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静物线描

花卉静物线描

发布时间: 2022-01-18 21:11:25

㈠ 各种花卉,,花朵的色彩,水粉画法

画出优秀的水粉画及花卉要注意一下几点:
1-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水粉画经典《天河白马》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易于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是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水粉画作品欣赏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水粉画》(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3-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4-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5-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水粉画作品欣赏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着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水粉画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着色方法
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8-干湿技法
干画法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
水粉画作品欣赏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㈡ 推荐几位擅长画花/静物的油画家把!谢谢

较早来到新西兰的画家中,最有才能的是W.霍奇斯。
A.厄尔也是较早遍游新西兰的艺术家。他曾在新南威尔
士定居了一段时间,1827~1828年又来到了新西兰的北
部。他的风景画和以毛利人为模特儿所作的习作,技巧
平乏,但十分合乎习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世纪
的英国移民们带来了英国美术的光辉。移民中有许多有
才能的业余画家,他们多用水彩作画,旨趣十分古朴。在
风景画中,一些关于毛利人生活的作品,可以传达出真
实的情感,淡淡的乡愁和对新土地的敬畏感。W.福克斯
既是一位政治家和殖民地的总督,也是一个绅士风度的
业余画家,画有大量有关他生活的素描和一些精美的水
彩画。W.斯温森画了一系列感受性强的风景和丛林习作,
经常强调人在大自然之前显得卑微的寓意。J.金德的水
彩画,把脑海中所影印的平淡、井然有序的英国风景移
植到殖民地的风景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接受本土艺
术传统的画家J.A.吉尔菲兰和C.希菲。吉尔菲兰的素描
册(现藏达尼丁的霍肯图书馆)十分出色,其中插图异常
生动。他们对毛利人美术传统的发现,拓宽了作品的领
域,为自己艺术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吉尔菲兰以毛利人
为模特儿连续画了各种不同姿态的素描,精心之作《一
个土人村庄的内景》反映了封闭、群居,但充满活力的
毛利人社会。希菲也画毛利人,他是新西兰风景优秀的
阐释者,最有观察力的人之一。他画新西兰,不只把它
视为一个广阔和空旷的国土,而是力图描绘出它的独特
性。可惜吉尔菲兰和希菲没有发展传统,也没有留下追
随者。19世纪后期的一些业余画家,用英国浪漫主义风
格来表现新西兰,出色地解决了前人在风景画中没有解
决的技巧问题。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作旅行写生,不知疲
倦地寻找风景区和大自然雄伟的奇观。由于他们洞察了
新西兰风景的内在构造,他们的风景画,色彩柔和谐美、
生动自然,给人深刻的印象。
19世纪后半叶,美术机构和美术学院的建立,定期
举办美术展览会,艺术家地位的提高,使得职业画家的
生存成为可能。职业画家最早并非出生于新西兰。19世
纪90年代前期,3名欧洲有经验的画家来到了新西兰,P.
van der韦尔登定居在克赖斯特彻奇,J.奈恩定居在惠灵
顿,G.P.纳利在达尼丁教了一阵书后,移往奥克兰。他
们全是职业画家,并且多才多艺。他们带给新西兰令人
兴奋的新颖风格,新西兰也带给他们异域的美,从而形
成了新的传统。纳利以肖像画著名,韦尔登擅长荷兰风
格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奈恩则表现出类似于印象主义早
期风格的田园景致和肖像画。他们的作品十分逼真,对
新西兰美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新西兰19世纪末
美术的发展。
20世纪初新西兰的美术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新
西兰的画家逐渐走向成熟,其中,A.W.沃尔森继续用水
彩制作传统的风景画、海景和当地的灌木丛。M.O.斯托
达特作为一名风景画家和静物画家在基督堂市享有崇高
的声誉。R.麦克尔泰尔和O.莫顿的艺术对大都市产生过
震动。一位名叫F.霍金斯的女画家,精通各门画种,多
才多艺,被誉为“传统主义者、现代主义者、新西兰民
族主义者”,是新西兰殖民地时期绘画中最杰出的代表。
1952年,新西兰政府任命一名专职教授,管理奥克
兰美术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推动美术事业。
1963年以英国为模式建立了伊丽莎白二世艺术委员会,
编纂了政府对视觉美术和有关活动的纲领性文献,还规
定了国家资助艺术事业的标准。一批有成就的画家开始
涌现出来。T.A.麦科马克虽没出水彩画的范围,但他的
风景画和花卉画却受到人们的称赞。J.威克斯是一位粗
犷、喜爱冒险的艺术家,他旅欧归来,广泛地与艺术鉴
赏界为伍,在最令人喜欢的静物画和风景画中作出了突
出的贡献。油画家M.T.伍拉斯顿和C.麦卡恩毅然地打破
风景画和人物画中一般的陈规,经常在宽大的尺幅上作
画,追求独立的线条。因为上述 4人几乎在新西兰渡过
了一生,作为酬谢他们艺术的成就,政府曾为他们举办
艺术回顾展。在更年轻的一代人中,值得提及的是成长
中、相当数量的毛利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也应归于本土
艺术的发展。

㈢ 水粉画:静物-花。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呢

看看一本书叫色彩冲刺训练方法的书,作者是侯翔(国美的,此人色彩很放,很轻松),编书是内吴方容(此人国美讲师,国美硕士学位),看看里面的花怎么画,主要先画叶子再画花,分开亮暗面,光感要强,花卉嘛!就要充满朝气,画的轻松一点,太拘谨会很假,不生动

㈣ 静物简笔画的绘画手法

静物是人工布置的物体,安排应宾主分明、错落有致,即集中饱满而不堆砌庞杂,或单纯雅致而不贫乏单凋。静物画的构图是实物布局的再现,布置若得当,则画面表现充实。
1.画面内容:画面内容首先是要做到“物体归类”。静物画选择物体较自由,并无固定的格式要求。
也许是习惯为人们提供的启示吧,人们在选择时形成了一些自然的倾向:其画面内容和形式,应力求统一得当,多寡适中;主体要基本归类,陪衬物和背景做到宾主分明,虚实而不紊乱。
其次是“选择得体”。若以花卉为题材的静物画,则应以某种花卉为主体,适当配备少量比主体稍小的其他花卉,使其形态结构和大小尽量与主体协调,过分繁杂则易分散主体。
如果菊花、芙蓉同量入画,虽形体相仿,而宾主难分;主体不慎分散,则势必削弱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
2.实物体积:实物要做到大小匀称、长短适度。静物在配备物体时,各物体的体积要匀称适度,彼此不要悬殊太大,入画才有美感。过大的物体勉强入画,会有压抑膨胀之势;过小的物体搬上画面,又有琐碎零星之感;体积悬殊太大,又有轻重不稳之弊。
画面上各物体的形体比例应与实物同大,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宜,各物体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易失真。因此,对实物体积的大小及其画面的形象,应注意配合默契。 为了便于概括,把静物类型归纳成三大类:一是类似长方形体、方形体;二是类似圆球体、椭圆球体;三是类似锥体、类似圆柱体等。
有的静物类型不易分清,如花瓶的颈部是柱体,而腹部是球体。此类静物应该细致观察、精心分析,才能得出该物体基本类型的归属。 静物简笔画,应该牢牢记住静物是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要领。
用基本形体组合时应符合静物特点。按照静物的构造和长宽比例以及各部分前后、高低、穿插的关系去勾画。
有的静物简单,用基本形概括容易;有的静物较复杂,用基本形概括较难,应进行取舍,使它简约、生动。
着手画物体时,首先走好大体雏形,确定位置、长度、比例,把静物当作整体来观察,用大的基本形体去概括地表现它;其次是抓主要结构线,并进行前后、左右比较,此时应当“多看少画”;最后补充次要的部分使之完整。总之,先整体抓主次关系,再深入局部;也可以从某局部开始画,但要着眼于整个形体,若不然,画到最后就难免乱了章法,不可收拾了。
如 “静物的画法与步骤”所示,左侧图中,平柜及其上的电视机是画面的中心,应当先予以确定,其余的家具、灯等则是后来确定的;右图的画法同然。

㈤ 水粉 风景 花卉 的画法

花的画法示例

不同花有不同的画法。为了初学者便于理解,现将各种画法与表现效果的关系举例说明如下:

阳光下的白玫瑰。白花虽不像红花、黄花那样艳丽,然而她有最丰富的色彩变化,光照、投影、反光、透光交炽辉映,色彩淡雅明丽,在暗色背景的衬托之下更显得艳丽无瑕——这就是这张画的表现意图。其画法步骤是这样进行

①起好大体轮廓后,首先涂上暗色的背景,留出花的部位。这时白花不画自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关系。

②根据半球体结构受光、背光的色彩转化规律,概括地区分出总的体面关系。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花的基本体积与结构,同时也借此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中寻求中间色调的变化,加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联系,使之融为一体。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敢于把白花的暗部画重,与背景相接应;同时又要充分体现花的透明感。二是抓住几个对表现体积与动态有决定性作用的典型花瓣,准确、肯定的画出其基本形,而对一般花瓣暂不必一一描绘。

③调整一下整体关系,进一步充实亮部、灰部、暗部的形体结构和色彩变化,描绘重点花瓣的细节,使画面臻于完善。

含苞的牡丹花开始同前。此花的球体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先按圆球体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在圆球的上部由外及里或由里及外依次画出各层之间重叠花瓣。

姚黄牡丹。这种牡丹是由多瓣聚集而成,根部的大瓣如同托盘,顶部的许多小瓣聚成球体。由于花瓣薄而透明,花瓣的深层辉映着暖色的透光效果,色彩艳度超过受光部位。表现这种繁多的花瓣时,不必一一细描,强调总体感觉。把握基本的色彩关系和虚实变化,除了几个大瓣和处于明暗交界处的几个小瓣作具体处理外,大部分的花瓣都不太强调它们的边沿轮廓,只要依据花瓣的形状和方向在调色和用笔上略加变化就足够了。这样由于花瓣明暗变化减弱反而增强了透明感。在处理暗部的花瓣时,先用底子的暗色画入,然后再用比此底子亮些的粉质灰色压出边缘,有意识地让底色部分透出,这样更显得饱含水分、轻薄透明。

球形的菊花花瓣细碎繁多,一一勾画必显琐碎,只涂大色块、缺乏必要的细节又不像菊花,其关键是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此画的方法是:先从整体关系入手,画出球体的基本体积,然后在大面的亮面上加上一些花瓣突起后暗部长投影的小暗面;在大面的暗部——主要是明暗交替或反光部位画出若干受到光照的亮色花瓣。当然要注意区别各个细节的明暗虚实,可随着体积的转化改变用笔的方法,使小瓣的感觉似有若无,在重点地方仔细画一下结构变化,以实带虚、虚实相宜,各种点之间呼应起来,使画面丰富、充实、和谐、统一。

逆光的月季花。强光照射下的花朵固然明快、鲜亮,然而背光处或阴影中的花朵也另有一番情趣:柔和、素雅,在中等明度的含灰色调中,有着含蓄、微妙的冷暖对比。为了衬托花的妩媚、洁净,在背景上运用了粗糙的肌理变化。画花时,则用笔轻柔,色中饱含水分,中心部分一气呵成,趁湿点上花蕊,使之融为一体,然后,再重点修饰一下花瓣边缘的转折与前后层次,使之丰富起来。

3.花卉写生的构图

花卉之美不仅在于花朵有艳丽的色彩、诱人的芳香,而且花与枝、叶的自然和谐更有天然之趣,处理好枝、叶及整个情势、动态,也是花卉写生的一个课题。有些花卉实际开花很一般或不常开花,如竹子、文竹、松树盆景等,在花卉中属于观叶植物,足见画好枝叶的重要性,描绘庭院花卉一角,这是极普通的一角,粗壮的仙人球开出洁白秀丽的小花,旁边的兰叶以婀娜多姿的曲线与仙人球垂直的花茎相映成趣,构成了轻音乐般的诗情画趣。画幅采用了中性灰调,在低纯度的色彩烘托下,白花蕊部的淡淡的黄绿色才显得鲜嫩清秀,富有生机。整个画面的情调与构图中的点、线、面的配置,光影、色调的处理是分不开的。环境衬托了花的艳美,花朵也点缀了环境的幽雅。

在花圃写生,重要的在于选择和组织。不仅要选择典型的花朵,还要尽可能有相应理想的背景。花朵的向背、聚散,枝叶的动势,都是构图中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生长的花丛间很难找到一个现成而又完美的构图,大多数情况下,还要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再加工,或选取这—株上的叶,那一株上的花;或加强某一部分削弱某一部分,只要安排合理,是有助于画面表现的。

有条件时也可以进行插花写生,将采集好的花朵进行选择搭配,置于瓶中,对花形大小、光照、颜色、疏密集散等都可进行人工调配,这样将更有利于对花型的结构及表现方法作认真的研究。插花是一种艺术,也是绘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描绘题材。

作品欣赏:

关于绘画风景的一些总结

1晨,早晨在太阳未出之前,大地刚从黑暗中醒来,由于露水和雾气较重,整个对象显得较为偏冷,朦胧。太阳出来以后,景物的受光部分偏浅的玫瑰色、淡黄一类的暖色,背光部分相对偏紫,蓝绿一类冷色。
2傍晚,夕阳西下,全部的山川河流被抹上一层金黄,景物的受光部分为淡的橘红,橘黄色,天空则常呈现亮的黄紫灰、黄绿灰一类的补色,落日后,所有景物逐渐变成紫青色,蓝黑色,直至夜幕降临。
3晴天,阳光的映射下,景物的形体和轮廓变的清楚、明确。光线越强,物体的反光越明显。早、中、晚的阳光是有差别的,清晨的阳光在上午10点左右,与下午4点以后的阳光偏暖,中午呈亮白色,反光强烈。影子偏蓝紫色,色调主要倾向是黄白色或亮黄色。
4阴天,由于阴天没有阳光的照射,光源呈散射光,景物的受光面偏银灰、蓝灰一类的冷色,而背光与立面色度较重,多呈紫褐、褐绿、赭绿等一类暖色,反光不明显。
5雪景,地面,树林,山岭上的雪色彩特别亮,天空往往处于中间色阶,如有阳光时雪的受光亮而暖,投影由于受天光影响带一点兰色,画雪时,尽量画出它的体积感和松软性。
其他地方色彩注意事项:
山,远山要画的概括,简练,中,近要依据山的起伏,形态等特点画。画山时要注意符合自然规律,注意裁减和取舍。有阳光照射时山一般是受光暖,背光冷。
石,要注意表现体积的感觉,受光面呈亮的冷色,背光成赭褐,紫褐等一类的暖色。
树,树的色彩主要以普蓝、群青、橘黄、淡黄调出各异的绿。受光面以粉绿,紫罗兰,钴蓝。湖蓝与其他颜色调和后所组成。
水,一般要表现静态水和动态水,可以依靠笔触的不同来区别。水往往受天光的影响,波浪暗部色彩偏暖,上午或下午阳光侧射时,水面倾向较深的蓝紫色,中午偏蓝灰色。
天,天空不要画的平涂一样,应该有变化,要表现出高深的空间感,有时上部颜色深,下部颜色浅,有时上部颜色浅,下部颜色深,不能平涂成一样,但差别不是太大。
云,画云时要注意表现云与天空的关系,云有厚、薄、大、小、虚、实之分。
房,在画房屋时,要注意房屋的比例结构和透视关系,以及整体的协调关系。
总之,在画景物时尽量颜色不要太单一,不如树是绿的,不要平涂成一样,树有受光和背光,受光面可能是黄绿,背光可能是绿里有蓝紫的深色,还有介于受光和背光的固有色,是树的本色,从这些再细分,树的枝杈呀,有的地方的叶子稀少有的繁茂,色彩尽量在不脱离主色调绿的基础上丰富一些,比如粉绿,淡绿,黄绿,青色,土黄,翠绿,蓝紫色,等等。
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事物的投影,就是影子,在一副画面里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画面有些飘的感觉,加上深色的投影就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
我再介绍一点我上学时学的,任何事物都有亮部,暗部,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抓住这这几点再注意色彩的运用就可以画出好的风景画了。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规律:
亮部色=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中间色=固有色+光源色
暗部色=固有色+环境色

㈥ 儿童 花卉静物(衫布、窗帘布、花瓶、桌面)美术写真教程

去书上找类似的画,然后临摹

㈦ 线描静物速写图简单点

可以说的详细点吗?有点不知所云

㈧ 彩色素描花卉比素描静物难画

  • 肯定难啊抄

  • 色彩本事就比素描难 色彩不光要注意素描关系 还要考虑色彩冷暖关系

  • 色彩花卉应该算色彩静物里面比较难的了 要保证花的整体和色彩艳丽 没有很多调整修改的余地,比较难。

  • 我觉得应该单独临摹花卉比较成熟了 再写生

㈨ 求素描写生花卉(盆栽)的详细画法

一来网,教育栏目,有很多高清静物风景素描的教学视频,你可以看看,看完要给我高分奥

㈩ 静物线描

你确定你要画的是线描不是素描么,线描画出这种和速写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需要有很强的体积作画能力;素描的话需要从大型开始,然后找明暗、大关系;加重明暗交界线、暗部和投影,要注意物体整体的轻重,通过高光和反光把质感表现出来。到后面就要注重细节的描绘。你这张图里的东西都很饱满,就需要在明暗对比和亮部做到很细致。

热点内容
精美情人节贺卡 发布:2025-08-07 01:26:17 浏览:625
水波水墨荷花动态壁纸 发布:2025-08-07 01:10:49 浏览:944
湖北荷花高 发布:2025-08-07 00:57:47 浏览:661
百合漫画acg 发布:2025-08-07 00:19:51 浏览:932
梅花读物金水 发布:2025-08-07 00:13:39 浏览:325
竹叶草盆景 发布:2025-08-07 00:12:14 浏览:844
红绿彩花卉纹碗 发布:2025-08-07 00:11:40 浏览:76
滇兰花香吗 发布:2025-08-07 00:11:26 浏览:5
威海花卉基地 发布:2025-08-07 00:10:26 浏览:415
重庆玫瑰谷在哪里 发布:2025-08-07 00:05:30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