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插花与七夕

插花与七夕

发布时间: 2022-02-06 02:41:48

七夕是什么

七夕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的由来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妇人喜于盒内贮小蜘蛛,让蜘蛛在盒内织网,看织网之疏密,谓之"巧"之多少也。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还有一种游戏节目是七位姑娘互相邀约,结伴在七夕之夜的园庭,各以巾帕遮目,然后仰首向天,面对牛郎织女星,根据所看到的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不过遮目怎能看到天象呢?这自然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目作幻想了。

神话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也应该是有其意义的。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这里略加阐述各地区的活动。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扩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辨;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中国人俗称七月七日为七夕。相传这天晚上牵牛、织女二星相会。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这里的河指天河,也就是银河。旧时妇女穿针、设瓜果迎之。宋张耒《七夕》诗云:"空将泪雨作滂沱,泪痕有尽悉无歇。"与俗传七夕之雨为织女悲泪之言合。

⑵ 七夕的玫瑰花是否可以直接把插在花泥中的话放在水中养护

花泥中的玫瑰花很快就会干枯的,不能长时间保持新鲜,如果放在水中养,版建议放点液体花肥,这样权可能会保持长久新鲜吧,能养一段时间不会干枯凋谢,其实放在花泥当中让它自然干枯,成为干花,也是很好看的,而且想放多久放多久。

玫瑰花保养:
1、预防花头弯曲的折头现象产生,可将茎基斜切,以报纸包妥花叶,整把浸入水中吸水。

2、已发生折头现象,在温水中削去基部,插入PH3.5~4.5的保鲜液中即可恢复。

3、整理时可将外层松散的花瓣去除,插入水中的刺、叶去除,为防细菌感染伤口,应使用漂白水或保鲜剂,瓶寿命更长。

⑶ 这花 七夕想送给对象

这个看各人,你应该了解对方喜欢什么样子的,我各人觉得很好,白玫瑰代表纯洁,蓝色满天星代表守望爱情,真心喜欢,不可或缺,基本的浅色调觉得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自我认为送红玫瑰有点俗套了,不新鲜的套路。

⑷ 七夕的这些习俗你还知道多少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安排当中,颇有一些习俗活动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比如正月十五的卜紫姑、正月十六日的走百病、清明节的荡秋千,等等。不过,若从更广泛的范围而言,最当得起女儿节之称的还是要数七夕节。七夕节在传统社会主要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民俗节日。早在南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已明确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后世相关文献中,鲜有不提到“女”这个字眼的,还有许多地方就将七夕节称为“女儿节”或“女节”。

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化妆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还要在烛台、香炉上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或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和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或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及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演奏音乐;兴致浓时,女儿们也会自奏琴萧等乐器。半夜12点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地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诚如清代《羊城七夕竹枝词》所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作者:张连城)

⑸ 七夕有什么活动或意义

民间活动: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这里略加阐述各地区的活动。

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扩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辨;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其他各地区,七夕之风也大略与上述相近。如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另外北京还要摆设切成莲花形的西瓜、香瓜等,并于瓜果麦秧上扎彩线,十分美观。北京竹枝词,即有“五生盆结彩层层”句,又丢巧针求巧。在清代皇宫中亦有祭祀双星,宫女丢巧针之俗。在颐和园昆明池上要打浮桥,隐喻天上鹊桥,供帝后观玩。还有饮宴、演戏等。
网上活动:

《大话西游II》之“七夕”活动, 7月13日在部分服务器进行局部外测,之后将于7月24日-8月24日期间正式开放。
在七夕情人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节日!

8月21日(星期六)0点—— 8月23日(星期一)24点,只要在《刀剑Online》中参加“牛郎织女的传说”的活动,就有可能获得刀币和经验值
《仙侣奇缘》将在七夕期间举办“永远的七夕,永远的仙侣”活动。本次七夕活动共分为“比翼双飞”、“七夕祝福”和“梦话七夕”三个部分,希望玩家能从这三个活动中感受到中国情人节的魅力,感受到爱人的美丽。活动只能建立一个爱情的氛围,但真正的主角还是你们自己,开心游戏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传统的“七夕”即将到来,8月22日——9月1日,在所有当前开放的《侠义道》内测服务器上将同期开放名为“月老现身侠义道,七夕成就有情人”的大型线上活动。活动过程中,需要玩家男女悉心合作,共同闯过NPC的考验,最后获得爱的奖励。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又将来临啦~在这最富浪漫色彩的日子里,让玩家们体验蜜糖般的恋爱滋味,但要如何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神州天戈》的世界中跟你的情人表达爱意,或向心仪的对象表现你无限的情意呢?想要来点不一样的七夕情人节吗?那可得仔细注意以下的活动报导啰!

⑹ 七夕节插花有什么讲究

旧时习俗抄,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插花没有什么讲究,只要是夏天开的花就可以。

⑺ 七夕送花有什么样的讲究

送花的讲究:
玫瑰(红色)--我爱你
玫瑰(粉红)--初恋
玫瑰(香槟)--真心真意
玫瑰(白色)--高贵
玫瑰(黄色)--爱的开始
康乃馨--母爱/温馨
火凤凰--真心不变
百合花--事业顺利
白百合--圣洁/幸福
火百合--浓烈爱火
黄百合--爱慕
马蹄兰--聪敏
毋忘我--永志不忘
郁金香--亲密
星花--呵护备至
爱丽斯--浪漫
向日葵--仰慕
菊花--长寿/高洁
红掌--大展鸿图
剑兰--步步高升
莲花--纯洁/清高
兰花--优雅
1. 玫 瑰: 花色:红、粉、白、黄
赠送宜忌:一赠恋人、情人宜用红、粉色系列;二黄色代表道歉;三忌给朋友的女友和妻子送玫瑰;四忌给上司或异性随意送玫瑰。
2. 百 合: 花色:金、粉、白
赠送宜忌:一赠恋人、情人宜用白色系列;二赠朋友宜用粉色系列;三赠长辈宜用金色系列;四贺喜宜用白色百合点缀红色玫瑰,取百年好合之意。
3. 郁金香: 花色:红、粉、白、黄、紫、金
赠送宜忌:一赠恋人、情人宜用紫色,红色,白色系列;二赠朋友宜用粉色系列;三赠长辈,艺术家宜用黄色系列;四贺喜宜用金色,取金郁(玉)良缘之意。
4. 康乃馨: 花色:红、粉、白
赠送宜忌:一赠母亲宜用红色,粉色系列;二赠朋友宜用粉色,白色系列;三赠长辈宜用红色系列,四忌送男性,以免误认为说他幼雅。
5. 马蹄莲: 花色:白、黄、红
赠送宜忌:一白色宜赠送年青朋友;二忌向一般异性朋友赠橙红色品种,以免引起误会;三宜在婚礼上做新娘的捧花;四忌送单枝。
6. 火鹤花: 花色:红、白、粉、潜绿
赠送宜忌:一宜赠送热情、豪爽的友人;二宜在婚礼、庆典等喜庆之日应用;三白色不宜送人;四忌送单枝,因"孤掌难鸣"。
7. 剑兰: 花色:红、粉、黄、白
赠送宜忌:一白色宜赠送年青朋友;二忌向一般异性朋友赠橙红色品种,以免引起误会;三宜在婚礼上做新娘的捧花;四忌送单枝。
8. 向日葵: 花色:金黄、红、白
赠送宜忌:一可赠热恋中的男友;二可赠性格爽朗,大方和充满活力的好友;三赠艺术家宜用黄色品种;四为双子座和属牛的幸运之花。
9. 满天星: 花色:白
赠送宜忌:一宜赠清雅高洁之士,赞誉其宁静致远的品格;二做玫瑰的衬材宜赠恋人;三配剑兰宜赠将毕业的同学,意为"大展鸿图"。四忌配水仙,意为"冷酷无情"。
10. 勿忘我: 花色:紫、粉、蓝、白
赠送宜忌:一宜恋人之间互赠,以示眷恋不舍;二和玫瑰搭配,其花语为"不变的爱情";三与康乃馨搭配,其意为祝福母亲或"渴望母爱的温暖"四忌随意赠异性,以免引起误会。
11. 热恋中的男女: 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
12. 给友人祝贺生日: 宜送红掌、或摇钱树、发财树等绿色植物象征着"火红年华,前程似锦"
13. 祝贺新婚: 宜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非洲菊等。
14. 夫妻之间: 可互赠百合花。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顺顺意意,长相厮守。
15. 对爱情受挫折的人: 宜送秋海棠,因为秋海棠又名相思红,寓意苦恋,以示安慰。
16. 给病人送花: 有很多禁忌。
赠送宜忌:探望病人时不要送整盆的花,以免病人误会为久病成根。香味很浓的花对手术病人不利,易引起咳嗽;颜色太浓艳的花,会刺激病人的神经,激发烦躁情绪;山茶花容易落蕾,被认为不吉利。看望病人宜送兰花、马蹄莲,剑兰等,或选用病人平时喜欢的品种,有利病人怡情养性,早日康复。
17. 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 宜送兰花,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
18. 乔迁: 适合送稳重高贵的花木, 如剑兰, 玫瑰, 盆栽, 盆景, 表示隆重之意。
19. 升迁: 适合送稳重高贵的花木, 尤其是盆景, 表示对其高风亮节的尊重。
玫瑰花语
玫瑰花数量的意思
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 ONLY YOU
2朵玫瑰代表--这世界只有我俩
3朵玫瑰代表--我爱你 I LOVE YOU
4朵玫瑰代表--至死不渝
5朵玫瑰代表--由衷欣赏
6朵玫瑰代表--互敬 互爱 互谅
7朵玫瑰代表--我偷偷地爱著你
8朵玫瑰代表--感谢你的关怀扶持及鼓励
9朵玫瑰代表--长久 ALWAYS
10朵玫瑰代表--十全十美 无懈可击
11朵玫瑰代表--最爱 只在乎你一人
12朵玫瑰代表--对你的爱与日俱增
13朵玫瑰代表--友谊长存
14朵玫瑰代表--骄傲
15朵玫瑰代表--对你感到歉意I'M SORRY
16朵玫瑰代表--多变不安的爱情
17朵玫瑰代表--绝望无可挽回的爱
18朵玫瑰代表--真诚与坦白
19朵玫瑰代表--忍耐与期待
20朵玫瑰代表--我仅一颗赤诚的心
21朵玫瑰象徵--真诚的爱
22朵玫瑰象徵--祝你好运
25朵玫瑰象徵--祝你
30朵玫瑰象徵--信是有缘
36朵玫瑰象徵--浪漫
40朵玫瑰象徵--誓死不渝的爱情
50朵玫瑰象徵--邂逅不期而遇
99朵玫瑰象徵--天长地久 FOREVER
100朵玫瑰象徵--百分之百的爱 100% LOVE
101朵玫瑰象徵--最.最爱
108朵玫瑰象徵--求 婚
花语
罂栗花 多谢
白山茶 真情
莲花 默恋
牵牛花 爱情永固
红玫瑰 相爱
百合 百年好合
波斯菊 永远快乐
水仙 尊敬
爱丽丝 稳重
康乃馨 亲情,思念
石斛兰 任性美人
桔梗 不变的爱
海芋 宏伟的美
紫罗兰 永恒之美
风信子 恒心 剑兰
用心;坚固
丁香 羞怯
向日葵 爱慕;崇拜
满天星 爱怜
太阳花 神秘
金盏花 离别;迷恋
姬百合 快乐;荣誉
菊花 真爱;高洁
玛格丽特 情人的爱
郁金香 爱之寓言
火鹤花 新婚;热情
非洲菊 崇高之美
星辰花 勿忘我
蝴蝶兰 幸福渐近
文心兰 隐藏的爱
送花的艺术
花之美在于色、在于香、在于姿、在于韵。因此,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送花,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否则不仅容易弄巧成拙,而且也失去了送花的意义和价值。
一月 以浅黄水仙、连翘等为妙。若将黄色花再配以白色,用包装纸包裹,则能表达出期盼的心情,给人以希望的温情。
二月 这时送绿花与白花,能给人以坚韧与力量。这种青、绿融白的色调,正是早春二月的象征。
三月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一时节送上一束淡粉红花,在被送花者的眼中胜似春风漾来。
四月 春日百花争艳,温煦的阳光和回暖的情绪缠绕如藤。淡色之花恰能表达出“春正是好处”的美妙意境。
五月 初夏的耀眼阳光,在绿地上会创作出缤纷的世界,而绿色之花恰恰又代表了生命的茂盛与清纯。
六月 梅雨后放晴,此时送花无疑以柔和的橘黄色彩为妙。
七月 在强光与闷热中,以色彩鲜艳夺目的粉红之花最为适合,因为它展示给人无畏的精神与风采。
八月 酷暑之际,令人易感疲倦。此时送花以带凉爽气息的白花为佳。
九月 高高清澄的蓝天中,白云悠悠飘动,秋风徐徐吹来。各种花色的组合,正象征秋收的喜悦。
十月 在橘黄的季节中,紫色花可表达老成、可信,同时又可表达不可抑制的崛起意念。
十一月 深秋季节,正是各种果实成熟之际,此时送上象征成熟的金桔、牡丹等,可透溢出浓郁的色彩和甜美的芳香。
十二月 红色代表热情,送一束可以点燃激情的红色花,在冬季相信谁都会喜欢。
送花的讲究
在国际上有许多花卉被公认有一种特定的象征和“花语”,也就是“花的语言”。
列举如下:
粉红玫瑰-初恋、美丽动人
黄色玫瑰-道歉
红色玫瑰-热恋、我真心爱你、爱的誓言
白色玫瑰-高贵
康乃馨-温馨、母亲、花开富贵
白百合-完美、百年好合
火百合-喜气洋洋
黄百合-爱慕
毋忘我-永志不忘
跳舞兰-活泼动人
满天星-关怀
红掌-长久、天长地久
堇花-忠实、高尚的情趣
梅花-贞洁、忠实、清静的心
桃花-发达、宏图大展
太阳菊-光明、欣欣向荣
参考以上花语选花、插花、送花,会显得恰如其分,受花者知你是识花之人,自然必有所悟。
送花时应根据对象和需要,选择不同花种。
祝贺友人生日,宜送石榴花、象牙花、大红月季花,这些花通常象征火红年华,前程似锦。但对长辈就应该选用长寿花、龟背竹、百合花、万年青、报春花等具有延 年益寿含义的花卉。
祝贺结婚的,要选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至于新娘披纱时所用的捧花,还可适当加入一两枝满天星,将会更加华丽脱俗。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一般是互送玫瑰花、蔷薇花或桂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
夫妻之间一般都赠送合欢花。合欢花的叶片两两相对,合抱在一起,被人们视为夫妻和谐的象征。
对爱情受波折的人宜赠送秋海棠。因为秋海棠又名相思红,寓意苦恋,以示安慰、鼓励。
此外,花色为红、橙、黄、紫等“暖色”和花名含有吉兆的花卉大多可用于喜庆事宜。若白、黑、灰、蓝等“冷色”和花名含有贬意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代表友情的鲜花
百日草---想念远方朋友,天长地久
百日草花期很长,从六月到九月,花朵陆续开放,长期保持鲜艳的色彩,象征友谊天长地久,更有趣的是百日草第一朵花开在顶端,然后侧枝顶端开花比第一朵开的更高,所以又得名"步步高"。 百日草花的颜色非常丰富,作盆栽欣赏,观其花朵,一朵更比一朵高,会激发人们的上进心。
长春藤---友谊,结婚,永不分离
常春藤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常绿藤本植物,预示春天长驻,因此有一个美好的名字"长春藤",深得人们的喜爱。 送友人长春藤表示友谊之树长青。如果朋友结婚,送新娘的花束中也少不了长春藤美丽的身影。祝愿"新婚幸福,百头偕老。"
大丽花---感谢你的关心,大吉大利,大喜之兆 大丽花形姿妩媚,色彩有艳丽,华贵典雅,是世界名花之一,花卉中的宠儿。送朋友大丽花,可表示对朋友给予的友谊、关心的感谢,还可借花名,祝朋友大吉大利。滨菊---真诚,友爱
滨菊花开五六月份,头状花序,管状花黄色,舌状花白色,花梗细长直立,插花时间比较长。滨菊的"滨"与宾客的"宾"同音,宾客,友也。寓意朋友间的友谊就象滨菊花那样纯洁、坦诚。

⑻ 七夕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安排当中,颇有一些习俗活动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比如正月十五的卜紫姑、正月十六日的走百病、清明节的荡秋千,等等。不过,若从更广泛的范围而言,最当得起女儿节之称的还是要数七夕节。七夕节在传统社会主要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民俗节日。早在南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已明确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后世相关文献中,鲜有不提到“女”这个字眼的,还有许多地方就将七夕节称为“女儿节”或“女节”。

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化妆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还要在烛台、香炉上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或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和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或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及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演奏音乐;兴致浓时,女儿们也会自奏琴萧等乐器。半夜12点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地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诚如清代《羊城七夕竹枝词》所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作者:张连城)

热点内容
牡丹花心 发布:2025-08-26 12:03:44 浏览:87
莆仙戏兰花 发布:2025-08-26 12:03:44 浏览:566
梅花图腾 发布:2025-08-26 12:03:07 浏览:20
2016年宵花卉 发布:2025-08-26 12:02:16 浏览:169
清和樱花 发布:2025-08-26 11:59:59 浏览:325
甘肃盆景吧 发布:2025-08-26 11:59:58 浏览:144
插花延长 发布:2025-08-26 11:59:25 浏览:157
花语牧场概况 发布:2025-08-26 11:56:41 浏览:77
七夕风雨电 发布:2025-08-26 11:49:15 浏览:859
绿植动画 发布:2025-08-26 11:46:15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