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花卉
『壹』 请问传说中的麒麟兽是由哪几种动物组合的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俗称“四不像”,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据说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圆的头顶,却只有一只角。有的说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状被描绘得略有不同。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贰』 56个民族服饰特点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男子传统服饰为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无领长衫“袷袢”,袖口用黑布沿边。短上衣的式样为竖领、对襟扣领。衣外系皮带。下穿宽脚裤,适宜游牧骑乘,女子服饰为宽大无领,长不及膝,镶嵌银扣的对襟上衣。下端镶有皮毛的多褶长裙或下端带褶裥的各色连衣裙。皮或布制的坎肩。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戴圆顶小帽,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常在衣服的领、袖、前胸等处绣上美丽、精致的几何图案。色彩以红、蓝、白为主。编织也表现出精湛的技艺,用染色羊毛、驼毛编织的挂毯、地毯,用芨芨草、红柳枝编成的帘子、围子等都著称于世.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服装的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顶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鄂伦春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饰文化,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狍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皮帽用狍油皮头皮精制而成,制作时,把耳朵割掉,换上狍皮缝制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镶上,毛、角、鼻、嘴仍保留,猎人戴在头上,不仅防寒,还可伪装自己,诱惑野兽。女帽镶有花边,顶端缀着红绿线穗。鄂伦春人的装饰和服饰染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皮狍的开衩处及手套上多喜欢用红、绿、黄色缝绣出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树煮水揉染成黄色。
『叁』 端午节资料
起源
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习俗
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儿女长命多福。
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钟馗捉鬼,用以镇宅驱邪。
挂艾叶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
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於吴、越、楚。以纪念屈原。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竞赛。
吃粽子: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饮雄黄酒:在长江流域地区盛行。
游百病:在贵州地区盛行。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写符念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窗上,或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一传统民俗现已基本绝迹。
立蛋:如在正午时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来年会有好运道。
意义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在五月初五诗人节与屈原合并举行纪念)。
『肆』 鄂伦春族的特产是什么
鄂伦春族最擅长的手工艺品,是用大量的桦皮制作的盒、篓、桶、箱和轻巧的桦皮船。并在上面雕绣各种美丽的图案,充分反映了他们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
鄂伦春人生活的大小兴安岭,桦树遍地丛生,勤劳的鄂伦春人没有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棵棵白桦树,张张桦树皮经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桦皮器皿、桦皮船等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形成了古朴典雅的桦皮文化。
每年的初夏时节,桦树水分大,是鄂伦春人剥取桦树皮的季节。他们选取粗壮、挺直而又光滑的桦树,用刀子在树干的上端和下端各划开一圈口子,然后再在上下两口间竖划一刀,用双手将长方形的桦皮顺树干慢慢撕下。来年,这棵树又能生出新的桦皮。
伦春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制作桦皮制品的能工巧匠。他们人人都能用桦皮和马尾或狍、鹿、犴筋捻成的线缝制各种所需的用品,并在上面雕绘上各种花纹图案。大型的桦皮用品有衣箱、水桶、篓子。中型的有盆、帽盒、针线盒、采集贮存野果用的小桶。小型的有碗、烟盒、药盒等。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外,鄂伦春人还能用桦皮造船。桦皮船窄而长,一般宽不到1米,长约5米。它是用松木板做成两头翘起的骨架,用大张没有孔洞的桦皮做船底和船帮。全船不用一根铁钉,而是用松木削成钉,用以加固各部位。这种船可乘坐二三个人,用单桨划行即可。划行时声音极小,划着它出猎,有利于接近猎物,捕获野兽。
桦皮制品制作简单,结实耐用,不怕水、不怕碰撞,而又携带轻便。
鄂伦春自治旗森林覆盖率极高,聪明的鄂伦春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身边的每一块木料制成木板画、木雕画、木制饰品等。就连最不起眼的、一般人认为是朽木的树根,经过手工艺人的精雕细琢,就变成了这些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根雕艺术品。看这一座大气磅礴、粗犷豪放,再看这一座小巧细腻、精美绝伦。
鄂伦春族主要有桦皮雕、木雕、骨雕三种,其中桦皮雕刻最为独特。桦皮器具上的雕刻体现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其花纹有云字纹、回纹以及各种花朵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用骨针画在桦皮上的,有些是用薄的桦树皮剪好图形后贴在上面,之后进行雕刻压花。图案和花纹雕刻完后涂上红、黄、黑三种颜色。
他们的雕刻工具是用称为“托格托文”的动物下腿骨制成的刻刀,有二齿、三齿或四齿之分。到了近现代,则发展为铁制的刻刀,在桦皮器皿上刻出各种花纹、图案,涂上颜色。
一种叫“阿达瓦勒”的桦皮盆是鄂伦春人用来装贵重物品、新衣物的器具,姑娘结婚往往也要带到婆家,它上面的花纹和颜色都有一定的意义,如“珠勒都很”花纹象征夫妻永不分离,红色象征姑娘之喜,黄色象征男人之喜。
木雕就是在木质器具如马鞍、木盆等上面雕刻。花纹图案有云纹、花卉等,其颜色多为红、黄色。如马鞍和鹿哨上雕刻云字纹,木盆、木碗上刻花卉图案等。
骨雕,多以兽骨刻制而成,有妇女喜爱的骨纽扣,生活用品骨筷子等。其中,骨指环,鄂伦春语为“乌尔郭屯恩”,最初为射箭用的工具,戴在右手拇指上,后来成为男性的装饰品,既是好猎手的一种标志,又是一种吉祥物。
『伍』 《中华少年》中的五十六朵鲜花是指
1 汉族 115940万人 2 壮族 16,178,811 3 满族 10,682,263 4 回族 9,816,802 5 苗族 8,940,116 6 维吾尔族 8,399,393 7 土家族 8,028,133 8 彝族 7,762,286 9 蒙古族 5,813,947 10 藏族 5,416,021 11 布依族 2,971,460 12 侗族 2,960,293 13 瑶族 2,637,421 14 朝鲜族 1,923,842 15 白族 1,858,063 16 哈尼族 1,439,673 17 哈萨克族 1,250,458 18 黎族 1,247,814 19 傣族 1,158,989 20 畲族 709,592 21 僳僳族 634,912 22 仡佬族 579,357 23 东乡族 513,805 24 拉祜族 453,705 25 水族 406,902 26 佤族 396,610 27 纳西族 308,839 28 羌族 306,072 29 土族 241,198 30 仫佬族 207,352 31 锡伯族 188,824 32 柯尔克孜族 160,823 33 达斡尔族 132,394 34 景颇族 132,143 35 毛南族 107,166 36 撒拉族 104,503 37 布朗族 91,882 38 塔吉克族 41,028 39 阿昌族 33,936 40 普米族 33,600 41 鄂温克族 30,505 42 怒族 28,759 43 京族 22,517 44 基诺族 20,899 45 德昂族 17,935 46 保安族 16,505 47 俄罗斯族 15,609 48 裕固族 13,719 49 乌孜别克族 12,370 50 门巴族 8,923 51 鄂伦春族 8,196 52 独龙族 7,426 53 塔塔尔族 4,890 54 赫哲族 4,640 55 高山族 4,461 56 珞巴族 2,965
后面是人数哦 我最详细了 希望采纳
『陆』 图里河的简介
图里河系蒙古语,意为鹤河。关于这条河,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据说很早以前,在这条河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女的是鄂伦春姑娘,名叫根花,男的是蒙古族青年名叫巴图尔。
他们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整日以打猎为生,他们的心地非常善良,经常将自己打的猎物分给这里的百姓,谁家有大事小情,他们夫妇总是跑前跑后的来帮忙,所以,大家对他们夫妇十分敬重,并把巴图尔选为首领。从此巴图尔便经常带领大家捕猎。
在一次捕猎中,巴图尔为了营救被群兽困住的猎民,不幸被一头大熊击死在地。黑熊正想饱餐一顿,被赶来的根花等人吓跑了。根花一眼望见了倒在血泊中的丈夫,下马哭的死去活来,其他的猎人也都哭着要与巴图尔同去。
说来也巧,就在巴图尔出葬的那天,不知从哪来了一只大鹤,它拦住了出葬的人们,并诚挚的说道:“巴图尔是条硬汉子啊,你们不能没有他呀!”
人们异口同声:“只要能救活巴图尔,上刀山下火海都行!”大鹤见大家对巴图尔这样诚心,便说:“你们只要用我身上的一根羽毛做箭,射在黑熊身上,取十滴血滴入巴图尔的嘴里,立即就会起死回生。”人们急忙把巴图尔重新抬回家,立即选几位技术高强的猎手备马出征了。
猎人们在洞口等了三天三夜,终于盼到了黑熊出洞,看它在乱石旁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大家的眼睛都红了,一位猎人立即拉开长弓,大鹤的羽毛准备的刺进了黑熊的头颅,鲜血一下冒了出来,大熊遭箭受惊,吼叫着朝洞里跑去,猎人们赶紧从乱石上收取十滴血,飞也似的跑回了巴图尔的身边,按着大鹤的说法做了。果真,须臾间,巴图尔象刚睡醒一样,长出了一口气,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真的活了,而且和以前完全一样,又能和大家在一起了。
但是这只黑熊自从被羽箭射中之后,它恼羞成怒,半月没有出洞,反复地思量着报复的计划。一天,它望着涓涓流水的泉眼,它暗自庆幸机会到了!
这里的人们都饮这个泉水的水,别无它处,如果堵住这个泉眼,这里的人们就会全完了,黑熊越想越得意,然后它就就地十八滚,熊皮顿时蹭厚十八层,竹箭射来就会象弹簧一样被射回去,黑熊得意极了,又连吼了几声,然后趁天不亮,便纵身跳入泉水中,死死地堵住了泉眼。
很快这条涓涓流淌的河水干涸了,人们喝的浑身没一点力气,天上连一滴雨也不下,渐渐草黄了,树腐了,眼看一切都要覆灭了。
就在这天夜里,曾救过巴图尔性命的大鹤不知从何处翩翩而来,人们象久旱逢甘雨一样,团团将大鹤围住,大鹤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我身上的羽毛拔净,做箭,每人十支,万箭齐发,不可间断,待这些箭全部射出后,这只黑熊就奄奄一息了,然后你们将我的身体准确地砸在黑熊的头上,那么它就会付之一炬了。泉水就会流出来了。”说完,它就吩咐大家每人从它身上拔十根羽毛。可大家楞楞的,互相对视着,谁也没向前迈一步,巴图尔这条硬汉子掉头便抽泣起来,根花哭着说:“这都是我们自己引起的灾难那!”大鹤一见此状急了,它自己从身上往下拔了十根羽毛递给巴图尔,然后又给根花十根,依次往下发着,待大鹤身上一根羽毛没有的时候,在场的人们手中正好每人十根,巴图尔和根花咬着牙带着泪水在不远处将黑熊团团围住。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待最后一箭发出后,这只黑熊蔫了,但还象巨石一样死死地覆盖着泉眼,眼睛瞪得圆圆的,长长地喘着气。
大鹤急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纵身象黑熊跳去,之间大鹤准确地落在了黑熊的头上,只听呼的一声,大鹤和黑熊变成了一个大火球腾空而起,向北方飞去。顿时,泉眼打开了,涓涓的泉水象欢快的孩子一样,跳跃着向火球飞去的方向流去。
从此,这里的人们摆脱了干旱,喝上了清甜的水,一切变得生机盎然了。为了永远不忘记大鹤,蒙古族人民把这条河亲切地称为鹤河。 图里河镇位于牙克石市境北部,东经120°47′----122°17′,北纬50°14′~50°37′,在牙林铁路215公里处。东接鄂伦春自治旗,南与库都尔镇毗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根河市相连,北抵伊图里河镇。
图里河镇辖区面积4051、2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山林地占面积80%,草场面积14666公顷,耕地面积7335公顷。
全镇有6个居委会,林业系统有图里河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及5个林场,铁路系统有车站、房产段等单位。 (一)地貌:图里河镇属于山脊高地地貌区,整个地势由南、东、北三个方向向西部缓缓倾斜,地表平均坡度在5%以上,镇内最高海拔1140,5米,平均海拔732米。
(二)气候:图里河镇气候严寒,极端最低气温-50,2度,年平均气温-5,4度,是全国最冷地区之一,年降水量45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30小时,无霜期90天左右,因季风影响,是典型的低温高湿气流区。
(三)水文:图里河发源于图里河镇东部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大兴安岭西侧。全长134,8公里,流域面积3617平方公里。
(四)土壤:图里河境内以暗棕土壤为主,有暗色草甸土,暗灰色森林土,淋溶黑钙土。土质肥沃,适合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五)植被:镇区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山林地占80%,主要以落叶松、白桦为主。可供绿化的还有云杉、樟子松等;灌木有丁香、珍玫瑰、金老梅等;露天花卉有翠菊、波斯菊、金毡子、串红、百合、芍药等。有大量经济价值较高的野果、野菜。野果有红豆、笃斯、稠李子、山丁子等20余种,野菜以蕨菜、黄花菜、明叶菜经济价值为最高,还有各种珍贵药材,如大黄芪、小黄芪、党参、佛手参、金莲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