愁肺渴,几丸嚼破蔗浆寒.
菊 (晋)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复愁 (唐)杜甫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池上 (宋)赵师秀
朝来行药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疏影.菊影 (清)陈克勤
秋无寻处,认碎阴满地,还共秋住。寄韵篱根,摇月笼云,也是萧疏风趣。有人斜倚阑杆角,荡一片、伤秋情绪。怅十分、瘦尽秋容,化出倩魂如许。幸未飘零迟暮。更重阳节尽,减尽风雨。画不分明,叠叠重重,横卧晚凉庭宇。西风冷梦吹难醒,但暗地乱蛩烟语。待殷勤、为唤宵灯,移上素屏看取。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今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墨菊 (元)胡布
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衣。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桃花菊 (元)王恽
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东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答休上人菊 (晋)鲍照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玉碗徒自羞,为君慨此秋。金盖覆牙半,何为心独愁。
秋菊 (唐)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斗竟谁同?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唐)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净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厌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西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渐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野菊 (唐)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戏答王观复酴糜菊(二首选一)(宋)黄庭坚
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糜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黄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晚菊 (宋).陆游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采以泛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 (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菩萨蛮 无名氏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花先看酒香。
菊 (宋)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风。不须牵引渊明比,随分篱边要几丛。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如梦令.野菊 (宋)张滋
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
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 (金)元好问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将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菊 (明)李梦阳
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
菊花 (明)李梦阳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二色菊 (清) 程先贞
黄衣彼美人,余有紫衣副。不比炫春葩,姚魏敌门户。
游繁台 (清)李于潢
天清寺外是繁台,岁岁登高此地来。蒲泽蓼堤看不极,菊花洞下坐衔怀。
白菊 (清)许廷荣
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北山菊 (现代)董必武
北山有佳菊,经霜犹自华。隐秀蕴幽芬,淡逸影垂斜。移植东篱下,防冻护根芽。置之温室中,含苞绽金霞。深山任自然,不免风雪加。花残枝虽傲,所损毋乃奢。
(现代)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咏菊 (现代)臧克家
碧野桥东陶令身,长红小白作芳邻。秋来不用登高去,自有黄花俯就人。
王公子宅五月菊 (明)高启
秋英忽夏发,宛在阿戎家。细认惊初见,高吟喜共夸。不依寒竹雨,欲映午榴霞。我意甘迟暮,樽前有此花。
六月菊 (清)袁枚
寒菊公然冒暑黄,苍蝇侧翅远相望。东篱共讶西风早,秋士偏食夏日长。试把一灯来照影,焉知六月不飞霜。数枝冷艳当阶立,愁杀红莲不敢香。
万寿菊 (现代)桂芳
花开黄金甲,叶坼恶臭发。原本岁枯荣,何须万寿夸?
菊韵 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 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C. 关于菊花的美好描写、诗词、 象征什么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好的话请采纳我一字一字打得
D. 菊花的寓言是什么
菊花有什么寓意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
菊花有什么寓意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下面挑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诗篇分类赏析
(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尘外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E. 菊花的含义是什么
由于男性间的做爱方式中“后庭之乐”比较普遍,而出于形似的缘故,
菊花多用来喻指人体的肛门;这应该是“菊花”在物象方面对“男性之爱”的指代
而感情上最着名也最源远流长的故事,应该是日本《雨月物语》(上田秋成著,一七七六年刊行)中的《菊花之约》(《菊花の契》)一篇。故事讲述军学者赤穴宗右卫门在旅途中病倒,得到丈部左门的帮助,两人因此熟识,并结成义兄弟,即“众兄弟之契”。临别之时,两人约定来年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再会。一年之后,左门如期出现在宗右卫门的面前,只是,已经成为幽灵--左门由于政治陷害而被困,为了履约,只好自尽,以便让自己魂魄能及时赶去赴约。这种感情,正如日本《古今集》里的一首和歌所唱:“此身如朝露,惟惜与君缘。相逢如可换,不辞赴黄泉。”因为这个故事,菊花在日本又称为“契草”。
F. 山菊的花语是什么
山菊花花语:沉默而专一的爱、避邪
G. 菊花这首诗是属于山水诗吗
《菊花》为题的诗有很多,但大部分是咏物诗,一般是诗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如下列古诗:
菊花
作者: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作者: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H. 菊花的颜色和形状和长势和喜好和用途还有花语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2-3]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4]
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种。[5]
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花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花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花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花是6倍体,2n=54。菊花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5]
野菊
野菊(6张)
野菊(原种):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叶柄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6]
甘菊
甘菊(6张)
甘菊(原种):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仅上部伞房状花序分枝。基部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全部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柄基有分裂的叶耳或无耳。头状花序通常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稍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碟形,总苞片约5层。中内层卵形、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全部苞片顶端圆形,边缘白色或浅褐色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椭圆形,端全缘或2-3个不明显的齿裂。瘦果长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7]
小红菊
小红菊(6张)
小红菊(原种):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有地下匍匐根状茎。茎直立或基部弯曲,自基部或中部分枝,但通常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中部茎叶肾形、半圆形、近圆形或宽卵形,通常3-5掌状或掌式羽状浅裂或半裂,全部裂片边缘钝齿、尖齿或芒状尖齿。根生叶及下部茎叶与茎中部叶同形,但较小;头状花序少数(约3个)至多数(约12个)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头状花序单生茎端的。总苞碟形,;总苞片4-5层。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舌状花白色、粉红色或紫色,舌片长顶端2-3齿裂。瘦果长2毫米,顶端斜截,下部收窄,4-6条脉棱。花果期7-10月。[8]
3生长环境
编辑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一10℃。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秋菊为长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0摄氏度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4]
4地理分布
编辑
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 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4]
5品种分类
编辑
花期
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9]
花径
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
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9]
颜色
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复色: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色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黄色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9]
白菊花
白菊花
粉菊花
粉菊花
红菊花
红菊花
黄菊花
黄菊花
绿菊花
绿菊花
墨菊花
墨菊花
泥金九连环
泥金九连环
雪青
雪青
紫菊花
紫菊花
瓣形
平瓣:舌状花呈平面伸展,依瓣的阔狭分为阔瓣(花瓣最阔处2厘米以上)如“帅旗”;中瓣(花瓣最阔处1-2厘米),如“墨荷”;狭瓣(花瓣最阔处1厘米以下)如“梨香菊”。
匙瓣:舌状花为平瓣与管瓣之间的中间型,花冠基部连合部分比平瓣长,花瓣先端展开如匙称为“匙片”。匙瓣又依匙片的长短可分为长匙瓣、中匙瓣和短匙瓣。依形状又有直伸、内曲和反卷之分。
管瓣:舌状花呈管状伸展。依管的先端开口或封闭分开管和闭管。又依管的粗细分粗管(管中部直径在0.6厘米以上)、中管(管中部直径0.3-0.6厘米)和细管(管中部直径0.3厘米以下)。
桂瓣:舌状花为平瓣或匙瓣或管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
畸瓣:花瓣奇特,可分为毛刺瓣、龙爪瓣和剪绒瓣。[9]
叶形
菊花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小,常作为识别菊花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按其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正叶:叶形端正,长阔、大小、厚薄适度。主脉、支脉和缺裂都较整齐。
深裂正叶:叶形与正叶相似,缺裂较正叶为深,先端尖锐。
长叶:叶形较正叶狭长,缺裂较深。五裂整齐。
深裂长叶:叶形狭长,缺裂较长叶深,先端尖锐。
圆叶:叶长宽相近略呈圆形,叶肉较厚,锯齿浅钝。
葵叶:叶面积大,浅裂形如葵花叶。
蓬叶:叶形瘦长,深裂成5片狭长羽状裂叶。形如蓬蒿叶。
反转叶:叶缘反转,叶面突起,如船反扣,缺裂较浅或不规则。
柄附叶:叶柄基部附生叶肉或托叶。[9]
栽培方式
菊花依栽培方式可分为盆栽菊、地被烫、切花菊、造型菊(艺菊)四大类。
盆栽菊(盆菊)
独本菊(品种菊、标本菊):用大菊培育,每盆一株,着花一朵,单株独秀。最能充分体现品种的特征特性,除供观赏外,可作品种鉴定,故又名品种菊或标本菊。
多本菊(多头菊、多头品种菊):用大花培育,每盆一株多本,着花数朵至数十余。供庭园、会场等陈列观赏。
案头菊:将大菊植于小盆内,每盆一株,每株一花,枝挺叶秀,裙叶遮盆,株小花大,高不盈尺,适宜摆在几上案头,可布置厅堂、卧室、书斋。
瓦筒菊:采菊苗栽于瓦简内。待现蕾后除去瓦筒移入盆内供观赏。
套盆菊:将菊苗先地栽,待菊株长到一定大小时,从盆孔套入瓦盆栽培,待显色后将盆底根部切断起盆供观赏。
地被菊:地被菊是指主要作露地地被栽培特定的小菊品种群。地被菊有其宏观群体美的特色,可用于园林绿地栽培,也可采用丛植、带植、片植、花坛值及盆栽摆花布置景点。
切花菊:切花菊是将鲜花从栽培的菊株上带茎叶剪切下来供应用的裁培方式。以地栽生产,依品种可分大花、中花和多花枝。依栽培方式可分独本和多本。
造型菊:造型菊是利用不同的菊花品种经过艺术处理,把菊株培育成一种特定的型式,以供观赏。
大立菊(立菊):在一棵菊株上着生成百上千余大小相同、排列整齐的花朵。经吊扎整形呈圆平面形或半球形。花圈直径可达3-4米,亦有扎成图案的。大立菊主要用于节日、菊展,以显壮观,增强气氛。
悬崖菊:利用小菊培育而成主干特长,分枝繁多,花朵密集,后宽前窄,首尾匀称,长而下垂之形,小的长约1米,大的可达4-5米。此菊用作环境装饰,置于厅堂或庭园假山岩畔,野趣横生。
塔菊:一株经人工培育形成主干挺立、层次分明、花色匀称协调,如宝塔状的菊株。此菊可由几层或十几层组成,高可达3-4米,置于庭园屹立于丛花之中,如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造型菊(扎菊):以满天星小菊连盆或脱盆套以小蒲包绑扎,置于用竹或洋元等做成的亭、台、楼、阁、各种动物等形式的花架上,以添庭园景观。
盆景菊:多以小菊为素材,运用盆景技艺,经修剪整形加工成各种古木。悬崖等姿态或具有一定主题思想的艺术盆景。盆景菊包括桩菊型:原本、嫁接、附生;景菊型: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此外,还有以花抱形式分类的。即以菊花的舌状花冠排列的姿态变化来分的,有内抱、追抱、折抱、自然抱、露心抱、乱抱等。有以菊株高度分类的,分为高、中、矮;还有以菊株长势分类的,有强、中、弱。虽然分类方法很多,但更为普遍应用的分类方法是以花瓣、花型分类。[9]
两级分类
为了使菊花品种归类分型工作逐步统一起来,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1982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会期间,在上海召开了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讨论了花期在10月1日以后、花头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晚秋菊品种分类问题(小菊品种另列系统),确定以花瓣、花型两级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初步确定菊花共分为五个瓣类,包括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花色的划分与顺序为白、黄、棕、粉红、红、紫、绿、复色共8种,以此八色为基础,各地可增一两色,为便于品种编号以不超过10个为宜。以下介绍这一分类方案并配以花型图。[9]
【平瓣类】
1.宽带型:舌状花1-2轮,花瓣一般较宽展。有的花瓣呈船底形,且拱曲;有的长如带状,无端卷曲。筒状花序发达,显著外露。该型有两个亚型,即平展直伸者为平展亚型,下垂飘逸者为垂带亚型。
2.荷花型:舌状花3-6轮,花瓣宽厚,各瓣排列疏松、内抱。全花外形整齐,略呈扁球状,外观似荷花。筒状花显著,盛开时外露。
3.芍药型 :舌状花多轮或重轮,花瓣直伸,内外轮各瓣近等长;花瓣丰满,全形顶部稍平呈扁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4.平盘型:舌状花多轮,花瓣狭直;外轮花瓣长,向内侧花瓣层层渐短。有时内轮花内抱。全花稍呈扁形如盘状,筒状花正常,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5.翻卷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向下反抱,且花瓣背面向内翻卷,内轮花瓣向心合抱或乱抱。整个花形外观为外翻内卷。内轮花瓣随花开程度逐渐外翻。筒状花稀少,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6.叠球型: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排列紧密;外轮间或有少数匙瓣甚至管瓣花。绝大多数花瓣内曲,可能作正抱、追抱、乱抱等不同形式的向心合抱;各瓣重叠,整个花型呈球形。[9]
【匙瓣类】
7.匙荷型:舌状花1-3层,多为短匙瓣,匙片呈船形,内曲或合抱,或平伸散展。全花整齐,顶部稍平呈扁球形,筒状花正常,开时外露。
8.雀舌型:舌状花多轮,外轮狭匙瓣,直伸;匙片扩大,端尖,形如雀舌。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
9.蜂窝型:舌状花多轮,短匙瓣,诸多花瓣近直立,排列整齐。全花呈球形,由于匙片卷如铃口,形似蜂窝,故而得名。筒状花稀少或缺如,开时不外露。
10.莲座型 :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长,内轮较短,所有花瓣匙片向内拱曲。各瓣排列整齐,疏松或紧密合抱,整个花形稍扁,形似观音神像下的莲座。筒状花正常,盛开时外露。
11.卷散型:舌状花多轮,内轮间或有平瓣,多轮间或有管瓣花。内轮诸瓣向心合抱,外轮花瓣四出散垂,整个花形表现为内卷外散,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
12.匙球型 :舌状花重轮,多中匙和短匙瓣,内轮间或有平瓣,外轮间或有管瓣。各瓣匙片内曲,排列整齐,紧密合抱使全花呈球型,亦有外轮长匙瓣或管瓣飘散下垂。简状花稀少或不发达,盛开时少有外露。[9]
【管瓣类】
13.单管型 :舌状花1-3轮,多为粗管或中管,间或有长匙瓣。筒状花显著,外露。该型分两个亚型,即各瓣平伸四射者为辐芒亚型,各瓣下垂者为垂管亚型。
14.翎管型 :舌状花多轮,中管或粗管,内、外轮各瓣近等长,不抱不卷,整个花形似松散的半球形或球形。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5.管盘型:舌状花多轮,多为中管或粗管瓣,内轮间或有匙瓣,外轮花瓣长而直伸,内轮较短而向心合抱。顶部近平,全花扁形。管状花稀少,盛开时微露。该型分两个亚型,花型中心稍凹下者为钵盂亚型,管瓣端都向内弯曲如钩似抓物状者称卷亚型。
16.松针型:舌状花多轮,细管长直。各瓣近等长,间或有稍弯的管瓣,放射伸展。有如松叶束;全花朵半球型。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7.疏管型:舌状花多轮,中粗管,内、外轮花瓣近等长。疏伸不整。筒状花稀少,不外露。有管瓣蓬松披垂形如狮鬣者称狮鬣亚型。
18.管球型:舌状花重轮,中径管瓣,稍短,弯曲不整,各瓣向心紧密追抱或乱抱,或整齐合抱,全形呈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如,不外露。
19.丝发型:舌状花多轮或重轮,细长管瓣柔弱弯垂。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细长管瓣大部平顺而只弯垂者为垂丝亚型细长管瓣多不规则捻弯扭曲者为扭丝亚型。
20.飞舞型:舌状花多轮乃至重轮,多为较粗径的管瓣花。有的为中径管瓣,也有的品种在中轮或内轮具长匙瓣。各瓣卷展无定。参差不齐,全花姿态婆娑潇洒。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或不外露。该型有两个亚型,粗径长管下部直伸,端部弯大钩,且常在钩基具喙,全瓣似鹰爪伸张,刚劲有力,此等种类称鹰爪亚型。外轮管瓣,曲卷散出或下垂,内轮管瓣向心抱,全形有似蝴蝶飞舞之种类称舞蝶亚型。
21.钩环型:舌状花多轮,粗径及中径管瓣,内轮间或有匙瓣花,管瓣端部弯卷如钩或成环。筒状花正常或稀少,盛开时外露或微露。管瓣端环卷相集如云朵者称云卷亚型。管瓣下垂,管端卷曲者称垂卷亚型。
22.璎珞型:舌状花多轮,细径管瓣直伸四出或下垂,瓣端具弯钩但不卷曲。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
23.贯珠型 :舌状花重轮,外轮细径管瓣甚长,或直或弯,但皆柔弱下垂,内轮细管瓣较短。管端部皆紧曲卷成小环如珠。筒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9]
【桂瓣类】
24.平桂型:舌状花为平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
25.匙桂型:舌状花为匙瓣,1-3轮。筒状花变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
26.管桂型 :舌状花为管瓣,1-3轮。筒状花交为桂瓣状(或称星管状)甚显著。
27.全桂型:无舌状花或仅具一轮退化舌状花,全形显著变为桂瓣状的筒状花。
【畸瓣类】
28.龙爪型:舌状花数轮或多轮,一般为管瓣花,但也有为匙瓣或平瓣的品种,所有舌状花端部枝裂呈爪状或劈裂呈流苏状。筒状花正常或稀少。
29.毛刺型:舌状花可为各种瓣形,轮数亦不定,可以单轮、数轮乃至多轮、重轮。特点是在舌状花花瓣上生有细短毛或硬刺。筒状花正常或稀少。
30.剪绒型 :舌状花多轮至重轮,狭平瓣,瓣端细裂如剪切成绒,有的品种各瓣交搭如绒球。筒状花正常或稀少。
菊花的品种繁多,变异也很大。新品种不断出现。虽然菊花的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统一,但尚在研讨探索中,在进行菊花的系统分类工作时,必然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因看法不一致或因有的品种介于两种类型之间(中间类型),以致归属不一等。这也不必强求一致,可暂并入接近的类型,以待进一步研究。[9]
日本分类
大菊类:日本大花品种颇具特色,近年中国引入不少,深受欢迎。秋菊大花类分下列几种:
厚物(肥厚):花球状,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内曲,排列紧密,如中国叠球型。品种有“国华青光”、“国华天城”、“国华松园”、“大芳白山”、“大芳秋月”、“红兰”、“宝幸平和”、“泉乡白山”等。
厚走(中厚):花球状。花型与厚物相似,唯外轮有伸长的匙瓣或管瓣。品种有“国华光林”、“国华山水”、“国华星露”、“大芳桃月”、“大芳早春”、“大芳美山”、“武藏野”、“宝幸山吹”等。
大掴(大抓):花型似厚走,外轮特长而下垂,盛开时两侧花瓣向心对抱,似两拳相对。品种有“华严之潼”、“富山之云”、“古河积云”等。
管物(管状):管瓣型,依管瓣的粗细分为4类:①太管(粗管):品种有“国华赤**”、“蓬莱境”、“大芳白波”、“泉乡冰河”等;②间管(中管):品种有“大和姬”、“国华菊水”、“泉乡吹雪”、“松之名所”等;③细管:品种有“国华极光”、“泉乡小町”、“王穗之誉”等;④针管:品种有“泉乡汐风”、“牧场之秋”、“玉光之秋”、“大芳白系”等。
一字文:又称御纹章菊,舌状花一轮,花瓣一般较宽,平展呈船底形,花瓣排列整齐,如一枚徽章,以具16瓣者为上品。品种有“月光御殿”、“探梅殿”、“玉光院”、“香里御殿”、“高砂殿”等。
美浓菊:很早以前在美浓地方(日本歧阜县)发展起来的,是由一字菊演变而来,其花瓣2-4轮,平瓣,半重瓣花型,花瓣40-50枚,花朵色彩浓艳。品种有“庵姬”、“美浓锦”等。[9]
古典菊类
日本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中花,花形、叶形都较特殊。中国虽有引进,但由于民族习惯不同,目前市场尚难接纳观赏,效果也欠佳。日本古典菊类可分为:
伊势菊:花瓣像丝线般下垂而开启的中菊,其特征为宽1-2毫米的细小花瓣呈扭歪状或裂开,收缩等,是自古以来最常用作茶花且甚具风味的菊花。代表品种有“灰白发”、“乱丝”等。
江户菊:最早被称为“狂菊”。江户菊在开始开放时,全部的花瓣会稍呈下垂状而横开,之后再由中心花瓣依序呈现各种折曲状,并包住花蕊予以合抱起来。因合抱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追抱、 折抱、追褛抱、丸抱、自然抱、立抱、露心抱等。代表品种有“江户绘卷”、“江户宝生”、“清水之池”等。
嵯峨菊:据说这是300多年前由京都嵯峨村的农民开始栽培的古老种类。伊势菊即为此菊的变种。花像丝线般的数十枚细小花瓣,以帚状直立向上开放。自古以来被用作茶花或插花等。代表品种有“嵯峨美姿”、“嵯峨锦缎”、“嵯峨映光”。
肥后菊:据说肥后诸侯细川重贤公为了提升武士的德性,奖励栽培的具有渊源的菊花,并被列为肥后六花撰之一。花形很单纯,有平瓣花、管瓣花和匙瓣花等,有大、中、小花朵,也有很多色彩优美的品种。其中管瓣花和匙瓣花可耐雨淋,适合露地栽培。代表品种有“三保古典”、“三保之光”、“三保舞女”等。
丁子菊:据说早在18世纪就被取名丁子菊。在欧美则叫翁草花。此花的特征是花蕊部的花瓣呈筒状(筒状花)的丁子瓣(形如丁子花)而鼓起开花。如依丁子部周围的花瓣形状分为平瓣丁子、管丁子、八重丁子、匙瓣丁子等。代表品种有“岸边海鸟”、“岸边盘梯”等。[9]
品种名称
菊花能入药治病,久服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宋代诗人苏辙:“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肴。“菊花肉”是经过长期摸索制作成的一种菊菜,它由一块块用蔗糖熬浆炮制的白嫩猪肉加工制成,玲珑剔透,有如白玉。每块之上黏上几丝菊瓣,饱饮油脂糖甜,观其金黄色泽,吃到口里荤中有素,素中有荤,香甜不腻,实为名菜。还有菊花鱼球、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北京有名的“菊花锅子”(即在涮羊肉火锅里放些菊花煮汤),清淡味美,更是别有风味。[14]
食用的花样,例如:【菊花粥】、【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羹】、【菊花饮】
保健
【菊花膏】、【菊花枕】
【菊花肴】: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
【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I. 菊花有什么寓意,那些诗体现了这些寓意!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下面挑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诗篇分类赏析
(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尘外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二)、感时伤怀之花。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二句说自己身逢战乱登高无酒的凄情落寞,暗含对时局动荡,佳节不幸的不平不满。三四句写诗人怜花思乡,忧国忧民。长安故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下,于断垣残壁之间,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凋零破败。触目惊心的秋菊特写,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情,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全诗怜悯菊花,感伤时世,离乱苦恨,揪人心痛。杜甫的《九日》也是对花发慨,思亲念乡,忧国忧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前四句说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也无心赏菊,故而发号施令,“菊花从此不须开”,天真任性的话语折射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五六句对比思乡。漂泊异地是残阳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泪下沾裳;回想故园是霜天秋晚,白雁南来,令人倍感亲切。对比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思亲怀乡之感。最后两句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哀愁叹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干戈”点明诗人身逢战乱,流落天涯的悲苦处境。全诗悲病叹老,伤时忧国,抒离乱之苦,发愤慨之思。菊花,被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苦愁思,不赏心悦目,却可以惊心动魄!
(三)、坚贞高洁之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四)、战天斗地之花。唐代诗人林宽有诗“莫信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芳香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三、四两句揭示菊花生长环境的寒冷和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浪漫的想象体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黄巢的另一首《菊花》则塑造了许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形象。“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句直抒胸臆,表达热切、激越的期待之情。第二句以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对比,显示菊花盛开、独占风光的精神风貌,实则暗喻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杀”字给人以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力量感。百花消逝自然喻指封建势力土崩瓦解,嚣张不再。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图景。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精神抖擞的英雄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昂扬奋发、志在必得的豪迈信心,而这,正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