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中日插花

中日插花

发布时间: 2022-02-22 11:26:20

⑴ 急!!!!找中日插花对比的文章...

现成的我一时也给你找不来,从最大的区别上说日本插花讲流派,注重形式,西方插花重装饰,中国插花讲究意境。
比如日本的花道分草月流,古流等等,从起源上来说,差别不大,最初都是起源于庙堂寺院的贡花。
这样说吧 ,首先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都属于东方插花,他们之间的区别要远远小于和西方插花之间的不同。
西方的插花,更注重装饰性,对花材的选择主要是从花的形态和颜色上来挑选。对插花的设计也比较几何化,规整化。可以分直立形,放射形等等。
而东方的插花更讲一些内涵,比如各各花有什么含义,从插花设计形态上来说,更追求一种自然的美,和谐的美,有花必有叶。甚至是枯枝。
把东方的插花分为日本和中国两个流派来比较的话,日本的插花更形式化一点,有严格的角度,主客的关系。
中国的更加随意一点。更追求一种意境的东西在里面。但是非要解释这个意境也是很难说的明白的。只能这么说,单一个灯字不是意境,而倦客望村灯,书生夜读灯,禅院理佛灯。。。这就是意境了。在花上也是一样的。不讲究这个花开的多么饱满,结实。比如中国最传统的梅花,中国人的欣赏眼光就是一种中国古典文人对病态美的一种延伸。她讲究枝拙花俏。枝上要有瘤,花瓣要有转。就好象中国传统的一种盆景的造景方式悬崖式一样。一个瘦高的花瓶里,极其不对称的下来一条犹如瀑布一样的花蔓。在外国人眼里,很不好看,好象要倾倒的感觉。但是中国人就喜欢这种美的方式。
可能还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各各领域的渗透,在插花上也有很多的表现。
你需要什么方面的东西可以在线跟我交流。东西太多,不知道你需要什么,

⑵ 日式插花与中式传统插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日式插花的总体构造之后,其实会发现尽管在细分到各类花型的骨架布局会有不同,但事实上二者均源于最早的中国山水审美意识,其立意布局等大都借鉴于中国山水画、书法的构造布局技法及传统的儒家哲理,重视插花花枝的姿态及神韵,造型注重线条、潇洒自然,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清闲淡雅,超凡脱俗。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许多特点基本是重合的。所以说区别的话,个人认为其是在本质上并与特别明显的区别的,但要说的话日本花道到今天是远比中国的系统,如今的3000多流派,虽源于池坊,却各有特点,在最早的花道形式上有传承又不断在创新,并且融入了日本精致、凝练、简洁干净的气质。另外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将流派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下来。而中国插花艺术,重新发展的历史不长,且如今依旧派系不明,分类混杂。并且在传统的插花方面,关于最早期的中式插花的许多重要部分其实是已经遗失或处于碎片化的状态,还处考古文物及现存史籍的整理归类,整理历代插花资料与图片、系统梳理的过程中。

⑶ 中日插花艺术起源,你知多少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影响很大。特别是明朝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许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个的一个。同时,日本插花对艺术的内在思想采用中国儒家思想。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创办于明治时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⑷ 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

“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

⑸ 日本插花!为什么是这样的如此高境界!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是中日文化的混合体,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供花。回到日本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花道,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华道在日文汉字中为「华道」、「花道」或「生け花」。它不单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与西式插花有所不同的是,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负重要的角色。要观摩经历数纪元传统臻善的日本插花艺术,每每需要以不同感性去欣赏花及其造型。
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它或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事物过去、现在、将来。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你自然直接体会到园艺家对植物本性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⑹ 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

朝鲜族作家金文学在他的新作《东亚三国志》中,对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历史、传统、习俗、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有趣的比较与分析。

红色中国 原色韩国 杂色日本

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意味着吉兆和财运,即所谓红红火火。过春节时,门框上贴上红对联,过元宵节挂上红灯笼,新娘新婚穿红色的礼服...
日本人则避免鲜艳的颜色,喜欢灰和淡褐色等中间色。我把这种中间色称为杂色。日本年轻女性的时装,多为淡褐色的套装和藏青色的制服;日本男性的时装也和女性的一样有同样的杂色倾向。
韩国人在服装和色彩感觉上比中国和日本都要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得多。比如,赤、橙、黄、绿、青等,全是原色。崇尚个人主义的韩国人,是用鲜艳夺目的时装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强调自我的主张;中国人没有韩国人那么强烈的个人主义主张,但是却以红色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兼顾社会集团的意志;在东亚,日本人最无个性,习惯于集团主义,所以色彩偏于杂色,款式趋于统一。

中国的“忍” 韩国的“恨” 日本的“劈”

假如用一个字来概括中、韩、日文化,我的选择如下:中国——“忍”文化;韩国——“恨”文化;日本——“劈”文化。
日本人多认为韩国“恨”的文化就是指韩国人对日本人恨之入骨。这是很大的误解。韩国崔吉城教授在其大作《恨的人类学》中认为,“恨”,决不是怨恨。“恨”是沉淀在自己本身内心里的情感,没有具体怨恨谁那样的复仇的对象。“恨”,是对未能实现的梦想的憧憬。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民谣《阿里郎》,堪称表现恨文化的极致。
与韩国文化的“恨”相对的是日本文化的“劈”志向。刀堪称日本文化神髓,武士的命根子。用刀劈,这一劈的动作,使日本文化“劈的志向”得以完成。说日本文化是劈出来的,这也不为过。把外来文化“劈”而取之,剖腹文化,剖筷子文化,盆栽和庭院,插花,都是大同小异。
中国的文化,是“忍”。“忍”意味着“心字头上一把刀”,让你感受到剜心绞肺般疼痛,却一定要顶住。中国人的忍耐力,恐怕是世界第一。它是在贫困的环境和连年不断的战乱中培养起来的“人生哲学”。

插花的残忍美 缠足的人工美 庭院的自然美

插花是集中地反映了日本“视觉”美的艺术。在这个美的世界里,我渐渐发现了它的残酷性。日本插花的美学的核心是“剪的美学”。而在中国和韩国,插在花瓶里,却是不加任何修饰地进行观赏。日本插花美看起来静默寂寥,但其背后却隐藏着残忍的一面。这种寂静美与残忍性的共存是日本艺术的真正面目。
中国也有这种违背自然追求人工美的东西,那就是古代中国妇女的缠足。为追求“三寸金莲”的人工美,女性从小就被强行用布条颤起脚,使女性的跖骨变形脱臼。
韩国艺术价值取向最接近自然。同时庭院,韩国的却不是缩小自然,切割开来使其再生。因为房子本身就是在自然中建造起来的,所以他们觉得没有对其进行再加工的必要。坐在房子里隔着篱笆向远处望去,自然总是与人共生共存。

三国其他有趣差异

——中国人到处是墙,心中有墙,因此历史上闭关锁国;日本人地上无墙,心中无墙,因此能大量吸收外来文化;韩国人大多是半截墙,因此半遮半掩,对外来文化欲拒还迎,心态复杂。
——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网络全书,将文治武功熔于一炉;日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

⑺ 日本的花道中小原流和草月流的区别是什么在哪里能学到这两种

小原流比较简单素雅,草月流比较抽象把。 厦门郑福星有教,是教日本小原流花道的。可以去网络下他们家,我感觉不错

⑻ 插花作品的名称和意义

名字,盛夏,寓意,花朵向四面绽放,各自发展,但是都是出自一个整体。体现生命的顽强与朝气蓬勃。

拓展资料

插花(floarr),亦可称为插花艺术,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国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花束的花材固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细铁丝绑扎。每一枝花、每一片衬叶,都用缠上绿胶带的细铁丝缠好后再造型。另一种是用专用花托,内有花泥,将花依造型插入花托内,此法比较简便省事。

资料参考:网络,插花

⑼ 日本花道学习自中国,并自立门派。这句话对吗

日本花道学习自中国,并自立门派。

日本花道虽然流派众多,但所有流派其实都源自其中一个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的本源所在,因此如果要比较和中华花艺的区别我认为应该选择池坊作为代表来进行比较;其次是题目中的中国花道,具体来说不应该叫做中国花道而是“中华花艺”,这是台湾专门研究中国插花史的黄永川教授总结中国历代插花而创立的一个插花流派。所以要比较中日插花的相似与区别,具体下来就是比较池坊和中华花艺的相似与区别。

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的佛前供花,但之后其实已经完全不受中国的影响而独树一帜,所以中日插花的相似点只有在插花工具上是基本相同的,池坊和中华花艺用到固定花材的工具有剑山和卅两种工具,但由于卅的使用方法难度较高,所以现在最为普及的固定工具还是剑山。

中国的插花虽然发端得早,也有不少插花的专著,比如袁宏道的《瓶史》,但遗憾的是,这些专著始终把插花一事停留在“技”这一层面,没有向上生发,所以中国其实没有“花道”这一称呼,只有花艺。

而日本人则把插花这一艺术活动上升到了“道”的体悟的层面,这就像“庖丁解牛”故事里面所说的“技进于道”,也就是借由插花这一工夫来进行体道,日本的茶道、箭道等等在本质上都和花道一样,插花只是手段和路径,最终目的是“悟”。

热点内容
花艺亚洲杯 发布:2025-09-12 01:28:29 浏览:845
鸡油盆景 发布:2025-09-12 01:26:10 浏览:710
丁香暖暖 发布:2025-09-12 00:58:36 浏览:123
珍珠吊兰盆栽 发布:2025-09-12 00:46:35 浏览:199
水库兰花 发布:2025-09-12 00:46:31 浏览:304
冬菟葵花语 发布:2025-09-12 00:29:45 浏览:641
防真绿植厂 发布:2025-09-12 00:28:02 浏览:140
喝酒赏兰花 发布:2025-09-12 00:27:18 浏览:495
李宁樱花风暴 发布:2025-09-12 00:27:09 浏览:281
七夕应该绣 发布:2025-09-12 00:20:02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