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花卉纹壶
① 顾景舟珐琅彩紫砂壶求鉴定
假的,一是底款印章,二是壶盖特征
② 清乾隆掐丝珐琅奔巴壶的介绍
奔巴壶或称贲巴壶、甘露瓶,俗称藏草壶,为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仪式中灌顶器皿,形制似宋代的净瓶。铜胎,器分四层,上层呈塔式,水自此处顶端倒出,次层呈扁盒状,第三层为球形,侧连扁盒状附盖之漏斗,水由该处装入;最下层为高而外撇的三层式圈足,圈足内自第二层封实。器表浅蓝地,饰转枝番莲、花草及如意云头、莲瓣等纹饰。底镀金阴刻“乾隆年制”双方框楷书款。
③ 明代珐琅彩瓷器拍卖价格一般是多少钱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所以明代珐琅彩世间应该没有的,王掌柜总结了最近清代珐琅彩瓷器部分的拍卖记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 拍卖成交价格:1.5132亿元
底书:双方框《乾隆年制》蓝料款
2、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 拍卖成交价格:1.4006亿元
3、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拍卖成交价格:1.1548亿元
4、清康熙 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 拍卖成交价格:7404万
5、清乾隆 珐琅彩人物纹胆瓶-----9,800.00-9,800.00万----13,800.00万
6、清雍正 珐琅彩三阳开泰笔-----8,600.00-8,600.00万-----9,890.00万
7、清乾隆 珐琅彩西洋人物纹---11,000.00-11,000.00万-----9,775.00万
8、青花珐琅彩墨彩粉彩缠枝花----9,800.00-9,800.00万-----9,200.00万
9、清乾隆 珐琅彩荣华富贵灯------------------咨询价-----8,400.00万
10、珐琅彩花卉纹玉壶春瓶--------5,000.00-5,000.00万-----6,440.00万
望采纳,谢谢
④ 请问有哪位高人知道乾隆珐琅彩
珐琅彩四季花卉纹壶:
珐琅彩四季花卉纹壶高9厘米宽13.8厘米清康熙
宜兴紫砂壶以它日渐精巧的工艺和品茗留香的功能,使文人墨客赋予它深邃的文化内涵,被地方上作为贡品进贡皇室,并亲自下样定制御用珍玩。康熙皇帝是位博纳多学的帝王,对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有独到见解,将国外铜胎上的珐琅彩工艺移植于瓷器上,使之更加富丽豪华。清宫旧藏宜兴紫砂珐琅彩四季花卉壶有菱花式,壶身绘有牡丹、锦葵、萱草、野菊等,壶底用黄釉书“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该壶用大红泥制作,形体饱满,壶身四瓣柿形筋纹,三弯嘴细巧,圈把,菱花边平压盖、圆钮,简洁丰满,制作精雅,它摒弃传统的文人墨客在壶上吟诗作画的旧俗,而将当时最先进的珐琅彩绘画工艺施于紫砂茗壶的表面。最新、最美的图案和最精美的工艺技术,边品茗边欣赏精美绝伦的紫砂工艺品,表现出康熙皇帝敢于创新、敢于鉴借的伟大气魄,也表现出他对紫砂茗壶的独有钟情。
此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www.mycollect.net/trade/show-500815-2.html珐琅彩寿桃花卉壶
⑤ 我有一个大明成化年制掐丝珐琅花卉纹小碗,卵白釉胎透光,口径9.4厘米请问现在能值多少钱
我看也是真品,私下交易500元左右,上国内拍卖估价10万,但很难拍得出去。
⑥ 乾隆顶级官窑:大清乾隆年制缠枝花卉纹花觚珐琅彩,烦请帮确认真假和价格,非常感谢!
大清乾隆年制缠枝花卉纹珐琅彩花觚一对,属于乾隆年间顶级官窑。花觚口沿描金,口沿内侧和底足内施松石绿釉,器身自上而下有十层纹饰,分别为:如意云头纹、缠枝花卉纹、蕉叶纹、回形纹、忍冬纹、缠枝花卉纹、忍冬纹、回形纹、倒莲瓣纹、缠枝花卉纹,通体纹饰极为高贵华丽,尽显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底款大清乾隆年制使用蓝料书写,字体工整大气,类似写法有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http://www.dpm.org.cn/shtml/117/@/7122.html,“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http://www.dpm.org.cn/shtml/117/@/4713.html。这样的陶瓷收藏价值极高,真品行情要超过1000000000元,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⑦ 珐琅是什么呀
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
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7)珐琅花卉纹壶扩展阅读:
景泰蓝艺术起源于欧洲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现知最早的标准珐琅器是出土于公元前13世纪墓葬的六枚迈锡尼金戒指。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到了清代景泰蓝工艺获得长足发展,清廷“造办处”专设“珐琅作”,专门制造宫廷景泰蓝器皿,品类丰富,突破早期的瓶壶碗盘,扩大至家具层面,以其工艺的繁复,造型的精美,色彩的艳丽,成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燕京八绝之一。
⑧ 康熙后期的珐琅有哪些特点
至康熙后期,掐丝珐琅作品胎壁较早期变得轻薄,但器型规整,种类有了一定的增加,出现了一些如花篮、鼻烟壶、暖砚盒等新的品种,但仍以小件器物为主。
如铜胎掐丝珐琅鼻烟壶,壶身扁平,垂腹,通体施黑色珐琅彩,中有掐丝回纹。颈部一周装饰花瓣纹。主体两面开光处,绘相同的夏日小景:一只鸣蝉爬上柳枝,柳枝随风轻摆,颇有趣味。烟壶色彩沉稳,掐丝工艺精良,釉色纯正,色彩变化多样,甚是美观。
康熙时期的珐琅器中铸胎的器物分量很重,龙的样子接近万历风格,正面龙,面目苍老。釉色有的颜色较成熟,但有的蓝色发灰,不够鲜艳,重要的是,其中的紫色、绿色已经非常明显的不透明了,而且也不漂亮。
康熙时较大一些的掐丝珐琅器,代表物为开光花卉双兽耳壶,也是清代宫廷景泰蓝中的典型作品,整个器形也较古朴,类似于一个小坛子,双耳有龙头吐水而做成的两耳,一下就显出了整个景泰蓝作品的雅致,开光处是几朵各种形态的菊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开得非常鲜艳,给整个图片添加了一丝灵动。该耳壶做工精致,而且造型独特,画面生动形象,颜色搭配非常的雅致,绝对是景泰蓝精品。
康熙年间,随着造办处珐琅作的建立和海禁令的废弛,清宫造办处和广州的珐琅工匠,吸收并借鉴瓷器、料器和西方的画珐琅制作工艺,试制成功了金属胎珐琅工艺中另一个重要的品种,就是画珐琅器,如铜胎画珐琅器、望远镜、钟表、洋酒、油画、鼻烟壶等物品,进入紫禁城。
当时盛行在铜、玻璃料和瓷器等不同质地的胎上,用进口的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珐琅彩器,其中在瓷胎上绘画的称“瓷胎画珐琅”,也就是驰名中外的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瓷器的前身景泰蓝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品。
清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
康熙珐琅彩瓷的造型,以小型器皿为主,主要为瓶、盒、盘、碗、杯、壶等,其中以碗的数量较多,而瓶的造型则非常少见。
如康熙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厘米,直径14厘米。碗的口部、底足微外撇。白釉底色含青,匀净,细洁滋润。碗内一色白釉。碗外壁饰牡丹花,图饰以蓝釉作底,绘以粉红色牡丹花,绿色叶子,整个色彩基调明朗清晰,简洁而大气。
此碗整个效果并不像瓷器,而像一个宝石制品。蓝色像蓝宝石,红色像红宝石,釉料肥厚,质感甚好,釉中有细小白色粒状,是为特征。底足露胎,洁白细净,糯米感强。
底书红料方框“康熙御制”,红料肥腻间有细小杂质,艳而不俗,字体为标准秀美的楷书,运笔极其规矩,中锋运笔,笔路分明,外框一粗一细,十分规整,仿佛一个印章。
有件紫地莲花纹瓶,是传世品中唯一康熙珐琅彩瓷瓶。此瓶长颈、扁圆腹,底平实。外壁通体以紫釉为地,颈部以黄料彩绘3组变形蝉纹,腹部绘变形莲花纹,底部方栏内刻“康熙御制”楷书款。此瓶高仅13.2厘米,但器形十分饱满稳重,小器大样,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珐琅彩瓷是清代唯一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