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花卉供应情况
① 什么是周年供应,比如花卉的周年供应、蔬菜的周年供应
周年指1个整年(365天),而花卉或蔬菜的周年供应是指该种花卉或蔬菜365天都能有鲜品或贮藏品供应,也就是365天都可以卖这种产品。
② 有哪些节日需要买花的
情人节(2月14日)
主花赠送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其它花卉有红郁金香、风铃草、紫丁香、红山茶、扶郎花、长春花和红掌等。
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天)
主要赠送康乃馨,其层层的花瓣代表母亲对子女的爱意。其它花卉有勿忘我、茉莉和酢浆草等。
父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天)
主要赠送石斛兰,其它的花有百合、黄色玫瑰、飞燕草及紫阳花。
圣诞节(12月25日)
主要赠送一品红,含有祝福的含义,其它花卉有白美女樱、海竽等。
教师节(9月10日)
可赠送木兰花、月桂树、悬铃木等,代表高尚的灵魂和才华,以及功劳和荣誉。
清明节(4月5日)
可送的花卉有三色堇、松柏的枝条等,表示思念及哀悼。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可选的花卉品种较多,只要开花繁茂、色彩鲜艳的均可。如百合、桃花、水仙、兰花、杜鹃、郁金香及风信子等。
元旦(1 月1 日)
可选用蛇鞭菊、玫瑰、满天星、香石竹、菊花及火鹤等,代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万事如意和好运常伴。
妇女节(3月8日)
可选送的花卉有兰花、康乃馨、满天星、百合及银莲花等。代表优雅高贵和慈祥温馨。
儿童节(6月1日)
可选送的花卉有金鱼草、火鹤花、满天星、非洲菊、飞燕草和玫瑰等,代表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③ 24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的花卉有哪些
1、立春:四季报春、辛夷
2、雨水:杏花、紫叶李
3、惊蛰:桃花、棠梨
4、春分:含笑、垂丝海棠
5、清明:桐花
6、谷雨:牡丹、酴糜
7、立夏:月季、虎耳草
8、小满:小蓟、珍珠梅
9、芒种:石榴花、栀子花
10、夏至:冠花贝母、紫花泡桐
11、小暑:松果菊、荷花
12、大暑:玉叶金花、槐花
13、立秋:八月菊、秋海棠
14、处暑:紫茉莉、茉莉
15、白露:葱兰、金桂
16、秋分:慈姑、阔叶十大功劳
17、寒露:菊花、海红豆
18、霜降:千日红、石竹
19、立冬:雪松、冬樱花
20、小雪:象牙红、野山茶
21、大雪:长寿花、瓜叶菊
22、冬至:腊梅、枸骨
23、小寒:报岁兰、款冬花
24、大寒:瑞香、山矾。
(3)节日花卉供应情况扩展阅读
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上古时代以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经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故,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北斗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④ 中国的花卉市场大致情况 有高人一下
近几年 中国 逐步成熟 的花卉 消费市场格局初现,花卉由奢侈消费向日常消费的转变已露端倪。找国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势必成为2008年国内花卉生产企业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之一,当然由于更多外资企业进驻 中国 ,定会加速花卉专业化细分市场及产业化链条的完整性。但是面对跨国企业纷纷来 中国 参与花卉业的竞争。如何应对压力、抓住机遇以寻求突破,对 中国 花卉企业尤显紧迫。 以差异化生产规避风险现阶段我国花卉品种资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很多企业都把精力放在主流花卉上,如红掌、凤梨、仙客来等,生产基数庞大直接导致市场价格混战。品种盲从跟风往往是罪魁祸首。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外资种苗供应商提供给我们的品种价格比以前更有吸引力,但当价格优势变得大众化的时候也就不是什么优势了,相反对于集中供应则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品种的差异性往往是规避市场价格竞争的有力武器,花卉零售商都明白“新奇特少” 的花卉 往往可以卖个好价钱。目前大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看中的是规模化效益,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老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将企业引向价格战中。其实国外 的花卉 行业也有类似的问题,尤以日本最为严峻。受到东南亚诸多花卉出口国的压力,日本花卉生产企业都开始走品种革新路线,对新品种的热衷程度极高,一旦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新品种,往往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新品种的生产和推广。价格比较是基于同类型同标准的比较,新品种因具有特异性往往没有价格参照,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品种引进需要前期投入很多资源,所带来的风险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的,规格差异性的优势就此体现。在规格战上,国外企业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荷兰一些花卉生产企业在“母亲节”的时候会生产一批针对中小学生市场的微型康乃馨,便宜的价格是其稳定销售的绝佳保障。圣诞迷你一品红在欧美园艺中心都可以见到,迷你盆栽的廉价、小巧、精致永远是其最大的卖点。 花卉经纪人角色亟待加强 “产供销一条龙”的传统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多变的市场环境。我国 的花卉 产业化细分格局已经体现。在鲜切花行业,扮演专业花卉中间商的人越来越多。苗木产业也是如此,苗木经纪人近年来蓬勃发展。产销分离的大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花卉产业想要做大做强也要依靠稳定的销售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传统 的花卉 批发商正在向“花卉经纪人”的角色转变,一旦这种销售渠道建立完善就会给订单花卉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出口型也可向内销型转变 企业获得国外市场高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繁复技术壁垒带来的高风险,近年来花卉产品出口纠纷频繁发生,靠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外汇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国内花卉消费结构开始显现出成熟的一面,日常花卉消费比重越来越大,高质高价的市场规律在国内也是行得通的。现阶段生产企业想在国内找到具有大购买能力的客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想办法有意识自己逐渐培养几个大客户,这种前期辅助的合作模式在苗木产业中已经得到有效的验证。 盆栽向艺术再加工转变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创造了成品组合盆栽的半壁江山,现在国际盆栽花卉贸易越来越认可一些经过简单艺术加工美化的组合类盆栽。以常春藤为例,普通的盆栽花卉没有任何新意,但是在生长种植过程中配上一个扭曲的树枝支架,让常春藤自然地攀爬附着其间,使得整个植株看上去更富有生命力。花卉最大的价值是其观赏性,同样的植物鲜活独特,价格往往可以居高,但具有独特个性是需要付出额外代价的。 国内目前的组合盆栽都是由终端批发商、零售商进行加工销售的,大多组合后经过驯化适应期直接进行销售,完成的效果是不错,但能不能在消费者手里养活就成了问题。组合盆栽的形式很好,但这种销售方式不太合适,如果把组合盆栽的养护阶段留在温室种植阶段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是从幼苗开始种植,植物间是自然地同步生长,成品也会具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感觉。 小型种植者将逐步淡出市场 专业化的现代花卉种植企业将会通过吞并小的园艺种植场发展壮大,其实几年前这种趋势就已经存在了。零散小型种植者不太适应多变 的花卉 贸易市场,其对产品品质及成本的控制也很薄弱,在一些主流产品市场上无法与规模化花卉企业竞争,走另类发展路线是其生存发展的出路。在许多国家,花卉种植的总面积比较稳定,但是企业的数量却在逐渐下降,资源的再整合、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往往是产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这个国际大趋势不可逆转。
满意请采纳
⑤ 节假日鲜花价格上涨,过后又下降,反映何种经济现象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供需状况引起的,节假日的到来让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导致了人们对鲜花的消费需求增加,由于供不应求,于是供应商提高价格,所以鲜花的价格在这时就会上涨。随着节假日的结束,人们从新回到工作或者学习,需求量急剧下降,这是价格也降到一般水平了。
这个例子就是完全由供需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的价格变动!涉及到经济学的很多常识。
⑥ 中国各地的花卉生产分布分析
花
卉业一直被看做朝阳产业和新的
经济增长点。伴随着改革开放后
经济的飞速发展,
近三十年来,
一直呈现
出持续、
稳定、
高速的发展态势。尤其是
近几年,
更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08
年
11
月
14
日
农
业
部
发
布
的
2007
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显示,
2007
年
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为
75
万公顷,
比
2006
年的
72.2
万公顷略有增加;
花卉销
售总额
613.7
亿元,
较
2006
年的
556.2
亿
元增加了
10.3%,
增幅明显。从数据中我
们可以看到中国花卉行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花卉业与世界发达国家,
甚至
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
距。我国素有
“园林之母”
的美称,
是一
个花卉资源大国。虽然这些年我们的花
卉业在稳步发展,
但与此美称相比还有
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国内外巨大的市场
需求也相去甚远。目前在全球花卉业竞
争十分激烈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
的花卉业产业化程度低、
产品质量参差
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可以说,
我国的
花卉产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又拥有机会。然而,
花卉业要进一步健
康发展,
真正成为
“三高”
产业,
目前还
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现状
花卉行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
1.
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近些年,
花卉的产销情况一直处于
稳步上升阶段,
但数量上的增加只是发
展的一个方面。和其他行业相比,
花卉
行业的经营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个体
花农中,
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大多
数的小规模企业和花农只是凭借着多年
的栽培经验进行花卉生产,
同时由于设
施不齐备,
受气候的影响较大,
高投入低
产出的情况较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造
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难以形成
规模效益。
近年来,
花卉种植、
销售的稳步发展
使我们看到了花卉产业光明的未来,
但
花卉产业不单包括这两方面,
花卉行业
中的其它组成部分其实更是大有可为。
企业对于新品种、
盆器、
生产设备、
销售
包装、
养护产品所需的材料、
工具等的开
发,
在企业获利的同时,
可以完善从研
发、
生产、
销售到售后服务一系列的花卉
相关产业的发展,
摆脱我国花卉业发展
对国外的依赖,
促进中国花卉业的整体
提升。
2.
缺乏行业标准
我国还没有启动花卉质量管理体
系,
多数花卉种植者还没有达标的意识,
管理部门没有贯标的措施。在生产中,
缺乏技术规程;
流通中,
对储存、
包装、
运
输等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交易中,
没有
市场准入制度。企业不掌握、
不熟悉质
量等级情况、
检测技术和测试指标,
在对
外贸易时只能听从进口国
(商)
的操纵,
经常遭到无理退货或压级压价,
造成重
大的经济损失。
3.
科技水平较低、
科技力量薄弱
花卉的种植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靠天
吃饭的行业,
和其他作物的种植没有区
别。虽然它属于农业范畴,
但要实现利
益最大化,
绝不是一块肥沃的土地、
简陋
的温室和一群有经验的花农就可以实现
的,
这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如
果能够实现流水线生产,
就可以节省人
力物力,
在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实现标准
化生产。2009
年春天,
国内的八个省市
遭遇了重度干旱,
种植花卉所需的水资
源极度缺乏。如果在生产中应用潮汐式
灌溉或滴灌技术,
就可以使耗水量大大
减少,
这也方便了湿度的调控,
将病虫害
侵袭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科技兴花”
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由
之路。
世界花卉生产与贸易之间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技水平与人才的较量。大多
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对新品
种、
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较差。而
在花卉业发达国家,
不仅从业者普遍受
过中等专业教育,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
所占的比例也较高。花卉人才匮乏的问
题直接影响到花卉产业的发展。
另外,
现阶段我国花卉研究转化率
低。新品种、
新技术是花卉产业发展的
基础,
新的科研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
产力直接影响着花卉产业的发展。一些
新产品、
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多集中于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与实际生产应用
还有一定的距离。缺乏对新产品开发的
投入,
长此以往中国花卉产业就会没有
自己的产品,
没有自己的特色,
成为无根
产业,
更谈不上今后的繁荣发展,
也不符
合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花卉资源的利用方式不佳
我国是世界花卉种质资源宝库之
一,
但每逢节假日装点城市的国产花卉
品种屈指可数,
一串红、
三色堇、
矮牵牛、
万寿菊等几种花卉用遍大江南北,
淡化
了城市的个性。
而一些国外城市如伦敦、
华盛顿、
巴黎、
东京等地,
则分别配置应
用着
1500
3000
种观赏植物。
相比之下,
我国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就逊色了许多。开发量少不仅影响了城
市景观,
更或多或少地挫败了科研工作者
培育新品种的信心。许多珍贵的花卉种
质资源很容易就被外人通过各种方式
“盗
走”
,
成为他人的育种材料,
育出的新品种
再返销回来。玫瑰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
子。玫瑰花由欧洲植物学家在
18
世纪
育种成功。而培育这些品种所用的
15
个原种中,
有
10
个原产中国。由于现代
月季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
如今我国产
销所需的玫瑰切花、
种苗等均须进口,
使
“玫瑰之乡”
的美名拱手让人,
令人遗憾。
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花卉业区域
布局明显优化。
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广东、
云南、
辽宁、
四川和江苏为主的切花生产
区域;
以江苏、
河南、
浙江、
山东、
湖南为
主的观赏苗木生产区域;
以四川、
广东、
福建、
浙江、
湖南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
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
如洛阳、
菏泽的牡丹,
大理、
金华的茶花,
漳州的水仙花,
鄢陵的蜡梅等,
得到了进
一步巩固和发展。
各地找到自己在花卉产业中的产品
定位固然重要,
但再次审视这些产销情况
排名前列的省市,
我们发现南方城市明显
多于北方,
东部发展明显好于西部,
特色
花卉产区数目屈指可数并且长年没有增
加。国内花卉产业发展主要受气候资源、
地理位置以及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在激烈竞争中,
有的地区花卉业已经成为
支柱产业,
但有的地区发展较慢,
出现了
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但每个
地区都有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乡土植物,
将
其开发为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系列商品,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提高本土花卉
的市场竞争力,
扩大生产规模销往其他地
区,
不仅可以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
还可
以让更多的人通过植物认识一个企业、
甚
至一个城市,
建立又一张
“城市名片”
。
⑦ 行政单位节日购买花草以什么理由最合适
需要理由么!单位要求,装扮节日气氛!一般不是上面发或者就是自己买么!
⑧ 鲜花价格猛涨,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最近的相关市场都比较火热,由于马上要到三八妇女节,对鲜花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在花费市场当中,导致一些鲜花的价格猛涨。而在这当中像玫瑰花和洋桔梗,向日葵,上涨的价格尤为明显。玫瑰也是38妇女节上热销的鲜花之一,由于玫瑰花的花语是相爱的人表示爱意的鲜花,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玫瑰花,向所爱之人表达爱意。这也就造成了玫瑰花的用量需求增大,导致价格一路上涨。因为妇女节的临近,一些卖花的商家也都在开始备货当中,但由于价格的上涨,卖家也表示今年不会储存太多的鲜花。
但当节假日过后,需求鲜花的人们也就少了许多,这也会造成许多鲜花滞销的场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鲜花的价格也自然会低一些。向一些不同的鲜花也代表着不同的花语,像康乃馨更多的是送给长辈,因为康乃馨的花语代表着健康长寿,而像玫瑰花,更多的则是送给伴侣,而玫瑰花的话语则是美丽热情,所以当一些男性在选择鲜花送给亲人们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正确的鲜花来送给爱的人。
⑨ 花卉周年供应的意义
可以靠调整不同品种的定植期来实现花卉的周年供应。以菊花为例,夏菊的定植时间在3-6月,秋菊在6-9月,补光栽培在9月至翌年1月。根据预定花期确定定植时间,控制整体生长周期,可保证周年生产。
昼夜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被称之为光周期。它对植物从营养生长到花原基的形成有一定作用。菊花在昼长夜短的环境中,只长枝叶不形成花蕾;在秋季昼短夜长时,分化花芽,绽开花朵。根据植物开花生理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可将花卉分为长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三类。
长日照花卉每天需要有12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开花,如果栽培季节昼短夜长,花卉只进行营养生长不形成花芽、也不开花。长日照花卉有唐菖蒲、紫茉莉、半支莲、石竹类、荷包花及二年生秋播花卉,这类花卉中的花期都在春夏季光照长的季节。
中日照花卉这一类花卉占大部分,对光照的长短反应不敏感,只要其他生态条件适合就能开花,如天竺葵、矮牵牛等。
短日照花卉每天需要有12小时以下(8~10小时)的光照才能开花,需要的光照昼短夜长。如一品红、菊花、蟹爪莲等,大部分在秋季或冬季开花。如延迟或提前开花,则需人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