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人文花卉

人文花卉

发布时间: 2022-01-16 06:15:33

Ⅰ 中国的花卉文化,你知道多少

中国的花卉文化是花卉本身由于天生的美好外在而吸引人感官的种种美的欲望,这种审美功能 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化。构成中国的花卉文化的主体是花卉,是人们各种心理欲望的一种重要归属物。从这个意义上看,花卉应该是人们心理需要的折射与延伸。例如审美的需要,摆设的需要,修养身心的需要,心灵的寄托等不一而足。一句话,花卉应该是人类智慧与灵感交汇的集结载体,更是生活素养提高的精神消费物。中国花卉文化主要特征:
一、观赏启智性。花卉文化首先注重以视觉引人。很多花卉以很强的观赏性赢得人们的呵护。例如,白牡丹以自己的洁白直抵人的内心。再加上本身发出的浓郁的香味,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当观赏动作遍及生活每一个角落时,人们就学会带着欣赏的姿态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以期从中得到美好的启迪。世界上很多有创意的消费品之开发无不得益于此。
二、陶冶净化性 。花卉文化氛围一旦开成,让人一转入其中,就深受震撼。并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人本身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从而净化提升人的灵魂。例如,当人们把荷花作为品质超群的标志物时,人们一看到她,就自然而然地萌生很多关于美好品质的追求,并激励自己不断向这个方向努力.形似座右铭了。
三、交际励志性。 花卉文化,其本质意义已经不局限于上述主要传统特征。它还能发展当代社会人特别注重交际的作用。通过这种花卉文化精神的传递促进作用,使人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和谐,更有情趣。而这些变化完全是借助于花卉这个无声的语言内省地完成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因为,人人无法拒绝对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美好人生的期盼与追求。花卉文化因不同的花之文化向不同的人们传递不同的高级文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好花卉文化其实也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助推器。例如,在各种交际为,为适宜对象送上得体的花卉,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标准,同时,也传递和寄托送花人的美好祝愿或者对对方美好品质或者行为的很好的承认。
四、研究借鉴性。 花卉文化由于有以上品质,而这些品质特性正好是人类发展所关注的。一个地方形成的花卉文化一定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风俗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是人们赖以从事美好生活的一种心理模式。也间接表征着它的无限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能很好地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的精神文化精髓..同时,我们应当提到,里面可能还会孕育着先进的文化因子。基于这个角度,研究一个地方的花卉文化很有意义,对促进其他地方搞好这个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研究本地区的花卉文化特色和精髓,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推广自身的先进文化,还可以挖掘潜力,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自身文化常青。
此外,好的花卉文化还可以产生其他形式的综合效应。重视花卉文化的发展,的确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Ⅱ 学习植物与花卉知识的作用与意义(内容越多越好)如题 谢谢了

植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植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在其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建造自己的躯体;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通过这种关系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种群的繁衍。另一方面,植物又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与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促进环境的演化。环境控制和塑造了植物的生理过程,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植物则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改造和影响着环境,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不同的光照、热量,水分等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群落结构,形态特征,生理过程和地理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正是由于环境条件对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得许多植物对其生存的环境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如芦苇指示了水湿环境,骆驼刺指示了干旱环境,铁芒其指示了酸性土壤环境,碱蓬则指示着盐碱土壤环境。 二、营造绿色人居中环境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不懈的追求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中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整风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自然气候条件,人口密度,工业化程度,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以及人们的道德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人居环境广义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无不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自有人类便有人居中环境。经历了巢居中、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环境。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中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 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居中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氛围,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

Ⅲ 介绍一种花卉

玫瑰花, 一名赤蔷薇,为蔷薇科落叶灌木。茎多刺。花有紫、白两种,形似蔷专被和月季。一属般用作蜜饯、糕点等食品的配料。花瓣、根均作药用,入药多用紫玫瑰。
玫瑰花又称徘徊花、刺玫花,每年4或5月花蕾将开时采集,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如晒干,颜色和香气均较差。入药以气味芳香浓郁、朵大、瓣厚、色紫,鲜艳者为佳。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经,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
玫瑰花有多种颜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有各种的代表意义或爱情的语言。

Ⅳ 中国花卉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花卉,就是具有主体休闲价值的植物总称。它是人们心理欲望的一种重要物质。花卉文化就是通过活动形成的一种人类文明。良好的花卉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素质。

中国花卉文化的特点
1观赏启迪性
很多花卉以很强的观赏性赢得人们的呵护,比如,牡丹,月季等。当人们观赏花卉时,会联想到许多事情,从而受到启发。
2.陶冶净化性
花卉文化氛围一旦开成,让人转入其中,并深受震撼。并激发人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净化人的心灵。
3.交际励志性
现在的花卉文化,其本质意义已经不局限于上述主要传统特征.它还能发展当代社会人特别注重交际的作用.通过这种花卉文化精神的传递促进作用,使人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和谐,更有情趣.而这些变化完全是借助于花卉这个无声的语言内省地完成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因为,人人无法拒绝对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美好人生的期盼与追求.花卉文化因不同的花之文化向不同的人们传递不同的高级文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好花卉文化其实也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助推器.
4.研究借鉴性
花卉文化由于有以上品质,而这些品质特性正好是人类发展所关注的.一个地方形成的花卉文化一定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风俗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是人们赖以从事美好生活的一种心理模式.也间接表征着它的无限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能很好地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的精神文化精髓..同时,我们应当提到,里面可能还会孕育着先进的文化因子.基于这个角度,研究一个地方的花卉文化很有意义,对促进其他地方搞好这个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研究本地区的花卉文化特色和精髓,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推广自身的先进文化,还可以挖掘潜力,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自身文化常青.

Ⅳ 中国宋代人文园林特点和形成原因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成了造园的繁荣局面,意境的创造在宋代文人园林中普遍收到重视,善于借助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意外之诣,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文人园林风格特征对三大类型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宋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发展和内容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年的最高水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潮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1、经济的高度繁荣。2、科学技术的进步。3、文人占社会的主流地位。4、诗词、绘画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Ⅵ 世界最有名最受欢迎的花卉是不是玫瑰另外,玫瑰是不是原产中国的如果是,为什么玫瑰竞争不了国花-

这个嘛..玫瑰照目前来看的确是最受欢迎的花卉.. 但是没有绝对啊,应该说是最广为人知的花. 玫瑰的回确原产中答国,后来传到欧洲,因为花美而艳,逐渐风靡,不被选为国花大概是因为已经被英国选为国花了. 还有,牡丹也很不错啊.

Ⅶ 花卉文化的人文属性

花卉对于需求者主体的功能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摆饰功能 很多花卉的功能已经不局限于欣赏功用。更重要的是用来美化居室,表达心理的宏大愿望。如月月红的摆放,不仅是要让花卉表征自己的心愿,也让别人同样感受一样的心愿。

此外,通过花卉还可以发挥其重要功能。花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另一种全息式语言。

花卉文化特征 花卉文化一旦形成,就特别显示出以下主要特征:

交际励志性花卉文化,其本质意义已经不局限于上述主要传统特征。它还能发展当代社会人特别注重交际的作用。通过这种花卉文化精神的传递促进作用,使人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和谐,更有情趣。而这些变化完全是借助于花卉这个无声的语言内省地完成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因为,人人无法拒绝对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美好人生的期盼与追求。花卉文化因不同的花之文化向不同的人们传递不同的高级文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好花卉文化其实也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助推器。例如,在各种交际为,为适宜对象送上得体的花卉,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标准,同时,也传递和寄托送花人的美好祝愿或者对对方美好品质或者行为的很好的承认。

Ⅷ 找几种花草树木的简介(有文学价值) 详细进内。

“你知道,松、竹、梅和兰花、菊花植物等在中国人文精神上有着特定的含义,特别是松竹梅几乎是中国文人洁身自好、抵御丑恶势力的写照。德语中是不是也有将植物作为某种精神的象征这样的文学现象?” “有,有,不过也许不像中国的那样典型。比如杉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意味着永恒,在基督教中还象征着神圣。” “对了,为什么用杉树做圣诞树呢?” “这是因为它生命力强、四季常青、长寿,而且它是圆锥体外形很符合基督教的想像:它根植大地,头向苍天,成为人间天堂之间的连接。它还象征着生命的绵延不断。” “就像哥特式教堂的尖顶?” “是这样。” “那么橄榄枝呢?” “橄榄枝象征着和平,联合国的旗帜上就有两个橄榄枝。欧洲古代历史上战火不断,因而‘和平’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汇。以前古代打仗,还没有举白旗的时候,举橄榄枝就表示投降。还有那个典型的和平图,就是一只叼着橄榄枝的白鸽子。” “我们是从毕加索的画中了解到那只鸽子的。” “这个意义来自《圣经》。《圣经》上说,诺亚在汪洋大水中,派出一只白鸽去寻找陆地。白鸽回来时,口里衔着橄榄枝,于是大地重又返绿,生命复苏。古希腊时,在一些城市,橄榄树就被视为圣树,不许砍伐。后来橄榄枝也被编织成环,来献给英雄人物或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 “可是月桂枝也常用来奖励优胜者。” “月桂枝的用法也类似于橄榄枝。月桂树是地中海地区的硬叶植物,叶子坚韧如皮革,也许正因为如此,它被视作坚韧品格的象征。月桂叶可用来调味,果实有药用价值。古代的罗马大帝都戴有月桂枝做成的桂冠,后来桂冠便专门用来奖励竞技优胜者或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成了名誉、成功的象征。现在英美国家还有桂冠诗人。在德国,对运动员的最高奖励,是月桂叶奖,一枚银色月桂叶徽章就是它的标志。” “玫瑰呢?大家都知道它是爱的象征。” “不仅如此,玫瑰还是愉悦、快乐的象征,因为玫瑰人见人爱,会给人带来幸福。此外,玫瑰就像东方的荷花,它圣洁、崇高、神圣,曾经成为圣母玛利亚的化身。英国还有过一场红白玫瑰战争,就是各以红白玫瑰为家族象征的两个贵族世家的争战。” “格林兄弟在他们的童话里,塑造过一个纯真快乐、健康活泼的公主小刺玫的形象。我也这么觉得,这儿的人特别钟爱玫瑰,玫瑰园到处都是。” “还有一个中世纪时常被用做贵族家族象征的是百合,它象征着高贵、圣洁。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的波旁王朝,他们白色的王国旗帜上,有三朵金百合,确切地说是鸢尾花(德语里叫剑百合,因而在名称上同百合沾了边)。这个旗子一直用到法国大革命前,其后才由蓝白红三色族取代了。现在一些欧洲国家的州徽、市徽上,不留有金百合的印记,比如德国黑森州首府威斯巴登市的市徽,至今仍然是蓝色盾形牌上有三朵金百合。” “可是鸢尾花不属于百合花类。” “其实这两种花不一样,虽然都是鳞茎植物,花瓣也都是六个,但古时候植物分类学还很不发达,鸢尾花也就被当成百合花看了,一直被叫到现在。有趣的是,这个鸢尾花作为王室的象征不是西方人的发明,很可能是从亚洲传过来的。比如远东人喜欢用荷花,那时候西方人没见过荷花,就把荷花改称鸢尾花了。用白百合象征圣母玛利亚,是后来的事了。百合花还是纯洁的象征、独立、尊严的象征,在民间,它还象征着处女的贞洁。” “‘一丛百合花在路边悄然开放,它不必附庸浮华,也不必听世人的聒噪。’记得这是我在一部19世纪末英国短篇小说中读到的。” “对,它表现的也是一种独立尊严。中世纪时,将名贵花木用在贵族或王朝的徽章图案里成为了时尚。比如三叶草(三叶苜蓿草)直到现在都是爱尔兰民族的象征,三叶取基督教中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之意,还是爱尔兰绿岛的象征。可是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来表示吉祥幸福的是四叶苜蓿,它象征着好运和幸福。因为四叶形象征着十字架,还因为四叶草不常见,谁见到了,就意味着遇上了好运。” “那有什么是你们德国人专门的象征性花木吗?” “德国专有的花木不多。在这方面,全欧洲、西方文化是统一的。《圣经》里就有不少关于植物的描述。” “据说橡树是日耳曼民族的象征?” “这种所谓的民族、国家的象征二战之后几乎不再被人提起了,二战之前百年用得比较多。粗壮挺拔的橡树在民间是力量、自由的象征,橡树果是健康、鲜亮的象征。碧绿的草地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挺立其间,就是德国山地常见的一道风景线。橡树还象征着脚踏实地、立场坚定、坚忍不拔的精神。但纳粹把这一形象滥用了,当时流行这样一段小诗:Was kuemmert sich die deutsche Eiche, wenn sich die welsche Sau dran schabt?如果威尔士(Welche,罗巴语系国家的,这里尤指法国)母猪在它身上舔舐,德国橡树该当何其忧虑? 这其中的种族主义倾向是显而易见的,故而在二次大战后,除了肯定橡树的经济价值和它构成的独特森林风景外,橡树的国家性、民族性不再被提及了。 其实,日耳曼民族最古老、文学作品中出现最早、使用最多的最有代表性的树木是椴树。现在椴树也是全德国市区街道最常用的行道树、装饰树。古时候,村镇上的中心总会有一棵大椴树,椴树下是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对了,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这样的描写:村头立着一棵老槐树,树上挂着一口古钟,老村长敲钟把大家聚集到一起。” “对对对!椴树也是这样!椴树对德国人来说,是浪漫情怀的体现,象征着乡情、童年。有一首叫《椴树》的名诗在德国人人尽知,是一位快要病死了的德国青年诗人米勒写下的,后来被用入舒伯特的《冬之旅》,诗如下: 城门前的井台边, 站着一棵老椴树, 我曾在树阴底下 做过甜梦无数……” “汉语里有人把椴树译成了菩堤树,比如柏林著名的椴树(下)大街,被译为‘菩堤树(下)大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这两种树的叶子形状很相近,都是心形叶。所不同的是,菩堤树的叶尖部分长一点。可是光从叶形上是不能断定树的种类的,这两种树的开花时间不同;而且菩堤树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有气生根。我在德国还没有见到过一棵菩堤树呢。” 在和沃夫冈谈过后,平日出门我便更留意起这些植物来。我发现,一些意大利饭馆前都有大木桶栽的橄榄树,药店也喜欢用橄榄枝来装饰,甚至市中心的一家花房还有橄榄树出售,上面标着:40年左右,70欧元。 椴树在街区最不可少,不论作为行道树,还是古老城区的标志,都少不了椴树的身影。而橡树叶是欧元分币的装饰图,面包店里还常卖一种橡树叶形状的饼干呢。 到了伦敦,会发现街头花市上,百合和玫瑰最多,比起德国的要肥美硕大得多。而且在这个帝王之都,作为王朝象征的“蓝盾金百合”图形随处可见,让人不禁想起这里曾在法国王朝统治之下。而如果你到啤酒之乡巴伐利亚,在你品尝啤酒醇香的同时,也会马上寻到啤酒花的芳姿——干透了的啤酒花,是啤酒馆里少不了的装饰

Ⅸ 有一个日本女作家,专门写一个关于各种花卉的散文集,不知道具体叫什么求解!!

《枕草子》
(まくらのそうし), 日本平安时代的散文集。 十一世纪初完成。作者清少纳言,平安时代有名的才女,家学渊源,深通和学和歌又熟谙汉学。据跋文称,作品以“春是破晓时分为最好”起始,跋文终结,长短不一,共有三百余段。全文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的段落。
这是网络上的、你可以去搜!我刚好有她的书!

热点内容
荷花淀牌 发布:2025-08-04 22:43:26 浏览:704
荷花节血记 发布:2025-08-04 22:43:24 浏览:805
曼地亚盆栽 发布:2025-08-04 22:41:59 浏览:460
一朵最美的花 发布:2025-08-04 22:28:09 浏览:875
任贤齐七夕 发布:2025-08-04 22:24:34 浏览:195
诗朗诵花语 发布:2025-08-04 22:21:29 浏览:163
中国名兰花 发布:2025-08-04 21:45:31 浏览:404
好一朵迎春花歌手 发布:2025-08-04 21:42:48 浏览:690
美甲玫瑰花 发布:2025-08-04 21:34:05 浏览:744
秋海棠美术馆 发布:2025-08-04 21:18:03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