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诗经花语

诗经花语

发布时间: 2022-01-11 08:23:17

A. 中国古代象征爱与美好的都有什么花(说一下花语

世界上有多少种花,就有多少种花语。每种花语里,都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一直是我们长久思考的话题。刚刚过去的情人节玫瑰的花语在那特定的24小时内得到了最为温柔的诠释,那激情似火的花儿在那一刻也陡值千金。 春天的气息已扑面地飞来,花儿又将迎来一年中最美、最幸福的时刻,那些花蕊里透出的清音,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曲清音,听得人如痴如醉。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思量思量那些花,想想她们寓意的人,回眸您过去和现在努力奋斗着的人生轨迹,是否有几多话语要一吐为快?来,跟着我们的音乐,寻着花香吹来的方向,一起走进那芳香盈路的心灵家园…… 梅花:迎寒绽,与雪争白 梅花为十大名花之首,“岁寒三友”之一(松、竹、梅),号称花中君子。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在我国有晋、隋、唐、宋、元五大古梅,早在诗经中就有梅的记载。隋唐时期植梅、咏梅风极盛。宋代文学家、园艺家范成大等的《梅谱》是世界上梅花专著。宋代诗人陈亮为梅写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严冬百花凋谢,唯有梅花迎寒绽,与雪争白,有踏雪寻梅之说。 兰花:天下第一香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菊花:花中君子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菊花隽美多姿,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 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又名芙蕖、莲花。叶圆似盘,高出水面,水珠凝聚,酷似水银;花于夏日开放,花色多种,冰清玉润,红晕如脂。曹子建曾以“荷出绿波”来形容洛神的美,加以亭亭玉立,兼具芳香,又被称为花中君子。宋人周敦颐特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牡丹:国色天香 牡丹,国色天香,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桂花:九里飘香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常把桂树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不少神话。尤其是吴刚伐桂的故事,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由于传说月中有桂,古代便称月亮为“桂魄”。 桂树花发于秋。我国古人又常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有蟾,故又以登科为登蟾宫。于是,“蟾宫折桂”,便成为旧中国人们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代名词。 外国人还把桂看做是一种崇高和荣誉的象征。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桂是用来献给科学和艺术之神“阿伯隆”的“圣物”。古希腊人还用桂叶编织成花冠,称为桂冠,授予才华卓越的诗人或竞技能手。 山茶花:天真烂漫 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盛开时如火如荼,灿如云霞,深受人们喜爱。她的花语是:理想的爱和谦让。 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际开放,勃勃生机为春天的到来传递着信息。明代诗人杨慎曾作词咏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处处齐开了,艳李妖桃到压倒,桩点花,园林处处红云岛”。 它总是在晚秋天气稍凉时,静静地开在庭圆之中。山茶不像桩一样,整个花朵掉落下来,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谢,直到生命结束。 那麽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不就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吗?所以渐渐地山茶花就成为对心中爱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 在几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红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种在庭园中也能让人欣赏她淡淡的花香。 山茶花:花中西施 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盛开时如火如荼,灿如云霞,深受人们喜爱。她的花语是:理想的爱和谦让。 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际开放,勃勃生机为春天的到来传递着信息。明代诗人杨慎曾作词咏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处处齐开了,艳李妖桃到压倒,桩点花,园林处处红云岛”。 它总是在晚秋天气稍凉时,静静地开在庭圆之中。山茶不像桩一样,整个花朵掉落下来,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谢,直到生命结束。 那麽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不就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吗?所以渐渐地山茶花就成为对心中爱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 在几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红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种在庭园中也能让人欣赏她淡淡的花香。 杜鹃:花中西施 杜鹃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映山红是杜鹃花的别称,杜鹃花开之时,像灼灼火焰,铺满山岗,气势壮观,惹人喜爱,人们也以杜鹃花为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的象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特别偏爱杜鹃花,他曾以人喻花,直接称赞杜鹃花:“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曾礼赞过杜鹃花:“何须名宛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浓。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水仙:纯洁与吉祥 水仙花的中国花语有两说:一是“纯洁的爱情”,专用于妇女,赞扬其品德,对民风起着积极作用。。二是“吉祥”,用于亲友及其家庭,祝愿走好运。 水仙花玉质冰肌、清秀俊逸、高雅脱俗,无怪乎古人誉之为“凌波第一花”。宋朝黄庭坚有“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的咏水仙诗句,故后人又称水仙为“凌波仙子”。人们又因水仙在严寒大雪中,尤能开花吐艳,浓香四袭,故又名为“雪中花”。 在古代咏水仙的诗中,也常提到洛水和洛神,“偶向残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江妃方欲凌波去,汉女初从解佩归”,“风流谁是陈思客,想像当年洛水人”。清韵、幽雅、芳香的水仙花,又将在岁末寒冬百花凋零之时,潇洒飘逸地为人们送去缕缕清香。 月季:花中皇后 在婿红姹紫的百花园中,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色,芳香酸郁,四时常开,不负“花中皇后”之名,深受人们喜爱。无数诗人文士,都用一些优美的诗句来赞颂月季。宋代徐积《咏月季》诗曰:“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叶风,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卖花翁。”

B. 冷门好听的花名花语

有很多花的名字真的是冷门又好听的,像是鸢尾、繁缕、素馨、箔歌、芃羽、荼蘼、西府海棠、香雪兰等。

C. 梧桐树的花语是什么

梧桐树的花语是祥瑞,梧桐花的花语是优雅的心、使命、爱的使者(情窦初开)。

梧桐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地高贵。在中国的《诗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该诗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菶菶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拓展资料:

梧桐树是喜光植物。喜温暖气候,不耐寒。适生于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喜碱。根肉质,不耐水渍,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长尚快,寿命较长,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长季节受涝3~5天即烂根致死。发叶较晚,而秋天落叶早。叶、花、根及种子均可入药,种子还可炒食及榨油。对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抗性。怕病毒病,怕大袋蛾,怕强风。宜植于村路边、宅旁、山坡、石灰岩山坡等处。阳性树种,好生于温暖湿润的环境;耐严寒,耐干旱及瘠薄。夏季树皮不耐烈日。在砂质土壤上生长较好。

D. 中国的花语

花语 之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中国是很多现代花卉的故乡,许多原产自中国的花木如杜鹃蔷薇等,如今已经遍植世界每个角落。唯有一种木花,不但国外引种极少,而且也是唯有中国人才懂得欣赏它的姿态之美、仰慕它的花之精神。那就是梅花。它对于华夏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代表意义。 梅花在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几乎可以说是与这个国度的历史相伴相生的。 早在夏商周的时代,中国就开始栽种梅花了,那时的人们固然欣赏梅花的美丽,但更多的是实际应用。《大戴礼 夏小正》提到过梅树的开花与结实:“梅、杏、杝桃则华。”“五月煑梅,为豆实。”《尚书 说命》则记载,殷高宗武丁请傅说为自己辅佐,对他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那时候还没有醋,梅的果实梅子,在当时的食物调味中就起到醋的作用,而做和羹,是必须用咸盐酸梅来调味的。记载足以证明当时梅花梅子已经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并且成为常识了。此后的考古发掘也进一步证明了文字的记载: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只铜鼎里装满了梅核,距今已三千余年,而新郑裴李岗也出土了梅核,那更是公元前五千四百年、夏王朝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这些梅核的模样都与野生的不大一样,更接近栽培的品种。 周代的梅花不但在文字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它的美丽也加鲜活。那就是《诗经 国风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仲春以后,梅子黄熟,树上的果实被纷纷摘拾而去,那正是《周礼 媒氏》所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月份,诗中的少女以梅子陆续成熟为喻,提醒自己的男友快来迎娶。热烈而美丽的情怀,与葱郁丰美的景象相映,动人心弦。 自秦汉以后,梅花在世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更大,栽种范围也更为广泛。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庭苑中,上林苑一定名列前茅。它在秦朝时已经是皇家苑囿,汉武帝初即位时大规模扩建,成为方圆三百余里的大型皇家园林,苑里满是灵兽珍禽奇花异卉。《西京杂记》就此事有一项记载便说:“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这些都充分说明早在秦汉之时,国人对梅树不但早已种植,而且还选育出了各式品种。梅花已经是帝王与百姓都喜爱的了。 既然梅花梅实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当然也就有了留下更多典故的空间。 所有的典故里,最著名的一个莫过于“望梅止渴”。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说的就是魏武帝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缺水,遂向士卒假称前方有大梅林,正是梅子成熟之时足以解渴,使得士卒重振精神直抵水源地。 “望梅止渴”望的是梅子,而关于梅花的著名典故则莫过于“梅花妆”。此典出自 《金陵志》:“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说的是南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冬天在含章殿檐下午睡,有梅花飘落在她的额头,五瓣分明倍添娇娆,宫娥都纷纷仿效。从此以后,“梅花妆”饰面成为由宫廷而民间千年不衰的时尚妆容,频频出现在吟咏闺阁风情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一道娇美的风景。 在传说中,武则天时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因犯过受黜刑,爱美的婉儿也设法使刺青变成刺朱梅花图案。此后,梅花的香艳典故里又添了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她性喜梅花,玄宗甚至以“梅妃”戏为其号。也正是从南北朝以后,梅花才真正开始它“以花闻天下”的时代。 梅花的典故一直不断,吟咏梅花的诗篇也不绝于耳,孤山赏梅也成为文人名士的风尚。但隋唐是牡丹最盛之时,梅花并未能独占风流。这情形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宋人爱梅成性,梅花在宋代开始深入人心,梅花精神也在这个时代浓墨重彩地焕发,奠定了如今中国人心目中的梅花。 有宋一代,吟咏梅花的诗词由单纯的赞其色香仪态而进一步深入到梅花傲雪独放的精神,以此引喻不畏生命严寒的伟大人格力量。 这一时期光是描述梅花的书就有五部:范成大的《梅谱》、周叙的《洛阳花木记》、张滋的《梅品》、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仲仁的《华光梅谱》。其中尤以《梅花喜神谱》独具一格。 宋伯仁是南宋时人,上下两卷《梅花喜神谱》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刊行,这套画谱共一百幅,每幅均配有五言诗一首,涵盖了梅花由初蕾而逐渐开放直到花谢结实的全过程,细致入微而栩栩如生,为历代画者所重。 宋代最著名的梅之典故,莫过于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梅妻鹤子”一事。他还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诗处处咏梅而不见梅字,自有梅韵在其中,尤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被称为千古绝唱。 但宋人挚爱梅花并咏其精神风骨,绝不是源于一二典故秩事,而是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那个王朝富庶文明,却时时处于异族铁蹄的威胁中,北宋之灭、“靖康之耻”更是惨烈无伦。而梅花,正以其铁骨铮铮的高尚节操、傲雪凌霜的浩然正气,成为高士英豪在艰险苦困中始终坚忍不屈的喻志之花。正如后人所云:“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梅岭绝食以求殉国;明末史可法遗言“死葬梅花岭”,百姓为之种梅万株;再往后上将张自忠归葬重庆,雨台山为之更名“梅花山”,这都是人与梅花精神一致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产于山野的梅花如今品种丰富,宫粉绿萼朱砂洒金垂枝龙游,已达二百余种之多,惯于以苦为乐的国人更以梅花五瓣引喻“五福”,成为吉祥象征。 梅花一物,至今国外引种者稀。但如此好花与花中精神,非中国之地不能出,非中国之人不能赏,外国月亮再圆,也照不出中国梅花的疏影暗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生知己是梅花”……梅花精神早已融入华夏民族的魂魄,也正是华夏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重要凭籍。

E. 茑萝的花语是什么

茑萝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忙碌,相互关怀,互相依附

诗经里说,“茑与专女罗,施与松柏”。茑属萝,这个名字一听,就富有诗意。在西方它常用在新娘的捧花中,所以也被称为新娘花。

茑萝蔓叶纤细秀丽,花叶俱美,细致动人,是庭院花架、花窗、花门、花篱、花墙以及隔断的优良绿化植物。也可盆栽陈设于室内,盆栽可用金属丝扎成各种屏风式、塔式。花开时节,其花形虽小,但星星点点散布在绿叶丛中,活泼动人。

50年代初郁达夫小说集《茑萝集》中有小说《茑萝行》。其实郁达夫在这短篇小说中未有片言只字提及或描过茑萝花的。达夫以此命题大抵旨在以“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借茑萝的缠绵依附之意感叹小说中青年男女主人公在二三十年代的孤寂、颠沛流离、生计无着、毫无依附之惨苦遭际。

F. 中国十大名花的花语各是什么

1、梅花:迎寒绽,与雪争白
梅花为十大名花之首,“岁寒三友”之一(松、竹、梅),号称花中君子。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在我国有晋、隋、唐、宋、元五大古梅,早在诗经中就有梅的记载。隋唐时期植梅、咏梅风极盛。宋代文学家、园艺家范成大等的《梅谱》是世界上梅花专著。宋代诗人陈亮为梅写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严冬百花凋谢,唯有梅花迎寒绽,与雪争白,有踏雪寻梅之说。

2、兰花:天下第一香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3、菊花:花中君子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菊花隽美多姿,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
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4、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又名芙蕖、莲花。叶圆似盘,高出水面,水珠凝聚,酷似水银;花于夏日开放,花色多种,冰清玉润,红晕如脂。曹子建曾以“荷出绿波”来形容洛神的美,加以亭亭玉立,兼具芳香,又被称为花中君子。宋人周敦颐特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牡丹:国色天香
牡丹,国色天香,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6、桂花:九里飘香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常把桂树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不少神话。尤其是吴刚伐桂的故事,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由于传说月中有桂,古代便称月亮为“桂魄”。
桂树花发于秋。我国古人又常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有蟾,故又以登科为登蟾宫。于是,“蟾宫折桂”,便成为旧中国人们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代名词。
外国人还把桂看做是一种崇高和荣誉的象征。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桂是用来献给科学和艺术之神“阿伯隆”的“圣物”。古希腊人还用桂叶编织成花冠,称为桂冠,授予才华卓越的诗人或竞技能手。

7、山茶花:天真烂漫
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盛开时如火如荼,灿如云霞,深受人们喜爱。她的花语是:理想的爱和谦让。
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际开放,勃勃生机为春天的到来传递着信息。明代诗人杨慎曾作词咏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处处齐开了,艳李妖桃到压倒,桩点花,园林处处红云岛”。
它总是在晚秋天气稍凉时,静静地开在庭圆之中。山茶不像桩一样,整个花朵掉落下来,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谢,直到生命结束。
那麽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不就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吗?所以渐渐地山茶花就成为对心中爱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
在几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红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种在庭园中也能让人欣赏她淡淡的花香。

8、杜鹃:花中西施
杜鹃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映山红是杜鹃花的别称,杜鹃花开之时,像灼灼火焰,铺满山岗,气势壮观,惹人喜爱,人们也以杜鹃花为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的象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特别偏爱杜鹃花,他曾以人喻花,直接称赞杜鹃花:“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曾礼赞过杜鹃花:“何须名宛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浓。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9、水仙:纯洁与吉祥
水仙花的中国花语有两说:一是“纯洁的爱情”,专用于妇女,赞扬其品德,对民风起着积极作用。。二是“吉祥”,用于亲友及其家庭,祝愿走好运。
水仙花玉质冰肌、清秀俊逸、高雅脱俗,无怪乎古人誉之为“凌波第一花”。宋朝黄庭坚有“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的咏水仙诗句,故后人又称水仙为“凌波仙子”。人们又因水仙在严寒大雪中,尤能开花吐艳,浓香四袭,故又名为“雪中花”。
在古代咏水仙的诗中,也常提到洛水和洛神,“偶向残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江妃方欲凌波去,汉女初从解佩归”,“风流谁是陈思客,想像当年洛水人”。清韵、幽雅、芳香的水仙花,又将在岁末寒冬百花凋零之时,潇洒飘逸地为人们送去缕缕清香。

10、月季:花中皇后
在婿红姹紫的百花园中,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色,芳香酸郁,四时常开,不负“花中皇后”之名,深受人们喜爱。无数诗人文士,都用一些优美的诗句来赞颂月季。宋代徐积《咏月季》诗曰:“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叶风,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卖花翁。”

G. 每个月所代表的花是什么,花语还有相配的古代人物是什么啊

正月梅花(花神寿阳公主)
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二月杏花(花神杨贵妃)
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
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五月石榴(花神钟馗)
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八月桂花(花神徐惠)
青岩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九月菊花(花神陶渊明)
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
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十二月水仙(花神娥皇女英)
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H. 锦葵花的花语

锦葵的花语:“讽刺”。活跃在古罗马帝国的讽刺诗人——马鲁提亚力斯曾版说过:“锦葵提炼出权来的茶叶,具有恢复疲劳的功效。”

所以,锦葵就是讽刺诗人精力的泉源。因此,它的花语就是——讽刺。

而且锦葵,古名“荍”,始载于《诗经·陈风》。锦葵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其中砂质土壤最适宜,耐寒,耐干旱,不择土壤,生长势强,喜阳光充足。盆栽后放置在半天有阳光这处,才能叶绿花繁,否则很难开花,故包含了讽刺之意。

(8)诗经花语扩展阅读:

锦葵花的养殖要点

1、施肥

因锦葵开花次数比较多,需要足够的营养。5月起进入生长期,施入氮磷结合的肥料1-2次,6月起陆续开花一直到10月,每月应追施以磷为主的肥料1-2次,使花连开不断。

2、浇水

盛夏高温季节,盆土应偏干忌湿,防烂根。有时会落叶,翌春会重长出新叶。

3、修剪

随时剪去枯枝、病枝、弱枝、过密枝和残花残梗,以利通风透光,单瓣的还应截短徒和长枝,使之多生侧枝、多开花。

4、防冻

入冬后应及时移入室内,放置向阳温暖之处,保持室内温度3-5℃,可以越冬,盆土应偏干忌湿,防烂根。有时会落叶,翌春会重长出新叶。

I. 荼藤花的花语是什么

荼蘼花语
荼蘼花语——末路之美

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荼蘼是一种伤感的花

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它开了也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三春过后诸芳尽”开花的季节也就结束了。花开总是形容女子的青春将逝,或是感情到了尽头……

文学寓意
荼蘼,一种蔷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之后,往往直到盛夏才会开花。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苏轼诗:“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任拙斋诗:“一年春事到荼蘼。”王琪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这每一字句,都是这夏天最后一抹花语的诠释。《红楼梦》中也有关于荼蘼的一段。《红楼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

荼蘼
手法暗示几个人物的命运,其中就有荼蘼。女仆麝月抽到一张花签,是“荼蘼——韶华胜极”。“韶华胜极”意指花事到了尽头,之后自然是群芳凋谢了,有完结的意思;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而“开到荼蘼”的意思就是花已凋谢,一切结束。“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荼蘼是春天的最后一种花,开到荼蘼了,便没有退路,也不能继续美丽了。多么绝望与颓废的两个文字。
花,已经开到了荼靡,我们,也将说再见。
佛家意义

曼珠沙华
荼蘼花在很多佛教著作中都有提及,但是它并不是“彼岸花”。佛典中也说它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是一种天降的吉兆,可是这吉对于尘世中的你我,却是大大的不利。就如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如此之类,一朵荼靡,一支彼岸花,都是分离的表征,没有了那份无与伦比的超脱,即使自命忘情,也不免会为她流泪。尽管愿望的最深处,并不希望你我荼蘼,不希望看到悲伤的彼岸花,却依旧祈祷籍着你的手,让她发芽、绽放。
有关诗句
1 、《诗经·豳(bīn)风·鸱鸮(chīxiāo)》: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荼”指的是荻,是类似芦苇的植物开的花。
2、《花镜》: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3、陆游: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4、杨万里: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5、吴淑姬词: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 浪,衬云福,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6、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7、赵孟坚《客中思家》: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8、方岳《荼蘼》: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9、陈普《和荼蘼》: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10、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11、清朝诗人厉鹗: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梨花雪后酴醿雪,人在重窗浅梦中。
12、李祁的《青玉案》:绿琐窗纱明月透。正清梦,莺啼柳。碧井银瓶鸣玉甃。翔鸾妆详,粲花衫绣,分付春风手。喜入秋波娇欲溜。脉脉青山两眉秀。玉枕春寒郎知否?归来留取,御香襟袖,同饮酴醿酒
13、欧阳修的《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况是踏青来处远。犹不倦,秋千别闲深庭院。更值牡丹开欲遍,酴醿压架清香散。花底一尊谁解劝。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14、宋伯仁《晚春二首》:风甃残花满地红,别离樽俎谩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
15、郭德纲的定场诗: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言。
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卿有泪,荼靡花了我无缘。
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16、苏幕遮(论坛显示东北石油大学09届,疑为网名)《独行将晚》:
拂窗始觉余尘暗,忪忪不识昏和晓。
未契应难托来生,晚晴尽许怜幽草。
远城万木尚垂垂,此地重花已了了。
春歌唱到荼蘼时,少年子弟江湖老。

热点内容
日本樱花饼 发布:2025-08-05 12:40:22 浏览:473
快穿百合病娇 发布:2025-08-05 12:39:34 浏览:816
兰花品种美人 发布:2025-08-05 12:27:12 浏览:657
海棠角压边 发布:2025-08-05 12:14:21 浏览:111
浪花一朵朵一共有 发布:2025-08-05 12:10:38 浏览:320
素描花卉高清 发布:2025-08-05 12:10:30 浏览:302
刚哥讲兰花 发布:2025-08-05 12:10:26 浏览:848
五家渠梅花集团招聘 发布:2025-08-05 12:10:21 浏览:170
梅花阀门 发布:2025-08-05 11:50:24 浏览:14
反式玫瑰醚 发布:2025-08-05 11:46:16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