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根花卉栽培要点
A. 球根花卉的栽培管理
大多数这些种类底下的根系比较少,并且很脆加上比较的嫩,所以很容易折断,之后也不会长出新的来,所以一定要保护好根系,这样避免影响到吸收功能,注意在生长期间也不能进行移栽
在进行栽植的时候,应该将旁边的小球去除分离,这样能避免分散掉养分,造成开花不良的后果,能够保证养分的集中供应。
因为底下有较大的球根,所以对于养殖的壤土有所需求,需保证具有通透性,不能过于黏重、板结,这样利于后期的生长。
这类花卉大多数的叶片较少,所以栽培的时候需要额外注意,不能轻易损伤,否则会影响到养分的积攒和生成,不利于开花和新球的生长发育,对于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B. 球根花卉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球根花卉分为春植球根类与秋植球根类。不同种类的球根花卉,对土壤的回要求不一样,但答也有共同之处。
球根花卉大多肉质根发达,根毛较少,故根系生长、吸收能力较差,宜选择地势较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上栽培。球根花卉最怕土壤积水,若栽种在地势低洼,长期潮湿地段,则易导致球根腐烂。栽植深度因种类而异,一般覆土厚度为球根直径2~3倍为宜。大球一般宜穴栽,小球通常需沟栽。栽后要将覆土压实,以免将球根吊干。盆栽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等,覆土宜露出球根的1/3~1/2。
C. 球根花卉露地栽培应注意哪些要点
1.球根栽植时应分离侧面的小球,将其另外栽植,以免分散养分,造成开花不良。
2.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吸收根少而脆嫩,折断后不能再生新根,所以球根栽植后在生长期间不能移栽。
3.球根花卉多数叶片较少,栽培时应注意保护,避免损伤,否则影响光合作用,不利于开花和新球的生长,也影响观赏。
4.做切花栽培时,在满足切花长度要求的前提下,剪取时应尽量多保留植株的叶片,以滋养新球。
5.花后及时剪除残花,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于新球的充实。以收获种球为目的的,应及时摘除花蕾。对枝叶稀少的球根花卉,应保留花梗,利用花梗的绿色部分合成养分,供新球生长。
D. 简述球根花卉栽培是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栽培好球根花卉,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环境条件。球根花卉分布较广,生物学特性相差很大,但多数种类的习性为:除百合中部分种类(山百合、山丹等)能耐半阴外,其他球根花卉均喜阳光。原产亚热带或热带高原的种类喜较高的温度,如大丽花、唐菖蒲、晚香玉等。原产温带的种类一般较喜冷凉的气候,且能耐寒,如中国水仙、百合、郁金香、风信子等。一般喜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
(2)栽植方法。秋植球根栽植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春植球根栽植期须在晚霜期后。生育期间浇水不能过多,施肥必须充分腐熟,应多施磷肥,以利球根的充实及开花。栽植深度通常是球根的2~3倍,但少数种类例外,如晚香玉、葱兰覆土仅及球根顶部为宜,朱顶红将球根1/3露出土面为好。花后应及时剪除残花,并继续加强水肥管理,以促使子球发育良好。待叶子自然枯萎时再掘出球根,晾干后分级收藏,以备日后栽植。
(3)若以观花为目的,应将母球上所附的子球全部摘除;如以培养小球为目的,则应带子球栽植,以便小球养料充分,生长迅速。多数球根的根系较脆嫩,易碰断,且断后不易再生,所以在生长期间不宜移植。多数球根花卉的叶片数较少,需注意保护,以防损伤,影响生育。作切花用时,也应适当多留些叶片,以利制造养分供给新球生长。
E. 球根花卉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种植时间
从球根花卉分类可见,种植时间集中在两个季节,一部分球根在春季3~5月种植;另一部分在秋季9~11月初种植。
2.种植深度
种植深度因种类品种、种球大小、种植季节、土壤结构、栽培系统(地栽或盆栽)及生产目的而异。黏重土壤栽植应略浅,疏松土壤可略深。为繁殖而多生子球,或每年掘起来采收者,栽植宜较浅;如需开花多和大,或准备多年采收的,可略深。
大多数球根花卉覆土深度为球根最大直径的3倍(测量方法是从球根的肩部到土壤表面,不是球顶到土表),如唐菖蒲、百合、美人蕉、大丽花、马蹄莲等;覆土到球根顶部的有晚香玉、球根秋海棠等;将球根的1/3露出土面的有朱顶红、仙客来等。
3.栽种方式
球根较大或数量较少时,常行穴栽,球小而量多时,多开沟栽植,穴或沟底要平整,不宜过于狭窄而使球根底部悬空。床土在整地后应适当均匀镇压,使栽后不致下陷,如需在穴或沟中施基肥,应适当增加穴或沟的深度,撒入基肥,上覆一层园土,然后栽植球根。
株行距视植株大小而异,如大丽花为60~100厘米×60~100厘米;风信子、水仙为20~30厘米×20~30厘米;番红花等仅为5~8厘米×5~8厘米。球根栽植时应分离侧面的小球,另行栽植,以免分散养分而开花不良。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其吸收根少而脆嫩,碰断后不能再生新根,故球根一经栽植后,在生长期不可移植。
F. 球根花卉的栽植深度如何确定生长期为何一般不栽植
依种类的不同,改变种植时的埋土深度和间隔。
第一次的球根采“春种”方式,因为容易培育。
a. 春种的球根--4月左右下种,唐菖蒲、大理花、美人蕉等。
b. 秋种的球根--10月左右下种,郁金香、水仙、雪花莲、藏红花、风信子、香雪兰等。
在春种的球根当中,最容易栽培的就是唐菖蒲了,几乎是只要种下去就一定会开花。不过,必须挑腰高而且有一点厚度的,千万不要买到扁平的球根,这样开的花才会更健康。花开完以后,过一段时间可以把球根挖起来储藏。以唐菖蒲为例,花开完过两个月,如果叶子还绿绿的也没关系,把它整个挖起来,带着叶子直接阴干。等到叶子完全干枯了,再把球根切下来储藏。
至于大理花、美人蕉之类的球根,则要等到11月中旬左右才挖起来。另外,秋种的球根通常要到第二年7月左右挖起来,置于阴凉的地方保管。
G. 球根类花卉栽植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球根类花卉在选球上就要注意选择个大饱满的种类,要了解一下球根是否需要春化才能开花,如果需要春化,则要对球根进行低温处理,这是栽植之前必须要了解的地方。
球根类植物营养储存较多,一般开花前期不需要额外施肥,只有多年生球根才需要在生长期追肥。
球根类植物一般都是喜阳,比如风信子、郁金香等都是需要阳光充足的环境才能开花,如果光线不足容易霉烂。
土栽球根类植物,浇水一般都是干透浇透。球根比较耐旱不耐涝,喜欢疏松排水的土壤,因为根系比较肉质粗壮但很脆,所以土壤最好是泥炭混合珍珠岩,避免大颗粒和太保水的介质。
上面是我总结球根类的共性,由于各种球根有一些不同的特性,所以种植之前还是看下种植说明。
H. 球根花卉该怎么种植呢
1、风信子:消毒,晾干。土种的话,球埋好后露个尖尖( 1~2mm)在土面就行了。生根期间最好盖.上纸壳或罩上个纸筒,让初生的小芽不见光,可以预防缩脖子病。
4、水仙花:将褐色包膜去掉。为便于花芽长出来,要在水仙球的上部各芽之间纵向切一刀,切透3-4层鳞片,再在两边各横切- -刀,放在水里浸泡24小时。洗去黏液后,放置在盆中培养。白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保持在15°C以上。晚上倒去盆中的水,第二天早.上再加水培育,这样就可以避免叶片疯长。经过20多天就可以看到花苞长出来了。
5、百合:消毒,晾干。土壤要保证透水透气。在土.上面撒一些磷肥(也可以用骨粉或鸡粪替代),确保开花营养;再覆土,覆土后撒多菌灵。土填完后,盖住种球,让芽露出土面,先放阴凉处养护一周。
6、香雪兰: 9-10月种植,3-4月开花。种球时要挑1cm以.上、饱满圆润的大球,种之前要先将种球在多菌灵溶液里泡1-2个小时后,放通风的地方晾干。将种球放在疏松透气的种植土当中,种球最.上方覆盖2-3cm的土壤,淋水、浇透,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10-15天内种球就会出苗,出苗后,就可以把它放在太阳下晒了。生长期间温.度要在10°C以上,保持盆土湿润,半月施一次稀释的豆饼水,10-12周后就可以开花。
7、朱顶红:清理种球,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溃烂的隐患。用比环境温度稍高的清水浸泡种球中下部。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即可。以疏松、透水偏酸性的介质为宜。球根刚种下时,至少露出多半个球体,球根的根叶长出后,再覆土到球根的1/2或2/3。种植后一次浇透,等盆土基本干透后再浇水,球根出叶前,除底肥外,不施肥。种植后先放置在阴凉处,以利生根;然后再移到较高温度处,以便花箭抽出。
8、彼岸花:石蒜花喜欢散射光,不喜欢强光,所以光照不要太强,可以在北阳台或者相对背阴的地方养护。
土要酸性土,有点砂质性的、透气透水的那种。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冬季日平均气温8°C以上,最低气温1°C,不影响石蒜生长。
I. 球根花卉有什么特点
球根花卉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各地也广为栽培,其突出特专点有5个。
1.地下部分变形属膨大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形膨大,这是与其他花卉的最大区别。
2.便于储藏、运输
球根花卉的地下球根,便于储藏和运输,省时省工。
3.多年生
球根花卉多数种类一次种植,连续多年开花,3~5年后才需更新,栽培管理比较方便。
4.易控制花期
球根花卉只要球根大小一致,栽培条件、时间一致,即可同时开花。它是早春和春天开花的重要花卉之一。
5.具芳香
球根花卉的一些种类,如中国水仙、风信子、铃兰、百合等,具有芳香,可生产香料。
J. 花卉学 球根花卉的繁殖要点有哪些
(1)播种法
播种时间大致为春秋两季,通常春播时间在2―4月,秋播时间在8―10月。家庭栽培受地理条件限制,没有大的苗床,均采用盆播,如有楼下庭院,也可采用露地撒播、条播。最经济的做法是盆播,出苗后移植。 盆播在播种前将盆洗刷干净,盆孔填上瓦片,在盆内铺上粗砂或其他粗质介质作排水层,尔后再填入筛过的细砂壤土,将盆土压实刮平,即可进行播种。一些大粒种子如凤仙,可以一粒粒的均匀点播,然后压紧再覆一层细土。小粒种子如鸡 冠,只有采取撒播,均匀播于盆中,然后轻轻压紧盆土,再薄薄覆盖一层细土。并用细眼喷壶喷水,或用浸水法将播种盆坐入水池中,下面垫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渗透,直浸至整个土面湿润为止,使种子充分吸收分水和养分。然后将盆面盖上玻璃或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 播种到出苗前,土壤要保持湿润,不能过干过湿,早晚要将覆盖物掀开数分 钟,使之通风透气,白天再盖好。一旦种子发出幼苗,立即除去覆盖物,使其逐步见光,不能立即暴露在强光之下,以防幼苗猝死。幼苗过密,应该立即间苗去弱留强,以防过于拥挤,使留下的苗能得到充足阳光和养料,茁壮成长。间苗后需立即浇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致因松动而死亡,当长出1―2片真叶时,即行移植。
(2)分株法
分株繁殖多用于宿根性草本植物的繁殖,有时为实行老株更新,亦常采用分株法促进新株生长。分株繁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块根类分株繁殖:如大理花的根肥大成块,芽在根茎上多处萌发,可将块根切开(必须附有芽)另植一处,即繁殖成一新植株。
②球茎类的分球繁殖:茎缩短肥厚,成为扁球状或球状,如唐菖蒲、郁金香、小苍兰、晚香玉等。将球茎鳞茎上的自然分生小球进行分栽,培育新植株。一般很小的子球第一年不能开花,第二年才开 花。母球因生长力的衰退可逐年淘汰,根据挖球及种植的时间来定分球繁殖季节,在挖掘球根后,将太小的球分开,置于通风处,使其通过休眠以后再种。
③根茎类的分株繁殖:埋于地下向水平横卧的肥大地下根茎,如美人 蕉、竹类,在每一长茎上用利刀将带3―4芽的部分根茎切开另植。
④宿根植物分株繁殖:丛生的宿根植物在种植三四年,或盆植二三年后,因株丛过大,可在春、秋二季分株繁殖。挖出或结合翻盆,根系多处自然分开,一般分成2―3丛,每丛有2―3个主枝,再单独栽植。如萱草、鸢尾、春兰等花卉。
⑤丛生型及萌蘖类灌木的分株繁殖:将丛生型灌木花卉,在早春或深秋掘起,一般可分2―3株栽植,如腊梅、南天竹、紫丁香等。另一类是易于产生根蘖的花 木,将母体根部发生的萌蘖,带根分割另行栽植,如文竹、迎春、牡丹等。
(3)插扦法
①叶插:即用植株叶片作为插穗,一般多用于再生力旺盛的植物。可分为全叶插和部分叶片扦插。用带叶柄的叶扦插 时,极易生根。叶插发根部位有叶缘、叶脉、叶柄。非洲紫罗兰叶插于土中或泡于水中均可在叶柄处长出根来。将叶片剪为数段扦插的有虎耳兰,虎耳兰叶身较长,可切为7―8厘米长,斜插于盆中,可由叶片下部生根发芽。
②叶芽插:一枚叶片附着叶芽及少许茎的一种插法,介于叶插和枝插之间。茎可在芽上附近切断,芽下稍留长一些,这样生长势强、生根壮。一般插穗以3厘米长短为宜。橡皮树、花叶万年青、绣球 花、茶花都可采用此法繁殖。
③枝插:因取材和时间的差异,又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技扦插。 硬枝扦插:落叶后或翌春萌芽前,选择成熟健壮,组织充实,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枝条中部,剪成10厘米长左右,3―4个节的插穗,剪口要靠近节间,上端剪成斜口,以利排水,插入土中。 软枝扦插:即当年生嫩枝插。剪取枝条长7―8厘米,下部叶剪去,留上部少数叶片,然后扦插。如菊花、一品红、天竺葵、海棠等。 半硬枝插:主要是常绿花木的生长期扦插。取当年生半成熟枝梢8厘米左右,去掉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两枚,插入土中1/2―2/3即可,如桂花、月季等。
④根插:用根作为插穗繁殖新苗,仅适用于根部能发生新梢的种类。一般用根插时,根愈大则再生能力愈强,可将根剪为5―10厘米长,用斜插或水平埋插,使发生不定芽和须根,如芍药要,靠近根头的部分,发芽力旺盛;垂盆草根细小,可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撒于盆面上然后覆土。此外,腊梅、牡丹、非洲菊、雪柳、柿、核桃、圆叶海棠都可采用根插。 插后的管理:扦插后的管理主要是勿过早见强光,遮荫浇水,保持湿润。根插及硬枝插管理较为简单,勿使受冻即可。软枝、半硬枝插,宜精心管理,保持盆土湿润,以防失水影响成活。发根后逐步减少灌水,增加光照,新芽长出后施液肥一次,植株成长后方可移植。此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和除草松土。
(4)压条法
压条法,是将一植株枝条不脱离母体埋压土中繁殖的一种方法。多用于难以扦插生根的花卉,如腊梅、桂花、结香、米兰等。 ①单枝压条:取靠近地面的枝条,作为压条材料,使枝条埋于土中15厘米深,将埋入地下枝条部分施行割伤,或轮状剥皮,枝条顶端露出地面,以竹钩固定,覆土并压紧。连翘、罗汉松、棣棠、迎春等常用此法繁殖。此法还可在一个母株周围压条数枝,增加繁殖株数。
②堆土压条:此法多用于丛生性花 木,可在头年将地上部剪短,促进侧枝萌发;第二年,将各侧枝的基部刻伤堆土,生根后,分别移栽。凡丛生花木,如绣线菊、迎春、金钟等均可用此法繁殖。
③波状压条:将枝条弯曲于地面,将枝条割伤数处,将割伤处埋入土中,生根后,切开移植,即成新个体。此法用于枝条长而易弯的种类。
④高空压条法:此法通常是用于株形直立、枝条硬而不易弯曲,又不易发生根蘖的种类。选取当年生成熟健壮枝条,施行环状剥皮或刻伤,用塑料薄膜套包环剥处,用绳扎紧,内填湿度适宜的苔藓和 土,等到新根生长后剪下,将薄膜解除,栽植成新个体。 压条不脱离母体,均靠母体营养,要注意埋土压紧。切离母体时间视品种而 异,月季当年可切离,桂花越年切离。栽植时尽量带土,以保护新根,有利成活。
(5)嫁接法
嫁接是用一植株的一部分,嫁接于其他植株上繁殖新株的方法。用于嫁接的枝条称接穗,所用的芽称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称为砧木,接活后的苗为嫁接苗。在接穗和砧木之间发生愈合组织,当接穗萌发新枝叶时,即表明接活,剪去砧木萌枝,就形成了新个体。 休眠期嫁接一般在3月上中旬,有些萌动较早的种类在2月中下旬。秋季嫁接在10月上旬至12月初。 生长期嫁接主要是进行芽接,7―8月为最适期,桃花、月季多在此期间嫁接。砧木要选择和接穗亲缘近的同种或同属植物,且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植株;接穗要选生长饱满的中部枝条。 嫁接的主要原则是切口必须平直光 滑,不能毛糙、内凹,嫁接绑扎的材料,现在多用塑料薄膜剪成长条。操作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切接:将选定砧木平截去上部,在其一侧纵向切下2厘米左右,稍带木质 部,露出形成层,接穗枝条一端斜削成2厘米长,插入砧木,对准形成层,绑扎牢即可。
②靠接:将接穗和砧木两个植株,置于一处,将粗细相当的两根枝条的靠拢部分,都削去3―5厘米长,深达木质部,然后相靠,对准形成层,使削面密切接合并扎紧。
③芽接:多用丁字形芽接,即将枝条中部饱满的侧芽,剪去叶片,留下叶柄,连同枝条皮层削成芽片长约2厘米,稍带木质部,然后将砧木皮切成一丁字形,并用芽接刀将薄片的皮层挑开,将芽片插 入,用塑料薄膜带扎紧,将芽及叶柄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