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专用基质
Ⅰ 香水百合花家养怎样种植
百合花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草本植物。百合花茎刚直挺秀,叶色翠绿,花形奇特,色泽高雅,很惹人喜爱。国内引种、栽培正日渐扩大,市场销售日益活跃。 一、习性 百合花品种很多,现观赏栽培的多是人工杂交种,主要有亚洲百合、麝香百合和东方百合3个种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种多数是从荷兰、日本进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铁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叶短而厚实,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价格亦高。麝香百合喜凉爽潮湿环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忌干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长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长,超过25℃时生长又停滞,冬季夜间温度低于5℃持续5—7天,花芽分化、花蕾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开花甚至盲花、花裂。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质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土壤pH值5·5—6·5。 二、繁殖方法 百合繁殖有分球繁殖,鳞片扦插、播种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法。 分球繁殖:地下部鳞茎或接近地面的茎节上会长出许多新鳞片,让其长大后剥下贮藏或直接盘栽。一般每球栽1年后可分生1—3个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获后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种植,也可当年秋植于深土。 鳞片扦插:将花期的成熟茎切成小段的鳞茎阴干,或剥下鳞片埋于沙中,插后30天,自叶腋间长出球茎,再培育成小鳞茎。在4—5月进行下种,扦插深度以顶端略露为宜。一般春插经2—4个月后,大部分鳞片可生根发叶,长出小鳞茎,此时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种植。 播种繁殖:播种前种子放在灯光前,拣出胚发育充实的种子供播种,发芽适温为12—15℃,15℃以上种子发芽快,但幼苗瘦弱,低于5℃不发芽;25℃以上使种子休眠,不发芽。春、秋季均可播种,播后覆土,0·5—1厘米,约20—30天子叶出土。春播苗,秋季栽植,经2—3年后才开花。 组织培养: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丝、花柱、子房、鳞片基部的腋芽组织培养成试管苗,然后移植于苗床护理长大,供生产种球。 三、栽培要点 1、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华南温暖地区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露地或大棚栽培百合,地栽应选择气候冷凉、湿润通风及半荫环境,最忌连作地,以选新地种植为好。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在种前深耕1—2次,施足基肥,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500—3000公斤,花生麸50公斤,骨粉25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和钾肥各30公斤,深翻30厘米,细碎、疏松泥土,整成垄高20—25厘米,垄面宽80厘米,垄底宽30—40厘米,沟深25厘米。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 百合花露地种植适期为8—9月。盆栽宜在9—10月。盆栽培养土用腐叶土、粗沙、菜园土按3∶2∶5比例混合而成,可施适量草木灰、腐殖鸡屎、鸽屎、猪屎,或施3—5克复合肥。露地大球种,种植深度为12厘米,株行距为10—15厘米×20厘米,定植后土壤应保持湿润,20—30天新芽破土。盆植底用粗沙或煤渣块铺垫3—4厘米厚作排水层,宜用深盆,盆口径20—25厘米花盆可种2—3个球。盆植或箱植尽可能放置凉爽环境下管理,也可用遮光网或草帘遮阳避直射阳光,并适当浇水,干干湿湿为宜。高温干旱或春夏干旱时,要铺设稻草防止干旱,保持土壤湿润,畦沟应灌水1—2次或喷一次透水。苗期及剪花后适当控水,防土温过低和水分多而使鳞茎腐烂。注意通风,使幼苗生长健壮。秋季高温季节,每天中午向叶面喷水2—3次,以防土温超过30℃而影响生长。 栽后20天追肥2—3次。生长期每隔15天施一次,以腐熟花生麸液肥为宜,或施合成肥或尿素,每100平方米1—1·5公斤,氧化钾—氧化镁的硫酸盐1—2公斤。在2—3月和花后要各施合成肥,忌施含氟和碱性肥,否则易发生烧叶。若发现缺铁现象,应及时喷0·2%—0·3%硫酸亚铁溶液。现蕾至开花期,每15天喷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一次,剪花后要追肥1—2次富含磷钾的速效肥。盆栽自2—7月之间,每2个月施一次肥,用肥与露植相同。盘口径20厘米,盘施用量约5克,施后要浅松盘土,将肥混入盘土。可用沤过的洗米水兑水根施,还可施0·1尿素、花卉专用肥液,每月施2次。冬季温度降至5—8℃每月施1次,低于5℃停止施肥,以待温度回升再施。2月下旬至3月初在盘边表土施8—10克过磷酸钙或骨粉。现蕾至开花每月施2次0·2%磷酸二氢钾、少量硼砂、硝酸镁等或花卉专用肥根施壮花肥,花期不宜施用,花后可每月薄施2次营养液肥,可保茎叶翠绿,促地下新鳞茎生长。 2、花期调控: ①促成栽培。11月翌年2月上旬开花。用中球先在13℃处理2周(14天),再在3℃下处理4—5周(28—36天),这样可在11—12月开花。如要求1—2月开花,可先在13℃处理2周,以8℃处理4—5周(28—36天),这时定植后夜间温度较低,应加温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当花芽长到1—2厘米时,如光照不足,容易发生消蕾现象。消蕾常发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过人工照明补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悬挂一盏40瓦高压钠灯,或普通防水白炽灯,补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开始加光一直持续到采收为止。温度16℃条件下,大约维持6周光照,每天从夜间8时至翌晨4时,对防止消蕾、提早开花和提高切花品质效果甚佳。 ②光温控制。为获得优质百合切花,适宜的光温条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发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适温为15—20℃,此时若小于10℃或大于30℃,生长较慢,极易发生裂萼现象。亚洲百合在蕾后若出现低温会发生消蕾现象,光照不足也会消蕾。生长过程中,以白天温度21—23℃,夜间温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鳞茎必须通过7—10℃低温贮藏4—6周。生长初期控制低温(9—13℃)有利发根。但强光的月份,应用50%遮光网遮荫至开花,以免温度超过30℃而造成花茎过短,花朵品质下降。 四、病虫害防治 百合花病虫害较多,百合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鳞茎烂病等,发病初期应立即拔除病株,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施或灌根,50%代森铵300克混合使用。栽种时应选健康种球及抗病品种,栽前对土壤和种球要严格消毒,实行轮作,栽后定期喷施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对于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镁可湿性粉剂500倍,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灰霉病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锰锌500倍,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或1%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立枯病发病初期清除病叶,用1%等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有防治效果。鳞茎腐烂病在栽种前,可用0·5%五氯硝基苯拌种,可达预防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500倍液或喷施。有蚜虫、蛴螬危害,可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施,或20%杀灭菊酯乳剂1000倍液防治。 %9答案补充 %9百合开花之后,很多人就把球根扔掉。其实它仍有再生能力,只要将残叶剪除,把盆里的球根挖出另用砂堆埋藏,经常保湿勿晒,翌年仍可再种1次,并可望花开二度。 百合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方法,可根据需要任选一种。 (1)播种法繁殖:播种属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种上应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种子,贮藏到翌年春天播种。播后约20-30天发芽。幼苗期要适当遮阳。入秋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鳞茎,即可挖出分栽。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不同,有的3年开花,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2)分小鳞茎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几株,可采用此法。通常在老鳞茎的茎盘外围长有一些小鳞茎。在9-10月收获百合时,可把这些小鳞茎分离下来,贮藏在室内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种。培养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长成大鳞茎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适宜家庭盆栽繁殖。 %9答案补充 %9(3)鳞片扦插法:此法可用于中等数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鳞茎,将老鳞上充实、肥厚的鳞片逐个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基部应带有一小部分茎盘,稍阴干,然后扦插于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浅木箱中,让鳞片的2/3插入基质,保持基质一定湿度,在20度左右条件下,约1个半月,鳞片伤口处即生根。冬季湿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过湿。培养到次年春季,鳞片即可长出小鳞茎,将它们分上来,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养3年左右即可开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仅适用于少数种类。如卷丹、黄铁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将地上茎叶腋处形成的小鳞茎(又称“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长大,但尚未脱落时)取下来培养。从长成大鳞茎至开花,通常需要2-4年的时间。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压倒并浅埋土一将地上茎分成每段带3-4片叶的小段,浅埋茎节于湿沙中,则叶腋间均可长出小珠芽。 香水百合属于人工培育的百合品种,株高20-70公分,茎直立;水平开花,花大,香气袭人,主要颜色是白色,但已培育出多种其他颜色,有粉、黄、红等,自然花期为夏季。
Ⅱ 提高翠菊的开花品质有哪些方法
翠菊是菊科翠菊属一二年生草本,原产中国。栽培品种多,花色丰富,有红、白、粉、紫等多种。翠菊喜温凉、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不耐热。
翠菊的种子每克约有420粒。可用花卉专用基质育苗。pH在6.5~6.8之间即可。因是嫌光性种子,播种后可稍微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厚度在0.5厘米左右即可。基质温度保持在21摄氏度,保持半干燥状态,不可过湿,大约7~10天即可发芽。幼苗出土后温度保持在15~21摄氏度,可逐渐见光,直至在全日照环境下生长。在子叶完全展开后,可适当提高基质的湿度,每周施用一次叶绿精1500倍溶液。
播种后20~25天,幼苗的真叶达到5、6片,就可将其移植到花盆中。为了炼苗,移植前一周应将育苗温度调低至15~16摄氏度。
给翠菊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提高翠菊开花品质的基础。长日照能促进植株茎秆生长,在育苗期和生长期可维持光照14~16小时。光照不足可补光。当株高达到15~20厘米的时候,进行短日照处理。如果对翠菊的开花时间没有特殊要求,不进行光照处理亦可。
生长期最佳的生长温度是15~18摄氏度。浇水采取见干见湿原则,不宜使水分过多。定植7天后可追施叶绿精800倍溶液一次,以后施用开花精800倍溶液,一周一次,直至开花。
翠菊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和叶甲等。为防治病虫害发生,在栽培管理中需要注意平衡施肥、加强通风、保证基质排水良好。
Ⅲ 如何创造良好生长条件提高翠菊开花品质
翠菊是菊科翠菊属一二年生草本,原产中国。栽培品种多,花色丰富,有红、白、粉、紫等多种。翠菊喜温凉、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不耐热。
翠菊的种子每克约有420粒。可用花卉专用基质育苗。pH在6.5~6.8之间即可。因是嫌光性种子,播种后可稍微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厚度在0.5厘米左右即可。基质温度保持在21℃,保持半干燥状态,不可过湿,大约7~10天即可发芽。幼苗出土后温度保持在15~21℃,可逐渐见光,直至在全日照环境下生长。在子叶完全展开后,可适当提高基质的湿度,每周施用一次叶绿精1500倍溶液。
播种后20~25天,幼苗的真叶达到5、6片,就可将其移植到花盆中。为了炼苗,移植前一周应将育苗温度调低至15~16℃。
给翠菊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提高翠菊开花品质的基础。长日照能促进植株茎秆生长,在育苗期和生长期可维持光照14~16小时。光照不足可补光。当株高达到15~20厘米的时候,进行短日照处理。如果对翠菊的开花时间没有特殊要求,不进行光照处理亦可。
生长期最佳的生长温度是15~18℃。浇水采取见干见湿原则,不宜使水分过多。定植7天后可追施叶绿精800倍溶液一次,以后施用开花精800倍溶液,一周一次,直至开花。
翠菊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和叶甲等。为防治病虫害发生,在栽培管理中需要注意平衡施肥、加强通风、保证基质排水良好。
Ⅳ 清香木怎么养最好
人工培育清香木苗木主要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扦插繁殖。 清香木
播种繁殖清香木种子成熟期与散落期非常接近,一到成熟,遇风遇雨即脱落,不易收集,或遭鸟兽啄食。当种子开始出现成熟征兆时,及时从树上将种子采回,清香木种子包在多汁的果肉中,易受污染发霉,采回的种子必须立即调制:将果实堆沤,捣烂果皮,放水中淘洗,脱粒弃杂后阴干,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播种季节春秋皆可,一般秋播发芽率比春播要高。播前,将精选好的种子置于始温为20℃左右温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水膨胀,捞出置暖湿条件下催芽。一般每亩用种量6公斤。 幼苗管理注意事项清香木幼苗有三怕:一是怕水涝。土壤应尽量保持干燥、疏松,一般不浇或尽量少浇水。二是怕阴。苗期应及时间苗,增加苗木透光度,通风透气。三是怕肥害。 清香木对肥料较敏感,幼苗尽量少施肥甚至不施肥,避免因肥力过足,导致苗木烧苗或徒长。 扦插育苗春秋皆可扦插。采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可周年进行,生长季节一叶一芽, 休眠期取一枝段即可,在树木休眠期, 选取壮年母树1年生健壮枝, 截成长10~15 cm, 粗0.3~1.0 cm的繁材, 上切口距芽1.0~1.5 cm, 下截口距芽0.3~0.5 cm。繁殖基质选择通透性河沙或珍珠岩为宜。快繁之前, 基质可采用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消毒。繁材用50ppm~100ppmABT生根粉或吲哚丁酸药剂浸渍切口基部。浸渍时间为12~24 h。带叶的一叶一芽繁材处理时间以1-2小时为宜,浅繁于智能苗床,立即开启系统。休眠基的枝段繁材一般30d左右开始生根,带叶繁材一般15-20天开始生根,成活率可达95%以上,是目前进行清香木快繁最为有效的方法。
Ⅳ 花卉,绿化苗木专用基质,有机肥生产技术 求助
EM菌堆肥可以促进土壤里面有机质的分解,提高肥效。一般可以提高20%-30%,另外它可以改良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减少植物的病害,这样就可以减少使用农药,同时由于改善了肥效,也可以少用化肥。而少用化肥、农药,不仅降低成本,更可以减轻污染,提高农作物的质量,生产绿色食品。
要想持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必须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状况。改善的方法之一就是施用EM堆肥作底肥。使有益菌在土壤中迅速繁殖和不断补充,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的繁殖和发展。
制作堆肥的原料是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用。
以牛粪为例,介绍农盛乐种植EM菌液堆肥的制作方法。
牛粪应该堆积在不容易积水的地方。以1份农盛乐种植EM菌液:1份红糖:500份牛粪这样的比例来制作。将红糖倒入桶内,往桶里倒入热水,溶化红糖, 待水温降至40℃以下,倒入EM菌液,搅拌均匀。根据牛粪的干湿情况,往桶里注入EM菌液重量50至100倍的清水,[注意:最好使用井水,如果需要使用自来水,应放置24小时以上。]搅拌 5分钟,使EM菌液、红糖和水混合均匀,制成EM稀释液。
使用清洁干净的喷雾器将EM稀释液喷洒在牛粪上。一边喷洒一边翻倒牛粪。并分层拍实,减少牛粪间的空气。如果水份过多,可以在牛粪里添加粗糠粉,干草等,并且要增加翻倒的次数。应将水份控制在35%左右。
用塑料薄膜覆盖在牛粪上,周边用土压实,以防止空气进入。
我们等待15天左右的厌氧发酵以后,掀开塑料薄膜。这样,堆肥就制作好了。注意,如果气温较低,可以适当增加发酵时间。
EM堆肥可以用作底肥,也可作为追肥使用。做底肥时,将肥料抛撒均匀,随即翻耕入土。用EM堆肥制成的肥料,比相同原料制成的普通堆肥,有效营养成分含量高20-30%左右。有效营养成分达到一定数量后,甚至可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食品。
用EM制作的堆肥,一般用量为:
水田每667m2用 120—260kg
旱田每667m2用 50—100kg
蔬菜每667m2用 80—180kg
果树每667m2用 150—300kg。
以上内容是在郑州农盛乐技术网站上找的,建议朋友问问他们技术员,他们会送上详细的技术说明的。淘宝上搜索下“农盛乐”就找到了。我使用他们的产品快一年了吧,效果还可以。希望能帮到您,满意望采纳!谢谢!
Ⅵ 花卉栽培的基质有哪些方法
现代花卉生产广泛使用无土栽培基质或人工配制的基质,其目的是,如果基质中含有天然土壤,植物种植时间长了,土壤会出现板结等现象,而且土壤比较重,会有些病原体,容易感染病虫害。因此,花卉栽培的基质,经常是在土壤中添加一些其他物质或者完全不用土壤,采用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混合作为栽培基质,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肥力。
在从事花卉栽培前,基质的准备是必须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1)带土壤的人工配制基质。土壤混合基质含有不同比例的沙和泥炭,同时也会加入一些基肥。例如,对于大部分观叶植物以及一些开花花卉如八仙花、一品红、菊花、喜林芋、常春藤等来说,采用沙和泥炭的比例为1∶1。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配方,适合于需要中等透气性的植物。而对于秋海棠、大岩桐、栀子花、杜鹃等开花植物来说,使用沙和泥炭的比例1∶3,因为这些植物对基质的透气性要求比较高。
(2)无土栽培基质。掺加了土壤的基质存在重量大、需消毒等缺点,而无土基质可以弥补这些缺点。通常无土基质主要是以泥炭为主,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配制而成。对于穴盘苗、迷你观叶植物来说,适合使用1份泥炭∶1份蛭石+肥料+石灰+微量元素的无土栽培基质。而大型盆栽植物及要求排水性能良好的植物,可采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肥料、石灰等。对于大部分观叶植物来说,可以采用2份泥炭∶1份蛭石∶1份珍珠岩+肥料+硫酸铁等。若是凤梨、兰花、蕨类植物等对排水性、通透性要求特别高的植物,用比较细致的泥炭、树皮、珍珠岩、石灰、肥料、硫酸铁等混合基质。
(3)购买专业基质。市场还有专业基质销售商出售专业基质,即根据不同花卉需求而配制好的基质,如仙客来专用基质、一品红专业基质等。专业基质往往能更好地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比自己配制要省时省力,但成本有可能会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