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姚安滇耘花卉

姚安滇耘花卉

发布时间: 2022-01-10 16:09:25

A. 姚安县的历史沿革

“姚”来源于“姚州”。“姚州”来源于“武德四年,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改置姚州”。元取乱极思治,长治久安之意,置姚安路军民总管。
先秦为古滇国地。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设置益州郡(郡治在今晋宁县),弄栋县为所辖二十四县之一。时弄栋县辖今楚雄、姚州、大姚、南华、牟定、广通、元谋等地 ;弄栋城城址在今光禄镇旧城村高陀山。
东汉为弄栋县,属益州益州郡;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弄栋县为郡治。西晋为弄栋县,属宁州云南郡。
东晋至南朝宋为宁州兴宁郡,弄栋为郡治。南朝齐、梁为宁州兴宁郡。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开皇十四年(594)设弄栋总管府,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以汉云南郡地(今祥云一带)置姚州,下辖姚城(治在今姚安)、泸南(治在今石羊一带)、长城(治在今大姚一带)三县;并设置姚州都督府 ,归剑南节度使所辖。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移姚州都督府于今天的姚安,府治在姚城县(今姚安县,府城在今栋川镇),改“弄栋”之名为“姚州”,此即姚安历史上姚州之名的开端。德宗兴元元年(784),蒙氏于弄栋府置弄栋节度;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弄栋城。
宋大理国为弄栋府(统矢府)。
元宪宗七年(1257)置统矢千户,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置姚州,属大理路;天历元年(1328),升姚州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府治在今姚安县光禄镇高氏宗祠旁,辖姚州、大姚县,此即“姚安”称谓之始。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姚安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姚安军民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
清初沿明制,为姚安军民府姚州;雍正八年(1730)7月,姚安军民府属迤西道(驻大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撤销姚安军民府,姚州改属迤西道楚雄府。
民国2年(1913)3月,由姚安县析置盐丰县,县治设于白盐井;同年4月,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姚州改为姚安县,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6月,改滇西道为腾越道(驻腾冲县),姚安县属之。民国十八年(1929),废腾越道,姚安县直属省。民国35年(1946),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姚安县为公署驻地。
1949年后属楚雄专区。

B. 永仁县的历史沿革

永仁古称苴却。先秦属古滇国地。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属越雟郡蜻蛉县。
东汉属益州越雟郡蜻蛉县。
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蜻蛉县。
西晋属宁州云南郡蜻蛉县。
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宁郡蜻蛉县。
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曾置强乐县,武德四年(621)属微州,设深利(今永仁)和十部(今仁和)。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伽毗馆。
宋大理国属弄栋府。元宪宗七年(1257)废褒州置大姚堡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大姚县,改属姚州;元天历元年(1328)改属姚安路军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姚安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姚安军民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
清初沿明制,为姚安军民府大姚县;雍正八年(1730)7月,姚安军民府属迤西道(驻大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撤销姚安军民府,大姚县改属迤西道楚雄府。道光三年(1823)以大姚县北境置苴却行检分治。民国二年(1913),迤西道更名为滇西道,改苴却巡检司为苴却行政委员,驻苴却,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苴却行政区属腾越道。民国十三年(1924),苴却行政区改置永仁县(1929年11月批准),属腾越道。取永境内永定、仁和两大集镇首字定名永仁县。另有“永远施行仁义”之意。
1929年由大姚县析置永仁县。取“永远施行仁义”之意。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永仁县撤销万马傣族乡,将原万马傣族乡所辖的迤资、昔丙、拉姑、鱼鲊4个村委会划归永兴傣族乡管辖;将原万马傣族乡万马、进化2个村委会划归中和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中和乡改设为中和镇。

C. 姚安什么出名

1)每年盛夏,县城被万亩荷花环绕,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故称荷城。内
2)历史文化悠久容: 古为滇国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弄栋(也写作梇(lòng)栋)县
3)山川秀丽,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名胜古迹遍及城乡,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现有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主要风景区、旅游点17个,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其中以坝区乡镇较为集中。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皆备,且各有千秋。)

特产:姚安封鸡/姚安的三角糯米/野生菌鸡枞/套肠/姚安乳鸽/姚安山药

D. 滇缅铁路的发展过程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驻滇英领事照会云南总督,提出从缅甸修筑铁路经滇西的腾越进入云南,路权归英方。鉴于中法滇越铁路丧失主权的教训,政府和滇人都提高了警觉,不敢再让路权与外人。经滇人力争,清政府遂与英使达成协议,议定滇缅铁路各修各界。滇绅陈荣昌以滇缅路权已争回,便呈请滇督将修建滇缅铁路事务归入滇蜀铁路一并办理,改名为滇蜀腾越铁路公司,后公司又归并云南省公路总局。至1935年,公路总局派人前往勘测从祥云县的清华洞起,至滇缅交界一段的铁路线,长约400余公里,建筑费估算约法币1820万元。
抗战爆发后,沿海港口及铁路交通线均已沦陷,国民党政府迁移到大西南。为取得国际援助,除修筑滇缅公路外,由中央政府主持修筑东起昆明,西经安宁、一平浪、禄丰、广通、楚雄、姚安、祥云、弥渡、南涧、云县、耿马等县,直达中缅边界术达的滇缅铁路。1938年12月起,开始分段修建。东段由昆明至祥云县的清华洞,长410公里;西段由清华洞抵术达,长470公里,全线为米轨,以便于同缅甸的铁路接轨,拟连通缅甸密支那铁路线上的腊戌站。
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了赶筑一条路,数不清的人献出了生命。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党交通部次长曾养甫就意识到,如果沿海口岸不保,中国将失去外援,陷入危险境地。必须尽早铺设一条从西南向外与国际联系的通道,这就是后来以悲壮和惨烈镌刻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滇缅铁路的修建,当时中国的几位著名的铁路和桥梁专家都参与了滇缅铁路的建设。1937年交通部公务司司长萨福均调任滇缅铁路局局长,1939年一代铁路巨擘杜镇远先生亲任滇缅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杜镇远延聘了一批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如任副局长的张海平、任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的王节尧、任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司的汪菊潜、任第一工程处副处长的陶述曾、继任滇缅铁路局局长的龚继成、总工程师室的副总工程师李耀祥、督办公署技术委员会委员汪禧成、设计课长林同炎,第三工程处工务课技术股主任雷从民、第三总段副工程司兼分段长石衡,此外还有朱葆芬、夏舜参、顾彀成、祝秦萱、周庸华、卢肇钧等。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几乎全是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并留学欧美的专攻土木工程或铁路建设的专门人才。如杜镇远、王节尧、汪菊潜、龚继成、石衡、林同炎等均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雷从民、卢肇钧毕业于清华大学,陶述曾毕业于北京大学,汪禧成毕业于交通大学,夏舜参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海平毕业于普渡大学,朱葆芬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由于抗日战争日益的危急,滇缅铁路的修建终于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日程。然而对于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和滇西百姓来说,出动三十万的劳力,供应三十万人的吃粮问题,却是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铁路经过的蛮荒地区,瘴疠横行,蚊叮虫咬,许多人得了疟疾和肠胃病,而云南本地民工又十有八九抽鸦片烟。民工体弱不支,加上生活供应困难,施工效率极低。
1942年,日军侵占了缅甸,随后又攻陷了我滇西重镇腾冲、龙陵、畹町等地,直接威胁到整个滇省西部。为防止日军利用滇缅甸铁路,当局只得忍痛将该路西段已修好的路基、涵洞等基础工程破坏,以免资敌(同时破坏的还有滇缅公路西段)。以致全线停工,滇缅铁路督办也撤回内地,滇缅铁路功亏一篑,其东段也仅修至安宁(因叙昆铁路轨料供应紧张,1944年安宁至石咀段的路轨被移铺至叙昆铁路曲靖和沾益区间,以解决沾益军用机场的交通联络)。最后,滇缅铁路滇西部分的路基工程在一片爆破声中化为烟尘。为保障国际通道畅通无阻,当局决定另修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于1944年随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时开始动工修建,滇缅铁路停工。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忙于返回内地接收,并准备打反共内战,加之滇缅公路已恢复通车,滇缅铁路失去了作为国际通道的战略意义,已无修建的必要,整个工程因而半途而废。解放后的1958-1959年,铁道兵部队利用原先抗战时期已完成的路基从石咀铺轨至了楚雄一平浪,史称昆一线。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以后又陆续拆除了昆一线,现在滇缅铁路仅遗存昆明北站至石咀的12.4公里线路,称为昆石线。在今天的昆明西山碧鸡关、楚雄禄丰、一平浪和临沧云县都遗留有较完整的当年滇缅铁路隧道和路基遗迹。

E. 姚安县的著名人物

陶珽:明代文人。字紫阗,号不退,又号稚圭,自称天台居士,姚安(今云南挑安)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武昌兵备道。
陶珙:明居士。字紫阎,号仲璞,又号无学居士。姚安(今属云南)人。陶珽之弟。天启初举人。官南工部,出守宝庆。有《寄园集》。见《滇诗拾遗》、《古庭语录》、《胜朝殉节诸臣录》八、《云南通志》一〇七。
高奣映:字雪君,号问米居士,白族,云南姚安人。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一生著书八十余种之多,与顾炎武、王曦之齐名。
甘雨:(1823~1895),字润之,又字慰农,晚年自称卧云老人,咸丰间贡生,官广西州训导。工画山水,有逸致。有孟贤、仲贤、叔贤、季贤四子,甘氏父子同时出名,并且以“一门四举子,三步两道台”的盛举,被乡人传为佳话,有补过斋遗集。
甘孟贤:(1853~1914),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举人,清末学者和诗人,著有《不自是诱斋文集》、《行余吟》一卷等。
甘仲贤:(1855~1908),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举人,清末学者和诗人,著有《观象损益斋文集》四卷等。
甘叔贤:(1862~1894),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举人,虽英年早逝,也著有《字义启蒙》一卷。
甘季贤:(1864~1905),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举人,虽然也英年早逝,却有多达19种的著述,内容涉及经学、理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文学方面有《体认天理斋文集》六卷、《古文经世》四卷等。
赵鹤清:(1865-1954),民国画家。字松泉,别号瘦仙,云南姚安光禄镇人。辛亥革命后,赵鹤清先后担任过他郎厅(今墨江县)长官、澜沧县县长、盐丰县白盐井场知事等职。1915年,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就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和金质奖章。赵鹤清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是他亲自绘画、编写的《滇南名胜图》以及他精心垒建的大观楼假山“彩云崖”。
熊汝霖:(1978.1.2—),内地著名创作型男歌手,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音乐系。2006年央视《梦想中国》冠军,2012年成立个人飞行大道音乐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天下无敌》《一如既往》《完美结局》等。
纪容舒(1685—1764)直隶献县人。纪晓岚父亲。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曾在云南的姚安做官,称姚安公

F. 姚安有几个乡镇

截止到2014年,姚安县面积1803平方千米,辖5个镇、4个乡,共4个居委会、73个行政村,分别为栋川镇、光禄镇、前场镇、弥兴镇、太平镇、适中乡、左门乡、官屯乡、大河口乡。

(6)姚安滇耘花卉扩展阅读:

1950年,姚安县属楚雄专区。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置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属楚雄州(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成立)。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永仁、盐丰、姚安3县,将原永仁、盐丰、姚安3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姚县(1958年10月15日撤并)。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设立姚安县,以合并于大姚县的原姚安县行政区域为姚安县的行政区域(1961年1月分置)。

2002年,大龙口乡、弥兴乡、龙岗乡、仁和乡撤乡设镇(省政府2002年7月18日批准)。

2016年1月,同意撤销楚雄州姚安县官屯乡,设立官屯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隶属关系不变,镇政府驻原乡人民政府驻地。

热点内容
梅花五角发行量 发布:2025-08-05 16:42:20 浏览:846
双子男情人节 发布:2025-08-05 16:33:30 浏览:980
抗日之铿锵玫瑰 发布:2025-08-05 16:33:17 浏览:642
金鱼兰花 发布:2025-08-05 16:31:43 浏览:164
小桑菊花语 发布:2025-08-05 16:16:15 浏览:324
怎样做凉拌西兰花好吃 发布:2025-08-05 16:14:45 浏览:574
垂吊牡丹 发布:2025-08-05 16:11:22 浏览:78
哪种花的花语是守护 发布:2025-08-05 16:04:01 浏览:230
玉兔兰花图片 发布:2025-08-05 16:03:56 浏览:358
白梅花和玫瑰花泡水喝 发布:2025-08-05 15:49:49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