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头花卉
A. 分析 布老虎身上的纹饰
布老虎是在端午节期间流行的一种主要的节令玩具。布老虎的起源并不比“五色丝”晚,早在先秦时期,老虎已经被引入了神话,《山海经》里说,度朔山上居住着两位神仙,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儡,他们镇守着万鬼出入之门,遇有“恶害之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老虎。以此,老虎在神话中就取得了重要地位。汉代,新年之际都把神荼、郁儡画在门上,同时也画上老虎。古人认为老虎属阳,“性食鬼魅”,把老虎画在明处可以把鬼吓跑,这种观念在群众心目中发生了重要作用。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雕塑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均以老虎为重要题材。例如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中就有“镇宅神虎”、“威震山林”等,有的还题有诗句:“老虎下山遍地游,百兽群中力称侯,不妨良民老百姓,单吃恶霸手足头。”在杨家埠木版年画和福建泉州木版年画中还常见于老虎以身护卫聚宝盆的内容,画中题诗写道:“猛虎雄威借山林,哮吼如雷惊鬼神,始皇敕封山王兽,持守广镇聚宝盆。”又写道:“镇宅神虎多清静,当朝一品封兽王,不立深山合松林,持守金银聚宝盆。”在民间传统观念中,老虎不仅能驱鬼镇宅,还能保护财富。基于上述种种寓意,布老虎的诞生就不难理解了。
按旧俗,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孩子们做布老虎,或是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画虎脸、书“王”字。希望孩子们像虎一样勇敢、强壮、健康成长。
端午布老虎的形式很多,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还有子母虎、枕头虎、套虎。制作布老虎的材料、色彩、纹饰及工艺方法都有许多变化。常见的布老虎是用棉布或丝绸缝制而成的,内部装填锯末或谷糠,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方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
布老虎的造型以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来突出布老虎勇猛威严的神态;同时,比例较大的虎头和五官又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着像孩子一般的憨态。布老虎的作者多是农村妇女,尤以老年妇女居多,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虎那样勇敢强健,同时又希望老虎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担负起保护孩子健康和安全的责任。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布老虎的形、神及性格特征,使每只布老虎都凝聚着大人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因此布老虎才那么动人,那么惹人喜爱。
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庙会期间、山东莒南县在春节期间、河北新城县在元宵节期间、河南浚县在“正月会”期间都有大量的布老虎在市场上供群众选购。这些商品性的布老虎具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式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工艺特征,从造型、色彩、装饰方法上就可以看出各自的“艺术方言”。例如北京地区的传统布老虎,多用黄布的底料,花纹与五官都用黑、白、红各色缎料剪贴面成;山东莒南布老虎则用红、绿、褐各色染料将虎纹描绘成花卉纹样;陕西、山西多用平针、打子、拉锁、套针等各种针法刺绣纹样……这些节令性的布老虎与端午布虎一样,在民俗观念中具有驱邪、去病、压崇和祝福的寓意。
老虎枕头与布老虎一样是种兼有玩具性质的民俗用具,虎枕有单头虎枕、双头虎枕和“耳枕”之分,既是儿童的卧具又是玩具。虎枕的来历,据高承在《事物纪原》中的考证源于西汉李广射虎故事。事见晋代葛洪《西京杂记》: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
李广射死老虎后砍下虎头当枕头,目的在于显示自己制服猛兽的功绩,此事遂被誉为“虎枕之始”。民间虎枕的作者未必知道这段西汉年间的故事,但其制作虎枕的命题也确实存在着与之相近的含意。布虎枕的造型比布老虎更为概括、简洁,舍去老虎的四腿与尾巴,腰背凹陷,以便枕卧。耳枕则制成趴平的虎形,于虎背中央挖透成穴,以便侧卧时放进耳朵,使小孩的耳朵不受压挤。
值得注意的是,布老虎在节令之处的民俗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华北、东北等地自古流传着为新生婴儿“洗三”的习俗,古时称为“洗儿会”,以便在婴儿落生三天时由母系亲属携带红糖、鸡蛋、大米、年糕、母鸡等礼物看望新生儿,并为之洗浴。在礼品中,必有一只布老虎,这只布老虎即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玩具和珍贵的生日礼物。在孩子百日、周岁生日或两岁生日时,祖母、外祖母也常送只布老虎。送布老虎、做布老虎的习俗,至今仍在各地农村流传。
B. 娄底农村山上有一种叫“老虎花”的是什么花
跟映山红一起开,花朵大,鲜黄鲜黄的,有毒,曾经我也想问来着,几度搜索,终于找到靠谱的答案
以下来自网络
闹羊花
杜鹃花科羊踯躅(黄花杜鹃)。因叶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刚毛;花冠大,黄色或金黄色,极易识别。落叶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带褐色;幼枝有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短,有毛;叶片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缘,边缘具向上微弯刚毛,幼时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数,成顶生短总状花序,与叶同时开放;5数,花冠漏斗状,鲜黄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长毛,花柱细,长于雄蕊。蒴果长椭圆形,熟时深褐色,室间开裂。
本品有毒成分为梫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中毒症状:开始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给兴奋剂,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
C. 图案是一个老虎头是什么牌子 好像是美国牌子
是KENZO。
KENZO是由高田贤三在法国创立的品牌,结合了东方文化的沉稳意境、拉丁民族的热情活泼,大胆创新的融合了缤纷色彩与花朵,创造出活泼明亮、优雅独特的作品。KENZO自1970年起开始在时尚界崭露头角,并于1993年加入LVMH集团,自此KENZO旗下的服装、饰品、餐具以及香水均受到广大的欢迎。
(3)老虎头花卉扩展阅读
1970年8月,KENZO在他专卖店附近的小巷中组织首次小型时装发布会。虽然场地简陋,只有二十几个参观者,但吸引了《ELLE》的总编前来观看,并得到了他的极大欣赏。于是十一月KENZO的作品被搬上《ELLE》的封面。此后,他的时装画经常在时装刊物上登载,他设计的服装也开始受到欢迎。从此,KENZO步入了他时装事业的青云路。
1971年,他设计的以“日本丛林”为商标的时装,作为巴黎最新时装产品销往美国,商标的独特情趣和别致的设计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在美国引起轰动,并广泛的被热衷新生事物的美国消费者接受。
七十年代初,在反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为贵妇人服务的高级时装店日落西山,纷纷倒闭。而迷你裙、喇叭裤开始流行。此时的KENZO用色鲜艳活泼,有着强烈的对比,丰富的无所不在的花卉图案,极富想象力的搭配方式,舒适自由的穿着感受,不受地域限制的国际化设计思路,以及作品中洋溢的轻松、欢快气氛无不令世人大开眼界,也使KENZO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
KENZO的成衣品牌迅速在国际领域享有盛名,巴黎、米兰、东京相继成为他施展才华和精心创作的舞台。KENZO用来自亚洲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创作理念,出众的才华使他一举赢得了亚洲第一设计师的美誉。
1993年高田贤三先生将公司出售给LVMH(法国路易酩轩集团,全球第一奢侈品集团),并专心埋头设计,使得服装作品更加出类拔萃。
1999年其获取了由联合国主办的"和平年代"设计大奖,并以"和平年代"为主题举行两千年春夏秀KENZO三十年回顾,"美国新世界"晚会,轰动业界。
D. 人的身体老虎头那种纹身叫什么。
◇ 英 招 ◇
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 玄 蜂 ◇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楚辞(招魂)》有载。
◇ 青 牛 ◇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 呲 铁 ◇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 山 臊 ◇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 火 鼠 ◇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 商 羊 ◇
一足鸟,招大雨。《说苑(辨物)》有载。
◇ 讹 兽 ◇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 民鸟◇
嘴为赤色,身为翠色。可御火。《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 钦 原 ◇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蛰兽兽死,蛰树树枯。《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 钩 蛇 ◇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水经注(若水)》有载。
◇ 远 飞 鸡 ◇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洞冥记》有载。
◇ 腓 腓 ◇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 诸 犍 ◇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 混 沌 ◇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 应声虫 ◇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 庆 忌 ◇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黄色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 并 封 ◇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 夫 诸 ◇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 当 康 ◇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 山 蜘 蛛 ◇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南部新书》有载。
◇ 鸣 蛇 ◇
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 南 海 蝴 蝶 ◇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岭南异物志》有载。
◇ 幽(安鸟)◇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因叫声得名。《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 狸 力 ◇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 马 交 ◇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 孰 湖 ◇
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作坐骑)。《山海经(西次四经)》有载。
◇ 媪 ◇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 患 ◇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搜神记》有载。
◇ 鬼 车 ◇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个例)《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有载。
◇ 九 婴 ◇
水火之怪,可喷火吐水,为羿所杀。《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 飞 廉 ◇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或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楚辞(离骚)》有载。
◇ 飞 诞 鸟 ◇
鸟,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胶,用其洒在树上粘取飞禽食用,亦有时用其喷射,百发百中。《广博物志》有载。
◇ 九 尾 蛇 ◇
巨蛇,体有鳞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铁碰撞之声。尾端有小孔,会喷射,如枪弹,中者非死即残。《续子不语》有载。
◇ 奚 鼠 ◇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为御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声可以传千里,它的毛发可以召集鼠类。《神异经》有载。
◇ 傲 因 ◇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 吼 ◇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虎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偃曝馀谈》有载。
◇ 横 公 鱼 ◇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 傒囊 ◇
象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搜神记》有载。
◇ 风 狸 ◇
别名风生兽。似貂,青色。火烧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锤击其头数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风立即复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杀之。其溺可入药,其脑和菊花服满十斤可寿五百。《抱朴子(仙药)》有载。
◇ 角 圭 / 角 虎 ◇
又名任法兽。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见有人相斗就触理亏的一方。皋陶曾用其断案。《诉异记》、《神异经》有载。
◇ 委 蛇 ◇
又名延维。人首蛇身,有两头,紫衣朱冠,和车辕长度相当。厌恶雷声,闻之则捧首而立。见则能霸天下。《山海经(海内经)》有载,《庄子(达生)》则说齐桓公曾见之。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则说此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交尾神象。
◇ 契 俞◇
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为食。遇有道之人则隐藏,遇无道之人则食之。《尔雅(释兽)》有载。
◇ 魍 魉 ◇
木石之怪,亦有说为山川之精。状如三岁小孩,红眼长耳,赤黑色,喜欢模仿人声用以迷惑人。《国语(鲁语下)》、《说文》有载。
◇(鼠勺)犬◇
类狗,能飞,食虎豹。《周书(王会)》有载。
◇ 率 然 ◇
五彩蛇,亦有说为两头。人物触之,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孙子兵法》中‘三军势如率然’即为此蛇)《神异经(西荒经)》、《博物志(异闻)》有载。
◇ 鲲 鹏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 鬼 母 ◇
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述异记》
◇ 神 鸟 帝 江 ◇
天山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山海经》
◇ 恒 山 神 鸟 ◇
恒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四海,悲鸣而送之。《艺文类聚》
◇ 海 中 大 蟹 ◇
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维舟登岸,息于水旁,半炊而林没,钯断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山海经补注》
◇ 龙 鱼 ◇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一日虾,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山海经》
◇ 犼(超强) ◇
形类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食龙脑,极其凶猛。与龙相斗时,口中喷火,龙即不敌。有人尝见一犼独斗三蛟二龙,斗三日夜,杀一龙二蛟方毙。《诉异记》有载。
◇ 车 马 芝 ◇
名山生神芝。上品车马形,中品人形,下品六畜形。食之有说可不死;有说可乘云而行,且有云气覆之。《太平御览》、《博物志(物产)》有载。
◇ 影 木 ◇
一种植物。白天看它,一叶百影;花会发光,夜晚就如星星一般。万年才结果,果如瓜大,青皮黑子,食之则身轻。《拾遗记》有载。
◇ 讹 兽 ◇
古仙人名。常在槐山上采药。喜欢吃松子,身上有毛,有七寸长。能在空中飞,能追上奔马。据说曾经把松子给尧吃。当时服用松子的人,都活了三百岁。《搜神记》有载。
◇ 乖 龙 ◇
厌烦行雨,到行雨之时便四处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楼台厅阁;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旷野,无处逃避,往往钻入牛角,牧童往往因为受此牵累,被雷震死。《兰亭夜话》有载。
◇ 牛 鱼 ◇
形如小牛,毛色青黄,喜欢睡卧,受惊动声如大牛,可传一里。把它的皮悬起,潮涨则毛起,潮退则毛伏。《博物志》、《太平御览》有载。
◇ 云 阳 ◇
山中有会说话的大树,并非树的缘故,而是因为树精云阳。正确叫出它的名字就无事了。《抱朴子(登涉)》有载。
◇ 洞 冥 草 ◇
一种植物。会发光,折下枝条可以用来当火把。可以照见鬼物。可服食,常食之身体亦会发光。《洞冥记》有载。
◇ 帝 江 ◇
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识歌舞。《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 酸 与 ◇
鸟类。形状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现之则该地有恐慌。《山海经(北次三经)》有载。
◇ 辟 疟 镜 ◇
尝有陈姓人家,有祖传古镜一面,直径大约八九寸。凡是患疟疾的人,用它照自己,必然看到自己背上有一模模糊糊,面目不清的东西附着。此物一被照到,立刻象受惊一般,突然消失,病就好了。猜测此物为疟鬼,羞于见己,故遁。世间称此为宝。后来有兄弟分家,将此镜一分为二,再照疟疾,不复见鬼。 《庚己编》有载。
◇ 玉 红 草 ◇
据说食它的果实会醉三百年,然后再醒来。 《尸子》有载。
◇ 龙 的 分 类 ◇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璃龙。《广雅》有载。
◇ 蜮 ◇
生于山溪中。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所中之出发疮,不及时医治则死。《博物志(异虫)》有载。
◇ 如 何 ◇
大树。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花色朱,果实正黄色。高五十丈,叶长一丈,宽二尺多。果实有核,形状象枣子,长五尺,宽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则味酸,用芦刀切则味苦。食之则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神异经(南荒经)》有载。
◇ 毕 方 ◇
木精 ,如鸟,青色,赤脚,一足(有说两足一翼),不食五谷。见则邑有讹火(有说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为黄帝卫车之神鸟(有说为致火之妖物,俗称火鸦)。《山海经》、《神异经》、《淮南子》...俱有载。
◇ 彭 侯 ◇
吴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树,没砍几斧,突然有血出。树断,有一人面狗身(有说无尾)的东西跳出。太守说此为彭侯,杀了烹食,味道象狗。《搜神记》有载。
◇ 多 即 ◇
形状象狼狗。红嘴红眼白尾,一出现该地就有火灾。《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 白 鹿 ◇
瑞兽,常与仙人为伍。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太平御览》有载。
◇ 龙 刍 ◇
草名。马食之,一日千里。古语云’一株龙刍,化为龙驹。’穆天子尝以此养八骏。有说为龙的口水所化。《诉异记》有载。
◇ 重 明 鸟 ◇
尧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国,献重明之鸟。能捕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拾遗记》
◇ 虫 为 ◇
川水之精。一头两身,类蛇,长八尺,呼其名,可取鱼鳖。《管子(水地)》有载。
◇ 药 兽 ◇
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传的不明语言告之。兽就到野外衔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愈。有说黄帝叫风后整理其资料,传后世。《芸窗私志》有载。
◇ 计 蒙 ◇
人身而龙首,经常出现在有水之处,伴随其必有狂风暴雨。(与后世传说中的龙王很像,应为其原型)《山海经(中次八经)》有载。
◇海蜘蛛◇
生于海岛中。如车轮般大,身具五色,吐丝亦粗,虎豹触之亦不得脱,其毙而食之。《香祖笔记》有载。
◇麒麟◇
麒为公,麟为母。麋身牛尾一角。不履生虫,不折生草。虽然很强却不为害,谓之仁兽。祥瑞之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说文》、《礼记(礼运)》有载。
◇白□◇
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墨客挥犀》有载。
◇虎鹰◇
飞鸟。身大如牛,翼广二丈余,能捉捕虎豹。《墨客挥犀》有载。
◇照海镜◇
圆形,围长二尺余,外圈绀色,似玉非玉;中间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里之外照见怪鱼及一切礁石,以利回避。《续子不语》有载。
◇龟宝◇
希世之灵物。尝有海客得一如婴儿拳大小之琉璃瓶,内有一寸长之小龟,在不停转动,但瓶口极小,不知如何进去的。但立刻为众龟所围,不得脱,只得弃之,龟群方散。有识者称其名龟宝,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于家,则必得宝藏。 《虚谷闲抄》有载。
◇蛮蛮◇
鸟。形状象野鸭,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它一出现天下就发大水。《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强良◇
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
◇玉桃◇
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服之可长生不死。 《诉异记》、《神农经》有载。
◇谢豹◇
为杜鹃之别名。但有一虫亦名之。此虫圆如球,类虾蟆。见人就以前足遮头,象害羞一样。能钻地,速度很快。但有时在地上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脑裂而死。 《虫经》有载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镜。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该泉和天地同,永无干涸之时。有说饮此酒者,与天地同寿。《神异经》有载
◇九尾狐◇
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人。吃之不蛊。但其后被赋予象征子孙繁息之意,成为瑞兽,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立与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终受小说及民间传说所累,又变回了高等妖兽。《山海经(南山经)》有载
◇浮游◇
共工的臣子。据说战败后自己投水而亡。其状如赤熊,经常带来不祥。在厅堂上见到则称霸天下的人死,厅堂之下见到则平民受到惊骇;在门附近见到则近臣有忧,在庭园里见到则没什么大碍。晋平公尝夜梦其窥屏,乃病。子产言其窥屏只病而无伤。因其为颛顼所败,又为共工之臣,故祭颛顼共工可愈。 《古文琐语》有载。
◇蔓金苔◇
晋朝时,有邻国向宫中敬献一种叫做蔓金苔的苔类植物。其色如金,宛若无数只荧火虫聚在一起,体态有如鸡蛋一般。若将它投入水中,则蔓延于水波之上,所亮闪烁夺发出的光目。因此,也有人称”夜明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绿,午黄,暮青,夜赤,五色变幻。《异苑》有载。
◇肥遗◇
如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有载。
◇能◇
传说为鳐死后所化,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载。
◇风狸杖◇
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岭南异物志》有载。
◇华盖◇
黄帝与蚩尤战时,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停在其头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称为华盖。 《古今注》有载。
◇蛇衔◇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只伤蛇在边上。另一只蛇衔一草覆于伤处,隔日伤蛇愈。后用其草治疮,皆灵。此草本无名,以其事而得名。《异苑》有载。
◇天鸡◇
北海大鸟,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边,右足在海南边。其毛苍,其嘴赤,其脚黑,以鲸鱼为食。震动翅膀飞翔时,声音如雷如风,震动天地。 《神异经》有载。
◇雨工◇
柳毅曾经看到一个妇人在牧羊,问之。妇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 《异闻集》有载。
◇怀梦草◇
似蒲,色红,白天缩在地里,夜晚才露出地面。怀着它的叶子可以知道梦的吉凶,立刻灵验。
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东方朔献此草,帝怀子,夜果梦之。 《洞冥记》有载。
◇养神芝◇
秦皇时,旺死者众。有鸟衔草覆于死人面,立刻复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给鬼谷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琼田中,叶如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洞冥记》有载。
◇不尽木◇
生于南方炎火山中。火灭时生出枝条;火一起,枝条立刻掉光。用此木为柴,不会有灰。此′尽′同′烬′。《诉异记》有载。
◇游仙枕◇
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制作甚朴素。若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 《开元天宝遗事》有载。
◇续弦胶◇
凤喙及麟角合煮作膏。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用此胶续之,以力士破之,别的地方断,它续之处,始终不断。《十洲记》有载。
◇丹鱼◇
此鱼浑身发赤光如火,割其血涂足,可履水如平地。《诉异记》、《水经注(丹水)》有载。
◇水虎◇
类三四岁小孩,浑身有鳞甲,箭射不入。夏天时喜欢在岸边晒太阳。漆头似虎,爪往往没在水中,只露出漆头。小孩不知道,去逗弄,就会被杀。《水经注》有载。
◇返魂树◇
击打树身,会发出类群牛吼的声音。用它的根心在玉釜中煮,在用微火煎到如黑稠状,以之为丸,叫惊精香,又名返生香。死者闻香气乃活。《十洲记》有载。
◇马见愁◇
西域异兽。如犬,含水喷马眼,则马瞑眩欲死。故凡马都畏之。用其皮编为鞭,手扬马走,谓之不须鞭。《采兰杂志》有载。
◇周穆王之八骏◇
按《穆天子传》说法只是以毛色划分之骏马, 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璸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罔象◇
水怪。如小儿,赤爪,大耳,长臂,食人。《尸子》、《庄子》、《国语》俱有载。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浑沌◇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麃(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穷奇◇
兽名。《山海经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又《西山经》:”帮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豺狗。是食人〃。《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抱朴子内篇杂应》:”后有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
◇梼杌◇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尺,人面虎足,口牙,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蚩尾◇
又名螭吻。海兽也,喷浪即降雨,能辟火灾。后世有设其像于屋脊之举。《名义考》有载。
◇冰蚕◇
长寸,黑色,有角有鳞。在霜雪之下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其丝水火不侵。《拾遗记》有载。
◇神人类◇
禺号:东海海神,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黄蛇,足踏两条黄蛇。
禺京:禺号的儿子,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足踏两条红蛇。风神兼北海海神。
旱魃:热神,身着青衣,头戴青帕,面容冷漠。性别是女的。
祝融:火神,兽身人面,驾两条火龙。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红发,驾黑龙。乃祝融玄孙。
后土:土神。
噎鸣:时间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鸟面人身,驾两条龙。
神荼,郁垒:冥府之神,居东海桃都山。
不廷胡余:南海海神。
烛阴:钟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领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齿,乱发蓬松的头上精心地别着一支玉胜。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马身,背长双翅,通体虎纹。
陆吾:昆仑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开明兽:昆仑山神,身如巨虎,九头,每个头都有一张人面。
离朱:昆仑山护树神。眼睛最明亮。
长乘:赢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脚四翼无头。
瑶水:型如牛,八足马尾,两个脑袋,喊叫地声音象鸣号筒,他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战乱。
白泽神兽:将天地间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精怪奇物描述出来的神兽。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生坚角,耳旁毛发直竖如剑,以沙石金钱为食。
魑魅:人面兽身四脚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儿声迷人。
神辉:人面兽身,独脚单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声迷人。
魍魉:象三岁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红,长耳红眼,长了一头乌黑的长发,能用呀呀学语的童声迷人。
风伯飞廉:鹿身雀首,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
雨师屏翳:形如寸细蚕,背生鳞翅。
夔牛:牛形无角,灰身一足,进出海水,必定有大风雨伴随,双目如日月般明亮,吼声如打雷震惊天地。
雷兽:龙身人头,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遗:六脚四翅的蛇,当人们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时候,地上就会发生可怕的旱灾。
柃柃:牛形虎斑纹,鸣声似人呻吟,它一出现就会发生大水灾。
蜚:牛形白脑袋,一只眼,尾似蛇,它经过水水干枯,经过草草枯萎。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瘟疫。
毕方鸟:象鹤,轻身白嘴,红斑纹,一只脚,它出现在哪,哪就会发生怪火。
酸与鸟:象蛇,四翅六眼,三只脚,见到它的地方就会闹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鸟:人脸长发,栖息在哪,哪里就会有亡国之灾。
◇吃人的怪兽◇
诸怀:四角,象牛大耳,嘴形状怪。
麃鹗:象长腿大狗,眼长在前脚后面。
穷奇:牛形红身,人面马脚,叫似婴儿啼哭的怪物。(跟黄帝有血缘关系)
浮游:人面兽身有翼,身披红毛,常浮游水上,善兴风作浪。
相柳:九头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战结束后与共工不知所踪。
腾蛇:忘记了。
凿齿:人身兽首,口生六尺长的凿刀般的利齿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长百丈,黑身青首,一口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强良:嘴里衔着蛇,手里握着蛇,人身虎头,有很长的手。
日猋:长居地心烈岩,暴躁凶狠,浑身如烈日煞白,足迹到处,裂地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奸诈,占有欲强,黄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飨: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喷腐蚀性的紫光,可溶解坚矿金鉴。代表群火之贪芒。
螟蛟:愤世嫉俗,凶性爆发青色烈火,蒸云化雾,损害天地干旱连年。代表群火之怒火。
金鳌:水陆双栖,内容玄寒,深蓝之光能凝固万物成冰。代表群火中之冰寒。
凫鷩:疯狂妄为,熊熊烈火无孔不入,催发火山天灾,令生灵涂炭。代表群火之狂焰。
貔貅:嗜杀残暴,双目照射红光,高热令万物化成灰烬。代表群火中之血光。
崔嵬:生于阴暗,讨厌光明,暗黑邪芒蚕食日月之辉,遮天蔽地。代表群火中之黑暗。
狡猊:怨毒乖张,以摧毁世上一切美好为乐,蓝色烈火可焦土千里。代表群火中之怨炎。
E. 老虎须怎样种养
老虎须为蒟蒻薯科蒟薯属的植物,又名大叶屈头鸡。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大,近圆柱形。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20~50厘米,宽7~14厘米,伞形花序有花5~7朵;花被裂片6,紫褐色,外轮裂片披针形,内轮裂片较宽,顶端具小尖头;雄蕊6,花丝顶部为兜状,柱头3裂,弯曲成伞形,裂片较宽,每裂片有2浅裂。浆果肉质,椭圆形,具6棱,长约3厘米;种子肾形,有条纹,长约3毫米。花果期4~11月,单花观赏期约为15~20天。
在我国,老虎须产于湖南南部、广东、广西、云南海拔170~1300米的水边、山谷或林下阴湿处。新加坡、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都有分布。
老虎须性喜湿润、高温。冬季最低温度在13~16℃,白天相对高5~10℃,其他季节所需温度更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必须在温室内地栽或盆栽。维持潮湿的空气湿度是老虎须茁壮生长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一般应保持在80%~90%。由于原生于山谷或林下阴暗处,所以它比较喜欢阴暗的环境。在温室中栽培,除冬季外,其他季节都需要适当蔽荫。栽培介质也要经常保持湿润,但不能长时间积水。栽培介质一般用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水性好的土壤。生长期间,每周要浇一次稀薄、腐熟的肥水。每2~3年于春季换盆一次,也可结合分株进行。一般品种采用种子繁殖,有些种类还可通过吸芽繁殖。播种时将种子播在过筛的素沙、泥土中,并维持21~27℃的生长适温和充足的空气湿度,约十几天即能萌发。
老虎须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是不可多得的观赏花卉。它不太适宜在干燥的环境栽植。其根状茎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不过全株有毒,应谨慎。
F. 属老虎的人养什么植物最好
农历虎年到了,在布置房间迎接新春的时候,不妨给家里摆上几盆“虎家植物”。比如虎皮兰、爬山虎等,讨个“虎虎生威”的好彩头,添些喜庆气氛。
虎皮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室内观赏类植物,叶片坚挺直立,生命力顽强,容易成活。在家里养上一盆虎皮兰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通过叶片释放水分,间接起到给房间加湿的作用,缓解冬季室内的干燥。但是,有儿童和老人的家庭要注意别直接把虎皮兰放在地板上,或者比较矮的窗台上。虎皮兰的叶尖部比较锋利,容易划伤手,最好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如果您家有个小院子,种几株爬山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爬山虎的种植面积不大,节省空间,而成长起来叶子的面积却不小。给家里带来一片绿荫的同时,爬山虎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爬山虎覆盖的墙面冬暖夏凉,很适合居住。而现在一些花卉市场也提供可供盆栽的爬山虎,放在阳台上也可以养植,同样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除了虎皮兰、爬山虎,“虎家植物”里还有很多“明星”:比如具有药用价值的虎尾草、虎舌红以及具有观赏价值的珍稀植物虎颜花等。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带上孩子到植物园、博物馆里学习学习,开阔孩子的视野。
G. 老虎须有哪些观赏价值和应用
老虎须观赏价值:
老虎须花叶俱美,既可观花,又可观叶,叶片丛生,有点象芋,常年青翠欲滴。花期4~8月,花朵紫褐色至黑色,为植物界中所罕见,且形状独特,花瓣基部生有数十条紫褐色细丝,很象老虎的胡须,因此得名。在1999年于昆明举办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老虎须作为大温室里的重点参展花卉,大放异彩,轰动全园,备受广大中外游客关注和喜爱,被评为金奖。这是近些年来我国新开发的热带性草本植物花卉。
老虎须应用: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花瓣色彩十分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可谓应有尽有,但黑色花瓣的植物却颇为稀少,老虎须便是极为少见的一种。在园林中主要用于半荫的庭院绿化、道旁、池畔布置,也是极为理想的观叶观花盆栽植物。火炬姜为热带雨林姜科植物,花为基生的头状花序,圆锥形,好似熊熊燃烧的火炬。
H. 52种有毒花卉
52种有毒花卉:
变叶木(洒金榕)
细叶变叶木(流星变叶木)
高山积雪(银边翠、象牙白)
铁海棠(虎刺梅,北方人俗称刺儿梅,南方一带称之为“八宝”)
红背桂花(青紫木、红桂花)
山乌桕(红叶乌桕)
油桐(桐油树、罂子桐)
木油桐(千年桐)
结香(黄瑞花,打结花,金腰带)
广东狼毒(海芋、滴水观音)
射干(别名扁竹,蚂螂花、尾碟花)
曼陀罗(民间俗称大喇叭花,中药别名为洋金花)
红凤仙花(凤仙花、指甲花)
假连翘(金露花)、续随子(千金子)
了哥王(荛花)、广金钱草(铜钱草)
石栗、蜂腰榕、石山巴、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千根草、鸡尾木
多裂麻风树、红雀珊瑚、乌桕、圆叶乌桕、火殃勒、芫花、黄芫花、土沈香、细轴芫花、苏木
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鸢尾(蓝蝴蝶)、银粉背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三梭、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8)老虎头花卉扩展阅读:
厨房植物推荐:吊兰、秋海棠、凤仙花等。无论空间面积大小,厨房都应该摆放一盆植物,良好的视觉暗示会决定我们的食物质量与健康,对于面积较小的空间,可选择吊兰,它具有吸附有害气体和厨房湿气的作用。其它适合摆放的植物还有:秋海棠、凤仙花、绿萝、天竺葵等,要注意经常把它们摆放在有阳光的地方通风,然后再摆回原处,这样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代谢。
卫生间植物吸纳居室污气最佳植物推荐:蕨类植物、垂榕等。卫生间的湿气、温差、气味都大,摆放适合的盆栽有利于植物生长。
I. 清朝官员怀挡上有哪些花卉图案
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行的图案,叫补子,它是用来区分官爵大小(官品区分)的。
补子的起源:
相传补子起源于武则天时代(武则天的官吏制度)。一天武则天上朝时赐给官员们绣了花的官袍。因为十分好看,又是御赐之物,所以其他官员纷纷效仿。补子就从这里而来。 补子的源头可以上溯至蒙元时代。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纹的补子,同时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具有方补形式的元代织物。但这些服饰没有作为补服出现,且这些方补多作花卉状,它们在当时并没有作为官阶的标志。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
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
文官:
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云雁
五品白鹇
六品鹭鸶
七品鸂鶒
八品黄鹂
九品鹌鹑;
武官:
一品
二品狮子
三品
四品虎豹
五品熊罴
六品
七品彪
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
杂职:
练鹊;风宪官:獬豸。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赐服专门赐给特定人物的赐补,有斗牛和飞鱼两种。 从明代出土及传世的官补来看,其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早期的官补较大,制作精良,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
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前片官补正好位于清代官服的前胸,为便于解系纽扣,只能将前片对半分开。 在明清两代,受过诰封的命妇(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也备有补服,通常穿着于庆典朝会上。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凡武职官员的妻、母,则不用兽纹补,也和文官家属一样,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
补子的分类:
文官:文官一至九品的图案依次为:
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云雁,
五品白鹇(xian2),
六品鹭鸶(lu4 si1),
七品{[溪鸟][支办鸟](无此字)}(xi1 chi4),
八品鹌鹑,
九品练雀。文官的补子图案均为飞禽。
武官武官一至六品的图案依次为:
一品麒麟,
二品狮子,
三品豹,
四品虎,
五品熊,
六品彪。
武官七、八品的图案为:犀牛。
武官九品的图案为:海马(样子和马一样,但站在海上)武官的补子图案均为走兽。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武官: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