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花卉
① 这几天成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武侯祠旁有个锦里旅游点,有小吃街,有酒吧,有商业街, 还有芙蓉路的旅游商业街,都是旅游者的好去处. 都江堰一定要去看,最好听导游讲解,这个伟大的工程很值得一去. 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也不错,你可以跟国宝亲密接触(当然,这是要付出巨额的) 还有青城山也可去逛逛,有语: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成都魅力总评榜·玩在成都50家上榜单位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这50家上榜单位分别为,最具魅力的历史文化景区: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都江堰、青羊宫、文殊院;最具魅力的自然景区: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石象湖生态风景区;最具魅力的特色街:春熙路、琴台路、洛带镇老街、邛崃文君古街、双流弘民美食城、都江堰市滨河路特色街区;最具魅力的茶馆/咖啡厅:顺兴老茶馆、陕西会馆茶坊、良木缘、三艺馆;最具魅力的购物场所:成都国美、成都苏宁、成都伊藤洋华堂、成百永乐、成都太百春熙新馆;最具魅力的健身场所:四川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龙泉阳光体育城、冠军之夜、成都棋园、浩沙健与美健身俱乐部、成都市武侯区文体活动中心、金都澳瑞特、6250俱乐部;最具魅力的休闲场所:成都大卫营国际俱乐部、成都贝森休闲运动广场、海兰云天、成都闲舍浴足、成都宏桥保健、何日君温泉水疗;最具魅力的度假村/农家乐:青城山鹤翔山庄、南草坪、九峰山庄、银榕园生态休闲中心、青城山五里长寿度假村、雍雅山房;最具魅力的娱乐场所:单行道俱乐部、天籁村歌城、都江堰消夏夜啤酒节品饮区、荷塘苑;最值得信赖的旅行社: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 有个四川科技馆,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16号(原四川省展览馆) “音乐房子”酒吧位于成都市玉林南路15号玉林生活广场3楼 下面的都是在市区内的景点,可以参考着去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它位于成都市区,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宏伟。系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建筑结构布局紧凑,相互呼应,别具一格。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永陵博物馆: 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1942年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玉带、玉杯、银钵、铁猪及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这里绿树成荫、花卉飘香,环境幽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沙遗址: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陶器、象牙、龟壳和鹿角。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形态独特,举世无双。该遗址文化与近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船棺遗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发掘于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圆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青羊宫: 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宫内文物丰富,环境幽美独特,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 和花卉有关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1.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2.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3.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4.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5.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黄花》
6.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7.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8.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10.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杨万里《兰花》
11. 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
12.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15.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16.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7.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18.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19.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
20.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2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2.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湖口送友人》
23.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24. 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送陈章甫》
2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惠崇春江晚景》
26.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27.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临平道中》
28.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2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0.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31.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32. 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33.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34. 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6.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37.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38.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39.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40.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41.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陆畅《惊雪》
4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唐李煜《虞美人》
4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44.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白调》
45.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霄》
46.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早梅》
4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8.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49.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50. 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答问》
5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2.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
5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5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55.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江村即事》
56.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57.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58.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59.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60.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61.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62. 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王勉《墨梅》
6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64.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65.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8.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70.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71.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③ 兰花的意义:
兰花的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来自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诗句),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其品格风范已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征。她不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她与其神奇梦幻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并不断走进千家万户,在市场中激起千层巨浪。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屈原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鲁迅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采。朱德总司令生前酷爱兰花,即使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也忘不了兰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大力宏扬、传播兰文化教育,把多年精心培养的名兰赠给许多花公园;北京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等都有他赠送的兰花。爱国将军张学良精心养兰,他评价兰花说:“兰花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兰的境界幽远。”他寄情于兰花,为兰作诗:“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1993年北京第三届花卉节时,他把自己精心培育的线艺名兰托台湾花卉协会会长黄秀球先生赠给***总书记,以表达他满腔爱国热情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期盼之情。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赵孟坚、郑思肖、郑板桥等,他们画的兰花表现出了兰的幽雅气质、高洁的灵魂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令人赏心悦目,荡涤心胸、陶治情操,成为优秀的名作而千古流传;而更多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政治家周恩来、朱德、陈毅、张学良等,他们爱兰、植兰、咏兰之举,使兰文化成为一种独悠久的传统文化、优秀文化,成为高洁、独秀的人格象征。所有赏兰、植兰、爱兰、咏兰的人都从兰花身上汲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提升自身的人格与胸怀,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兰文化蕴育、支撑、推动着一代代的人们爱兰、养兰。而且在植兰、艺兰、品兰、写兰、画兰、开发选取育兰花新品、精品的过程中,继承、拓宽、发展着兰文化。每年频繁举办的各种兰事活动、大量兰花书籍的出版等,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兰花事业和兰文化的发达。而全国各地评选兰花为市花、建盖兰花村、兰花专业市场、兰花主题公园、博物馆等,更加深了兰文化的氛围,使兰花和兰文化更好地推广普及,走进千家万户,谱写着兰文化的新篇章。 来
可以说,没有兰文化,就没有兰花的今天,更没有兰花的市场。是兰文化使兰花成了中华民族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的重要精神寄托和人格、情操、信念、道德风尚的象征;从而也使兰花具有了价值,让人们为之如痴似醉、犹罢不能、一心一意的追求、寻觅、四处搜罗、精心栽培选育、重金购买……兰花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种兰花是一种精神享受;交流交换、买卖兰花又是一种市场行为、投资行为……只要你真心爱兰、精心植兰,相信她在带给你无穷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能给你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
④ 有关鲜花的诗句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这写的就是鲜花,写得非常动人,让人感觉摇曳生姿又非常美丽。
⑤ 关于花草的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唐李煜《虞美人》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陆畅《惊雪》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8、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白调》
10、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11、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12、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答问》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霄》
15、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1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7、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
18、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9、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20、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杨万里《兰花》
2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2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早梅》
2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24、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
2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草的诗句:
1、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6、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7、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⑥ 国花是什么花
中国是法制国家,为维护国花的尊严,应写入宪法为了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的确定 像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经全国人大审义才可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悠久、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花。 国家发布例如:国鸟、国树、指动物和植物都写入宪法,1990年6月1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保护法,1988年11月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国花空缺
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中国是惟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 由于没有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1994年,农业部首次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由于种种原因,在1995年的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评选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梅花象征着坚韧内敛不符合中国政策,牡丹和梅花将禁止评选资格。
中华文化尧、舜、禹三代的国花
尧、舜、禹三代以蕙芷为国花,象征着炎黄子孙,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团结的精神。来源:爱国主义屈原的《楚辞离骚》
原文选段:中华民族大血脉中国国花蕙芷 井冈山上兰花的中心中华蕙兰
一、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昔:昔日,从前。后:上古称君王。后面的,后代子孙。纯:专一不杂乱,纯粹,纯洁。
粹:精华,国粹,我国文华的精华。 固:坚定,稳固,结实。众:需多众人,众志成城,团结力量。芳:芳香,花草的香味;美好的德行或声名流芳百世。所:处所。
译文:从前三代君王总结出我国文化的精华,稳固众人[众志成城,团结力量]美好的德行或声名芳香的花草所以存在;
二、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惟纫夫蕙芷;
杂: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搀杂,混合。申:申明理由,申辩。椒:科类植物。菌:菌类。桂:常绿乔木。
岂:难到,却。惟:惟有。纫:引线穿针。夫:一对,相对。蕙芷:蕙兰和白芷。
译文:搀杂多种植物集合在一起申辩理由椒科类与菌类乔木桂类植物,却惟有纫一对蕙兰和白芷;
三、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彼:知己,彼此。之:是省略的意识,是指禹帝。耿介:光明正直,耿直。
既:既能,既然。遵:依照,按照,遵循。道:道理,正当的事理。得:得到,获得。 路:路途,途径。
译文: 彼此尧帝舜帝和禹帝却光明正直,既能遵循正当的道理而获得可行途径;
四、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捷惟径以窘步;
何:表示疑问。猖:凶猛,狂弃,独弃。披:裂开,披开。夫:一对蕙芷。惟:惟有。径:实径,捷径。
窘:为难,难住。步:脚步。
译文: 何必如此夏桀商纣王独弃 放肆披开了,一对蕙芷惟有的捷径以困住停止了脚步;
五、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惟:惟有。 夫党人:旧时称为服劳役的人,夫役,私党。路:路途,途径。
幽:光线暗,幽禁。 昧:昏,糊涂,愚昧。险:可能遭受的灾难。隘:险要的地方狭小。
译文: 惟有夫役私党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难以取胜;
总述:发扬中华先进文化,传承历史文明。历史记载的美丽雅典中国国花蕙芷。以史为鉴,不忘国耻。爱国主义屈原满腔热血,写出中华民族一家人遭难,中华大地血脉相亲,当时昏暗时代,亲族互相惨杀。爱国热情屈原的心情却是:“怀忧若若,愁思沸郁”。
屈原《楚辞七谏沉江》写道:“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这句话是祖先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美德的根蕙芷。 北京图书馆藏拓北巍十二:“塼堂已构,蕙芷长埋,铭;兹懿德,寄之不朽。”中华民族永垂不朽。
蕙芷代表国家的精神和形象
爱国爱民,玉树(芝通芷)芷兰佳子弟; 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 ——1918年5月孙中山再题广东省梅县松口铜琶乡谢逸桥宅爱春楼 “玉树芷兰”,语出《晋书·谢安传》,喻有志可成才之子女。玉树:用玉做的树;芷兰:指蕙兰和白芷,众领群芳的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将来可报效国家和人民。
中国人民的气息蕙兰花
中之人赏兰之色喜欢其恬淡素雅,西之人赏兰之色喜欢其浓艳妖冶。中国自古以十由于受到德、道、佛的思想的影响,由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影响,他喜欢“顺天意”,“行折中”,喜欢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喜欢谦和素淡。-------李大钊
鲁迅将蕙兰写进辛亥革命
一九一一年三月十八日,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 要大家带上。到以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上山的经历,写成《辛亥游录》,刊在一九一二年二月出版的《越社丛刊》第一辑上,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
新中国新时代蕙芷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兰芷溢香正是丰富新时代、新中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 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倡 和谐文明蕙兰象征清廉坚贞的党中央,白芷象征无私贡献的人民大众。
少帅张学良将军咏芷兰诗:“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蕙兰
朱德委员长游广州兰圃时,留下诗一首: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蕙芷花芳香味,而是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象征。 文学巨匠沈从文在名著《桃源与沅州》中欣然撰写:“小溪谷里生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芷草,芷:白芷,草:蕙兰。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绵绵之情。芷兰的清美芬芳美德,大美不言的韵致,自然会赢得人们各种赞誉和喜爱, 正如洞庭第一长联中所云:“沅芷南芬,澧兰北秀”。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颜师古《幽兰赋》:"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一个"秀"字将蕙芷品性概括无遗。梁宣帝《兰诗》:"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蕙芷宋代向子湮《浣溪纱》词上阙:"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淡更香饶,不将红粉污高标。"当然这里的"高标"似指高出于幽花的绿叶,但其含义却在赞美蕙芷风标灵风范,秀丽风范,千古传诵品质。正如我们伟大的祖国郁郁青青繁荣昌盛!秀丽河山!爱我中华!蕙芷!
缅怀毛主席1961年秋,看到我国古典屈原《离骚》原文"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捷惟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译文: 何必如此夏桀商纣王独弃 放肆披开了,一对蕙芷惟有的捷径以困住停止了脚步;惟有夫役私党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难以取胜;”古今祖先对夫役私党派痛恨之入骨,维护正义宁磕死而不移的精神。
毛主席沉思片刻,挥毫慎笔写下《七绝、屈原》光辉诗篇。“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路冲向万里涛。” 椒兰:申椒, 蕙芷 。屈原《离骚》 蕙芷,兰:蕙兰 。 芷:白芷。 用蕙兰和白芷象征革命时代,党和人民大众紧密团结 赋予蕙芷来维护正义的革命精神和风范。
芷兰生于深林时仍然芳香
《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译文:芷兰生长在深林,不会因为没人欣赏就不美丽了。意思就是,一个品行好的 人,不论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美德教育亦成为先秦时期儒家的共识。
这是孔子答子路的话。当时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应聘而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候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早派兵包围了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弦歌不衰”。这时子路说:“我听说,做好事的老天报之以福,作恶的老天报之以祸。现在你老师积德怀义,而且身体力行很长时间,为什么要困穷轾这样啊?”于是孔子就列举了历史上伯夷叔齐、王子比干、伍子胥等贤德之人最后遭到不幸的事,说明夫遇与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又举了芷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作为生动的比喻来论证:“君子不为困穷而改节这一观点。”
《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后来朱熹永蕙芷诗为《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康熙《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斌欣赏《幽兰赋》颜师古 ]
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俪嘉言而擅美,拟贞操以称贤。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冠庶卉而超绝,历终古而弥传。若乃浮云卷岫,明月澄天,光风细转,清露微悬,紫茎膏润,绿叶木鲜,若翠羽之群集,譬彤霞之竞然。感羁旅之招恨,狎寓客之流连。既不遇于揽采,信无忧乎翦伐。鱼如陟以先萌,鹈虽鸣而未歇。愿擢颖于金阶,思结荫乎玉池。泛旨酒之十酝,耀华灯于百枝。 《周易》中“同心之言,其嗅加兰”。译文: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气味象兰花一样芳香。
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兰当为王者香”、“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枯萎了。陈之藩说:“是多少多少年的历史,才产生一点传统;是多少多少年的传统,才产生一点风格。”《世外桃源》中也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草是指蕙芷。
潘天寿《题兰石图》诗:“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蕙芷已成为历代赞美中华民族人格美德境界。
国花评选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抑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为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俭”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忍内敛,与开放性的国家政策稍有出入。国花无法确定的背后似乎是上述理念冲突在起作用。
晚清政府曾确定牡丹为国花,1929年南京民国政府曾创议梅花为国花,未付表决,但此后民国政府习惯上把梅花视作国花,如国军将领的肩章、帽徽上都饰有梅花,南京民国阵亡将士纪念碑建筑上多饰有梅花图案。蒋政权迁至台湾后,大约在1962年,才由“行政院”正式发文明确梅花为“国花”。新中国以蕙兰为建国国花,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有设立国花的倡议和讨论,如全国政协经常见到有关议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全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国花评选,结论是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花作为辅助。但这一结论只止于协会的公告,并未进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仍没有法定的国花。但民间清议颇多,也有一定共识。一般认为牡丹、梅花同是国花。在下认为,国花是一种民俗资源,与国旗、国徽不同,是民间的约定俗成,因而不必刻板。在下曾著文发表过意见,认为还是牡丹与梅花两花并仪为妥。南方人偏爱梅花,北方人偏爱牡丹。牡丹是草本植物,梅花是木本植物。牡丹偏于象征物质文明,梅花偏于象征精神文明。牡丹象征国家气象,梅花象征国民精神。两者一阳一阴,一秾一淡,相辅并用,可以涵盖多元(至少南北不同的)文化诉求。现今蕙芷是国花候选不是国花,但是现在全国对蕙芷宣传支持活动就已经展开。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由于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组成了以陈俊愉教授为首的114位专家的评委会,是全国性的评选,又由于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称为“1987年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但是也有人质疑称:评选国花问题上,最要紧的是要有一套公开、公正的程序和标准,同时,必须要有全国公众的广泛参与。试想,如果还像1986年那样,根本没有引起公众的参与热情,十多亿公民只投来可怜的15万选票,却要将这样缺乏广泛参与性的评选结果作为全国公认的“国×”介绍给全世界,这样的评选活动到底是在凝聚还是在瓦解公众的爱国热情?
还有报道称: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同年3月,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任名誉组长、何康任组长的国花评选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花评选活动,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
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中国兰是蕙兰、白芷、月季、菊花、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迎春、桃花、映山红、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中国国花倡导者介绍
院士陈俊愉:1917年生,安徽安庆人。著名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国际园艺学会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两院院士中惟一一位园林花卉界人选,人称“梅花院士”。首次评选梅花、牡丹花为中国“国花”推荐者。2005年全国人大评选后却不符合中国政策,梅花、牡丹禁止评选后,为了中国国花早日评选,支持国内主张采取“一国两花”并符合中国和民众。
中国新闻发布会坚决反对雍容华贵的牡丹为国花,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禁止牡丹为国花的决定。至此,群众性的国花评选活动暂告一段落。
在1994年的这次评选中,中国牡丹两大基地——河南洛阳市、山东菏泽市及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联合了全国以牡丹为市花或生产、研究牡丹的十多个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洛阳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再加上北京、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菏泽地区等的加盟,联合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四方“游说”,力捧牡丹为国花竟选2005年人大评选国花,由于牡丹雍容华贵,却不符合中国政策。
世界部分国家(地区)国花
亚洲
中国国花--蕙芷(未定)
中国台湾--区花梅花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紫荆花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莲花
朝鲜--国花朝鲜杜鹃(金达莱)
韩国--国花木槿
日本--国花樱花、菊花
老挝--国花鸡蛋花
缅甸--国花龙船花
泰国--国花素馨、睡莲
马来西亚--国花扶桑
印度尼西亚--国花毛茉莉
新加坡--国花万带兰
菲律宾--国花毛茉莉
印度--国花荷花、菩提树
尼泊尔--国花杜鹃花
不丹--国花蓝花绿绒蒿
孟加拉--国花睡莲
斯里兰卡--国花睡莲
阿富汗--国花郁金香
巴基斯坦--国花素馨
伊朗--国花大马士革月季
伊拉克--国花月季(红)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花孔雀、百日草
也门--国花咖啡
叙利亚--国花月季
黎巴嫩--国花雪松
以色列国--国花银莲花、油橄榄
土耳其--国花郁金香
欧洲
挪威--国花欧石楠
瑞典--国花欧洲白蜡
芬兰--国花铃兰
丹麦--国花冬青
冰岛--国花三色堇
俄罗斯--国花向日葵
波兰--国花三色堇
捷克--椴树
斯洛伐克--国花石竹、玫瑰
德国--国花矢车菊
塞尔维亚--国花桃花
克罗地亚--国花天竺葵
马其顿--国花矢车菊
匈牙利--国花郁金香
罗马尼亚--国花狗蔷薇
保加利亚--国花玫瑰、突厥蔷薇
英国--国花玫瑰
爱尔兰--国花白车轴草
法国--国花鸢尾
荷兰--国花郁金香
比利时--国花虞美人、杜鹃花
卢森堡--国花月季
摩纳哥--国花石竹
西班牙--国花香石竹
葡萄牙--国花雁来红、薰衣草
瑞士--国花火绒草
奥地利--国花火绒草
意大利--国花雏菊、月季
圣马利诺--国花仙客来
马耳他--国花矢车菊
希腊--国花油橄榄、老鼠
⑦ 莲文化!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原文据清仪封张伯行正谊堂木刻《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之八)
⑧ 荷花的种类
荷花(详情介绍)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也是非常有名的多年生水生回草本花卉答。由于荷花是水生花卉,所以很多喜欢荷花的朋友们往往不能自己在家中进行栽种,不过公园、池塘等处一般都能够见到荷花的身影。
荷花(详情介绍)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荷花的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中文学名:荷花
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Nelumbo lutea
别称:莲花、水芙蓉、藕花、芙蕖、水芝、水华、泽芝、中国莲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睡莲(详情介绍)科
亚科:莲亚科
属:莲属
种:荷花与美国莲
命名者及年代:Gaertn。 Fruct. et Semin. 1788
英文名称:Lotus flower
⑨ 秦文君的个人简介
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繁体字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作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秦文君简历
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1982年起开始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作品四百万字左右。
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等。
《男生贾里》、《开心女孩》等近十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译成英、德、日等国文字。
《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等十余部小说被改拍为影视作品。
秦文君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开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
为所有孩子而幸福的儿童作家
喜欢看书的孩子,一定都看过《男生贾里新传》和《女生贾梅新传》,也知道它们的作者是秦文君。有人说,目前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中人气最旺的是她。到现在为止,她一共为孩子们写过三十多本有趣的书,还打算继续写下去,因为她把给孩子写书当成一生最美丽的事业。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秦文君,了解一下她的成长经历吧!
A、比玩耍更有趣的是读书
1954年,秦文君出生在上海市内的一条小巷里。
小时候,秦文君是个爱玩的女孩子。那时,她家住的地方有个大园子,园里草木葱茏,花卉芬芳,她常去那里玩。因为实在太喜欢那里了,所以,上了小学后,她常常逃学,一个人跑到那个花草繁盛的园子里玩。老师知道了,就去找秦文君的爸爸。爸爸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大声斥责,更没有动手打她,只是平静地对小文君说:“文君啊,你要是实在不愿意上学,那就别去了。但要是你真的想上学,就不能随便逃课。这一点,你要自己想清楚才行,爸爸绝不强迫你。”
听了爸爸的话,秦文君更得意了。往后,她开始天天逃学,去那个园子里玩。转眼间,三五天过去了,小文君发现伙伴们天天都去上学,园子里总是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实在不好玩。于是,她又回到了学校。
如果只知道玩,秦文君日后是不会成才的。渐渐地,秦文君发现,还有比玩更有趣的东西,那就是看书。不久,她变成了一名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有空就去上海少儿图书馆里借书看。图书馆里各种各样的图书,让秦文君眼花了乱,看完这本,还想看那本;无论文学作品还是科普读物,她统统都喜欢。
⑩ 荷花的别名有哪些
荷花的别称:莲花、水芙蓉、藕花、芙蕖、泽芝、中国莲;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中空,外面散生小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荷叶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
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
(10)文君花卉扩展阅读: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
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
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