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铃脲花卉
A. 阿维氟铃脲在花卉上安全吗
该互配剂,对各种植物,按照要求浓度,不会有药害
B. 甲维氟铃脲能和磷酸二氢钾水稻叶面施肥吗
可以做稻秧施肥,主要就是要注意使用方法,磷酸二氢钾只能兑水溶解之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说变成水溶液之后使用于农作物或花卉,比如叶面喷施、浸种或者灌根。
磷酸二氢钾
C. 微生物作业帮帮我
1.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饲料主要有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发酵糖化饲料及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等。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快,蛋白含量高,利用有机废物来生产蛋白饲料。由我国于1984年3月20日发现的可利用薯类薯渣等粗淀粉的混生配伍菌株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简称4320菌体蛋白饲料,我国又相继选育出在柠檬渣、甜菜渣、豆渣、酒糟和玉米渣等工业废渣上生长良好的混生配伍菌株,用来生产4320系列菌体蛋白饲料。发酵饲料是利用各种有益微生物,把秸秆类粗饲料加工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也属微生物饲料类,主要有酶制剂、真菌添加剂、维生素类、抗生素类、氨基酸类、活微生物等。通过生物发酵工程制取的微生物及代谢物、转化物作伺料,正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2.生物农药
常用生物农药种类
1) B.t乳剂。乳化性能好,杀虫谱广。主要防治对象有松毛虫、玉米螟、棉铃虫、黏虫、稻纵卷叶螟、茶毛虫等。B.t乳剂是一种胃毒剂,害虫食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可以分解昆虫肠道中的1种蛋白质,使害虫肠道穿孔,肠道里的东西流入体腔,最后得败血症死亡。使用时应掌握气温15℃以上,一般以20℃为适宜,施用时间应比施用化学农药提前2~3 d。
2) 青虫菌和杀螟杆菌。菜青虫吃了粘有青虫菌的菜叶,肠壁会很快穿孔,变成团团泥浆而死。杀螟杆菌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还能防治苍蝇、蚊子、黏虫、松毛虫、白蚂蚁、稻苞虫等害虫。
3) 白僵菌。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害虫黑尾叶蝉有特效。白僵菌液接触害虫后,通过体壁进入害虫体内,很快萌发菌丝,吸收害虫体液,使害虫变僵发硬而死。
4)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有特效。抑制水稻纹枯病菌丝,有效期长达15~20 d,耐雨水冲刷,对人畜安全无毒。
5) 农用抗菌素和植物抗菌素。生产上应用的抗菌素有春雷霉素、庆丰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灰黄霉素、放线菌酮链霉素等。如农抗120是一种新型的农用抗生素,对瓜、果、蔬菜、花卉、麦类、烟草的白粉病及水稻、麦类的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微生物能源
沼气是由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而产生,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它是复杂有机物经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产生。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将作为燃料的碳、氢和作为植物营养元素的N、P、K等分离开,使它们各得其所,各尽其用,提高了能量和物质利用效率,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机残体及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后果。以沼气为纽带可促进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有多重循环利用。如我国北方开发的“四位一体”高效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即太阳能温室→沼气池→猪圈→厕所和南方的“猪圈→沼气池→果园”模式,可使一切有机残体和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发展之路。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的布鲁斯·洛根(Bruce Logan)认为,微生物是生产甲烷的最佳原料。
洛根及其同事在湿地、沼泽地和垃圾填埋场等处多次进行了实验,发现微生物可在通电情况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其中水解细胞将电能储存在甲烷中的效率高达80%。
相关的实验报告刊登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洛根教授还在一份特别声明中强调了微生物生产法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当甲烷燃烧时,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正好与当初吸收的数量相当,因而不会向环境排放额外的温室气体。不仅如此,假如生产流程中的电能来自于太阳能或风能,那么整个燃料循环过程都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根据洛根的解释,尽管这一生产过程无法固定碳,但它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从而实现碳中立。
与此同时,病毒亦成为工程学领域的新秀,新一代微生物电池的研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其工作原理和燃料电池类似,即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氢、甲酸、氨之类的“电极活性物质”作为电池燃料,然后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利用微生物处理尿液,将生产出的氨气作为电极活性物质,从而获得微生物电池,同时也解决了废物处理问题。在密封的宇宙飞船里,每位宇航员每天可排出22克尿液,生产47瓦电力。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吉拉·贝尔 (Angela Belcher)及其同事对一种名为M13的病毒进行了基因改造,成功地使其自行构造出改良版锂离子电池的电气网络。贝尔在实验报告中称,病毒型电池的能量和动力性能可与美国最先进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电池相媲美。
D. 秋白菜心儿生虫子,什么农药能解决
判断是蓟马,
蓟马属于昆虫纲,缨翅目Thysanoptera,锉吸式口器。
向左转|向右转
防治办法: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作物的生长势,减轻因蓟马危害造成的损失。适时浇水,防止干旱,创造不利于蓟马生存的田间小环境。
物理防治蓟马对蓝色具有强烈的趋性,可以在田间张挂蓝板,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防治蓟马可以选择的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这些药剂见效快、持效期长,但是由于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使用时必须遵循农药轮换使用的原则。
若是蓟马对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已经产生抗性,目前在防治时应用较多的农药为噻虫嗪(国产、进口均可),蓟马专用杀虫剂蓟袭(成分为苯氧威+溴虫氰+唑虫酰胺)。注意事项 1. 蓟马昼伏夜出,选在早晨或傍晚用药效果较好。
由于蓟马繁殖速度极快,所以要提前进行防治,若错过防治适期,用药量大,效果还不好。进行喷雾防治时要全面细致,蓟马多在植株的中下部及地面栖息,喷雾时最好在植株的这些部位进行喷药。
对于保护地蓟马的防治可以采用熏棚和叶面喷雾相结合的方法。露地蓟马防治可以地上、地下相结合,在浇水时冲施杀蓟马的农药。
大白菜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病虫害,那么如何预防白菜病虫害的发生呢?下面把大白菜八种病虫害的农药防治分享给大家,及时解决病虫害的发生
霜霉病:可用40%的三乙膦酸铝200-300倍液,或64%的?f霜 锰锌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黑腐病: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
黑斑病: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重病株要及时拔除,同时在根部土壤洒一层生石灰,以免浇水时通过水传染。
病毒病:蚜虫是大白菜病毒病的传毒媒介,苗期防治蚜虫对防治病毒病很重要,可选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喷雾或用50%抗蚜威1500-2000倍液喷雾。大田发病后可用1.5%植病灵II号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菜青虫: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用25%灭幼脲胶悬剂500-1000倍液喷雾,轮换用药,连续喷施2-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小菜蛾:可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5%氟铃脲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
甜菜夜蛾:可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5%氟铃脲乳油1500倍液喷雾,为了减轻和延缓甜菜夜蛾抗药性的产生,要注意不同类型农药复配和交替使用。
大田发病后,要在发病初期立即用药防治,一般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即可。以上八种病虫害的农药防治分享给大家,在防治期间,要注意农药的用量使用,希望可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种植白菜。
E. 三叶斑潜蝇的综合治理
对疫区进入的可携带三叶斑潜蝇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冷冻、冷冻加熏蒸、熏蒸、伽玛射线辐射等。
用溴甲烷(methylbromide)40gm熏蒸3小时,可将丝石竹切花上的三叶斑潜蝇完全杀死。
2000~1000Gy的剂量是各个虫态的致死剂量,用750~25Gy剂量处理,幼虫仍可存活,但化蛹率降低且大多数的蛹不能羽化。
悬挂黄板诱杀成虫。在保护地内架设黄板诱杀保护地中的斑潜蝇成虫,黄板的悬挂高度保持在作物上方20cm,并保持黄板的黏着性,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卵期可用溴甲烷;幼虫期可用灭蝇胺、氟虫脲、除虫脲、溴氰菊酯、三唑磷、抗蚜威、杀虫隆等;成虫期可用氯氰菊酯、敌敌畏、氟铃脲、涕灭威等;蛹期可用氟铃脲。
将菊花切条浸于吡嘧磷pyrazophos(30Ec)的药液中1~5分钟,也可阻止三叶斑潜蝇潜蝇斑的形成,然而,时间过长将产生药害。用吡嘧磷及毒死蜱chlorpyrifos(4Ec)浸泡可以有效地控制1龄幼虫,毒死蜱与氯氰菊酯permethrin及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一样对成虫也有控制效果。但吡嘧磷是控制2龄及3龄幼虫唯一较有效的药剂。
化学防治在三叶斑潜蝇早期防治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斑潜蝇的防治更为严峻。在美国的加州,氯菊酯登记2年后,该虫对它的抗性增强了20倍;在加拿大,对定菌磷敏感性1年即下降了15倍;在日本,开始时期佳硫磷很有效,后来效果也明显降低;美国佛罗里达州治理三叶斑潜蝇的农药有效期平均不超过3年,旱芹一度不能生产就是因为无药可治。已发现该虫对有机磷农药多个品种,如一零五九、毒死蜱和三唑磷等有交互抗性。据日本和美国等地的试验,脱离农药一定时期,并不能使该虫恢复对药剂的敏感性。抗药性的产生意味着防治办法的选择受到限制,防治更加困难。Leibee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报道蔬菜上使用氯化烃类、有机磷酸酯类和二氯苯醚菊酯防治斑潜蝇不再有效。Keil等指出,南加利福尼亚菊花上使用二氯苯醚菊酯防治三叶斑潜蝇失败Mason等证明,夏威夷阿胡地区不同的三叶斑潜蝇种群对二氯苯醚菊酯和戊氰菊酯的忍耐性明显不同,这些忍耐性的差异与种群采集地点的农药施用类型有关。针对产生抗性的研究表明,交替用药和间断使用农药可以用于抗性治理。为什么三叶斑潜蝇比其它的斑潜蝇种对药剂的抗性发展明显加快,因为三叶斑潜蝇的繁殖能力大,是其它一些重要斑潜蝇种的3倍,而且三叶斑潜蝇常发生在温室作物上,农药施用比大多数大田作物量大且更频繁。正确理解这些因素能帮助制定一些降低斑潜蝇抗药性发展速度的防治策略。抗性发展的模拟模型可以用来评价影响抗性发展的各因素,和制定不断变化的防治策略,这种模拟是对抗性控制的一种有益手段。 利用和保护天敌主要是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在虫口密度不高时,生物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斑潜蝇属的寄生蜂种类非1常多,大约有40种以上。Ganaspidiumutrlis是三叶斑潜蝇的幼虫和蛹的寄生蜂,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生物防治应用种类。荷兰花了5年时间开发利用寄生蜂Dacnusasibirica,建立起自己的种群,来防治三叶斑潜蝇。美国也正在积极地使用生物农药来防治斑潜蝇如,苏运金杆菌(Dipel)和农用抗菌素阿佛米丁。 欧美一些国家规定禁止从疫区输入带虫蔬菜和花卉,或在输入前3个月,每月检查确认无此类害虫,或置室温3~4天使卵孵化再经0℃冷藏1~2周杀死幼虫后方可输入。
F. 有哪些花卉喜欢碱性的土壤
我们平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下面这些是很多人家里都会养的几种植物。
杜鹃
杜鹃喜欢在酸性土壤里面生长,所以很多人都把杜鹃花当作是酸性土壤的指示物,如果你家里周围有长着杜鹃,说明周围的土壤是酸性的。
紫藤
紫藤和连翘一样,对于土壤的酸碱度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酸性或者是碱性的土壤里面都可以生长,但是在微碱性的土壤里面生长是最好的,可以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进行栽培。
G. 辣椒叶子上有虫子怎么办呀
为害辣椒的主要有蚜虫、茶黄螨、棉铃虫、叶螨类等。
(1)蚜虫。防治措施: 在蚜虫的防治中,一是要清除四旁及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寄主植物。二是在秧苗移栽前2~3天施药治蚜,防止苗床蚜虫进入田间。三是与其它作物间、套作种植,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场所,实现害虫的自然控制,减少田间用药。四是在害虫数量较大时,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农药除。
(2)茶黄螨。防治措施:由于茶黄螨具强烈的趋嫩性,主要在作物的顶芽嫩尖初生长的部位分布最密,为害最烈,所以打药要着重在这些幼嫩部位。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50%四螨嗪(阿波罗)悬浮液5 000倍液,螨克(双甲脒)20%乳油1000~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50%螨代治(溴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倍乐霸(三唑锡)2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3)棉铃虫 。防治措施:①冬耕冬灌,可消灭越冬蛹;②利用成虫有强趋光性,可采用黑光灯诱蛾;③在番茄田设置诱捕器,应用长效型棉铃虫性诱剂诱杀雄蛾,干扰自然交配,压低种群数量;④在产卵期可释放赤眼蜂,每公顷15万~30万头,间隔5d连放3~5次,寄生率维持在80%左右能有一定成效;⑤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即应开始用药,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应继续用药。一般在番茄第一穗青果长到鸡蛋大时开始用药,每周1次,连续防治3~4次。可用16000IU(国际单位)/mg的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75~1.5kg喷雾或应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或0.3%印楝素乳油每公顷0.75~1.5kg喷雾,既可控制为害,又不伤害天敌,且不污染环境,应当是首选的生物防治方 法。化学药剂可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25%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杀铃脲20%悬浮剂2000倍液、氟铃脲5%乳油500~1000倍液、抑太保5%乳油750~1 500倍液、卡死克5%可分散液剂1000倍液或新抗生素制剂催杀48%悬浮剂10000倍液、阿维菌素 1.8%乳油2000倍液,亦可采用新型菊酯类药剂凯撒10.8%乳油10000倍液或常用药高效氯氰菊酯10%乳油6000倍液等。
(4)叶螨类。防治措施: 可采用各种杀螨剂喷药防治,如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50%四螨嗪(阿波罗)悬浮液5000倍液,20%螨克(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50%螨代治(溴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倍乐霸(三唑锡)2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H. 棉花子叶期花控配合病虫害防治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专业化防治面积均达到2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
二、防控策略
针对棉花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播前和苗期预防、生长期控害、铃期保铃保产。优先采用抗(耐)性品种、农艺和生物防治技术,发挥棉花自身补偿作用,利用生态调控和自然天敌控害作用,增强棉田的持续和安全控害能力。药剂防治实行达标用药,优先选用生物源、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合理、精准用药。
三、防控措施
(一)防控重点
1.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和陕西棉区。重点防控棉盲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预防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红叶茎枯病,局部做好地下害虫、棉蓟马、象鼻虫、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2.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棉区。重点做好棉盲蝽、棉叶螨、棉铃虫、斜纹夜蛾、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预防苗病、铃病、红叶茎枯病,注意防治棉蚜、红铃虫、棉蓟马、烟粉虱。
3.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甘肃棉区。重点做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蓟马、棉盲蝽、烟粉虱、枯萎病、黄萎病、苗病、红叶茎枯病的防治。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播种期
预防对象:苗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地下害虫等。
(1)选用抗(耐)枯萎病、黄萎病和抗虫品种。
(2)根据各棉区苗期病虫主要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做好种子药剂处理。
(3)选用无菌土壤制钵育苗,培育无病壮苗。西北内陆棉区黄萎病重发区深翻土壤60厘米。
(4)清除棉田、田埂和路边杂草,减少棉盲蝽、棉蓟马、棉叶螨虫口基数。
(5)播种前后,防治棉田周边设施大棚蔬菜、室内花卉的棉蚜和烟粉虱,以及室外越冬寄主上的越冬蚜虫,压低虫源基数。
2.苗期
防治对象:苗病、棉蚜、枯萎病、黄萎病、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地下害虫等。
(1)推迟灭茬。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堆放2-3天,使天敌充分向棉株转移,保益控害。
(2)苗病: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尤其遇低温阴雨天气,及时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恶霉灵等药剂控制。
(3)棉蚜:以自然天敌控制为主;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直播棉3片真叶前,当蚜量较大,卷叶株率达5-10%,或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时,进行药剂点片挑治。
(4)棉叶螨:当棉田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中心株,超过15%时进行全田统一防治,可选用丁醚脲、联苯菊酯等药剂。
(5)棉盲蝽:长江流域棉区棉苗营养钵移栽前施好送嫁药。大田百株若虫量达到3头时,进行药剂防治。
(6)地老虎:采用糖酒醋液诱杀成虫于产卵之前,成虫始见期开始,设置性诱剂挥散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诱杀成虫,压低基数。
(7)枯萎病、黄萎病: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实行疏通“三沟”(围沟、横沟、厢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肥,合理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氮肥可选用碳酸氢铵作追肥。发病前或初见病时用药,连续用药2-3次,间隔10天,叶面喷施与喷淋灌根相结合。
3.蕾期
防治对象:棉盲蝽、棉铃虫、棉叶螨、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
(1)及时整枝,中耕除草;雨水多时,注意清沟沥水,降低土壤湿度,根据棉株长势适时喷施甲哌鎓控制旺长。
(2)棉盲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重点防治早发、杂草多及与枣园、树林相邻的早发棉田。采用昆虫信息素诱杀绿盲蝽成虫。当百株虫量达5头时实施药剂防治,施药时间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由田边向内施药。西北内陆棉区棉盲蝽重发区6月上旬结合棉蓟马和棉蚜防治进行兼治。
(3)棉铃虫:早发非抗虫棉田,棉铃虫成虫期采用性诱剂配套干式飞蛾诱捕器,或条施生物食诱剂诱杀成虫;当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时进行防治。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Bt.,抗虫棉田禁用)、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除虫脲、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茚虫威、多杀霉素等。
(4)棉叶螨:点片发生时,选用杀螨剂控制为害。
(5)枯萎病、黄萎病: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发病前或初见病株时,及时用药控制病情。
(6)红叶茎枯病:现蕾后喷施钾肥,并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配合喷施硼肥和锌肥,预防和控制发病。
4.花铃期
防治对象: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盲蝽、棉蓟马、斜纹夜蛾、铃病等。
(1)铃病:及时去空枝、打老叶,摘除烂铃和斜纹夜蛾卵块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和郁闭度,减少田间病虫基数。同时,应避免偏多、偏迟施用氮肥,防止棉花贪青徒长。铃病常发区,发病前或初见病时以花蕾和幼铃为重点适期喷药预防。雨前预防,雨后及时喷药控制铃病的发生。
(2)棉铃虫:采用性诱剂、生物食诱剂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花蕾期当抗虫棉百株低龄幼虫(1-3龄)10头、非抗虫棉累计百株卵量100粒时,进行药剂防治。
(3)当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斜纹夜蛾等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即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平均200-300头,全株均匀喷雾,同时兼治烟粉虱、棉蓟马,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发展;棉叶螨点片发生时挑治,连片发生时全田防治;棉盲蝽百株虫量10头、斜纹夜蛾百株2个卵块时及时进行防治。
四、主推技术
(一)清洁田园和秋耕技术
棉花收获后及时拔除棉秆并清洁田园,清除病虫残体。秋耕深翻,有条件棉区秋冬灌水保墒,压低病虫越冬基数。
(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选用抗虫棉优质高产品种。
(三)种子处理技术
根据各棉区苗期主要病虫种类,选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专用种衣剂处理种子。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种子处理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
(四)天敌保护和利用技术
1.自然天敌保护利用。棉花生长前期注重保护利用棉田自然天敌,充分发挥天敌控害作用。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放置2-3天,有利于瓢虫等天敌向棉田转移。苗蚜发生期,当棉田天敌单位(以1头七星瓢虫、2头蜘蛛、2头蚜狮、4头食蚜蝇、120头蚜茧蜂为1个天敌单位)与蚜虫种群量比,黄河流域棉区高于1:120、长江流域棉区高于1:320、西北内陆棉区高于1:150时,不施药防治,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蚜虫。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苗期至蕾期一般年份不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苗蚜。
2.人工释放赤眼蜂。棉铃虫成虫始盛期人工释放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每次10000头/亩,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降低棉铃虫幼虫量。
(五)生物源农药
棉铃虫卵孵化始期喷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Bt.等;斜纹夜蛾卵孵化始期喷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可有效保护天敌;应用藜芦碱等防治棉蚜、棉铃虫;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种子处理、苗期和花蕾期随水滴灌或叶面喷雾,预防苗病和枯黄萎病;采用多抗霉素防治真菌性铃病。
(六)昆虫信息素诱杀技术
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至末代成虫末期,大面积连片使用棉铃虫性诱剂,每亩设置1个挥散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长江流域棉区斜纹夜蛾常发区,大面积连片使用斜纹夜蛾性诱剂,每亩1个挥散芯和夜蛾型诱捕器,群集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连片施用生物食诱剂,于夜蛾科害虫(棉铃虫、地老虎、三叶草夜蛾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以条带方式滴洒,每隔50-80米于1行棉株顶部叶面均匀施药,可诱杀成虫。
(七)生态调控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技术
西北内陆棉区棉田周边田埂和林带下种植苜蓿或早熟油菜等作物,引诱、培育和涵养天敌,增强天敌对棉蚜、棉铃虫、棉叶螨的控制能力。棉铃虫常发区,棉田套种玉米、苘麻条带,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卵,集中杀灭。推行棉花和冬小麦插花种植,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八)合理用药
1.药剂防治应按照防治指标实行达标用药,优先选用生态友好型生物药剂品种,注意保护自然天敌。
2.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一季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I. 核桃树长什么虫
核桃树上容易长食叶类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天蛾类。
蚜虫是一类植食性的昆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天蛾是鳞翅目天蛾科昆虫的统称。天蛾的喙发达,体型粗壮,腹部纺锤状,触角末端成钩状。是世界上振动翅膀最快的昆虫。
(9)氟铃脲花卉扩展阅读:
核桃树的病害有炭疽病,虫害有蚜虫、天蛾类食叶害虫。
蚜虫的防治方法:
1. 药物防治。
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马拉松乳剂 1000 倍液,或 50%杀螟松乳剂 1000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剂 3000 倍液,或 2.5%灭扫利乳剂 3000 倍液,或 40%吡虫啉水溶剂 1500~2000 倍液等,喷洒植株 1~2 次。
2. 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春季花卉上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
3. 保护天敌。
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尽量少施广谱性农药,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时期施药,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和释放蚜虫天敌。
天蛾还有药用价值,天蛾补肾口服液就是用天蛾为原料药加工的中成药。
天蛾补肾口服液的功效:补肾壮阳,益气培元。适用于肾阳虚证,症见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等。
参考资料:网络-核桃树 网络-蚜虫 网络-天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