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线描花卉
① 国画工笔画花草的上色步骤与技巧
晕染和罩染的区别:
晕染指一次调好的同一色,反复数次渲染。以花瓣为例,先在花瓣基部染出版一个小的局部后暂时权搁置,待其将干未干之时再扩大范围染第二次,再待将干未干时染第三次,直到整个花瓣全部染色。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上色,二是分出厚薄浓淡,找出花瓣的质感。
罩染则是将晕染效果加强,同时具备修补作用。通常情况下,晕染调色未必一步到位,同时容易出现国画弊病中的“火气”或“稚气”。这时就需要罩染了。罩染方法是根据晕染后需要加强的倾向,调出不同与晕染并符合倾向的其他颜色,对晕染部分做全部或局部的染色。罩染所用的颜料,一般应为质轻的薄质颜料,太重或矿物颜料覆盖太强,不宜用作罩染。
② 我想请教国画工笔画花草的上色步骤与技巧
以工笔荷花荷叶的画法步骤为例:
一、白描。
荷花花瓣、叶子、茎的版线条都较长,要求勾线时,形权象准确而饱满,线条流畅。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莲蓬。较重墨色勾叶子。后面的荷叶以没骨法完成,不用勾线.
二、染底色。
用白色调稀罩染花头、花苞。黄绿色罩染小莲蓬,颜色薄一些。花青墨晕染正面叶片。草绿色罩染反叶及花叶的茎。
三、进一步刻画。
芽绿色晕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绿色罩染正面叶,石绿色晕染反叶及茎。藤黄加少许朱磦晕染莲蓬壁。黄色勾蕊丝,白色立粉点蕊、小莲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没骨法完成后面的荷叶及长草。
偏写意画法,不受轮廓线的约束。笔中的色有深浅变化,画得见笔、生动.
③ 工笔画底稿,线描必须有彩图最好是花卉的大家的
我觉得可以网络下 去打印的地方答应出来。我们现在在画工笔山水,我打算去打印
④ 《画工笔花卉如何点花蕊》
——点花蕊——点花蕊:工笔花卉雌蕊勾线后可以黄草绿和胭脂接染。雌蕊外薄膜内上可勾勒胭脂或容浅红色筋,荷花雌蕊用淡藤黄、白粉平染,用赭黄分染,藤黄加白粉染莲子,尖上点一点赭黄。花开时间长些雌蕊用淡黄绿染。百合、萱草、什样锦的雌蕊为长柱形的多以浓白粉勾花柱,用浓白粉或少加黄绿色点柱头。 花的雄蕊花丝多为白色的,如在深色底子上均用浓白粉勾花丝,如在浅白色底子上,可参照固有色用草绿、淡红、赭墨等勾。花药多用立粉方法点,多数花药为米黄色或中黄、深黄色或其它颜色,也要用白粉调合后用立粉法点成。
⑤ 工笔重彩画花卉学完后人物、动物类先学哪个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注重点不同,不存在哪个更好的说法。
工笔,顾名思义就是用工整、严谨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分为白描和重彩两种。白描就是用墨线类似于现代的速写。它和重彩的区别既是无设色。写意是相对于工笔来说的。写意注重用笔,在笔墨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
工笔画比写意画更加注重经营位置,工笔画做工精美,用笔工整,工笔画作画步骤清晰。写意画比较注重用笔,在笔法的运用上,较丰富一些。比较注重“写”的痕迹。更注重意境。工笔画多以仕女,花鸟为主。例如周昉的《步撵图》是工笔画的代表。写意画的特点比较大气,注重一气呵成。例如齐白石的《虾》是写意画的代表。工笔画是比较客观的再现物体。
而写意画是作者对事物的一种主观的表达。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
近代写意画大师齐白石以高度简练的笔墨为百花写精神,为万物表生命,诗、书、画、印齐全。他兼取文人画的放逸及宋画的细致,造就了单纯而丰富的艺术世界,形成写意画的又一座高峰。
⑥ 工笔花鸟的作画步骤
1、用中墨勾出眼眶、嘴、翅部、尾羽和脚爪,其他部位用淡墨勾勒。
2、用中墨分染嘴、眼先、喉部和脸后部的黑色斑块,以及翅部覆羽、飞羽和尾羽。淡墨分染头部、背部、腰部及上尾筒。在背部用重赭墨分染斑点。
3、用淡赭色分染眼睛、头部和翅拐处,赭褐色分染背、翅、尾和胸部。
4、用白粉提染面颊、胸腹部和上尾筒。嘴角处分染淡黄色,脚先用浓白粉立粉,干后用赭黄色平涂。用焦墨点出瞳孔,留出高光,用白粉提出。最后用重赭墨按结构进行分组丝毛。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这是一幅优秀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最基本的要点。因此,这就要求中国工笔花鸟画画家,能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有“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的塑造能力。无论是鼎盛时期的两宋工笔花鸟画,还是后来的工笔花鸟画历史,都是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不论纨扇
主要表现手法
白描法:白描法是工笔画手法的一种。纯粹以墨线来塑造对象,自然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其笔法自古有十八法。花鸟画白描要求线条遒劲生动、墨色明洁滋润。在造型上要求结构严谨,对线条的疏密、画面空白也要十分精意。
白描烘晕法:白描烘晕法一般用于白色花朵与浅色调画面。在白描的基础上,用花青、赭石或淡墨在物象周围烘晕。注意这种晕法从浓到淡要逐渐变化,要掌握水分,不要留下水渍与笔触,有烘云托月之感。
工笔重彩法:工笔重彩法主要是以色彩为表现手段。它在墨线勾好的基础上,运用“三矾九染”的渲染方法,以多种颜料多层次积染而产生浑厚华滋的画面效果。它的艺术特色是华丽典雅,有富丽堂皇的效果。
工笔淡彩法:工笔淡彩法着染基本上选用颜料属植物质,如花青、藤黄、洋红、胭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但在实际创作中也有局部使用的情况)。它的基本特征是色调秀丽淡雅,清新明朗,比较强调线条本身的艺术魅力,给人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艺术品味。
点染法:点染法实际上是工笔渲染法与没骨法的结合。此种方法用笔变化丰富灵活,既能达到工笔细腻效果,又能避免反复加染易刻板的毛病。这种方法具有笔法丰富、色彩自然的优点,用于表现水边植物较好。勾勒法:这是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清墨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着色,画完后再用重色或用重墨线重复原有轮廓。这线不单是代表轮廓,还要表
达出花叶翎毛等质感,使得形象更加生动明快。唐、五代和宋代多用这种技法,后来的民间画家仍用这种方法。< p="">冲水、冲色法:冲水、冲色法是在墨线白描的基础上进行,其长处在于变化生动,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表现像棉花、荚蓉花花脉比较明显的花卉时效果尤佳。棉花、芙蓉可在花瓣尖用红色向瓣根下染,汁绿则从瓣根向瓣尖染,趁色尚未干时用白粉勾花脉,让白粉与原有底色自然渗化,待花干后再稍加修改。这时,花脉时隐(白粉融人底色之中)时现(白粉仍保持),变化丰富自然。画叶子也—样,用绿、深绿画好叶子,后用石绿、石膏按画面需要冲入原底色中,使其自然渗化,特别是画小草及小菊花之类题材时用此方法效果更好。
填勾法:填勾法又叫“双勾廓填”。从写生提炼得来的线条,用重墨双勾出形象的不同质感,并在此基础上填色。这双勾法和前面所说的“勒”法完全一致,不过“勒”法使用的线条不一定是墨,可以用比较重的颜色。双勾是先用重墨勾出,然后再填色,这是它们的区别。这方法要注意的是色不侵墨,要保持墨线的流畅生动感。此法从唐、五代、两宋直到元一直被普遍使用。兼工带写法:兼工带写法是指融合
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的优点,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没骨法:没骨法(图二)就是花卉不用双勾,也不用勾勒作骨干,分别用五彩来表达浓淡,轻重、厚薄。据说此法创始于北宋时的徐崇嗣。
⑦ 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画集>>中画的桐花
为了给你一个例子,抽象的呀,我有一些以前的图纸,怎么给你?
⑧ 工笔画中、玉兰花(白色)怎么调配的颜色都用了哪几种颜料
工笔画白玉兰用到的颜色有:墨、藤黄、胭脂、花青、白色、三绿、赭专石、钛白、草绿。属
绘画调色方法:
一、用淡墨勾勒花瓣,略加重墨色勾花芽和苞叶,浓墨勾枝干。
二、用黄赭色(藤黄加胭脂加淡墨)渲染背景底色,花头部分用水笔吸开颜色;干后花头用白色平涂二至三遍;用汁绿色(藤黄加花青加胭脂)平涂花芽,淡墨擦染枝干。
三、用暗黄色(藤黄加淡墨)分染花头层次;三绿分染花芽,赭石分染花苞;枝干用淡墨渲染。
(8)工笔线描花卉扩展阅读:
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兼毫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排笔、联笔。
⑨ 我画工笔画现在苦于画花草的叶子用马利牌调出的绿色总发暗不知用姜思序会有什么效果
画国画当然要好点的颜色 效果才佳!不可用拙劣的吸管颜料!那样的回颜色也不正!答!最好用姜思序的 做工传统!花青还是比较透亮的!藤黄做好用块状的传统藤黄!!两者调出的颜色比较正也漂亮!!切记 不要用吸管颜料了!讲究点!
⑩ 工笔花卉最基础的追求是什么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