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榕江花卉

榕江花卉

发布时间: 2022-02-01 10:46:17

Ⅰ 侗族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 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Ⅱ 彩凤花卉出自什么省会

彩凤是在汕头发现。叶芽中透先明艺,至成苗时,叶子会渐变成绿色,有些会专带着些许属黄缟艺。
汕头属于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Ⅲ 小时候用那个磨水纹的图案能去掉吗

是那种图案,是创痛图案吗,印到什么上面了?
如果是用Photoshop的话可以用图章S工具。。但具体还是要看你的图片是怎么样的

Ⅳ 侗族的风俗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 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 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 江等县。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 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 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 业,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普 遍。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 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 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 原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 部分通用汉文。

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 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 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 极珍贵的价值。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 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侗锦、侗布、挑花、刺 绣以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 统文化特色。

侗族--民居

侗族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大半在贵州。由于住地环境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贵州侗族分为"北侗"、"南侗"两个部分。两地民居各有特色。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



南侗地区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地僻处苗岭南麓,溪流遍地,沟壑纵横,流水淙淙。当地侗胞,依山傍水,修建房屋。由于深受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几乎都建干阑式吊脚楼。楼下作猪牛圈,楼上作起居室。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积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如果有高大宽敞的楼房,房东特别贤惠,又有能歌善舞、聪明过人的"姑娘头",便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坐月”的理想场所,侗胞称其为"月堂"。夜幕降临,侗族后生手接“果吉”(一种乐器,形似牛腿,叫"牛腿琴"),来到"月堂",与在堂内纺纱、绣花的侗姑对唱情歌。姑娘边纺(绣)边唱,后生自拉自唱,气氛欢快。�

不少侗族民居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杉皮为“瓦“,尽是杉树家族,全然杉的世界,极富民族特色.有些侗族民居巧妙建在水上,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这种民居,楼上住人,楼下养鱼,人欢鱼跃,相映成趣。何时想要吃鱼,只需揭开楼板,伸手可得。�

南侗地区民居建筑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由于层层出挑,檐水抛得很远,有利保护墙脚,且可利用层层檐口,晾晒衣服和谷物。�

除利用檐下晾晒谷物外,侗族同胞还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杆搭建梯形禾晾,利用杉木修建吊脚粮仓。粮仓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于防火,防盗、防鼠、防潮。

侗寨建房有一规矩,即围绕鼓楼修建,犹如蜘蛛网,形成放射状.鼓楼是侗寨特有的一种民俗建筑物,它是团结的象征,侗寨的标志,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其附近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构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每逢大事,寨中人皆聚此商议,或是逢年过节,村民身着盛装,在此吹笙踩堂,对歌唱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许多侗寨,为适应村民拦路迎宾送客、对歌交朋结友的特殊需要,在村头寨尾修建木质寨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这种别具一格的公共建筑物,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要载体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

侗族--服饰

侗族的服饰,以居住的地域划分,可大致分南北两种类型,各具特色。北部地区由于水陆交通较为便利,生产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因此,男子服饰的演变与汉族服饰基本相似。唯妇女的服饰除县城外,仍保持着传统的特色。以锦屏县平秋侗族服饰为例:平秋地区妇女服饰的盛装,其穿着的布料从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种靛印染、缝纫织绣都是妇女一手操作,展示了她们的勤劳与智慧。外衣大多为青色,右衽圆领,钭襟开扣,托肩彩色滚边,衣长至大腿中部、衣脚有红色内套露出。衣袖平手膀,袖口镶花边。腰系彩色腰带的背后有两条带幛,随着人物走动而翩翩起舞。内衣为白色或月兰色,袖长超过外衣袖口露在手碗上。下身穿青色裤子,脚踏翘鼻绣花布鞋。

头饰和银饰是平秋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南部侗族地区的服饰则迥然不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古老的裙装。南侗善绣,服饰极为精美,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百褶裙,脚蹬翘头花鞋。髻上饰环簪、银钗、头戴盘龙舞凤的银冠,并佩戴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系腰带,银腰萎,青布包头,下着宽大长裤,穿草鞋或赤脚。盛装时穿古老的、百鸟衣、银朝衣、月亮衣等等。

侗族螺丝衣:黎平茅贡侗族螺丝衣是古老的盛装,现已不多见。因纹饰卷曲如螺丝,被称为“螺丝衣”,其刺绣精致,图案结构完美。以侗族民间信仰来看,此螺丝纹应当为龙纹。与此衣相配的是花带帘裙。

侗族银朝衣:黎平银朝侗族古老的盛装,绣饰精美华丽,婚嫁及重大活动时穿用,现今犹存其富丽堂皇的光彩。叶片式帘裙,令人追忆起原始时代人们编草叶为裙的情景。帘裙上绣饰的“滚圆形龙纹”,反映出侗族对龙蛇的崇拜。

榕江县里仁地区的服饰,挽发鬓于头顶,发鬓稍大、偏左侧,戴较大银耳环和银项圈。上衣青色,大襟无领,衣袖宽大,胸前沿开襟边有效大面积的刺绣花纹。衣袖中部有两条装饰带,上为蓝缎,下为织花带各宽寸许。着中裙、青色,百褶,长及翘下三寸处。系长方围腰,略比裙长,有绣花图案。脚裹青布绑腿,穿翘尖绣花鞋。整套服饰古色古香,刺绣花纹工艺精美,可算侗族妇女服饰中的佼佼者。刺绣纹样多取材于山区的草虫蝴蝶等,造型生动而富于变化。刺绣工艺为平绣,纹样四周镶有一根特制的白丝线,呈浮雕状。

从江洛香一带的姑娘夏天的盛装,头上挽髻于左侧,插木梳。戴银耳环。一大一小的银项圈两只,造型为对称的螺旋形。戴银手镯及银戒子。上衣开襟敞胸,阴丹蓝色布。从衣领,开襟边至前后衣摆,均滚有一条宽五分的白边。衣长及大腿中部,两侧开叉,腰两侧均缀银片,银片下各吊花带和三根丝线,长至衣摆处,三根饰线各吊三颗各色亮珠,珠下垂大红色丝束。上衣贴身,下摆宽大。衣袖紧细,袖口缀花边。衣内着菱形围兜,青色,领处有对称三角形装饰图案,把姑娘的脸型衬托得更加秀美。围兜紧身、下尖,似内衣。穿青色细褶短裙,小腿裹青布绑腿。脚穿花布鞋。

黎平县三龙地区的姑娘盛装,头挽鬓,偏左侧,额上围彩带银花,挽结于后。头上插满很多鲜花、白鹤细羽或公鸡尾羽。戴银耳环,环上镶有细圆珠,珠下垂数条细银链。颈戴银项圈两三只。上衣左衽开襟,襟边镶花边。衣袖细小,袖口饰花边,袖上臂中部有图案装饰。系方形围腰。着青色细褶短裙。小腿裹绑腿。脚穿绣花鞋。上衣、围腰、裹腿、裙子的布料均为闪光的紫色自织侗布。

黎平县龙额地区的男子服饰,头上包蓝、青、白三色的花格帕,包法呈圆环状,上大下小。上衣为大襟,无领,短小紧身,袖小。上衣的颜色,盛装为紫色闪光的侗布,便装为浅色或白侗布。系方格腰带。裤青色或与上衣用料致,裤脚宽大。脚穿胶草鞋或草鞋。

从江县大榕地区男装,分盛装和便装,盛装包较大的头帕,用料为紫色闪光侗布,并将头帕的一端高高地翘于左侧,形如锦鸡,帕端有桃花纹样。上衣对襟、有领、短小紧身,胸前有九颗蚕形布扣,袖小。里穿白内衣。着长便裤,裤脚宽大。衣裤和头帕为一种布料。脚穿草鞋。便装不包头,上衣为白色对襟衣。长裤,青色,裤脚宽大,着草鞋。

侗族文学包括侗语民歌、汉语民歌、神话、传说、故事、侗戏等民间文学以及晚清歌师文学和当代作家文学。

侗族神话内容丰富,形式古朴。广泛流传于侗族民间,在侗族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著名的神话作品有《嘎茫莽道时嘉(远祖歌)》、《洪水滔天》、《丈良丈美》、《侗族祖先落寨歌》等。这些神话形象地反映了侗族先民对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生成的认识,部分神话作品讲述了侗民族的形成和历史以及迁徙等。民间传说中,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的吴勉的传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由于流传时间的久远,这一传说已和原历史人物的原型相脱离,情节神奇化并和侗族地方风物紧紧联系起来。此类传说还有《姜映芳》、《姜梓林》、《李元华》、《陆大汉》、《抗刘官》等。民间故事题材广泛,构成侗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分。反映妇女命运的“侗家三梅”:《娘梅》、《刘梅》和《述梅》,机智人物故事《卜宽》、《陆本松》、《天神哥》等以及众多的动物故事,表现了侗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感情。

侗语民歌分“嘎”、“耶”、“款”三大类,也有人主张分“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四类。“嘎”为侗语音译,即“歌”,独唱或二人二声部合唱。“耶”为侗语音译,即“耶歌”。歌队集体合唱。“款”为侗语音译,即“款词”,只诵不歌。

“嘎”包括用乐器伴奏的琵琶歌、笛子歌、牛腿琴歌、木叶歌和无伴奏的玩山歌、河边歌、去山歌、双歌、拦路歌、酒歌、赖油歌、走寨歌、细声歌、祝福歌、儿歌等,多属抒情歌。“耶”可分“耶”和“大歌”两种。

“款”包括“法律款词”、“礼仪款词”、“神话款词”、“历史款词”、“祝祷款词”等内容,多在村寨与村寨之间集体访问作客时诵念,常用骈偶体韵文。其他不歌而诵的韵文如吉利词、叠词、白话等,也可划归“款”类。

侗族汉语民歌,侗语南部方言区多用汉歌曲调唱,北部方言区多用侗歌曲调唱。也有一些歌手能用同一侗歌曲调兼唱侗语、汉语两种歌词。

有些脍炙人口的叙事长歌和抒情长歌,属于晚清歌师文学。如贵州黎平歌师陆大用的《要什么样的头人》,广西三江歌师吴朝堂的《秀银与吉妹》,龙胜歌师知歌的《独郎茶妹》等。侗族的作家文学兴起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了迅速发展,成长起一批作家。苗延秀的长诗《大苗山交响曲》、《元宵夜曲》,短篇小说集《南下归来》在侗族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新成长起来的作家还有滕树嵩、张作为、刘荣敏、谭覃、袁仁琮、黄钟警等。

侗族--饮食

侗族是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古代文献中称“骆越”、“僚”、“侗蛮”。他们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手工业发达。出产“香禾糯”(有“糯中之王”之称)、“稻花鲤”、油茶、杉树,善于编织侗锦,“鼓楼”和“风雨桥”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筑艺术,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

Ⅳ 榕江县乔亥村菜葛农民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榕江县乔亥村菜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1-09-16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平永镇乔亥村。

榕江县乔亥村菜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5226325806900436,企业法人潘吉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榕江县乔亥村菜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葛根种植、生产、销售、技术培训;葛根加工、葛根茶、葛根片系列产品;农药、化肥、竹凳子、百货、日杂用品销售;绿化苗木、花卉苗育苗及销售;各种果蔬产品生产、销售;猕猴桃、油茶苗育苗、销售。)。

榕江县乔亥村菜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榕江县乔亥村菜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Ⅵ 榕江县春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榕江县春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0-03-25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忠诚镇大坝。

榕江县春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522632MA6EG14B6E,企业法人俞先碧,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榕江县春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蔬菜、花卉种植;家禽养殖。

榕江县春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榕江县春辉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Ⅶ 侗族的风俗习惯

黎平侗族的居住环境大多数依山傍水,村寨都建于溪河旁,田坝中或山脚下,寨中鼓楼耸峙,村边古树浓荫,花桥横跨流水,风景十分优美。酒在侗族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常用来消除疲劳,各种节日喜庆、亲友交往,总以酒为礼,以酒为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米酒。 侗族的服饰以自仿自织的青布为主,夏秋配以蓝色,节日盛装配以银饰,与其它民族服饰有很大区别。 黎平的节庆习俗及活动主要有:祭萨、抬官人、对唱大歌、斗牛、“哆吔”(踩歌堂)、芦笙赛、唱敬酒歌、演侗戏、吃长桌饭等。 黎平侗族青年恋爱方式主要是“坐月堂”,通过对唱情歌来交流情感,表达爱意。婚恋自由,情投意合即可互订终身。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为侗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主要流行于黎平县境内和从江、榕江与黎平接壤处。歌声如蝉鸣鸟叫、溪水奔流,自然和谐。其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上世纪50年代方被音乐界发现。黎平侗族大歌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活动演出,1986年在法国金秋艺术节上唱响巴黎,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黎平县人民政府现正积极将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 每两年一度的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是侗族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总展示,是侗族地区最盛大的庆典,逢双年的10月3日在侗都黎平举行。

千三欢聚节 黎平地扪村原分散到各地的1300户人家,每年正月11至15日都汇聚地扪,前来祭祀心中无所不能的女神--“萨”(始祖母),故称“千三欢聚节”、亦称“祭祖节”。节日期间安排有唱大歌、演侗戏、斗牛、踩歌堂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

长桌饭 是侗族最盛情的待客宴席。当客较多或聚餐时,为促进交流、增添气氛,便在自家的长廊里摆上长桌饭,放上侗家美食,宾主一席而餐,席间敬酒歌此起彼伏,情浓四溢,其乐融融。

婚俗 侗族婚恋自由,婚礼则因地区不同而各异,但拦亲对歌必不可少。娶亲当日,女方舅家表哥表弟在女方家门外路口拉上一条插有草标的绳子进行阻拦,与男方娶亲队对歌,不管谁胜谁负,新娘新郎均会备礼赠送。这是打破“姑表亲、心连心”旧俗后表示对新娘外嫁的一种婉惜与尊重。图为娶亲队担送礼品。

抬官人 “抬官人”意为抬着对侗乡有突出贡献的名人、官员,是在节庆活动中把活动掀到狂欢高潮的一项插曲。此项活动已有300多年历史。活动形式奇特,通过化妆表演,夸张地再现了过去的社会现象和传说,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

祭萨 侗语的“萨”即为始祖母之意,“萨”是侗族人心中无所不能的神,侗乡各村寨都设有“萨堂”(祭坛),逢年过节,侗家人都要开展各种活动来祭奠她,以保佑村寨平安。

寨老议事 侗族村寨过去为加强联防、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管理内务而结款,用“款约”来维持社会秩序。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结款现象不存,但今侗族民间事务特别是寨内公益性事务仍由寨老召集各房族族长商议而定。

拦路歌 客人在进入侗寨时,寨中女孩在寨门前将障碍物把路拦起,摆上侗家米酒,唱起拦路歌。客人若唱起“开路歌”,主人便将碍物逐一拆去,若不能对歌则需喝酒方得进寨。

踩歌堂 踩歌堂是侗族在节庆活动结束前的一种集体歌舞,宾主手牵手围成圈,伴着节奏明快的歌声旋转跳动,歌曲一人领唱众人跟,侗家人称这种歌曲为“耶”,它象征着侗家人的团结友爱,被称为“东方圆舞曲”。

Ⅷ 少数名族的传说和习俗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芦垄节 农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独龙族
卡崔哇 农历十月中下旬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俄罗斯族
复活节 公历三、四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鄂伦春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鄂温克族
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关门节 傣历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灯杆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衣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 仡佬节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尝新节 农历六、七月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库扎节 傣历三月
朝鲜族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节 农历正月初五 尝新节 傣历十二月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获节 农历九月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哈萨克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刀杆节 农历二月初八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隆德节 藏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农历正月初一 满族
颁金节 阴历十一月十三日
回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庙会 农历四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克尔克孜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基诺族
打铁节 农历一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诺劳孜 农历正月初一

热点内容
花艺情结 发布:2025-08-22 11:54:51 浏览:408
玫瑰炒如丝 发布:2025-08-22 11:48:30 浏览:221
七夕你不送礼物吗 发布:2025-08-22 11:42:37 浏览:631
七夕的南宁 发布:2025-08-22 11:42:36 浏览:487
海棠花开歌词 发布:2025-08-22 11:41:45 浏览:657
西府海棠图片和介绍 发布:2025-08-22 11:33:00 浏览:961
25种海棠树 发布:2025-08-22 11:26:36 浏览:168
绿茶花心吗 发布:2025-08-22 11:25:50 浏览:226
学会拍樱花 发布:2025-08-22 11:16:36 浏览:314
樱花折星星 发布:2025-08-22 11:08:37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