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害花卉指标
Ⅰ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很高,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根据花卉对温度的要求,适应周围气候条件而形成的遗传性状,分成三种类型。
1.喜热型:这类花卉最适于30度左右高热,在40度以上仍能生长旺盛,但在15度以下则不能生长。其中如米兰、茉莉、美人蕉、一品红和春播夏秋开的一类草花,及冬季休眠的球根花卉如唐菖浦、晚香玉、大丽菊等,其中大多数原产于热带地区。
花卉
不过即使同一种花卉,它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播种后这个时期,温度高一些,对于种子吸收水分有帮助,对种子的萌发和出土比较有利。但幼苗出土后,温度最好不要太高,以避免植株徒长,在植株进入营养生长期后,则需要有较高的温度,温度高可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发育,在开花阶段,花卉又不需要高温了,相反,这时温度低些反而有利于它的生殖和生长。各种花卉到夏季伏天时就停止开花,就是因为温度过高,扼制了花卉的开花。
Ⅱ 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三基点温度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三基点温度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它在确定温度的有效性、作物种植季节与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光合潜力与产量潜力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
Ⅲ 花卉预防寒害、冻害的方法是什么
寒害指植物的细胞液并没有结冰,但低温使植物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或停止,根系没有吸水能力了,出现生理干旱,嫩叶萎蔫,老叶脱落。冻害指植物的细胞液结冰。
当冬季室内最低温度保持在15℃以上时,绝大多数室内花卉都能安全过冬,这在北方楼房有暖气的房间里一般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农村或在南方无取暖的室内不仅达不到15℃,有的甚至最低时在2~3℃,这样的家庭冬季防止花卉冻害或寒害就成为第一重要的问题了,尤其那些不能忍受低温的花卉。较长时间的低温花卉会黄叶、落叶甚至死亡,在栽培时要特别注意,尤其目前许多流行的价格较高的花卉。下面是目前最流行的一些不耐低温的花卉遭受寒害、冻害的温度值:
原产热带雨林中的花卉大多不耐低温;瓜栗(发财树)冬季温度低于16℃,叶片变黄脱落,低于5℃死亡;龟背竹的老株可耐短时间5℃低温,长期低于5℃易发生冻害;天鹅绒竹芋冬季不宜低于13℃;香龙血树(巴西木)温度低于13℃进入休眠,5℃以下植株受寒害;“洋兰之王”卡特兰温度在5℃左右时出现冷害现象;“洋兰皇后”蝴蝶兰低于5℃容易死亡;厚叶型文心兰的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2℃;墨兰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0℃;彩叶凤梨冬季温度应不低于10℃,否则顶端叶片出现卷曲皱缩的冻害现象,并逐渐发生焦枯;花烛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形成不了佛焰苞,13℃以下出现冻害;猪笼草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8℃,否则植株停止生长,低于10℃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笔者每年都看到当霜冻或冰冻降临的时候,有的家庭在敞开式的阳台上养的花没能搬到室内,一些价格较高的花卉都被冻了。也看到春季霜冻或冰冻还没结束的时候,有的将盆花移到敞开式的阳台上,受了寒害或冻害。预防这样的寒害、冻害并不难,只要您注意听天气预报就完全可以避免。
在寒冷到来前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浇水,提高花卉的抗寒性,这对预防寒害、冻害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宅旁栽培的花卉也有预防冻害的问题:怕霜冻的花卉不能在终霜前定植;秋季您要将一些花卉移入室内继续栽培的话,怕霜冻的花要在初霜前移入室内。除了终年无霜的地区外,总有些露地越冬的花卉要适当防寒。月季、牡丹在北方寒冷的地方要防寒越冬;一些花灌木也要防寒越冬,如紫荆、紫薇等。用草帘、化纤布、塑料薄膜等将树整株包上防寒;用秫秸、稻草、落叶、马粪、土壤等进行地面覆盖防寒。
花店销售期鲜花保存方法主要有以下9种:
(一)热水法
放在火上加热,烧到快开,大约 70度水温时,关火,将鲜花茎部大约 1厘米 的部分放在水中浸泡大约 15秒,花朵远离热水,不要将热气浸到花瓣上,接着在热水中将浸过热水的花茎部分剪掉,注意要多剪掉一部分,大约 2厘米 左右,然后再把鲜花插在花瓶中就能长期保鲜了。
冷库保存鲜花,工艺各有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保鲜方法,在贮藏时,多种方法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Ⅳ 花卉对温度有哪些要求
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佛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例如原产南方的花卉引种到北方栽培时,如果冬季温度低于原产地就会出现冷害或冻害。
相反,原产北方喜欢冷凉气候的花卉,如果冬季温度过高,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养分,就会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据常见花卉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以下三大类。
(1)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和亚寒带,一般能忍耐-20%左右的低温,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如紫玉簪、萱草、山丹百合、宿根福禄考、蜀葵、野蔷薇、玫瑰、丁香、海棠、榆叶梅、紫藤、金银花、木槿、山桃、龙柏等。
(2)半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一般能耐。-5℃左右的低温,在长江流域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埋土或包裹枝干)才能越冬。如菊花、三色堇、金鱼草、郁金香、月季、梅花、石榴、玉兰、迎春、八仙花等。
(3)不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在华南和西南南部可在露地越冬,其他地区均需入温室越冬,故有温室花卉之称。如天竺葵、君子兰、仙客来、文竹、马蹄莲、一品红、变叶木、叶子花、鹤望兰、龟背竹、白兰、橡皮树、巴西木、蝴蝶兰以及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等。北方种植冬季室内最低温度应不低于7—10%,保持在15—18%为宜。
此外,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种子发芽时,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但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培育健壮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需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扦插繁殖同样要求较高的土温,以利生根萌芽。幼苗出土丘温度宜略低一些,以防徒长。二年生花卉,幼苗期大多要求经过一段1~5℃的低温才能通过春化阶段,否则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因而不能正常开花。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以后则需要较高温度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到了开花结实阶段,羞数花卉不需要高温,温度略低一些有利于繁殖生长。所以许多花卉在炎热夏季开花很少。
Ⅵ 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都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完成的,因此,温度是直接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之一。不同种类的花卉、不同原产地的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同一种类花卉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花卉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一般将花卉分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寒带和温带的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抗寒力较强,一般能耐0℃以下的低温,第二年春天重新萌发,在10℃以上开始生长,此类花卉属于耐寒性花卉,如蜀葵、三色堇、荷兰菊等。
原产于温带较暖地区的一些二年生花卉耐寒力虽较强,但在北方地区冬季需要防寒才能越冬,这些属于半耐寒性花卉,如金盏菊、金鱼草等。
不耐寒性花卉是一些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花卉,生育期间要求15℃或18℃以上的较高的温度,只能在温室或无霜期内生长,此类主要是一些一年生草本花卉和温室花卉,如一串红、仙客来、仙人掌等;温室花卉又分为低温温室花卉、中温温室花卉和高温温室花卉。
各种花卉都有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是指对该种花卉生长发育最快和最适宜的温度;最高温度是指进行生命活动的温度上限;最低温度是指进行生长发育的温度下限;只有在上、下限温度范围内花卉才能生长。
进行花卉栽培生产首先要了解该种花卉的特性,满足其对温度的要求,尽量使温度保持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如果温度低于该种花卉的最低温度,则要出现冷害、冻害,甚至死亡;如果温度高于其最高温度,则生长停止或死亡。
温度对一些花卉的休眠、发芽、花芽分化、开花或花色都有很大影响,各种花卉对昼夜温差的要求也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白天气温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积累,夜间温度低则呼吸强度减弱,可减少白天光合作用产物的消耗。因此,要根据各种花卉的特性、一年四季和昼夜温度的变化精心管理,注意调节温度,夏季要特别注意降温,冬季要特别注意防寒。
一般所说的温度通常是指气温,人们往往只重视气温而忽视了土温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际上土壤温度对花卉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种子的发芽、扦插苗的生根、根系的发育和幼苗的生长影响最大。不同花卉的种子发芽所需的最适温度不同,不耐寒花卉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温度一般在20~30℃,耐寒花卉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温度一般为15~20℃。地温比气温高,则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扦插苗的成活,通常以地温比气温高3~6℃时最为合适。在花卉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加入马粪等酿热物或安装电热线等办法来提高地温。
Ⅶ 哪些花卉喜欢高温环境
原产在热带气候型来的花卉,对温度源的要求较高,它们最不箭忍受低温,否则就会产生低温冷害。因此,在栽培时,只能放在中温或高温环境里才能生长正常。如变叶木、筒凤梨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5℃,变叶木遇冷会落叶;娄氏海芋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室温低于18%则生长不良;蕨类植物也喜欢高温环境,但铁线蕨能忍受10%的气温;竹芋属植物是最忌低温的,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5℃以下,叶子就会卷曲、萎缩、变黄,直至脱落,其中豹斑竹芋和玫瑰竹芋对温度要求更高;合果芋、黄金葛等温度在10%以下时生长不良,甚至出现黄叶、落叶;王莲、热带睡莲要求温度更高。除上述花卉外,白兰、热带兰、金囱藤、广东万年青、星点万年青、白鹤芋、豆瓣绿、喜林芋等花卉也喜欢较高温度,如果气温低于5℃,在短期内就会枯死。米兰、一品红、大岩桐、扶桑、倒挂金钟等,在北方冬季室温要保持在12%以上。
Ⅷ 温度对花卉的影响及控制方式是什么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主要是通过对植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来实现的。花卉的种子发芽、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最适宜温度、最高和最低极限,超过了这个界限,它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都要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生存。一般地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发育加快,但超过了极限,生长就会停止或者死亡。只有在最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迅速而健壮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大多数花卉的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都在12.8~23.9℃。
1.温度与品种
根据花卉对温度的耐受程度,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耐寒
花卉一般能耐-20℃左右的低温。如萱草、蔷薇、玫瑰、迎春、紫藤、金银花等。半耐寒
花卉一般能耐-5℃的低温,如菊花、芍药、三色堇、金鱼草、石竹、翠菊、郁金香、月季、梅花、玉兰、夹竹桃、五针松等。不耐寒
花卉有温室花卉之称,如文竹、一品红、变叶木、龙吐珠、鹤望兰、万年青、马蹄莲、橡皮树、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等。2.温度与生长发育
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瓜叶菊、仙客来、天竺葵等为7~13℃;月季、石榴、百合等为13~18℃;牡丹为20~25℃;茉莉花为25~35℃等。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导致死亡。例如原产于南方的花卉引种到北方栽培时,如果冬季温度低于原产地就会出现冷害或冻害;相反,原产于北方喜欢冷凉气候的花卉,如果冬季温度过高,就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养分,从而会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
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在播种以后要求土温偏高些,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和出土。幼苗出土后温度宜略低些,如果此时温度过高,幼苗易徒长,致使植株细弱。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以后则需较高的温度,高温能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多数花卉在开花阶段又要求温度略低一些,有利于生殖生长,伏天开花的花卉较少,大多数就是这个原因。
地温也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夏季地温比气温高得多。据测定,当气温34℃时,在8cm深处地温达到40℃,12cm深处高达44℃,这样的地温就会影响花卉根部的生理机能,这时就需采取傍晚浇水和地面铺草措施来抑制地温上升。只有保持一定地温,才能使土壤微生物活动顺利进行。
3.温度与开花
温度对花卉的花芽分化和开花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多数原产温带地区的花卉,在整个生长生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转入以开花结实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只有当外界温度满足了它们所需的低温要求时,花卉植物在温度回升时才能正常开花,否则正常的生命活动就不能延续。
4.室内温度特点
居室内的温度有两个特点:一是室内的昼夜温差小,室内白天较少受阳光直接照射而温度较低,晚上则较室外暖和,因而,昼夜温差较小;二是室内的最高温度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最低温度出现在供暖前后的12、1、2月三个月。因此,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管理,将植物摆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
5.温度控制
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加强遮阳措施,多淋水,减少地面的温度;在冬季要及时入房越冬。
Ⅸ 温度对花卉有哪些影响
一切生命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温度作保障,花卉也不例外。温度的高低内,直接间接地影响花容卉中的生长发育,支配着花卉资源的分布、引种和栽培。
各种花卉因产地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喜高温的花卉,如果温度低于原产地就会出现冷害或冻死现象;喜低温的花卉,如果冬季温度过高,不能充分休眠而一味消耗养分,就会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