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瑜花卉
❶ 孔小瑜的基本资料
孔小瑜(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初在沪上活动,后赴香港,1951年毅然北返,参加内地建设;1955年后,应邀赴安徽艺术学校执教,兼任安徽画院副院长,并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晚年任职安徽艺术学校教授,安徽画院副院长、省人大代表。擅长花卉博古,追求形象逼真,笔意松动逸格。并刻苦练就了强记默写的本领,从三代青铜器外,广涉人物、翎毛、走兽、鱼虫手到形俱,呼之欲出,无所不精。其博古画与张善孖的虎、熊松泉的狮并称。其出众的表现力人称任佰年后第一人,为“海上画派”代表之一。
1919年-1931年 由父亲的朋友王一亭代开润笔单,开始职业画师生涯。并给画室取名“思撷馆”。
孔小瑜画作 (40张)
1932年-1944年 与张大千、熊松泉合作《醒狮图》。“九·一八”事件后,他以一腔忧国之情挥毫绘制《战袍诗》、《五鼠闹东京》等寓意深长的佳作。受余寄凡之邀在潘天寿创办的新华艺专代课。
1945年 在上海中华文艺书画院任教.在行余书画社任教,与柳渔笙、郑午昌、张聿光、熊松泉、吴青霞9人组织“九九”消寒会,从事新国画研究创作运动,对国画运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进行研究。此时期是他创作盛期,留下不少博古精品。
1950年-1951年 同唐云、钱瘦铁等人去香港办画展,谋生计。
1952年-1953年 和钱瘦铁合作《送公粮图》,由陈毅市长题款。
1954年 为上海佛教书局作《西方三圣图》,此图复制件在全国及东南亚流通至今。和唐云合作《印光法师传》插图。文字传记由沈尹默、邓散木、王福庵等书写。备受佛教界重视。
1955年 支援安徽文化建设,来安徽,创建并执教于安徽艺术学校美术科。
1960年 参加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设计布置工作。
1962年 同萧龙士、童雪鸿等四位老画家举办联展。
1979年-1983年 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重病期间还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大型花鸟画。是年,当选为安徽省五届人大代表。
1984年于合肥病故。
❷ 童乃寿的人物简介
童乃寿于1941年元月生于安徽巢县,自幼爱好绘画,1959年开始师从于海派画家孔小瑜和新安派画家童雪鸿、张君逸先生习画,70年代受教于著名画家方济众和应野平两位先生。其创作的作品题材多样,山水花卉书法无一不精,特别是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倍受社会赞赏,多次作为省、市政府礼品赠送外宾。八、九十年代即为省、市政府会议场所创作巨幅国画作品。
❸ 孔小瑜的介绍
孔小瑜(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初在沪上活动,后赴香港,1951年毅然北返,参加内地建设;1955年后,应邀赴安徽艺术学校执教,兼任安徽画院副院长,并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晚年任职安徽艺术学校教授,安徽画院副院长、省人大代表。擅长花卉博古,追求形象逼真,笔意松动逸格。并刻苦练就了强记默写的本领,从三代青铜器外,广涉人物、翎毛、走兽、鱼虫手到形俱,呼之欲出,无所不精。其博古画与张善孖的虎、熊松泉的狮并称。其出众的表现力人称任佰年后第一人,为“海上画派”代表之一。
❹ 你好麻烦你帮我看下这幅画是不是童乃寿的真迹
童乃寿(1941.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神州书画院名誉院长及艺术顾问,合肥市书画院专职画家,很有影响,并长期担任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中文名:童乃寿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巢县出生日期:1941年元月职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品:《黄山烟云》、《登黄山偶感》
目录人物简介艺术作品其人其画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1]童乃寿于1941年元月生于安徽巢县,自幼爱好绘画,1959年开始师从于海派画家孔小瑜和新安派画家童雪鸿、张君逸先生习画,70年代受教于著名画家方济众和应野平两位先生。其创作的作品题材多样,山水花卉书法无一不精,特别是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倍受社会赞赏,多次作为省、市政府礼品赠送外宾。八、九十年代即为省、市政府会议场所创作巨幅国画作品。编辑本段艺术作品在1992年由中国美协主办的《92海南国际水墨画大赛》中获优秀奖 ,1993年其创作的《黄山烟云》作品参加中国首届山水画展,1994年被中国美协邀请赴美国展出,并被美国收藏,应邀为韩国原州市和日本久留米市政府创作巨幅山水画,1994年其创作的《黄山烟云》经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国美协推荐给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陈列收藏。2002年其创作的《登黄山偶感》国画作品经中国美协和国务院办公厅推荐给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并被遴选载入《中南海紫光阁藏画集》。其个人艺术作品、论文分别发表在《安徽日报》、《美术》、《朵云》、《美术向导》、《美术时空》等报纸期刊,2010年安徽电视台《天下安徽人》栏目组摄制专题片《山水画家童乃寿》上、下集播出。出版画集有《童乃寿中国画集》、《童乃寿国画作品选》等。编辑本段其人其画我第一次见到童乃寿的山水画在十几年前,是一个春天,细雨蒙蒙 。合肥三孝口一家画廊里,一幅童乃寿水墨黄山让我屏气凝神,墨色氤氲淋漓,神韵浑然苍茫,似乎空气中都回荡着黄山云烟,从远古而来,一股静谧轻灵的气息沁人心脾。画家笔下的山水,我习惯第一眼过后用几个词概括其整体风貌,但童乃寿的山水画你无法用几个词语去描述,他笔下的山不但在整体上表现了山体的形色与气势,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山脉的肌理与风骨,呈现出一种虚灵、苍润的美感。这一点是许多山水画家难以做到的。由作品及人,我对童乃寿先生非常钦仰。1941年出生于巢湖的他从小爱绘画,早年师从孔小瑜、童雪鸿和张君逸先生。他悟性好、视野开阔,路子宽广,花鸟、山水、书法、治印、诗词都造诣深厚,后来成为合肥书画院专业画家,并且担任合肥市美协副主席,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美术工作者,对合肥乃至安徽的书画艺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他在中国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还是他的黄山画。他与黄山也留下了许多佳话。早在1977年刚刚30出头的他就应邀与应野平等大家去皖南画黄山诸峰。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出访美国,拿他的10幅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美国友人。1993年,他与黄山做一番心灵对话后创作了《黄山烟云》巨幅作品,参加中国首届山水画展,那丰厚深邃的山之意境、气韵涌动的山之肌理,让画坛为之一震,第二年应中国美协邀请,赴美参展,并被美国收藏。这一年,国务院也收藏了他的《黄山烟云》。此后,童乃寿的名字似乎与黄山连在一起,成了黄山继黄宾虹、刘海粟、赖少其等大家后的又一个象征与符号。生活中童老的内心世界极其细腻。我曾在他的画室看他作画, 秋雨霏霏,气温骤降,他脱去外套,单衫作画,忘怀自我。家人要为他铺纸、端墨,他一一拒绝,内心世界里全是黄山的峥嵘巨石、松涛飞泉。世界里只属于他与黄山,外界切莫打扰。只见他慎重而从容,有时笔走龙蛇,有时细针挑花。他画了一辈子黄山,却没有雷同。千山万壑,经过他心灵的铸造,于是,黄山有了别样的峻峭和蓬勃的生命力,呈现出一种灵动、厚实、大气、辽远的美学风貌。我不敢妄用神品、妙品之说来品评,但可以肯定地说,童老的黄山独开新境。曾与童老几番促膝相谈,能深深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庆幸自己选择了用水墨形式来传达自己的心灵。在交谈过程中,我惊叹他对黄山的了解,一山一峰、一松一树、一瀑一泉,他都如数家珍。原来他上过20多次黄山,每次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写生作画。他的生命与黄山交融在一起。黄山给了画家无限情思,画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了黄山的精神与灵魂。是黄山有幸还是画家有幸?让我感动的还有童乃寿先生的人品,他成长路上的每一个给予过帮助的人他都记着,会向倾听者诉说,满怀感激。这又是一种境界。2011年是童乃寿先生艺术生涯中值得铭记的一年,八月份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为其出版发行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童乃寿卷》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童乃寿卷》,由荣宝斋编辑的《荣宝斋童乃寿山水画谱》也出版了。用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林阳先生的话来说,这些“既是对童乃寿先生绘画创作的肯定,也是向童乃寿先生的艺术探索表示深深的敬意。”(文/周玉冰)
❺ 应祚智的人物年表
1957年(丁酉)
7月3日(农历六有六日)生于安徽合肥。
1963年(癸卯)6岁 开始学习书法、临贴。
1965年(乙巳)8岁 学习绘画,并向安徽艺术学院教授孔小瑜、杨光素求教。1971年(辛亥)14岁
就读于合肥三中,并开始学习篆刻、绘画。
1972年(壬子)15岁
为日本友人佐智子、笹野泰弘、樱井、松井等人治印6枚。 1973年(癸丑)16岁 就读于合肥十五中,并在合肥师范学院旁听素描课,受到杨光素教授的赏识并收为弟子。
应中科院合肥分院邀请,为日本理化所金属物理正研究员岩崎邦彦先生、杉本先生治印2枚。
1974年(甲寅)17岁
任合肥市大庆二小的美术教师(因有特长被留校任教,不久因其父的“右派”问题而被逐出教师队伍,下放劳动)。
创作中国画作品《鸟语花香》受到安徽省书画家王石城教授题跋。此作品入选《二十世纪著名艺术家系列丛书》(Appreciation of World Famous Paintings and Calliprap hers)。
1975年(乙卯)18岁
创作作品《猫望梅骨图》、《小猫戏蝶图》,作品收入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
1976年(丙辰)19岁
成为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著名诗书画家曹大铁先生的弟子,即大风堂第二代弟子。
1978年(戊午)21岁
应中科院外事邀请,为前来我国访问的东京大学总长森亘教授治印。同时为东京大学工学部长崛川清司、事务部长栗原文良、总务课长高木金八、柳田博明、相马义和、齐藤忠夫及久米均、铃木良 等21位先生治印并受到好评。
作品《小猫戏蝶图》由四川成恩元教授题跋。该作品收于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
1979年(己未)22岁
作品《玉兰双猫》、《江南采莲图》由著名学者吴小如,著名书画家曹大铁、孔小瑜、王石城、寿春老人、张其(怀琪)等人题跋。1996年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应祚智猫图》。
为中国科大戚伯云教授治印1枚。1980年(庚申)23岁
作品《耄耋图》由曹大铁先生题跋。该作品收入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并在《粤海同心》(1998-4)封2刊登。
《荷畔卧猫图》由北大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小如题字,《粤海同心》(1998-4)封2刊登。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
《仕女图》收入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画集》
1981年(辛酉)24岁
在包公祠从事文物管理、考古工作。
《猫蝶相戏图》在国际青年画展中受到好评。
《猫鼠图》被选入《安徽党员生活》第3期刊登。
1982年(壬戌)25岁
应中国科技大学邀请,为日本东北大学教授中川康昭先生治印1枚,东京大学西敏治藏书印2枚。1983年(癸亥)26岁
在合肥电子研究所工作,被聘为美术设计师。
9月开始,在北京语言自修大学学习。同时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首届绘画装裱学习班学习。
为德国艺术学院富斯·哈聂博士治印。
1984年(甲子)27岁
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系主任、副校长暨研究院院长、全球华人事务中心主任。2003年台湾中央大学校长。著名物理学家刘全生治印。
1985年(乙丑)28岁
在合肥首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取得巨大成功。
被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兴皖俱乐部聘为最年青成员、首席书画家。
10月,被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授予“科技画家”称号。
此年,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井形直弘先生、日本国立公害学术研究所大气部主任竹内延夫(工学博士)以及清水洁女士等治印3枚。为日本学者关史江教授治印1枚。
为马耳他共和国总统巴巴拉治印1枚。(阿加塔·巴巴拉自1975年以来一直是马耳他——中国友好协会的“赞助人”,1985年访华。她爱好古典、现代音乐、集邮、金石、艺术、文学,1982年10月6日任总统)
代表作品《百猫图》,受到艺术大师林散之鉴定:“应祚智近出百猫图示余,惟妙惟肖,精神面貌皆极,其趣为近代所无,可佩也。当由此上进为近代巨匠不屑善。又与乌江杨大发(义龙)相识,亦善画书画皆精。今来此相会匆匆而别,愿以后常谈谈也。”并收应祚智为弟子。全国政协副主席、艺术大师赵朴初先生也专门赋诗:“君师散之翁(林散之),象外得其趣。应怜(应祚智)蝶恋花,好遣狸奴去。”
赵朴初大师又识:“林散之翁弟子应祚智君以此图索题,散老极道其百猫图之惟妙惟肖,余不解画惟惊其不绘山水而从事花木鸟禽不类其师为可以异也。”
1986年(丙寅)29岁
应昆明空军邀请,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昆明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
7月,应邀到安徽省顾问委员会创作书画作品46幅,并受到表彰。
为《安徽工人日报》1周年志庆,篆刻章1枚。同时在北京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
1987年(丁卯)30岁
应中国科技大学邀请,为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平野敏右,文部省大臣官房会计课主查小池启三郎,东京大学学生部厚生课长石垣荣保,东大工学部教务课长小枝淳一,东大生产技术所事务部经理课长宫路寿男,东大学生部课长补佐、则武让等先生篆刻章7枚。
《安徽日报》(1.20)、《北京晚报》(7.2)、《工人日报》(11.8)、《半月谈》(10月20期)分别报道作品《百猫图》和作者的书画、金石艺术道路。
应南空邀请,前往作画,并为南京空军副司令韩德彩中将以及夫人朱容芬篆刻章各1枚。
被江淮职业大学(校长詹卓)聘为实用美术专业副教授。
1988年(戊辰)31岁
任安徽省扶贫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美术师,主持全面工作。
6月,《中外消费》刊登作品《猫趣图》、《玉兰狸奴图》。
12月3日,《西安晚报》刊登作品《春酣猫趣图》,并对个人艺术成就作全面报道。
1989年(己巳)32岁
安徽卫视新闻专题报道巨幅作品《百猫铁骨英姿图》,并翻译成英语在《今日安徽》专栏对外播报。
1990年(庚午)33岁
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办副主任、画师(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颁发证书)。
1991年(辛未)34岁
《中国新闻》报道《百猫图》匠心独运,国内外罕见。《美国侨报》、《欧洲时报》予以转载。
5月,受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史密桑尼机构邀请参加亚裔艺术家之艺术活动。
6月,国画《猫图》参加“十九省(区)市文史馆书画联展”。
7月,国画《花鸟图》参加“安徽省书画展览”。
1993年(癸酉)36岁
作品《双猫图》在美国东方艺苑举办的当代中国名家书画联展中展出。
12月16日,《合肥晚报》报道应祚智无偿捐献《应祚智猫图》版权46万元给安徽省第一棉纺厂。
1994年(甲戌)37岁
作品《情趣图》在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
作品《双猫清趣图》等6幅作品被中央文史馆收藏。
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赵朴初先生题写封面)。
1995年(乙亥)38岁
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画集》(萧乾先生题写封面)。
8月16日,《文摘周刊》刊登国画作品《猫竹情趣》。
9月8日,《安徽日报》刊登《双猫图》。
1996年(丙子)39岁
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画选》。
1月12日,《美国侨报》报道中国当代猫画大师应祚智画集出版消息。
应祚智国画作品《猫趣图》在上海首次拍卖成功。《安徽新闻报》报道:“我国当代金石书画家应祚智先生早期创作的《猫趣图》小片,近日在’96中国上海德康艺术拍卖会上,以84100元人民币落槌。”
1997年(丁丑)40岁
3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所属安徽省中国画研究院任命为院长。
作品《任重道远》、《独望》入编《粤海同心兴中华》。
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组委会,授权应祚智教授全权代表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组委集资委员会,负责相关事宜。
1998年(戊寅)41岁
作品《望海潮》入选“千秋中华魂诗书画展”,并被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收藏,该书画集(普及本)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9月,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世界美术集·应祚智国画作品猫竹图》(544页)。
1999年(己卯)42岁
1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创作员。《和平图》入选《世界传世名画鉴赏》)Appreciation of World Famars Paintings and Calligraghers)。
作品《鸟语花香》选登《粤海同心》第4期封面,并被评为该刊创刊10周年优秀封面。
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著名画家应祚智画集》。
作品《回眸图》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获“世界艺术家金奖”,并被世界华人艺术大会组委会收藏。
作品《仕女图》、《双鸡图》、《若乐童子图》和《耄耋图》选登《粤海同心》杂志(封面2)。
9月27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刊登:“《回眸图》折服众人,应祚智获得金奖(世界艺术最高奖)”。此图入选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精品选集》(166页)。
10月24日,《澳门日报》以题为“扬威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大会粤画家(应祚智)捐献金奖作品”作了报道。
10月,《广东省统战简报》10期中称:“今年9月23日,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一幅中国画《回眸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被推选为惟一的金奖作品。作者是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主任助理(馆长助理)、广东省海联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应祚智大师。”
11月,《安徽统一战线》报道:《东方猫王——记皖籍画家应祚智》。
2000年(庚辰)43岁
2月2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第3版报道“东方猫王应祚智”。
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选》。
6月,《回眸清趣图》等10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回眸清趣图》获国内优秀作者联展金奖。
7月,作品《狸奴图》获海内外华人艺术展银奖,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回眸清趣图》获得金奖后,7月6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以“广东获华人艺术展金奖”为题报道了应祚智获金奖的消息。省委副书记黄丽满、副省长游宁丰都作了重要批示,并向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9月,在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东省委统战部、广东省参事室共同举办的贺中秋迎国庆茶话会上,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彭禹贤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大会讲话中说道:“画家应祚智国画作品在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中,获得了金奖。省委副书记黄丽满、副省长游宁丰同志都作了批示,热烈祝贺!这是广东省的光荣,也是广东省人民的光荣!”部长让与会的全体嘉宾以热烈的掌声向应祚智表示祝贺!这是广东省领导及各方面专家学者对应祚智在画坛上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
2001年(辛巳)44岁
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集》。
北京邮政管理局出版“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百杰·应祚智作品选》(一套8张,外加精美封套)”。
《双猫图》、《猫荷图》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美术精品选集》,12月24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第3版文化观察刊登《猫荷图》。
被中国书画研究院聘为副院长。
2002年(壬午)45岁
北京邮政管理局出版“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一套8张,外加精美封套)”。
2月,应中华海外联谊会的邀请,应祚智进京作画,受到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3月,捐赠2000套明信片《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给安徽省文联,捐赠200套《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明信片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3月15日,香港《艺术中国报》2版世界华人艺术家刊登《猫石图》、《回眸1-2-3》。
5月,捐赠500套《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明信片给中华海外联谊会。
5月5日,《南方日报》A4版文娱新闻刊登《猫荷图》。
5月7日,《广州日报》B4版每日闲情·鉴赏天地刊登《回眸-3》,并对应祚智进京作画消息作报道。
5月21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报道应祚智书画明信片发行海内外。
5月28日,《澳门日报》A7版澳闻刊登《回眸-3》。
6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应祚智将《黄山景秀》、《双猫图》、《牡丹图》等36幅书画作品捐赠给中华海外联谊会的消息。
6月16日,《广州日报》B6版鉴赏天地刊登作品《猫荷图》。
6月29日,《羊城晚报》花地刊登《回眸-3》。
7月12日,《广州日报》B12版鉴赏天地刊登《猫石图》。
8月2日,《澳门日报》新园地刊登《回眸图》。
8月23日,《广州日报》B9版鉴赏天地刊登《狸奴清趣图》。
8月24日,《澳门日报》B8版刊登《猫石图》。
9月25日,《广州日报》B11版鉴赏天地刊登《铁骨英姿图》。
10月14日,《广州日报》B8版鉴赏天地刊登《兰猫图》。
10月28日,《广州日报》B12版鉴赏天地刊登《双猫情趣图》。
12月1日,在《广州日报》五十年华诞纪念专辑A4版刊登《猫图》。
12月6日,《广州日报》B11版鉴赏天地刊登《猫望图》、《回眸-1》、《回眸-2》
2003年(癸午)46岁
作品《回眸图》、《猫石图》、《猫兰图》、《猫荷图》由北京邮票厂印制邮票发行,3月21日《人民日报》第20版刊登并配文报道。
1月9日,《广州日报》B12版鉴赏天地刊登《鸟语花香》。
1月13日,《人民日报》第19版刊登《铁骨英姿图》。
1月15日,《广州日报》B7版鉴赏天地选登《双猫清趣图》。
3月11日,题为“国画邮票昨天到穗由著名书画大师应祚智创造”的文章在《广州日报》A8版都市新闻报道。
3月21日,《广州日报》B11版鉴赏天地选登《雄鹰展翅图》。
3月25日,《广州日报》B10版珠江评论选登《狸奴清香》。
4月1日,《澳门日报》C3版新园地选登《回眸-2》。
4月9日,《广州日报》B8版鉴赏天地选登《猫》。
4月20日,《广州日报》B6版鉴赏天地刊登《双猫图》、《红莲翠羽》。
4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赵朴初韵文集》第453页收录赵朴初“题应祚智君《猫蝶图》”。
6月10日,《澳门日报》C5版新园地选登《回眸-3》。
7月3日,《广州日报》B5版娱乐文化选登《回眸图》。
7月9日,《澳门日报》B10版澳闻选登《猫荷图》。
7月15日,香港《中华书画报》第6版鉴赏译释英文版全版介绍东方猫王应祚智并发表了其9幅国画作品。
8月15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B11版刊登《猫蝶图》,标题为“应祚智的猫蝶图”,介绍赵朴初先生为应祚智画所题的诗。
8月22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B11版刊登《玉兰猫图》,标题为“应祚智的百猫图”,介绍林散之先生为应祚智百猫图的鉴定题辞。
9月5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B9版刊登《竹猫图》,介绍北京著名诗书画家傅耕野先生为应祚智画所作的诗。
9月18日,《广州日报》B7版娱乐·文化“前沿人物”专栏专题报道“东方猫王应祚智”。
2004年(甲申)47岁
2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全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同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收藏。
3月,应祚智教授的书画作品被国防大学编入校史馆,并同时被授予国防大学特约首席书画家。
4月24日,著名书画大师应祚智受聘广州大学客座教授。
5月4日,东方猫王应祚智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聘为教授。
6月,中华慈善总会接受应祚智教授捐赠价值108万元的《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
12月,中山大学聘请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为艺术顾问。
广州年鉴·新闻出版事业概况中称: 《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是广州地区2004年出版的2.78亿册图书中影响较大,排列前5名的图书。
2005年(乙酉)48岁
5月2日,应祚智猫咪跃上邮票(《人民日报》)。
12月,东方猫王应祚智为广东省房地产十强颁奖。
2006年(丙戌)49岁
4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应邀参加中国名画家年展。
5月5日,世华联代表团参观应祚智的百猫图,广外教授应祚智为云山咖啡屋题词“思园”。
6月,应祚智教授应邀参加百名将军书画展开幕典礼。
7月,应祚智大师为国防大学政委赵可铭上将赠字。
12月,东方猫王应祚智成为《南方企业家》杂志封面人物。
2007年(丁亥)50岁
1月,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农业厅共同举办,云南省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大理州和保山市人民政府协办、昆明美神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海宙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云南精品普洱茶全国巡回展(广州展)于2007年元月5日—7日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天河体育中心广场举行。开幕式上,由云南省委、省政府代表给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享有“东方猫王”之称的应祚智教授颁发了“巡回茶文化大使”证书。
5月,安徽卫视发布新闻《皖籍书画大师应祚智举办合金画展》
6月,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应祚智捐赠画册仪式在安徽省图书馆主楼二楼会议室内举行,30套《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全集)被安徽省图书馆永久收藏。同时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应祚智猫石图》。
2008年(戊子)51岁
5月30日,应祚智被世贸合作总商会(美国)评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7月,中国书画研究会授予应祚智“中国书画大师”荣誉称号。
9月,中国书画院首届书画展提名展入选名单。
2009年(己丑)52岁
8月,“东方猫王”应祚智独辟蹊径推出普洱茶工艺对联。此举一出,立即引起艺术界、收藏界的高度重视。其书法“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将岳飞将军的名句与我国的茶文化结成对联,散发着浓浓茶香之时,更散播、传承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9月,荣获“世界文化艺术最高美学成就奖”金奖,该奖项由世界文化艺术大奖(中华区)评定中心、世界杰出华人联合协会、国际中华艺术家协会联合中国内地文化艺术团体共同举办。
18日,应祚智将一幅至少价值数百万元人民币、用其书法作品制成的普洱茶对联捐赠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冀望通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样的涉外平台将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弘扬出去。
10月,荣获“金晖杯”共和国文艺奖,并被授予“共和国艺术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11月,为纪念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周年,表彰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先进人物和杰出代表,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中国书画学会、国际汉学研究会等联合主办首届中国文艺“孔子奖”。主办方称,应祚智因在中国文艺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及为中国文学和艺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荣获“最高成就奖”。
12月,为庆祝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发展协会主办了“1949-2009共和国文艺界功勋人物”评选活动,应祚智被授予“1949-2009共和国文艺界功勋人物”荣誉称号。
“东方猫王”应祚智被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等联合授予“共和国史记·人民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
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在首届“贺岁杯”全球书画联盟友谊赛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010年(庚寅)53岁
1月,在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举办的“全国首创著名书画大师东方猫王应祚智书画合金画巡回展览”,更是轰动国际,吸引了30万多人参观,被中国媒体和世界媒体大量报道。
2月,获首届全球华人“魁星奖”书法美术评选大赛金奖。
为表彰艺术家老有所为的创作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发展协会主办了“跨世纪艺术巨人——老骥奖”评选。经过无记名投票初选、专家讨论复评和终选委员会终选,应祚智被获得“跨世纪艺术巨人——老骥奖”金奖。
3月,获“2009年度最具成就艺术家”称号。
4月,获中国书画学会授予“中国杰出书画大师”荣誉称号。
5月,被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聘请为常务副会长。
6月,受聘任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一职。
7月,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军人物”
8月,东方猫王《回眸图》被澳大利亚注册为红酒商标
9月,被授予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教授“中国文艺复兴百杰人物”荣誉称号
10月,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增补应祚智为名誉会长
11月,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教授应邀出席广东美国商会年会
12月,“东方猫王”应祚智当选“世界华人领袖(King Cat)”
2011年(辛卯)54岁
1月,应祚智“猫王”进入澳大利亚名酒
1月16日, 应祚智教授出席2011年皖粤各界人士新春团拜会
2月22日,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教授为即将成立的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促进会专程走访和调研了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月28日上午,应祚智大师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字画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迎宾厅举行。
3月27日 .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晚会# 7号拍品:应祚智国画《猫图》4.4平尺(长97cm、宽45cm)最终拍得价:50万元
5月30日下午,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教授高科技书画展开幕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举行。
6月24日上午,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教授高科技书画展开幕式在佛山[陈村]花卉世界展览中心举行。
8月16日下午,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大师出席王涛画展开幕仪式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10月8日,被聘为中华书法家协会副会长。
12月30日下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行筹集社保帮困资金捐赠仪式,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出席捐赠仪式。号称“东方猫王”的书画大师应祚智捐赠了价值约数百万元的“猫王”红酒。
2012年(壬辰)55岁
2012年6月6日- 中央电视台通知:
中央电视台CCTV老故事频道播放《写意人生——著名书画家应祚智》专题纪录片(播放时间6月12--13日)
7月3日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增补应祚智为主席 。
10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集》2013年历。
2013年(癸巳)56岁
6月应祚智邮币卡珍藏邮册全球发行
7月中国诗书画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艺圣刘大为、应祚智双人集》
8月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百年来书画艺术最高成就的图书《中国艺术百年》下文阐述画家。
9月,被国务院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书画评审委员会授
予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2014年(甲午)57岁
1月18日世界艺术巨匠、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主席应祚智先生出席佛山名家美术作品展开幕式。
应祚智个人传略入编《世界美术集》、《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作品大画册》、《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国际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中国专家大辞典》、《二十世纪末中国美术家书法作品拍卖库》、《二十世纪末中国美术家丛书》、《中华娇子》、《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民族艺术》、《中国书画大师画典》、《中国艺术百年》等。
国人的骄傲——应祚智“猫王红”进入世界名酒之列
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
❻ 博古画与清供画有啥区别
孔子家语·观周》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老聃指老子,言其知识渊博,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又通晓当代文化。人以“博古图”寓意学问博大,不同凡俗,图案多为古器物,如古瓶、古铜器、书画、琴棋,再配加一些吉祥图案,居官及文人雅士多以其装饰庭堂或作送礼之用。属于花鸟画科的写意或工笔画种,期间还夹杂界画的一些笔法。
“博古清供”孔子瑜花卉博古画作品欣赏
孔子瑜
孔子瑜,族名昭宣,又名孔宣,以字行。(1873-1926)山东曲阜人。工花卉,摹古尊彝等物工细逼真。自幼受父影响,爱画成癖,偶得兰花画谱爱不释手,细心临摹、配合写生、画艺日精,惜父亲英年早逝,作为长子应承继父业,而他把经商字号悉数托付其弟管理,顾自潜心绘事,然其弟亦早亡,家业集于一身,由于不善经营,未及中年即家道中落,逐以卖画为生。
孔子瑜 擅长兰花写生,由兰及盆到各类陶瓷、青铜器、秦砖汉瓦拓片,玉石器皿等配以时花鲜果,画风严正,开创 花卉博古画为孔氏专门特色,名声逾越东洋。孔宣好客,家中座上客常满,砌磋谈艺,与城内王一亭过往甚密,时有合作。南汇百十翁苏局仙当年也多交往,并沿续至孔小瑜,及伯容仲起三代。1986年,已属一百零五岁的苏翁曾忘年诗赠浙江美院孔仲起曰‘三代相交结契深’……以颂孔门三代之谊。
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
全称《宣和博古图》,宋代金石学著作。简称《博古图》。著录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自商至唐的铜器839件,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铜器的精华。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大观初年(1107)开始编纂,成于宣和五年(1123)之后。
全书共三十卷。细分为鼎、尊、罍、舟、卣、瓶、壶、爵、斝、觯、敦、簠、簋、鬲、及盘、匜、钟磐錞于、杂器、镜鉴等,凡二十类。每类有总说,每器皆摹绘图像,勾勒铭文,并记录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或附有考证。所绘图形较精,图旁器名下注“依元样制”或“减小样制”等以标明图像比例(明代缩刻本,始删去比例)。
书中每能根据实物形制以订正《三礼图》之失,考订精审。其所定器名,如鼎、尊、罍、爵等,多沿用至今。对铭文考释、考证虽多有疏陋之处,但亦有允当者,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评述说:“其书考证虽疏,而形模未失;音释虽谬,而字画俱存。读者尚可因其所绘,以识三代鼎彝之制、款识之文,以重为之核订。当时裒集之功亦不可没。”书中所著录的铜器,靖康之乱时为金人辇载北上,但其中十之一、二,曾流散江南,见于张抡《绍兴内府古器评》中。
此书流传版本很多,以明嘉靖七年(1528)蒋旸翻刻元至大重修本为佳,通行较广的则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黄晟的亦政堂重修宝古堂本。
请采纳谢谢您
❼ 安徽著名画家有哪些人,著名的画家有哪些
有崔白、李公麟、张渥、丁云鹏、方士庶等。
1、崔白
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北宋画家。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其无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
其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
一改百余年墨守成规的花鸟画风(指“黄筌画派”),成为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崇。
2、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生长于桐城县龙眠山,舒州(今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因安庆桐城城北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
3、张渥
张渥(?-约1356前),中国元代画家。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今安徽合肥),后居杭州(今浙江杭州),一说为杭州人。通文史,好音律,然屡举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诗画。
能山水,“尽自然之性”,擅长人物,法李公麟白描得其清丽流畅之风;擅“铁线描”,被誉为“李龙眠后一人而已”。亦尝作弥勒佛像。所画线条刚劲飘逸,人物形神刻画生动,兼画梅竹亦潇洒有致。
4、丁云鹏
丁云鹏 (1547~1628)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书法学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
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他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
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万历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启元年(1621)作伙溪渔隐图。
5、方士庶
方士庶(1692—1751)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一作小师道人,新安(今安徽歙县)籍,家维扬(今江苏扬州)。清代画家。
能诗善画,书法严密端秀,绘画笔墨敏洁灵秀,气势跌宕飞动,谓之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受学于黄鼎,山水用笔灵敏,气晕骀宕,早有出蓝之目,时称妙品。兼善花卉写生。
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复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纯学董其昌。惜中寿而殁。亦工诗,有《环山诗钞》。是“娄东派”卓有成就的名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崔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公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丁云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方士庶
❽ 胡志辉的艺术历程
画到痴时更天真
在合肥,有一群画家喜爱画鲤鱼。田田荷叶间,鲤鱼畅游清溪,栩栩如生。他们的技艺来源于老师胡志辉。可以说胡志辉是安徽画坛一个特色符号,至少是鲤鱼题材画的领军人。
胡志辉祖籍是山东,1939出生在上海。在中国绘画史上,清末民初出现了海上画派,是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前有任伯年、吴昌硕、任熊、任薰、赵之谦等,后有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等,再后有林风眠、潘天寿、陆俨少、谢稚柳、孔小瑜等人。从小喜爱绘画的胡志辉深受时代影响,爱画花卉、鱼虫,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后来考上了哈尔滨文艺学院国画系。文艺学院里有位王痴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花鸟画家,胡志辉跟随王痴老师习画,画得最多的是工笔鲤鱼,朝夕体会,在扎实的童子功的基础上技艺精进。
1960年,胡志辉大学肄业分来安徽工作。这时,安徽有位支持安徽文化建设的海上名宿孔小瑜,是安徽画坛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孔先生的花卉博古图形象逼真,笔意精到;四时果鲜典雅精致,生动有趣,令胡志辉无限崇仰,经过画家张建中引见,他带上自己作品登门拜师。孔小瑜观看后,心中欣喜,便正式收他为弟子。
绘画题材与绘画理念上有一致的追求,加之老家都是上海,有种地域亲缘。孔小瑜对胡志辉悉心指导。他每周都要去老师家当面领教,几十年,风雨无阻,直至1984年先生去世。期间,还师从萧龙士、徐子鹤等大家。
拜师孔门,胡志辉专攻小写意花鸟,兼作山水,以牡丹、藤科、果蔬等见长。几十年的笔墨耕耘,他在安徽画界享有较高声誉,画风上洋溢着海派特色,构图稳健,清雅恬静。他画荷花,栩栩如生;他画牡丹,艳而不俗;他画博古,厚重典雅;他画山水,笔墨苍润。观之清新悦目,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为了表达他在鲤鱼题材画上的开拓与贡献,人称他“江淮一条鱼”。对此,他呵呵一笑,不置可否。但鲤鱼的确是他的最爱,为此自号“鳞痴”。
在中国民间,鲤鱼是幸福快乐的象征。“鲤鱼跃龙门”,就表达了大众普遍的理想目标。宋、元以来,不少画家就喜欢画鱼,但侧重于形似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活气息。胡志辉在继承老师技艺的基础上,悉心观察生活,揣摩前人作品,在构图、用笔、用墨都进行创新,严谨细腻而生动传神,尤以尾鳍的灵动为特色。他赋予笔下的鲤鱼以情感和生命,在波涛中畅游,或腾跃,或潜水,有的表情陶醉、有的顽皮可爱,充满了无限生机,意趣盎然。因此,他的作品走出安徽,走进美国、日本、韩国、深圳、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好评。
70多岁的胡志辉变法主要表现在水的技法上开创出了水的特殊效果。正因为他取得不凡的成就,安徽省四年一次的美术大展上,他连续三届获奖,这在安徽画坛是极少的。但是功成名就的他还不满足,犹如他笔下的鲤鱼,带领一批弟子在艺术的海洋里不断遨游,寻找生活本真,寻找艺术真谛。 (周玉冰 文)
❾ 请问一下中国最贵书画拍卖的一些作品和价格
2011年,张大千(1889-1983)的作品拍卖总额高达5.06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而齐白石(1864-1957)则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安迪·沃霍尔。2010年占据排行榜首位的毕加索以3.116亿美元退居第四
张大2010年,他的一幅名为《爱痕湖》的画作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1.00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是中国艺术作品拍卖价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此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了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以下是张大千的
泼彩山水爱痕湖100,800,000中国嘉德2010-5-17
泼彩山水瑞士雪山52,640,000北京匡时2009-12-14
泼彩花卉朱荷(屏风)21,433,200HK苏富比 2002-10-28
泼彩山水瑞士雪山(镜心)16,748,000HK苏富比 2005-10-24
泼彩花卉钩金红莲(镜心)10,853,813HK佳士得 2004-10-31
泼彩山水山水(镜心)9,959,500HK佳士得 2007-11-26
传统山水幽翠飞泉(镜心)9,900,000中贸圣佳 2004-06-06
泼彩人物松下高土(镜心)9,175,500HK苏富比 2007-10-06
青绿山水湖山清夏图(镜心)8,800,000中贸圣佳 2005-07-30
泼彩山水横贯公路(镜心)7,552,350HK苏富比 2008-04
泼彩山水爱痕湖100,800,000中国嘉德2010-5-17
泼彩山水瑞士雪山52,640,000北京匡时2009-12-14
泼彩花卉朱荷(屏风)21,433,200HK苏富比 2002-10-28
泼彩山水瑞士雪山(镜心)16,748,000HK苏富比 2005-10-24
泼彩花卉钩金红莲(镜心)10,853,813HK佳士得 2004-10-31
泼彩山水山水(镜心)9,959,500HK佳士得 2007-11-26
传统山水幽翠飞泉(镜心)9,900,000中贸圣佳 2004-06-06
泼彩人物松下高土(镜心)9,175,500HK苏富比 2007-10-06
青绿山水湖山清夏图(镜心)8,800,000中贸圣佳 2005-07-30
泼彩山水横贯公路(镜心)7,552,350HK苏富比 2008-04-08
❿ 孔小瑜的人物生平
孔小瑜出身文化世家,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的第72代孙。孔小瑜的祖父孔杏荪,曾经当过清朝的武官,后来弃官从商,先后做过沙船营运生意、卖炒货和开中药铺等,业余时间喜爱书画,有时兴致来了也画上几笔芦草鸿雁,至今还存有他的画作。孔小瑜的父亲孔子瑜本应继家业经商,但他却爱画成癖,尤其喜绘兰花,同时爱屋及乌,由兰而摹花盆、陶瓷、青铜器和秦砖汉瓦拓片,那些玉石器皿配以花果鲜蔬,画风严正,开创了花卉博古画为孔家书画之风。 孔子瑜好客,常常宾客满堂,谈笑风生,多有书友画朋。孔小瑜出生于这样的一个艺术之家,自幼受到熏陶,耽于书画。父亲教他读《尔雅》,他独对《释器》、《金石录》感兴趣,以至于他日后精于博古画,与此不无关系。孔小瑜17岁就开始跑上海的码头,见闻了许多古玩珍奇、社会万象,并心摹神揣,时常代身体不好的父亲应酬画债。20岁时,经他父亲的一位好友,也是海派名家王一亭的推荐,孔小瑜进入上海一家书画店,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涯,其画室“思撷馆”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孔小瑜以卖画为生之际,与活跃于上海一带的书画名家吴昌硕、吴湖帆、、陆俨少、王震、钱瘦铁、唐云等过往甚密,切磋之间,他的画艺日益精进。1932年,在一次画友聚会上,他与熊松泉、张大千合作了《醒狮图》,寄寓忧国之情。孔小瑜跻身于“海上画派”,以博古图闻名于世,亦工于人物、山水、花鸟等。当时有“张虎熊狮沈凤凰孔博古”之称。张虎熊狮沈凤凰,即善于画虎的张善子、画狮子的熊松泉、画凤凰的沈一斋。1945年,孔小瑜初次执教于上海中华文艺书画院,同时被聘为“行余书画社”的国画教师,参与组织“九九消寒会”,致力于新国画研究活动。5年后,他同画家李泠然一道到香港谋生,呆了一年时间,又回到上海。此时画家为新社会新气象所感染,创作活跃,有不少扇面等作品,专门供出口部门需要。1952年,他和钱瘦铁合作的《送公粮图》,是由当时的市长陈毅题的款。另外,他创作的《西方三圣图》,在海内外流传甚广。
1955年冬,安徽省有关部门到上海聘请画家来皖参与文化建设,所聘的有陆俨少、宋文治、孔小瑜、徐子鹤等,陆、宋二人因故未能前来安徽。孔小瑜先行,他的夫人携着尚未成年的四个孩子4年后迁到合肥定居。海上名宿从此成为了安徽画坛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并为安徽的书画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60年代初,孔小瑜与萧龙士、童雪鸿、光元鲲进行了画作联展,一时引起轰动。而孔小瑜的最后一次个人画展则是在20年后了。
孔小瑜不大善于辞令,但记忆力惊人,所画博古器皿如鼎彝尊鬲,庞大繁杂,他不依实
物,仅凭所记,即合乎形制规矩,令人称奇。曾有人索求其春夏秋冬四条屏博古图,并提出将家中四人的属相龙、蛇、羊、鼠融入画中,四条屏中各均有铜器、动物、佛像、果品、小玩意等,孔小瑜应承下来后,凭着自己的博闻强识和绘画功底,一一巧妙构图、着色,后来这四幅精美的作品被收入《孔小瑜画集》中。晚年的孔小瑜囿于精力,很少画博古图勒,即使有兴致画,也只是以大鼎扼要表现。较之于他的父亲孔子瑜,孔小瑜的花卉博古图更为形象逼真,笔意老辣精到。他多以三代青铜器、名窑陶瓷、四时果鲜、风灯古佛、鸟笼鱼缸、蚕桑促织等入画,典雅精致,生动有趣。孔小瑜温和宽厚,为人坦荡,世人多称其善。他的为人艺品也为孔家的后人所继承、延续,其儿孙孔伯容、孔仲起、孔贻奋等各以特色显于画坛。特别是孔仲起,已成为了一位当代国画大家。
七十年代日本出版的‘东洋的美术’丛书有图文介绍云:“早年活动于上海画坛,1945年前于上海中华文艺书画学院和‘行余书画社’任教。与柳滨等人从事新国画运动,对色彩、明暗方面均有研究和吸收。安徽美术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了大型《孔小瑜画集》。1998年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孔小瑜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画展,出版纪念画集,纪念文集。代表作品有《牡丹》、《四季平安》、《欣欣向荣》、《百花争艳》、《战袍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