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撒播法
㈠ 花卉播种常用哪几种方法
(1)撒播法 常用于较细小的种子,如翠菊、金鱼草、瓜叶菊、蒲包花等。播种前,先将土壤整细压平,浇透水后1~2小时,再将种子均匀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极细小的种子,如蒲包花、四季樱草、大岩桐、杜鹃花等,为了防止撒播不匀,可将种子拌少量细土后撒播,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不用覆盖。畦播的,春季最好盖上塑料薄膜或苇帘,以保持苗床湿润。盆播的盖玻璃和报纸保湿、保温,必要时浸盆泅水,尽量不直接从上面浇水。待幼苗出土后,逐渐撤去覆盖物。这种方法,称为小粒种子播种法。
(2)条播法 将苗床或盆土间隔一定距离开出浅沟,将种子播入沟中压平,其他管理与撒播相同。条播多用于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牵牛花、花菱草、凤仙花、茑萝、麦秆菊等。
(3)点播法 大粒种子可一粒粒点播,以节约种子,如紫茉莉、旱金莲、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当于种子直径的3倍左右。
此外,机械化生产常用穴盘播种,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室一株。可分种子处理,苗盘选择、装盘及播种4道工序。
不论采用哪种播种方法,播后均应保持适当湿度、温度和新鲜空气。种子发芽后,应适当减少浇水量,逐渐增加光照,过密的应及时间苗,保持通气透光。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分植,耐移植的花可移1~2次,如翠菊、凤仙花、一串红等,然后定植在花盆或花坛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采用直播法或营养钵育苗。
㈡ 花卉的播种繁殖有哪些方法
露地花卉播种繁殖:多数露地花卉均先在露地苗床或室内浅盆中播种育苗,经分苗培养后版再定植,此法便于幼苗权期间的养护管理。一般的露地播种方法如下:第一步:播种床应选富含腐殖质、轻松而肥沃的沙质壤土,在日光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地方。
第二步:整地及施肥:播种床的土壤应翻耕30厘米深,细碎土块、清除杂物后,上层覆盖约12厘米厚的土壤,最好用1.5厘米孔径的土筛筛过,同时施以腐熟而细碎的堆肥或厩肥做基肥,再将床面耙平耙细。播种时,最好施些过磷酸钙,促进根系强大、幼苗健壮。其他种类的磷肥,效果不如过磷酸钙。对生命周期短的花卉施过磷酸钙效果更好。此外还可施以氮肥或细碎的粪干,但应于播种前一个月施入床内。播种床整平后应进行镇压,然后整平床面。
第三步:覆土深度取决于种子的大小,通常大粒种子覆土深度为种子厚度的三倍左右;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好用0.3厘米孔径的筛子筛过。
第四步:覆土完毕后,在床面均匀地覆盖一层稻草,然后用细孔喷壶充分喷水。干旱季节,可在播种前充分灌水,待水分渗入土中再播种覆土,这样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雨季应有防雨设施。种子发芽出土时,应撤去覆盖物,以防幼苗徒长。
㈢ 花卉播种常用哪几种方法
播种一般分为露地播种和温室播种两种。其方法有撤播、条播和点播。
(1)撒播法常用于较细小的种子,如翠菊、金鱼草、瓜叶菊、蒲包花等。播种前,先将土壤整细压平,浇透水后1~2小时,再将种子均匀撒在畦地或花盆中,播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极细小的种子,如蒲包花、四季樱草、大岩桐、杜鹃花等时,为了防止撒播不匀,可将种子拌少量细土后撒播,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不用覆土。畦播的,春季最好盖上塑料薄膜或苇帘,以保持床土湿润。盆播的,盖上玻璃和报纸保湿、保温,必要时浸盆洇水,尽量不直接从上面浇水。待幼苗出土后,逐渐撤去覆盖物。
(2)条播法将畦地或盆土间隔一定距离开出浅沟,将种子播入沟中压平,其他管理与撤播相同。条播多用于不宜移植的直根性花卉或露地秋播花卉,如虞美人、牵牛花、花菱草、凤仙花、茑萝、麦秆菊等。
(3)点播法大粒种子可一粒粒点播,以节约种子,如紫茉莉、旱金莲、香豌豆等,覆土厚度相当于种子直径的3倍左右。
不论采用哪种播种方法,播后均应保持适当湿度、温度和新鲜空气。种子发芽后,应适当减少浇水量,逐渐增加光照,过密的应及时间苗,保持通气透光。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分植,耐移植的花可再移1~2次,如翠菊、风仙花、一串红等,然后定植在花盆或花坛等地。有些花卉不耐移植,如虞美人、香豌豆等,最好采用直播法或营养钵育苗。
㈣ 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种方法是怎样的
根据种子的大小,苗床播种可以采取撒播法、条播法和点播法等。
一般每克种子在万粒以上的,可以不覆土或覆薄土,万粒以下的根据种子大小确定覆土厚度,通常为种子直径的1.5~2倍。
㈤ 露地花卉有哪些播种方法
春季和秋季是露地花卉中的两个播种期。一年生花卉耐寒力弱,通常在春季晚霜过后播回种。二年生答花卉中的播种期一般在炎夏过后秋凉时进行,约在9月~10月上旬之间。
播种地要选地势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的地方,播种前应将播种床整平,除掉一些杂质,如杂草、枯枝落叶和砖头瓦等,若土壤太松,可镇压一次再整平床面。尔后按一定播种方式进行播种。
㈥ 花卉播种繁殖的方法是什么
为了促进种子迅速萌发,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常用的有下述几种方法:
第一,容易发芽的种子,可在播种前用冷水或温水浸种,水温控制在40℃以下,使种皮变软或种子吸水膨胀后播种。
第二,对种皮坚硬的种子,可采用刻伤种皮、药剂处理或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种子可用钢锉或刀刻伤外种皮,使水分直接与子叶接触。由于子叶等吸水膨胀,坚硬的外种皮便可破裂,很快发芽。
第三,对要求在低温和湿润条件下完成休眠的种子,常采用冷冻和低温层积(即沙藏)的方法处理。沙藏种子的具体作法:入冬前将河沙用水拌湿,再将需处理的种子均匀地拌在潮湿的河沙中,或一层河沙、一层种子用花盆或其他容器装好放在冷室内,次年春季天暖后取出播种。
第四,播种期。室内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播种。但一些冬春季开花的种类,如瓜叶菊、荷包花、仙客来、香雪兰、秋海棠等,常在夏末秋初播种。生长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种。播种期可根据用花的时间推算出来,如矮生杂种瓜叶菊的生育期大约120~150天,若元旦至春节用花,则可在8月中下旬播种,若五一用花,则在12月初播种。
第五,播种、移苗和盆栽。室内花卉一般用高10厘米、直径30厘米的“浅子”盆。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播种用土,盆中装上8分满,刮平压实并浸水湿透待用。
细小的种子,如秋海棠类、荷包花、大岩桐等,要细心均匀地撒在已湿透的盆土表面。播撒均匀,小粒种子一般不覆土,若盖土也只能是极薄的一层,以看不到种子为度。覆土要把土放入细筛中,用手轻拍筛子边沿,细土即可均匀在盆土表面盖上薄薄的一层。播种后,盆口盖上一层玻璃,以保持水分,防止土面干燥。若发现盆土变干,不可从上面浇水或喷水,只能浸入水中,使水从盆孔渗入土中。
种子萌发后,逐步将盆上盖的玻璃去掉,并逐渐增加阳光的照晒。
较大粒的种子盆播覆土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不用覆盖玻璃片,当盆土干燥时浇水。
小粒种子出苗后,通常在两片子叶完全展开或有一片真叶时进行。分苗时先将播种盆的土用水浸透,用竹签或镊子尖将小苗连带根部的少量盆土轻轻移至预备好的盆中。并应按一定距离栽苗,间距2~3厘米。分苗早恢复快,越晚恢复越慢。分苗用的盆土应加有机肥。移苗后2~3天,小苗可恢复生长。以后每2~3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和浇水同时施用。待其新生叶片能接到一起时,改用最小的盆(牛眼盆)栽植。盆栽用土需加施基肥。以后每当叶子长至盆沿时,就应换入大一号的盆,直至定植。
㈦ 简述常规花卉播种怎样操作
此处的播种繁殖指的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常规的播种操作有以下基本步骤:
1.整地;施入基肥 、深翻、粑磨平。
2.做畦;宽110-120公分,视情况自行而定。
3. 苗床消毒:氯化苦、代森锰锌、水蒸气。注意消毒过后一定要让土壤中残留的化学药剂挥发完才可以使用,否则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会对种子的萌发以及以后的生长造成影响。
4. 浇底水:必须浇透,因为出苗前不再浇了。可分为两到三次来浇水。
5. 播种:撒播、条播、点播。看你播种的种子的大小而定,点播适合种子量少的情况下使用;条播使用品种比较多的时候采用;撒播适合种子比较小的花卉品种。
6. 覆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3——4倍。
7.覆盖地膜,不能贴地,应腾空,不可以直接盖在地面。
㈧ 花卉播种繁殖方法有哪些运用
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和室内盆栽花卉,如君子兰、文竹、仙客来等,一般采用播种繁殖。要选用优良母株上健壮新鲜的种子。有些种子由于种皮较硬,吸水困难,为了便于发芽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如美人蕉、荷花等花卉中的种子需要将种壳剥去或刻伤;仙客来、香豌豆、紫藤等种子,播种前用温水(40~60℃)或冷水将其浸泡1~2天,可促进发芽。为了防止病虫害传播,种子要用0.1%升汞、03%硫酸铜或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5分钟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一般露地春播需在晚霜过后,秋播可在9月初。家庭养花播种量少,可在室内用播种盆提前播种育苗,待花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再移栽到室外或花盆里。
播种一般选用浅盆或口径较大的泥盆,盆太小土壤易干。播种用土最好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盆底垫一些碎石、沙砾后,再放培养土,最上层用洗净的河沙铺一层作播种层,播种后覆盖细沙,沙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瓜叶菊、大岩桐、蒲包花、四季樱草和秋海棠等极细小种子可掺上河沙土撒播,播后不需覆土。播种后不可直接浇水,最好采用浸盆法浇水,以免冲走种子。土壤浸湿后,盆上盖一块玻璃,玻璃上盖些报纸遮光,以保持盆内温度和湿度,每天翻转玻璃一次,使盆内通气和除去玻璃上的水珠。播种盆应置于阳光直射处,保持15~25℃室温,以利于发芽。温度如果过低,出苗则慢,而且容易烂种子。温度过高,苗易徒长。出苗后应及时除去玻璃和报纸,并逐渐移至阳光充足处。视盆土干湿情况,及时喷水,待幼苗长出2~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以后,随着幼苗的生长再移栽露地或上盆。
㈨ 露天花卉有哪几种播种方式
花卉中的播种方式,大致有撒播、条播和点播三种。
1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撒落在土面上即为撒播。多适用于大量播种的细粒花卉种子。此法播种量大,出苗率高。缺点是:幼苗拥挤,日光照射不足,空气流通不良,易造成徒长现象,病虫害也容易发生和蔓延。
2条播:将种子成条播种的方法即为条播。此法适用于品种多数量少的情况。管理方便、日光充足、空气流通、幼苗生长健壮是条播的优点。
3点播: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开穴播种即为点播。一般每穴播2~4粒种子,发芽后只留生长强健的那一株,其余各株可移植他处或拔除。此法幼苗生长最为健壮,但出苗量最少。
然后依种子大小、土壤状况、气候条件以及播种后管理情况选择播种深度,也就是覆土厚度。就一般标准来说,覆土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大粒种子宜厚,细小种子宜薄。
在土质方面,沙质土其质地轻松而保水力弱,播种宜深;粘质土其质地紧密而保水力强,播种宜浅,如播种过深则幼苗不易出土。在干旱季节播种宜深,在湿润多雨季节播种宜浅。播种覆土后,凡上面覆盖芦帘或稻草的宜浅播,否则宜深播。
将种子播种覆土后,应用平板一类的工具对土面稍加压实,以使土壤与种子密接。压实后覆盖一层稻草,这样既可保持土壤湿润,又可防止杂草生长。最后以细孔喷壶浇水。土壤湿润时不可立即浇水,但经过浸水的种子应立即浇水。在干旱季节亦可在播种前充分浇水,待水分充分渗入土中以后,再播种覆土。这样既可延长土壤保持湿润的时间,又可避免因多次浇水导致土面板结。
㈩ 花卉种子怎么播种
花卉种子按照种子本体的大小可以大体分为大粒、中粒、小粒和微粒种子4类,大粒种子一般指可以用手指轻松拈起的,中粒多指至少大于小米粒的类型,这些一般采用穴播,即确定株行距以后开穴播种。小粒种子多采用条播或撒播,即开浅沟或翻土后大体整平播种后再以精细整地达到覆盖效果,微粒种子则采用撒播,比小粒更精细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土壤干湿度,大体土壤含水量在60%,覆土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