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里缺铜
1. 人身体里缺铜怎么办
人体如果缺铜,可以选择从食物中获取,以下是含铜的食物:
丰富来源:黑胡椒,巴西果,肝和生牡蛎。
良好来源:龙虾,坚果,种子,油橄榄(绿),黄豆粉,麦麸。
一般来源:香蕉,菜豆,牛肉,面包,黄油,干酪,椰子,干果,蛋,鱼,绿 色蔬菜,羊羔肉,花生酱,猪肉,家禽,萝卜。
微量来源:动物脂肪,植物油,乳,多数乳制品,(冰淇淋,农家干酪), 其它水果蔬菜以及糖.。
补充来源:苜蓿叶粗粉,啤酒酵母,碳酸铜和硫酸铜.
2. 花木需要哪些营养成分!
花木生长需要氮、磷、钾、镁、硼、锌和钼等等微量元素。
氮是组成蛋白质、酶、核酸、叶绿素和其它重要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氮能使植物枝叶繁茂,青葱翠绿,发旺生长。植物缺氮,会长得弱小,老叶先变黄,甚至脱落,新叶长得又小又黄。如果过量,则造成植物异常高大,推迟花期,果实品质降低,抗病能力变差,谷物类植物则容易倒伏。豆科植物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成为可吸收的养料。因此豆科植物及它们的残梗可以做氮肥。另外粪肥里也富含氮。落叶、绵籽、干血、羽毛、毛发等天然肥料也都含有较多的氮。
磷是植物开花、结果、结籽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磷还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植物如果缺磷,会发育不良,从老叶起先是叶脉由红变紫,严重时叶和茎,谷物甚至连谷粒都会出现紫色;推迟成熟,花果减少,不熟自落,种子干瘪不育。土壤酸性太强,会造成植物对磷吸收不良。磷灰石粉、骨渣、鸟粪、碱性熔渣(或称托马斯磷肥)、草木灰,等天然肥料里都含有磷。
钾是帮助植物吸收和平衡其它元素、调节水和空气流通所必需的元素。钾还能帮助植物制造和储藏淀粉、糖、油脂和蛋白质,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植物如果缺钾,会发育不良,从老叶起先是叶尖变黄,继而叶子边缘变焦,最后干枯脱落,果实减少,且品质降低,根系瘦弱。花岗石粉(含钾长石)、海绿石砂、海藻、草木灰,等天然肥料都可做钾肥。不过,过量钾会阻碍植物吸收其它元素。
钙能使植物的枝茎长得结实、牢固,使根毛和幼芽长得好。它还能中和过多的酸,起到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促进豆科植物的根瘤生长,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和蚯蚓的活动和繁殖,使植物更好的吸收钾、硼、和镁等元素。植物缺钙会造成枝干开裂,根系瘦弱,幼叶翻卷,老叶打皱,幼芽枯死。石灰石、白云石、草木灰、骨渣、牡蛎壳,等天然肥料中都含有较多的钙。
镁是能帮助植物吸收氮、磷、硫等元素的重要元素。植物缺镁,从老叶起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然后变成橙色,最后变焦,枯干凋落。白云石、玄武岩石、落叶、锯木屑、骨渣、绵籽,等天然肥料中都含有镁。
硫是组成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元素,它也促进植物体内的许多化学反应。硫是使洋葱科植物和某些十字花科植物发出特殊气味的元素。它也能中和土壤中过多的碱,起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植物缺硫,老叶、新叶都会变黄。一般来说,雨水中含的硫已足够植物用了。
铁是光和作用所必需的元素。它还能影响某些植物花的颜色。植物缺铁,叶子从幼到老会出现黄斑,但叶脉和边沿仍是绿色。玄武岩石、海藻中含有铁。
硼协助糖分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送。植物缺硼会造成幼芽褪色死亡,果实变形,核心焦枯,根的中心也会变焦枯。
锌能帮助植物调节荷尔蒙的平衡,尤其是生长素的活动。植物缺锌会造成新叶小,幼芽少,叶子上出现死斑,形状扭曲。
氯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元素。它也能中和过多的碱,起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铜也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元素。植物缺铜会造成叶子褪色,变得细长,幼芽死亡。
锰是制造叶绿素所必需的元素。植物缺锰会造成叶脉变白,叶子上出现死斑,植物矮小。
海绿砂石、碱性熔渣和海藻里都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3. 花卉植物缺肥会有哪些表现
施肥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肥料中所含有的各项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挥着不同作用。例如,N、P、K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三大营养元素,也是复合肥的主要成分。N对叶片的正常生长起着重要作用,P则对新根、新芽和花蕾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没有P,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K对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并能促进茎的生长。此外,还有钙(Ca)、硫(S)、镁(Mg)以及微量元素等,都关系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如果这些元素发生缺失,在植株上就会有所表现,了解它们的症状,及时补充相应肥料,才能维护植株的正常生长。
N(氮)元素缺乏:老叶上出现均匀黄化现象,常常伴有红晕。植株会提前老化,生长受到抑制。出现不正常的落叶。
P(磷)元素缺乏:生长受到抑制,老叶呈现蓝绿色或青铜色。
K(钾)元素缺乏:叶片边缘焦枯,叶片上有白色斑块。
Mg(镁)元素缺乏:老叶上有块状黄斑,叶基有暗绿色三角形斑,不正常落叶。
Ca(钙)元素缺乏:新叶卷曲,发黑;嫩叶提前脱落。
Mo(钼)元素缺乏:老叶卷曲,呈斑驳状,茎秆歪曲。
Mn(锰)元素缺乏:在老叶、嫩叶上同时出现叶脉间黄化的现象。
Fe(铁)元素缺乏:嫩叶叶脉间黄化,叶片变小,提前脱落。
Zn(锌)元素缺乏:叶片变小,扭曲。
B(硼)元素缺乏:叶片边缘发黄。
4. 硫酸铜在花卉中的作用
硫酸铜可以和石灰乳混合可得农药“波尔多”溶液,作为杀虫剂喷施在植物花卉上
5. 花卉缺铁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花卉缺铁大多发生在碱性土壤上,尤其是石灰性或次生石灰性土壤,回如石灰性紫色土答及浅海沉积物发育成的滨海盐土等种植的花卉很容易缺铁。
另外,土壤中有效态铜、锌、锰含量过高对铁的吸收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也会引起花卉缺铁黄化症,这在基质栽培供给营养液时要特别注意。
6. 水培花卉的栽培管理
栽培槽内的营养液深度一般控制在内盆底部浸液深度1-3cm,刚开始时可稍深,待植株长出新根后,可适当降低,侧孔花盆槽以刚能进入侧孔高度为宜。一般将相似习性的花木放在同一栽培槽内,便于管理。另根据苗木品种及生长季节可适当调节液位,如天南星科植物液位可深些,而肉质根类花卉液位可低些。春夏生长旺季,液位可深些,冬季休眠季节应低些。一般半月左右充液或加水一次,营养液可循环利用。
多数观叶植物适于微酸性环境,营养液pH值一般稳定在6左右,可在5.5-6.5之间调节,过高过低可用H2S04和NaOH进行调节。营养液的电导率(EC)一般控制在1.5ms/CIll左右,生长季节可适当高些,休眠季节可适当低些,但应在0.8-4.0ms/cm之间。过高过低可用浓缩液与水进行调节。日常管理时,营养液的pH及EC应定时测定,一般每隔半月测定一次,如变化过大,应及时调整。特别是EC,由于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某些离子长期积聚会对有些植物产生毒害,故如测定EC变化太大,要及时调整,最好每隔3-6个月全面更换一次营养液。 央视国际来源:CCTV.
消费者反映就是这个水培花卉拿回家之后,养个两三个月,就发现烂根,烂叶,黄叶,就是寿命非常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是因为他买回去的,不是真正的水培花卉。
其实水培是现代农业中无土栽培的一种。真正的水培花卉呢是指可以在水中直接长出来水生根,或者是经过驯养把土生根变成水生根的植物。它们的生长期是很长的,和土栽的差不多,可是像这种,养了不长时间就出现烂根、黄叶现象的,有专家说只能算水养植物。
水养植物那个根还是土生根实际上跟插花一样它是一个很短的生长期
那土生根和水生根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事实上传统的水生植物,像水葫芦、莲藕等之所以能在水中长期生活,是因为它们根系里有很发达的通气组织。通过它们根的纵切面,可以看到,这些空心的东西,就是植物的通气组织,它们能把植物的地上部分,像叶片、枝叶或植株吸收的氧气,疏导到下面的根系,也就是说可以纵向供氧。可是陆生植物,由于生长在土壤环境下,根系里面是这种又厚又致密的厚壁组织,这种根系不具有通气组织,如果直接将土载的植物放到水里,不用多久,植物就会因为缺氧而烂根死去。
所以要想让土栽的植物长期生活在水中,必须把土生根诱变成是水生根才行,可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也不会分辨,所以市场上有很多滥竽充数的伪水培登上了大雅之堂。
据记者了解,市场上真正经过驯化的比较成熟的水培花卉产品不是很多在市场上占的比例不大
有人买了三棵水培花卉,请专家进行了鉴定。
三棵全是假的其中一棵是百合草、从当天到第二天,它叶片就已经开始发黄了,如果是真的水培花卉,根应该是雪白的,它的根块就是泥土里带来的如果真正的水培花卉这个根块已经退化了全部是水生根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伪水培的根系没有经过驯化诱导是直接洗根装入瓶中的,即使洗的再干净,根系的颜色还是发黄、发污、没有光泽,而真正的经过水生诱导形成的水培花卉,它们的根大多具有洁白脆嫩的特点。另一方面,没有驯化好的土载花卉,它根系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分支结构,也就是有主根、侧根、毛细根、根毛之分,而驯化好 的,根系通常都是整齐一致的须状不定根,就是根系没有分支了,都是须根。
是因为在进行水根诱导的时候,要把土生根剪掉,因为陆生根里面的厚壁组织细胞壁就像篮球,很难溶解形成通气组织,所以必须让它们重新长根。也就是进行催根和水生诱导,让植物产生适合水生环境的根系。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湿度是要保持在90%以上,因为是高湿的水环境下,根系摄取水份和营养很方便,所以植物以最为快速、高效的吸收方式构建了它们的根系形态。就是这种没有分支的不定根,也就是水生根,由于长时间泡在水中,根的颜色是白白的嫩嫩的,这一点是有别于土载花卉的。通过根系的颜色和形态来辨别真伪是最保险的,不过要是拿不准的话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鉴别,
根系腐烂,水就容易变质。可经诱导后的水培花卉,它们根系已经适应了水环境,所以非常好养,你只要每个月换一次水,加一次营养液,容器中的水就不会轻易变混变质。此外水培花卉上有没有定植篮也是辨别真伪的标准之一。因为真正的水培花卉一般都配有定植篮。
植物的根颈部位是呼吸作用最强的部位,放定植篮一是可以避免根茎部浸泡到水中,二是起到固定作用。还需要注意的是,水培花卉在诱导水生根过程中,它的根系已经完全渗透到定植篮的网隙中,很难将它们从篮里取出来。可是有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采用这种方式欺骗消费者。
不过采用这种方式装上的定植篮,根系是很容易去取出来得。
通过以上四点基本上能判断水培花卉的真伪,在挑选过程中,如果你碰到了下面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店员不让顾客碰她的水培花卉?难道水培花卉不能碰么?
其实真正的水培花卉可以碰,可以动在挑的时候三要
(1)动:可以把水培花卉从瓶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2)看:就是看根看叶看水看定植篮
(3)闻:就是闻一闻植物本身是否有臭味 铁、锰、锌、铜、钼、硼和氯虽然是微量元素,但是在植物生理功能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花卉生长都是必需元素,缺一不可。
锰和锌是酶的活化剂,铁、铜、钼是氧化还原剂,铁和铜与细胞色素有关。缺铁,叶缘和叶尖干枯;缺锰全叶出现病斑;缺硼,嫩叶基部腐烂,茎和叶柄极脆,根系死亡;缺锌,节间生长受阴,叶畸形,叶脉间失绿;缺铜,幼叶尖坏死,叶有斑,叶片扭曲成环状,变厚枯焦;缺氯叶尖调萎,叶失绿,呈青铜色坏死。 花卉植物的水培花卉技术中,如果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就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生长、发育和开花,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要及时对营养液进行养分调整。
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叶片脱落。
缺磷:常呈不正常的暗绿色,有时出现灰斑或紫斑,延迟成熟。
缺钾:双子叶植物叶片开始有点缺绿,以后出现分散的深色坏死斑;单子叶植物,叶片顶端和边缘细胞先坏死,以后向下扩展。
缺钙:显著的抑制芽的发育,并引起根尖坏死,植株矮小,有暗色皱叶。
缺镁:先在老叶的叶脉间发生缺绿病,开花迟,成浅斑,以后变白,最后成棕色。
缺铁:叶脉间产生明显的缺绿症状,严重时变为灼烧状,与缺镁相似,不同处是通常较嫩的叶片上发生。
缺氯:叶片先萎蔫,而后变成缺氯或坏死,最后变成青铜色。
缺硼:会造成生理紊乱,表现出各种症状,但多为茎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死亡。
出现上述营养缺乏症时,也应仔细查清。因为有的也不一定是营养缺乏所造成的,有可能是由于酸碱度不适当,也有的是因同时缺乏几种元素引起的。一定要弄清情况,对症下药。 解决有些植物高温季节的烂根问题
1、增大定植篮的容积,使植株的大部分根系能生长于定植杯中。植物根系的功能除了吸收水分与矿质营养外,对整个植株而言,它还是分泌产生激素的主要器官,如生长激素与细胞分裂素,其中细胞分裂素是植物主要的来源之一,如果在光照的作用下,它的分泌能力将大大削弱或停止,所以增大定植杯中根系的数量,对于提高植株整体细胞分裂素水平还是作用很大的,植物的根系虽是形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器官,同时它又是产生生长激素的器官,根系发育的好坏在很大层面上说是内源生长激素的高低所决定的,而生长激素物质它又是最忌光照的,所以暴于光照中的根系它分泌激素的能力将大大减弱。通过增大定植篮的容积可缓解这种光照的损害作用。
2、选择透光度低的容器,光照越强对根的损伤与抑制就越大,特别是夏季的光照中还有很大的紫外线,这种刺激将更大。在选择容器瓶时选择一透光度低的彩色瓶是有好处的,它能过滤掉部份光线,但人们照常还能看清与欣赏植株的根系。
3、 使根系在瓶内有更大的生长空间(包括空气空间与水空间),当前有些生产单位为了更加突出植物的根系观赏,在选容器瓶时没有考虑瓶容积的大小,让发达根量极大的根系装于一个不协调的小瓶中,或者水装得过满,露根空间太小,这样都会造成植株的生长过程出现缺氧而烂根,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我们在夏季高温季节可把露根量调整为60%,浸于水中的根量调整为40%,这样就使根系能获取更多的氧气空间,与根系的伸展空间,也可减缓与消除烂根现象。
4、 解决的方法是用不透明的容器,是国外流行的套盆栽培。它具有容器不透明,内套的花盆容积大,氧气充足的优点,而且根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绿藻得到抑制,根系的洁白度得到提高,并且生理上不利的刺激少,激素分泌正常吸收营养与氧气代谢能得到合理解决,所以生长比土培花更好更艳。 在水培过程中,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植株经常会出现烂根,如温度过低、施肥过浓、病害等都会造成烂根现象,烂根会使水质变劣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判断根是否腐烂,一是用鼻闻一下根的味道,如果有臭味,就证明根已腐烂;二是闻水的味道,如果水有臭味,说明根系也可能腐烂变质;三是观察根系的外观,如果根系发黄变色,说明根系已受损。根系腐烂后,用手轻拉根际处,其表皮极易撕脱,只剩下木质化的部分。
出现烂根后,要及时剪除,一般烂根都是从根尖处向上逐渐腐烂,修剪后,直到剪到正常根系为止。换水后,注意观察,如果继续出现烂根,要及时处理.
7. 怎样本着科学的态度解决花卉微量元素的问题.
好像土培不用考虑微量元素了
水培要补补没听说土陈了会缺微量元素的问题
也不排除缺了微量也诊断不出来的可能
只是觉得越长越弱还有施化肥不含微量元素
但是有机肥会有微量元素把
8. 花卉的缺素症有哪些症状
(1)缺镁时先在老叶的叶脉间发生黄化,逐渐蔓延到新叶、叶肉黄色而叶脉仍为绿色,花色变白,可喷1%硫酸镁防治。
(2)缺铁时先从新叶开始,继而发展到整个植株,并且植株的根茎生长受到抑制。先在叶脉间发生黄化,重时全叶变黄,发黄后新叶变白,叶尖或叶缘焦枯。
传统防治缺铁症用0.5%硫酸亚铁喷2~3次,喷后叶缘发黑,叶尖焦枯,秋后部分会复绿,效果不很理想。效果较好是喷铁的螯合类,如黄腐酸二胺铁。硝基草碳黄腐酸铁复合肥,浓度为3000毫克/升,在花卉生产上用畜粪肥加硫酸亚铁土施效果较好。
(3)缺钙时顶芽受损,引起根尖坏死,嫩叶失绿,叶缘卷曲枯焦,并且造成不结实或少结实。可喷1%硝酸钙或氯化钙防治。
(4)缺锌时植株节间萎缩僵化,叶片发黄,由老叶蔓延到新叶,叶片、果实变小或变形,故称小叶病。在发芽前土施或喷1%~2%硫酸锌。
(5)缺铜时叶尖发白,幼叶萎缩,果实小或无果实。可喷0.5%硫酸铜防治。
(6)缺硼时嫩叶失绿,叶片肥厚皱缩,根系不发达,顶芽和幼根生长点死亡,并落花落果。果实有水浸性和缩果型两种。可喷0.3%的硼砂防治。
9. 怎样避免花卉栽培中微量元素的缺失
目前公认的植物生长必需元素总共有17种,其中碳、氢、氧3种主要来自空气和水中,因而通常不列入肥料元素里。在余下的14种元素中,氮、磷、钾被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三种元素植物的需求量次于大量元素而高于微量元素,被称为中量元素或者次要常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镍则被认为是微量元素,其中前6种微量元素因为植物常易缺乏而需要进行补充施用。
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小但不可缺少。在生产中,需要配制以草炭为主的基质的时候,如果不添加适当改良剂,就容易出现缺乏微量元素的情况。此外,在pH提高的时候,除了钼以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就会减少,因此将pH维持在6以下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是很重要的。
当pH大于6.5的时候,容易造成铁和锰元素缺失。如果发现幼小的尚未成熟的叶片发黄往往是缺铁的信号。如果幼小的伸展开的叶片上出现斑点或条纹则说明植株缺锰。为了改善缺铁或者缺锰的症状,可以施用硫酸铁、螯合铁或者硫酸锰、螯合锰。但要注意不要将硫酸铁和螯合锰共同施用。
铜和锌的缺失比较少发生。如果缺少可以通过施用螯合态或者硫酸态的肥料来补充。
施用硼需要谨慎,因为硼缺失和硼中毒之间差距很小。要了解灌溉水中的硼含量,当硼浓度大于0.5毫克/千克时,就会对敏感植物造成伤害。硼的施用最好均匀地在溶液中进行。每立方米中使用量不要超过9克硼酸钠。
在盆花植物中,一品红比较容易发生钼的缺失。钼的需要量非常小。
10.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见下图)。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肉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彩图54 菊花褐斑病
彩图55 君子兰软腐病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痂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卉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烂病等。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且伴有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卉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用刀切开根,会发现维管束变褐色坏死。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弱的植株,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卉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对于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4%绿乳铜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或5%防细菌粉尘剂1千克,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