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花卉
1. 傣族的民族习俗
傣族在思茅全区均有分布,以景谷、孟连、澜沧、江城、普洱、墨江、思茅居多。景谷、孟连的为傣那支系,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江城土卡河的为傣社毫支系。景谷傣族多住平房,土木结构,以茅草或瓦覆盖,进门为中厅,设煮饭、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支有铁三脚架,厅中铺床,供待客用,中厅左右两厢小房为主人寝室。房屋结构有落地式和干栏式两种,干栏式的掌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放柴禾和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冬暖夏凉,以竹木为建筑材料,以杂木为主,多用红毛树、锥栗树、黑荆树当柱,以竹片或木片做椽.房顶盖草排或板瓦不等,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木板或竹笆围墙,楼后搭有晒台,孟连、澜沧、江城整董等地傣族居住干栏式屋。江城土卡河傣社毫支系人居住落地式鸡罩笼房。
景谷傣族的服饰,男子头缠白头巾,节日期间爱戴毡帽、身穿白布对襟衣,宽裆子。妇女穿统裙、上衣为宽袖敞领,领口上衬白布。多数人喜欢白、蓝、黑三色,老年多穿深色,少女喜穿浅色。老幼均喜戴银耳环、玉手镯男子有纹身习俗,从四肢到胸部、背部都可纹,纹身图案较多,有动物形态、花卉图案,更多的则是刺些祈愿祝福之类的傣文,或是佛经中一些有影响的名言。傣绷人服饰,妇女喜爱紧身短上衣,深色长统裙,系银扣腰带,耳坠小巧的银耳环,喜欢白包头,多数用自纺自织的横幅红花条纹包头。新中国建立初期,也有以此花纹布为裙的,故被他族称为“花腰傣”。傣绷男子服饰趋于汉化。老年人穿大摆裆土布裤子,对襟土布上衣,戴毡帽或包白布包头。妇女留长发,不编辫子,只是挽结在后脑上插上银发针,然后用花包头盖上,傣绷人普遍喜欢黑色服装。傣社毫男子不纹身,不镶牙,已流行时装,妇女上身穿紧身白布衣服,两襟对开,钉有12对银质双纽扣,下身穿青色统裙,坠耳环、头包头巾。
傣族青年谈情说爱称为“另卜少”、意为串姑娘。有邀伴进行的,有单独进行的,相爱后要互相送信物如花边带子、耳环、首饰等。结婚无须双方父母同意,但须按婚俗完成各项聘礼,方许成婚,婚龄一般在20岁以后。结婚聘礼较多,景谷江东傣族婚前下聘,男家须给女方家长酒2壶、肉5斤、面条4把、红糖20余斤,柴1500斤,吃奶钱100元。此外要送给媒人猪头一个、枕头一个,鞋子一双,还要送给头人若干斤米和肉。婚后回门要给女家2元4角钱,一丈布。傣绷人的婚姻较自由,只要双方相爱,即可告诉父母请媒提亲,用钱做聘礼,数量多少根据各自财力而定。由于受婚配条件限制、傣绷人普遍为近亲结婚,没有同姓不婚的限定,婚礼较简单,穷困的备办些芭蕉、甘蔗等果品和烟酒,请亲友来祝贺举行仪式即可,富裕家杀猪请客吃饭,不搭棚不抬轿,也不吹拉弹唱,举行婚礼时由长者拴魂线,教以做人的道理,祝福贺喜,夫从妻居较为普通,从居多少年,由双方商量决定。
景谷傣族行火葬和土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要火化。死人后要请佛爷念经超度亡灵,主人家备办佳肴殿给佛爷和尚,要杀猪牛井招待亲友和帮忙的人。超度亡灵后把尸体抬到林里埋葬,头朝东,脚朝西,用白布裹尸后用木板或竹笆出殡,葬后不垒坟,不立碑,后人也不扫墓。年节日到佛寺赕佛、滴水,由佛爷念《滴水经》,把后人献给的祭物献给亡灵。有名望和僧侣等级高的佛爷和尚死后要竖碑,形如佛塔,从“撒迪”级起,地位越高碑塔级越多,碑上刻花卉图案,无文字。傣绷人死后,要请佛爷和尚念经超度,家人为死者做功德,然后用木板做棺材埋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行火葬。傣社毫人死后行土葬;殡殓用棺,垒坟为志,但无碑文,仅用石块围圆。成年人死后,要杀一头水牛、一头黄牛作祭品,出殡要请哈尼族“嫫庇”推算选择。
2. 花卉资料
植物名称: 紫竹梅 别 名: 紫鸭跖草、紫叶草 英 文 名: Purple Setcreasea 拉 丁 名: Setcreasea purpurea Boom. 科 名: 鸭趾草科 属 名: 鸭跖苹属 适应地区: 原产墨西哥,各地广为栽培。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0.5 (M) 形态特征: 全体紫色,枝茎柔软,呈下垂状。叶片槽形,叶长圆状披针形,长15厘米,宽5厘米,叶面具暗色脉纹,叶鞘边缘鞘口有睫毛,苞片贝壳状,聚伞花序缩短生枝顶,花淡紫色。 生长习性: 喜温 暖、湿润,不耐寒,要求光照充足,但忌 曝晒。对土壤要 求不严,以疏松 土壤为宜。 繁殖培育: 一般用扦插法繁 殖,春、夏、秋均可进行。需经常保持盆 土湿润。夏季要适当遮荫。冬季室温保持 10C左右。宜于盆栽观赏。植于花台,下 垂生长,十分醒目。 景观用途: 布置花坛、路边、盆景等。 植物名称: 铃兰 别 名: 草玉铃、君影草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Convallaria L. 科 名: 百合科 属 名: 铃兰属 适应地区: 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洲,我国北方有野生。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宿根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未知 形态特征: 植株矮小,地下有多分枝而平展的根状茎。春天从根茎先端的顶芽长出2~3枚卵形或窄卵形具弧状脉的叶片,基部抱有数枚鞘状叶;花茎从鞘状叶内抽出,着小花6~10朵,香气浓郁;入秋结球形红色浆果。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通常用于花坛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 生长习性: 喜凉爽、湿润及散射光的环境,耐寒性强,忌炎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繁殖培育: 以分割根状茎及根茎末端的小鳞茎繁殖,春秋季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茎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状茎,将每个顶芽带一段根茎剪切下来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后翌年春可开花,小的需隔1年后开花。秋季从红熟的浆果中洗出种子,可直接播在露地的苗床上,第二年春天发芽。栽植覆土5厘米以上,栽后浇透水。春季萌发后,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时注意浇水,花茎抽出后停止┓剩换ǖ蛐缓蠹笆奔羧セü#?僮贩?~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后,覆盖腐叶、牛粪,保护根茎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选择肥装而硕大的根茎芽,每盆栽4~5个芽,需每年换盆一次。促成栽培:将低温处理过的根茎栽植,整个栽培期间温度维持在18~20℃左右,注意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约一个月可以开花。有褐斑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 景观用途: 未知 植物名称: 鹤望兰 别 名: 极乐鸟花、天堂之鸟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Strelitzia reginae 科 名: 旅人蕉科 属 名: 鹤望兰属 适应地区: 原产南非好望角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1 (M) 形态特征: 地下具粗壮的肉质根,还有根状茎。地上茎不明显。叶似基生,具长柄,叶为椭圆形,对生,两侧状排列,叶色深,质地较硬,具直出平行脉。花从叶丛中抽生,花梗长而粗壮,花序为侧生的穗状花序,外有一紫色的总苞,内着生6-10朵小花,外瓣为橙黄色。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阳光充足,不耐寒,怕霜雪,冬季要求不低于5℃,生长18-24℃,夏季这且在荫棚下生长,喜在富含有机和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繁殖培育: 分株法繁殖为主,也可用播种法繁殖,分株繁殖一般于早春翻盆进行,用利刀从根茎空缝处切开,每丛分株叶片不得少于8-10张,伤口涂以草木灰或硫磺粉,以防其腐烂,栽后浇足水,置于蔽阴处,适当养护,当年秋冬即能开花。播种繁殖也可。 景观用途: 为大型的室内盆栽观赏花卉,在南方可丛植于庭院或点缀于花坛,同时其又是一种高级的切花,插于水中可保持20-30d之久。 植物名称: 铁线蕨 别 名: 铁丝草、铁线草、水猪毛土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科 名: 铁线蕨科 属 名: 铁线蕨属 适应地区: 长江以南、北到陕西、甘肃和河北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0.1-0.4 (M) 形态特征: 铁线蕨为中小型陆生蕨,株高10-40厘米。根状茎横生,密生棕色鳞毛,叶柄细长而坚硬,似铁线,故名铁线蕨。叶片卵状三角形,2-4回羽状复叶,细裂,叶脉扇状分叉,叶长10-30厘米,小羽片斜扇形,深绿色。孢子囊群生于羽片的顶端。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铁线蕨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我国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的钙质土和石灰岩的指示植物。 繁殖培育: 铁线蕨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宜在春季新芽尚未萌发前结合换盆进行。将长满盆的植株从盆中扣出来,支掉大部分旧培养土,切断其根状茎,分成二至数丛,分别盆栽,可成不新植株。另外,铁线蕨的孢子成熟后散落在温暖湿润环境中自行繁殖生长,待其长到一定时盆栽也可。 铁线蕨喜疏松透水、肥沃的石灰质土砂壤土,盆栽时培养土可用壤土、腐叶土和河砂等量混合而成。生长期每周施一次液肥,注意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可经常在植株周围地面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铁线蕨喜明亮的散射光,忌阳光直射。光线太强,叶片枯黄甚至死亡。它喜温暖又耐寒,生长适温为13-22 ,冬季越冬温度为5 。 景观用途: 在蕨类植物中,铁线蕨是栽培最普及的种类之一。茎叶秀丽多姿,形态优美,株型小巧,极适合小盆栽培和点缀山石盆景。由于黑色的叶柄纤细而有光泽,酷似人发,加上其质感十分柔美,好似少女柔软的头发,因此又被称为“少女的发丝”;其淡绿色薄质叶片搭配着乌黑光亮的叶柄,显得格外优雅漂逸。它喜阴,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更适合室内常年盆栽观赏。作为小型盆栽喜阴观叶植物,在许多方面优于文竹。小盆栽可置于案头、茶几上;较大盆栽可用以布置背阴房间的窗台、过道或客厅,能够较长期供人欣赏。铁线蕨叶片还是良好的切叶材料及干花材料。 植物名称: 荷叶铁线蕨 别 名: 荷叶金钱草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Adiantum reniformevar.sinense Y.X.Lin 科 名: 铁线蕨科 属 名: 铁线蕨属 适应地区: 产四川万县武陵区,新张、小沱区、杉树坪和石柱县局部地区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蕨类植物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5-20厘米 (M)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而直立。叶椭园肾形,宽2-6cm,上面深绿色,光滑并有1-3个同环纹,下面疏被棕色的长柔毛,叶缘具圆锯齿,长孢子叶的叶片边缘反卷成假囊群盖。孢子囊群长圆形或短线形,生于叶缘,中国特有变种。本变种是铁线蕨科最原始的类型。在亚洲大陆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约205cm处温暖、湿润和没有荫蔽的岩石表面的薄土上、石缝或草丛中。 繁殖培育: 可用分株或孢子繁殖。种植时可参照本属其它种的栽培法。 植物名称: 红口水仙 别 名: 红水仙、红口、丁香水仙、维眼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科 名: 石蒜科 属 名: 水仙属 适应地区: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球根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0.3-0.5 (M) 形态特征: 鳞茎卵圆形。叶长约30厘米,宽0.8-1厘米。花单生,有的l萃2花,花被白色。副冠呈浅杯状,黄色,杯的边缘为橙红色皱边,3雄蕊外伸。本种变种极多。 生长习性: 性喜冷凉,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为10~15℃。 繁殖培育: 以分球繁殖为主,但目前国内栽培的几乎都是进口种球,且已经过专业预处理,买后即可直接种植。栽培与病虫害:红口水仙鳞茎不如中国水仙肥大,不宜雕刻或水养,需用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土中预埋有机肥,栽后覆土掩埋。并放置于日照约50%的半阴处莳养,平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待叶芽长出土面后,再将花盆移到日照70%~80%处培养。生长期间每隔1~2周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少量慎用氮肥。病虫害主要有球根腐烂病、根螨和茎线虫等。防治球根腐烂病可在植株基部撒硝石灰。而根螨与茎线虫则需在定植前,用50℃温水浸泡种球30分钟,或以43℃的0.5%福尔马林浸泡种球3~4小时。 景观用途: 我国有栽培,适作切花或花坛、草 坪、树丛中栽培 植物名称: 吊灯花 别 名: 拱手花篮、花篮、吊篮花、风铃扶桑花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Hibiscus schizopetalus 科 名: 锦葵科 属 名: 木槿属 适应地区: 原产非洲东部。我国华南一带可露地栽培,北方地区在温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灌木类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1-3 (M) 形态特征: 枝条纤细而呈拱形下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缘具粗齿,叶端渐尖,叶质较厚,叶脉明显,单花着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大而下垂,如垂吊之花篮,花冠红色至橙红色,花蕊及花柱很长,伸出花冠之外。温室栽培除冬末至春初之外,基本上常年都可开花,但每次着花量很少 生长习性: 喜高温,不耐寒,需在高温温室越冬。不耐阴。喜肥,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繁殖培育: 用扦插繁殖。 植物名称: 羽扇豆 别 名: 多叶羽扇豆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Lupinus polyphyllus 科 名: 豆科羽 属 名: 扇豆属 适应地区: 华北地区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0.9-1.2 (M) 形态特征: 叶多基生,掌状复叶,小叶9-16枚。叶色绿。轮生总状花序,在枝顶排列很紧密,长可达60cm,花蝶表,蓝紫色。园艺栽培的还有白、红、青等色,以及杂交大花种,色彩变化很多,花期5-6月。荚果,被绒毛,种子黑色。加州羽扇豆、二色羽扇豆。 生长习性: 羽扇豆,较耐寒(- 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于秋季进行,在21-30℃高温下发芽整齐。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根茎处萌发枝条,剪成8-10cm,最好略带一些根茎,扦插于冷床。夏季炎热多雨地区,羽扇豆常不能越夏而死亡,故可作二年生栽培,宜早春栽植于栽培地,株距40cm,早栽早发棵,开花结籽较早。入夏前结实后地上部分枯萎,秋季再萌发新株,或于枯萎前采收种子。华北需保护越冬。 景观用途: 适宜布置花坛、花境或在草坡中丛植,亦可盆栽或作切花。 植物名称: 爆仗竹 别 名: 爆竹花、吉祥草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Russelia equisetiformis Schlecht.et Cham. 科 名: 玄参科 属 名: 爆仗竹属 适应地区: 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多盆栽利用,北方需入室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长1-1.3 (M) 形态特征: 植株呈半披垂状,长1~1.3米。叶对生或轮生,已退化成狭披针形或线形,纸质、绿色,嫩叶带紫红色,全缘;枝条纤细、柔软、密集,具棱,绿色。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较小,长筒状,长3厘米,深红色,下垂。花期:6-10月。花而不实。 生长习性: 爆仗竹原产于热带中美洲。其性喜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喜肥沃的土壤,耐荫蔽,忌瘠薄,忌干旱,忌涝,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30℃。 繁殖培育: 栽培爆仗竹宜选择光热充足,肥水充沛的环境。栽培环境过度荫蔽,植株生长纤细,光长枝杆而不开花;而气候过于炎热干旱,则植株生长会出现早衰。栽培土应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在生长旺季,每月还应追施1~3次液体肥料,对早期的过细、过密枝条应修剪掉,同时要控制株高,防止植株疯长。 爆仗竹可用扦插、分株或压条繁殖。将粗、细枝条剪成10~15厘米,插于素沙中,遮荫,保持80%~90%的湿度,成活率可达90%以上;或将植株的下垂枝条压入土中,即可生根,长成独立的新植株;分株宜在7-9月雨季进行。 爆仗竹主要的病虫害有:蚜虫、吹绵蚧、圆形盾蚧和黑毛虫等危害。 景观用途: 爆仗竹枝叶纤细,披垂,开花繁茂、持久而红艳,花似爆竹,是阳台理想的垂挂绿化植物,可应用于阳台花池、坝顶、坡边等处的绿化栽培。 植物名称: 唐棉 别 名: 钉头果;河豚果;棒头果;气球唐棉;气球果 英 文 名: Club Fruit 拉 丁 名: Asclepias fruticosa L. 科 名: 萝藦科 属 名: 萝藦属 适应地区: 原产地:非洲,台湾,零星栽培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2-3公尺 形态特征: 株形直立,全株具白色乳汁;叶:线形似柳叶,色浓绿,背面淡绿色,对生;花:繖形花序,腋生,乳白色下垂状,花期秋至隔年春季;果实:蒴果表皮被粗毛,鼓胀呈卵球形,中空无果肉,种子附生银白色绢毛,易随风飘散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播种,扦插;栽培方式;春、秋季为繁殖适期,种子发芽适温20-25 ℃, 15天可发芽,扦插取成熟枝条10-15公分,用清水洗去乳汁后扦插,20-30天可发根,栽培时宜选避风处,并立支柱扶持,以免受风吹倒。 景观用途: 盆栽,庭园美化 植物名称: 豹皮花 别 名: 国璋花、小犀角花、徽纹掌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Stapelia pulchella 科 名: 萝藦科 属 名: 国章属 适应地区: 原产南非,我国引种栽培。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0.1-0.2 (M)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多茎丛生,高10-20厘米。茎粗壮,四棱,绿色,光滑无毛,棱背上有对生的粗短软刺。无叶。花基生,单生或2-3朵并生。花冠辐射状,五角星形,内面黄色,满布暗紫色横纹或斑块。花期夏季。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用扦插或分株繁殖,极易成活,除高温高湿的盛夏季节外 景观用途: 豹皮花花大色浓,形状别致,可布置于阳台、窗台或明亮的室内。但其花有异味。 植物名称: 百合 别 名: 布朗百合、野百合、淡紫百合、山蒜头 英 文 名: - 拉 丁 名: Lilium brownii var.virilum Baker 科 名: 百合科 属 名: 百合属 适应地区: 原产中国东南、西南地区以及河南、河北、陕西、甘肃一带的山区。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高度范围: 未知 形态特征: 地下具鳞茎,球形,黄白色,有紫晕,球径6~9cm;地上茎直立,高50~100cm。叶披针形、螺旋着生于茎上。花1~6朵生于枝顶、乳白色,背面 生长习性: 喜半阴,喜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要求土壤深厚、排水良好,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喜干燥而通风的环境,忌连作。一般秋季种植,3~4年分栽一次,春季萌芽,生长期和花葶抽生期应有充分的水分供应,花后要减少水、肥。 繁殖培育: 百合种子分为子叶出土类型和子叶留土类型两种:前者播前需用60℃水浸种一天,然后将种子置20~24℃温箱中,约7天长出胚根,14天出芽,于出芽前播种;后者在20~24℃条件下数星期后才能长出胚根,然后移到4~5℃冰箱中,三个月后移回定温箱中,经半个月才能出芽。也可用小鳞茎或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繁殖。 景观用途: 百合花姿雅致,青翠娟秀,花茎挺拔,是点缀庭园与切花的名贵花卉。适合布置专类园,可于疏林、空地片植或丛植,也可作花坛中心或背景材料。
3. 任性付可以循环借款吗
您好,现在能提供小额贷款的平台很多,额度基本在500-30万之间,可通过银行、网贷等方式申请。小额贷款相比正规贷款虽然额度较低,但放款快、借还灵活,很受青睐。只要选择正规的大平台,资金和信息安全有保障就可以放心使用。
推荐您尝试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原名:网络有钱花,2018年6月更名为“有钱花”),大品牌靠谱利率低值得信赖。有钱花针对个人推出消费信贷产品满易贷,借款的额度最高至20万(点击官方测额),日利率低至0.0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和您分享有钱花的申请条件:有钱花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您放弃申请。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请根据需要合理借贷,具体产品相关信息以有钱花官方APP实际页面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手机端点击下方,立即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4. 你知道少数民族的节日吗如火把节泼水节鲜花节还有什么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
1、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
2、厚南节
这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3、古尔邦节
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
4、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4)布朗族花卉扩展阅读:
少数民族节日习俗介绍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5. 花的资料
基本资料
◆名字
薰衣草
◆学名/拉丁名
lavanla penculata
◆英文名
Lavender /法文Lavande
◆别名
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
◆花语
等待浪漫唯美的爱情(Waiting for romantic love)
只要用力呼吸,就能看见奇迹!
◆科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薰衣草开放的时分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唇形科 Lamiaceae
属: 薰衣草属 Lavanla
花语:中文:等待爱情;英文:Waiting for love;日文:爱のために待机中;韩文:사랑을 기다 리면서
◆颜色
蓝色,紫色,蓝紫色,粉红色,白色
多数蓝色和紫色薰衣草的故乡是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和阿尔卑斯山南麓.(包括普罗旺斯)
粉红色薰衣草分两种
French薰衣草产自法国高原.
Lodden Pink薰衣草产自苏格兰.
白薰衣草产自苏格兰以及英格兰和威尔士北部.
◆产地分布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现美国的田纳西州,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大量种植。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新疆的薰衣草已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种之一。性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状,有着细长的茎干,花上覆盖着星形细毛,末梢上开着小小的紫蓝色花朵,窄长的叶片呈灰绿色,成株时高可达90cm,通常在六月开花。每当花开风吹起时,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着,甚是美丽。
◆主要用途
在古代 人们用它来沐浴 香浴 37摄氏度足有的水温·放入用纱布包裹的薰衣草·放在浴盆里沐浴30分钟
然后自然晾干身子·夏季起到驱蚊 杀菌 清汗作用 久而久之 人身体就会留有余香·相传香妃便是用此沐浴得名
德国香水·举世闻名·其中昂贵的香水都添加【主要成分】薰衣草精华油·价钱不菲·20克重的香水价值人民币1000多元···
形态特征
薰衣草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虽称为草,实际是一种紫蓝色小花。薰衣草丛生,多分枝,常见的为直立生长,株高依品种有30~40厘米、45~90厘米,在海拔相当高的山区,单株能长到1米。叶互生,椭圆形披尖叶,或叶面较大的针形,叶缘反卷。穗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花冠下部筒状,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长约1.2厘米,有蓝、深紫、粉红、白等色,常见的为紫蓝色,花期6-8月。全株略带木头甜味的清淡香气,因花、叶和茎上的绒毛均藏有油腺,轻轻碰触油腺即破裂而释出香味。
花卉简介
小苍兰,别名香雪兰、小菖兰、洋晚香玉、麦兰等,为鸢尾科球根花卉。花期在春节前后,香气浓郁醇正,形态绮丽,花色鲜艳,有鲜黄、洁白、橙红、粉红、雪青、紫、大红等,是人们喜爱的冬季室内盆栽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英文名:Freesia refracta Klatt.
产地分布
小苍兰原产非洲南部好望角一带,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秋凉生长,春天开花,入夏休眠。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不耐寒,不能露地越冬。宜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花清香似兰,是人们喜爱的冬、春季室内观赏花卉。常用盆栽或剪取花枝插瓶装点室内。它花色丰富,有红、粉、黄、白多品种。香雪兰球茎长卵形,茎柔弱,有分枝。茎生叶二列状,茎生叶短剑形。穗状花序顶生,花序轴斜生,稍有扭曲,花漏斗状,偏生一侧。
生长习性
小苍兰原产南非,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要求阳光充足,但不能在强光、高温下生长。适生温度1 5℃至25℃,宜于疏松、肥沃、沙壤土生长,通常多用2/3草炭土加入1/3 细沙配制的人工培养土栽植。小苍兰生长期,要求肥水充足,每两周施用一次有机液肥,亦可适量施用复合化肥。盆土要求“见干见湿”,不可积水或土壤过于干燥。
主要品种
多年生草本。球茎圆锥形。叶线形,二列互生,螺壳状花序倾斜,花狭漏斗状。主要品种有淡紫色的“蓝姐”,鲜黄色的“奶油杯”,红色的“快红”,白色的“优美”和橙色的“春曰”等。
简述
科属:百合科百合属 风景独好
拉丁语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lum
英文名字: Lily
中文别名: 强瞿、番韭、山丹、倒仙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以食用价值著称于世的我国兰州百合,最早记载在甘肃省平凉县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兰州七里河等地区广泛栽种食用百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兰州百合个大、味甜,既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宜兴的卷丹制成百合汤是夏日消暑佳品。百合还可制作成百合干、百合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到目前为止,百合仍然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
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由于其外表高雅纯洁,天主教以百合花为玛利亚的象征,而梵蒂冈以百合花象征民族独立,经济繁荣并把它做为国花。百合的鳞茎由鳞片抱合而成,又“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国人自古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
百合在插花造型中可做焦点花,骨架花。它属于特殊型花材。
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百合属 Lilium
主要品种
• 朝鲜百合
• 山百合
• 珠芽百合
• 布朗百合
• 加拿大百合(野生百合全株)
• 白百合
• 渥丹
• 台湾百合
• 日内瓦百合
• 星象家百合
• 湖北百合
• 洪堡百合
• 荷兰百合
• 卷丹
• 麝香百合
• 欧洲百合
• 紫斑百合
• 豹纹百合
• 山丹百合
• 峨眉百合
• 艳红鹿子百合
等百余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还有高达1米以上的。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茎秆基部带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厘米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秆上,叶脉平行。有的品种在叶腋间生出紫色或绿色颗粒状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有的花味浓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称。花落结长椭圆形蒴果。
习性特征
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蔷薇简介】
【名字】
拉丁名/学名:Rosa spp.
别名:野蔷薇、刺蘼、刺红、买笑、雨薇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目: 蔷薇目 Rosales/蔷薇属
科: 蔷薇科 Rosaceae
亚科:Rosoideae
【综述】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植物。约100种,多年生灌木或藤本。近世界性分布,多原产于亚洲。很多栽培种花芳香而美丽,常为白色、黄色、橙色、粉红色蔷薇或红色;野生蔷薇花单生或成小簇;花瓣通常5枚,栽培种常重瓣。
蔷薇为直立、攀缘或蔓生灌木。茎通常具多数形状大小不同的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卵形,具锐齿。果为假果,由花托发育而成,肉质,浆果状,称蔷薇果,有的可食。
蔷薇主要原产于北半球温暖地区。大部分原产于亚洲,小部分原产于北美,极少数种类原产于从欧洲到非洲西北部一带。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蔷薇容易杂交,从而产生与亲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类型,因此要确定其基本种类很不容易。在100多种蔷薇中,只有不到10种(多原产于亚洲)用来杂交,育成今天种类甚多的植于庭园的蔷薇。
栽种于庭园的蔷薇有几个重要的类群。最著名、种植最广泛的类群为杂交茶蔷薇,占温室及花园中种植的蔷薇和花店中出售的蔷薇的大部分。蔷薇的所有颜色在杂交茶蔷薇中都能见到,而且杂交茶蔷薇花大,对称。茶蔷薇开花频繁,但脆弱,将它与茁壮的四季开花的杂交四季蔷薇进行杂交繁育,即育成杂交茶蔷薇。杂交四季蔷薇原来极受欢迎,直至20世纪初为杂交茶蔷薇所取代。多花蔷薇(polyantha rose)是一类耐寒,花小而密生成串的蔷薇。丰花蔷薇(floribunda rose)耐寒,是杂交茶蔷薇与多花蔷薇杂交繁育而成。大花蔷薇(grandiflora rose)是较新的一类杂交蔷薇,由杂交茶蔷薇与丰花蔷薇杂交繁育而成,为高大,耐寒的灌木,花大而多。其他的现代蔷薇种类有∶攀缘蔷薇,茎细长,可爬上棚架生长;灌木蔷薇,生长成大灌丛;微型蔷薇,株型极小,花小。以上各类型的蔷薇已鉴定约13,000个品种。
没有别的花像蔷薇这样为人们熟知和喜爱。蔷薇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从白色到不同色调的黄色、粉红色直到深绯红色或紫酱色、已育成许多美丽的混合多种颜色的品种。蔷薇花的大小不等,从直径1.25公分(0.5吋)的微型蔷薇到直径17.5公分(7吋)的大型花朵都有。蔷薇花的香味十分好闻,其香味因品种及气候条件而不同。
蔷薇可感染许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白粉病表现为幼叶,嫩茎表面的浅灰白色的霉状菌丝束。黑斑病为真菌所致,表现为叶上明显的黑斑,这样的叶容易脱落。锈病也是蔷薇常见的病害。
蔷薇香精油提炼自蔷薇,尤其是大马士革蔷薇(R. damascena)的花,可用于制造香水。蔷薇的果实——蔷薇果,尤其是玫瑰(R. rugosa)的果实,可提取维生素C,有时用以制蜜饯。
【原产地】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溪边、林缘及灌木丛中,现全国普遍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野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地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佳。
【主要分布】中国人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口语中的蔷薇,一般指黄蔷薇和野蔷薇。严格的说来,蔷薇属除少数玫瑰及木香外都称作蔷薇,而每一种蔷薇前面都有形容词,如矮蔷薇、藏边蔷薇、多腺小叶蔷薇等。此属品种全世界约有200种,变异极大,有许多变种及园艺栽培种,多产北半球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山区。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植株丛生,蔓延或攀援,小枝细长,不直立,多被皮刺,无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有短柔毛,叶轴与柄都有短柔毛或腺毛;托叶与叶轴基部合生,边缘篾齿状分裂,有腺毛。多花簇生组成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多朵,花径2~3cm。花瓣5枚,先端微凹,野生蔷薇为单瓣,也有重瓣栽培品种。花有红、白、粉、黄、紫、黑等色,红色居多,黄蔷薇为上品,具芳香。每年开花一次,花期5~6月。果近球形,红褐色或紫褐色,径约6mm,光滑无毛。
【生长习性】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新株定植时要施入腐熟有机肥。霜植后头一二年可于每年深秋开沟施一次基肥,以利生长和开花。萌蘖性强,耐修剪,抗污染。
【主要品种】常见栽培的主要变种有:粉团蔷薇,花型较大,单瓣,粉红或玫瑰红色,多花簇生呈伞房状;荷花蔷薇,花重瓣,粉色至桃红色,多数簇生;七姊妹,花重瓣,深粉红色,常7~10朵簇生在一起,具芳香;白玉堂,花白色,重瓣,常7~10朵簇生;日本无刺蔷薇,花白色,单瓣,一村枝多花,聚状开放,香。
中文名:樱花
日文名:さくら/桜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西班牙文名:Cerezas en flor
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编辑本段]【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 樱桃属
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为日本国花.
[编辑本段]【原产地和主要分布】
原产北半球温带喜马拉雅山地区,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台湾、朝鲜。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共有200多个品种。因此,日本被誉称“樱花之国”。同时,樱花也成为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
樱花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根系浅,对烟尘、有害气体及海潮风的抵抗力均较弱。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樱花花朵极其美丽,盛开时节,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是早春开花的著名观赏花木。
樱花深受日本人欢迎而在日本广为种植,与象征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为日本国花。奈良县吉野山的樱花最为闻名,故被誉为“吉野千棵樱” 。整个日本樱花花期约为五十天,但每个地区从花开到花谢只有七至十天。樱花种类繁多,故颜色并非纯是粉红色,相应的花种有相符的颜色。春天赏樱是日本传统习俗之一,日本气象厅每年会发表樱花开花日期预测,是为“樱前线”。 日本樱花多划分为园艺品种及野生种,比较著名的品种有:寒樱、河津樱、雨情枝垂、染井吉野樱、大岛樱、寒绯樱、雏菊樱、及一系列八重樱(如八重红彼岸、奈良八重樱、八重之霞樱、茜八重、八重紫樱等) 。其中最常见的非染井吉野樱莫属,约占日本樱花数量之八成,花形为粉红色花瓣五片,但最漂亮的是枝垂樱,枝垂樱又称瀑布樱花,如粉红瀑布一样悬挂下来,极度的诗情画意。
日本的樱花多数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开花,但近年因全球温暖化的影响,令樱花开放的时间有所提前。而且太平洋的气候变暖,亦导致花开后被风吹至散落。大大缩短了市民欣赏樱花的时间。
[编辑本段]【同属常见种】
1、日本樱花(P.yedoensis Mats.),干皮暗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①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 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②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 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
2、山樱(P.serrulata Lindl.),又名青肤樱。干皮粟褐色,叶多为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缘具尖细单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腺质刺芒,叶表苍绿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脉有毛,幼叶常为褐色。叶柄有2-4腺体,花单瓣或重瓣,白或粉红,果卵状球形,熟时黑色,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山地多见野生,生长快速,萌芽力强,抗烟尘,常作樱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药。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树冠卵圆形至圆形,单叶互生,具腺状锯齿,花单生枝顶或3-6簇生呈伞形或伞房状花序,与叶同时生出或先叶后花,萼筒钟状或筒状,栽培品种多为重瓣;果红色或黑色,5-6月成熟。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编辑本段]【常见栽培种类】
1、樱花(P.serreulata),落叶乔木。高约5-25米。树皮暗栗褐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小枝无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边缘具芒半成熟齿,两面无毛。伞房状或总状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径2.5-4cm,花期4月-5月。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
2、日本晚樱(P.lannesiana),高约10m,树皮淡灰色。叶倒卵形,缘具长芒状齿;花单或重瓣、下垂,粉红或近白色,芳香,2-5朵聚生,花期4月。
3、日本早樱(P.subhirtella),为小乔木,高约5m,树皮横纹状,老树皮缏。小枝褐色,叶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粉红色,径2-2.5cm,2-5朵呈伞形花序,春季叶前开花。
4、大山樱(P.sargentii),高12-2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花粉红色,2-4朵簇生,径3-5cm,花期3-4月。
5、云南樱花(P.cerosoides),高约1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缘具重齿。花粉红色至深红色,2-5朵簇生,花期2-3月。
6、科樱花(P.majestica),高约25m,树皮浅褐色,小枝绿色,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粉红色,花期1月至翌年1月。
7、山樱花:多野生,花朵小,单瓣,白色或粉红色,花梗及花尊无毛。
8、毛樱花:外形基本同山樱花,但其叶、柄、花尊均有毛。
9、重辨白樱花:花白色,重瓣,为主要栽培品种。
10、重瓣红樱花:花粉红色,重瓣。
11、红白樱花:花淡红色,重瓣。
12、瑰丽樱花:花淡红色,直瓣,花朵大而且花梗长。
13、垂枝樱花:花粉红色,重瓣,花枝张开而下垂。
丁香花-Syringa
(★ 药用丁香和观赏用的丁香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植物。)
【名字】
英文名字 :Lilac
中文学名 : 丁香
中文别名 : 百结、情客、紫丁香 、子丁香 、洋丁香
拉丁语学名: Syringa oblata ,Syzygium aromaticum
[简述]
lilac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科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唇形目 Lamiales
科:木犀科 Oleaceae
属:丁香属 Syringa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紫丁香花植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为紫丁香变种蒴果长椭圆形,室间开裂。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丁香喜欢阳光,较耐阴,喜欢湿润,但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
[编辑本段]【丁香种类】
全属约30种。中国产23种,是丁香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由东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岭及西南地区所产种类较多。野生种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区则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嫁接、压条和分株繁殖。丁香花为冷凉地区普遍栽培的花木。适于种在庭园、居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或其他园林、风景区 。可孤植 、丛植或在路边 、草坪、角隅、林缘成片栽植,也可与其他乔灌木尤其是常绿树种配植。个别种类可作花篱。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
丁香花是我国最常见的观赏花木之一,绽开于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袭人,花繁色丽,纷纭可爱。据说在宋代就已广泛栽培,那时有人在土岗上用丁香点缀假山园景,称为“丁香嶂”。丁香成嶂,一定是丛植甚密了。
章回小说《镜花缘》列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也是其中之一。丁香原产我国东北北部至西南地区,现在仍有许多野生种,如小叶丁香、毛叶丁香、裂叶丁香、红丁香、辽东丁香等,均可移植栽培。丁香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芳菲满目,清香远溢。用以露植在庭院、园圃,用以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或者作为切花插瓶,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
康乃馨
简 介
形 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茎丛生,质坚硬,灰绿色,节膨大,高度约50㎝。叶厚线形,对生。茎叶与中国石竹相似而较粗壮,被有白粉。花大,具芳香,单生、2-3朵簇生或成聚伞花序;萼下有菱状卵形小苞片四枚,先端短尖,长约萼筒四分之一;萼筒绿色,五裂;花瓣不规则,边缘有齿,单瓣或重瓣,有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色。
花期4月至9月,保护地栽培四季开花。
Border Carnation品 种
康乃馨品种极多,植株特点、花型、花色千变万化,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1。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把它分为三大类:
花境类(Border Carnation),耐寒性较强,植株较矮,花梗短,春夏开花。
玛尔美生类(Malmaison Carnation),耐寒性较强,露地栽培容易,花茎数多,瓣端波状。
四季康乃馨(Perpetual Carnation),植株高大,花茎强韧,花大,重瓣,一般为温室栽培。切花多用此类品种。
2。还可按花色分为:
(1)大红类品种:花色有大红、粉红和混色。
(2)紫色类品种:花紫色。
(3)肉色类品种:花玛瑙色、淡黄、黄等。
3。也可按花茎上花朵大小和数目分为大花香石竹和散枝香石竹两类。
习 性
喜阴凉干燥,阳光充足与通风良好的生态环境。耐寒性好,耐热性较差,最适生长温度14--21℃,温度超过27℃或低于14℃时,植株生长缓慢。宜栽植于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喜肥。
适应地区:全国
生长习性
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喜凉爽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炎热、干燥和低温。宜栽植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里,花期4月至9月,保护地栽培四季开花。 康乃馨是优异的切花品种,花色娇艳,有芳香,花期长,适用于各种插花需求,常与唐菖蒲、文竹、天门冬、蕨类组成优美的花束。
喜好强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无论室内越科、盆栽越夏还是温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应该放在直射光照射的向阳位置上
这些花在普通花店都有得卖,你可以让花店的店主介绍一些花给你
6. 都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那么这五十六个民族分别所对应的花是什么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对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特色的一种比喻。
1、《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散记》是作者几十年间在民族地区调研,采风的文学结晶。
对五十六个民族风俗习惯,多有独特角度的细致观察,内容真实生动,妙趣横生。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主要介绍了: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等。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6)布朗族花卉扩展阅读
1、湖南自古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誉。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5个民族。
2、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壮、白族等9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
3、少数民族人口共680万人,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0%左右,大多聚居在湘西和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湖南省各地。
4、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7. 布朗先生想为她买一些漂亮的鲜花英语怎么说(两种写法)
英语这么说:两种版方法权
Mr. Brown wants to buy some nice flowers for her.
Mr. Brown would like to buy her some nice flowers.
8.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保安族
风俗习惯
保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受到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同时,由于历史上与邻近民族长期杂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特别是回、汉民族的影响。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由娘家送来。
保安族的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时戴小礼帽,穿翻领大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现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保安族人民以村落聚居,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连结,坐落有序,颇具特色。
布朗族
风俗习惯
布朗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的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着紧身无领短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景东布朗族妇女的着装已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过去布朗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种花纹。布朗族人民主食大米,辅以玉米和豆类。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布朗族的住房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
布朗族的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纯情的少男少女恋爱和婚姻都比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现象。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9. 56个民族的服饰和习俗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由于散居的原因,使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男子一般上穿或长或短的麻布衫,下着及膝黑裤,头戴黑色包头,身背革制箭包和砍刀,左耳戴珊瑚耳坠。德宏傈僳族男子佩戴长刀,颈戴贝壳颈圈,身背手工缝制缀有红绿色小绒球的花包,穿白色护腿。女子多穿长百褶裙,也有穿黑色长裤,系围裙,用青布包头,身背手工缝制的挂包,头戴白色砗磲片和红白珊瑚珠子串成的“噢乐”,有的绚丽多彩,有的典雅大方,极有特色.(注:砗磲音为车渠,一种蛤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藏族的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哔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的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帮典”,风格独特。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围裙”料和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藏靴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个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烂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过去习惯戴笠,现在青年男子戴鸭舌帽,中老年人戴毡帽。儿童上衣的袖筒多用色彩斑斓的“七色缎”做料,就像彩虹在身上飘逸。女服则为短衣长裙,朝鲜族叫“则”和“契玛”。喜欢选用黄、白、粉红色衣料。朝鲜族的鞋从木屐、草履到草鞋、麻鞋,直至近代男子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鞋头尖面跷起的船形胶鞋,无布别具一格。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高山族服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但有地区差异。台湾南部的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衣袖、领、腰及下摆都镶上彩色花边,用黑布缠头。经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长衣下裳和裸露式三种款式。有的身穿对襟长袖短衣,下着长裙,胸前挂一块斜方胸衣;有的上身只穿一个背心,下身横围一块腰布,冬天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头戴木制八角头盔。高山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饰物,如贝料、兽牙、羽毛、兽皮、花卉、钱币、竹管等,全身上下被装点得五光十色。妇女刺绣享有盛名。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纳西族过去是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现在妇女服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永宁的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紫色且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蓝或白色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它是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的体现,蕴含着纳西族丰富的历史和思想内涵。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布朗族过去男子穿花上衣,系青绿小条绳腰带,膝下系黑藤,裹红布包头。妇女上穿花衣,下着筒裙,崇尚黑、蓝色,发式为挽髻于脑后,戴青绿珠,饰海贝、戴垂至肩部的大耳环。现代布朗族服饰与早期服饰有了很大差异。男子上着圆领对襟长袖的青布衣,下穿宽脚长裤。男子头饰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布朗族很早就会用蓝靛染布,用“梅树”皮、“黄花”根作原料,经过一定加工程序,分别染成经久不褪的红、黄色,极具大自然的风韵。服饰的用料多为自织的土布,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阿昌族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出门喜欢背“筒帕”和“户撒刀”。男子包头和妇女衣饰都有着婚否的区别。未婚妇女一般穿短衣、长裤,将辫发盘于头顶。已婚妇女一般穿短衣,及膝筒裙,束髻,并用黑布或蓝布缠成高达尺许的包头,戴各种银饰。也有穿对襟窄袖衫的裙子的。青年妇女的银质装饰非常多,有的在胸襟上钉四颗银纽扣,挂银链,拴银盒,还在银盒内装着石灰、槟榔等物。阿昌族男女均喜欢把鲜花插在头上。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典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并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则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成串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环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特审美。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过去主要为兽皮,服装样式主要有大毛上衣、短皮上衣、羔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等。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服,衣边、衣领等处都有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制作讲究,外面绣着各种花纹,既美观大方,又防寒耐磨,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饰文化,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狍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皮帽用狍油皮头皮精制而成,制作时,把耳朵割掉,换上狍皮缝制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镶上,毛、角、鼻、嘴仍保留,猎人戴在头上,不仅防寒,还可伪装自己,诱惑野兽。女帽镶有花边,顶端缀着红绿线穗。鄂伦春人的装饰和服饰染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皮狍的开衩处及手套上多喜欢用红、绿、黄色缝绣出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树煮水揉染成黄色。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用胖头、鲑、鲩、鲤鱼等皮制成衣裤、靰鞡、腰带、绷腿、围裙、手套、口袋等。赫哲族男女喜欢穿大襟长袍,外套坎肩或短褂。男子的裤子多用怀头或哲罗、狗鱼皮制成,腰上端为斜口。妇女的裤子多为齐口并镶有或绣有各种花边。男女都穿鱼皮靰鞡,以适应狩猎或捕鱼。制做鱼皮服饰,先将鱼皮剥下晒干,然后用特制的熟皮工具反复捶打、揉搓,直至柔软,再用各色野花染成彩色。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线。鱼皮服饰具有抗寒、抗湿、耐磨、防水、美观等特性(注:靰鞡音同兀拉,亦做乌拉)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氆氇长袍,束腰带。戴褐色小圆帽,帽边镶桔黄色,前边留一个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脚穿筒靴,靴筒用红、黑两色氆氇缝制,靴底为牛皮软底。妇女还在袍外加系白色圆筒围裙,背披小牛皮或山羊皮。墨脱地区男女都喜欢穿棉麻制成的衣服,有长、短两种款式的白色上衣。男子留长发,佩带耳环和腰刀。妇女穿花色裙子,发辫盘于头顶,并以红、黄、绿等彩色的线装饰。门巴族妇女擅长纺毛线、织氆氇和腰带,门巴族妇女喜欢佩带嵌有珊瑚、绿松石等宝石的银手镯、耳环、戒指、项链,胸前还挂着护身盒"呷乌"。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1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妇女穿大襟袄、坎肩,多以灯芯绒为原料,喜紫红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并镶有花边;一般要戴盖头,姑娘戴绿的,少妇戴黑的,老妇戴白的;少女平日梳长辫,戴彩色纱巾,节日戴红、绿色礼帽。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引以为自豪的手工艺品,也是最具特色的佩饰,同时还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其工艺精巧,外形美观,锋利耐用。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服装以袍式为主。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猎时,既防寒又护身。靴子多选用狍、犴、牛等皮。除皮质服装外,达斡尔族还穿布制的袍子和裤子。冬天穿棉袍,天冷时外套犴背心,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妇女早期着皮衣,清朝以后以布衣为主。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达斡尔族妇女擅于手工刺绣,服饰、鞋、荷包等多绣着各种花纹及图案。发式及装饰品因地而异,有的用白布和白毛巾包头,佩带各式耳环。
22、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德昂族男子一般穿黑色的大襟上衣,宽而短的裤子,戴黑布或白布头巾,两端挂有彩球。妇女服饰有地域和支系的区别。通常分为衣裤式或衣裙式两种。称为“别列”支系的妇女上穿对襟上衣,下着及踝长的红色条纹筒裙,佩戴耳坠,耳筒和银项圈。称为“梁”的支系的筒裙则是蓝、红等条纹。德昂族服饰最醒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和彩色艳丽的小绒球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长袍,束腰带,挂腰刀、烟荷包等。妇女多穿绣花衣服,式样为圆领、大襟、宽袖。下穿套裤,裤筒后面开小衩,裤筒、裤脚有镶或绣的花边,穿用时,用飘带扎住裤脚。喜庆节日则身穿绣花裙,足蹬绣花鞋。男子戴平顶无檐白、黑软帽。妇女在家戴绣着花纹的便帽,外出时戴丝绸盖头。盖头的颜色因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别,少女和新婚者戴绿色,结婚一年后及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妇女戴白色。戴盖头时只露面孔,全部头发都须遮住。妇女的首饰以银耳环、银手镯、玛瑙珠子为主。
10. 介绍华北地区春季及夏季花坛中常用的花卉种类(共10种以上)及其观赏特性与繁殖方法
月季 (Chinese Roses)学名 Rose cvs. 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等,科属 蔷薇科、蔷薇属 原产中国。花大型,有香气,广泛 凤仙花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 鸡冠花 鸡冠花(Celosia civistata)属一年生植物, "羽状鸡冠花"(Celosia plumosus)其特点便是其花形似羽毛,长10--30cm。它的颜色 百合 百合 别名: 布朗百合,野百合,淡紫百合,山蒜头 科名: 百合科 拉丁名: Lilium brownii var.virilum Baker 麦杆菊 学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 科属:菊科 腊菊属,别名:腊菊 贝细工原产地:澳大利亚,用途:花坛 等. 孔雀草 学名:Tagetes patula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花语:总是兴高采烈,种类:菊科,原产地:北美,花期:夏 牵牛花 [学名]:Pharhiris nil qianniuhua 喇叭花[科名]:旋花科 [原产地]:亚洲热带、我国南部 ,牵牛花跨进传统名花行列,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不但名见花谱、花志、名著,而且历代有许多的诗文吟咏。 菊花 菊花 学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别名 鞠、寿客、傅延年、节华、更生、金蕊、黄花、阴成、女 茎、女华、帝女花、九华等 科属 万寿菊 【学名】Tagetes erecta L.【别名】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菊【分类】菊科(Compusitae),万寿菊属。【产地】原产墨西哥,现广泛栽培。 还有矮牛,串串红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