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华花艺
㈠ 插花艺术有什么特点(要详细点的)
传统东方式插花重线条,轻颜色,注重留白。在现代插花艺术将传统东方式插花的意境与西方插花的艳丽的花朵和对几何图形的美结合起来。反之,西方式插花减少了花朵数量,留出空间,融入了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线条美。
新奇的插制技巧传统插花过程中,对花材处理较少,现代插花为了表现出某种意境或不同的创作意图,对花材进行绑扎、编织、重叠、架构、串联等处理,强调色块和质感,对花材运用组群、堆积等手段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传统插花重以容器插花为主,现代插花中还有不用花器的敷花、吊挂花、壁花、花墙、花束、胸花、花环等等。
传统的插花是为了引入大自然的活力与美等,而现代式插花仅仅是将花材当作艺术的创作材料或元素。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可以作为创作的主题,如人的生存空间展现,生命情感、宇宙万物等等,作品比较抽象,内涵深刻,题材新颖。
(1)什么是中华花艺扩展阅读
在中华花艺中我们把最长的那枝称作“使枝”。以“使枝”的参照,基本花型可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平出型、平铺型和倒挂型。
1、直立型
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过30度。花型平和、稳重,正式隆重的场合多用直立型。
2、倾斜型
使枝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花型悠闲、秀美,随意而插的作品适用日常生活。
3、平出型
使枝由花器口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花型洒脱、有强烈动感,有个性,在特别场合插做。
4、平铺型
使枝不同与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后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适有满足感。
5、倒挂型
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弯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强烈的征讨、冒险意味,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感。
㈡ 花艺包含哪些
东方花艺注重意趣、意境的表达,来源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常常在花草中赋予人生命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移情到外物身上,展现在花艺中。
而西方花艺的花材量多、颜色艳丽、表现自然的风格,也正好体现西方民族性情奔放热烈、浪漫的性格。
㈢ 中国花艺排名
生活质量快速提升的今天,花艺成为众人争相追逐的对象。在这之中,无论他们是出于兴趣爱好而去学习花艺,还是为了开一家特色鲜明的花店才去研习花艺的精髓,花艺培训机构接二连三的成立已经极为明显的表现出现今花艺行业的盛况。与此同时,选择哪家花艺培训机构作为自己的学习之地也着实为难了广大学员。为此,小编专程对各大花艺培训机构进行了调研排名,方便大家进行选择。
NO.1中赫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中赫时尚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设计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是国际知名的创意艺术与设计学院。也是国内首家以开发个人创意思维,设计思维,培养时尚审美,个人综合素质职业素养为目的的专业培训机构。中赫时尚在教育领域的培训课程包含时尚管理学院、北京花校(FLOWER SCHOOL BEIJING)、空间软装设计学院和中赫国际,成功研发和开创数十门国内外时尚设计类课程。同时,中赫时尚旗下涵盖商业项目设计、跨界艺术经营、国际招募平台等多项综合类业务。
用户评价:
@VeranoLi:学员来自全球各地,师资实力很雄厚,都是国内外大师级别的花艺师。可以学到很多新鲜潮流的东西。
@WANGMEICHENG:花艺设计课程培训循序渐进,小白到大神都有适合的课程,偏商业化,讲究速成。
NO.2良友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良友花店于1988年创立,是杭州第一家花店,杭州最早从事花卉销售的品牌,也是业内最早出版花艺书籍的花店培训机构。创立近三十年来良友已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花艺师人才,学员成功开店率突破35%,屡次刷新行业纪录。每年来良友花店商学院学习的学员有1000多人,良友在整个花艺行业具有最深厚的经验积累。
用户评价:
@少侠莫回头:课程很丰富,设计也很合理,不像别的培训机构只是灌汤式教学,注重学生感受,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创新突破。
@撰小文:环境特别棒,来了就不想走,真真是书里的生活。老师们特别友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开放自由,可以尽自己所能去创造。
NO.3谢明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上海谢明时尚花艺设计课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插花花艺教学单位之一,由上海市教委与1995年5月批准成立,也是当时上海唯一获得教委批文的花艺学校,在全国也是最早的一家,后于1999年更名为上海谢明时尚花艺设计中心至现在。
用户评价:
@音乐羽毛:老师资历都很高,教学严谨,逻辑清晰,授课条理易懂,私下里老师们也都很平易近人,遇到不会的也热情给予帮助。
@弋者:课程根据花艺种类进行设置,条理化比较清晰,但是对于没有花艺基础的人而言,比较难进行选择。
NO.4王绍仪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王绍仪花艺工作室由中国插花协会副会长王绍仪创立,致力于插花花艺教育,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插花花艺人才。
用户评价:
@稻吧:王老师极为平和,授课也十分精巧。课程主要针对岭南风格的插花艺术,专业性很强,可以学到不少精髓。
@大白天天:相较其他培训机构来说,王绍仪花艺工作室课程略显单一,毕竟其着重的是岭南风格的插花艺术,所以对岭南风格的插花有兴趣的可以选择王绍仪花艺。
NO.5乃夫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济南乃夫插花花艺职业培训学校2006年创办于美丽的泉城——济南,是袁乃夫先生带着儿时的梦想为所有热爱美好生活的人创办的一所专业插花花艺学校。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正规批准开办的专业插花花艺教学机构及现代插花花艺职业技能教育的起源性学校。
用户评价:
@吃货方方方:袁老师注重民族文化,在课程中极为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输出,讲求文化与花相结合,技艺精湛。
@米尔科曼:课程设置严谨,民族气息浓厚,注重思维与技术的同步开拓。
NO.6鹿石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是中国新生花艺学校的代表,也是目前国内发展实力强劲的花艺学校,除此之外,鹿石花艺还是国内全开放式花艺练习场地。旨在打造一个国内一流的花艺资源平台,带领学员们在探寻花艺的奇妙旅程中纵横驰骋,一路加速。
用户评价:
@小菜菜菜菜子:花艺设计比较大型,注重整体,需要很强的协调意识,老师很棒,环境超级好!
@哈哈:老师都是国外的大师,档次是很高,但总感觉没有国内的老师亲近,语言沟通也不是特别畅快。
NO.7媞亚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媞亚花艺成立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专业从事花艺培训教学16年,兼婚礼设计,大型场地布置等酒店花艺设计。其教学宗旨是让每一个喜欢花艺的学员能真正掌握花艺技术,为花艺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造就高素质的花店经营者。
用户评价:
@一蜘小蛛soggy:环境好的没话说,学习氛围也很棒。课程与时俱进,专业性比较高,对于想开花店的人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
@诺森德冰雪封住脚步:总体而言是很好的,但毕竟相比杭州其他老资历培训机构,提亚的经验便略显不足。
NO.8马克花艺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马克花艺培训创办于2003年,隶属于北京会一花卉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为花店行业提供优质的培训课程和开店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马克已经拥有了北京、深圳、上海三家花艺学校。是国内招生量最大,地区覆盖最广的花艺培训机构 。
用户评价:
@只吃玉米蛋饼加芝士:马克花艺的老师都很和蔼,总是会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我们不懂的知识,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栽培。
@阿梦梦脾气大:虽有十余年的培训经验,但相较其他培训机构而言,师资力量稍显薄弱。但值得说的是,教学思想还是不错的。
NO.9芳华花艺培训中心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深圳市芳华插花艺术培训中心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专业从事花艺培训的机构,多年来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数千人的专业中高端花艺人才,并在国内外的花艺比赛中获得大奖。
用户评价:
@一尾橙色鱼:我报的是现代插花课程,教的倒是挺仔细的,但感觉这样开设课程有点不全面。毕竟刚接触花艺的人都是零基础,应该开设那种阶段班。
@KK白兔:芳华花艺培训课程安排比较丰富,课时也很长,充分给予了学员们足够的学习时间。
NO.10博思花艺插花培训学校
综合实力:★★☆☆☆
用户满意度:★★☆☆☆
花店简介:博思花艺培训学校先后在焦作、平顶山、濮阳、郑州、滑县、山西等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博思花艺婚庆加盟企业。成立至今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8000多名中高级花艺培训婚庆人才,是目前中原地区首家正规的花艺教育培训机构。
用户评价:
@吧啦la啦la:老师都比较有经验,强调与时俱进,整个打造出来的花艺作品都很具有时代气息,而且简洁大方,颇为好看。
@今夕遥望月:本来以为在这里可以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但学下来才发现基本都是照本宣科,不能否认这些技术有用,但并不是花艺的精髓。
㈣ 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有什么区别
表现力极强是东方插话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起该艺术形式经过了长时间的锤炼和锻版造,文化底蕴及其深厚,权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丰富的插花艺术生活,而且,日本的插花在世界上也是远近闻名的,而且,日本花艺流派极多,更是以花道命名。
东方式插花分为中国式和日本式插花两种,其发源为中国佛教的供花,后流传于日本,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东方插花中两种分支的艺术形式。中国式插花自清末期战乱开始,艺术形式进入停滞、倒退的阶段,直至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复苏后,随着人民物质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才使得中国式插花再次焕发生机。
日本式式插花讲究“师法自然”,虽插花技艺为人所用,但造型多追求构图完美、线条流畅、抽象概括、底蕴深厚、不含匠气,突出其万法自然的意味。故而欣赏东方式插花,多能感悟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生”的思考,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
㈤ 中国传统插花的由来
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㈥ 中国插花最早又称什么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记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他们折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说的切花。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阊大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说明当时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以花传情,以花、朋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花卉进入文化领域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发展,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骂,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以花献佛,祈求医病,:霍然痊愈。这是史书中关于用容器描花水养的文字记载。当时佛前供花以荷花与柳枝为主要花材,表现善男信女对佛的崇拜与虔诚,不讲究插花艺术造型。公:元6世纪北周时的观音像(现存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手持一瓶花,枝叶与容器比例协调,这也是有关插花艺术的最早标本。《南齐书》载:“沙门于殿户前诵经,世祖为:感,梦见优昙钵华,……宣旨使御府以铜为华,插御床四角。”以铜为花,富丽堂皇,永不凋谢。这是我国人造花出现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花朝”,即百花生日,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牡丹在唐代处于国花的地位,每当牡丹花期,人们争相赏花、买花。宫廷中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如罗虬的《花九锡》中说:“重顶帏(障风)、金错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九锡”就是九个程序。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在此时期,人造花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束人造绢花(图1),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组合,制作精细,花色艳丽,仿真程度很高。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艺术风格也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盘,而且扩展到竹筒、漆器,还有吊挂和壁挂。总之,追求自然情趣,朴实简洁,清新活泼,随意洒脱。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挂上横幅“锦洞天”。犹如大型插花展览会,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当时还出现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盘”,既做容器,又当花插。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当时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内涵重于形式,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多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构图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的风格追求线条美。所以有人把当时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从此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形式,对后世影响颇大。
宋代篮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韵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篮图,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开或盛开,色彩艳丽,错落有致,姿态飘逸,生机勃勃。
元代插花风格逐渐摆脱宋代理学的影响,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也就产生了有人所说的“心象花”。钱选绘的吊篮式插花,在吊篮上放两个瓷罐,罐里分别装满金桂和银桂,上飘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条,暗示金贵、银贵,不如自在如意贵。反映人们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愿望。
明代是插花艺术复兴、繁荣、昌盛和成熟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体系。初期受宋代理学影响,以中立式厅堂插花为主,庄严富丽,造型丰满,构图严谨,寓意深邃。如边文进《十全厅堂瓶花》 (图3),十种花材,十全十美,又各有含意。中期插花追求简洁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点,朴实生动,不喜豪华富贵,常用如意、灵芝、珊瑚等装点插花。晚期插花追求参差不伦,意态天然。讲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构图严谨,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关系。这一时期中国插花理论日臻完善、成熟,有许多插花艺术专著相继问世。其中以袁宏道的《瓶史》影响最大,书中对构图、采花、保养、品第、花器、配置、环境、修养、欣赏、花性等诸多方面,在理论上和技术上作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还有张谦德的《瓶花谱》、高濂的《遵生八盏.燕闲清赏》、何仙郎的《花案》等,对花材的选择、处理艺术,保养方法,插花风格,花性认识,构图技巧,色彩和体量的协调,品赏情趣等均有深入的论述。
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袭明代传统风格。受益盆景术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然、欣赏自然美,将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微缩在室内几案上。清带还流行写景式插花、组合插花和谐音式插花。如邹一桂的写景式盘花,花材有竹、棕榈,配以太湖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颇富自然之趣。谐音式插花如马诒所绘作品《前程万里》,以铜钱、佛尘、万年青、李子为花材取其谐音为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花卉园艺事业的发展,插花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了迅速复苏和发展,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先后成立了插花组织。1987年4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同时举办了全国插花展览。1990年5月19日,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在北京成立。此后,许多大、中城市相继成立了地方性的插花花艺协会,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插花花艺系统网络。至今,结合全国花卉博览会举办的全国插花展览和评比已有4次,大大推动了我国插花事业的发展。为普及和提高插花艺术水平,各地纷纷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插花培训班,一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还开设了插花课程。
㈦ 中国花艺与茶道的关系是什么
“点茶、焚香、插花、
挂画
”称为“文人
四艺
”。在茶道中有茶席插花。
㈧ 中国花道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有香雅道中介绍到《花道和茶道、香道同样是“三雅道”之一》
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设计的鲜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这就是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亦称插花。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15世纪)发展成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中国插花线条简洁,通过线条的直、曲、刚、柔体现其含蓄之美,并且讲究色彩淡雅、虚实结合。枝条疏密横斜,俯仰高下,使用花材数量少,但精致考究。中国古代的插花形式有瓶插、筒插、篮插等。现代插花的形式及器皿非常广泛,除了保留古代插花形式外,还有盆艺插花、抽象插花等。1、崇尚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而发展的,传统哲学在得以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予插花艺术以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插花艺术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汉魏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带来了莲花净土思想,随之而来的还有佛教插花艺术,中国开始了插花的漫长里程,此时期宗教花开始盛行;
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为插花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准备,寺庙、宫廷竞相以插花为乐,同时又由于隋唐国力昌盛、统一,在艺术上注重壮势之美,因而大型的院体花流行于此,佛教和道教的插花也融入了这种时代精神在其中,花材的选取上也注重牡丹等花形较大的,花型也呈现院体花的特征;
宋元时期,理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反映到插花艺术中就是虚实结合、俯仰呼应、高低有序、疏密有致、顺应自然等插花原则的出现,加之政局动荡,文人士流多避世,借花抒情,因而出现了理念花和心象花;
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得以更加的发展,许多插花理论的专业书籍出现,心学的发展为插花艺术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平台,新的宇宙观又促进了插花原则的发展,同时在时局的影响下,插花的花型多为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指导思想,插作时充分考虑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形态,但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原始形态,而是有创意地加以造型、修剪、设色等艺术加工,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抽象的自然,使作品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瓶花谱》在“插储”一节里有述:“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这里强调插花枝条要自然优美。因此东方式插花艺术创作是一个源于自然、再现自然、高于自然的过程。
2、讲求意境,寓意于花
中国传统插花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作,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利用花材的属性、谐音、品格或形态来达到借物寓意、
㈨ 中国古代插花做什么
在古时的中国,插花是用来礼佛的,其後经僧侣传至日本後更被发扬光大,应用到不同阶层的不同角落。远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花艺已经十分流行,在当时的社会里,花艺的工作者,几乎全部都是男性。时移世易,今时今日的香港社会里,女性的工作者比较多,不过花艺工作者当中,男女老少比比皆是,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有名的花艺设计师更是男性。如果你到日本观光,遇到一个穿著传统礼服的年迈老伯,不吸烟,不喝酒,他说他是研究花道的;一般日本人一定会想到,他可能是一位大有来头的花道老前辈。如果视花艺为一种学问或艺术,花艺的作品视为一件作品,的确是适合任何人士的。
插花
插花,也叫花艺,和茶道一样,也是没落于本土,兴盛于他乡的传统艺术之一。中国插花艺术萌芽于先秦,于魏晋南北朝小有气象,此时,这项艺术还多是“借花献佛”——在六朝的南史中:“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窑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唐宋以后,插花渐盛。唐人罗虬在《花九锡》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和花台等。唐朝李后主(李煜)每到春天,便将宫中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密布插花作品,称其为“锦洞天”。如果说唐代插花还仅仅是宫廷和寺庙的高雅艺术,到了宋代,插花艺术在民间已经蔚然成风。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至明朝,已有插花专著问世,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有《瓶史》,此书曾1696年被译为日文,对日本插花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日本插花艺术家们奉若圭臬,被推崇为“宏道流”。袁宏道在一首《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两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傍拂杨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插花描绘得淋漓尽致。清朝关于插花的记载有:邝璠著的《便民国纂》中的“养花法”,陈淏子著的《花镜》中的“养花插瓶法”和“香垆花瓶”.沈复著的《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以及汪灏著的《广群劳谱》,《红楼梦》中对插花的描述也不少。到了近代,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花艺自然就荒芜了。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与西方花艺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重造型,中国重意态。中国花艺强调: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态,依据季节造型;人文之善——重视其敦睦人伦的社会效益;宗教之圣——花是有助悟道的圣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艺术之美——从选材到搭配,讲究和谐、清雅、明秀。
日本的插花艺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6世纪时,一位名为小野妹子的遣唐史将很多中国传统技艺带回日本:字画、雕刻、文学、戏剧、园艺……还有就是供佛的“瓶花”。从中国回来后,小野妹子开办了日本的插花学校。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池坊”现在已经传到了第四十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