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花卉
A. 福建的特产有哪些
古田银耳,银耳作为传统的保健食品,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结构符合现代人的消费潮流。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银耳80%以上产自食用菌之乡福建省古田县。
B. “美丽的山城”长汀有何特点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说过,中国有最美丽的两个山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坐落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长汀,枕山临溪,秀丽多姿,一峰突地而起,桀骜不驯,不与群峰相连。四周平畴沃野,城内卧龙山绵延。而依山沿河修筑的古城墙,把半个卧龙山圈进城内,营造了挂壁城池,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绝妙境地。
发源于汀州宁化县治平乡木马山北坡的汀江,是闽西最大的河流,为客家的母亲河,素有“天下客家第一江”之美称。穿城而过的汀江如一条飘逸的白练,为山城增添了几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韵致。汀江流域富饶美丽,上游林木葱茏,深山峡谷随处可见。两岸则水深莫测,波光粼粼,风景名胜,不胜枚举,远近闻名的龙门胜景就悠然于此。
汀江自上游迂回而下,在崇山峻岭间一路欢歌,流经长汀庵杰乡涵前时,被一座巍峨的石山突然阻隔,汀江江流一时山穷水尽,但是涵前在为汀江江流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在其下为她另辟了一处洞口。汀江由巨洞中呼啸而过,一路奔腾不息,直向南海。汀江如亮箭穿云般窜过洞口,形如一条拱形的龙,故名“龙门”。汀江水自龙门“千里汀江一线穿”而出,于洞前积水成潭,潭中碧波荡漾。毗邻汀江那丛丛簇簇,千姿百态的成片石林,又与之相映,妙不可言,成为汀江上游不可多得的名胜。
长汀江美,城墙也独具特色,长汀城墙始建于唐代,年代久远。古城墙沿汀江而建,先是从东到西呈弧形,而后义从东西端沿卧龙山两边的山脊一直筑到山顶,其形犹如观音大士颈间戴的一串佛珠。
如今,长汀城墙经过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保存完好的城墙仍有1000多米,此外六个城门也风采依然。
拾阶而上,步上城门,是楼阁式的房子,房子为砖石结构,厚重的木板墙上配着窗花格。站在城墙上,鸟瞰全城,长汀尽在眼底,田园似锦,汀江如银,环山层层迭迭,宛如一幅丹青佳作,令人心旷神怡。那保存较好的商业衔逶逶迤迤,新城区的小楼绵延数十里,老街与新楼区相映成趣,一街一楼,都足以见证当年古镇的繁华。
客家人创建了汀州,也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长汀民居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长汀民居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前后左右对称,布局严谨,为中原宗族府第式建筑风格的一脉相承。长汀民居,以长汀围屋最为典型,规模大的可容纳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居住。有的前设门楼,后有闺阁绣花楼,并建有“美人靠”弧形栏座椅,十分典雅别致,它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有“小上海”之称的长汀,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那历史悠久的天后宫。天后宫坐落于长汀县东大街朝天门外,北倚卧龙山,南临汀江,东接319国道,西连横岗岭,是在九口大池塘水中央建立起来的古建筑。
从横岗岭横看天后宫,可见其殿宇广阔、雄伟壮观,四周风光秀丽。由于地形恰似金龟,天后宫又名“蛤蟆浮塘”,可以说是雅俗共赏。立于天后宫前,青石雕凿的大门门面首先撞入视线,两边活灵活现的石狮、石鼓,前门两边的“河清”、“海晏”题额,让人浮想联翩。进天后宫门,是一戏台,戏台两边为长形走廊,中间为一个大天井,再进去,就是分前殿、正殿和后殿的主体建筑了。天后宫前殿、正殿各有石雕龙柱,玲珑有致。
天后宫正殿设计非常奇特,为悬山两面坡,琉璃瓦当滴水,厅檐有龙柱和石雕栏杆,其上刻有丰富的雕饰。上为五风楼,中间是条纹板,前廊有抬头,五级台阶,殿顶为七层藻井,双层如意斗拱承托。
天后宫正殿右面是一小小的厢厅,据说里面有妈祖的起居室,圆门与雕花窗棂上贴有金箔,室内金碧辉煌,雕刻着人物花卉的花床古色古香,门帘、被帐都是用绸绢做成,极其讲究,仿古的圆桌几椅,既清净高雅,又落落大方。正殿玻璃间内供奉的妈祖塑像,是清道光年间广东潮州名艺人的精心雕琢,清秀端庄,十分逼真。正殿的左面有小阁楼,同样花格明窗,古香古色,楼下荷池中,游鱼优哉游哉与水相戏,情趣盎然。
C. 长汀县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长汀县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是2014-01-14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同仁村神坛背30号。
长汀县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350821091373688C,企业法人廖桥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长汀县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为本社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花卉的种植、销售以及有关的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长汀县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D. 龙岩长汀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习俗啊(不同于其他地方的)
在春节前,龙岩风俗要祈拜灶神。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是送灶君上天,元月初五是迎灶君下凡。传说“灶君”乃玉皇大帝派驻人间,搜集各农户善恶之举,至腊月二十五要登天察报,来年玉皇帝据此情进行赏善惩恶。当晚,各农家在灶君神位前,摆设祭品,点烛烧香、焚纸、燃炮,祈求上天保佑。祭品是家禽、肉、水果等。在此之前,有游僧用黄纸印好“奏文”挨户售卖,把奏文与香纸同焚后,供灶君携上天,以求灶君向玉皇帝多奏善举,盼望天官赐福,勿降灾祸于身,庇佑全家安康幸福。此俗农村仍有少数人相传。
过春节,龙岩有“入年界”和“出年界”之风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入年界”,元月初五日开“出年界”。入年界后,各家各户要“扫屯”,即打扫卫生,擦洗家具、门窗、房前屋后、庭院上下,都要扫得干干净净,床上被褥都要换洗。接着各办年货,添置新服饰,蒸年糕,做糍粿,以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大年三十,是农历年最后一天,习称“过年”,现称“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门口悬挂红灯笼,贴新对联、门神纸,在屋内摆置新盆花,挂上小彩灯,洋溢着节日气氛。同时杀鸡、宰鸭,去祠堂祭拜祖先,析求上祖显灵保佑。当晚,全家团聚一起吃“除夕宴”,远出在外亲人一般要在入年界前赶回到家,有因不能回来,家里人要留下空位,摆上碗筷、酒杯。晚宴毕,上下老幼互送“压岁钱”,厅堂点上通宵灯,甚至鸡窝牛栏也要点上腊烛。大年夜,还有守岁习惯,传说守岁越长,身体常健、家业长兴。零点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各家大放烟花、鞭炮,到处是烟花四溅、鞭炮声震天,男女老幼欢声雀跃。
初一,是新的一年伊始,在凌晨各家要择吉样的时辰“开大门”,在厅堂上设香案,敬拜天神、祖宗,后把大门开出,燃放鞭炮,纳千样、迎百福、求吉利。年初一早餐,龙岩习俗是吃素,开大门后,先吃一碗糖稀饭,用糯米、花生米、红枣、糖煮成,表示新的一年过着甜美的生活。早餐,米饭是蒸笼饭,菜色用茶油或花生油炒豆干、薤(带根),炒芥菜等表示长寿安康。早饭后,全家老少皆着新服饰,晚辈向长辈拜年,到亲邻家道喜祝贺。主人要端茶奉糖果等招待。还要嘱咐小孩讲话须小心谨慎,多讲吉利言词。午饭开斋,饮食如常。在初一这天,不得干农活,不洗衣服,连饮用的水在年三十晚都要备好,初一不得到井里打水,同时不得扫地,扫把要置放于偏僻处,其意是不得把财源扫掉。
初一过后,开始走亲戚,相互宴请。旧风俗各家各户要选吉利日子,在年前告知亲戚客人,此日客人带上礼品来后,主人先要煮一碗点心招待。点心用米粉煮成,盛放两个荷包蛋、鸡块、肉等,给小孩吃的还要配上一个鸡腿。客人吃点心不能全吃掉,二个荷包蛋只吃一个,中午主人设宴招待。客人辞别时,双方要互送红包给小孩,以表示吉利,并备礼品回敬客人。此风俗现已有改变,一般初二、初三都是女婿去岳母家拜年,丈母娘设宴招待,相关亲戚也一块邀来参加。
初一到元宵节,主要是开展丰富多彩舞狮、舞龙、采茶灯表演等文娱活动,进行庆祝。
农历正月十五是正月半,俗称“元宵节”、“上元节”,这是春节后第一个节日。家家户户备酒宴,全家团聚畅饮,门前悬挂红灯,当晚男、女儿童手提各式花灯到户外玩乐。同时舞龙队、采茶灯在街上四处表演,烟花怒放,万紫千红,震耳炮声,此起彼落,城乡上下灯火辉煌,成了灯的世界,人们尽情饱尝节日的欢乐。在元宵节夜晚,龙岩有的地方有吊灯的风俗,男孩到祠堂或士地宫庙点一盏灯提回家,路上不能被风吹灭,龙岩话“灯”与“丁”同音,其意今年挂了灯,明年添新丁,盼望早日生男丁的意思。折求在新的一年中,财丁两旺,五谷丰收。
在元宵节,龙岩还有一个风俗“偷拔菜”。当晚几个年青人和小孩聚集一起,到高寿和人财两旺的农户莱园去“偷拔莱”把偷来的菜在露天煮好,大家分吃,以求长寿富贵。此举被主人发现也不会被追究。
过了元宵节,城乡开始正常生活。
端午节,龙岩称“五月节”历来传说是为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英雄事迹。龙岩过端午节,一是要包“粽子”,粽子分盐粽和碱粽二种。盐粽是用糯米,掺进瘦肉块、虾来、香菇、赤豆、花生米,拌匀后,用竹叶包成四个菱角,煮熟即成。碱粽,是用草木灰烧后冲洗出的碱,与糯米混合包成粽子,它可贮藏极久。放一、二个星期不会变质,吃碱粽要沾蜜糖,非常可口。
龙岩过端午节另一个风习,是要大扫卫生,用雄黄洒撒到各偏僻角落,毒杀昆虫、蚂蚁,在端午节中午,到野外寻拔“午时草”,用“午时草”煮一锅水,给全家人洗身消毒,以防生疮。各家各户门上插菖蒲和艾草,以避邪消灾,保全家平安。
有水域的乡村,举行划龙舟比赛,现在是以县为单位组织,在端午节前,各参赛队,要作充分训练。过去参赛是男性,现有女性。吃过端午宴后,各家男女老幼,成群结队去观看比赛,为各参赛队加油助威,在比赛场地车水马龙、人海如潮,非常热闹。
每年七月初七称“七夕”。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龙岩风俗是这天晚上,全家人吃“麻佬”。麻佬是由爆米花、花生米、油葱、麦牙糖等原料制成,食之十分香酥可口。男女结婚三年内,丈母娘要送麻佬给女婿,俗语“父母吃生日,女儿吃七夕”。七夕晚,男孩看天上牛郎星,会勤劳勇敢,女孩看见织女星,会心灵手巧,聪明伶俐。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龙岩称为七月半,也称“鬼节”。吃宴饭应在中午进行,如在晚上是与鬼争吃。当晚,各家各户要备些祭品去祭孤魂野鬼,把点燃的香整排插在路边,焚烧阴纸。此事应由老人、大人去负责,儿童小孩不能看,目的避邪驱妖,保全家平安。
过中元节,龙岩还有一个风俗,是“拂柚捶”,在当天晚上,由年青人找一根木棍或竹竿,竿顶插进抽子,再把几十支点椒的香,插在抽子上,几个人组成一个队,向邻村和别姓“拂柚捶”,一边呐喊,一边转动手上的柚子,晚上看去如一个火球。“拂柚捶”的方式,不是两个队斗殴,而是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呐喊谩骂,最后是互抛泥块、小石头,其用意是双方要把病魔灾难驱赶降临到对方。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大家要买月饼,赠送长辈和亲友,过去月饼采用木模印成,雕有图案和花卉。吃过晚宴后,全家团聚在一起,在庭院内,摆上月饼,边赏月边吃饼,月圆饼圆,盼望全家和睦团圆,建起美满家庭,永远过着幸福生活。
中秋节也是联谊侨居海外和远别桑梓亲人的节日,此时要相互致信,祝贺问好,表达思念情意。
冬至,是廿四节气之一,表示严寒冬天己到,此时气候明显有变化。冬至,龙岩称“冬年”,保留周朝以来,在这天过冬年的古老习俗。家家户户,要包“粿饺”,其皮是糯米、大米磨成粉,掺入苎蔴叶制成,馅心是冬笋、肉或糟菜等,包成三角形。冬至日,早餐吃“冬年丸”,是用糯米磨成粉,丸内包红糖、芝麻、花生馅。煮时再放入姜片、红糖。人们趁这一年农事结束之时,盼望神灵、祖宗保佑。平安冬至日,还有祭拜祖祠风俗。
E. 这是什么花
这是百子莲的一种。Agapanthus africanus别名:紫君子兰、蓝花君子兰、百子兰、非洲百合
科属内: 百合科百子莲容属
http://www.cnhua.net/UpFiles/Picture/200607/2006072322024783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