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病预防
花卉的害虫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刺吸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和地下害虫等四大类。
(1)刺吸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蝽象等。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黄等色小点或是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防治方法: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除介壳虫外,其他害虫还可喷洒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还可喷洒2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
(2)食叶害虫。主要有刺蛾、蓑蛾、卷叶蛾、夜蛾、毒蛾、天蛾、舟蛾、枯叶蛾、凤蝶、粉蝶等幼虫及金龟子、象甲、叶蜂等。这类害虫用咀嚼式口器,取食固体食物,有的将叶片咬得残缺不全,有的卷叶为害,有的把叶子吃光,仅留下粗的叶脉等等。防治方法:①人工消灭越冬虫茧或护囊等。②幼虫初孵期,喷洒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1000倍液。③防治金龟子和叶蜂,还可采用人工捕杀法。
(3)蛀干害虫。常见为害花木的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木蠹蛾、吉丁虫、茎蜂等。这类害虫为害特点是钻蛀花木枝条、茎干内食害,造成孔洞或隧道。防治方法:不同种类的蛀干害虫,防治方法有所不同,但有其共同的防治方法,即可用钢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或从虫孔处注射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20—50倍液,注射后立即用粘泥将虫孔密封毒杀幼虫;防治天牛还可用人工捕杀成虫;防治木蠹蛾中用灯光诱杀成蛾;防治吉丁虫还可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于清晨人工摇枝捕杀等。
(4)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为害花根部或近土表主茎的害虫。常见的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地蛆等。这类害虫的生活特点是多潜伏在土中,不易发现,同时为害盛期多集中在春、秋两季。防治方法:①苗床要适当深耕,清除杂草,并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②毒谷毒杀,将谷子煮成半熟,晾成半干,拌上50%辛硫磷乳剂,用药量为谷子重量的0.1%~0.2%,充分混匀后施入土中,可防治蛄蝼、蛴螬、金针虫等,③毒饵诱杀,用50克90%晶体敌百虫加5千克饵料(鲜草或炒香的饼肥等)拌匀制成毒饵,于傍晚施寄主花卉根际附近,即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④防治地老虎还可以人工捕杀;防治地蛆可用40%乐果1000倍液浇灌寄主花卉根际。
Ⅱ 预防室内盆栽花卉感染病虫害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创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加强通风,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用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其次,合理浇水、施肥、修剪,用以增强花卉生长势而增加抵抗力。再次就是注意观察,发现病虫害,马上用药防治。
Ⅲ 怎么防治花卉常见病害呢
很多花友们都会经常的逛一下花卉市场,基本上每次逛一次花卉市场都会搬回家几盆花卉植物,但是经常刚刚买回来的植物,刚刚养护没多久看着植物的叶片就开始发黄且毫无生机,就觉得可能觉得别人欺骗了,其实也有可能会是因为植物滋生害虫了。
1、生理病害。因环境条件不适应所产生的病还叫生理病害。这种由肥分失调,土壤酸碱度,水分失调,温度失调,光照失调等原因引起的生理病害,只要我们根据伤害的类型及时进行改善栽培管理,一般都会复壮。这种伤害一般不传染,但会影响成长。Ⅳ 花卉是什么病害怎么防治
图片放大不清楚,看上去有个褐色斑块,考虑炭疽病发生症状。
建议保持室内要注内意容通风透光,浇水要适量,以免造成有利真菌生长的潮湿环境。用1%福尔马林或40倍甲醛溶液进行土壤消毒;
要合理浇水施肥,一般情况下应节制浇水,尤其是在多雨季节,不仅水要少浇,且应注意防溃防湿。在生长旺盛期间,每隔15至20天追施一次完全腐熟的饼肥水。
可喷洒50%甲基托布津600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波尔多液。轮换用药,仅供参考!
Ⅳ 花卉白粉病如何防治
防治白粉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黄瓜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可选用津研5号、津研6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系列、中农7号、中农8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品种;小西葫芦的阿太1代、早青1号等品种;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等品种。
(2)棚室环境消毒
种植前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300克分几处用暗火点燃后闭闷棚一夜;种植后保护地可使用硫黄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有条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温烟雾施药机释放臭氧对空棚进行全面消毒灭菌。
(3)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生物菌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及脱肥早衰,注意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对路药剂,有条件的宜使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
(5)花卉病预防扩展阅读:
方法管理:
(1)栽培抗病品种。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选择叶片厚实的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在阳光下晒种2-3天天,以杀灭表皮杂菌,随后用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温度下降至常温后继续浸种4-6小时, 再做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随时保持土壤湿润,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物理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Ⅵ 怎样防治花卉病害
1.严格遵守植物检疫规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花卉进出口商贸及版种质资源交换利用等日权趋频繁。引种、运出、调进的花卉种子、插条、球根、苗木,必须严格检查。必须严格遵守植物检疫规定,发现检疫对象,绝对禁止引进或输出,从源头上杜绝病害蔓延。
2.加强栽培管理
充分利用各种保护设施,创造有利于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使花卉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原生物发生和传播的机会,不但可以降低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的几率,更能杜绝生理障害。
3.选用抗病品种
鲜切花和草本花卉种类繁多,品种也很多,其中不乏抗病品种,在引种栽培时,应尽量选用抗病品种。
4.物理防治
利用温汤浸种,用45~60℃的温水浸泡花卉种子,可杀死病原生物,利用38~40℃热处理可钝化病毒,利用太阳能高温进行土壤消毒,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5.药剂防治
选用适合药剂,正确掌握施药时期和技术。
Ⅶ 花卉枯萎病要怎样防治
花卉枯萎病来:此病系源维管束病害,主要为害香石竹、菊花、翠菊、唐菖蒲、石竹、紫罗兰等花卉。病菌侵染根系,进而侵入维管束系统,引起地上部出现症状。初期植株一侧叶片失绿,黄化,最后全株叶片变褐,萎蔫枯死。受害组织切面,可见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此病是由镰刀菌属中几种真菌侵染造成的,是一种土传病害,以无性繁殖材料扩大传播。发病适温为27~32℃,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最易发病。受到根结线虫为害时,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繁殖时要从无病植株上采取插条,移栽时注意避免伤根,使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三是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25%苯来特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淋灌病株穴土;四是发病严重的花圃要进行土壤消毒。盆栽每年换1次新的无菌培养土。
Ⅷ 花卉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别乱打药水,花卉出现这12种病害,说明你没照顾好它!
说到花卉的病害,总是让很多话又感到头痛,其实引发花卉发生病害的原因有多种,大体可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两大类。
刚发现花盆底部的排水孔,有大量根须钻出时,同时叶片易萎缩,新叶生长少,这往往是由于多年未换盆或花盆过小所致。
因在春季换上较大的花盆和较多的新土,并适当修剪掉多余的根系。
Ⅸ 常用防治花卉病害的农药有哪些
目前在我抄国登记的防治花卉病害的生物杀菌剂有以下两种:
(1)多抗霉素目前登记品种为1.5%、2%、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目前登记品种为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于防治花卉白粉病。
Ⅹ 花卉斑点病怎么防治
斑点病是侵害来花卉的一类普自遍性病害。此类病害包括各种形状(如圆形、椭圆形、轮纹形等)的叶斑病,多由真菌侵染所致。此类病发病初期多是在叶面上出现针头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角形、不规则形等斑点。病斑颜色为褐色、黑色、灰色、白色等。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小黑点。
菊花、万年青、水塔花、紫背竹芋、马蹄莲、姬凤梨、鹤望兰、龟背竹、花叶常春藤、八角金盘、橡皮树、叶子花、洒金桃、叶珊瑚、苏铁等均易患斑点病。
花卉一旦染上斑点病,施药等措施只能控制病情,而叶片上的斑点不会消除。因此,防治斑点病应从培育壮株开始,综合防治。防治方法:
培育壮株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为此,要合理施肥与浇水,并注意通风透光。
盆栽用土要消毒后使用。
7~8月每10天左右向植株表面喷洒一次80%代锌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发现病叶及时剪除焚烧掉。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75%百菌清600~800倍溶液防治。一般每周喷一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