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插花借鉴

插花借鉴

发布时间: 2022-01-27 13:51:17

① 日式插花与中式传统插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日式插花的总体构造之后,其实会发现尽管在细分到各类花型的骨架布局会有不同,但事实上二者均源于最早的中国山水审美意识,其立意布局等大都借鉴于中国山水画、书法的构造布局技法及传统的儒家哲理,重视插花花枝的姿态及神韵,造型注重线条、潇洒自然,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清闲淡雅,超凡脱俗。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许多特点基本是重合的。所以说区别的话,个人认为其是在本质上并与特别明显的区别的,但要说的话日本花道到今天是远比中国的系统,如今的3000多流派,虽源于池坊,却各有特点,在最早的花道形式上有传承又不断在创新,并且融入了日本精致、凝练、简洁干净的气质。另外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将流派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下来。而中国插花艺术,重新发展的历史不长,且如今依旧派系不明,分类混杂。并且在传统的插花方面,关于最早期的中式插花的许多重要部分其实是已经遗失或处于碎片化的状态,还处考古文物及现存史籍的整理归类,整理历代插花资料与图片、系统梳理的过程中。

② 传统东方式插花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创作理念与法则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

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如“画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力求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据环境与创作的需要,色彩或绚丽、或素雅,使人的视觉感受明快而亮丽,清新而自然。

传统的艺术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是造型创作的源泉。

对花明志、借花舒怀,创作具有诗情画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艺术插花创作的宗旨。将花的形体美与人的构思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神形兼备,具有内涵美、神韵美,这是东方插花艺术所独具的艺术美。

整体艺术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创作环节之间、各创作要素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综合艺术效果。即通过插花创作,同时创作一个高雅、浪漫、和谐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环境艺术美。这是艺术插花的最终目的。

四、“圣”洁之尊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东方人采用写实、写意或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花卉的姿态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艺术美。她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

③ 插花是怎么兴起的起源于何时何地

插花艺术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已学会用兽骨来装饰自身,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后,人们将好看的花朵折下来,插于发际或戴在身上,还将各种花朵的纹样绘制在陶器、织锦上,进而将花枝插入容器中,来美化环境,用花枝花环馈赠亲友或敬献神灵。这些原始的花卉应用形式伴随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插花艺术。

关于插花艺术起源地,目前一致公认的是东西方二元说,即东方插花源于印度或中国;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

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法老贝尼哈桑的墓壁上绘有睡莲瓶花的图案,以及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间的五口插花容器。这些最早发现的人类插花作品与容器说明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

关于东方插花艺术发源地,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起源于印度。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佛前供花是佛教的主要供奉法式之一。

其二是起源于中国。据《诗经》、《楚辞》记载,在周初至春秋战国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折枝花(切花)已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礼宾或祭祀用的花束,装饰仪容佩戴的头花、襟花以及将花朵用于花屋、花船、花车、花旗等等。这些都出现在3000年前原始插花的记述中,远远早于东方各国,且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所以说中国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

(3)插花借鉴扩展阅读

插花的类型

1、根据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

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2、根据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中国式插花。

(1)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国花艺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当代。特质:依花草树木之自然生态,掌握季节之变化。日本式插花要旨: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

(2)西洋式插花,形式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插花即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3、根据所用花材的不同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鲜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鲜花进行插制。它的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饱含真实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应用范围广泛。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干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干花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进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插制后可长久摆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尤其适合暗光摆放。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十分盛行干花作品。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包括绢花、涤纶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艳丽,变化丰富,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其缺点是缺乏自然美,整体效果显得过于生硬。

④ 日本插花的发展历史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贯来往密切,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人佛前供花后,插花即在,在日本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但自隋唐时代,吸收了随佛教一起传人佛前供花,则继续逐渐发展。直到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西方,风靡世界。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佛教插花艺术的影迹。这除了由于地理和民族血统相近的自然因素外,还与其国策有关。日本曾于17世纪(163年)颁布一项“锁国令”,既禁止本国人出海,也禁止西方人到日本贸易、传教。为防止西欧殖民主义的渗透,一直锁国200多年。这就造成日本长期的封闭状态,使其文化意识中具有浓重的中国色调。插花也不例外,以至许多插花的概念和术语都与此有关。日本的插花也曾经历大起大落,低潮时也濒临绝境,但却仍能较快地起死回生,不断走向高峰,这确实值得我国插花界借鉴,为便于了解日本的插花艺术,现把日本插花的兴衰分为几个阶段,并把左右其发展方向的主要流派做一简述。 战后日本沦为战败国,插花更无人问津。但是,美国驻军开进日本,却奇迹地给了日本插花起死回生的转机,并从此走向世界。也使“草月流”从此兴旺发展起来。1945年,麦克阿瑟的太太和驻军的夫人小姐们想学习插花,草月流的勒使河原氏被选作讲师,这就给了草月流发展的时机。1946年,草月流和小原流合作,在东京的废墟上开办了战后第一次展览会,恰好给当时精神处于极度虚脱的日本人带来精神食粮,有如打了一剂强心剂。展览会盛况空前,从此,插花开始了新的转折。1952-1953年各流派都掀起了大改革风潮,失散的又重新组合,插花又活跃起来。这时,人民生活也开始稳定,插花教室的招牌四处林立,插花成了生活艺术,更是女子必修的科目。乍时欣欣向荣。
在日本花道走出国门的同时,自称为鲜花王国的日本对欧式的桌上花都相当陌生,封闭在祖传绝学的花卉世界中,部分日本花商对欧式的花束、头饰、胸花、桌面花等大开眼界,原来传统的花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从而拼命地吸取西洋花的设计技法并加强花材的引进。从1950年开始,日本开始和外国进行花艺设计上的交流,将世界各地的技术、资料公开,吸引了部分喜新的日本人,至1965-1970间,花艺设计在日本盛行起来。

⑤ 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有何异同

以下综合了相关的资料分别由4个方面阐述:
1. 西方风格插花特点,
2. 东方风格插花特点,
3. 风格差异评析,
4. 风格的相互借鉴、融合

以下是正文,请参见,谢谢!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这两种插花风格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一. 西方风格插花特点:
西方风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强调装饰得丰茂,布置形式多为各种几何形体,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它的特点有:
1.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木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兰、菊花、马蹄莲和月季等。
2.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讲究对称型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
3.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花色相配,较多采用一件作品几个颜色,每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

二. 东方风格插花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其特点为:
1.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2.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达到虽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或似幽静绝妙的风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图。排列处置就像绘竹那样:“只需三两杆,清风自然足”,要求删繁就简,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花朴素大方,清雅绝俗,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简洁明。对色彩的处理,较多运用对比色,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同时也采用协调色。这两种处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

三. 东、西方插花风格评析
东方和西方插花的形式,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特色.这是各民族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欧美人性情奔放热烈,喜欢一些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而东方人的性格与其相反,比较内向稳重,喜欢较含蓄的东西。如菲律宾报纸对此曾评述道:“英、美两国以插成大堆头为尚,亦以豪华色泽为主.万紫千红的花朵,争研斗丽地映入人们的眼帘,表现出那种豪华富贵的气氛.尤其适合用于圣诞、新年、生日、结婚、感恩节日。法国人素来是罗曼蒂克的,所以他们的插花是抽象的,以印象派来表现他们的民族性。中国人以风雅见称.有人用‘一枝独秀’来比喻花的美;又说‘莲之出于污泥而不染’,‘桃李争春’;又用松竹梅来代表寒冬三友;中国人用诗情画意来插的,这也是代表中国人的民族性。”
由此可见.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的程度上受到民族习惯的影响.自然也使东、西方的插花各具特色。人们把西方大堆头的插花称为块面式插法.又把东方以勾线来表现插花的形式叫作线条式插花。

四.风格的相互借鉴、融合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往,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取.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参考资料:
From coffycat's LOGO

另外的相关资料:

中西方插花简史---
http://www.hnhr.net.cn/2006-5/2006-12/20061226151811.htm

谢谢

⑥ 东方式插花作品经常采用的手法有哪些

东方式插花作品经常采用的手法有:
1、直立插花
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过30度。花型平和、稳重,正式隆重的场合多用直立型。
2、倾斜插花
使枝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花型悠闲、秀美,随意而插的作品适用日常生活。
3、平出插花
使枝由花器口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花型洒脱、有强烈动感,有个性,在特别场合插做。
4、平铺插花
使枝不同与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后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适有满足感。
5、倒挂插花
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弯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强烈的征讨、冒险意味,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感。
东方式插花的要点:
一、自然之“真”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最佳的艺术追求和表现。
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袁宏道:使观者疑花丛生于碗底方妙
二、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为宗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对花卉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 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
三、艺术之“美”
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
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
布局讲求画理书法,如“画苑布置为妙” 。
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艳而不俗、雅而不淡
造型上不求规则化,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
追求整体艺术美四、“圣”洁之尊
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 。 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二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1.起把紧: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如一株生长着的植物,以显示其自然生机。
2.表现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态。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
1:重视线条的应用
常用木本枝条作为主要花材,运用枝条的不同线条形态表现不同的外延美与内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2: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有所变化 。
3:虚实结合,刚柔相济
A.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间不可密不透风,也不要平均间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浓淡适宜
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和。
C.留空白
盆景式插花,一侧布置插花,另一侧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观赏和想像的余地 。空白出余韵 。
4:呼应关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浑然融为一体,从而生机勃勃,开合自如。
5:对比关系
通过对比,可以使素材之间互相比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华部分得以强调。有对比才能使构图显得生动活泼,不致平铺直叙。对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虚实、色彩的对比等等。
6宾主关系
插花时要确立宾主关系,可使主题更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内容。而宾则处于衬托的地位,无论从色彩、趋向,都是把主摆在显要的地位为目的。
三、讲求意境,寓意于花,更赋命题
1:意境
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思,表现诗情画意,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见长,这是西方插花乃至于其他插花中所没有的。
2:寓意于花
人们赋予花木象征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寓教于花。故有所谓花意与花语。花木象征含义的由来有 :
1.以花名的谐音定意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3.以花木的生长习性定意
4.按传说、时令定意

⑦ 插花是从日本发展来的吗

东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在中国,但也有人认为是印度,究竟属谁目前尚无最后定论。从现有史料以及前述的许多佐证来看,中国为发源地是可信的,理由是充分的。

⑧ 什么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国艺术插花的意境 

插花艺术从其特点和艺术形式上通常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种。西方插花侧重于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装饰效果好的图案式,突出人为的理性的整齐的造型。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国诗、画的文化内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意境的诠释 

中国艺术插花的重点就是意境的创作,按照现代《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因此,可以将艺术插花中的意境理解为: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为,而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不能给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实,简单、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五彩缤纷,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

一件优秀的插花作品,必须有创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

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正如《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对艺术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诠释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爱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国艺术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须了解其诞生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插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六朝时的史书已有关于佛前供花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插花记录,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插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间插花,之后的宫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义,结合清雅优美的线条造型,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单把花材看成是表现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让花成为表达情感意趣的传递者。插花作品也不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触时突然的领悟。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诗人、画家都涉猎过插花领域,如南齐的画家谢赫、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杨万里、陆游,明代造园家计成等都留下有关的诗句、绘画及理论著作。

对东方插花形成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名的插花专著《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则分别由明代的戏曲家高濂、画家张谦德和文学家袁宏道完成,书中对花的含义、花的养护、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详细的说明,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插花早期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介入,中国插花一开始即按诗、书、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三、意境的创作 

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创作被称之为艺术创作,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邃。

中国的艺术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不仅重视花材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耐人寻味和遐想。 

中国文学中直接与花有关的内容很丰富,古人常赋予花一定的精神含义。如用菊花临秋独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征着毫无畏惧的品格;兰花高洁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名士的高风亮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松柏挺拔坚强,代表一种坚贞不屈、顽强向上的精神;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等等。

如将梅、竹、菊、兰组合用到插花中借以表达内心不畏严寒、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现代人赋予花的一定的语言,通过合理组合或谐音表达意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中国民俗常喜欢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洁;桃花预示好运将至,有大展宏图之意;大丽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义;万寿菊象征健康长寿;常春藤寓意白头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种;万年青比拟青春常驻;富贵竹为大富大、贵好运不断等等。 

艺术的境界在于美,所以中国艺术插花创作时,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插出美的造型才能体现出美,表达出完美的意境。

创作者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基本上应对将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雏形在头脑中有个初步的形象,此时可再经过细致的形象思维,运用绘画原理在大脑中构图,调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后定形整个作品的细部,然后可将具体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画到纸上,也可直接插做。 

艺术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艺术修养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创作的内容方向,不需要过多考虑环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能够表现什么,能够表现得多深,从而决定所能创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浅。

所以对于有一定插花技艺的创作者而言,创作方向的准确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终决定作者是否能创作出意境奇、高、远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据中国艺术插花意境的内涵,创作方向的确定可以主要从文学所包含的内容里、现实中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里及构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它们的运用或从中得到的启发激发创作的灵感。

(8)插花借鉴扩展阅读

艺术造诣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插花

⑨ 中国插花崇尚什么

1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2 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专
3 线条造型,注属重个体线条美。
4 采用不对称自然构图。
5 花材人格化。在插花创造中,根据主题选用,会引起欣赏着的共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热点内容
小区内买盆栽 发布:2025-08-20 23:33:54 浏览:88
采百合漫画 发布:2025-08-20 23:20:58 浏览:947
茶花纸巾盒 发布:2025-08-20 23:19:39 浏览:776
花卉谈判 发布:2025-08-20 23:14:19 浏览:461
介于情人节 发布:2025-08-20 23:04:36 浏览:492
学花艺美学 发布:2025-08-20 22:55:02 浏览:320
荷花红一点 发布:2025-08-20 22:55:01 浏览:219
紫丁香词语 发布:2025-08-20 22:49:51 浏览:457
陕西油牡丹 发布:2025-08-20 22:41:29 浏览:838
女生节盆栽 发布:2025-08-20 22:39:40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