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燕尾鸢插花

燕尾鸢插花

发布时间: 2022-01-13 18:10:21

⑴ 燕尾鸢的形态特征

燕尾鸢身长50-54厘米,翼展119-136厘米,体重370-600克。黑白分明,分叉很大的尾是黑色,几乎是横向舵羽的2倍。雌雄同色:头颈部和下体是大面积的白色。上体是石板青或天鹅绒般的黑灰色。顶盖、尾巴上覆面、肩羽和内肩胛紫色,并具黑色光泽。该物种的内肩羽十分类似肩羽,都有青铜色的光泽。翅膀是略暗的中等棕色。虹膜是红棕色至暗棕色。下颌骨和脚基是浅蓝灰色。鸟喙黑色。口角内钴蓝色。
幼鸟与成鸟十分相似,但尾巴要短得多,羽毛的光泽度较低。在长到1岁后,其羽毛全部和成鸟一样。

⑵ 鸢和鹰的区别


开放分类: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纲、鹰科、动物、隼形目

拼音:yuān
五笔:aqyg
拉丁学名:Milvus Korschun
英文名:Blake Kite
别 名:老鹰 黑鸢 鹞鹰

鹰科(Accipitridae)鸢亚科(Milvinae)、白尾鸢亚科(Elaninae)、蜂鹰亚科(Perninae)多种猛禽的通称。典型的鸢,体较轻,头小,脸部分裸露,嘴短,翅和尾狭长。许多种类见於全球的温暖地带。有些鸢以昆虫为生;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齧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後翅向後成一角度而滑翔。有几种鸢姿态优雅如燕隼。

真鸢(鸢亚科)喙较狭窄,上腭边缘呈波浪形。典型种如赤鸢(Milvus milvus,分布於欧洲、北非和中东)及黑鸢(M. migrans),或称黑耳鸢,分布於旧大陆大部分地区,均体大,体长约55公分(22吋),颜色发赤(黑鸢色较深),头部稍有条纹,翅长而有角,凹形尾。栗鸢(Haliastur ins, 即婆罗门鸢;属鸢亚科)分布於印度至澳大利亚东北部;除体前部白色外,馀为红褐色;吃鱼和垃圾。澳大利亚的鵟鸢(Hamirostra melanosternon, 即黑胸钩嘴鸢;属鸢亚科);体大,胸黑,主要吃野兔和蜥蜴,亦吃鸸鶓卵,据报导能将石块掷到卵上以打碎其壳。

螺鸢有多种,仅见於新大陆,也属於鸢亚科;喙镰刀状,适於捕食蜗牛类。如大沼泽地鸢(Rostrhamus sociabilis),现於佛罗里达和古巴是稀有种类,而在墨西哥东部、中美和南美东部大部分地方还不少;体羽淡黑或石板色,体长约50公分(20吋),眼红色,尾基白色。燕尾鸢(Elanoides forficatus)见於新大陆,属於蜂鹰亚科;体长(包括长的叉形尾)约60公分(24吋),体黑白两色;在南美东部热带地区最常见,但也见自中美至美国。非洲的叉尾鸢(Chelictinia riocourii,属白尾鸢亚科)体灰白两色,形小,分布自奈及利亚到索马利亚。白尾鸢(Elanus leucurus,属白尾鸢亚科)分布自阿根廷到加利福尼亚,是北美仅见的数量增多的猛禽之一;体灰色,头、尾和下体白色,有明显的黑色肩斑;吃齧齿类。白尾鸢属(Elanus)许多种见於热带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吃蝙蝠的鸢又名蝙蝠鹰。鹃隼也是一种鸢(参阅隼〔falcon〕条)。

体长650毫米。上体暗褐杂以棕白色;耳羽黑褐色,故又称“黑耳鸢”。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翼下具白斑。尾叉状,翱翔时最易识别。

国内分布几遍及各地,终年留居。脊椎动物,鸟纲,隼形目,鹰科。俗称“老鹰”。为我国境内唯一的1种中型猛禽。体长约65厘米。上体暗褐色杂有棕白色。耳羽黑褐色,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翼下具有白斑,尾羽叉状,当展开翅膀回旋地飞翔时极为明显。一般独来独往,常见于城镇、乡村附近,多在高树上筑巢。主食啮齿动物,有时也袭击家禽。终年留居在我国各省。冬季往往三五成群漫游,空中滑翔时两翅极少振动,好像高悬空中。多在高大树上筑巢,巢大而简陋,均由树枝搭成。每窝产卵2~3枚,卵壳污白色,大小约为63*45毫米,带有不同深度的红色点斑。

⑶ 鹰、雕、鹫、鸢、隼的区别

1、科属不同

鹰:鹰科,鹰属。

鹫(别称雕):鹰科,雕亚科,雕属。

鸢:鹰科,鸢亚科、白尾鸢亚科、蜂鹰亚科,鹰属。

隼:隼科,隼属。

2、相关动物种类不同

鹰:在我国最常见的鹰有苍鹰、雀鹰和松雀鹰三种。

鹫(别称雕):主要雕类有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鹰雕、草原雕、乌雕、白腹山雕、小雕、棕腹隼雕、林雕、白腹海雕、渔雕、短趾雕、蛇雕。而在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金雕和乌雕。

鸢:燕尾鸢、食蝠鸢(俗称蝠鹞)、珠鸢(俗称娇鸢)、澳洲鸢(俗称黑肩鸢)、黑翅鸢、白尾鸢、纹翅鸢、剪尾鸢等。

隼:红隼、燕隼、白隼、马岛隼、灰隼、美洲隼、灰背隼、游隼、黄爪隼、阿穆尔隼、猛隼、猎隼、矛隼、拟游隼等。

3、生活习性不同

鹰:栖息于峡谷、林地、树林等处,繁殖期常在空中翱翔,同时发出响亮叫声。

鹫(别称雕):栖息于高山林地、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草原、荒漠及丘陵地带,平原少见。雕常在空中盘旋,俯冲而下捕捉食物,食肉。

鸢:常见于城镇、乡村附近,多在高树上筑巢。主食啮齿动物,有时也袭击家禽。终年留居在我国各省。多在高大树上筑巢,巢大而简陋,均由树枝搭成。

隼:燕隼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有黑色的种群繁殖于温哥华附近和冰岛。栖息于潮湿开阔的原野或针叶林和桦木林中。常产卵于灌丛中的地面上,但有时也占用秃鼻鸦和鹊在树上筑的巢。红腿小隼叫声尖厉及低声吱叫。

⑷ 古巴钩嘴鸢的鸢的种类

鸢属鹰科,是一类体型较小的猛禽。头比较小,脸上有点秃,短喙。双翼狭而长,鸢尾巴分叉很深,鸢广泛地分布在全世界气候温暖的地区。有些鸢以昆虫为生;有些食动物的尸体,也食啮齿动物和爬行类动物;有些则专门食蜗牛。鸢善于飞行,它们可们悠闲地拍动双翅,在高空翱翔。好几种鸢的飞行姿势像燕鸥一样优美。
红鸢和黑耳鸟
红鸢和黑耳鸟比较典型的鸢。前者产于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北部。后者在旧大陆的许多地区都能够找到。它们是鸢中体型较大的两种,身长大约有55厘米。红鸢有红色的喙(黑耳鸢的喙颜色较深),头上有不很明显的条纹。狭长的翅膀展开以后有一定的角度。尾巴呈锯齿状。鸢类鸟中,拉丁美洲的古巴勾嘴鸢和格林纳达勾嘴鸢属濒危动物。
婆罗门鸢
分布在从印度到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身体呈栗红色,脸部白色,头部带黑纹。以食鱼类和垃圾为生,印度人把它当圣鸟。
澳大利亚鸢
脸部呈黑色,主要食兔子和蜥蜴,也食鸸鹋蛋。鸸鹋是澳大利亚产的一种大型走禽,是仅次于鸵鸟的大鸟。为了砸鸸鹋蛋厚厚的蛋壳,它们得不断地搬起石头来把蛋砸开。
蜗牛鸢
只产于新大陆。它们有镰刀一样的喙,用来挖蜗牛肉吃。这是它们唯一赖以生存
食物。其中最出名的当算泽鸢,栖息在墨西哥的东部、美国的中部和东南部。在古巴已经很少见到。泽鸢的羽毛呈黑色和石板色,红色的眼睛,尾巴的根部呈白色。身长约50厘米。
新大陆的燕尾鸢
黑白分明。背和翼均是白色,分叉很大的尾是黑色。身长大约60厘米。在南美洲东部的赤道地区比较常见,但在中美洲和美国的大部分地区也可看到。
非洲的燕尾鸢
体型较小,羽毛呈灰色和白色。栖息在尼日利亚到索马里地区。
白尾黑翅鸢
产于阿根廷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据说它是新大陆猛禽类鸟类中住数量在增加的鸟。它有灰色的羽毛,白色的头和尾巴,腹部和肩膀呈黑色。啮齿动物是它的食物。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也有黑翅鸢属的各种鸢栖息。

⑸ 鸢的俗称是什么

鸢的俗称是老鹰。
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有长而狭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两足只适于攫取昆虫和小爬行动物,也吃腐食烂肉,以善于在天上做优美持久的翱翔著称。
鹰科(Accipitridae)鸢亚科(Milvinae)、白尾鸢亚科(Elaninae)、蜂鹰亚科(Perninae)多种猛禽的通称。典型的鸢,体较轻,头小,脸部分裸露,嘴短,翅和尾狭长。许多种类见于全球的温暖地带。有些鸢以昆虫为生;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齧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後翅向後成一角度而滑翔。有几种鸢姿态优雅如燕隼。
真鸢(鸢亚科)喙较狭窄,上腭边缘呈波浪形。典型种如赤鸢(Milvus milvus,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中东)及黑鸢(M. migrans),或称黑耳鸢,分布于旧大陆大部分地区,均体大,体长约55公分(22吋),颜色发赤(黑鸢色较深),头部稍有条纹,翅长而有角,凹形尾。栗鸢(Haliastur ins, 即婆罗门鸢;属鸢亚科)分布于印度至澳大利亚东北部;除体前部白色外,馀为红褐色;吃鱼和垃圾。澳大利亚的鵟鸢(Hamirostra melanosternon, 即黑胸钩嘴鸢;属鸢亚科);体大,胸黑,主要吃野兔和蜥蜴,亦吃鸸鶓卵,据报导能将石块掷到卵上以打碎其壳。

⑹ 燕尾鸢的生活习性

燕尾鸢几乎完全在空中活动,在空中捕获昆虫或小蜥蜴。它飞行时尾部往往扩散,开合频繁,这使得它能够自如的机动和低速。尾部作为一个方向舵,并允许进行近90度的转身。其长而薄的翅膀,将有助于达到很高的速度,特别是两个伙伴一起飞行和嬉戏时。
燕尾鸢的鸣叫声比较单调,在交往时,雄鸟发出的“克利,克利,克利”三个音节的声音,雌鸟则是一个音节的“克利-1-”,并略显尖锐。这些发声许多场合都能听到,遇到天敌鸟类或和伴侣交配后,以及希望取得联系。
燕尾鸢的食物主要是昆虫、蜥蜴、青蛙,蛇和蜂。偶尔也捕食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甚至小鱼。

⑺ 燕尾鸢的介绍

燕尾鸢(学名:Elanoides forficatus)为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羽毛黑白分明,有分叉很大的类似燕子的黑色尾巴,几乎是横向舵羽的2倍。雌雄同色。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

⑻ 鹰的品种

鹰科 Accipitridae
鸢亚科 Elaninae
黑翅鸢, Elanus caeruleus
黑肩鸢, Elanus axillaris
白尾鸢, Elanus leucurus
纹翅鸢, Elanus scriptus
剪尾鸢, Chelictinia riocourii
蝠鹞, Machaerhamphus alcinus
珠鸢, Gampsonyx swainsonii
燕尾鸢, Elanoides forficatus
蜂鹰亚科 Perninae
西非鹃隼, Aviceda cuculoides
马达加斯加鹃隼, Aviceda madagascariensis
褐冠鹃隼, Aviceda jerdoni
凤头鹃隼, Aviceda subcristata
黑冠鹃隼, Aviceda leuphotes
长尾鵟, Hernicopernis longicauda
黑长尾鹰, Hernicopernis infuscatus
蜂鹰, Pernis apivorus
凤头蜂鹰, Pernis ptilorhynchus
菲律宾蜂鹰, Pernis celebensis
黑头鸢, Leptodon cayanensis
白颈鸢, Leptodon forbesi
钩嘴鸢, Chondrohierax uncinatus
齿鹰亚科 Milvinae
双齿鹰, Harpagus bidentatus
棕腿齿鹰, Harpagus diodon
密西西比灰鸢, Ictinia mississippiensis
铅灰鸢, Ictinia plumbea
螺鸢, Rostrhamus sociabilis
细嘴螺鸢, Rostrhamus hamatus
啸栗鸢, Haliastur sphenurus
栗鸢, Haliastur ins

⑼ 鸢 是什么意思

鹰科(Accipitridae)鸢亚科(Milvinae)、白尾鸢亚科(Elaninae)、蜂鹰亚科(Perninae)多种猛禽的通称。典型的鸢,体较轻,头小,脸部分裸露,嘴短,翅和尾狭长。许多种类见於全球的温暖地带。有些鸢以昆虫为生;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齧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後翅向後成一角度而滑翔。有几种鸢姿态优雅如燕隼。

真鸢(鸢亚科)喙较狭窄,上腭边缘呈波浪形。典型种如赤鸢(Milvus milvus,分布於欧洲、北非和中东)及黑鸢(M. migrans),或称黑耳鸢,分布於旧大陆大部分地区,均体大,体长约55公分(22吋),颜色发赤(黑鸢色较深),头部稍有条纹,翅长而有角,凹形尾。栗鸢(Haliastur ins, 即婆罗门鸢;属鸢亚科)分布於印度至澳大利亚东北部;除体前部白色外,馀为红褐色;吃鱼和垃圾。澳大利亚的鵟鸢(Hamirostra melanosternon, 即黑胸钩嘴鸢;属鸢亚科);体大,胸黑,主要吃野兔和蜥蜴,亦吃鸸鶓卵,据报导能将石块掷到卵上以打碎其壳。

螺鸢有多种,仅见於新大陆,也属於鸢亚科;喙镰刀状,适於捕食蜗牛类。如大沼泽地鸢(Rostrhamus sociabilis),现於佛罗里达和古巴是稀有种类,而在墨西哥东部、中美和南美东部大部分地方还不少;体羽淡黑或石板色,体长约50公分(20吋),眼红色,尾基白色。燕尾鸢(Elanoides forficatus)见於新大陆,属於蜂鹰亚科;体长(包括长的叉形尾)约60公分(24吋),体黑白两色;在南美东部热带地区最常见,但也见自中美至美国。非洲的叉尾鸢(Chelictinia riocourii,属白尾鸢亚科)体灰白两色,形小,分布自奈及利亚到索马利亚。白尾鸢(Elanus leucurus,属白尾鸢亚科)分布自阿根廷到加利福尼亚,是北美仅见的数量增多的猛禽之一;体灰色,头、尾和下体白色,有明显的黑色肩斑;吃齧齿类。白尾鸢属(Elanus)许多种见於热带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吃蝙蝠的鸢又名蝙蝠鹰。鹃隼也是一种鸢(参阅隼〔falcon〕条)。

体长650毫米。上体暗褐杂以棕白色;耳羽黑褐色,故又称“黑耳鸢”。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翼下具白斑。尾叉状,翱翔时最易识别。

国内分布几遍及各地,终年留居。脊椎动物,鸟纲,隼形目,鹰科。俗称“老鹰”。为我国境内唯一的1种中型猛禽。体长约65厘米。上体暗褐色杂有棕白色。耳羽黑褐色,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翼下具有白斑,尾羽叉状,当展开翅膀回旋地飞翔时极为明显。一般独来独往,常见于城镇、乡村附近,多在高树上筑巢。主食啮齿动物,有时也袭击家禽。终年留居在我国各省。冬季往往三五成群漫游,空中滑翔时两翅极少振动,好像高悬空中。多在高大树上筑巢,巢大而简陋,均由树枝搭成。每窝产卵2~3枚,卵壳污白色,大小约为63*45毫米,带有不同深度的红色点斑。

热点内容
用布剪插花 发布:2025-08-05 02:25:52 浏览:285
正黄茶花 发布:2025-08-05 02:18:04 浏览:488
盆栽组合精致 发布:2025-08-05 02:04:13 浏览:542
梅花窗花剪法 发布:2025-08-05 02:02:38 浏览:555
海棠花修剪造型 发布:2025-08-05 01:42:31 浏览:383
盆栽喷水好吗 发布:2025-08-05 01:39:35 浏览:884
插花制作程序 发布:2025-08-05 01:28:46 浏览:921
月球七夕 发布:2025-08-05 01:24:29 浏览:876
花卉压枝 发布:2025-08-05 01:09:57 浏览:380
花卉人才网 发布:2025-08-05 01:09:22 浏览: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