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花语
Ⅰ 车前子炒鸡蛋治牙龈肿痛吗
车前草的花语:留下足迹.西汉名将霍去病在一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中,被匈奴围困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时值六月,暑热蒸人,粮草将尽,水源不足。将士们纷纷病倒,许多人小便淋漓不尽,尿赤、尿痛、面部浮肿。面对这一困境,霍将军焦急万分。正在万难之际,将军的马夫忽然发现所有的战马都安然无恙;他将观察结果报告给将军。原来,这些战马是吃了长在战车前面的一种野草。霍将军立即命令将士们用这种野草煎汤喝。说也奇怪,将士们喝了这种野草汤以后,疾病皆奇迹般的痊愈了。士兵们又英勇奋战,打击匈奴,并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霍将军大喜。因为这种草是生长在停放的战车面前,所以就将这种野草取名为车前草。车前草的故事还有:比如尧舜禹时期的故事及西汉时一位名将叫马武在一次戍边征战中被敌军围困的故事。
Ⅱ 常见50种植物的名称
有:蒲公英、马齿来苋、自车前子、灰菜、蓬蒿、黄菜、苘麻、苍耳、蒺藜、堇菜、芦苇、青青草、葶苈、苣荬菜、打碗花、牵牛花、葎草、牛筋草、蛇床子、益母草、菖蒲、香薷、浮萍、水藻、玉米、小麦、大麦、绿豆、红豆、黄豆、花豆、赤小豆、黑豆、芸豆、豇豆、青豆、水稻、谷子、黍子、粟、高粱、油菜、苦瓜、黄瓜、丝瓜、冬瓜、西瓜、南瓜、北瓜、地瓜、甜瓜等等。
Ⅲ 蒲公英的花语,特征,生存环境,意义,等。只要是关于蒲公英的,都可以。谢谢
你好!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特征:犹如一把伞,伞翼是雪绒绒的!在它的上面有立着许多把小伞,风一吹它便无法停留
Ⅳ 蒲公英属有哪些种可食
蒲公英属
属中文名:蒲公英属
属拼音名:pugongyingshu
属拉丁名:Taraxacum
中国植物志:80(2):1
描 述:Taraxacum Weber. 蒲公英属,菊科,120种以上,大部产北温带,少数产热带南美,我国近100种,其中如蒲公英T. mongolicum Hand.-Mazz.入药,橡胶草T.koksaghyz Rodin. 的根含橡胶6-28%,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有栽培。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倒向羽状分裂或琴状羽状分裂或有时近全缘;头状花序生于花茎之顶,花全部舌状,两性,黄色或白色;总苞片2列,外面的较小而广展或下弯,内面的直立而狭;花序托秃裸;瘦果纺锤形,有棱,顶部延长成一喙,喙端冠毛丰富。
所有物种:
阿尔泰蒲公英
白花蒲公英
白缘蒲公英
白缘蒲公英(原变种)
斑叶蒲公英
苍叶蒲公英
藏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长角蒲公英
长锥蒲公英
朝鲜蒲公英
川甘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垂头蒲公英
葱岑蒲公英
葱岭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大头蒲公英
丹东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东北蒲公英
东天山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堆叶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二色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绯红蒲公英
粉绿蒲公英
光苞蒲公英
光果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和田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红果蒲公英
红角蒲公英
华蒲公英
荒漠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尖角蒲公英
角苞蒲公英
芥叶蒲公英
拉萨蒲公英
丽江蒲公英
林周蒲公英
毛柄蒲公英
毛叶蒲公英
玫瑰色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属
普氏蒲公英
山地蒲公英
山东蒲公英
山西蒲公英
深裂蒲公英
双角蒲公英
天全蒲公英
天山蒲公英
网苞蒲公英
无角蒲公英
锡金蒲公英
狭苞蒲公英
橡胶草
小果蒲公英
小花蒲公英
小叶蒲公英
新源蒲公英
血果蒲公英
亚东蒲公英
亚心蒲公英
亚洲蒲公英
药用蒲公英
异苞蒲公英
翼柄蒲公英
印度蒲公英
窄苞蒲公英
窄边蒲公英
中亚蒲公英
紫果蒲公英
紫花蒲公英
Ⅳ 白带增多 有什么危害吗ROOVA花语能防止白带增多吗
您好,白带增多要考虑是炎症或者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如果太多,伴随瘙痒,异味之类的话,需要做白带常规的如果检查属于炎症的话,那么是需要消炎治疗的,是可以用洁尔阴洗液,配合阴道栓治疗的,你说的东西不属于正规药物,没有什么效果
Ⅵ 车前草的花语是什么呢有什么神话典故么
种中文名:车前草
种拉丁名:Plantago asiatica L.
属中文名:车前草属
科中文名:车前草科
科拉丁名:Plantaginace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2200
生 境:山坡,路旁,田间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全省
国内分布:全国
国外分布:日本,苏联,印度
故事
传说西汉时一位名将叫马武在一次戍边征战中被敌军围困。时值六月,酷热无雨。由于缺食少水,人马饥渴交加,肚子胀痛苦,尿痛血红,点滴艰涩。随军郎中诊断为尿血症。苦于无药束手无策。
一人马夫张勇忽然发现他管的三匹马都不尿血了,精神也大为好转。他便细心观察马的活动。原来马啃食了附近地面上生长的牛耳形的野草。他灵机一动,心想大概是马吃了这种草治好了病,不妨我也拔些来试试看。于是他拔了一些草,煎水一连服了几天,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
张勇把这一偶然发现报告了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牛耳草”。几天之后,人和马都治好了。
马武问张勇:“牛耳草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张勇向前一指,“将军,那不是吗?就在大车前面。”
马武哈哈大笑:“真乃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 从此,这草名叫 “车前草”。
~~~~~~~~~~~~~~~~~~~~~~~~~~~~
种子名车前子,亦称车前仁;全草为车前草。
车前子
【性味】甘、寒。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应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病。
2、用于暑湿泄泻。车前子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亦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以治湿盛引 起的水泻为宜。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
3、用于目赤、内障、视物昏暗。
4、用于脏热咳嗽痰多。本品有清肺化痰的作用。
【用量】5-30克。
【用法】布包煎。
车前草: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而又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痈肿。内服或用鲜草捣烂外敷。用量10-15克,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其它的传说:
《 神仙服食经》云:车前—名地衣,雷之精也,服之形化,八月采之。早在《诗经》中也有车前的记载,谓之,《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之药,又叫当道,还有的书称“牛遗”。据考证,这些皆因车前好生于道边及牛马足迹中,故而得名。日本《和汉药考》中还有“乌足”“胜马”“车过路”等雅称。
历史上还有几个有关车前的有意义的传说:
霍去病和车前
汉代名将霍去病,在一次抗击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地理生疏,全军被匈奴围困在一个沙漠地带。时值盛暑,天晴无雨,夜无甘露。由于缺雾水,时间一长,将士们纷纷病倒,出现小便淋漓,尿赤尿痛,面部浮肿等症状。对此,霍去病很是焦急。一部将发现所有的战马都安然无恙,经他细细观察,原来这些战马都是由于吃了生长在战车前面的一种无名野草。他把这一情况向霍将军作了汇报。霍去病立即命令所有的将士们都用这种野草煎汤喝。果然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一个个奇迹般地痊愈了。霍去病摘起一株车前草,仰天长叹:“真乃天助我也。”
欧阳修与车前子
宋代文坛大师欧阳修有段与车前子的轶事,鲜为人知。欧阳修经常苦于腹泻,虽屡经名医诊治,其效不显。一日欧阳修夫人对他说:“街市上有人出售治疗腹泻的药,三文钱一帖,偏方治大病,何不一试?”欧阳修不经意地说:“虽人都有一付肠胃,但有不一样的症状,怎可轻易相信这些民间小术?”夫人无奈,又想出一良策,嘱咐佣人去市上将药买回,让欧阳修用米汤调服,岂料一次即愈。欧阳修痊愈后问夫人米汤里放了什么?夫人如实相告。当他得知只一味车前子时,感叹不已。
车前的叶及子均可作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车前草甘,寒,无毒。主治金疮,……下血,小便赤……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车前子,是车前草的种子,具有清热、止咳、祛痰的功效。
“ 车 前 草 ” 将 军 的 赞 语
相 传 , 汉 代 名 将 马 武 身 经 百 战 , 屡 立 战 功 。 一 次 率 兵 征 战 羌 人 , 由 于 地 理 生 疏 , 全 军 被 困 在 一 处 荒 无 人 烟 、 杂 草 丛 生 而 潮 湿 的 洼 地 。 当 时 将 士 们 行 军 作 战 极 度 疲 劳 , 加 上 粮 食 饲 料 也 不 足 , 又 赶 上 盛 夏 酷 暑 , 将 士 们 个 个 染 病 不 起 。 只 见 人 人 上 吐 下 泻 , 饮 少 纳 差 , 小 腹 胀 满 , 尿 中 带 血 , 淋 漓 涩 痛 , 肢 体 肿 满 , 就 连 战 马 也 都 撒 起 血 尿 来 。 随 军 医 官 用 尽 了 随 身 携 带 的 草 药 也 无 济 于 事 , 请 遍 了 周 边 的 郎 中 也 都 无 功 而 返 。 大 家 只 能 忍 受 着 病 痛 的 折 磨 , 等 待 着 死 亡 的 到 来 。
一 天 , 马 夫 张 勇 突 然 发 现 原 先 病 入 膏 肓 的 几 匹 未 栓 好 的 战 马 竟 不 尿 血 了 , 草 也 吃 的 多 了 起 来 , 身 体 变 的 比 原 来 也 强 壮 多 了 。 他 仔 细 查 看 后 , 发 现 不 远 处 战 车 前 的 一 片 牛 耳 形 的 野 草 被 马 吃 去 了 近 大 半 。 他 忍 着 病 痛 , 拖 着 疲 惫 的 身 体 , 采 了 一 些 这 样 的 草 , 试 着 喂 饲 其 它 的 战 马 。 奇 迹 发 生 了 , 吃 了 这 种 草 的 战 马 , 不 几 日 就 都 恢 复 了 战 斗 力 。 他 又 用 这 种 草 自 行 煎 汤 服 用 , 感 觉 身 体 一 天 比 一 天 好 。 而 后 , 他 叫 将 士 们 全 都 煎 服 这 种 草 , 很 快 将 士 们 全 都 恢 复 了 健 康 。 马 武 询 问 张 勇 : “ 牛 耳 草 从 何 而 来 ?” 张 勇 回 答 说 : “ 就 在 那 些 战 车 前 面 。 ” 马 武 仰 天 大 笑 , 高 兴 地 说 : “ 好 一 个 了 不 起 的 ‘ 车 前 草 ’ , 真 是 天 助 我 也 。 ” 从 此 以 后 , 车 前 草 的 药 理 作 用 就 这 样 被 发 现 被 利 用 , 车 前 草 的 名 字 就 这 样 被 叫 开 了 , 并 一 直 流 传 延 用 至 今 。
车 前 草 又 叫 车 轱 轳 草 , 车 轮 草 、 牛 耳 朵 、 牛 耳 草 , 为 车 前 科 多 年 生 植 物 车 前 或 平 车 前 的 全 草 , 车 前 子 为 车 前 草 的 成 熟 种 子 , 全 国 各 地 均 有 分 布 。 车 前 子 在 夏 秋 二 季 种 子 成 熟 时 采 收 , 晒 干 炒 用 或 用 盐 水 炒 用 。 需 要 注 意 的 一 点 是 : 车 前 子 煎 服 时 一 定 要 包 煎 , 车 前 子 水 泡 后 , 种 子 外 面 会 泛 出 一 层 粘 液 , 直 接 入 煎 容 易 糊 锅 , 轻 者 影 响 疗 效 , 重 者 引 起 毒 性 反 应 。
车 前 子 味 甘 淡 , 性 寒 、 归 肾 、 膀 胱 、 肝 、 肺 经 、 具 有 利 水 通 淋 、 清 解 暑 热 的 功 效 。 临 床 多 用 于 治 疗 尿 频 、 尿 急 、 尿 道 痛 、 尿 血 、 尿 路 结 石 、 泌 尿 系 感 染 ; 还 可 用 于 治 疗 目 赤 内 障 、 视 物 昏 暗 ; 肺 热 咳 嗽 、 暑 热 烦 渴 ; 湿 热 泄 泻 ; 湿 疮 、 湿 疹 、 痱 子 等 多 种 皮 肤 病 , 与 枸 杞 子 、 菟 丝 子 、 五 味 子 、 复 盆 子 等 合 用 组 成 五 子 衍 宗 丸 还 可 治 疗 肾 虚 阳 痿 , 精 滑 不 固 及 不 孕 症 呢 !
车 前 草 一 般 鲜 用 或 生 用 , 除 了 具 有 车 前 子 的 功 效 外 , 还 有 清 热 解 毒 的 作 用 。 热 毒 痈 肿 用 车 前 草 煎 汤 内 服 或 捣 烂 外 敷 均 有 良 效 。
Ⅶ 请问蒲公英泡水当茶喝对身体有害吗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u gong yi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介绍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药材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柱形,多弯曲长3~7cm,棕褐色,根头部有茸毛,叶破碎,完整叶片为倒披针形,暗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浅裂或具有羽状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葶1至数条,头状花序顶生,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有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花语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 蒲公英中药配伍: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 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 1.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药理研究: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 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 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胆、利尿及苦味健胃、轻度泻下等作用。 采收: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加工炮制:拣去杂质,洗去泥土,切段,晒干。原药拣净,抢水洗去泥屑,捞出摊开晾干,切1~1.5mm段片,晒干,筛去灰屑。 储藏:放箱内或其他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来源考证: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力‘斤, 十次煮完,俱取清计,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侯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用中皮膏化开入之,搅均匀为着,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厅,人中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最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最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卡包:其他日文名:ダンディライオン中文名:蒲公英星级:3 罕贵度:金字UR 卡种:效果怪兽属性:地种族:植物攻:300 防:300 效果:这张卡被送去墓地时,在自己场上2只「绵毛トークン」(植物族·风·1星·攻/守0)守备表示特殊召唤。这些衍生物(TOKEN)在特殊召唤的回合不能作为祭品召唤的祭品。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近年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
Ⅷ 车前草的花语是什么
车前草的花语:留下足迹
典故:相传北宋皇祐 五年(1053年)八月,吉安县永和一带,发生种瘟疫,当地人因受盛暑湿热,泄泻不止,个个脸色腊黄。请来九十九名医术高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无奈,只有到乡下去寻找偏方,适逢一位土郎中献上束草药,没想到一剂服下,泄泻即止。再服一剂,疾病痊愈。众人大为惊讶。第二天,群众去向土郎中道谢并求其再赐神药仙草,郎中听了哈哈大笑说:“什么神药仙草!那只不过是一种扎路边野草而已。”众人忙问“此草何名,生于何方路旁?”郎中便娓娓讲道:“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数万将士众多患“血尿病”,生命危在旦夕。惟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的无名小草,而幸免此疫。细心的车夫发现此况,便挣扎着往车道中扯来那种无名小草,生嚼吞食,不料所患痢疾竟然好了。他高兴异常,忙将此事禀告马武,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患者痊愈,终于杀出重围。后来马武想到这次死里逃生,无限感慨地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从此,人们管这种野草叫车前草。尽管车前草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泻清肺之功效,可是,官家医生见其生长在卑贱的山野,混迹于牛、马粪中,而嫌弃它,不用它。
当时正遇欧阳修护送其父灵柩回乡安葬,路经永和镇,听了这些话顿脚叹道:“治世之人不分贵贱,治学之人不分贵贱。此为古人常理。而治病之药还分贵贱,真是无稽之谈,庸医迂腐,害人不浅!”群众见欧阳修如此厚爱车前草,从此,就收集车前草的种籽,播种栽植,代代相传,成为吉安县传统的出口药材,名扬海内外。
Ⅸ 车前草和车前子的关系
车前子是车前草的种子。
车前草:车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个省份都有栽培,它的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具有不错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