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花语
Ⅰ 白芨花的介绍
白及又名白芨。白及是兰科白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叶4~5枚,基部互相套叠成茎状,中央抽出花葶 。 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约5厘米,由3枚萼片、2 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组成;唇瓣3裂,上面有纵褶片;雄蕊与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顶端有一个花药,前上方有一个柱头凹穴。地下有粗厚的根状茎,如鸡头状,富粘性,含白及胶质,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属共有6种,均产于东亚。
Ⅱ 有谁能知道白芨花的花语是什么
【花语】 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中文名】白芨,亦作白及。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名称来源】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
Ⅲ 白芨的植物文化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蜀,山路中见白芨花,因得‘西风尽日蒙蒙雨,开遍空山白芨花’之句。”赵树理《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花语
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Ⅳ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4)白芨的花语扩展阅读
白芨化学成分有块茎含联苄类化合物、二氢菲类化合物、联菲类化合物、双菲醚类化合物、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菲类糖甙化合物、苄类化合物、蒽类化合物。
又含酸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
醛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新鲜块茎另含白芨甘露聚糖(bletillamannan),由4份甘露糖(mannose)和1份葡萄糖(glucose)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白芨繁殖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将整理好的圃地按宽100cm、高10cm起畦,畦与畦间的步道宽25cm。
栽植时按株行距25cm×25cm开穴,穴深10cm,将带嫩芽的块茎嘴向外置于穴底,每穴按三角形排放3个,然后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每667m²约2500kg,肥料不要覆压在白芨茎芽上,以免烧芽,然后填土压实,有利于次年芽的生长出土,有条件的用火土肥压实最好。
Ⅳ 白及叶子发黄起黑点
可以
、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蜀,山路中见白芨花,因得‘西风尽日蒙蒙雨,开遍空山白芨花’之句。”
赵树理《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花语
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还有爬山虎,芦荟,仙鹤草,车前草,丝瓜
荨麻 馨兰草 问荆(也叫接续草、马草、笔头菜、土麻黄)刺草 乌梅炒炭 云南白药 侧柏叶炒炭 吊兰 薄荷 棕榈果粉 水芹菜 三七 马兰头 冬虫夏草 野牡丹 银粉背蕨 苏铁种子和叶 木耳 芍药 沙棘 荠菜 藏红花 蔷薇这些植物都能止血可以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蜀,山路中见白芨花,因得‘西风尽日蒙蒙雨,开遍空山白芨花’之句。”
赵树理《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花语
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还有爬山虎,芦荟,仙鹤草,车前草,丝瓜
荨麻 馨兰草 问荆(也叫接续草、马草、笔头菜、土麻黄)刺草 乌梅炒炭 云南白药 侧柏叶炒炭 吊兰 薄荷 棕榈果粉 水芹菜 三七 马兰头 冬虫夏草 野牡丹 银粉背蕨 苏铁种子和叶 木耳 芍药 沙棘 荠菜 藏红花 蔷薇这些植物都能止血
Ⅵ 白芨的介绍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Ⅶ 皱叶紫苏和白及的花语是什么
白芨
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皱叶紫苏
属紫苏科的花都具有一种强烈和刻骨的含义,如薰衣草
紫苏草
平凡。
锦紫苏
无望的爱。
Ⅷ 皱叶紫苏和白及的花语是什么
白芨 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皱叶紫苏 属紫苏科的花都具有一种强烈和刻骨的含义,如薰衣草
紫苏草 平凡。
锦紫苏 无望的爱。
Ⅸ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一、白芨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收敛止血
白芨的止血作用,是因为它能增强血小板因子活性,在较短时间内凝血,使得凝血酶快速生成,同时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可以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白芨的收敛止血功效,可以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肺结核咳血、溃疡出血等症状。白芨的止血与三七的止血不一样。白芨是收敛止血,而三七是散瘀止血,在出血症的治疗上,以三七效果为佳。
2、消肿生肌
白芨具有消肿生肌的功效,能治疗生疮出血、溃疡、痈疽肿毒、手足皲裂、肛裂、疮疡等。
3、补肺
白芨味苦、甘而涩,性微寒,入肺经,具有补肺的功效,对治疗肺痿肺烂、肺结核有一定的效果。
4、美容
白芨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磨成粉外用涂擦,可以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滋润、美白肌肤,起到美容的效果。
5、抗菌
白芨对于大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也能对革兰氏阳性菌起到抑制作用。
6、抗溃疡
白芨具有抗溃疡的作用,白芨具有高度的粘性,可在胃内形成胶状膜,能促使溃疡面愈合;再加上白芨中含有的有益成分,对于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菌作用,能形成保护膜,从而起到防止胃部感染的作用。
二、白芨泡水的禁忌如下:
1、如果是身体出现外感咯血的患者,又或者是肺痈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肠胃及肺部有实热的患者,都不应该将白芨泡水喝,避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2、白芨服用之后具有反乌头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服用一定要特别注意。
3、白芨不能够和理石、李核以及杏仁一起搭配使用,避免身体出现副作用。如果生活中有使用到白芨,那那么最好能够以紫石英为使,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4、在使用白芨的过程中,搭配的中药材以及食材都是有讲究的,苦寒的药物最好不要和白芨一起搭配,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5、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白芨具有一定的抗结核菌的作用,所以科学的服用具有治疗肺结核的功效,不过在服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避免消化系统溃疡。
6、白芨泡水千万不能够大量服用,中医方面认为白芨性寒,大量服用容易损害身体健康,同时也不能够长期服用。
三、白芨
1、白芨一般指互叶醉鱼草。互叶醉鱼草,醉鱼草属。枝上互生;在花枝上或短枝上的叶很小,椭圆形或倒卵形。
花多朵组成簇生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芳香;花萼钟状,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子房长卵形,无毛,柱头卵状。葫果椭圆状;种子多颗,狭长圆形,灰褐色,周围边缘有短翅。花期5-7月,果期7-10月。
2、互叶醉鱼草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产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9)白芨的花语扩展阅读:
白芨的食用方法
1、白芨冰糖燕窝
原料:白芨15克,燕窝1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切成薄片,燕窝择去毛渣。以上两味一起放入碗中,加适量水,隔水蒸至熟,滤去药渣。锅内再加入冰糖,适量水煮熬,去渣将糖汁倒入燕窝内食之。
2、白芨羊肝汤
原料:白芨15克,羊肝100克,姜、葱、盐各5克。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放入炖杯内,备用。羊肝洗净切片;姜切片、葱切段。将白芨放入炖锅,用大火烧沸,加入姜、葱、盐,再用小火煮半小时,放入羊肝煮熟即成。
Ⅹ 有谁能知道白芨花的花语是什么
【花语】 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中文名】白芨,亦作白及。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名称来源】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