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安吉花花语

安吉花花语

发布时间: 2021-12-31 20:22:19

㈠ 请问这是什么花

亲,很高心为您回答。

㈡ 浙江安吉的方言俗语有什么

下作,原来是“下流”的意思,不过现在的年轻一代就不怎么用了,直接说“下流”。

摸老老

搭肩儿

人儿吨、活册空、搞七廿三、落乱三千、豁闪、脚踝头、桂花师傅、土奉、人来疯、狗B倒灶、海马屁打混帐、事无墩墩咒,屁股插笤帚。牢牢经过手,么儿当枕头。

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
痱子当作发背医——小题大作。
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
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
一根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一脚跨过钱塘江——说大话
城隍山上看火烧——幸灾乐祸
西湖是没有盖儿的——要死自己去死
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
做梦游西湖——想得美
西湖里挖月亮——枉费心机
白娘子遇许仙——两相情愿
白娘子哭断桥——怀念旧情
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
黄牛钻狗洞——大小不符
犭活 狲头上放鸭蛋——滑而又滑
痱子当作发背医——小题大作
屁股里吃人参——后(候)补
烧香望和尚——一带两便
王府里招亲——大来大去
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鲜
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
蜻蜓咬尾巴——白吃自
荷叶包刺菱——里戳出
半空里的灰尘——无着落
大蒜叶儿打气——混葱(充)
外婆的鞋样儿——老花头
床底下放鹞儿——一世不得高
拷儿鲞都是头——主意多
寿星老儿吃砒霜——活得不耐烦
老虎打雄——一回头
屁股画眉毛——大脸孔
吊死鬼搽粉——死要面子
老太婆坐花轿——浑沌沌
石板上甩乌龟——硬碰硬
和尚拜丈母——没遇着过
火筒里煨鳗——直死
牛皮兜儿——点水不漏
豆芽菜切丝儿——细做
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四金刚买帽儿——大头寸
饭店里的臭虫——吃客
泥水打墙——两面光
城墙上抬轿子——大荡转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芥菜子掉在针眼里——碰巧
黄鼠狼跟了黄瓜宕——盲目追随

㈢ 安吉春节的民风民俗

安吉春节民俗:杀年猪、过小年、打扫灰、办年菜、年三十。

1、杀年猪

在贵州省万山特区侗乡村寨至今还保留有一个百年不变的侗乡风情习俗-杀年猪。

转眼又到了农历的腊月,每年的腊月,正是这个侗乡村民们忙碌杀年猪,一来庆祝新年,招待亲朋好友,二来可以腌成腊肉,改善一年的生活。

但这个侗寨村民杀年猪不会随意请个屠夫帮他们杀年猪,却是很有讲究的:挑选吉日,进入腊月,侗乡村民们请个先生算个好日子杀年猪;选屠夫 ,在寨上挑选一个能干的经济条件好的、杀年猪有经验的屠夫才能够动手杀年猪,这样,预意来年喂猪顺利;挑帮手。

2、过小年

过完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之后,便拉开了节前准备的序幕,从这—天起,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阶段了。

过小年的主要活动是辞灶,也叫祭灶,祀灶原是古代五祀之一,时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祭以黄羊,因成巨富。

因而把祀灶口改在腊月,唐宋时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到了明代,祀灶日改成“军三民四”或“官三民四”.就是说军队和官府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祭灶。

3、打扫灰

即彻底的大扫除,俗话说:“辞灶辞灶,年节来到。”

过完小年之后,第一件重要日程是打扫灰,时间上,可以从腊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三天中,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暖和天。

因为在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各种禁忌和习惯的约束,很少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所以扫灰这天,全家一齐动手,凡能搬动的东西,或者由于禁忌而没有搬动过的东西,包括桌椅板凳,箱柜衣物,全部移位,有的搬到院子里,有的移位于屋中间。

全家人扫的扫,抹的抹,把屋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彻底清扫干净,几明窗净。

4、办年菜

腊月二十九日足节前准备最后一天,此前,供品及人们节日食用的主食已准备就绪,所剩的只是办年菜了。

年菜分两种:人食和神供。人食的蔬菜,包括白菜、萝卜、菠菜、葱、香菜等。白菜扒去老叶,萝卜切成萝卜丝儿,菠菜、香菜也择去黄叶儿。神供蔬菜,除上述外,沿海人家还备有染成红色的龙须菜,腊月二十九日这天,除把人食和神供的菜肴制成半成品外,主要是油炸食物。

5、年三十

腊月三十包括小尽二十九,荣成习惯地称为大年三十。

贴对子 荣成俗称贴春联为贴对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贴对子与贴春联略有差异。贴对子是在清晨,做妈妈的把新衣新帽准备好,放在子女枕边,子女醒后,穿戴一新,端着糨糊盆同父亲一起敞开大门,先放鞭炮,轰走晦气和贫穷,后贴对子。

“对子”的内容有强烈的时代感。清代多用“一元复始,万象回春”、“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之类,连袁世凯当政时,也“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

建国后,“对子”的内容,多为歌颂党的恩情,如“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3)安吉花花语扩展阅读

安吉县建制沿革

东汉末期,阶级矛盾激化,故鄣县辖境广袤辽阔(大致包括今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封建统治者为强化控制,于黄巾起义的第二年,即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割故鄣县南境置安吉县,县治设于天目乡(今孝丰镇),仍属丹阳郡。

安吉建县始于此。

唐麟德元年(664年),恢复安吉县建制,隶湖州。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将县治北移至今安城镇址附近。

元灭南宋后,朝廷所需粮食和财物,大量依靠东南地区供给,因而赋税沉重。

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安吉先由徐寿辉部占领,继为张士诚部所据,至正十六年(1356年)又为朱元璋部克有。

此后,张、朱两部争夺达10年余。

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17日,安吉、孝丰两县响应武昌起义,随即驱除清知县。

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分别成立县公署。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安吉、孝丰两县同属钱塘道。

民国五年(1916年)改称县政府。

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孝两县。

6月初,中共安、孝两县县委和两县人民政府建立。

杀年猪风俗

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因为一般人家每年也就是一两次,几乎相当于过节。

每个村屯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糟践”(浪费)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持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

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杀猪者也并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东北至今还有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馆,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间的这种风俗。

㈣ 关于描写安吉竹子的诗句

雨过天净早寒秋
谁人小筑绿竹幽
坐看不知山岚起
何处炊烟何处云
这是我坐车经过安吉时写的,提到了竹子,但不是重点,不知道能不能对你有点帮助

㈤ 安吉的区花是什么

安吉的区花是薰衣草。

㈥ 赞美安吉大竹海的诗句有哪些

  1.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柳宗元)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礼容垂琫□,戍备响錏鍜。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畲。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歹差]。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亚刂]。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溪竹斗狂犘。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

  2. 郡斋独酌(杜牧)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
    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
    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
    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
    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
    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
    旌竿幖幖旗(火霍)(火霍),意气横鞭归故乡。
    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
    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尚可活乡里,岂惟满囷仓。
    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
    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
    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
    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
    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
    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
    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
    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
    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
    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岂知三载凡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
    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
    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
    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
    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
    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3. 七绝·赠刘翰林联句(毛泽东)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泽东)
    竹杖草履谒学尊。
    途见白云如晶海,(以上萧瑜)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泽东)

  4.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白居易)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
    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僧徒多怅望,宾从亦徘徊。
    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
    [石桥在天竺,明洞在灵隐。]
    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
    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5. 题东虎丘寺六韵(白居易)

    香刹看非远,祗园入始深。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
    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6.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白居易)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绿萝潭上不见日,
    白石滩边长有风。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7. 池上篇(白居易)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
    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
    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
    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乎其间。

  8. 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白朴)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迷楼故应不见,见原缺见字,兹据丁钞本补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谁能十万更缠腰。鹤驭尽飘飘。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二十四桥明月,玉

  9. 踏莎行 咏雪(白朴)

    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海仙翦水看施工,仙人种玉来呈瑞。梅萼清香,竹梢点地。画栏倚湿湖山翠。先生方喜就烹茶,销金

  10.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岑参)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㈦ 关于安吉春节的风俗习惯

安吉在过年时也是自己特定的习俗。在春节的前数天里,是农妇们最忙的时间,准备黄豆,糯米,用水浸泡准备过年的磨老豆腐,打年糕用。

杀年猪是安吉农村过年的额习俗,尽管如今日子好过了,能养一头几百斤重的大肥猪却依旧是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农村的年味,也是从杀年猪开始的。杀年猪时会请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来吃新鲜猪肉,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吃年夜饭钱要祭祖:春节祭祖,是我国农村传统风俗之一。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现代人祭祖意识越来越淡,但在安吉一些农村里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木鱼上桌只看不吃。据当地的一些老人说,因为以前生活比较困难,连鱼都买不起。但是过年有鱼有肉,“年年有余”是来年富裕的象征。所以只能以木鱼来替代,上鱼的时候还有一个规矩: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

一些老人说,虽然当时野鱼很多,但是到冬天去抓鱼还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只能以木头鱼来替代。

安吉有着浓郁的乡土风情,这种乡土风情也孕育了璀璨的民间艺术。安吉也是我国的十大竹乡之一,这也充分展示了安吉人民的智慧。舞蹈、舞狮、花灯等民间踩街活动形式多样;竹雕、竹刻、竹编等工艺技术精湛;还有戏曲、书画等艺术流派。

在2000年,安吉还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㈧ 歌咏安吉的诗词文赋

历代诗人咏安吉
柳恽五首

柳 阵(465-517)

两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城县解州镇)人。在并,官相围、吉司马;入梁,官秘书监,两度吴兴郡太守。以诗名,又善奕棋。弹琴。有文集十二卷。

赠吴均三首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并谓若买延楚。

关侯辽绝,如何附红旅。

(一作行李)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其 二

远游谪伊洛,秣马度清漳。

邯郸娇荚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时成曲,踏屐复翱鞠。

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阶。

新知准不乐,念川普人肠。

其 三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又二首

山桃落晚红,野蕨初开紫。

云日自清明,菠芷高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其 二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

飒飒避霜叶,离离(一作山)出寒禽。

㈨ 安吉有哪些特产

1、安吉白茶

茶中之王——安吉白茶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全国独一无二。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味,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 白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茶一倍,富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

白茶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白茶文化的传播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白茶的无限魅力、独特清香,让安吉白茶传遍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安吉冬笋

毛竹冬笋,素有山珍之誉。安吉冬笋,体态美观,质地优良。宋元明清,皆为贡奉佳品。发展至今,产地50万亩,不施农药,少施化肥,多为绿色食品,大受市场欢迎。年产200万公斤,仍然供不应求。

3、竹盆景

安吉县素有“竹乡”之称,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毛竹之乡”和“中国竹子之乡”。竹林面积98万亩,其中毛竹面积77万亩,小竹林21万亩,毛竹蓄积量1.35亿株,居全国之冠,年产商品毛竹1800万支以上,居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首。

4、黄花梨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安吉县黄花梨主产区位于风景区灵峰山脚下,总面积5000亩,2000年总产量达750万公斤。主产区气候适宜、污染少、产品质量优。

全村种植黄花梨面积4000余亩,其中重点大户面积230亩以上,全村2004年砂梨总产量达400余万公斤,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

5、竹荪

安吉境内多山,平均海拔400余米,森林覆盖率79.9%,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常年云雾缭绕,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一类标准,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竹荪繁植优势。

竹荪是一种集食用、医用、保健于一体的食用菌,享有“菌中珍品”、“素菜之王”的美称。竹荪中含有24种营养成分,谷氨酸含量高达2.3%。因此,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国传统的高档创汇商品。

㈩ 歌咏“安吉”的诗词文赋有哪些

1.《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

唐代:皎然

人不扰,政已和。世虑寡,山情多。

禅客至,墨卿过。兴既洽,情如何。

2.《兵后送薛居士移家安吉》

唐代:皎然

旧游经丧乱,道在复何人。寒草心易折,闲云性常真。

交情别后见,诗句比来新。向我桃州住,惜君东岭春。

3.《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唐代:皎然

君吏桃州尚奇迹,桃州采得桃花石。烂疑朝日照已舒,

含似春风吹未坼。珪璋特达世所珍,吾知此物亦其伦。

应羡花开不凋悴,应嘉玉片无缁磷。立性坚刚平若砥,

君子偏将交道比。何人亦秉坚刚姿,吾见君心得如此。

君心所好我独知,别多见少长相思。从来赏玩安左右,

万里提携君莫辞。

4.《安吉天宁寺闻磬》

唐代:施肩吾

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天云。

邻房逢见广州客,曾向罗浮山里闻。

5.《董岭水》

唐代:周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热点内容
花园里的花一朵 发布:2025-07-16 17:00:25 浏览:817
主角云七夕 发布:2025-07-16 16:58:55 浏览:563
热河梅花鹿 发布:2025-07-16 16:46:10 浏览:86
情人节的玫瑰图片大全 发布:2025-07-16 16:41:59 浏览:641
一朵花两毛钱 发布:2025-07-16 16:36:54 浏览:652
茶花树三米 发布:2025-07-16 16:28:11 浏览:963
七夕节古诗大全 发布:2025-07-16 16:07:50 浏览:209
艺正花的胸 发布:2025-07-16 15:51:30 浏览:864
仿真盆景树 发布:2025-07-16 15:46:30 浏览:820
七夕的热量 发布:2025-07-16 15:45:37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